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除夕 >

除夕的習俗19篇

除夕的習俗19篇

除夕的習俗1

(一)年前的準備

除夕的習俗19篇

年前的準備可分為四大類:一為掃塵清潔房屋用物;二是備新衣着;三是備食用之物;四是備新碗箸。

1、“掃塵”

清潔衣物被帳,打掃屋頂屋角,洗淨枱凳桌椅的污垢,謂之“掃塵”。相傳它始於古代人們除疫祛災的一種迷信儀式。唐代盛行此俗。宋人是吳自牧所作的記錄蘇杭民間風俗的《夢樑錄》雲:“十二月盡,……士庶人家不論大小,俱灑掃門閭,去去年塵穢,淨庭户……以祈新歲之。”惠州現代的掃塵,其實是一次家庭大清潔,像碗櫥、衣櫃、牀等平時常用但又不常刷洗耳恭聽的木製傢俱,這時都清出户外刷洗,晾乾再搬回屋內。此外,堆東西的牆角、屋頂屋角、牀底等衞生死角,都是要重點清掃的地方。關於此俗,民間還有一個傳説。説是有一户人家平時很講衞生,每逢年前都要反廚房的環境和用具掃得乾乾淨淨,灶王爺每年也恰在這時要上天堂稟報人間善惡,於是反這家人的事稟報給玉皇傳旨,不許疫魔、災星進入這家人家。從此,這家人一年四秀無災無病,而鄰居卻災禍不斷,問為什麼,這家人便把自己的事向大家一説,於是,各家仿效,就有了年前搞清潔衞生的習慣。這個傳説説明掃塵之飛與人們去疫消災的觀點有關聯。

2、備新衣

惠州民間備新衣着不在乎有。家道富足者,新衣新褲新鞋新襪全身簇新;不富有者,不能購齊新衣着,但至少應有一件新上衣。這一習俗在惠州民間甚為講究。有些老年人,把去年穿過的舊衣,或作其它用途用過的粗布料,重新拿到染房染一次,自己縫製好一件旁襟衣服,這也稱是一件新衣了。此習來由沒有很詳盡的記載,但和節前的“掃塵”是有聯繫的,應該是由其衍生而來,同有“祈新歲之安”之意。據惠州民間的説法,過年穿新衣,來年就有好運,不穿新衣,來年就不好了。

3、備食、用之物

新年前備食用之物,按惠州的習慣首為備雞。早在農曆七月十四左右,名家各户便開始備養過年用雞,一般是購進雞苗,舊過還多有人家自己孵育。養月餘後,雄雞施行閹術,惠州習慣稱為“閹雞”,養到過年之時往往養成數斤重甚至十多斤重的大閹雞,這就是惠州民間傳統中過年的主要用雞。惠州的傳統對春節用雞十分看重,視作“排場”的.象徵,民諺中説:“年三十晚(或年八年級)才知道誰排場,”此中“排場”,即是指“看誰家的雞大”,或“誰家的雞多”。除雞以外,過年準備的食物就多為一些乾菜果品類,如魷魚、津絲、冬菇、花生、瓜子、紅豆、臘肉、蛋、水果;還有糖餞食品如糖蓮子、糖瓜條、糖蓮藕;油炸食品如糖環、蛋散、米糕等。惠州民間過年習慣蒸大籠、斂糕等,故年前各家各户多自己備好粘米和糯米,將其磨成米粉,這項工作勞動量大,工作繁瑣,幫年前的準備工作中,這件事往往佔了許多人的較多時間。由於春節有慶豐收及慶賀春至的意思,所以節前備食物的時間往往占上了十分大有的比重。一般人家,往往公傾一年之積蓄,竭盡財力、人力、物力,將過年所需的食物一一購齊。

購備用之物,則主要是對聯、門神、福字、年畫、紙寶、蠟燭、鞭炮等。

4、備新碗箸

這是惠州民間一種特有的風俗習慣,惠州話謂“備新碗箸過新年”。惠州的習慣是,即使家中一點也不缺碗筷,也要購買一套。購新碗筷要講究配套,即致同樣的花紋釉色,碗、匙各一份然後再購買相應數量的筷子;購買的數量多為“十”。在惠州民間,“十”為吉祥數字,有“十足十”、“滿”的意思。購新碗箸的意思,按惠州民間的説法大致有二:一是“添丁添碗”,以示子孫滿門,寓“福”;二是“添新碗,置新箸,來年米穀停無住”,寓“財”。福、財二字,在惠州民間老百姓中,均是最為令人重視而又實惠的兩個字。

習俗

一般人認為,過年就是指從老歷年三十晚到年初五。過了初五,人們已是“吃了年飯去耕田”即又開始工作了。其實,惠州過年的時間並非如此短暫,它起自農曆十二月廿三晚的“送灶君”,止於春節最後的喜慶活動“鬧元宵”。現將過年的各種習俗簡述如下:

1、送灶君

以前,不論貧富,家家都有灶君神位,灶君是奉天上玉帝之命,到人世間視察善惡的,他的神位安在灶台的壁上,上貼大紅紙寫的“灶君之神位”幾個大字;兩旁有一副小對聯:上天奏好事,下地保平安。紅紙下有一小型香爐,是户主每月七年級、十五及逢年過節拜祭時插香燭用。到了灶君上天的十二月廿三晚,一些生活過得去的人家還要買一對用金紙剪塑成、高約12公分的灶花插在香灶兩邊,令昏暗的灶壁熠熠生輝。灶君坐鎮人間,受每家之香火亦負起保護每家人平安健康的重任。

灶君上天,就是要在玉帝面前稟奏一家人的功與過。功大於過,天宮會賜福,反之會降災禍。這天一大早,人們就會買兩根帶蔗葉的甘蔗,以作天梯;還要買拜祭的雞、魚、豬肉等三牲,有茶有酒,讓他吃飽喝醉,以便在玉帝前説吉利的話。民間傳説灶君是大老粗,不識字,故要在灶神下放二個柑或大橘,兩片紅糖,以甜味封住他的嘴説好話,又因他是粗人,故當晚又要到香燭店買刻印好的“奏歲”形如一紙報告書文。在寫好的“奏歲”文章的空白處填寫全家的門牌號碼、人口、姓名及犯有某些對灶君不敬的事(如在灶前脱衣服、説粗話等),請其原諒等字眼,摺好放入專門的信封(買“奏歲”時已備有)。

拜祭時,用紙做的黑色灶君衣是送給他去見玉帝時穿的新衣,與“奏歲”信,隨紙寶香燭一齊燒掉,燒完後將糖與大橘放大米缸留待灶君年三十晚回來享用。

2、忙年關

送灶後,人們便為過年而忙碌,俗稱“忙年關”。其做法大致有清潔掃除、自制油角年糕、買年貨、買年畫、貼春聯等。一般清潔的日期定為“年廿三、廿四、清洗衣衫、掃瓦面牆角,年廿七、廿八,將室內各物洗滌,擺放好,可有可無之物要除去或藏好。各應用物要放置規範美觀,隨後是全屋連同屋前後的地方都大掃大洗一遍,乾乾淨淨迎新年。

過年,惠州人很注重吃和玩,所以過年前準備可口的小食品也是家家必須忙碌的。例如炸油角炸煎堆。惠州有句很流傳的歇後語:“年晚煎堆人人有份”。可見它在春節期間的普遍性,此外,還有炸糖環、蛋散等,特別糖環基本上也是家家必炸的。它是用糖和糯米粉和勻後,靠民間的木刻印模印出來再放到油鍋去炸到金黃色,甜而酥香,很引人食慾。年廿四晚蒸糕,寓意新年“步步高昇”。不但有客家人喜歡的蝦米蘿蔔糕,還有馬蹄糕等,有的還蒸發糕、水。

至於買年貨,除了購一些拜神用的紙寶、香燭、爆竹等物,津絲、池菇、冬姑、腐竹、魷魚、髮菜、蝦米等都是必需的。而過年要吃點“臘味”也是惠州人的習慣,“臘味”是年前才有的美食,如臘腸、臘肉、臘豬頭皮、金銀潤等,其味之香美,令人流涎。年貨,除了糖果之外還有小食,如“麻雀春”、花生糖,瓜子等。替小孩買新衣、新鞋是萬萬不能忘記的,小孩穿新衣是惠州人過年的標誌之一,即使窮人,借錢也要為小孩置套新衣鞋,而大人穿得舊些倒無所謂,吃的東西少些亦無妨。

年畫、春聯,年廿九就要貼好,年畫主要是貼大廳或房間的牆上,年畫種類繁多,有歷史故事、戲曲、山水花鳥、人物等。有木版刻印也有機印,看各人喜歡而定,春聯貼在大門與房門兩側,灶君與地主神位也要貼新寫的大吉紅紙。自灶君上天日起,幾乎處處都有人寫與賣春聯,有用墨水寫,也有用金粉開膠水寫金字,其內容多是寓意平安、健康、家庭幸福等字眼,生意人家則多貼“恭喜發財”等。門神是守大門的,多是畫武將,兩人的面是相向的,但不能貼成面孔向外。惠州有句俗語“貼錯門神”大家有意見,不和好之意,就源於此。

年廿九前,男人定要去理髮店理髮,女人也要洗淨頭髮。年廿九是市場、商店最忙的日子,一般年三十晚都停業迎新年,各人的購物都少不了的是:買一把帶根鬚的生菜和一根帶須帶葉的甘蔗,寓意“生財”“從頭髮到尾”。生意人家還特別要買條生鮮的大鯉魚寓意“生意興隆”;一般人家多買二條土鯪魚煎好上碟,放在米缸上,一直放到年初七才吃,這叫“責年”,責即壓的意思,寓意“豐衣足食年年有餘”。此外,很多人家都要去花市買盆年桔、臘梅,菊花之類點綴客廳迎春。

團年飯是惠州人最看重的,也是一年中最為豐盛的。大家忙了一年,難得人齊團聚,三牲與各式美味應有盡有,但最忌“炒魷魚”(意被人家辭工),因此絕對沒有炒魷魚這一味菜的。吃過年飯,小孩即洗好澡,滿街跑,顯示他們的新衣服;大人團團圍坐論生活、談人生,也要再環視全屋,看有無疏漏(即有無過年準備不足的地方以再做好),大人要守歲,備好爆竹、香燭,零時差一分,即要燒爆竹。此時家家爆竹齊鳴,此起彼復,硝煙瀰漫紅紙飛揚,滿街紙屑(幸好此風俗近年已消除)。

3、過大年

大年七年級,要吃素。有“七年級吃素,相當一年吃素敬神之説”。七年級大人小孩要給長輩拜年,老者要給晚輩派“利是”。有些年紀大的人沒結婚,他(她)也會得到“利是”,但不用派“利是”給其晚輩。七年級的禁忌較多,主要有:不要掃地、不要打爛物品,見面要説吉利話等。萬一不小心打爛東西或吃飯時小孩子無意跌了筷子,也要説句“落地開花,富貴榮華”、“筷落(快樂)”;如果小孩説錯了話,大人即在旁説:“小孩子不知世界,莫怪”(小孩不懂世情,原諒他吧),以此趨吉避凶,是過年的特色,也是惠州人的聰慧。

七年級這天,惠州人舉家出動,到西湖、白鶴峯、東坡祠踏春,到元妙觀、準提閣許願還神、燒香,到處人山人海。

八年級又俗稱“開年”,主要是走親戚,要早起,其菜式也十分豐盛。八年級後可免去過年禁忌,即掃地搞清潔、洗澡等。商家更習慣在這天擺酒席請員工吃飯;如要辭退工人,也是在這天提出,夾一塊雞肉到你碗中,再給你一包“利是”,即示意你已被辭退。

過了年初五,年味已減。到初七,又稱人日,氣氛又回升,也是百姓傳説要出去遊玩避災難的日子。當日大家喜歡結伴到街上或本地景點郊遊,人人帶些小食品,隨處吃喝玩樂,倒也其樂陶陶。

正月十五稱為元宵,鬧過元宵節,民間意義的春節才算結束,各行各業又開始辛勤勞作。元霄主要特點是當晚大擺花燈、擊鼓樂、大巡遊、舞龍舞鳳舞獅,還興高采烈猜燈謎。當晚,年青人最為高興,因為元宵節又稱中國的情人節。在“燈樹插光照,花焰七枝開”“一夜魚龍舞”的盛況中,年青人可以遊玩通宵,整夜不歸也不會被大人責備。

地傳入;“麒麟獅”屬客家獅,而“鬥牛”、“扁鼻”等獅種,以淡水、龍川等地居多。從一些資料看,惠州的土獅種應該是“大頭狗”和“麒麟”。

惠州民間舞獅活動亦和舞龍有相同特點,均是自己扎造,平時以街(村)為單位自發組織獅隊。舊時在新獅扎造好後,往往到元妙觀點睛,謂“開眼”,並進行“搶青”活動。春節期間是舞獅活動最多的時候。除此外,一些大户在喜事及店鋪的開張之日,為“驅邪保安”,經常也請獅往舞。

惠州民間舞獅的特點是,獅爺攜匣領路,繼而是獅子,之後是鑼鼓鑔鈸,持刀、棍、矛等冷兵器的武術隊殿後。

舞獅的傳統動作有行進、瞌睡、抓癢、登高搶青、搶炮仗等。鼓點分快板、中板、慢板和煞板,多打七聲鼓節奏。

新春的第一天清晨,往往就是獅隊穿家過巷的時侯,住户鞭炮相迎,並封紅包,獅隊則在家居中的門庭中舞耍,給户人帶來吉祥好運,完後居民鞭炮相送。春節舞獅之習,往往也要延至正月十五方止。

除夕的習俗2

窗花題材

窗花的表現題材極其廣博,舉凡戲劇人物、歷史傳説、花鳥魚蟲、山水風景、現實生活及吉祥圖案均可成為窗花的表現內容,可謂無所不有。但最多的是花卉動物、喜慶吉祥紋樣,常以“吉祥喜慶”、“豐年求祥”、“五穀豐登”、“人畜興旺”、“連年有餘”、“貴花祥鳥”等為主體。

“龍鳳成祥”永遠是民間藝術的主題,龍鳳造型優美,刻畫細緻、準確的表達了人們祈福求祥的心理。窗花的表現題材也有故事、人物、戲曲、習俗等,多流行於黃河流域及北方農村,常見的有三國戲、水滸戲、西遊戲、民間故事以及地方戲的人物造型和戲曲情節。就連民間故事“老鼠娶親”也成為窗花表現的題材。其中又以寓意吉祥的窗花數量最大。

窗花形式

窗花都選用適合紋樣,山東的窗花多直條式,是適合該地直櫺窗而形成的;西北的窗花逢中用“十”字將完整的剪紙分成四大塊,也是適合該地窗户中心有一個十字格而形成的。湖南的窗花有固定的組合形式,一般是中心貼雙喜團花,四角貼蝴蝶角花,團花兩旁再配一對喜燭和花籃、盤花。為了不影響室內採光,窗花多為陽剪,以求得較多鏤空的面積。窗花的外輪廓和窗架之間要求舒密有致、構圖格局均衡,除裝飾美好的因素外,還能起到防寒和透風流通的實用作用。為追求清新、亮堂、明快的室內裝飾效果,窗花剪刻多用細線造型,達到鏤空玲瓏的視覺效果。

剪紙技術

每一種藝術都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由於剪紙材料(紙)和所用的工具(剪刀和刻刀)決定了剪紙具有它自己的藝術風格。剪紙藝術是一門“易學”但卻“難精”的民間技藝,作者大多出於鄉村婦女和民間藝人之手,由於他(她)們以現實生活中的見聞事物作題材,對物象觀察,全憑純樸的感情與直覺的印象為基礎,因此形成剪紙藝術渾厚、單純、簡潔,明快的特殊風格,反映了農民那種樸實無華的精神。

刀法的運用

“鋸齒”是作者在製作過程中,由於紙和刀的切割移動而自然產生的,它利用鋸齒的長短、疏密、曲直,剛柔,鈍鋭的變比,結合不同物象的特徵,表現它的`質感、量感、結構等。

刻植物時,柔和的鋸齒紋可以表現它的花果,堅硬的鋸齒紋可以表現樹的葉子和莖的針刺、毛絨。

刻動物時,細密的鋸齒紋可以表現軟軟的絨毛,剛健的鋸齒紋可以表現硬實的鬃毛,圓實半弧形的鋸齒紋可以表現禽鳥、魚蟲的羽毛和鱗。

刻人物時,用跳動的鋸齒紋可以表現活動的眉毛,鬍子,頭髮,用修長豐潤的鋸齒紋可以表現小孩豐滿的肌膚。

“月牙兒”也是剪刻時自然產生的各種弧形裝飾,它以陰刻為主,主要表現人物的衣紋,或破壞大塊黑的面積,根據個同物象的特徵,形狀,可長可短,可寬可窄,可曲可直,能變化出各種不同的類型。

“鋸齒”和“月牙兒”這兩種形式也往往不同一張剪紙畫面中交錯運用,使得層次更加分明和富有變化。民間剪紙的刀法形式除“鋸齒”和“月牙兒”之外,還有諸如花朵、渦紋、雲紋和水紋等。

從南北朝時期的“對馬團花”和“對猴團花“剪紙技法中的鋸齒和月牙兒的萌芽出現,經過於百年的歷史演變,一直延續至今,巳成為一種裝飾圖案的規律被人們所喜愛和運用。

當同時刻制數量比較多的剪紙時,在刀法的運用上,要切不要劃,切出來的剪紙比劃出來的剪紙要顯得厚實。用刀時必須要像手拿鋼鋸一樣,上、下來回切動,用力要剛勁、均勻,否則,刀在千里就會失去靈活性。注意不要左右來回擺動,握刀上下必須垂直,刻出的剪紙才會準確。在剪紙時,下刀和起刀必須做到準,特別是在刀與刀們連接的地方,説下就下,説起就起,否則,線條就容易被刀刻斷或者刻不斷而把剪紙撕壞。

除夕的習俗3

除夕的傳統習俗

1、年夜飯

北方人年夜飯的菜色中常包括水餃、魚、年糕、長年菜等。因為水餃狀似金元寶,有富貴之意;魚這道菜不能吃完,因為在漢語中“魚”和“餘”同音,有“年年有餘”的吉祥意思;年糕則有“年年高升”之意;吃長年菜則有長壽的意涵。華南則多有雞、燒肉、髮菜、蠔豉等,因為“髮菜蠔豉”與“發財好市”諧音。江南的典型年夜飯必有魚,豐盛湯鍋。

2、不汲水

過年有“不汲水”的禁忌,家有水井的人家要在除日黃昏前“封井”,給水井加上木蓋,供奉糕點以後焚香拜祭,三日後方可開蓋複用。

3、祭祖

在我國很多地方,這一天,民眾都會在家中擺上豐厚的飯菜,點燃香燭,家長率領子孫們叩拜。北方一些地方的農村還會在家中違禁詞已過濾紙錢。大年三十傍晚時分,在祖宗像前點上香燭,倒上美酒,擺上菜餚,全家人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表達“慎終追遠”的感情。等各位先人用過年夜飯之後,人們才開始享用。

4、壓歲錢

用銅錢要大錢、新錢,再用紅繩穿成各種形狀。有的穿上百枚銅錢,取其“長命百歲”之意;有的則穿成鯉魚、如意、龍形等吉祥形狀,取“錢龍”、“錢餘”之意,以期帶來吉祥如意。有的地區還有送“壓歲果”的習俗。除夕夜,長輩會把橘子、荔枝等瓜果放在小孩枕邊,取“吉利”寓意來祝孩子來年大吉大利。

5、踩歲活動

踩歲活動即在院內將芝麻稈粘上用黃紙捲成的元寶形,攢成一捆,謂之“聚寶盆”。然後,全家人用腳將其踩碎,以“碎”諧“歲”,並借用芝麻開花節節高之吉祥寓意,祝願家道興旺,表達對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

6、守歲

傳説守歲是為了防止一種獨角獸的侵害,而這種獨角獸最怕火光、紅色和聲響,所以人們就在除夕夜穿紅衣、點紅燈、貼紅紙、放煙花炮竹,焚香祈禱,徹夜不眠,也就有了“守歲”習俗。《帝京歲時紀勝》記載:“高燒銀燭,暢飲鬆醪,坐以達旦,名曰守歲,以兆延年。”

7、開燈睡覺

除夕晚上睡覺的時候,是不能關燈的,只能到年七年級天亮才能關燈。除夕整個晚上,家裏一般都不關燈,特別是供養祖先的屋子更是不能關燈。

8、忌打碎器物

除夕還有忌打碎器物的習俗。民間認為如果這一天打破碗碟杯盤,則意味着新一年會有“破運”。有時不小心在這天打碎杯盤,長輩會抓緊用紅紙包起來並口念“歲歲(碎碎)平安”等吉祥語來補救。民間認為,將紅紙包起來的碎片放在神案上數天,即可化解可能的災難。所以,人們在除夕這天為了博個好彩頭,都會慎言謹行,以求得一個吉祥如意年。

9、貼春聯

這副世界上最早的春聯,“三陽始布,四序初開”記載在莫高窟藏經洞出土的敦煌遺書上,撰聯人為唐人劉丘子,作於開元十一年(723年)。百姓春節貼春聯的民俗從明代才開始盛行,潮流發源地是南京。

10、貼年畫

年畫,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隨着雕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而漸漸把財神請到家裏,進而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11、貼窗花

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12、貼福字

春節貼“福”字,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福”字究竟該怎麼貼沒有統一的標準。

13、零點必須回家

團圓的年夜飯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吃完,一家人就會圍坐在電視機旁收看春節聯歡晚會,或者到親戚家串門聊天,但必須在零點前回到家。一到零點,一家人要全部在家“守歲”,當鐘錶的指針走過12點後,人們就會燃放早已準備好的鞭炮,慶祝新年的到來。

14、燃爆竹

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户户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除夕的習俗4

又是一年除夕夜,在遙遠的異國他鄉,我似乎聞到了家鄉濃濃的年味,聞到了飯桌上團圓飯瀰漫的芳香,似乎感受到了親人們團聚的歡樂,似乎看到了親人們臉上幸福的微笑。

雖然已是人到中年,不再像小時候那樣盼着過年,可是對於上有老下有小的我們來説,奔波了一年,唯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和一家老小團聚一起,平時各忙各的,為了自己的小家打拼,兄弟姐妹各自散落天涯,一年到頭也難得相聚。唯有這一年一度的春節,才是我們期待團圓的日子,也是大家久別重逢後歡聚的時候。

其實,長大後過了那麼多的年,給我的感覺就是“年年歲歲年相似,歲歲年年歲相同。”除了吃就是喝,除了電腦手機就是。沒有人會像小時候的我們那樣急切的盼望過年,也沒有人會再像小時候的我們那樣為了來年能穿上新衣服而虔誠的守夜。感覺社會發展了,年變了,年味也變了,再也找不到從前那種純樸的年味,再也找不到那種欣喜若狂的感覺。

對於七零後的我們來説,因為當時物質的匱乏,所以格外珍惜那時候能夠擁有的一切東西。包括過年時能夠穿上的新衣服,有時候可能就是我們盼望了一整年的。

在我的記憶深處,有一年的除夕夜格外難忘。那時候的我應該是上國小三年級吧?暑假的時候去姥姥家,看到小姨穿了一件漂亮的裙子,小小的心裏很是羨慕,也很是嚮往擁有。小姨也看出了我的心思,在我回家的時候,就送了四尺布給我,讓我帶回家讓媽媽找人幫我做一條裙子。那是一塊印有孔雀圖案的花布,咖啡色,適合做裙子。

可是我拿回家以後,媽媽左看右看然後説:“這麼漂亮的布拿去做裙子可惜了,還是留到過年給你做件新棉襖吧?”我雖然很想穿裙子,可媽媽這樣説,我也只好答應了。

那一年除夕,晚飯後,哥哥們早早跑出去玩了,我和姐姐幫爸爸媽媽包餃子。我們邊包餃子邊聊天,媽媽説:“今晚誰守夜,來年就有新棉祅穿。”

在我們老家的習俗裏,除夕夜是要燒大大的樹蔸子火的,説是誰家的樹蔸子燒的越大,來年喂的年豬就長得越大。所以那時候,每年秋天,大家都會在漫山遍野尋找大樹蔸子,把它挖回家,等到除夕夜燒大火。這也許有點迷信,但是最多的應該還是代表一個美好的願望吧?

而且除夕、七年級、八年級這三個夜晚,要燒整夜的香。從天開始黑燒到第二天天明,大約十二個小時。而且這香不能讓它燒熄了再點燃,否則便是“斷頭香”不吉利。燈也要整夜通明,説是列祖列宗回家過年來了。因為燒香要守夜,祖先們為了讓子孫後代有個盼頭,於是便有了“守棉襖”之説。而且千百年來流傳下來,也是當時人們一個美好的願望吧?

所以當媽媽問誰今晚願意“守棉祆”時,為了來年依舊能夠穿上新棉祆,我便毫不猶豫地説:“我願意。”於是我便點燃自制的紙燈籠,去隔壁找來堂弟,又和堂弟一起去堂哥家,將兩個堂侄叫來我家邊打撲克邊“守棉襖。”現在想來不免有些可笑,可是那時候的我卻是認認真真的。我以一顆小小的虔誠的心去“守棉祆,”卻守了我一生中最美的回憶。

猶記得媽媽裝了很多炒熟的花生、葵花籽、板栗給我們吃,另外每人給了幾顆糖。好像那時候水果很少,記憶中沒有水果的成份。

於是爸爸便去堂屋教我如何上香,他教我將十柱香一齊點燃,擎起來揖三揖,然後先插中間香爐的三柱香,完了在插左右兩邊香爐的。為了防止燒“斷頭香,”所以點香時同時點燃十柱香,留下一柱看時間,差不多了可以去上香。我一一記在心裏,在爸爸的注視下上完第一遍香,爸爸看我像模像樣的,十二點放完鞭炮接了新年之後,就放心地去睡了。

我和堂弟堂侄邊打撲克邊吃零食,將糖放在火上烤軟,扯成長長的糖絲吃。開始幾個小時很新鮮,邊玩邊吃,樂此不疲。後來便犯困了,畢竟我們還是孩子,又沒有熬通宵夜的'習慣。所以到了雞叫的時候,我們一個個困得東倒西歪,撲克也不打了,零食也不吃了,有的倒在椅子上,有的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起來。我也不敢叫他們回家,因為他們若是走了,我一個人坐在那裏守夜會害怕。於是我強打精神的在屋子裏走來走去,突然我發現窗台上放着幾盒達炮(一種用紙捲起來的手工炮,死勁扔在地上或者牆上會響,沒有殺傷力)。那是堂姐夫年前送堂弟玩時,順便送給我的幾盒達炮,我沒捨得放,現在看到了,便心癢癢的想放。於是我便叫他們起來放炮,他們一聽,立即爬起來了。於是我們走到院子裏,你一顆我一顆的扔了起來,將睡在牛欄裏的狗嚇得飛起來跑,逗得我們哈哈大笑起來,瞌睡蟲也嚇跑了。

我們繼續玩了一會兒,天漸漸亮起來了,堂弟堂侄他們便告辭回家,説是回家換新衣服然後去各家各户拜年。我也迫不及待地穿上那件有孔雀圖案的新棉祆,換上新鞋,隨他們去了。

這是我記憶深處印象最深的一次除夕之夜“守棉祅,”也不知道第二年過年的時候我是否穿上了新棉襖?但是那一夜的情景歷歷在目,彷彿還在昨天,卻不料卻已物是人非,滄海桑田了。當年陪我“守棉祆”的堂弟,如今遠在廣州,功成名就,有了一個幸福的三口之家。而當年陪我“守棉祆”的兩個堂侄,一個“遠嫁”陝西,離開了生他養他的故鄉;一個英年早逝,拋下了白髮老母和尚未成年的兩個孩子,遠在天堂。而我,為了生存,又漂泊在異國他鄉。

時光荏苒,歲月綿長。我記憶中再沒有在除夕夜通霄“守棉祅”的印象了,不知道為什麼後來沒有年年守下去?

如果有可能,我真的希望回到從前,在每一年的除夕夜,我都會陪爸爸媽媽“守棉祆,”陪他們慢慢變老。如果有可能,我也希望能夠陪着我的孩子“守棉祆,”告訴他們這些傳統的習俗,其實也是我們非物質文化的瑰寶!

因為現在的我深深知道,我們拼命掙錢的速度,永遠趕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我也深深懂得,孩子失去的母愛,也是用多少錢也買不回來的。真希望時光能緩,真希望歲月能慢,讓我在父母的有生之年,還能夠多陪他們在每年的除夕夜“守棉祆,”去守一份孝心,去守一份温暖,讓我能幸福快樂地陪他們,慢慢走向時光深處。也讓我能夠陪着我的孩子,讓他們的母愛沒有缺失,讓他們將這些優良的民俗繼續傳承下去,讓年味在時光的隧道里,依舊越來越濃……

除夕的習俗5

福州除夕習俗一:做小歲、祭拜至少一整天

福州人都知道,除夕又叫“做大歲”,而在除夕的前一天晚上,是老福州們“做小歲”,也就是祭祖宗拜天地的時候。依伯依姆們説,祭祖宗,擺祭品是件很繁瑣的事,要一整天的時間,做小歲為的就是一家人能在年三十的晚上好好團聚。“做小歲”這天一項重要的活動是(祭拜),早上到祠堂的大廳祭、中午到家裏的大堂祭,下午還要到房間裏祭……在厚厚的蒲團上,一叩首二叩首三叩首,”拜拜”好像沒完沒了,屁顛屁顛跟在大人後面的小孩童卻樂此不疲。

福州除夕習俗二:祭灶

臘月二十三日和二十四日為“祭灶”,也是福州祭祀灶神的節日。福州祭灶有“官三民四船五”之説,即官家臘月二十三日祭灶,百姓二十四日祭灶,水上人家二十五日祭灶。“祭灶”要供灶糖、灶餅,按傳統,灶糖灶餅是外公外婆送的。有幾個外甥就送幾包,還要加“花面殼”。分年。祭灶後,春節便拉開了帷幕,廿五日後開始蒸年糕,置辦年貨,備雞、鴨、魚、肉、酒等,祭祀祖先、天地神,謂之“分年”。

福州除夕習俗三:大掃除

掃除、清潔、好過年。舊顏換新貌,歲尾迎歲首,窮富都一樣!這年前的大掃除,福州人稱為“筅xian雪堂”,在福州是家家户户都少不了的。每年十二月中,先擇晴日、把家庭內部、天花板、廳堂、雜特間等打掃乾淨,清理垃圾,疏通水溝,而後洗劇門庭,有的還將大柱,門楣等洗得乾乾淨淨。至於傢俱、廚具等,也分日一一清拭。舊式福州家庭每年的清掃工作和連家船民有密切的關係。每當年尾,閩江沿岸的連家船民就會上岸,帶着特製的木桶替人洗房子,洗的工具不是一般的掃帚,而是採集新鮮竹葉做成的掃帚,諧音“富足”“滿足”。

福州除夕習俗四:年夜飯很講究

福州有句老話:“好囝不賺卅暝晡(意思是:好孩子不賺大年三十晚上的`錢)”。即使遠行經商、打工的福州人,在除夕前一定會返家過年,閤家團圓,吃頓團圓飯。在以往的習俗裏,除夕晚是不能走家串門,要全家聚在一起,“人不齊不開飯”。在老福州人的眼裏,過年的高潮就體現在年夜飯上。年夜飯,老福州吃飯的順序也是有講究的,菜餚中則第一筷要吃俗稱為“皇帝菜”的菠菜,以表示“青嘴平安”,第二筷喝“豆腐湯”,因為豆腐越吃越有,表示一家生產收入越吃越增多。第三筷要夾魚,表示年年有餘。

除夕的習俗6

除夕的禁忌習俗

除夕有很多的禁忌。如忌言鬼、死、殺等不吉字眼、忌打碎碗碟,忌惡聲謾語,忌隨地便溺,忌潑污水、燈油於地等。人們在大年三十到來時,一面歡度佳節,喜慶豐收,一面洗澡更衣、打掃衞生,以驅疫病、除惡鬼。尤其是在年夜飯時,有更多的禁忌。

1、吃完年夜飯後,有除夕守歲的風俗。全家歡聚一堂,圍爐而坐,敍舊話新,暢談美好的祝願,寄希望於新的一年,因而通宵不眠。同時,要遵守一些守歲的禁忌,禁忌大聲喧譁,以免驚醒惡魔;禁忌照鏡子,以免見“惡魔”;禁忌將燈油潑地,倘若油味沖淡了酒味,“惡魔”便會醒來,導致禍害接踵而至;禁忌打碎器物,意謂着這年會有“破運”,補救方式是用紅紙包起,口中念“歲歲平安”等吉祥話,並放在神案上數天,即可化解災難。

2、除夕是去舊迎新的時候,尤其是懼怕疫病與惡鬼。因此,人們的除夕禁忌,是源於傳統對年的特殊認識。除夕的禁忌極多,也極其重要,集中地體現了人們趨吉避凶、祈求平安、祈盼幸福的心理要求。在與時俱進的年代,人們除夕的禁忌也在不斷地變化着,朝着科學健康和諧的方向前進。

3、長輩給晚輩添飯加菜,如果吃飽了不想要,不能説“不要”,而是説“有了”;如果個別茶果吃完了,要説“吃興了”或“太多了”,而不是直接説“沒有了”……。這些吉利話是人們的“除夕功課”,大人要教孩子説,否則新年不順。避免説出“破”、“死”、“病”、“輸”、“敗”等不吉利的.字眼;若不慎犯忌,要以吐唾沬、説“童言無忌”等方式化解可能的不祥後果。

4、年夜飯就餐前,必須要先要準備供品祭祀祖先。請祖靈之前,家庭成員和物品必須齊全,否則就是説人不團圓、財不完整。祖靈請來之後,供桌兩旁的座位,任何人不得佔用,意為不能與祖先爭座位;不得吵鬧,更不準罵人,否則就是對祖先不尊敬;不得把喝剩的茶水潑在地上,以免混淆了澆奠與潑水;大祭祖靈時,不得高呼小孩的名字,以免大門外無主鬼魂聽到後,造成小孩夭折。正式進餐時,非常忌諱別人來打擾的,特別忌諱有人來串門,因為這叫“踩年飯”,會使全家人不得安寧。

除夕的習俗7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等着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説。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户户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着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現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温州等地區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拜年

新年的七年級,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説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牀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説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着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户户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着歡歡喜喜搞衞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樑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户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户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着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隨着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經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國現今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曆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曆,至今風靡全國。

除夕的民俗與禁忌

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七年級)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着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裏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貼門神、貼春聯

我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人的旁邊,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傳説中的神荼、鬱壘兄弟二人專門管鬼,有他們守住門户,大小惡鬼不敢入門為害。唐代以後,又有畫猛將秦瓊、尉遲敬德二人像為門神的,還有畫關羽、張飛像為門神的。門神像左右户各一張,後代常把一對門神畫成一文一武。門神分三類:第一類是“大門門神”,多貼在車門或整間大門上,高約四五尺,寬約二三尺。第二類是“街門門神”,多貼小街門上,高約二尺,寬約一尺。這兩種門神都是一黑臉一白臉兩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獰惡,各手執槊鉞。第三類是“屋門門神”,較街門門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門最多是貼“麒麟送子”像,兩個傅粉塗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這種門神,本應貼在新結婚的屋門上,以取吉利,後來也就作普通街門的新年點綴品了。

春聯亦名“門對”、“春帖”,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春聯的一個源頭是桃符。最初人們以桃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以避邪,後來畫門神像於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發展為春聯。春聯真正普及始於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據清人陳尚古的《簪雲樓雜説》中記載,有一年朱元璋準備過年時,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幅春聯,以示慶賀。原來春聯題寫在桃木板上,後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但廟宇用黃紙,守制(服孝未滿)用白、綠、黃三色,第一年用白紙,第二年綠紙,第三年黃紙,第四年喪服滿才恢復用紅紙。因滿族尚白,清宮廷春聯用白紙,藍邊包於外,紅條鑲於內。

貼福字、貼窗花、貼年畫、貼掛千

這些都具有祈福、裝點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他反映了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寄託着人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春聯由神荼、鬱壘的名字而向文字發展,而年畫依然沿着繪畫方向發展。隨着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而漸漸把財神請到家裏,進而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節貼春聯,年畫也受其影響隨之而盛行開來,全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我國年畫的三大流派。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曆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曆。掛千,就是用吉祥語鐫於紅紙之上,長尺有咫,粘之門前,與桃符相輝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為佛前所掛。掛千民户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較少。其黃紙長三寸,紅紙長寸餘,是“小掛千”,為市肆所用。最早的掛千當是以制錢(銅錢)串掛的,與壓歲錢一樣,有壓勝的作用。

置天地桌、接神

這是一個臨時性的供桌,是除夕專設之桌。一般無大神堂之家特別重視天地桌,因為平時對神供獻較少,到年終歲盡時對神大酬勞一次,此外,這桌主要是為接神使用。天地桌的內容與常年神堂有所不同,除共有的掛錢、香燭、五供、大供之外,其受祀的偶像也大都是臨時性的,如:“百分”,它是一本木刻版的神像畫冊;“天地三界十方諸神”,是一張用大幅黃毛邊紙木刻水彩印的全神碼;福祿壽三星畫像等。以上諸像有的接神後即焚化,如”百分”。有的則須到破五、甚至到燈節才焚燒。擺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統一,如堂屋地方寬大,可置於屋中,如屋內無地,就置於院中。傳説此夜為天上諸神下界之時,所以民間有此接神習俗。

接神是為新舊年分野,但接神時間亦不太統一。有的子時一到就開始舉行儀式,有的到”子正”之時,即午夜零點開始接神,有的則在”子正”之後方接。祭灶後,諸神都回天宮,不理人間俗事,到除夕子時後,即新一年來臨時,又降臨人間理事。接神的儀式在天地桌前舉行,由全家中的最長者主持。因為諸神所居的天界方位不同,下界時來的方向自然也不同,至於接何神,神從何方來,要預先查好”憲書”,然後帶領全家舉香在院中按方位接神。如辛未年的”憲書”上指示:”財神正東、福神正南、貴神東北、喜神西南、太歲神西南等”。按方位叩首禮畢後,肅立待香盡,再叩首,最後將香根、神像、元寶錠等取下,放入早已在院中備好的錢糧盆內焚燒。焚燒時同燃松枝、芝麻秸等。接神時鞭炮齊鳴,氣氛極濃烈。

守歲、放爆竹、吃年夜飯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鐘聲敲響,整個中華大地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時刻,有的地方還在庭院裏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孩子們放爆竹,歡樂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庭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歷代的詩人墨客總是以最美好的詩句,讚頌新年的來臨。王安石的《元日》詩: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人屠蘇。

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描繪了我國人民歡度春節盛大的喜慶情景。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誌、喜慶心情的流露。經商人家。放爆竹還有另一番意義:他們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為了新的一年大發大利。不過,據舊習認為,敬財神要爭先,放爆竹要殿後。傳説,要想發大財者,炮仗要響到最後才算心誠。

孩子們在玩耍放爆竹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裏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子在北方,大年七年級的餃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時,家家户户傳出的砧板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小店鋪子傳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盤聲和抑揚頓挫的報帳聲,再夾雜着處處的説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户户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温馨撩人,説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還有蘿蔔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最後多為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這天,即使不會喝酒的,也多少喝一點。

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講究。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白麪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徵着“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的包餃子時,還把幾枚沸水消毒後的硬幣包進去,説是誰先吃着了,就能多掙錢。吃餃子的習俗,是從漢朝傳下來的。相傳,醫聖張仲景在寒冬臘月,看到窮人的耳朵被凍爛了,便製作了一種“祛寒嬌耳湯”給窮人治凍傷。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熱的藥材,用麪皮包成耳朵樣子的“嬌耳”,下鍋煮熟,分給窮人吃,人們吃後,覺得渾身變暖,兩耳發熱。以後,人們仿效着做,一直流傳到今天。新年吃餛飩,是取其開初之意。傳説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狀態,盤古開天闢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長面,也叫長壽麪。新年吃麪,是預祝壽長百年。

給壓歲錢

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有的家裏是吃完年夜飯後,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給晚輩,並勉勵兒孫在在新的一年裏學習長進,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後,放在他們的枕頭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們齊集正廳,高呼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新年快樂,列隊跪拜;而後伸手要紅包。甚而追討到爺爺媽媽的卧房,一齊跑到牀沿,大嚷特嚷:“壓歲錢,壓歲錢!”老人家還嫌不夠熱鬧,故作小氣,由討價還價到圍攻摸索,最後把老祖宗的紅包挖掘出來,大家搶掠一空,才呼嘯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卻樂不可支,認為這是新年事事順利的好兆頭。過年給壓歲錢,體現出長輩對晚輩的關愛,和晚輩對長輩的尊敬,是一項整合家庭倫理關係的民俗活動。

有童謠雲:

三星在南,家家拜年;小輩兒的磕頭,老輩兒的給錢。要錢沒有,扭臉兒就走。

祭祖

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後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漢人祭祖,多半做魚肉碗菜,盛以高碗,頗有鐘鳴鼎食之意。南方人流寓北京的,祭祖尤為隆重,大半是八碗大菜,中設火鍋,按靈位設杯箸,在除夕、元旦、元夜,都將火鍋扇開,隨時換菜。旗族人祭祖,滿蒙不同,蒙古旗人供以黃油炒黃米麪,撤供時炸以香油,蘸以白糖,另有風味。滿洲旗人祭祖,供核桃酥、芙蓉糕、蘋果、素蠟檀香,靜肅異常。除夕夜和元旦供素煮餑餑,上元夜供元宵,每日早晚焚香叩頭,獻供新茶。祭祖形式雖各不同,大半都是除夕夜懸影,上元夜撤供,親朋之至近的,拜年時也必須叩謁祖先堂,不獨慎終追遠至意不泯,因其人敬其祖的美德,也藉此保存了。

除夕的習俗8

説起過大年相信這對於每一位朋友都會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歡快的話題,因為過年的時候親朋好友都會回到家裏一起過大年,現在還有不到半個月就過年了,很多朋友都盼望着春節期間假期的到來,那麼大家知道過年期間除夕到初七的過年習俗嗎,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方面的內容:

大年三十——除夕守歲:“臘月三十過大年,大盤餃子慶團圓”。大年三十,是一年的最後一天,為“月窮歲盡之日”,所以又叫“除夕”。這一天有許多民俗活動,如包餃子,吃年夜飯,放爆竹等。但是守歲是這一天最重要的活動。守歲指的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裏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它的俗名叫“熬年”。為什麼叫熬年呢?民間流傳着這麼一個故事。相傳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叫“年”,喜歡在大年三十晚上從海里爬出來傷害人畜。人們為了躲避年獸,三十晚上,早早關門不敢睡覺,且每到這一天晚上,家家户户都會提前做好晚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獸吃光了一村子人,唯獨只有一家掛紅布簾、穿紅衣的新婚小兩口平安無事。還有幾個小孩,在院裏點竹子在玩,火光通紅,竹子燃燒後啪啪地爆響。年獸看見火光嚇得掉頭逃竄。此後,每至年末,家家户户就貼紅紙、掛紅燈、燃放爆竹,這樣年獸就不敢再來了。自此以後,守歲和吃年夜飯就逐漸成為了除夕的傳統活動。

大年七年級——金雞報曉:“一寤覺來太陽照東窗,起身忙換新衣裳;家堂君親天香點,祖宗尊像掛中堂。九子果盤裝齊整,預備客人來來往;今朝叮囑傭人莫掃地,小兒吃飲莫淘湯。”在女媧創世的傳説裏,我們的祖先正月七年級造雞,八年級造狗,九年級造豬,初四造羊,初五造牛,初六造馬,到了初七,才創造了人

所以大年七年級,我們也有説法是金雞報曉。在這一天,我們要做的就是拜年。晚輩起牀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原來人們認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歲”與“祟”諧音,所以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安度過一歲。

在這一天也有很多的禁忌。比如,大年七年級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新年也不能打碎傢俱,打碎了就要立馬説“歲歲平安”。在節目的.最後,暢暢也祝所有的聽眾朋友新年快樂,在新的一年財源廣進。

大年八年級——金吠報春:“年八年級,兒童更歡喜,昨口七年級不出户,今日要到親眷人家去拜拜年.哥哥弟弟手相牽,東家留吃飯、西家排酒筵;臨到走,還有二百壓歲錢.”也有一個説法是“七年級餃子八年級面”。所以在大年八年級這一天是要吃麪的。八年級的面講究也不少。據説,八年級的面要用七年級的餃子面來做。而且這面須為冷湯。也就是,把面煮熟之後用冷水浸過,稱為冷湯。現今人們一般都打個滷兒或者炸點醬做成打滷麪或者炸醬麪。但是一定要用冷水浸過,以保留“八年級的面”的風俗。

在大年八年級,還有一個習俗就是祭財神。在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實際上是把買來的印刷品焚化。這天中午還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祭祀的供品要用"五大供",即整豬、整羊、整雞、整鴨、紅色活鯉魚等,祈望今年要發大財。所以做生意的人要記住了喲,在大年八年級這一天一定要祭財神哦。

大年九年級——肥豬拱門:“年九年級,去拜丈母哉.姑爺帶仔姑娘———同來,人得門.笑口開.拜見文人權道恭喜.拜見丈母説發財.茶又好,酒又好,隔壁伯婆含笑問姑娘.啥時候.踏月養個小寶寶”。這一天中國各地的漢族都有嫁出去的女兒要帶着丈夫、兒女回孃家拜年的民俗。女兒回孃家,必準備一大袋的餅乾、糖果,由母親分送鄰里鄉親,一如過年的情景。其中還有一個特別要注意的,女兒回孃家禮物要帶雙數。大年九年級通常也不會外出拜年。這是因為漢族民間將正月九年級稱赤狗日,傳説中「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他的人一定會不吉利,故九年級為「凶日」,不宜外出。據説在九年級跟誰拜年,就會跟誰吵架,容易發生口舌之爭。所以九年級一般不外出拜年。與這一天相關的還流傳着一個小故事。傳説九年級晚上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燈睡覺,以免騷亂了鼠輩。並在屋角灑落一些米粒、糕餅,供老鼠食用,稱為「老鼠分錢」,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豐收。在一些農村和城市,也有大年七年級至九年級不動刀或剪刀的習俗。

大年初四——三陽開泰:“年初四.夜不眠,家家接財神,處處放吉鞭.五路正神當中坐,招財利市分兩邊.斤頭蠟燭煌煌亮,齊供羊頭元寶魚.回家拜跪忙碌碌,一心奉敬辦至矣.嗚乎,哪有千萬財神爺.分身到你店堂裏”。年初四是諸神由天界重臨人間之時。有“送神早,接神遲”之説,所謂送神要一大清早就開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遲。供品方面,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並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敬迎接諸神。如果供羊頭就有“吉祥”之意,供鯉魚則是圖“魚”與“餘”諧音,討個吉利。在這一天全家也會在一起吃折籮。所謂折籮,就是把幾天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的大雜燴,打掃年貨。室內撣塵,屋內掃地,垃圾堆到一處,這也是漢族民俗中説的“扔窮”。在北方有些農村風俗是大年初四綁火神,用玉米梗或麥梗幫在棍子上,點燃後從自己家送到河裏去,代表一年家裏無火災。在福建的莆仙地區的人們的風俗是重新圍爐過大年,這是全國唯一、獨特的地方風俗。在女媧創世神話中,正月初四是“羊日”。 在老皇曆中佔羊,故常説的“三羊(陽)開泰”乃是吉祥的象徵。這些有趣的風俗都寄託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

大年初五——艮牛耕春:長安民謠:“正月初五上柱香,一年四季財源廣;正月初五摸元寶,大錢小錢用不了;正月初五請財神,家家户户財源滾;正月初五神進門,五穀豐登福滿門。”正月初五,俗稱破五節,古代這一天的禁忌就特別多,比如在這一天必須吃餃子、不能用生米做飯等。破五節的習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迎財神,開市貿易。很多店鋪選擇在正月初五開市。舊俗以正月初五為財神生日,認為選擇這一天開市必將招財進寶。這一天最重要的活動就是五路迎財神了。接五路時主人帶上香燭分別到東、西、南、北、中五個方向的財神堂去請接,每接來一路財神,就在門前燃放一串百子炮。全部接完後,主人要向財神禮拜,並將原供桌上的馬幛火化,表示恭送財神。財神分為文財神和武財神。文財神是比干,武財神是趙公明和關羽。有的商家供奉的是武財神趙公明,取其“宜利和合”的寓意;有的商家供奉的是紅臉關公,即以“義”達到贏“利”的目的。做生意的人就要注意了喲,供奉財神也是有講究的。也別忘記在這一天迎接財神,討個彩頭。

大年初六——馬到成功: “年初六.仍窮新衣服.鑼鼓聲喧震耳聾.預借元宵習練熟.元宵鬧花燈.各處有風俗.龍燈身裊裊,虹燈芒族族;叮囑小兒勿買糖.省下錢來買蠟燭.狀元及弟舊名詞.要換共和稱五族”。在大年初六這一天,有“馬到成功,瀝酒拜街中。萬户千門看,無人不送窮”的説法。這一天的漢族民俗有送窮鬼,棄破衣,供煎餅等活動。初六是馬日,古稱挹肥,人們在這一天才真正開始工作或做生意。而自進入正月以來,一直到初五皆不能打掃,廁所中的糞便累積,於是這一天做掃除,將平日污穢的廁所清掃乾淨。所以稱為“挹肥”。但現在的人家多使用新式的衞浴設備,故已沒有此俗了。正月初六“送窮”,是中國古代漢族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這一天各家用紙造婦人,稱為“五窮婦”,“五窮娘”,身背紙袋,將屋內穢土掃到袋內,送門外燃炮炸之。這一習俗又稱為“送窮土”。有的圖方便就簡單的在清早把垃圾倒出門以示送窮。還有的地方供煎餅,點明燭,用芭蕉船送窮鬼上路。這些風俗都寄託了羣眾希望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傳統心理。

大年初七——人壽年豐:“年初七.人生日.早餐餐畢取秤來,稱出輕重最劃一.哥哥稱了六十斤,弟朗稱了四十七,開口向哥道,休發詡.明年弟弟多吃肉.發個大塊頭超過你”。這是唐代詩人高適的一句詩詞。當中人日即農曆正月初七,讀來有一種思親念友的氣氛。為什麼把正月初七叫人日呢?漢族神話傳説女媧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羊牛馬等動物後,於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稱“人日”。 與這一天有關的習俗活動有攤煎餅,吃七寶羹,吃麪條等。漢族民間在此日要吃春餅卷“盒子菜”,並在庭院攤煎餅。七寶羹是用七種菜做成的羹,以此來取吉兆,並説此物可以除去邪氣、醫治百病。客家人用芹菜、蒜、葱、芫茜、韭菜加魚、肉等;其中芹菜寓意聰明,蒜寓意精於算計,客家人也喜歡用魚一起煮,取有餘之意。大部分地方在這天還有吃麪條的習俗,寓意着用麪條纏住歲月的雙腿,取長壽之意。

還有一種説法是在這一天下午要吃拉魂面,意思是過年時人都走東串西,心都野了,要吃拉魂面,把心收回來,準備春耕生產。由於這一天是人的生日,所以人們一般都會在這一天安頓身心,休養生息。暢暢聽了心想終於可以有個正大光明的藉口跟自己放假了。

除夕的習俗9

春節除夕傳統習俗

踩歲活動

除夕夜,我國民間還要舉行踩歲活動,即在院內將芝麻稈粘上用黃紙捲成的元寶形,攢成一捆,謂之“聚寶盆”。然後,全家人用腳將其踩碎,以“碎”諧“歲”,並借用芝麻開花節節高之吉祥寓意,祝願家道興旺,表達對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

除夕守歲

除夕夜守歲也是一項流傳久遠的習俗,早在西晉《風土記》中就有明確記載:“終夜不眠,以待天明曰守歲。”傳説守歲是為了防止一種獨角獸的侵害,而這種獨角獸最怕火光、紅色和聲響,所以人們就在除夕夜穿紅衣、點紅燈、貼紅紙、放煙花炮竹,焚香祈禱,徹夜不眠,也就有了“守歲”習俗。《帝京歲時紀勝》記載:“高燒銀燭,暢飲鬆醪,坐以達旦,名曰守歲,以兆延年。”

許多地方也稱除夕夜叫“吉祥夜”。在這個晚上,無論大人抑或是小孩,都要説吉祥話,不可説晦氣話、髒話和不敬之語,否則一年都要倒黴。因此,歡歡喜喜、和和氣氣、團團圓圓,是除夕夜的最大主題。

除夕忌打碎器物

除夕還有忌打碎器物的習俗。民間認為如果這一天打破碗碟杯盤,則意味着新一年會有“破運”。有時不小心在這天打碎杯盤,長輩會抓緊用紅紙包起來並口念“歲歲(碎碎)平安”等吉祥語來補救。民間認為,將紅紙包起來的碎片放在神案上數天,即可化解可能的災難。所以,人們在除夕這天為了博個好彩頭,都會慎言謹行,以求得一個吉祥如意年。

除夕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屬於楹聯的一種,是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這副世界上最早的春聯,“三陽始布,四序初開”記載在莫高窟藏經洞出土的敦煌遺書上,撰聯人為唐人劉丘子,作於開元十一年(720_年)。百姓春節貼春聯的'民俗從明代才開始盛行,潮流發源地是南京。現在江南地區百姓講究在大年三十上午貼春聯。

春節傳統文化習俗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呂氏春秋》記載,中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説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着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户户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着歡歡喜喜搞衞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等着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拜年

新年的七年級,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説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牀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樑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除夕的習俗10

在中國,除夕之夜是多麼美麗,多麼精彩。街上到處都是張燈結綵,好一派過年的景象。除夕之夜像一股團圓風把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吹在了一起。總之,它是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夜晚。

除夕是一年臘月最後一天,也就是大年三十的晚上。作為春節重要的組成部分,除夕的來歷有很多的傳説。除夕來自先秦時期的逐除的習俗,據稱,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周處撰着的《風土記》等史籍。

古人在除夕之夜,“舉行驅儺儀式時,驅儺者戴假面,武神而行,謂如此便可驅崇。此俗官延中亦盛行,參加者至有千人之多。除夕燃放紙裹火藥的爆竹,始於宋。此夜紅燭高燒,爆竹聲不絕於耳,民間與宮廷,並無例外。除夕家人圍爐團坐,小兒嬉戲,通夕不眠,謂之守歲,此俗於時已有。”可見在古代,除夕對於人們有着特殊的意義。

在除夕,一家老少聚在一起吃團圓飯也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年飯盡其所有,盡其所好。吃飯時,指點菜餚説吉利話,如吃魚説魚吃餘剩,吃豆腐説豆腐都富,吃豬腸説腸吃常有,吃豬舌頭説“吃賺頭”等,以期來年興旺發達。

在除夕的年夜飯上南北方也有不同的講究。北方人包餃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餃形似"元寶",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頭。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團年飯",有一家人團聚過年的味道。吃團年飯時,桌上的"魚"是不能動的,因為這魚代表"富裕"和"年年有餘",象徵來年的"財富與幸運",它屬於一種裝飾,是碰不得的。

對於除夕夜不能歸家,客居在外的.人,那一份惆悵是刻骨銘心的:“家寄關西住,身為河北遊。蕭條歲除夜,旅泊在 名州”(唐·白居易《除夜宿洺州》)。;“旅館寒冬獨不眠,客心休何事轉悽然。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唐·高適《除夜作》)。

古人的這份惆悵和現代人是不謀而合的,現代人為了養家餬口,不少人都離開自己的家鄉,到上海、廣東、深圳等一線城市打工,對於他們而言,春節是他們唯一的和家人相聚的機會,如果在除夕當天不能和家人聚在一起,吃上一口團圓飯,這份惆悵之情可想而知。

在日新月異的今天,除夕夜已經變得異彩紛呈,物質的高度豐富,精神的多向滿足,到處充滿祥和吉慶的氣氛。自從有了電視機,有了中央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神州大地各族龍的子孫,在吃過團年飯後,便沉浸在節目帶給我們的融融春意之中,真是“難忘今宵”。每逢除夕夜,吃完團圓飯,緊接着就是一家老小圍在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一起迎接新年鐘聲的敲響。

各地的除夕風俗大致相同,但有些地方的風俗很有特點,蘇州的除夕守歲時,都要等待從楓橋寒山寺傳來的洪亮鐘聲。當鐘聲穿過沉沉夜色,傳到千家萬户時,就標誌着新春的來臨。

除夕的習俗11

除夕夜,吃團圓飯,幾乎是每家每户的傳統習慣。這天,在外工作的人,只要有時間,都要趕回家中,一家人團聚在一起,把最豐盛的食品拿出來,團團圓圓地吃一頓年夜飯。如果沒能及時趕回來,餐桌上要給未歸人留一個空位,擺一雙筷,表示全家團聚。

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年糕等,而且各有講究。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白麪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徵着"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的包餃子時,還把幾枚沸水消毒後的硬幣包進去,説是誰先吃着了,就能多掙錢。

新年吃餛飩,是取其開初之意。傳説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狀態,盤古開天闢地,才有了宇宙四方,取“餛飩”與“渾囤”的諧音,意思是糧食滿囤。長面,也叫長壽麪。新年吃麪,是預祝壽長百年。春節食年糕的風俗,興於宋代,盛於明代。吃年糕,由“年年(粘粘)高(糕)”的吉祥如意之意,演繹為年年高升之意。

在南方,年夜飯一般有十幾道菜,其中一定要有豆腐和魚,因為這是漢字“富裕”的諧音。不少地方在吃年飯的時候還搭配些副食品,要想討個吉利的口採。吃棗(春來早),吃柿餅(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來),吃三鮮菜(三陽開泰),吃花生(長生不老)……

除夕的習俗12

除夕,又稱大年夜、除夜、歲除,,通常設在臘月三十或二十九,因而又稱為大年三十,與正月七年級首尾相連。除夕在古代還有許多雅稱,如除攤、除夜、逐除、歲除、大除、大盡等。而在除夕這一天,家裏家外不但要打掃得乾乾淨淨,還要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門籠,人們還得換上帶喜慶色彩和帶圖案的新衣,並且往往通宵不眠,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守歲。

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曆新年,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自漢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正月七年級為“歲首”,即“年”,年節的日期由此固定下來。廣義的春節包括正月和除夕,過年、大年三十、大年夜、除夕都是指同一天。而特定意義的春節指的`是大年七年級,也就是農曆新年的第一天一月一日。

除夕的習俗13

年夜飯

除夕這一天對華人來説是極為重要的。這一天人們準備辭舊迎新,吃團圓飯。家庭是華人社會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團圓飯充分表現出中華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係更為緊密。

貼年紅

年紅,是春聯、門神、窗花、年畫、福字等過年時所貼的紅色喜慶元素統稱。過年貼年紅(揮春),是中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

祭祖

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意思就是説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我們人類的根本,祭祖就是一種傳承孝道的習俗。

守歲

除夕守歲是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守歲的`民俗主要表現為所有房子都點燃歲火,閤家歡聚,並守着“歲火”不讓熄滅,等着辭舊迎新的時刻,迎接新年到來。

掛燈籠

過年掛燈籠是中國的古老習俗,紅色代表喜慶,圓形燈籠則寓意團圓美滿,紅燈籠象徵着平安祥和、紅紅火火。中國的燈籠又統稱為燈綵。

壓歲錢

壓歲錢,是過年習俗之一,年晚飯後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説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驅鬼,保佑平安。

除夕的習俗14

農曆一年中的最後一天晚上。含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之意。舊時又稱“除日”、“除夜”、“歲除”、“歲暮”、“歲盡”、“暮歲”,民間多俗呼“大年三十”。

除夕的風俗活動很多。一是貼春聯、掛年畫。春聯又名對聯、桃符、門帖等。傳説起於五代以前,人們對自然災害和天相不理解,認為是鬼神作祟,於是過年時多用兩塊桃木削制七八寸長的人樣,上書“神荼”、“鬱壘”二神名,掛於門首以驅邪。五代十國時蜀國皇帝孟昶首次在桃木板上書寫“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的聯語,成為我國最早的一幅春聯(一説春聯始於晉代)。年畫是由“門神”演化而來,早在堯舜時期即已出現。宋代有了木板年畫,現存最早的年畫是宋版木刻的隋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綠珠,習稱《四美圖》。明末清初,我國年畫形成了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山東“濰縣畫”三大民間流派。

二是守歲。最早的記載見於西晉周處《風土記》:“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南宋《東京夢華錄》亦載:“除夕…… 士庶之家,圍爐而坐,達旦不寐,謂之守歲。”古人歌詠守歲之詩很多。最早的'有南北朝時樑人徐君茜《共內人夜坐守歲》詩:“歡多情未極,賞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裏覓楊梅。簾開風入帳,燭盡炭成灰。勿疑鬢釵重,為待曉光催。”後如杜甫《杜位宅守歲》詩云:“守歲阿咸家,椒盤已頌花”;駱賓王《西京守歲》詩曰:“夜將寒色去,年共曉光新。”蘇東坡詩:“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譁;坐久燈燼落,起看北斗斜。”

三是吃年夜飯,飲屠蘇酒。年夜飯又稱“團年飯”、“宿歲飯”。清人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載:“年飯用金銀米為之,上插松柏枝,綴以金錢、棗、慄、龍眼、香枝,破五之後方始去之。一北方人吃夜飯一定得有餃子,常有“更年交子”之稱。南方人則多吃年糕。餃子呈元寶形,年糕有“年高”之諧音,均取其吉祥意。飲屠蘇酒也是古人除夕守歲的一種普通風俗。據南朝梁人沈約《俗説》的解釋,屠蘇是一種草房,傳説有一隱士居其中,每到除夕夜,總會送給鄰居街坊一帖草藥,讓投入井中,次日取水裝入酒壺,全家飲用,便可祛除瘟疫。後人專制藥酒,遂名之為 “屠蘇酒”。王安石《元旦》詩曰:“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可見宋人除夕仍飲屠蘇酒。

除夕之夜,尚有“辭歲”、置送“壓歲錢”之習俗。《燕京歲時記》載:“凡除夕,蟒袍補褂走謁親友者,謂之辭歲。家人叩謁尊長,亦曰辭歲。新婚者必至岳家辭歲,否則為不恭。”“以彩繩穿錢,編作龍形,置於牀腳,謂之壓歲錢。尊長之賜小兒者,亦謂之壓歲錢。”

除夕風俗亦多見之於明清小説。《金瓶梅》第七十八回寫除夕之日,竹爆千門萬户,家家貼春勝,處處掛桃符。西門慶燒紙祭奠李瓶兒畢,置酒後堂,合家大小依次列坐遞酒。眾丫頭、媳婦、小廝上來磕頭。西門慶與吳月娘賞賜手帕、汗巾、銀錢。《紅樓夢》第五十三回寫賈府除夕換門神、對聯、掛牌,新油了桃符,然後祭宗祠,閤府向賈母行禮,散壓歲錢、荷包、金銀錁,擺合歡宴。由這兩部文學名著的描寫可以看出,我國除夕風俗基本上形成格局,千百年來變化不大。

除夕的習俗15

河南除夕的風俗

拜年

據明朝陸容《菽園雜記》記載,拜年習俗最早行於明朝京都。朝官往來,不管認識與否都要互拜,百姓則各拜親友。清代時興在春節時送“拜盒”,即將賀年帖放在精緻美觀的飾盒裏送給親友,以示莊重。今日中國民間,“拜年”已成為一種傳統習俗,至親愛友和同事們,走家串户、登門拜年,互致問候。

壓歲錢

過年給孩子一些壓歲錢是中國的傳統民俗。壓歲錢飽含着長輩對晚輩的祈福求安。在中國,關於壓歲錢的來由,民間曾有一些流傳甚廣的故事,比如説古時候有一個身黑手白的妖精,名字叫“祟”,每年除夕出來禍害小孩。於是人們就點亮燈火通宵不睡,並把銅錢放在孩子枕邊以避邪,這就是“守祟”“壓祟”,後來也稱為“守歲”“壓歲”。但這些傳説於史無據,不足為憑。壓歲錢的習俗真正始於何時眾説紛紜。

放爆竹

春節燃放爆竹之俗始於漢代。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着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現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温州等地區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中國除夕習俗

除夕習俗:年夜飯

除夕夜的年夜飯也叫團圓飯,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因為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飯桌中間設置火鍋,因此也稱圍爐。

除夕習俗:傳統座次

按照老禮,除夕夜傳統的座次是“尚左尊東”、“面朝大門為尊”。年宴的首席為輩分最高的長者,末席為最低者。如果是請客,首席為地位最尊的`客人,主人則居末席。首席未落座,其餘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動手,大家都不能動手。

除夕習俗:飲食特色

北方人年夜飯的菜色中常包括水餃、魚、年糕、長年菜等。因為水餃狀似金元寶,有富貴之意;魚這道菜不能吃完,因為在漢語中“魚”和“餘”同音,有“年年有餘”的吉祥意思;年糕則有“年年高升”之意;吃長年菜則有長壽的意涵。華南則多有雞、燒肉、髮菜、蠔豉等,因為“髮菜蠔豉”與“發財好市”諧音。江南的典型年夜飯必有魚,豐盛湯鍋。

除夕習俗: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屬於楹聯的一種,是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

這副世界上最早的春聯,“三陽始布,四序初開”記載在莫高窟藏經洞出土的敦煌遺書上,撰聯人為唐人劉丘子,作於開元十一年(720年)。百姓春節貼春聯的民俗從明代才開始盛行,潮流發源地是南京。現在江南地區百姓講究在大年三十上午貼春聯。

除夕習俗:祭祖

據民俗專家、南京大學民俗藝術研究室主任陳竟介紹,祭祀祖先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在我國很多地方,這一天,民眾都會在家中擺上豐厚的飯菜,點燃香燭,家長率領子孫們叩拜。北方一些地方的農村還會在家中焚燒紙錢。大年三十傍晚時分,在祖宗像前點上香燭,倒上美酒,擺上菜餚,全家人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表達“慎終追遠”的感情。等各位先人用過年夜飯之後,人們才開始享用。

河南除夕禁忌

1、避免吃稀飯,這天若吃稀飯,這一年外出會被雨淋,甚至大雨會將田土沖垮。此外,吃稀飯是貧窮的象徵,七年級吃稀飯,恐怕之後都得過着窮困生活。

2、嚴禁灑掃與倒垃圾, 會把家裏的福氣財運掃光光; 若真要動掃帚, 記得由外往內掃!

3、儘量不動刀剪針線,一旦有差錯,會招致破敗等不吉利的事;也有可能把財路剪斷。

4、七年級打破碗碟杯盤,意謂着這年會有“破運”,補救方式是用紅紙包起,口中念“歲歲平安”等吉祥話,並放在神案上數天,即可化解災難。

5、避免説出“破”、“死”、“病”、“輸”、“敗”等不吉利的字眼;若不慎犯忌,要以吐唾沬、説“童言無忌”等方式化解可能的不祥後果。

6、記得要在年前還清債務,如果已欠過年,七年級到初五也不能上門討債,否則會倒楣一整年!

7、不宜殺生。殺生必見血光,為不祥之兆,會引起刀災、兵災、血災等災禍發生。

8、忌洗衣,因為水神生日是七年級、八年級,因此這二日不宜洗衣。

除夕的習俗16

目錄

除夕傳統習俗

除夕節來歷故事

大年三十和除夕是一天嗎

除夕傳統習俗

1、祭祀

即祭祖,華人過節總不會忘記自己家族中已故的先人,春節也不例外。這時我們會供奉食物或鮮花以表心意,是我國華人普遍採用的儀式,祭祖的形式或許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紀念祖先的意義卻是相同的。

這個傳統活動對孩子來説非常有意義。這個活動,不僅能使孩子對自己的家族有所瞭解,還能教育孩子尊敬各位先人和長輩。

2、年夜飯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户户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

3、守歲

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在一首《守歲》詩中寫道:“相邀守歲阿戎家,蠟炬傳紅向碧紗;三十六旬都浪過,偏從此夜惜年華。”珍惜年華是人之常情,故大詩人蘇軾寫下了《守歲》名句:“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由此可見除夕守歲的積極意義。此時,爸爸媽媽不妨把這些名詩念給孩子聽,並作出解釋,讓他們明白其中的意思。

4、壓歲

子夜時分,隨着辭舊迎新時刻的來臨,鞭炮聲、歡笑聲、祝福拜年聲響成一片,交織在一起,家家呈現出熱情奔放、歡樂祥和的景象。孩子們此時最期待,也最興奮,他們紛紛給長輩磕頭拜年,長輩們則要忙不迭地給“壓歲錢”。壓歲錢古時稱“壓祟錢”、“壓勝錢”,其最早出現在漢代。壓祟錢並非是在市面流通的錢幣,而是一種鑄成錢幣形狀的玩賞物,有避邪壓魔的寓意。長輩給小輩壓歲錢,是希望小輩平安幸福,遠離晦氣和災難。

6、踩歲

此外,除夕夜,我國民間還要舉行踩歲活動,即在院內將芝麻秸粘上用黃紙捲成的元寶形,攢成一捆,謂之“聚寶盆”。然後,全家人用腳將其踩碎,以“碎”諧“歲”,並借用芝麻開花節節高之吉祥寓意,祝願家道興旺,表達對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

7、吃帶硬幣餃子交好運

過年吃餃子是北方人的習俗。東北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大年三十晚上辭舊迎新,一定要吃餃子,在眾多的餃子中只包上幾隻帶有硬幣的(現在人們講究衞生,就用花生或其他果仁來代替。),誰吃到了這樣的餃子就預示着在新的一年裏會交好運,有吉祥之意。

此外,東北人在“初五”這天一定要吃餃子,也稱“破五”,就是把餃子咬破,寓意將不吉利的事都破壞,有驅災避邪之意。

8、年夜飯後吃凍梨

由於東北天氣寒冷,一些水果凍過之後,就另有一番滋味。最常見的是冰梨和凍柿子。據瞭解,最純正的是凍秋梨,在北方有一種梨叫秋梨,這種梨剛摘下來的時候又酸又澀,於是人們就把這種梨採摘下來直接放在樹下,蓋上一層樹葉,經過冰凍之後的秋梨酸甜可口,果汁充足。凍梨在吃之前要放在水裏解凍,年夜飯後吃這種梨能解酒、解油膩。八、年三十點長壽燈

東北人在大年三十都要點長壽燈,徹夜通明。大年三十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每家每户都要掛紅燈籠,到了晚上就要點亮燈籠,而且要點一宿,不能關燈,意味着益壽延年,香火不斷。

9、放爆竹

爆竹的原始目的是驅逐鬼怪,或迎神。後來發展為辭舊迎新的象徵符號,成為最能代表新年到來時刻的民俗標誌。

宋代出現了火藥爆竹,即現代的爆竹、炮仗、鞭炮。有了火藥爆竹,沒有竹子的地區也可以放爆竹了。爆竹於是成為全國性的風俗。

後來,爆竹本身的喜慶色彩使得人們對於爆竹的象徵意義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用喜慶的爆竹迎神。爆竹本身的爆炸,也是“辭舊迎新”的文化象徵符號。它可以使人更加深切地體驗到舊與新的差別,使生活更加富於藝術美感。

10、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樑章矩編寫的春聯專着《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11、貼窗花

在漢族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户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漢族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12、貼福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漢族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漢族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13、貼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户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漢族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着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14、掛燈籠

中國的燈籠又統稱為燈綵。起源於18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每年的除夕節前後,人們都掛起象徵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除夕之夜守歲,門口掛着紅燈籠,堂屋燃着熊熊的紅火,點着蠟燭或油燈,一家人圍桌而談。

15、壓歲錢

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有的家裏是吃完年夜飯後,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給晚輩,並勉勵兒孫在在新的一年裏學習長進,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後,放在他們的枕頭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們齊集正廳,高呼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新年快樂,列隊跪拜;而後伸手要紅包。甚而追討到爺爺媽媽的卧房,一齊跑到牀沿,大嚷特嚷:“壓歲錢,壓歲錢!”老人家還嫌不夠熱鬧,故作小氣,由討價還價到圍攻摸索,最後把老祖宗的紅包挖掘出來,大家搶掠一空,才呼嘯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卻樂不可支,認為這是新年事事順利的好兆頭。過年給壓歲錢,體現出長輩對晚輩的關愛,和晚輩對長輩的尊敬,是一項整合家庭倫理關係的民俗活動。

除夕節來歷故事

相傳,古時候有一個叫“夕”的妖怪,專門害人,尤其是漂亮的女孩。“夕”神出鬼沒,只在太陽落山後出來,半夜後又不見其蹤影,沒有人知道它住在哪兒。老百姓對它恨之入骨,但又無可奈何。

一個叫七郎的獵人,力大無比,箭無虛發,獵狗也非常厲害,見鄉親們被“夕”所害,決心除掉“夕”。他帶着狗到處找“夕”,找了一年。這天已是臘月三十,他來到一個鎮上,見人們都在歡歡喜喜準備過年,心想,這個鎮大、人多、姑娘也多,説不定“夕”要來。他找到鎮上的人們商量,説“夕”最怕響聲,叫大家天黑了不要睡覺,多找些敲得響的東西放在家裏,一有動靜就使勁敲,好把“夕”嚇出來除掉。

這天晚上“夕”果然來了,他剛闖進一户人家,這家人就敲起了盆盆罐罐,接着整個鎮子也跟着敲起來。“夕”嚇得四處亂跑,結果被七郎看見。“夕”跟七郎和狗打了起來。“夕”力不從心,想逃跑,哪知後腿被獵狗死死咬着,七郎趁機一箭把“夕”射死。從那以後,人們就把臘月三十叫“除夕”。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守歲、放火炮,表示驅除不祥、迎接幸福祥瑞。

大年三十和除夕是一天嗎

除夕就是農曆舊年十二月的三十或是二十九這一天。有的時候最後一天為大年三十,有的時候則為臘月二十九,所以也有“大年三十是除夕,除夕不一定是大年三十。”的説法。

除夕,也稱大年夜,舊語也稱為“年關”,是農曆歲末的最後一晚,與歲首正月七年級相連。除夕是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是我國春、夏、秋、冬四季中的最後一個節日,因常在農曆(夏曆、陰曆等)臘月三十,民間俗稱“年三十”,這天晚上稱為“除夕”。

二者在時間上並不完全等同,此外,大年三十是日曆時間上的叫法,除夕更多的是我國傳統節日的叫法。

除夕的習俗17

【1】春節的習俗掃塵“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户户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着歡歡喜喜搞衞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2】貼春聯

【3】貼窗花和倒貼“福”字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户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

【4】守歲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等着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5】爆竹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説。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户户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6】拜年新年的七年級,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

【7】春節食俗在古代的農業社會裏,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着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醃製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儘早準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醃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為著名。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着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

除夕的習俗18

除夕,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歲除等。是時值每年農曆臘月(十二月)的最後一個晚上。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除夕也就是辭舊迎新、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節日。與清明節、中元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除夕因常在夏曆臘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稱該日為年三十,是漢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漢族民間最為重視。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掃庭舍,迎祖宗回家過年,並以年糕、三牲奉祀。

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自古就有通宵不眠、守歲、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燈籠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受漢文化的影響,除夕也是漢字文化圈國家以及世界各地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

20xx年,除夕依《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正式成為中國法定節假日,20xx年,除夕依國務院關於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決定進行調整,不再作為中國法定節假日。

歷史記載

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癧之鬼”,這就是“除夕”節令的由來。據稱,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周處撰著的《風土記》等史籍。

風俗習慣

年夜飯

除夕這一天對華人來説是極為重要的。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圓飯。家庭是華人社會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團年飯充分表現出中華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係更為緊密。家人的團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老人家眼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敍天倫,過去的關懷與撫養子女所付出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輕一輩,也正可以藉此機會向父母的養育之恩表達感激之情。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户户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温馨撩人,説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還有蘿蔔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講究。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白麪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徵着"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的包餃子時,還把幾枚沸水消毒後的硬幣包進去,説是誰先吃着了,就能多掙錢。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樑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貼窗花

在漢族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户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漢族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貼福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漢族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漢族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貼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户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漢族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着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燃爆竹

中國漢族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説。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户户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年祭祖

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後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漢人祭祖,多半做魚肉碗菜,盛以高碗,頗有鐘鳴鼎食之意。南方人流寓北京的,祭祖尤為隆重,大半是八碗大菜,中設火鍋,按靈位設杯箸,在除夕、元旦、元夜,都將火鍋扇開,隨時換菜。旗族人祭祖,滿蒙不同,蒙古旗人供以黃油炒黃米麪,撤供時炸以香油,蘸以白糖,另有風味。滿洲旗人祭祖,供核桃酥、芙蓉糕、蘋果、素蠟檀香,靜肅異常。除夕夜和元旦供素煮餑餑,上元夜供元宵,每日早晚焚香叩頭,獻供新茶。祭祖形式雖各不同,大半都是除夕夜懸影,上元夜撤供,親朋之至近的,拜年時也必須叩謁祖先堂,不獨慎終追遠至意不泯,因其人敬其祖的美德,也藉此保存了。

我國部分地區有一種除夕上墳的風俗,稱為送年食。上墳時間一般在除夕的下午,人們把做好的年夜飯,送到亡故親人的墳上,讓亡故的親人與生者一起享用除夕夜的美食,從而寄託人們對亡故親人的哀思。

掛燈籠

中國的燈籠又統稱為燈綵。起源於18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每年的除夕節前後,人們都掛起象徵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除夕之夜守歲,門口掛着紅燈籠,堂屋燃着熊熊的紅火,點着蠟燭或油燈,一家人圍桌而談。

壓歲錢

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有的家裏是吃完年夜飯後,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給晚輩,並勉勵兒孫在在新的一年裏學習長進,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後,放在他們的枕頭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們齊集正廳,高呼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新年快樂,列隊跪拜;而後伸手要紅包。甚而追討到爺爺奶奶的卧房,一齊跑到牀沿,大嚷特嚷:“壓歲錢,壓歲錢!”老人家還嫌不夠熱鬧,故作小氣,由討價還價到圍攻摸索,最後把老祖宗的紅包挖掘出來,大家搶掠一空,才呼嘯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卻樂不可支,認為這是新年事事順利的好兆頭。過年給壓歲錢,體現出長輩對晚輩的關愛,和晚輩對長輩的尊敬,是一項整合家庭倫理關係的民俗活動。

節日禁忌

除夕有很多的禁忌。如忌言鬼、死、殺等不吉字眼、忌打碎碗碟,忌惡聲謾語,忌隨地便溺,忌潑污水、燈油於地等。人們在大年三十到來時,一面歡度佳節,喜慶豐收,一面洗澡更衣、打掃衞生,以驅疫病、除惡鬼。尤其是在年夜飯時,有更多的禁忌。

1、長輩給晚輩添飯加菜,如果吃飽了不想要,不能説“不要”,而是説“有了”;如果個別茶果吃完了,要説“吃興了”或“太多了”,而不是直接説“沒有了”……。這些吉利話是人們的“除夕功課”,大人要教孩子説,否則新年不順。

2、年夜飯就餐前,必須要先要準備供品祭祀祖先。請祖靈之前,家庭成員和物品必須齊全,否則就是説人不團圓、財不完整。祖靈請來之後,供桌兩旁的座位,任何人不得佔用,意為不能與祖先爭座位;不得吵鬧,更不準罵人,否則就是對祖先不尊敬;不得把喝剩的茶水潑在地上,以免混淆了澆奠與潑水;大祭祖靈時,不得高呼小孩的名字,以免大門外無主鬼魂聽到後,造成小孩夭折。正式進餐時,非常忌諱別人來打擾的,特別忌諱有人來串門,因為這叫“踩年飯”,會使全家人不得安寧。

3、吃完年夜飯後,有除夕守歲的風俗。全家歡聚一堂,圍爐而坐,敍舊話新,暢談美好的祝願,寄希望於新的一年,因而通宵不眠。同時,要遵守一些守歲的禁忌,禁忌大聲喧譁,以免驚醒惡魔;禁忌照鏡子,以免見“惡魔”;禁忌將燈油潑地,倘若油味沖淡了酒味,“惡魔”便會醒來,導致禍害接踵而至;禁忌打碎器物,意謂着這年會有“破運”,補救方式是用紅紙包起,口中念“歲歲平安”等吉祥話,並放在神案上數天,即可化解災難。

除夕的習俗19

除夕守歲的風水習俗,除夕,按照中國位理學傳統,除夕要終夜不睡,以迎候新年的到來,謂之守歲。有一種傳説:是古時候有個兇惡的怪獸叫夕,每到歲末便出來害人,後來,人們知道夕最怕紅色和聲響,於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貼紅春聯,燃放爆竹,來驅除夕獸,以求新的一年安寧。這種習俗從此流傳下來,年三十晚上便稱為除夕了。

世界上只要是華人在除夕就有守歲的習慣。守歲是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今天,小編特別説説如何守歲與發放壓歲錢?

一、守歲的具體含義是什麼?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普天下人都盼望着新年零點的到來。

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在一首《守歲》詩中寫道:"相邀守歲阿戎家,蠟炬傳紅向碧紗;三十六旬都浪過,偏從此夜惜年華。"珍惜年華是人之常情,故大詩人蘇軾寫下了《守歲》名句:"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由此可見除夕守歲的積極意義。

二、守歲為何又叫"熬年"?

年三十守歲,俗名"熬年"。為什麼稱作"熬年"呢?相傳,在遠古的洪荒時代,有一種兇惡的怪獸,人們叫它"年"。

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獸就要從海里爬出來傷害人畜,毀壞田園,降災於辛苦了一年的人們。人們為了躲避年獸,臘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關緊大門,不敢睡覺,坐等天亮,為消磨時光,也為壯膽,他們就喝酒。等年七年級早晨年獸不再出來,才敢出門。人們見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賀道喜,慶幸沒被年獸吃掉,這樣過了好多年,沒出什麼事情,人們對年獸放鬆了警惕。

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獸突然竄到江南的一個村子裏,一村子人幾乎被年獸吃光了,只有一家掛紅布簾、穿紅衣的新婚小兩口平安無事。還有幾個童稚,在院裏點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紅,竹子燃燒後"啪啪"地爆響,年獸轉到此處,看見火光嚇得掉頭逃竄。

此後,人們知道年獸怕紅、怕光、怕響聲,每至年末歲首,家家户户就貼紅紙、穿紅袍、掛紅燈、敲鑼打鼓、燃放爆竹,這樣年獸就不敢再來了。在《詩經·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記載。所謂"庭燎"就是用竹竿之類製作的火炬,竹竿燃燒後,竹節裏的空氣膨脹,竹腔爆裂,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這也即是"爆竹"的由來。

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獸怕紅,常常被年獸吃掉。這事後來傳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兒,他為了拯救人們,決心消滅年獸。有一年,他待年獸出來時,就用火球將它擊倒,再用粗鐵鏈將它鎖在石柱上。從此,每到過年,人們總要燒香,請紫微星下界來保平安。

三、守歲如何平平安安?

在這“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團圓,歡聚一堂。全家人圍坐在一起,茶點瓜果放滿一桌。大年擺供,蘋果一大盤是少不了的,這叫作“平平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還要供一盆飯,年前燒好,要供過年,叫作“隔年飯”,是年年有剩飯,一年到頭吃不完,今年還吃昔年糧的意思。這盆隔年飯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來煮,北京俗話叫“二米子飯”,是為了有黃有白,這叫作“有金有銀,金銀滿盆”的“金銀飯”。

不少地方在守歲時所備的糕點瓜果,都是想討個吉利的口彩:吃棗(春來早),吃柿餅(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長生果(長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邊吃邊樂,談笑暢敍。

四、守歲應特別要注意的風水事項

1、如果是自家大門對準鄰居家大門,那麼,請務必在自家大門口外面的門框上掛兩個中國結,以趨利避害。

2、大門上的.“福”字,千萬不要倒着貼。

3、家中破損的家居要處理:該扔的扔、該修理的修理。千萬不要屆時坐在搖晃的椅子上。

4、晚上所有的燈要打開,一直開它三天三夜。

5、晚上八點之前要燒香拜佛。

6、要穿紅衣裳、掛紅燈,放鞭炮。以圖吉利。

7、大年三十這一天千萬不要罵小孩,更不能爭吵,否則來年不利。

8、自己單獨過年的朋友,鄭博士建議你將你的電視機全天全夜開放,以增加自己的“氣場”。

五、壓歲錢如何派發?

派紅包是年三十的一大特色。依傳統觀念,只有成年人才具有“資格”派紅包,而真正算得上是成年人的,是已經結婚成了親的男女,若四五十歲了還是孤家寡人,便總有嚴重的不足,縱得家財萬貫,但卻無妻,便是未能完成人生的終身大事;而即使只有十七八歲,但只要是成了婚,不管有否子女,便比一個三四十歲還未成親的人,更加像成年人。

在大年三十,成年人為了要顯示自己是長輩、要令孩子們開心,便會使用紅包,派發給每一個小孩。

紅包一般上是從大年三十開始分發,一直延續到正月。成年人固然要派給家中的小孩後輩;也要派給前來拜年的小孩,而他們前去人家的家中拜年,也一樣免不了要派紅包。不過,在傳統上,小孩子們獲得紅封包,並不是從年七年級開始,而是在前一天,即是大年除夕的晚上,便已經從長輩手上接過紅包,這就是壓歲錢。

在除夕晚上吃過團圓飯後,長輩就會給家中的兒童和婦女壓歲錢,這是因為昔日重男輕女,男主外、女主內,女子並不容易自己賺錢,在經濟上要依賴丈夫,自己並沒有錢,所以,壓歲錢既給孩子,也給婦女。

現時,有些家庭依然行着壓歲錢的傳統,會在大除夕夜給孩子們紅包。但其實,真正的壓歲錢,並非用紅包裝着的,當時,長輩會用一根紅線,把一百枚銅錢串起來,這百枚銅錢,象徵着長命百歲,是給接受壓歲錢的人的祝福,帶有高度的祈福意義。

標籤: 除夕 習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chuxi/1w7q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