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端午節 >

【薦】端午節的作文9篇

【薦】端午節的作文9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薦】端午節的作文9篇

端午節的作文 篇1

中國傳統節日有很多,如:中秋節、端午節、元宵節……今天,我懷着快樂的心情,來做端午節香包。

制香包的材料有桃木球、香包袋、艾草、皮繩、流蘇、針、線。準備開始做了,先把桃木球穿進皮繩裏,把香包袋用針線縫好,記住要留一個口,要不然艾草就不能裝在香包袋裏了。可艾草裝進去以後,把皮繩穿進桃木球,放進香包袋裏一起縫,最後把流蘇掛在皮繩的.上面一個小香包就完成了。聞起來有一股淡淡的薄荷味,香香的很好聞,又香又清涼,怪不得叫香包。

以前我總以為香包都是非常容易做出來的。今天,我知道了每一件東西都是用自己的雙手做出來的,這個香包我一定要送給媽媽,因為以前,都是媽媽給我做,現在我要把這個香包送給媽媽。

淡淡煙雨淡淡愁,淡淡明月上西樓,淡淡魚兒水中游,淡淡蝴蝶落繡球,淡淡胭脂淡淡酒,淡淡酒解淡淡愁,淡淡思念贈與友,我愛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 篇2

梅子熟透後,端午的腳步款款而來,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屈原投江自盡,人們為了不讓江裏的魚吃屈原的身體就在江裏投放大量的粽子,人們選擇為了這個紀念五月初五為端午節。

我家鄉的端午節可是一個非常熱鬧的節日,家家買粽葉包粽子,吃粽子,各種口味的粽子都有,有鹹蛋味的,有鮮肉味,有臘肉味,有蜜棗味,有綠豆沙味,也有白味的,形狀各一,有小方正形狀的,有三角形狀的,家裏小孩每人可以任意選擇一個口味的粽子,方正代表堂堂正正,誠實守信,兄弟姐妹們什麼時候高興什麼時候吃。

現代都市的超市隨時可以買到各種味道的粽子,但回味家鄉的粽子總是有無限的遐想和回憶,一絲牽掛。

除了包粽子,釀幾壇糯米端午酒也是家鄉的傳統習俗,奶奶將糯米先煮後蒸,放入一些有酵母功效“曲子”封存起來,過20天后,散發出濃濃的`醇香味,然後與棗子、杏仁、桂圓、枸杞、桂花、荔枝、陳皮熬成新酒,與前幾年的老酒和起來,下窖了,通過幾個月的結合,這端午酒可算釀出來了,搖出一瓢,奶奶叫我品嚐一下,這可是脣齒留香,還真應了這句話——“泉香而酒洌”。

這還沒完,在端午是要掛“容臭”的,也就是俗稱的香包的一個小藥囊,據説傳統的五月天是毒日,天氣燥熱,五毒俱全,古代人就是佩戴香包來驅除温病,增強免疫力,保佑安康,在這個節日裏,不分男女老幼,都會佩上香包,不為別的,這也是為了傳承老一輩的優良傳統。

看,這就是我家鄉的端午節,是樸實的,是無華的。

端午節的作文 篇3

端午節是中國兩千多年的就習俗,中國人為什麼要過端午節呢?這裏有不少的傳説。最著名的就是紀念中國歷史偉大的詩人屈原。

據説中國古代百姓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是有很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注:搶着向前,唯恐落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後每年五月初五劃龍船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

帶了端午節那一天,我們一家人都要去外婆家吃粽子。粽子的形狀有三角形,四角維形·枕頭形·小寶塔形·圓棒形等。粽子裏面的陷也有很多種,有豆沙·黴乾菜肉·芹菜肉·還有紅棗的.,味道非常好。一株香時間粽子出鍋了,外婆把粽子端了過來,我[注:近:緊急。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地拿了一個,先把外面的繩子解開,再把粽葉剝掉,啊!真香,我吃了一個還想吃第2個,可惜我的肚子已經裝不下了。

啊!端午節真好,我真想每天都是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 篇4

今天是端午節前一天――29號,我終於可以睡一個懶覺了,舒舒服服的睡到8點才醒。洗完臉,刷完牙,我就急忙問姥姥多會兒包粽子。因為我會包,所以迫不及待的想要趁機大顯身手!終於要“開工”了,我可高興了。先把一袋粽葉拿出來一片一片地洗乾淨晾好,然後拿起一片粽葉準備動手。這片粽葉又寬又長,像拉長加寬的瓜子一樣:上面尖,下面圓,洗完之後還綠油油且亮晶晶的。姥姥説:“這片粽葉大,用一片就行。“我先從右往左將粽葉折出一個角,擱一顆棗,放半勺江米,再擱一顆棗,再放一小勺江米。然後把左邊剩下的折到右邊,把右邊剩下的折到左邊,再用後面多餘的折到前邊。最後拿馬蓮在中上方捆幾圈,系兩個疙瘩。

哈,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給家裏每個人都瞧了一瞧,驕傲地説:“我包的不賴吧!”我覺得這個粽子像直升飛機,因為馬蓮有點長,懸在上面像兩片長長的機翼。接下來,我和姥姥又包了50來個各種各樣的大粽子。中午,我的勞動成果都已經煮熟了。我嘗着自己包的大粽子,脣齒間留着清香味道,心裏美滋滋的。第二天,起來吃了粽子,在我家門上掛了艾草來祈福驅邪。中午飯後,看電視上新聞説全國各地都在過端午節,隆重又熱鬧,有的地方人們包口味新奇的粽子,有的`地方舉行有趣的龍舟大賽,有的地方還舉行了豐富多彩的屈原文化展。

端午節“噹噹噹噹噹噹當”,隨着舞龍的聲音傳來,端午節也乘着歡樂的聲音到來了。大街上,人人都在慶賀;市場上,還有人在買粽子;房子裏,一個個巧奪天工的粽子正在誕生……

這一切的一切都在暗暗地顯示端午節來了!隨着歡快的腳步,伴着歡快的笑聲,我們一起來到街上看舞龍。每條龍都是那麼的金光閃閃、生龍活虎!那些龍搖頭擺尾,好不快活!高超的舞龍技術使觀看的人們讚不絕口、拍手叫好。那場景,掌聲雷鳴,叫聲不斷,幸福的聲音把人們的耳朵都塞滿了!接下來我們去江邊投粽子、倒黃酒,這樣做當然是紀念我們的愛國詩人――屈原啦!

雖然我們這條江不是屈原自盡的那條,但只要有這個意思就行了。同行的人告訴我:投粽子不要太用力,要輕輕地投。我心領神會,拿起一個粽子:這粽子可真是肥嫩多肉啊,光看它的個頭就知道。如果屈原在天有靈也會欣慰的!我懷着興奮的心情,拿着那個又肥又大的粽子,輕輕一投:只見那粽子在天空中劃過一條優美的弧線,旁邊觀看的人都説我投的好。就這樣,在人羣的歡呼雀躍中投完了粽子,那時有一種飄飄然的感覺。最後,説到這裏,你們肯定會問:最後你幹啥去啦?

當然是回家吃粽子啦!端午節怎能不吃粽子呢?我抓起一個粽子,把猛吞下去,結果被燙的臉就紅了。媽媽在旁邊笑我:“你的紅臉蛋好可愛啊!”我聽後“無語”了,只得微笑。隨着晚上的爆竹聲的漸漸消散,我慢慢地進入夢鄉……

端午節的作文 篇5

梅子熟透以後,端午的腳步款步而來。“她從花明柳暗細雨如絲的江南走來,從綠陰如蓋柳樹含煙的夢中走來,從我深深地凝眸中走來了。”這是當代詞作家豐樺對端午節的讚美,農曆五月初五,是家鄉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雖然端午節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佳節,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的習俗.但我感覺,南方的端午節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氣氛更濃郁,更能表現端午節特色.。

端午節是個非常熱鬧的佳節,家家包粽子、吃粽子,這是端午節必定的習俗,各式各樣的粽子都有形狀多多,在農村,我們還會包個書包形狀的送給弟弟妹妹們挎在腰邊帶回學校邊走邊吃,味道多多,有甜的、鹹的、香的、辣的,甚至連苦的都有。不過好像因為地方不一樣,包出來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個地方的人基本上只習慣於自家包的,對於其他地方包出來的味道些許人都不太習慣的。比如説我就不習慣,因為餡料不一樣,我還是喜歡吃自家包的`粽子。

在端午節還有一個不可缺的活動——划龍舟,在寬廣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條龍舟,十幾個人奮力划動船槳,一人坐龍首敲鑼,一人坐舟中打鼓,眾人齊喊“一、二”“一、二”,其陣勢可與驚濤駭浪相媲美。岸邊圍觀的羣眾頂着熱辣的陽光,還依然不忘為自己喜愛的龍舟吶喊助威。再觀向江中,幾條龍舟猶如猛斧破江早已賽得你死我活。外國來的友人紛紛拿起相機快速地拍下這一幅幅壯觀的場面,生怕以後再也見不到如此的偉觀。

家鄉也要泡端午酒。再下過春天的第一場雨後,家家户户就已經將端午酒放入地下深埋發酵。裏面放6樣東西,那就是:北棗,荔枝,枸杞,橄欖,桂圓和杏仁。端午酒入嘴清香,可謂“泉香而酒洌。”端午酒還可以讓人長生不老呢!

看,這就是我故鄉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 篇6

端午節的習俗有很多,如:賽龍舟,插艾葉,吃茶蛋。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包粽子。

今天早晨,奶奶老早就起來包粽子,我問奶奶:“您能教我包粽子嗎?”奶奶回答説:“當然可以了,你過來。”首先把粽葉子的兩頭尖尖的東西剪去,然後把它做成碗樣的形狀,接着放四勺米,最後用繩子把它綁好。我按照奶奶的話,細心地包着粽子。我包完後,拿着奶奶包的粽子和我自己包的粽子比對了一下,感覺我的包的喝奶奶包的簡直相差十萬八千里,因為我把粽子包成了長條形狀,像個綠色的`方枕頭。於是我又包了個三個粽子,但它還是長條形狀的。奶奶説:“倘若你實在是包不成,就別浪費粽葉和米了。不過,你別灰心,如果接下來的幾個中還是包不好的話,那你就別包了。我説:”我這次一定能成功的,一定行!“我緊張地包着最後一個粽子,頭上汗都冒出來了,連衣服也被汗弄濕了。果然不負有心人,我真的包好了一個四個角的粽子,雖然沒奶奶包的漂亮。

包粽子可真不容易呀!

端午節的作文 篇7

今天是端午節,聽爸爸説端午節是我國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的傳統節日,它又叫艾節、夏節和送時節,而且關於端午節的來歷,歷代説法不一。有的人説是為了紀念春秋戰國時期因遭饞不用,投汨羅江而死的屈原;有的人説紀念吳國忠臣伍子胥的;有的人説紀念東漢孝女曹娥,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孝女曹娥晝夜沿江號哭,因為後在端午節投江,五日後報出父屍。

除了各種傳説,各地的端午節的節俗很多,吃粽子就是端午節的飲食習俗,是紀念屈原的屈原投江後,老百姓怕魚類吃屈原的`遺體,便投米團、筒粽和雞蛋餵魚,後來漸漸變成了吃粽子。端午節人們還要把屋子打掃乾淨,還要在廚房裏撒上雄黃酒,用來殺死青蟲或防止毒蟲孽生,並用雄黃酒在兒童的額頭上畫上:“王”字,在耳,鼻上塗抹。賽龍舟也是一個傳統習俗,也是跟屈原有關,他在端午節投汨羅江而死,楚人哀之,乃以船撈求,後變成了賽龍舟。

我還知道別的地方端午節的習俗,在山東省臨青縣兒童要穿上母親親手做的黃布鞋,在鞋面上畫上“五青”。意思是借屈原的墨跡來殺死它們。南京過端午節,各家要準備一盆清水,加入少許的雄黃水、鵝眼錢兩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睛,稱為“破紅眼”,據説可以包一年沒有眼病。高郵端午節比較特殊,有系“長命縷”、“貼五毒”、“貼靈符”、“貼黃煙子”吃“12紅”等習俗,孩子們身上要掛“鴨蛋絡子”。

現在的端午節,經過千百年的演變,已經成為人們休閒會友的日子了。無論怎樣的節俗,帶給大家的,都是一份歡樂的甜美。

端午節的作文 篇8

農曆五月初五謂之“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中原漢人南徙開發八閩,帶來了中原紀念屈原的端午風俗,與閩越族的'“龍子節”糅合成八閩傳統的端午趣俗。

端午節“出生”在中國,習俗由來與傳説甚多。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名篇,已廣泛深入人心。但總體而言,福建和台灣的端午節慶同出一源,民間沿襲習俗亦大致相若,足見台海兩岸人民一脈相承、魚水相依。

福建泉州地區端午節慶更具獨特的風格。明清以來,每逢五月初五都會出現“泉州總口,與台灣鹿仔港對渡”的盛況。兩地人民身披節日盛裝,同江競舟潑水,交融情誼。一九九九年六月十八日古鎮蚶江和台灣彰化縣和美鎮鎮平裏聯袂舉辦“海峽龍舟競渡邀請賽”系列活動,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彩的“海峽情”民俗畫卷,令海峽兩岸同胞流連忘返,期待着“三通”實現日,神龍飛架兩岸來。

福建和台灣各地,民間在過端午節時,一般家庭都要吃粽子、掛艾蒲、飲雄黃、佩香囊等作“避邪”保健用。同時在自家門楣間插上艾葉、菖蒲,兼插禾稗莖以及榕樹枝,象徵老而彌堅。台灣民眾採艾插榕的習俗,實際上也是一種思念鄉里故土的寄託。

端午節的作文 篇9

有人甚至將這歸因於“洋節”的流行,認為其實質是強勢文化侵入導致的本土文化衰退。至少有兩方面的因素,是不容忽視的:一方面,是社會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特別是城市居民,過去的節日特定食品如今隨時可以享用,週末的休閒娛樂可以比過去的節日還豐富,傳統節日自然就淡化了;另一方面,傳統節日是在過去的生活節奏中產生的,或者可以説與舊時農業社會的生活節奏相依存,在今天這個社會大變革的轉型時代,生活節奏空前加速,可能是人們不得不疏離傳統節日的更重要原因。換個角度説,“洋節”是伴隨當代生活節奏一起進入中國的,所以最先接受“洋節”的,恰恰正是最能適應當代生活節奏的青少年。與人們對春節與中秋的不能忘情相比,端午與重陽這兩個傳統節日就更是漸行漸遠。

粽子似乎是端午節的標誌。其實南京習俗,吃粽子並不限於端午節,但端午節一定要吃粽子。只是南京的粽子好像從來就沒有出過大名,説到粽子之類的江南小吃,人們只會想起蘇州和杭州。

包粽子本該用糯米,因其黏性好,可以黏住惡龍的牙齒,免得它去傷害屈原。然而一般人家只能以粳米摻少許糯米,甚或以秈米為主,摻上粳米和少許糯米,因為在計劃供應的糧食中,粳米和糯米都是限量供應的,糯米尤少,大約一個節期一人只有一斤,且價格也要高几分錢。貧寒人家,不得不做這種算計。包粽子的米也需要泡一段時間,使其吸收一定水份,容易煮熟,但也不能泡得過久,否則會酥成米粉,那就只能做元宵了。

家裏常包的是白米粽,偶或也能包點夾心粽。一種是素心,在米里摻上紅豆,或紅豆沙,或去了核的棗肉;肉粽,是將過年時省下的'臘肉,切成肉丁,每隻粽子裏包入二三丁,吃時揭開粽葉,只覺肉香撲鼻。

不同內容的粽子還得放在一鍋裏煮,就要變換粽子的形式或在扎線上作出記號,以利辨識。常見的有四角粽與小腳粽,後者較難包得規整。包粽子是女人的事,家中的母女婆媳,圍坐在木盆邊包粽子,也是一種手藝的考試與較量。有時鄰家的女人也湊過來看,品頭評足;自恃手藝好的人,還會大方出手,動作麻利優美地包出個挺括的粽子來,得意洋洋地享受一串讚美。近年超市裏賣的粽子多是四角,甚或如日本式,簡單地折成一個長方體,全無藝術可言。煮粽子也要算技術活,往往是頭一天晚上煮開了,就焐在煤爐上,夜裏要起來看幾次,不能耗幹了水,更不能煮得夾生。那一夜裏,真是滿室生香。

端午節又分為大端午與小端午,小端午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大端午為每年農曆五月十五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蒲節等,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後來楚國詩人屈原於端午節投江自盡,就變成紀念屈原的節日(一説紀念吳國忠臣伍子胥的忌日),與春節、中秋等節日同屬東亞文化圈的中國、日本、韓國、越南等的重要傳統節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duanwu/jpekm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