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重陽節 >

【精選】重陽節主題作文三篇

【精選】重陽節主題作文三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重陽節主題作文3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重陽節主題作文三篇

重陽節主題作文 篇1

星期一的時候,有個同學跟我説:“今天九月九日哦。”我這才想起今天是重陽節,我婉兒一笑説:“對哦,今天是重陽節。”

重陽節是一個非常古老的節日,因為《易經》中把數字“九”定為陽數,而九月九旺逢兩個陽數相疊,所以成為“重陽。”重陽節染着菊花的香氣,披着輕含的霜露,浸着烈的美酒,載着殘陽中回味不盡的厚重心事。

放學後,我獨自一人騎着自行車,在華燈初上的街道旁的林蔭道穿梭。夜,很靜,路邊的燈光斜斜地織下來,細碎的穿過零落的樹葉,在我的眼睛裏投下斑斑駁駁的閃亮。蕭瑟的秋風吹過,空氣中瀰漫着一股秋的氣息,惟獨少了翻耕了的土地和到花的芳香。一片秋葉跳着像蝴蝶樣絕美的舞蹈,將落在我的車籃裏。我從車籃裏拿出這片早落的`黃葉,看着它心理覺得有點淒涼,不禁回想起往年的重陽。

我的奶奶今年已經快8旬,但還是一直為我們操盡了心。奶奶的臉已佈滿風霜,無情的歲月在她的眼角和前額,深深地刻下一道道細細的皺紋,且在那稀疏的頭髮上,鋪上了一層層透亮的白霜。而長年累月的操勞使這雙手已不再細膩,結出厚厚的老繭!

在小時候,爸媽為了養家,工作經常要加班,就把我託付在了奶奶家。從小,我覺得奶奶的話好多,好嘮叨,我上了幼兒園,她總是千叮嚀、萬囑咐。想不到上了國小,還是喋喋不休,要注意交通安全、和同學和好、要聽老師的話……

不管風吹雨打,放學時,您總是出現在我的視線裏,這麼多年來,為我遮風擋雨。

奶奶不認識字,可經常要我把做完的作業拿給她看。她戴着老花鏡,有時把我的作業都拿反了,還鄭重其事地看着,她主要是看括號和橫線有沒有填上字,看完還不斷自言自語地喃喃,好,好!

在家裏,奶奶總是不讓我幹這不讓我幹那,總是説:“小孩子家家的,學好你的課本知識,這些我來就好啦,去去去,快去做你應該做的事!”而現在我也學會了頂嘴:“什麼啊,什麼小孩子家家的,課本的我會了,你不讓我做,我就偏做!”就這樣和奶奶槓上了。後來,奶奶拿我沒辦法,就和我搶着家務活,可我做家務還沒幾天,就沒有堅持不懈的精神了,而奶奶,卻開心極了。

奶奶每天在忙碌着,每當我一放學,她都給我準備可口的點心,生活上無微不至地照顧着我。半夜怕我着涼,經常起來給我蓋被子。

重陽節主題作文 篇2

今天是九月九號——重陽節。喻老師,張老師還有李書記帶領我和許思漫等六個同學,去湖南第三福利院搞一個慰問老人的活動。

我和許思漫的任務是派發禮物。是先讓老人進行一個小遊戲,比賽後獲得獎品。其實誰輸誰贏並不是關鍵,只要讓老人們高興就好。活動還沒開始,老人們走來走去,都懷着好奇的目光投想一個個遊戲攤子。看着一個個滿面皺紋,滿頭白髮的老人,我的心情凝重起來,我以後也可能是這樣的。現在我們不尊重老人,可能以後,我們的子孫也會不尊重我們。

主持人講完一段串詞之後,活動開始了。走來一位搖搖晃晃的老人,她的面目滄桑,嘶啞地問“你們是搞什麼活動的?”“我們這裏玩一個遊戲,如果贏了就有獎品。”喻老師説“我們先幫您繫上紅領巾。”我拿着紅領巾去給老人繫上。我發現老人嘴角的笑容很是燦爛,而且身體在微微顫抖,繫好後老人拉着我的手,高興的説:“我係上紅領巾了,謝謝你,小姑娘!”雙手一直襬着,不知有多高興,我的心情也被傳染了 ,微微一笑:“奶奶,節日快樂!”“節日快樂,小姑娘!”送走了奶奶,我感到心情愉悦,你看,系紅領巾這麼簡單的事,在老人們看來都那麼難,這麼令人高興的事。

我一定以後有時間多去看看老人們,多給他們點關愛,讓她們感到快樂!

九九重陽節,讓我們一起去關愛身邊的老人吧!每天多留意一下身邊的老人吧!

爺爺奶奶,重陽節快樂!

重陽節主題作文 篇3

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的蹂躪。一場瘟疫奪走了恆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差點兒喪了命。恆景病癒後辭別了妻子和鄉親,決心訪仙學藝,為民除掉瘟。恆景訪遍名山高土,終於打聽到東方一座最古老的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在仙鶴指引下,仙長終於收留了恆景,仙長教他降妖劍術外,又贈他一把降妖劍。恆景廢寢忘食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身武藝。這一天仙長把恆景叫到跟前説:“明天重陽佳節,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了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茯酒,並且密授避邪用法,讓恆景騎着仙鶴趕回家。恆景回到家鄉,初九的早晨,他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座山上,然後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中午時分,隨着幾聲怪叫瘟魔衝出汝河,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吹來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瘟魔戛然止步,臉色突變,恆景手持降妖劍追下山來,幾個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劍下,從此重陽佳節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傳下來。

農曆重陽佳節,二九相重,稱為“重九”。又因為在我國古代,六為陰數,九是陽數,因此,重九就叫“重陽”。

重陽佳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漢初。據説,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后慘害後,宮女賈某也被逐出宮,將這一習俗傳入民間的。

古代,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佳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人登高詩很多,大多數是寫重陽佳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講究的重陽糕要做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做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

重陽佳節還要賞菊飲菊花酒,起源於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士大夫,還多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很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種。清代以後,賞菊之俗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佳節前後最為繁盛。

重陽佳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佳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裏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佳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chongyang/wv6ve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