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端午節 >

端午節作文範例[10篇]

端午節作文範例[10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作文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節作文範例[10篇]

端午節作文 篇1

“咚咚咚!鏘鏘鏘!呼啊呼啊!”你一定認為這是在拆什麼東西吧。我告訴你:“NO!

這是我們在參加端午節賽龍舟活動。”什麼?你不信?那我就帶你去看看吧!

我們的比賽地點在福州長樂市三溪村,傳説端午節賽龍舟、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由於三溪村端午節賽龍舟的比賽歷史悠久,比賽還沒開始,岸邊就已經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了。

我看到這情形,一下子血液沸騰、激動萬分,也忽然緊張起來:這是怎樣的比賽啊,這麼多人這麼早就趕來看了?快快開始吧!

放眼溪裏,已有幾艘龍舟開始練習了:有的在練習加速;有的在練習控制方向;有的在練習整齊劃一的節奏,還有的'在練習怎樣增加士氣。比賽馬上開始了,我們一家三口也穿上救生衣參加了賽龍舟比賽,我們登上了“祥龍號”,哈,我好激動啊——我竟然也能成為一名龍舟賽手,多麼光榮啊!

我暗暗告訴自己:一定要好好發揮!

我們的槳開始跟着手轉了起來。嘩啦啦!

啪!濺起的水花彷彿雨點般落到船上“安家”。我飛快地拿起勺子,手忙腳亂地把這些“入侵者”趕走了,因為爸爸告訴我船上的水會增加重量,減慢船速。

這時,有一艘龍舟趕了上來,大家看見了,手裏的槳像風車似地轉地更快了,我們的鑼更響了、槳更快了、心更齊了,我跟着叔叔大伯們大聲地吶喊:“嘿,呦,嘿,呦!”我忽然發現我的聲音竟然也能這麼響亮!

我們的吶喊聲匯成一片,淹沒了水花聲,和着鑼鼓聲,響徹長空!

聽見了嗎?那聲音是那麼振奮人心!

在我們齊心協力下,那艘龍舟被我們遠遠地甩到了後面,就這樣,我們使出了看家的本領,吃奶的勁,在這次的龍舟賽上,越劃越勇,超過了所有的對手,獲得了第一名!

雖然滿身是水,雖然嗓子喊啞了,雖然手臂都劃疼了,但我們,十分開心。這次激烈的龍舟賽,讓我真切地懂得了什麼叫做團隊的合作精神,只要人心會齊,就會顯示出無窮的力量。

端午節作文 篇2

端午節快到了,我又可以和爸爸一起包粽子了。

去年,爸爸從外地趕回來,給我包粽子。看着爸爸包粽子的樣子好瀟灑,我就叫爸爸教我。爸爸説:“好啊,兒子長大了,懂事了,學吧!”爸爸説:“糯米、紅豆要浸泡半日,在加入花椒麪、鹽、花生和臘香腸丁,和勻。”然後就教我把粽子包成四角的小粽,再用大火煮三個小時。

粽子終於可以吃了,和爸爸一起吃着我們做的小粽子,我覺得比往年的粽子還要好吃。我吃着香噴噴的粽子,心想着怎麼給我的.好朋友也帶些去,讓他們也嘗一嘗。突然,爸爸問我:“你知道為什麼,要吃粽子嗎?”“好吃唄!”爸爸一下子就嚴肅起來了,説:“粽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古稱角黍,是人們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發明的,一個人要熱愛自己的祖國,自己的家鄉才是一個真正的人”。

哦,我明白了爸爸為什麼總要趕回來陪我過端午節,就是要我做一個真正的人。

端午節作文 篇3

今天是端午節,而故鄉人都稱之為端陽節。在故鄉,端午節是一個隆重的節日。這天,村子裏熱鬧,小夥子相親,新媳婦過門,到處歡聲笑語,喜氣洋洋。用母親的話來説是“年有三朝,端午一日”,所以故鄉人特別重視端午節。母親是養豬能手,她餵養的豬特別肥壯,每年除上交一頭給政府外,自個家裏在過大年和端午節的時候都要殺一頭,這樣,親戚朋友也能同我家一樣,過個豐盛的節日。

故鄉的端午節,村裏人是不包粽子的,而是用石磨磨小麥來做饅頭和包子。母親總是在端午節前夕的夜半時起來和麪,第二天早晨,發酵後的白麪,滿滿的兩大盆,如初生的嬰兒,白白嫩嫩,軟軟綿綿。母親把和好的白麪做成三樣:一樣是饅頭,一樣是小葱和瘦肉餡包子,一樣是紅糖和芝麻餡包子。每年端午節這天,一家人都能吃到母親做的麥香撲鼻粉甜可口的饅頭和包子,母親的心也就像包子裏摻了芝麻的紅糖漿。

在我記憶中的端午節,又好似農家特別的節日。這時候,麥子已收割,蕃薯已放藤,稻子也長出了新綠,農忙時節也過了,勤勞的村裏人象鬆了口氣似的,在端午節這天,不僅可以甜甜地吃頓香噴噴的美食,而且還可以輕輕鬆鬆、快快樂樂地享受節日的喜慶。

而每逢故鄉的端午節,母親總是要忙碌好多天,白天忙農活,晚上還要在煤油燈下為我們兄弟姐妹趕做新衣服和新布鞋,常常是夜深人靜了,母親還在孜孜不倦地穿針引線。燈影憧憧,銀線飛舞,年年歲歲,從不間斷。那時,我們這些小孩期盼端午節就象期盼過大年一樣的期盼着。因為這一天,我們不僅能吃上母親做的美味佳餚,還能穿上母親做的新衣服和繡有蓮花的新布鞋。童年早就成為過去,而故鄉的端午節一直是充滿喜慶和慈愛的記憶。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傳説頗多。我真正更多的懂得端午節還是在我上學以後。我的啟蒙老師王義登先生是一位博學多識的老先生。從他那裏,我知道端午節的起源;他教給我唐代詩人文秀的詩歌《端午》:“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筆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我從此得知,屈原飲恨投身汨羅江,端午節是紀念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的.。除此之外,他還告訴我民間還流傳着一些説法,説是為了紀念各民族的傑出英雄人物:替父報仇雪恥的伍子胥,安貧守節的介子推,為操練水軍而創設龍舟競渡的越王勾踐,威震西域的伏波將軍馬援,反對朱棣篡位的諫臣劉景,投江祭父的孝女曹娥,大理白族堅貞不屈的白潔夫人,西雙版納神勇的傣族王子巖洪蹩,苗家的屠龍英雄保兒,採集百花降病魔的藏族姑娘蓮花,歲暮捉鬼的鐘馗,忠於愛情的蛇仙白娘子等。

如今,母親常説城裏的端午節沒有什麼節日的味道,只有故鄉的端午節,才是有氣氛的節日。母親總忘不了在故鄉端午節這天:千門萬户都插上艾草和菖蒲,説是這兩者象徵屈原的馬鞭和長劍,可以辟邪;此外,還要系百索子,手腕上和脖子上系五彩絲線,用以辟邪;喝雄黃酒,用酒和的雄黃在孩子的額頭上畫一個王字,用以解毒驅邪;吃“十二紅”,這只是一個名目,不一定真湊足十二樣,不過午飯的菜都是紅的,並且,莧菜、蝦、鴨蛋,一定是有的。這三樣,在故鄉,家家户户都有。

今天是我家離開故鄉後的又一個端午節。全家人吃着我包的粽子,與二十多年前,母親做的饅頭和包子相比,味道不一樣,氣氛也不一樣;慈愛是否一樣?紀念又是否一樣呢?

端午節作文 篇4

每年的端午節,我們家都會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吃粽子,今年我們去大姨家吃粽子

走在路上我問媽媽:“‘端午’是什麼意思?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媽媽説:“‘端午’的‘端’是開端的意思,也就是初。午指五,端午就是五月初五。端午節吃粽子為了紀念愛國主義詩人屈原,被秦國包圍後,寫了《懷沙》這首詩,跳入汨羅江,自殺而亡。南方人這時候還會賽龍舟呢!”

一進大姨家,香噴噴的粽子味迎面撲來。“啊,真香!”我大叫一聲,嚇他們一跳。大姨笑着端上穿着綠色“粽子衣”的粽子,脱下衣服露出了雪白的身子,還有一個紅“嘴巴”。粽子一端上來,我和大姨夫迫不及待地吃起來,大姨夫咬了一口,滿嘴長了許多白“鬍子”。我們哈哈大笑。大姨夫卻津津有味地舔了下嘴脣,説:“啊!又香又甜十分美味!”我們在一片歡笑中,都吃了粽子,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我喜歡過端午節,因為可以吃美味的.粽子,還可以跟大家一起玩真的很高興。

端午節作文 篇5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馬上端午節就要來了,我家也熱鬧起來了。有的採粽葉,有的包粽子,有的煮粽子……

鄰居家也來一起準備端午節啦!我們小孩任務就是採粽葉,家長們主要是包粽子和煮粽子。我們小孩子出去採粽葉了,我們一邊哼着歌一邊跑到了小區後面的小河邊,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粽葉。真好,在小河邊還真有幾十根蘆葦在近岸的水邊輕輕地搖頭晃腦。我們開心極了,狂跑過去採摘,好像怕別人搶着採摘一樣。我們採完了,一共採了一百多片葦葉。到家後,大人們一邊清洗採來的粽葉一邊説:“採晚了,天已經變得熱了起來,上面都長蟲了!”我們大吃一驚,都光顧着採了,沒人注意葦葉好不好。大人們接着説:“這些粽葉大部分還是可以用的,先洗乾淨後再放在鍋裏煮一煮,增加韌性。”我們長歎了一口氣!

大人們先把準備好的糯米和粽餡入到了桌上,然後把它們和到一起,接着用粽葉把它們包住,最後用棉線緊緊捆紮,粽子經過這些過程就算做成了。我們小孩也做了幾隻不成形的`粽子,為什麼叫不成形的呀?因為是第一次做的,所以説它不成形。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水煮,屋裏開始瀰漫清香,等到掀開鍋蓋,我們迫不及待地剝開粽子,自已做出來的粽子美味可口,入口即化,好吃極了!

我愛吃粽子!

端午節作文 篇6

我今天非常高興,你知道麼?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據説就是為紀念古代楚國大忠臣屈原的。他是投江而死的.,當地居民趕來營救,撈半天也沒撈到,大家就把粽子投下去餵魚。漸漸就成風俗,端午節也就有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聽爸爸説,我們這裏的習俗是端午節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艾草與菖蒲劍。我還與爸爸一起在門口掛艾草與菖蒲劍,聽説是驅邪的。

奶奶要做粽子,我連忙跑去觀看。奶奶做的是蜜棗棕,她先準備好箬葉,然後再把糯米放進裹成錐形的箬葉裏,再在糯米中間放顆蜜棗,最後把葉子包起來,緊緊地紮上線就可以。把裹好的粽子放進鍋裏煮,我就開始耐心等待。

粽子煮好。我接過粽子就是一口,啊!又甜又軟,真好吃!我吃好幾個,肚子都快撐破!

端午節作文 篇7

七年級吃糕;

八年級吃粽子;

九年級吃螺;

初四持艾草;

初五吃一天。

唱着這首不很與諧的童謠,又迎來了端午節。

端午是傳統節日,莆田就有這麼一首不與諧的童謠,五月七年級便拉開了端午節的序幕。從七年級開始,家家户户都開始忙碌起來,準備端午節的用品,雖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讓人眼饞的自然要屬端午中的美食了。

一提端午節,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粽子了。粽子長得玲瓏可愛,有鹹味的與甜味的。我對於肉粽子不感興趣,卻對糯米粽情有獨鍾,尤其是裏面大大的棗子,家裏自己做的總是包的大大的。糯米的濃香夾雜着縷縷蛋草葉子的清香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嘴裏,越嚼越有滋味。逢過端午,奶奶動要包上n個粽子讓我這隻饞貓大飽口服。街上也有到處吆喝的,不過賣的粽子比家裏的要小很多,卻很貴,糯米粽裏的棗子也不大,貌似插倆花生大的就了事了。有時嘴饞了,就道街邊買一個解饞,卻再也沒有那種餘香了。

除了香噴噴的粽子外,穿新衣也是一大美景。用五味草煮上一大鍋熱水沐浴,然後再換上新衣,顯得格外清爽。雖然我穿的依舊是穿過n次的衣服,不過香味仍然無法抵擋。

我們這兒瞧不見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大遺憾。不過我們很快又找到了新的樂子――舉辦砸蛋大賽。端午節的`蛋不再是拿來吃的,而是拿來砸的,或兩兩相碰比誰的更硬,有或者拿來當子彈,瞄準射擊。當砸蛋大賽落下帷幕時,只留下滿地瘡痍,一股腥臭,確實其樂無窮。

端午節那天,媽媽都會用根根細繩細緻地編成筐,按以往的習俗,編8個層,奶奶煮好蛋後就拿出3個最光滑的。底層放一個,接着是桃子。每種都是3個,用了6層。第2層就是一個步老虎,是看護這些東西的。最後掛門口,按照長輩説的,紀念屈原。取下來時,就把筐整理好,放一個盒子裏,與比她早出生的姐妹團聚。

而就初五吃一天的享受中,端午節就順利閉幕了。

端午節作文 篇8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等。傳説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汩羅江自盡,後來大家把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説法。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昨天下午,我們班開展了有關端午節的活動。活動分為介紹端午節習俗、包粽子和端午賽詩會三項,一節課進行一項。

我最喜歡的當然是包粽子活動啦!因為這次,我很榮幸地被老師選為擔任教大家包粽子的“小老師”。

包粽子活動開始了。我大踏步地走上講台,戴上耳麥,拿出老媽上午在家準備好的包粽子的.材料,認認真真地給大家邊演示邊介紹包粽子的過程:首先,我把粽葉捲成錐形,放一半的糯米進去,用手指按緊;再拿一顆蜜棗放在中間,然後用米填滿,按緊;接着把囗部的葉子向中間對摺疊起來,把頂端的葉子捏成三角形。這還不算完哦,我們還要把它在線上繫緊,這樣一隻完美的三角粽子才算完成啦。

緊接着,老師把五十位同學分成五組,把我帶去的材料分發給大家,讓大家按照我説的方法去包。有的同學在我講的時候聽得很認真,包的時候也是一絲不苟,所以包得很好。有的同學可能聽得不夠全面,拿着粽葉在手裏轉,左也捏不起來,右也捏不起來,嘴裏一個勁地嘀咕着:“這難道就是傳説中的‘一看就會,一學就廢’嗎?”還有的同學根本就無從下手,爭先恐後地拿着粽葉過來找我:“施鴻宇!施鴻宇!快教我怎麼包?”那個同學又説:“快看我包的對不對?”“快!快!看我的對不對?”可把我這個小老師忙得夠嗆。同學們忙着包粽子,老師忙着給我們拍照,教室裏真是比菜市場還要熱鬧哩!

包粽子活動結束後,接下來就是賽詩會了。一共有十三位同學參加了角逐,由四位同學擔任評委。每位參加賽詩會的同學都進行了充分的準備,不僅朗誦得抑揚頓挫,富有感情,加上了動作,還解釋了詩意和寫作背景呢。

最後,老師把我們包的26個粽子“精品”當作獎品獎給了參加賽詩會的同學。

感謝老師精心組織了這次豐富多彩的端午節活動,讓我們過了一個難忘的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 篇9

五月初五是一個雋永獨特、意藴深長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在這一天人們都會吃粽子,聽爸爸説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我關心的卻是怎樣度過這個隆重的節日,因為這一天還是我媽媽的生日呢!

清晨,提着生日蛋糕走在大街上,耳畔滿是賣粽子的吆喝聲:“粽子咯!又香又糯的粽子咯!”光聽此起彼伏的叫賣聲,我就已經垂涎三尺了。

每逢端午節,奶奶都要自己動手包粽子,而我也總會跟在奶奶身後,“偷學”手藝。奶奶先把泡過水的粽葉小心翼翼地捲成圓錐形,再把泡好的糯米放進去,然後把鮮紅的棗子擺上幾顆,再慢慢地將粽葉包裹起來,最後用繩子牢牢地繫緊,於是,一個肥肥胖胖的粽子就包好了。

手藝“偷學”成功!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粽葉也有模有樣地包了起來。裹好粽葉,放入糯米,擺放紅棗,紮緊繩子——簡單的幾步我怎麼也弄不好,廢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包好一個。看着我包的粽子,奶奶樂開了花:“乖孫女,手藝沒到家呢!洗洗手等着吃吧!”可是,奶奶哪知道我的小心思呢!

終於等到奶奶包完了粽子,只剩最後一步了——煮粽子。只見奶奶往鍋裏添滿水,將粽子一個一個地擺好放入鍋內,慢慢用火煮。時間就像小蝸牛,怎麼爬都爬不快,粽香一陣又一陣地從鍋裏冒出來,我時不時地探頭查看,口水吞了又吞……“揭鍋蓋咯!”奶奶一喊,我一個箭步衝了上去,頓時,粽香撲鼻而來,看着熱氣騰騰的粽子,我使勁嚥了咽口水,拿起碗筷就開始剝粽子,剝開綠油油的`粽葉就露出了晶瑩雪白的糯米,真像一個糯米精靈披着一件綠色的衣裳呢!我一口咬下去,啊!又甜又軟,滿口溢香,如果蘸上白糖或是蜂蜜,簡直是人間美味,真是甜到我的心裏,美滋滋的!

一鍋粽子中,只有一個與眾不同——鬆垮的粽葉,塌陷的外形。沒錯,這就是我包的,這可是我的祕密驚喜呢!端午節遇上媽媽的生日,除了漂亮的生日蛋糕外,這個粽子就是我給媽媽的禮物。我們一家人吃着美味的粽子和可口的蛋糕,一起為媽媽唱生日歌,喜慶的節日氛圍中洋溢着我們一家人的喜悦和幸福。

我家的端午節真熱鬧啊!這個傳統節日給我美好的童年增添了無限亮麗的色彩。

端午節作文 篇10

端午節,粽子。"劉燁青梅黃家家傳端陽."今年的公曆6月12日是又一年的端午節。一提到端午節,我就想到我家鄉幾乎每個家庭都做的粽子。

説到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它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至於粽子的起源,大多數人認為它只是為了紀念屈原,榆木疙瘩。這種説法的根據是南朝吳亮君在《續齊謝記》中記載“屈原五月五日在汨羅潑水,楚人哀悼”。在這一天,竹筒被用來儲存大米,水被用來獻祭。漢朝中期,長沙地區突然出現了一位學者,名叫博士,來自雲回到那天:文君應該看到犧牲,這是非常好的。它一年到頭都被龍偷走。如果今天有什麼好處的話,那就是用印度楝樹葉填充,用綠色絲綢包裹。龍害怕這兩件事。根據他的話。5月5日是用楝樹樹葉和絲綢做粽子的日子。這是最後一件事。在宋代,孟淵的《東京夢·魯花》也記載“這個時代的人在五月五日做粽子,失去了記憶。“屈原死於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五日,這是沒有爭議的。然而,“龍害怕”的説法是有問題的。聞一多生前堅持認為,所有的端午節儀式,包括粽子和龍舟,實際上都與“龍圖騰崇拜者的祭祖日”有關。“也就是説,沉在河裏的粽子很可能只是為了向龍表示敬意,而不是作為深水炸彈來“恫嚇”龍,這不利於屈原或轉移他們的注意力。所謂的端午節粽子是對屈原的一種祭祀,它純粹是由後人通過會議製作的。此外,粽子,作為一種常見的民間食物,在端午節不一定要吃。事實上,為了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介子推,形成了一種民間節日習俗“寒食節”(清明節的前一天)。吃粽子的起源早於端午節吃粽子。到目前為止,仍然有很多地方仍然流行清明節前一天吃粽子的民俗。不僅如此,在古代夏至還有吃粽子的習俗。”《荊楚年譜》上説:“粽子是在夏至時節吃的。"

當然,粽子的起源不止一個説法,而是這個説法的影響

它更廣泛。至於5月5日日食期間的粽子習俗,我不得不談談端午節的由來。端午節的起源源於古代三代人的“藍浴”。根據戴·李霽霞·鄭瀟的解釋,“五月五日是存放蘭花沐浴的日子”,目的是“在這一天存放和收集各種藥物,以排除有毒氣體”。古人認為五月五日是太陽高照、萬物欣欣向榮的日子,也是“有毒氣體”最盛行的日子。因此,有必要吃藥來慶祝端午節。有一些“排毒養顏”的概念。《荊楚年譜》也説:“新竹人剁餃子。當你鑽一個葉塞時,你會看到五顏六色的葉塞,你會認為這是一個關水的好方法。”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玉米和粽子的原始功能是將它們投到河流和湖泊中抑制洪水,這是一種原始的巫術。然而,這種簡單的“天人感應”後來被複雜的“萬物感應”所取代,甚至遭到破壞。

在20xx年的交接過程中,粽子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鼓粽子、玉米粽子和餡粽子。據記載,春秋時期的粽子是用竹筒包米飯,然後密封,這就是所謂的"筒粽子"。因此,“粽子”在《説文解字》中被解釋為“包着米的蘆葦葉”。後來,它是由黍稷和野生稻葉(野生稻葉)包裹成角狀製成的,稱為“玉米”。東漢時期,糯米先用草木灰浸泡在水中,然後包裹在野生稻葉中,形成一個四邊形。因為水含有鹼,所以湯圓是由鹼性水製成的。在晉代,粽子被正式指定為端午節的食物。周初的《風土人情》中包含:“仲夏端午節,烹煮黍米”這時,不僅包粽子的技術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包粽子的原料不僅有大米,還有中草藥益智仁。熟粽子被稱為“益智粽子”。在南北朝時期,粽子的種類增加了,米飯也混合了肉、栗子、紅棗、紅豆等。唐代粽子所用的米已成為“白玉如玉”:“五顏六色的藍玉粽子,香粳白玉球”(元稹);粽子的形狀也是

漸尖的菱形出現了:“渚渚漁歌響,風和角香”(姚禾)。宋代有“艾香粽子”和“蜜餞粽子”,前者用浸泡在米中的艾葉包裹,後者用“當你在粽子中看到楊梅”(蘇軾);吃粽子已經成為一種時尚:“過樑把艾捆成了神,餃子裏充滿了新鮮事物”(陸游)。元代粽子的包裝由野生稻葉轉變為箬葉,從而突破了野生稻葉的.季節性限制。在明朝,蘆葦葉被用來包粽子。豆瓣醬、豬肉、松子、紅棗和核桃等其他材料出現了,粽子的品種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清朝看到了“火腿餃子”的出現:“揚州鴻福包了一個上面有糯米的餃子,挑了一個完美的長白米飯,去掉一半碎米飯,洗得很乾淨,用大箬葉包好,放了一大塊火腿在裏面,在密封的鍋裏燉了一天一夜,用不斷的柴火。食物滑膩細嫩,肉和米飯都融化了。”(袁枚的“綏遠美食清單”)

就地區而言,南北之間存在一些差異。在北方,蘆葦葉通常被捲成漏斗狀。因為蘆葦又細又窄,所以通常需要兩三根來捆紮。一般來説,只有甜的素食餡。紅豆泥或紅棗被用作餡料,它們通常呈金字塔四面體形狀。在南方,竹葉和箬葉經常被用來包粽子,而紅葉被用來包粽子,粽子的形狀像三角錐。只有糯米被用來做餡料,但是鹹甜的肉和蔬菜有不同的口味和顏色。今天的粽子已經有成千上萬個品種,非常棒。一般來説,糯米在不同的地方用竹皮包粽子,但其內涵和顏色是根據當地的特色和習俗決定的。著名的粽子有桂圓粽子、肉粽子、水晶粽子、蓮蓉粽子、果脯粽子、栗子粽子、麻辣粽子、泡菜粽子、火腿粽子、鹹蛋粽子等等。

我記得老人買了箬葉回家,用白糯米包好,然後用豆沙、紅棗和其他餡料包成一串粽子。在包粽子的過程中,最後的結是非常關鍵的,不僅要扎得緊,還要扎得巧。粽子一旦解開,就會散開。當枕頭、腳和蛋筒從鍋裏漂出來時,唾液直接進入肚子。現在方便了。如果你願意,你可以在超市和食品市場買到現成的食品。它節省了時間和精力,但也減少了自己動手的樂趣。

在端午節,可能是那些又滿又香的餃子讓我想起了我家鄉的端午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duanwu/e7w72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