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信息技術 >

三年級上冊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五篇

三年級上冊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五篇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我們的工作又將迎來新的進步,該好好計劃一下接下來的工作了!你所接觸過的計劃都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上冊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三年級上冊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五篇

三年級上冊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含知識基礎、技能發展水平、學習態度和方法等)。

學生在學校裏已經接觸過計算機的硬軟和軟件的一些知識,,但是對於特殊的軟件還是抱有很大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本學期主要是從直覺上繼續學習畫圖軟件的一些功能,以及學會修飾和裝扮圖形,和學習運用因特網訪問網站,下載資源,利用有效的資源幫助我們的學習,通過這些知識的學習和應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學會觀察、思考、聯想和大膽操作,能夠獲取自己想得到的東西,表達自己的思想,培養學生信息技術意識和能力。

二、教材內容簡析(含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思想教育因素、重難點分析、各部分內容間關係等)

三年級的這本教材的主要學習內容為:運用畫圖軟件修改和調整圖形,複製和粘貼的使用,因特網的強大功能以及做網絡文明小公民的意義。本書注重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瞭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

通過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信息技術相關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地使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不要的基礎。

教學重點:便捷訪問網站的方法和理解網絡文明小公民的意義。

教學難點:

1.複製和粘貼命令的使用。

2.遨遊因特網的注意事項和主要用途。

三、教學目標與達成措施。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畫洗衣機的過程中,感受圖形的整體性,從而培養學生的整體感。

2.讓學生了解修改圖形的多種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3.通過學習複製、粘貼圖形,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 認識計算機網絡在人類生活中的作用,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

5. 瞭解計算機病毒的傳播途徑和防治措施。

6. 培養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協作學習的能力。

達成措施:

1.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對教學的內容、時間以及例題的難易程度等進行適當的調整。

2.為適合國小生的認知能力和心理、生理特點,教學方法採用“任務驅動”法。讓學生了解相關的知識和操作方法,可以上機操作完成相應的任務,並很快就能看到自己的學習成果。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增長知識和才幹,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可以使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悦,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在學生整個學習過程,伴隨着他們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成功與自信,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這種“享受成功的教育” 對學生的成長非常有利。

三年級上冊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三年級的學生具備了一定的操作基礎,但是遺忘的太快。在家中一個假期把原本學習的一些打字技巧和計算機操作知識也基本上忘得差不多了。不過,也有些學生在假期中接觸電腦較多。正因如此,這就造成了孩子們之間計算機水平的差異,有些學生在信息技術方面水平的確不錯,甚至他們所問的問題有時連教師都一時難以回答,但也有一部分學生自以為是,認為自己學得不錯,信息技術方面也懂一些,可就是學得不紮實,一遇到真正問題就傻眼了,更有一部分學生,對於信息技術不感冒,沒什麼興趣,覺得學不學無所謂。

對於這些情況,我認為有一點孩子們是相同的,就是孩子們的天性是以玩為主,因此如何在信息技術課上轉化孩子們從愛玩到愛學信息技術,這是本學期我在本學科教學中應尤為注意的。另外要精心組織各種相關活動,例如學生作品競賽、智趣課堂等,豐富學生學習生活,全面提高信息技術素養。

全冊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繼續了word方面的訓練,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文字處理軟件word的基本使用方法,能利用word進行文章進行修飾和美化,能利用word初步掌握電子板報的製作方法,在最後的章節中加入了網頁的相關知識。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提高漢字錄入的水平;

2.進一步掌握文字處理軟件word的基本使用方法,能利用word進行文章進行修飾和美化;

3.能利用word初步掌握電子板報的製作方法;

4.學會瀏覽網頁,並能利用搜索引擎搜索相關資料;

5.瞭解常用的網絡應用(qq、博客、微博、論壇)

教學重、難點

進一步提高漢字錄入的水平;進一步掌握文字處理軟件word的基本使用方法,能利用word進行文章進行修飾和美化。初步掌握一些簡單的網絡知識的同時重點滲透網絡安全意識。

突破重難點、的策略與方法

充分運用任務驅動和小組合作的策略進行教育教學活動。信心技術教學學生的差異比較大,單純的靠教師巡視指導,覆蓋面窄而且效率低下!充分發揮小組合作,讓同學之間互幫互助,不僅可以關注到每個學生,更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多媒體教學手段運用策略

運用計算機網絡教室通過蘇亞星教學系統對學生進行任務驅動的教學策略,一條高學生的課堂教學效率。

後進生轉化及減負措施

1、在教學中,要着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教師在授課時要精講多練,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3、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如直觀、討論、自學等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及創造熱情。

4、利用好傳統及現代教學手段組織課堂教學。

5、力求在"玩中學"中達到教學任務,讓學生充滿對信息技術課的渴望。

6、教師自身更要努力學習先進的計算機及信息技術知識,走在信息技術教育的前列。

三年級上冊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 篇3

學生知識現狀分析

本年級5個班,學生共240餘人,他們對電腦的認識與操作僅僅停留在玩遊戲上。對於輸入設備(鼠標)操作比較熟練但不規範,鍵盤幾乎都沒有操作過。普遍存在:信息技術課就等同於電腦遊戲課的意識偏差。

本學期教學主要任務和要求

1.培養學生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認識電腦的基本組成,知道各部分組成的名稱。

3.鼠標的正確操作。

4.掌握電腦多媒體應用的簡單操作。

5.認識鍵盤區域的劃分,練習鍵盤指法。

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1.培養學生良好的上機習慣。

2.鼠標的正確操作。

3.掌握電腦多媒體的簡單應用(瀏覽圖片、聽音樂、播放影片)。

4.鍵盤指法訓練。

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以構建主義理論為指導,使用輔助教學軟件創設情境,採用“任務驅動”“學科整合”及探索式教學法,通過動手實踐、合作探究等環節,激發興趣,增長知識,培養技能。教學過程中,教師靈活運用任務驅動、講練結合等方式提高教學效率。

三年級上冊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教材分析

選用的教材是浙江攝影出版社的《國小信息技術》三年級上教材。此冊教材分三個單元,第一單元“和電腦交朋友”,第二單元“用電腦畫畫”,第三單元“神奇的畫王”。有以下特點:

本課程主要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認識計算機、培養學生繪畫能力。本書是在學習電腦的基礎上,的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瞭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本書的主要內容是講解畫圖軟件和金山畫王這兩個軟件。由於三年級學生第一次接觸計算機,首先是讓學生認識計算機,熟練鼠標的操作。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書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學習畫圖軟件和金山畫王這兩個軟件。畫圖軟件是系統自帶的一個比較簡單的畫圖軟件,它能通過它的工具箱中的工具畫出一些簡單的圖形,並能給它塗上顏色,而每個學生多能畫自己的作品來,這樣能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為了使學生有進一步的提高,畫出更漂亮的圖畫,本書安排了金山畫王這個軟件學習,讓學生進一步來畫出各種各樣的圖畫。本書通過詳細的介紹的講解,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接受,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得到提高。

二、教學目標

讓學生通過學習瞭解鼠標的操作、掌握書本上要求軋掌握的內容,完成簡單的綜合任務。能夠通過學習,繪畫出一些簡單圖畫。

要求學生學習和使用計算機不但能幫助解決很多複雜的問題和任務,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啟發學生思維,開發學生的智力。要使學生學好計算機知識,本學期特制定以下幾點要求:

1、讓所有學生都能掌握教材所提及到的內容,所有學生掌握畫圖軟件和金山畫王。

2、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利用畫圖軟件或金山畫王畫一些簡單作品。

3、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使學生變“要學”為“樂學”,自覺做學習的主人。

4、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和綜合使用計算機的能力,讓學生用畫圖軟件或金山畫王畫做出更多的別具一格的作品。

5、通過任務的設置,知道應負責地使用信息技術系統及軟件,養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和責任意識,培養學生通過自己研究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重點難點

1、能熟練地應用鼠標打開、關閉窗口,窗口的認識,幫助複製粘貼的使用,能進得基本的WINDOWS操作。

2、能利用“畫圖”、“金山畫王”制用電子作品。

3、鼠標的操作,熟練掌握指向、拖放、單擊、雙擊,瞭解右鍵的基本作用。

4、文字輸入,能通過鍵盤輸入英文字和數字。

5、通過學習,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綜合運用軟件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和實際的動手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熱情。

同時還應抓好基本的課堂常規教學,比如進入機房後不得大聲宣譁,不可以帶零食,不可以把機房的任務物件帶出去,組織好每一節的課堂秩序等等。

四、課時安排

三年級上冊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人類社會已進入信息時代,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在不斷地改變着周圍的世界。為了推廣計算機信息技術,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發展國小信息技術教育。根據教育部制定的《中國小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確定本課程的教學任務。

二、課程任務及目標

1、瞭解信息與信息技術的含義,瞭解常見的信息技術工具的用途。

2、瞭解計算機系統的基本組成,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操作。

3、瞭解windows操作系統以及對程序窗口的簡單操作。

4、學會輸入漢字,加強指法練習。

5、培養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和道德觀念。通過對計算機的演示操作,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熱愛科學以及關心社會的情感。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瞭解信息與信息技術的含義,瞭解常見的信息技術工具的用途。

2、瞭解計算機系統的基本組成

3、瞭解windows操作系統

難點:

1、熟練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操作

2、對程序窗口的.簡單操作。

3、熟練輸入漢字,正確運用指法。

四、改進教學、落實計劃、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信息技術課程內容應該根據學生的特點,考慮學生心智發展水平和不同年齡階段的知識經驗和情感需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使學生能在受教育階段儘可能多地接受新思想、新方法、新技術,並在信息技術的應用中得到發展。

(一)課前準備

1、深入瞭解學生

教師課前通過多種渠道瞭解學生的知識與技能水平、學習態度和學習動機等,從學生現實生活經歷和體驗出發,確定學生的原有的認知結構和期望形成的認知結構,找到“原有認知結構”與“期望認知結構”之間的差異,從而確定教學起始點及相應的教學方法策略,為組織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2、科學設計教學方案

設計教學方案要針對課程內容模塊化強的特徵,注重教學單元的整體設計。對教學單元所涉及到的知識教學內容、技能教學內容以及應用教學內容有一個整體的把握,根據《課程指導綱要》、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將教學單元中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統籌安排,避免教學的隨意性。

教材處理時,力求做到內容簡明易學,層次分明,條理清楚。重點突出那些與日常學習和生活緊密相關的知識和技能,讓學生學習之後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它們的用武之地,通過使用,充分體會到信息技術給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的便捷和快樂。

確定教學方法應根據單元教學實際,合理、靈活地選用講解示範、任務驅動、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等教法和學法。

在獨立備課的基礎上,開展集體備課活動。互相交流教學設計方案,相互啟發、取長補短,及時對原有教學設計方案進行調整、補充、完善,形成個性化教案。保證每一個學生的健康發展,從而將素質教育的實施融於信息技術的教學始終。

3、構建良好的教學環境

做好計算機房內部的局域網軟硬件規劃和建設。重視教學需要的素材資源、教學軟件或課件的構建,通過合作開發,形成網絡學習資源,實現共享。

教師要熟練掌握教學過程中所需的各種硬件和軟件的操作使用方法,課前認真檢查教學設備和教學軟件環境,及時排除設備和軟件故障,並認真做好教具、學具、教學媒體、教學資料等各項準備工作,確保課堂教學順利進行。

(二)課堂教學

將市教科院“三步四環節五課型”的要求落到實處,在教學實施過程注意以下幾點:

1、營造良好的信息技術學習氛圍

在課堂上面向全體學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充分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創造條件,使學習過程突顯主動性與獨創性。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組織富有創意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讓學生自己發現並提出問題,通過問題的解決,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讓學生在合作、發現、交流中學習。營造良好的信息技術學習氛圍。

2、注重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注意“以學定教”,注重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把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發現、探究、研究、交流、評價等活動凸現出來,使學習成為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生在親歷處理信息、知識探究、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學習方法,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3、關注學生個體差異,注重分層教學。

因為家庭條件不同,孩子接觸微機的程度不一樣,國小生在學習信息技術知識時起點不同,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設立多級學習目標,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均能發展。具體做法可以在設計常規內容之外,另外設計一到二個較高教學目標的內容,或與本節課目標類似的其它目標,或相同目標的其它活動內容。課堂上,已經掌握了常規內容的學生就可以去學習較高教學目標的內容,或與本節課目標類似的其它目標內容,或相同目標的其它活動內容,基礎差的同學達到常規內容即可。

4、重視技術學習的實踐性

信息技術應用中的可遷移性十分明顯,在認識信息技術基本特徵、把握信息技術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有意識地突出各種應用軟件間的關聯使用,引導學生藉助已有知識、技能、經驗和方法,通過積極探索,掌握具有廣泛遷移意義的知識、技能和方法,培養學生適應信息技術發展的能力,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

5、重視課堂教學的檢測評價

改變只關注學生學業成績的單一總結性評價,應重視教學效果的及時反饋。針對“學生課堂學習情況如何,是否掌握了知識、技能與方法,還存在哪些問題”等問題,及時掌握教學情況,找出存在的問題以便及時糾正反饋。

評價的形式可靈活多樣,如知識技能學習的評價可以由教師提問學習情況,小組討論、歸納後由組長彙報;也可以由組內互相檢測評價,然後推選代表上台示範操作與表達;還可以由教師抽調好、中、差三類學生上台示範操作與表達,以便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評價要以正面引導為主,及時表揚、多鼓勵,對演示表述錯誤的,也應循循善誘、肯定成績,指導學習方法。

進行評價時,還應當考慮評價活動占課堂整體教學時間的比例。要注重評價的實際效果。要避免使用過於煩瑣的評價程序,佔用過多的教學時間進行評價。不能為評價而評價或以評價為目標進行教學。另外,要時刻關注評價對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效果的反饋作用,要根據評價的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xinxi/y26ok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