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春節 >

春節十大禁忌 春節必做的十件事

春節十大禁忌 春節必做的十件事

春節十大禁忌

春節十大禁忌 春節必做的十件事

一、三十晚別亂串門

大年三十晚上串門在以前是禁忌,因為三十晚上,一家團圓,一般不願外人突然闖入,無論外人來説話、串門以至討債,都會干擾家庭歡樂的氣氛,所以除夕夜,對“家韃子”之外的人都一律拒絕。

二、正月不能剃頭

正月不能剃頭在很多地方都有這樣的禁忌,民間經常這樣説“正月剃頭死舅舅”,感覺這是和舅舅過不去哈!當然了,這不會真的有那麼靈驗,不過為了對舅舅的孝敬,無論如何大家也不會在正月剃頭了,這也是一種親情債吧。

三、不能打罵孩子

過年不能打罵孩子這在很多地區也都有這樣的禁忌,畢竟過年了,是喜慶的日子,孩子淘氣是天性,這個時候大人就要忍住了。傳統認為孩子七年級若捱了罵,就要挨一整年的罵。其要求七年級這天要説好話,不能説粗口不雅之言,有些地區萬一小孩説溜了嘴,大人會馬上跟着説:“孩童之言,百無禁忌”。

四、忌吃魚頭、魚尾

過年每家都有要吃魚,這是習俗,也有很好的寓意,預示這年年有餘。不過到別人就愛做客魚是不能吃的,這在早期被稱為“看菜”!如果真的吃,那隻能吃魚的身子,留下頭尾,這樣就寓意着是一條整魚了。這樣就表示來年不僅有吃穿,還有剩餘。

五、忌向他人討債

過年不能向人家要債,這是很讓對方惱火的問題,不過現在還真的過年要債的多,拖欠嚴重的只能過年才能找到人!傳統認為,過年期間不管是被人要債還是向人要債的人,這一整年都會很倒黴,因此忌諱向人討債。

六、不能讓人家從你口袋掏東西

過年期間不要讓人從自己口袋掏東西,因為這樣表示整年度錢財都會被人家掏走。

七、倒福不能貼在大門上

如果貼多個“福”字,還應按照由外到內的順序,先貼“門福”,再貼廳堂的“福”,最後才能貼“倒福”。次序切不可以弄反。“福”字正着貼是不會錯的,倒貼則要注意了,並不是什麼地方都可以貼,尤其不能貼在大門上。

八、出嫁女兒七年級忌“回門”

過年嫁出去的女兒在年七年級回孃家,會把孃家吃窮,因此只能在八年級或者九年級回孃家,其實其中的含義是嫁去的女兒已經是別人家的媳婦了,過年婆家一定有很多人來拜年,媳婦要幫忙奉茶服侍,因此七年級不可以回孃家。

九、忌吃稀飯及藥品

過去只有窮人家才吃稀飯,所以在年七年級的上午一定要吃乾飯,這表示家裏整年度都會很富有,而年七年級的早上叫做“萬神盛會”,表示所有的神出來拜年,因此為表尊敬首先不要吃葷,要吃素,另外除了重病不得不吃之外,一般的補品補藥七年級最好不要吃——這一條,還是謹遵醫囑為好。

十、忌打掃

忌將垃圾掃出門外:過年前要拜灶王爺,送走灶王爺後,年三十夜以前要打掃完畢,叫掃揚塵,有除舊迎新的意思,到過年那幾天則忌打掃。七年級至初五忌倒垃圾,也不能將垃圾掃出門外或往外倒污水,恐將家中的財氣掃掉。

春節必做的十件事

1、到村鎮上趕趕集,隨便買點什麼。也不一定是過年要用的,即使只是買一捧爆米花或一支糖葫蘆,你也最好到集上轉一圈。年味鄉村更濃。

2、多給爹孃點兒錢。當老人的,過年的時候想着這個記着那個,花錢自然多。即使花不多少錢,你多給點兒,他們揣兜裏這年過得也踏實。

3、年夜飯,與家裏人多喝點兒酒。特別是要和自己爹多喝兩杯,別擔心誰喝多了,別嫌誰話多,也別怕耽誤了看春晚。有酒和酒話的年夜是最温馨的,其他都是多餘。

4、提前準備好手機拜年短信。對你幫助特別大的幾個,還是自己編寫祝福的話,每人一條。其他羣發,要找到簡便的方式,後邊別忘了寫上自己的名字。

5、大年七年級早起拜拜年。親戚、同事、朋友家有老人的儘量多走走。年七年級又不用提東西,就是上門問個好。老人們大年七年級都盼着有人問好,不管認識的不認識的。

6、能走的親戚儘量走走。混得差或不差,老親新親總得年節見見面問個好,親戚親戚,互相經常走才親。即使平時互相有些不快或不滿,年節上走走就沒事兒了,大家都有血緣關係,打斷骨頭連着筋。

7、見見平時見不着的老朋友。從他們那裏,可以找到自己立業的根基,過了年再往前走就有底氣了。

8、讀一兩本書。春節是所有人最浮躁的時間,時間在浮躁中流淌得很可惜。可以早準備好兩本自己一直想看的書,撇開屋外的鞭炮和喧囂,靜心地把它讀完。春節後,你會覺得自己的心很實落。

9、少吃點,少睡點,多運動。春節好吃的多,且大多是油膩食物,極易攢積脂肪,應適當控制飲食。早晨可以比平時起得晚點兒,可也不要太晚了;可以比平時運動少點兒,可也不能太少,以避免不必要的春節綜合疲勞症。

10、時時處處保證自己的安全。年節醉漢多,那些開車的、騎車的、走路的,多是些喝了酒的,你最好做好對方隨時招你的準備,離他們遠點兒。

標籤: 春節 十件事 禁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chunjie/v9yyp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