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重陽節 >

關於寫重陽節的作文集合6篇

關於寫重陽節的作文集合6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寫重陽節的作文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寫重陽節的作文集合6篇

寫重陽節的作文 篇1

想起重陽節就想到了自己的爺爺和奶奶,當年奶奶去世的時候我小什麼也不知道。在奶奶去世的時候我還嬉皮笑臉的。長大了我去學校,發現同學們的奶奶都來接他們。回到家我問媽媽:“媽媽,我奶奶呢?”她説:“你奶奶有病去世了。”聽了這句話我頓時熱淚盈眶。

自那時我便抱着照片看奶奶。到了現在我還是有些想奶奶。

今天我要去看爺爺了,我們坐上車到了爺爺家。我見爺爺還是有些發呆,可能是因為想奶奶。

於是我把奶奶的照片給了爺爺,爺爺頓時哭了起來,接着我也哭了起來。沒有誰能體會到我們的心情是怎樣的。我對爺爺説:“爺爺,我知道你想奶奶,但我也想……”

我想爺爺是非常傷心的,便對爸爸説:“爸爸,我們已經很久沒有和爺爺吃團圓飯了,不如我們去吃飯吧。”爸爸説:“好吧,我們也很久沒有和爺爺一起吃團圓飯了。”

到了飯店,我見爺爺還是眼圈紅紅的,於是我也想哭。但是我一定要堅強,一定要讓爺爺開心起來。吃飯的時候我故意説:“我長大一定要買個直升機,讓爺爺坐進去。”爺爺説:“你還是個小孩,不知道它有多貴。”我説:“只要能讓爺爺開心,我就一定要買。”爺爺笑着説:“我現在已經很開心了。”見了爺爺臉上的笑容,我十分高興。

我對爺爺説:“爺爺,以後開心點,以後還有我們陪你。你一定會幸福的。”爺爺説:“好。”該走了,我真是捨不得走,看着爺爺慈祥的臉龐,頓時我感到十分温暖。

寫重陽節的作文 篇2

菊花,又叫黃花,屬菊科,品種繁多。我國是菊花的故鄉,自古培種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長壽之花,又為文人們讚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徵,所以人們愛它、贊它,故常舉辦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陽舉行,因為菊與重陽關係太深了;因此,重陽又稱菊花節,而菊花又稱九花。賞菊也就成了重陽節俗的組成部分。宋代《東京楚華錄》卷八:“九月重陽,都下賞菊,有數種。其黃、白色蕊者蓮房曰‘萬齡菊’,粉紅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黃色而圓者‘金齡菊’,純白而大者曰‘喜容菊。無處無之。

明代,在《陶庵夢憶》中記載有:“兗州紹紳家風氣襲王府。賞菊之日,其桌、其炕、其燈、其爐、其盤、其盒、其盆盎、其看器、其杯盤大觥、其壺、其幃、其褥、其酒;其麪食、其衣服花樣,無不菊者夜燒燭照之,蒸蒸烘染,較日色更浮出數層。席散,撤葦簾以受繁露。”

清代賞菊,如《燕京歲時記》:“九花者,菊花也。每屆重陽,富貴之家,以九花數百盆,架度廣廈中前軒後輕(軒輊,車前高後低叫軒,前低後高叫軒,比喻高低優劣),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積者,曰‘九花塔’。”在《清嘉錄》中記蘇州賞菊活動説:“畦菊乍放,虎阜花農,已幹盎(古代腹大口小的器皿)百盂擔入城市。居人買為瓶洗供賞者,或五器七器為一台,梗中置熟鐵絲,偃仰能如人意。或於廣庭大廈堆壘千百盆為玩者,縐紙為山,號菊花山。而茶肆尤盛。”另如《金瓶梅》、《浮生六記》等書中也有賞菊之記載。至今,重陽節期間,各大公園也仍組織大型菊展,並將菊縛紮成各類動植物,人物等造型,十分美觀。

寫重陽節的作文 篇3

xxxx年10月16日那天,我和哥哥、伯父、老媽、老爸和妹妹去拜祭。

那一天,我早早的起牀,迅速向衞生間跑去。因為我很激動,要去拜祭,就可以去爬山。什麼事情都準備好的時候就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出發了,我們來到老家,首先去,我爸爸、奶奶、爺爺、伯父住的地方去拜,但我不明白,在那兒有什麼好拜的?拜完那兒,我們又跟着親戚們去我“祖祖”的埋葬的地方去拜祭,首先然後又拿三支香,用火機弄燃,然後插在那墳前,再燒些紙錢吧。

拜完那些就去爬山,因為我的那些祖宗是埋在那座山上的,來到那座山的面前,我深吸一口氣,迅速往上跑。跑啊跑,跑到了半山腰。休息一下又繼續跑。跑啊跑,終於跑到了山頂!

我爸爸、伯父哥哥們與親戚聊了一下天,然後又拿三支香,用火機弄燃,然後插在那墳前,再燒些紙錢就下山了。

寫重陽節的作文 篇4

重陽節,是中國尊老敬老的傳統節日。印象中的重陽節,我都是與爸爸媽媽一起回爸爸的老家去,也就是陪爺爺奶奶吃吃飯,聊聊天。

今年的重陽節,剛好週六,我們一家一早就起來,先去了超市買了許多東西,接着往老家趕。爸爸一路上不斷在絮叨,説早點去好給爺爺奶奶多幹些活。

到了爺爺奶奶家,已接近中午了,媽媽放下大包小包,就把買給爺爺奶奶的餅乾、水果一股腦兒全交給奶奶,又從一個包裏拿出給奶奶買的新衣服,讓奶奶試穿。“媽!來,試試看,不合身我再拿回去換。”奶奶心疼地説:“哎吆,怎麼又買新衣服了,不是有的穿的嗎?”“那都是什麼樣的啦,穿出去鄰居會看不起我們這些小輩的,還以為我們不懂事呢!”媽媽笑着與奶奶親熱地聊了起來。“哦——行行行,我穿我穿。”奶奶高興得幾乎合不攏嘴。看着這温馨的一幕,我和爸爸都忍不住笑了。

奶奶試好衣服,媽媽便走進廚房協助奶奶給大家張羅午飯了。

客廳裏,爺爺抽着煙,爸爸喝着茶,爺兒倆你一句我一句聊起了天。爸爸一會問奶奶最近身體怎麼樣,睡覺怎樣,一會又問今年蕃薯長得好不好,現在地裏該種什麼了。我呢,在一旁看書,一聽到番薯,便一個勁嚷着要爺爺帶我去地裏挖蕃薯。“好好好!吃了飯就去。”我的爺爺對我這個孫女兒的要求歷來是有求必應,爺爺笑呵呵的,滿臉的喜悦。爸爸偷偷地向我豎了豎大拇指,這可是我和爸爸早就計劃好了的。因為爺爺總不讓爸爸幫幹活,總認為爸爸是文弱書生,不常幹體力活,擔心爸爸吃不消。

開飯了,我們大家説説笑笑,吃得可開心哩。爸爸不停地給爺爺奶奶夾菜,嘴裏不住唸叨:“阿媽,這菜有營養,你要多吃點……”“爸,這菜味道不錯……”奶奶不住推辭:“夠了,夠了,給可可多吃點。”爺爺笑笑説:“我自己來。”我也學着爸爸給媽媽夾菜,可看到媽媽對着我朝爺爺嘟嘴,便又夾了滿滿一筷子的青椒肉片往爺爺碗裏送。爺爺笑呵呵地一個勁兒誇讚我孝順,懂事情。看着我們父女倆一致的動作,媽媽開心了。

下午,我和爸爸跟着爺爺去地裏挖蕃薯,後來媽媽也趕來了。爸爸和爺爺前頭挖,我和媽媽後面撿,只一會兒就裝滿了兩畚箕。

爸爸看了看,對爺爺説:“爸,你先把畚箕裏的挑回去吧,就不用來了,你在家歇一歇,剩下的我來解決。”“你一個人挖,行嗎?”聽出來爺爺不大放心爸爸。“又不是第一次,往年我不是幹過嗎?”“那好,我把這一擔畚箕挑回去。你們過會也早點回,不用挖光,剩下的我明天來。”

爺爺挑着擔子先回了,爸爸又挖了個把小時,終於把那一整塊地的蕃薯全挖完了。我和媽媽收拾了好多,爸爸用籮筐連續挑了幾趟。最後一趟,太陽靠近西山了,爸爸跨着堅實的步子,挑着沉重的兩籮筐的番薯,一步一步,小心地踏在回家路上。我禁不住感動了:我的爸爸在學校裏是個好老師,在老家可真是個大孝子,難怪媽媽總説爸爸是個實誠人。我真應該學着點。

晚上,我們按老家的風俗,全家人圍在一起品嚐着奶奶和媽媽共同做的茭白絲炒粉幹。爸爸對我説:“可可,今天是重陽節,也是敬老愛老的節日,99就是久久,但願爺爺奶奶健康久久,幸福久久。”我點點頭,這一餐,我吃得很多,覺得特別有味。

這次重陽回老家,大家都忙碌了一天,可我並不覺得累,反而覺得很新鮮,很有意義,因為我懂得了“孝順父母”“孝敬長輩”的真正內涵。我真期待下次再回老家!

寫重陽節的作文 篇5

每逢秋高氣爽、丹桂飄香時,便會迎來重陽節,我們都要去社區看望爺爺、奶奶,或者去敬老院陪陪那些孤獨的老人。

我們班早早就組織好了。今天一大早,我就準時到了指定地點集合,等待全班同學到齊,準備出發。我仔細一看,發現有的同學親手做了好吃的糕點,有的同學帶了新鮮的水果,有的同學製作了賀卡……

一路上,大家紛紛討論着要如何把自己的快樂,分享給爺爺奶奶們。車裏面充滿了歡聲笑語,窗外的小鳥嘰嘰喳喳,好像也要加入我們似的。

到了敬老院,班長向院長説明來意,院長高興地看着大家,親切地説;“好孩子們,看望老人呀,可是件好事情”。大家都積極舉手,想要趕緊去找爺爺奶奶。經過分組,我和其他兩個同學進入了房間,裏面有兩位位奶奶和一位爺爺。我們三個人趕緊上前:“爺爺奶奶,你們好,我們是燎原國小四年級三班的同學,我們是特意來看望您的。”“好,好,好,真是乖孩子!”爺爺奶奶笑眯眯地接過了我們的禮物。接着我們又表演了幾個節目,爺爺奶奶樂得合不攏嘴,眉毛彎成了一座月亮橋,連聲説:“太好聽了!”表演完節目,我們提出想幫助爺爺奶奶打掃房間,但爺爺奶奶不捨得,説:“小朋友,謝謝你們來看我們,房間我們會打掃乾淨的,你們的心意我們感受到了,你陪我們説説話就好啦!”於是,我們又攙扶着爺爺奶奶來到院子裏散步、聊天……

轉眼間,就到了中午,我們依依不捨得告別了爺爺奶奶,看着敬老院慢慢地消失在了視線中。回去的路上,大家一致決定:只要有空,就會一起來看爺爺奶奶們,帶給他們更多的歡樂!

這次的重陽節,是我過得最有意義的一次節日,祝願老人們每天都快樂,健康!

寫重陽節的作文 篇6

在此次調查中,50%的年輕人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但從未想到在重陽節為父母送去一份祝福。這種對重陽節“有名無實”的認識,反映了傳統倫理道德觀念在不少年輕人觀念中的某種弱化。

重陽節已經過去了,但與此有關的`一條新聞卻仍發人深省。重陽當日,解放日報進行了一次隨機性的街頭調查。結果顯示,多數被訪的年輕人不知道當天是重陽節,有的知道重陽節,但不曉得重陽節與尊長敬老之間的關係。

重陽節在當代青年心目中的淡化,反映了傳統文化對年輕一代影響的日漸式微。年輕人可以用學習壓力大、工作競爭激烈等客觀因素來解釋自己的這種忘卻,但無法迴避的另一個事實是,在傳統節日被淡忘的同時,西方節日卻在不少年輕人中風光無限。如今許多年輕人熱衷於西方的情人節,卻對中國傳統“七夕”節不屑一顧,就是一例。

事實上大多數中國的傳統節日是傳統文化的積澱形式,是傳統倫理觀、價值觀的特定反映形態。然而我們不少年輕人卻不知道為什麼要在重陽節登高、賞菊,更無法體會其中所孕育的尊老敬老的倫理內涵。在此次調查中,90%的年輕人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但從未想到在重陽節為父母送去一份祝福。這種對重陽節“有名無實”的認識,反映了傳統倫理道德觀念在不少年輕人觀念中的某種弱化。

當然這種弱化需要辯證地看待。對於傳統文化中糟粕的東西,這種弱化無疑有益。但是對於那些類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之類優秀的東西,這種弱化就不應該了。因為,恰恰是孕育於後者之中的倫理規範與價值觀念,成為構築現代人格的重要力量之一。

在重陽節被一些年輕人逐漸淡忘的背後,我們看到的是傳統文化教育的脆弱,好在這種淡漠已經引起社會的注意。目前北京已有25所中國小把誦讀四書五經的部分內容列入課程表。在全國估計已有100萬孩子開始把誦讀古詩文作為日常學習的必修課。

我想重要的不是孩子們背了多少古詩,而是讓他們多瞭解一下自己祖國優秀的文化遺產,並在這種優良文化的哺育中真正成為“知書達理、尚禮重義”的棟樑之才。

標籤: 重陽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chongyang/6g25r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