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冬至節 >

冬至扁食香隨筆

冬至扁食香隨筆

冬至這一天吃餃子,是咱北方人家的習俗,洛陽人家當然也不例外。老洛陽人管餃子叫“扁食”。

冬至扁食香隨筆

説到餃子,我想到了醫聖張仲景,想起了他流傳下來的“祛寒嬌耳湯”。話説東漢末年的一個冬天,北方天寒地凍,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醫聖張仲景知道後,讓徒弟們支起來幾口大鍋,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裏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麪皮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經水煮熟後,分發給每個有凍瘡的人兩個“嬌耳”,一大碗肉湯。

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上下暖暖和和,兩耳也開始發熱,凍傷的耳朵也治好了。此後,老百姓都學着“嬌耳”的樣子做,只是裏面的內容有了變化,藥物的成分逐漸少了,成了人們餐桌上的扁食。

記得小時候,每到冬至,外婆就會對我們説:“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於是,一家人就開始了包餃子的準備工作。買回五花肉,大哥就操刀上陣了,他一陣乒乒乓乓地切剁,花肉變成了餡料;白蘿蔔洗淨切片,用滾開水焯透,用籠布包住蘿蔔片,使勁擠出其中的水分,蘿蔔片就成一坨坨的蘿蔔團了,接着把蘿蔔剁碎與肉餡攪拌在一起,加入味精、香油、鹽、醬油、花椒麪以及葱末、薑末、蒜末等,餃子餡便做好了。

包餃子的時候,案板從廚房搬進了堂屋,外婆把和好的面放到上面,一家人圍着大八仙桌包餃子。記得自從學會擀餃子皮包餃子,我就承包了擀餃子皮這活。我的技術得自外婆的真傳,經過多年的實踐,可謂爐火純青。每次包餃子,我一個人擀皮,可以供應三四個人同時包餃子。

母親包的花邊餃子很漂亮,月牙形的餃子邊上有細碎的花紋,有點兒像鋸齒,又好像碎葉菊花的邊緣,有一種立體的`美感。為了學會包花邊餃子,每次包餃子時,我都纏着母親學,剛開始捏出的花邊大小不勻,花齒寬窄不一,可難看了。後來,經過多次練習,慢慢找到了竅門,我這雙大手也能捏出嬌小秀氣的花邊餃子了。

餃子包好了,我幫母親把餃子端到廚房。不一會兒,一碗碗熱氣騰騰的冬至餃子就端上了桌。外婆一邊端着餃子碗,一邊笑着招呼我們:來來,一起吃,一起吃。

如今生活條件好了,家裏用上了暖氣,出門有厚實暖和的羽絨服保暖,很少有人因為天冷而凍傷耳朵了。當然,冬至這一天,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享受歡聚的快樂,這才是最重要的。

標籤: 扁食 隨筆 冬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dongzhi/nmnwd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