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重陽節 >

幼兒園老師重陽節演講稿

幼兒園老師重陽節演講稿

演講稿的寫法比較靈活,可以根據會議的內容、一件事事後的感想、需要等情況而有所區別。在現在社會,演講稿對我們的作用越來越大,你所見過的演講稿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老師重陽節演講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老師重陽節演講稿

幼兒園老師重陽節演講稿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

重陽節的習俗有登高、賞菊花、吃重陽糕、插茱萸等。

重陽日這一天,大家會從四面八方來欣賞五顏六色的菊花,因為菊花在古代象徵着長壽,也就是代表祝福老人們長命百歲。在賞菊花的同時,人們還會登上高山,眺望遠方,這樣可以達到心曠神怡、健身驅病的目的。

和登高相聯繫的是吃重陽糕的風俗,因為“高”和“糕”是同音字。作為節日食品,最早是慶祝糧食豐收,品嚐新糧的意思,後來民間才有了登高吃糕的`習俗。代表了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在古代,茱萸是一種草藥,可以驅蟲避邪,並能消積食、治寒熱。古人認為九月九日是逢兇之日,多災多難。因此,人們喜歡在重陽節佩戴茱萸來避邪。

重陽節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民俗觀念中,“九九”重陽和“久久”是同音,包含着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所以到了八十年代,我國把“重陽節”又稱“敬老節”,倡導全社會尊老、敬老、愛老。

幼兒園老師重陽節演講稿2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不知道現在家鄉在重陽節是不是還會去採茱萸插門邊,只記得出來這麼些年,在大城市裏,也沒見過有誰在自家門邊插茱萸辟邪的,也沒見有多少人記得在今天多陪陪家裏老人的,連我自己也都忘了。

或許時代的變遷,因改變了的.生活方式,間接也導致改變了一些社會的習俗。常聽有人抱怨説現在傳統的一些好習俗已經丟了,人越來越冷漠,只知道利益不知道尊重人、尊重傳統。但我在與朋友、親戚的聯繫中,發現並不是那麼回事,好早就有朋友説,重陽節要買個禮物送給奶奶的、要給家裏多打幾個電話等等。我想或許不是不知道尊重,而是好的習俗只是在急劇變化的生活節奏中,換了一種方式在我們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悄悄的在進行吧。

幼兒園老師重陽節演講稿3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是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的傳統的重陽節,又是中國的敬老節。__從1990年開始開展敬老節活動,今年是此活動開展的第十六年。省老齡委號召全社會為老人們“獻上一份愛心,送出一片深情,辦好一件實事”。我們德育處、華倫團委會、少先隊大隊部和學生會共同倡議,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裏,全體同學為自己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學校的老教師,社會上的老齡人做一件實事,送出一份温馨,一片深情。老齡人當他們年青時為社會,為國家做出他們自己的貢獻,今天他們年齡大了,理應受到社會的敬重。敬重老人,感恩祖輩為我們的健康成長而所做的努力與貢獻是每個人應有的道德修養。

記得這幾年來,我們每年都在“六·一”兒童節這個父母與兒童,教師與年幼學生共同的節日裏開展“感恩日”活動,讓我們在愉快渡過自己節日的時候,感恩父母的撫養和教育之恩,師長的無私的教誨之恩,社會主義祖國和_對我們培養之恩。一個人如果不懂得感恩,在人格上就是不完美的,在學會做人的道德修養上是有欠缺的`,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詩經》上就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就感歎和讚美父母的養育之恩。唐朝孟郊詩云:“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更是表達了報答父母之恩的渴望。

“漂母贈飯”的故事可能大家都讀過,據史料記載,韓信功成名就後,費盡千辛萬苦,找到對自己曾有一瓢食之恩的漂母,優厚贍養以報其恩。因此,中國有一句古話叫“滴水之恩,來年要湧泉相報”。但令人擔憂的是當今的孩子被溺愛,在糖水裏生,在蜜罐里長,對“被愛”漸趨冷漠,甚至麻木,進而導致孩子道德意識的弱化,甚至引發了許多家庭和社會的問題。

我們在拗九節(孝順節)時提出倡議,讓大家為父母親、爺爺奶奶做件讓他們感到温馨的事,敬老重陽節我們提倡大家為爺爺奶奶,老教師,社會上的老人做一件實事,其目的也是讓同學在這個活動培養感恩之心,在感恩中體驗快樂和幸福,也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

我在前不久的“中國教育報”上看到一篇報道説:有位教師去韓國訪問時,令他最感動是韓國每個國小生胸前都有一面“孝行牌”,牌的正面有父母像,背面是孝敬父母的種種格言與規定,學校要求學生每天對照“孝行牌”,默想自己做的怎樣,以此來馴化學生的感恩意識。

中國是文明古國,聞名於世的禮儀之邦,韓國的文明禮儀都是由中國人傳過去的,但他們今天視他為珍寶,而我們的一些青少年卻忘記老祖宗傳給我們的許多優良傳統。今天九月份是第三個“弘揚和培養中華民族精神,繼承和發揚中華優良傳統”月活動,同學們讓我們在活動中實踐感恩,在敬老重陽節活動中體驗幸福與快樂。在我們成長的每時每刻都永遠記住父母的撫養之恩,教師的教育之恩,社會的培養之恩。半期考即將來臨,讓我們更努力學習,用優異的成績回報父母、老師與社會。做一個有修養有道德的新世紀的青少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chongyang/wwdrm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