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文化 >

白族的火把節

白族的火把節

白族的火把節

白族的火把節


火把節,白語又稱:“富旺物”(六月當中最大的一天)、“薪?S 架”(薪火節)、“?訓萍堋?松明子節),漢語書寫為“星迴節”,一般通稱“火把節”,是白族火崇拜的節日,時在農曆六月二十五日。

白族視火為生命與靈魂的護佑物,古有火崇拜習俗,火把節是白族對“生之禮讚和死之緬懷的節日”。火把節這一天,各村由年內新添子嗣之家作“會首”,在場壩中豎一高大的火把,常年扎十二台,潤年扎十三台,頂端扎升斗旗幟,上書“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字樣,下懸花紅、梨子、銅錢等物。天擦黑點燃火把,會首們以糖果、炒蠶豆、煙、茶、酒招待相聚在場壩中的老小。兒童則一手持小火炬,一手往火炬上撥灑松脂粉沐相戲,對新生的嬰兒表示致賀禮讚。與此同日,新亡故者之家人須上墳祭祀,在新故者墳前或大門口豎一小火把,如是者三年,表示對死者的緬懷,與史書“星迴日祭祖”的記載相合。

關於火把節的`傳説較多,有紀念漢代酋長曼阿南之妻阿南夫人殉夫之事;有三國時羣眾歡送諸葛亮南征得勝回成都之事;有南詔王皮羅閣“火燒松明樓”,柏節夫人殉節之事;還有紀念五穀之神“達撥”,祈求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之意。

白族火把節於每年夏曆六月二十五日舉行,白語稱為“夫汪舞”,意為“六月狂歡”。在白族人心目中,它是僅次於春節的最隆重的節日。除了村寨豎大火把的集體活動,家家户户都要準備佳餚美食、各種節日用品,嫁出去的姑娘都要回孃家團聚。節前,遍街賣的是火把節的標誌物——用竹篾彩紙糊扎的小升鬥、小火把、紙火香袋以及專供婦女用來染紅指甲的鳳仙花根等,節日氣氛濃郁。 節日當天,男女老少都着節日盛裝,紛紛彙集到豎大火把的地點,在熱鬧的嗩吶鼓樂聲中,人們忙着扎制大火把,老爺爺們演奏洞經古樂,老奶奶們齊聲唸誦經文。當家婦女便要帶着孩子備上鹽、米、酒、茶到田間焚香祝禱,祝願五穀豐登。 每個村寨或片區都要共豎一株大火把,砍一棵五、六丈高的火把樹,插滿五顏六色的小三角旗、紅香,再掛上梨串、蘋果、海棠等,稱之為“火把果”。頂端還要飾以火把節的大型標誌物——“連升三級”的“升斗”,上書“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等字樣。豎火把之前,先由老人們以“三牲九禮”祭祀,行“三跪九叩”之禮。火把豎好後,暮色降臨時,由德高望重的老人在嗩吶鼓樂隊的護送下從本主廟取來火種將火把點燃。當熊熊烈焰升起之時,男女老少便載歌載舞繞着火把樹轉,孩子們爭搶着燒落下來的火把果,意為迎祥納福,青少年們個個手中舞起小火把,不斷撲灑松香,飛出團團烈焰,互相追逐噴灑以示祝福。 關於火把節的緣由,白族人認為主要是為了紀念柏潔夫人。傳説一千三百多年前,南詔王皮羅閣為吞併洱海地區的其他五詔(小王國),設計以祭祖為名火燒松明樓,燒死五詔詔主。其中鄧賧詔主夫人柏潔遠見卓識,事先已預計不測,事後又忠貞不屈,為刨丈夫屍骨,十指皆刨出鮮血。故火把節時白族青年婦女都要染紅指甲以示紀念。

標籤: 火把節 白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wenhua/werqe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