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醫療 >

大型醫療設備投資的財務風險控制論文

大型醫療設備投資的財務風險控制論文

[摘要]通過對大型醫療設備投資的特點分析,理清醫療固定資產投資的分階段分析方法,找出大型醫療設備投資中風險控制的有效手段,結合財務指標體系的建立,為醫院投資和大型醫療設備管理提供參考。

大型醫療設備投資的財務風險控制論文

[關鍵詞]大型醫療設備;投資;財務風險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公佈的資料,醫用大型設備的發展速度基本達到了每三年更新換代一次。醫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與先進醫用設備的投入和使用密切相關。

大型醫療設備的投資需要大量的資金,又不能在短期內收回成本,具有較大風險;而投資作為一種戰略,關係到醫院的經營成敗和未來的發展方向;因此,做好大型醫療設備的投資管理,對醫院的發展起關鍵作用。

  1醫療設備的投資論證

1.1醫療設備的特點大型醫療設備的投資具有投資金額大、影響時間長、投資風險大的特點。大型醫療設備為提高醫院的核心競爭力發揮了作用,但總價值高,在醫院的固定資產中佔較高的比例。多數醫院在購置時,缺乏計劃性,購置前論證不充分,忽視設備的使用性和應用條件,不重視後續管理,投資風險意識不強。

1.2投資論證的原則根據醫院的長遠規劃,大型醫療設備投資應遵循經濟適用原則、性能可靠原則、規避風險原則,需要確定投資規模及投資方式。大型醫療設備屬於營運資產,帶來的期望收益應在20%為佳[1]。進行技術可行性分析時,應包括安全防護性、設備可靠性、有效性、先進性、整機性能、便於使用、維護保養條件、節能性、安裝配套條件、環保處理能力。商務可行性分析應估算方案的相關現金流量、計算投資方案的價值指標、價值指標與可接受標準的比較。

1.3投資決策指標醫院在大型醫療設備投資決策時,要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風險報酬等。運用一系列財務指標和管理方法進行計算和分析,提高投資決策的正確性,規避經營風險,增強盈利能力。常用的評價指標有淨現值法、內部受益率法、現值指數法、投資回收期法和平均報酬率法[2]。

  2投資分析

2.1投資風險計算醫院在進行大型醫用設備投資決策時,應關注風險問題,並計算風險程度。如風險同收益成正比,那麼風險投資越大,要求得到的投資報酬率也越高。對於獨立性方案來説,其方案的取捨不受其他投資項目的影響,只需通過經濟評價指標的計算就可以評價其經濟可行性。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在資金總量受到限制時,合理安排投資順序,以及投資方案的最優組合,但是醫院在大型設備投資時,通常面臨互斥性投資決策:即投資方案之間不能並存,只能有取有舍。在投資決策時,某一投資項目能否被選中,既要看其自身是否可行,又要進行相互對比和篩選,以選擇最優的投資方案。以醫院投資1.5TMRI和3.0TMRI設備為例,不同市場需求的預期收益及相應的概率分佈決定了投資風險(表1)。

經計算得1.5TMRI的收益期望值為150萬,3.0TMRI的收益期望值為1 6 0萬。標準離差率兩者分別為21.08%和89.27%。從計算得知,3.0TMRI設備生命週期成本明顯高於1.5TMRI,且收費高,影響受檢人羣使用的積極性,其投資風險大於1.5TMRI。不同等級、規模的醫院,配置MRI設備的投資決策結果差距甚遠,要求各家醫院根據醫療特色和擅長專業,考慮設備配置特點和使用人羣,客觀、公正地進行成本效益評價,供決策者定奪。

2.2設備生命週期成本設備生命週期成本是指從前期準備工作開始到設備投入運營,並終止使用為止的全部投資費用,包括購置成本和使用成本兩部分[3]。

由於設備生命週期成本分析考慮了某個時間段的“最初購置成本”和“使用成本”的資金流轉效果,其成本核算主要表現在比較具有不同資金鍊的各預案的優劣以及投入在大型醫用設備上的全部費用。生命週期成本分析技術中的“當前價值分析”尤其有意義,因為考慮了通貨膨脹因素和貨幣的時間價值因素。醫院通過生命週期成本分析,比較各項備選預案,並判斷每一項備選預案是否具有確定的經濟價值,也可以通過生命週期成本的技術分析,判斷租賃設備或購買設備成本效益的高低[4]。

2.3投資決策的`分析方法醫院會計內部控制制度和財務管理制度的健全和有效運行,是醫院防止財務風險的關鍵。投資決策在全面預算的基礎上,一般採用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的方法,兩者各具特色,具有互補性。定性分析藉助於決策者的知識、經驗、分析和判斷能力,雖略顯偏頗、粗略,但具有全面、靈活的特點;

定量分析藉助於數學模型,提高相關數據間量的計算、分析、具有精確、客觀的優點,但存在不能全面涵蓋複雜多變現實問題的缺陷。因此,要想提高決策的準確性、有效性,應將兩種方法結合使用,揚長避短。

  3醫療固定資產使用的效益分析

3.1效益評價方法通常使用成本與收益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及成本比較分析法作為效益評價的方法[5]。以本、量、利分析法為例具體研究大型醫用設備投資在一定時期內的成本、業務量和利潤三者之間變量關係的定量分析方法,在預測投資方向和投資風險方面有獨到之處,將總成本細分為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計算邊際貢獻和邊際貢獻率,確定設備收益的保本點,以及明確保本點計算的前提條件。

3.2設備使用效益評價大型醫療設備的配置,會給醫院帶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純粹的社會效益不在本文的討論範圍之內,可測得的社會效益主要由診斷和治療的病例數量反映,按每年診治的病例人數作為單台設備以及醫院的設備總數所發揮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主要是計算設備使用率、有效利用率和利潤率。

在核算過程中要綜合考慮各種設備的實際情況,把急救設備、教學設備、普通診療設備、特殊診療設備區別開來,運用不同的計算方法進行考核。也可以通過估算這些設備的應診人次,按實際診療人次與估算應診人次的比率,綜合其他影響因素(正常維護、機器故障等)測算出設備使用率。設備使用率越高,説明醫療資源利用率越高,帶來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越可觀[6]。

如果投資設備超期服役,則計算利潤時分母以設備的殘值(設備原價的10%)計算。醫療是一個特殊的公共服務行業,決策者在評價設備的使用效率時,應擺正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關係,以適度的經濟效益獲得生存的再服務的持續發展能力。

  4總結

4.1降低投資風險可採取的資金使用方法風險是雙向的,既可能帶來損失,也可能帶來收益。適當的負債經營拓寬了資金來源渠道,緩解了資金不足的矛盾,增強了管理者的風險意識,有利於提高醫院管理者的素質和決策能力。醫院的外部宏觀環境日趨複雜,醫院融資渠道多樣,而醫院財務管理的手段相對落後,適應環境變化能力不足,反應滯後,措施不力。面對萬變的醫療市場競爭環境和隨之而來的財務風險,醫院財務人員必須識別、評估、防範規避和合理利用財務槓桿,建立並完善財務預測和預警系統,開展有效的風險控制工作[7]。

4.2提高設備使用效率可採取的措施

4.2.1掌握新設備的購置時機

醫院應充分考慮大型醫用設備啟動的必要物質條件,做好大型醫用設備到位前的場地(包括房間大小、温度、濕度、環評等配套設施的準備)、操作人員和維修人員的崗前培訓等,使大型醫用設備儘早投入使用。

4.2.2充分利用硬件設備開展多種診療用途具有兼容功能的設備,儘可能開發多個醫療項目,應將能開展的全部項目分別計算盈虧保本點,然後歸併進行分析。這樣才能真實反映投資大型醫用設備帶來的直接經濟效益。對長期閒置或利用率低的大型醫用設備,要分析原因,研究解決辦法,及時調撥到需要的地方,確保大型醫用設備滿負荷運轉。

4.3建立財務預警系統醫院財務預警是以財務信息數據為基礎,以財務指標體系為中心,通過財務指標的綜合分析、監測、預測,及時反映醫院經營情況和財務狀況的變化,並對醫院各環節發生或可能發生的經營風險發出預警信號,提出有效防範措施,避免財務危機的發生,為管理層提供決策依據[8]。尤其在醫院負債經營的情況下,諸如流動比率、資產負債率、現金流量比率等財務指標,對及時發現潛在風險、提出有效的風險防範對策等提供重要參考。

對於佔醫院近1/4資產[9]的大型醫療設備,需要運用財務管理手段貫穿設備管理的全過程,從“經濟型、效率性、效果性”三個方面,對購置大型醫用設備所帶來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作出比較全面、科學的評價,更好地解決設備引進的科學性和有效性的動態管理難題,既為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又能提高醫院的整體效益,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雙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yiliao/kmn6r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