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信息技術 >

國小信息技術教研組的年度工作總結

國小信息技術教研組的年度工作總結

國小信息技術教研組的年度工作總結1

一、課程開設、師資配備

國小信息技術教研組的年度工作總結

我們學校是三年級至六年級開設信息技術課,每週一節,並且嚴格按照課程設置來進行,專課專用。我們的信息技術教師共有4位,2名本科,2名專科,其中2名是計算機專業畢業。雖然都是兼職,但並不因此而放鬆對信息教學的要求,相反,因為我們人多,力量大,遇事有商有量,反而促進課堂教學和其它的一系列工作,我想我們對信息技術的工作熱情完全不亞於專職的信息教師。

二、 課堂教學、校本教研

根據教導處的要求,我們信息教研組在期初就制定了教研組工作計劃,並且按照計劃開展工作。本學期共有四次教研活動,第一次是制定工作計劃,各冊教材確定期末考核的目標,因為我們學校每個學期末都會由教導處組織領導對各技能類學科進行考核,信息技術的考核分為學生座談(主要是調查老師上課的情況),還要每班抽取學生現場操作。第二次、第三次是磨課,為我參加課堂教學評比出謀劃策。第四次是為了做了本次六年級信息抽測,我們幾個老師在一起討論出卷。

我們的信息技術教師都很年輕,對工作的熱情都很高,平時上課前我們都能認真鑽研教材並運用各種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手段,上好每堂課。每個期末我們對學生都有考核,但我們的考核並不單一,我們注重對學生上信息課各方面的表現,所以我們的期末最終成績=考試成績×40%+平時作業練習成績×20%+德育表現成績×20%+課堂表現成績×20%。

三、 專業發展

在 本學年中,我們教師積極參加各類校級或縣級的業務培訓,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同時爭取每一次外出聽課的機會,不放棄向優秀的同行學習的機會。在撰寫方面,肖紅的《適時放手,造就高效信息課堂》獲市三項論文評比三等獎;馮琴老師的課題《現代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的研究》已校級立項,正在申報縣級,肖紅在教案本評比中獲一等獎。20xx年自制多媒體課件比賽中1人獲二等獎,一人獲三等獎。黃林海經常為全體教師作一些電腦使用技能方面的講座。我們組成員通過教師blog,積極撰寫“教學案例”、“教學反思”和“教育敍事”等等,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四、 亮點方面

我們教研組成員積極承擔公開課,在今年3月份縣課堂教學評比中,肖紅老師獲二等獎。學校積級開展信息技術第二課堂活動,由馮琴老師帶的信息社團每週活動兩次,時間保證,(因為每天值日教師會檢查記錄)每次活動有計劃有目標,期末有考核,取得良好效果。要縣第六屆中國小信息技術現場作品賽中兩名學生獲二等獎。

學校成立了由我們信息技術教師為主的現代技術服務小組,對學校的網絡、多媒體設備日常維護與管理、校園網的建設等進行分工,責任到人,對於出現故障的設備,得到及時維修,保證了教學使用,受到學校領導和教師的好評。黃林海還評為20xx年度教育裝備管理與應用先進個人。

五、 存在問題 今後思考

我們學校有一個機房,共48台電腦,但最多的班級人數有56人,無法做到一人一機。

作為我們教研組的成員,我們都有過一些收穫,但是我們應該清醒的看到還存在不少有待提高的方面:如創新意識還要加強;計算機的維護技術有待於提高;對病毒的預見能力還要進一步加強,對工作的總結還不夠及時,有些工作還不夠主動……

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們信息教研組的全體老師會更加努力,力爭在平凡的工作中體現人身價值,力爭使我們的教研組做得更好。

國小信息技術教研組的年度工作總結2

在這一年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我們信息技術教研組覺得平時最難控制的就是課堂的紀律。下面就圍繞信息技術課堂紀律來分析一下,以及説説我們解決的措施。

  1、學生自身的原因

現在學生學習任務重,大部分學科都是在教室進行課堂教學,整日不變的學習場所已經使學生失去了興趣,因此學生非常喜歡體育課、信息技術課、音樂課等,可以離開教室,可以“透氣”!又由於長期以來形成的對信息技術學科的偏見,學生對本學科的.認識及重視程度有待提高,不少學生甚至老師都有着這樣的偏見:信息技術就是讓學生輕鬆的學科,讓學生玩一玩是正常的,造成學生只想着玩遊戲,聊天……因而,信息技術課對學生來説就是上機玩的課,就是講話課,就是輕鬆課!

如何轉變學生的觀念,認真對待信息技術課呢?

我們組就從平時教學時時提醒學生。如:在信息技術第一課《信息與信息技術》教學時,我們讓學生認清楚我們的課,不是電腦課,而是信息技術課。在學生腦海中,電腦主要用來玩遊戲的,如果我們把信息技術課説成是電腦課,那就會降低學生的重視程度。

  2、學科特點的原因

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這就導致了每一堂課總有一小部分學生跟不上教學進度,而教師一個人也不可能照顧到他們每一個人,因此需要學生互幫互助,這樣課堂的紀律就很難維持。況且,上過計算機課的人都有體會,只要上課一不留神,就很容易錯過老師講的操作,而看老師演示操作,本就很容易分心。

如何解決學科本身的特點,帶來的困難呢?

經過組內的討論,我們的教學模式採用“任務驅動”,通過“任務”讓學生單獨自主探究。經過自己的思考後,再讓學生相互討論,讓他們的思想相互碰撞,產生火花。再此基礎上,我們再進行教學。

  3、教學設計的原因

教師如果不瞭解學生的情況、學生的興趣,沒有很好地處理教材,不能把教材內容和學生興趣有機地結合起來,就不能把學生的興趣轉移到學習內容上。如果教師佈置的課堂任務過於簡單,學生很容易完成,有太多的空閒時間,卻不知道做什麼;如果教師佈置的課堂任務太難,學生完成不了,忘而卻步,失去了信心,不想做,就會把興趣轉移到其他容易實現的事情上,如遊戲,上網等。

教學設計時應該注意挑選的“任務”。如何挑選“任務”呢?

我們教研組定時開展教學研討,組內教師自主備課,然後上公開課。課後徵對選擇的“任務”集體討論、交流,一起出謀獻策。經過集體討論後,上課的老師整理、改進,再次上公開課,再次點評、討論,精益求精。

信息技術與科學教師組成了一個教研組,平時有老師開課,我們組內每個人都能夠一起聽課、評課,並且討論時有的從信息技術考慮,有的從科學考慮。我們也嘗試着用上科學課的方式,來上信息技術課。除了組內公開課之外,我們還一起觀看錄像課,有信息技術課,也有科學課,有時還看數學課堂實錄。理論知識是教學的基礎,我們會去網上找些知名人士的教學理念,一起學習,並且還會圍繞某一個課堂進行“理論支撐的探討”。平常的聊天內容,也會圍繞教學中的困難展開,有時竟會爭得面紅耳赤。

以上就是我們信息技術教研組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的措施,還有一些開展的活動。希望“同志”提點、指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xinxi/3k3wr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