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端午節 >

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

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

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1

1、扒皇舟

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

深圳人將劃龍船稱為“扒龍舟”,相傳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四月,小宋帝趙罡當時被元軍前截後追,從失守的宋都臨安(今杭州),經福建沿海倉皇逃至新安縣九龍土瓜灣(今屬香港),期間恰逢端午節,趙罡觀看了當地的龍舟比賽,一時興起,以護駕有功為名,御賜黃緞巨型羅傘給鄉民。扒龍舟從休閒娛樂活動,演變成競賽運動項目,羅傘逆風阻力,才逐漸消逝。

2、掛黃葛藤

端午節掛黃葛藤卻是客家地區的傳統習俗。端午節當天,廣東梅州客家人便在自家門前掛起黃葛藤,這樣的民俗在客家地區延續了千年。在客家人眼中黃葛藤是驅邪之物,與別處將葛藤喻為捆綁鬼怪的“鐵鏈”、“神仙索”不同,其在客家民間傳説中與唐末農民起義領袖的黃巢有着緊密聯繫。

3、吃艾餈

廣寧縣的端午節好比“衞生防疫節”,很多習俗都跟衞生息息相關,比方説與端州一樣,習慣將艾草、菖蒲懸於門户。有的地方還喝蒲酒,把酒灑在屋外四周,以避蛇蠍。廣寧人端午包粽子的同時也用艾草做餈,寓意去毒氣、避瘟疫,並認為端午節始源於“夏至”,因此廣寧民間素有“到五月節才收棉被”之説。

4、吃“灰水粽”

灰水粽是惠州一種傳統制法粽子,深受當地人喜愛。灰水粽是由一種名叫蚊驚的植物燒成灰做成灰水製成。用蚊驚製作灰水粽,當地有一個俗語:一升灰一升米。也就是説,一升蚊驚的灰可以浸泡一升糯米來製作灰水粽。要燒一升的蚊驚灰,約要30公斤的蚊驚。可以看出傳統灰水粽的製作還是比較繁瑣的。煮熟後的灰水粽的米粽顏色呈淡黃色,看起來非常誘人,韌勁十足,清香四溢,讓人愛不釋口。

5、浸龍舟水

因為龍舟寓意吉祥,同時平日擺在祖宗的祠堂中,因此龍舟滑過的水村民們都認為是“大吉水”,於是另一個習俗應運而生—浸龍舟水。在華南地區,什麼都很講“意頭”的廣州人每每此時就會全家走到江邊洗龍舟水,有小孩的家庭,家長會讓孩子小手小腳都“浸浸”龍舟水,祈求小孩子身體健康,快高長大,驅邪避穢。

6、馬拉溜

沙尾還有一個奇特的跟粽子有關的風俗,他們的土話叫“馬拉溜”。何謂“馬拉溜”呢?從五月七年級、二起,母親在孩子脖子上掛一個鹼水粽,等到端午再剝開吃掉。

7、燒艾條

點艾條是端午時惠州不少家庭的傳統保留項目。艾條在惠州又被稱為“午時香”,按照惠州習俗,以前幾乎家家户户都會在端午節當天正午時分,將艾條放置在家裏大門、廚房、陽台等地點燃,辟邪驅蟲。艾條裏包有鋸末、硫黃、艾葉、香料等物。

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2

浙江地區端午節的習俗:

1、吃粽子

浙江嘉興粽子歷史悠久,聞名華夏,作為一種民俗食品,粽子在嘉興一帶流播的歷史,至遲可以追溯到明代。嘉興粽子為長方形,有鮮肉、豆沙、八寶、雞肉粽等品種。嘉興粽子當推五芳齋為最,素有江南粽子大王之稱。

它的粽子從選料、製作到烹煮都有獨到之處。米要上等白糯米,肉從豬後腿精選,粽子煮熟後,肥肉的油滲入米內。

2、吃麪食

淳安很多地方除了吃粽子,更多的地方是吃包子饅頭類的麪食,究其原委,上了年紀的人會告訴你,那是因為端午時節,正是當地小麥成熟之際,以往條件不好,孩子又多,所以趕上端午,用麥粉做包子饅頭是最好的了,而且也只有端午才吃得到。

有些地方吃雞蛋、殺雞、殺鴨也是趁過節之際吃得好一些,吃些平常難得吃到的東西。

3、送扇子

端午節又稱“女兒節”,過去在寧波民間,凡新出嫁的姑娘,端午那天要帶着“端午擔”回到孃家來避一下,離開時要帶上父母送的扇子,俗稱“送扇子”。如寧海等地丈母孃要給女婿回送衣料、手巾、芭蕉扇。寓意“一扇解千愁”。

可見,扇子承載着一種美好的願望和祝福。扇子按性別分出等級,送女兒、婆母、姑嫂的,多是製作精緻的細芭蕉扇;送公公、大伯則贈以大芭焦扇;送小叔、婿弟則一把摺紙扇就夠了。

4、插艾葉、掛菖蒲

老寧波一到端午就要到附近田野採艾蒿,到河塘拔菖蒲,紮成艾束菖蒲劍,掛在自家門楣及窗户上。中午要燒蒼朮,讓中草藥的清香氣味持續均勻地飄浮在每個角落,俗稱“蒲劍斬千妖,艾旗招百福”,目的是祈求閤家平安。

有的還在艾旗下面掛一個大蒜頭,艾葉、菖蒲、蒜頭被稱為“端午三友”,蒜頭象徵武器銅錘,與蒲劍、艾旗相配合,攘毒防病、斬妖驅魔、鎮宅辟邪。還有一種很土的驅蟲方法就是在家家户户的屋前屋後撒石灰,這個撒石灰時,嘴裏還得唸唸有詞。

5、“衣絲”、龍舟競渡

桐盧縣鄉塾之學童,端午節具禮於師長,稱之“衣絲”。醫家則於午時採藥,相傳此日天醫星臨空。

與其他地方不同,嘉興端午主要是為了紀念伍子胥,民間有“五月五日,時迎伍君”的説法,而源遠流長的嘉興端午龍舟競渡,相傳也是源於春秋時期紀念伍子胥的活動。

6、吃“五黃六白”

寧波老話講,“忙做忙,勿要忘記五月黃”。以前端午節,老底子寧波人都吃“五黃六白”來過節。

五黃,是指五樣黃色的食物:黃瓜,蛋黃、黃魚、黃鱔、黃蛤。有時候也用雄黃酒代替其中的一樣。各地版本不同,但大致上是一樣的。六白,是六樣白色的食物:茭白、小白菜、豆腐、白條魚、白斬雞、白切肉。老一輩的人説,吃了“五黃六白”,可以辟邪祈福。

7、吃大蒜蛋、“蜘蛛煨蛋”

吃大蒜蛋是河南、浙江等地端午節的習俗,每年端午節這天,家裏的主婦起得特別早,將事先準備好的大蒜和雞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還在煮大蒜和雞蛋時放幾片艾葉。據説端午節早餐食大蒜、雞蛋、烙油饃可避五毒,有益身體降。

在桐鄉石門一帶的傳統端午節俗中,有吃“蜘蛛煨蛋”的習俗。豐子愷先生的《端陽憶舊》就十分具體地記載了這一習俗:“買許多雞蛋來,在每個的頂上敲一個小洞,放進一隻蜘蛛去,用紙把洞封好,把蛋放在打蚊煙得火爐裏煨。煨熟了,打開蛋來,取去蜘蛛的屍體,把蛋給孩子們吃。”據説,吃煨蛋可以驅毒,吃了之後夏天不生痱子和疥瘡。

8、掛香包,穿新衣

淳安當地還有一習俗,就是長輩們在端午節還要給孩子們買新衣穿。這裏的長輩一般是指外婆,讓孩子跟過大年一樣,同時還會送孩子們一些自己繡的小香包,香包裏有十多種驅邪驅蚊的中藥材。

還有一些地方,也同樣有送孩子們香包的習俗,但不同的是香包的做法,有些地方是繡,有些地方卻是用編的,即用包粽子用的棕樹葉,撕成細條,然後編成一個香囊狀,遠看有點像“蜂窩”,再在裏面裝幾種驅蟲驅蚊的中藥材,自制的“綠色香囊”就成功了。但因為製作這個費時費力,所以現在很少有人會做了。

9、畫“端午老虎”

描端午老虎是舊時寧波人過端午一個非常重要的習俗。至於為何要描端午老虎,是因為人們想用“百獸之王”的老虎來鎮住蛇、蜈蚣、蜥蜴、蜘蛛、蠍子這“五毒”。在這一天,大人會用雄黃在孩子的額上寫上虎頭上的“王”字,也有的給孩子穿虎紋的衣服,縫製布虎和老虎枕頭。

也有將端午老虎印在約四五寸見方的紙上,繪有虎和孩子,有李存孝七歲打虎、楊香虎下救父等故事圖,虎、孩姿態各異,小孩子將黑色版畫“端午老虎”紙填上各種顏色,就是“描端午老虎”,描好後貼在門或牆上,説是可辟邪。

10、吃蜒蚰螺、戴五色手繩

蜒蚰螺就是蝸牛,舊時寧波有端午節吃蜒蚰螺的習俗。據説,在端午日午時前(尤以午時為佳)捉到的蜒蚰螺燉蛋吃,具體做法是將蛋鑽個兇,把蝸牛肉塞進蛋內,封口後清燉,説是吃後可清涼解毒。

在端午節這天,寧波人給小孩手臂繫上五色手繩,叫“健繩”,待以後棄繩時,要粘上糯米飯,拋至屋瓦上讓飛鳥含去(粘去),這樣孩子就可以無病無痛、長命百歲了。

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3

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_端午節的傳統活動

食粽

古時為祭祀投江的屈原,荊楚之人農曆五月五日會煮糯米飯或蒸粽糕投入江中,為恐魚吃掉,人們想出用粽葉包米,外纏彩絲。後來,吃粽子就成了端午節的風俗。在老北京,粽子用江米、黃米、小棗做成,俗稱“二米粽子”。

扒龍舟

傳説楚國人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古人賽龍舟時在終點設了魚標、鴨標、鐵標,誰拿到這3個標就獲得了冠亞季軍。為了讓參賽者從遠處看到終點,古人還會在3個標上用錦緞打上蝴蝶結。

懸艾

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户户都要灑掃庭院,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吃五毒餅

端午節臨近夏至,天氣越來越炎熱,細菌滋生,人容易中暑生病,古人於是食用五毒餅消病強身。五毒指蠍子、蛤蟆、壁虎、蜈蚣、蛇,古人將它們的形象蓋在餅上,餡兒也是“五餡”:櫻桃、荸薺、桑葚、黃杏和江米藕。據説,吃了五毒餅可以增強抵抗力,滅蟲免災。

點雄黃酒

雄黃也是一種藥材,據説能殺百毒。所以在端午節時,古人們會將雄黃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腦門、手腕、腳腕等處抹上雄黃酒,據説,這種做法可以使蚊蟲、蛇、蠍、蜈蚣、壁虎、蜘蛛等不上身。

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説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愛。在中國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還用香囊來表達濃濃愛意。

長命縷

長命縷是端午節的一種配飾,用五色絲線結成手繩,可懸於門首、掛於牀帳,或戴於孩子脖頸、繫於手臂上,可以避災除病、延年益壽。

懸鐘馗像

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

端午節有什麼寓意

端午亦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關於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説法,諸如:紀念屈原説;吳越民族圖騰祭説;起於三代夏至節説;惡月惡日驅避説,等等。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説。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都與屈原聯繫起來。傳説屈原投江以後,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説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為蛟龍所食,後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後來的粽子樣。

端午節是一個被我們逐漸遺忘的節日。實際上,我國的傳統節日日漸淡化是近年來的一個趨勢。這已經不僅僅是端午節所要面臨的嚴峻局面。春節這麼重要的節日不照樣有人抱怨“年味不濃”了嗎?比起聖誕節和情人節,傳統節日普遍面臨着嚴峻的考驗。對於端午節,在大城市的生活中,人們僅僅被簡化為去超市買幾隻速凍的粽子,很多人除了知道它和紀念一位名叫屈原的詩人有關外,對它所藴含的其他文化意義知之甚少。20xx年,韓國江陵端午祭申報“人類口頭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成功,引發的一場“端午節保衞戰”,總算讓人們高度關注了一下這個節日,但“風波”過後,我們對傳統節日的重視,仍然沒有明顯的改觀,通過節日復興傳統文化的想法,仍然需要我們進一步反思。我們太過於強調節日的文化內涵,忽視了人們參與其中的行動培養。就像端午節,如果僅僅是吃個粽子,那對生活在城市的人來説,就是簡單地測量了一下,大超市到自己家的那一段距離有多遠而已。

中國的端午節使人們必須保持肅穆心態的節日。在這一天,要給孩子身上掛荷包,以雄黃在小兒額頭畫“王”驅毒鎮邪,帶孩子製作弓箭等等,因此端午節也被稱為“孩子節”、“娃娃節”,讓孩子感受到節日的歡樂氣氛,是傳承文化最最重要的一個環節,由於多方面的原因,人們對待傳統節日,也往往採取快速消費的敷衍態度,顯然不利於傳承其文化涵義。

端午節被列為法定節日,為人民過好端午節提供了一個良好環境,從時間上予以保證,使其象徵意義上得以重視,會喚醒更多人關於端午節的文化記憶。但是,如果僅僅是“雙休日”變成了“三休日”,不是簡單的放假了事。必須復興這一節日在公眾生活中的重要位置,維護它被權威化了的文化含義,更要深入挖掘它質樸而美好的一面,並賦予它可以和現代生活融為一體的活力。

端午節的相關故事

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屈原

傳説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説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説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伍子胥

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説,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説:“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

孝女曹娥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説,是為紀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後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

古越民族圖騰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有一種幾何印紋陶為特徵的文化遺存。該遺存的族屬,據專家推斷是一個崇拜龍的圖騰的部族————史稱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紋飾和歷史傳説示明,他們有斷髮紋身的習俗,生活於水鄉,自比是龍的子孫。其生產工具,大量的還是石器,也有鏟、鑿等小件的青銅器。作為生活用品的罈罈罐罐中,燒煮食物的印紋陶鼎是他們所特有的,是他們族羣的標誌之一。直到秦漢時代尚有百越人,端午節就是他們創立用於祭祖的節日。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經融合到漢族中去了,其餘部分則演變為南方許多少數民族,因此,端午節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日。

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4

1、走寨串門

每年苗族端午節,其他村寨的親朋好友都要到先過端午節的苗族村寨走寨串門吃粽粑、喝米酒,共同祭祀屈原。不論來多少客人,主人家都會陪坐到天亮。

第二天客人要回家時,主人家還要給每個客人送上一掛粽粑並親自送出寨門口。此習俗一直沿襲至今。

2、吃“五黃”

苗家過端午節要吃端午飯。端午飯要吃“五黃”:黃鱔、黃瓜、黃魚、黃泥蛋和雄黃酒。因此,端午飯必備的主菜有:一大盆黃鱔湯,一碗鹹鴨蛋,一碗紅燒黃魚,一碗苗家醃黃瓜,一碗雄黃酒。當然,粽子是餐桌上的必備品。

開席前,長輩先從酒碗裏倒雄黃酒出來,然後挨着給每個小孩的臉上、額上、脖子塗抹。開席時,由最年長者端起雄黃酒喝第一口,然後再往下傳,餐桌上的男女老少都必須喝上一口。

3、粽粑節

苗族稱端午節為粽粑節。苗家的粽子很有特色,餡也很豐富,豆沙粽、鮮肉粽、臘肉粽、綠豆粽、赤豆粽等等。最令人稱道的是苗家“五色粽”,他們用五種植物的葉液將粽餡染成紅、黃、藍、黑、白五種顏色,然後用芭蕉葉包裹成圓柱形煮熟。

一般都是在端午節前5-10天就把粽子裹好了、煮熟了。以前苗家還要把煮好的粽子掛在堂屋裏,一是敬祖先,二是表示生活美滿。

4、雙人咬粽子

苗家的粽文化很豐富,端午節前後還要圍繞粽子開展系列活動,其中最有趣味的是“雙人咬粽子”。

在歡快的木鼓聲中,姑娘小夥兩人一組,比賽分為綁腿走路、包粽子、雙人板鞋競走、咬粽子、一人離地返回等步驟,最先返回出發點的一組為勝。

5、搶鴨子比賽

搶鴨子比賽也是苗家村寨端午節必不可少的節目。它源於紀念古代苗族英雄殺死惡龍為民除害的傳説,沿襲至今,並以鴨為吉祥物,在龍舟賽上將一大羣活鴨子同時放人賽龍舟的水面上,任由人們去搶捉,誰逮着歸誰,搶到鴨子視為大吉。

比賽規則是,先把鴨子放入河中,比賽口令一發出,等在河邊的男女便開始搶抓鴨子。鴨子被人趕着在河裏亂竄,搶鴨人沿着河邊追趕,誰搶抓到,鴨子便歸誰。

6、龍舟節

每年端午節起至農曆五月尾是貴州苗族龍舟節。雲貴一帶,在氣候上雨旱季十分分明,在旱季裏,雨水尤為珍貴。因此,苗人划龍舟多與天氣和農事活動密切相關,祈福和慶祝性質較強,龍舟比賽通常都會有驅旱求雨、慶祝插秧成功、預祝五穀豐登等實際意義。

貴州苗族所劃的龍舟形狀也江浙大異其趣,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母子船”,每艘龍舟以一條完整杉木或大梧桐挖空成槽形,一大二小的龍舟並排成一組,大者為母船,小者為子船,三舟競技,很是有趣。

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5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端午節的習俗。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據説,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説是為了避邪。“中國端午節”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歷代有大量詩、詞、歌、賦等文學作品傳世。

1.中國傳統節日中國傳統節日 2.國家郵政局發行股票國家郵政局發行股票 3.劉曉峯著書籍劉曉峯著書籍 1.中國傳統節日 編輯本義項端午節百科名片

端午節粽子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據説,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説是為了避邪。“中國端午節”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歷代有大量詩、詞、歌、賦等文學作品傳世。

端午節(英文為Dragon Boat Festival或Double Fifth Festival)又稱為端陽節,為每年的農曆5月初五日,在湖北、湖南、貴 端午賽龍舟活動

州、四川一帶,端午節又分為大端午與小端午。小端午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大端午為每年農曆五月十五日。20xx年,6月14日,6月15日,6月16日為法定放假日子。20xx年6月16日為端午節。 時至今日,端午節在中國人民中仍是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xx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xx年9月30日在阿聯酋首都阿布扎比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決定:中國端午節成功入選《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6

懸艾葉

民諺説,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從醫學上説,艾葉和菖蒲的莖、葉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可入藥。所以,在端午節時,家家户户都會在門上插上菖蒲做的“避邪劍”或艾條,也有些人會插在衣服的扣子上。在台州,一到端午,賣艾葉和菖蒲的小販就會走街串巷叫賣,聞聲的人們也會買上一把,做成“避邪劍”掛在家門口,或再造幾把劍給小孩子嬉戲用,樂趣頗多。

喝雄黃酒灑雄黃

看過《白蛇傳》的人,對法海在端午日暗中指使許仙強勸白娘子飲雄黃酒,結果白娘子現了原形這一齣戲都有所印象。在舊時台州,端午節喝雄黃酒的習俗很是興盛。如今,科學已經證明雄黃酒因含有毒性而不能飲用,台州人民就改為在額頭上用雄黃酒寫“王”字,還有就是在被蚊叮蟲咬時,塗些雄黃酒來消解腫痛。台州的老年人還有這樣一個習慣,到店裏買來雄黃和白酒,調勻後在房前屋後用菖蒲沾着雄黃酒灑個遍,以求平安和福氣。

端午時,台州人還會在小孩子的手腕、腳踝或頸間繫上五色絲線,謂之長命線,用以避邪。因端午是五毒日,而非吉日,在天台等地的農村,至今有是日忌生子的説法。在台州,早時還有佩香囊的習俗,香囊內裝上蒼朮、雄黃等香藥,製成荷包香袋,或用絲線織成小巧的網袋,裝一顆樟腦丸掛在蚊帳上,取其驅蟲避邪之意。還有就是,端午女兒要回孃家,女婿要準備好“五黃”送給丈母孃,這五黃包括:黃魚、黃鱔、鹹鴨蛋、黃瓜和雄黃酒。

端午包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當然是少不了的。現在超市裏賣的粽子品種多,甜的鹹的,葷素搭配,口味豐富,自己吃或者送人,都很應景,粽香情味濃。

當然也有很多人吃的自家包的粽子。買來糯米、蜜棗、紅豇豆、豬肉、鹹蛋黃和包粽子的大竹葉——竹箬等。用水將糯米浸濕竹箬洗淨,拿起一二片竹箬把它捲成漏斗狀,將糯米放入卷好的竹箬裏,再把豬肉或蜜棗放在糯米的中間,然後將竹箬把糯米包住摺疊成四角三稜形,最後用撕成細條的棕櫚樹葉當做線將米粽捆紮。

粽子包好後,就把粽子放進鍋裏蒸煮,整個廚房就瀰漫起淡淡的竹箬香味伴着粽子的清香,那四溢的香味讓人直流口水。

家家食麥餅

温嶺人過端午節,家家户户都要食麥餅筒。將摘來的新鮮地莓,麥粉,糯米粉合上温水按比例揉成一團,取小塊用擀麪杖壓成薄餅狀,再放到生温火的盤子上烙熟。

做好麥餅以後,取已燒好的餡(有葷的,有素的,豬肉、炒麪、洋葱、綠豆芽、炒蛋、茭白、蘿蔔、墨魚、彈塗魚等)放在中間捲起來,就成“麥餅筒”了。一家人圍在一起吃麥餅,感受着和樂融融的氣氛。

懸掛菖蒲劍

民諺説:“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端午節時,温嶺很多家裏都會在門上插上菖蒲做的“避邪劍”或艾條,也有些人會插在衣服的扣子上,用以驅瘴、辟邪。或再造幾把劍給小孩子嬉戲用,樂趣頗多。

佩戴香袋

小孩子佩帶香囊也是端午的一種傳統習俗,説是求吉祈福、避邪驅瘟,實是防止蚊子和蟲子叮咬。香囊是將樟腦或硃砂、雄黃、香藥等放在內,外包彩色絲綢,再以五色絲線繡製成各種不同形狀的香包,那香囊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吃五黃

在端午節的中午,最適宜吃五黃餐,這五黃包括:黃魚、黃鱔、鹹鴨蛋、黃瓜和雄黃酒,稱為“吃五黃”。因為中醫理論認為,端午節是在農曆的五月初五,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時候,可利用端午節節氣的力量,抑制黴運、提升自己的精力。

採草藥

説是端午採的草藥最涼,採上大把的夏枯草、艾草及消清根等草藥。具有消暑行氣、清火明 目、温血、祛濕、除濁、淨化空氣等功效。

如今端午這一節日的一些古老習俗已經隨着社會變遷而消逝了,如採草藥、佩香囊等已成過去,掛菖蒲劍、喝雄黃酒也不多見。但吃粽子、麥餅筒等習俗仍然流行 。

標籤: 端午節 習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duanwu/jklve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