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端午節 >

端午節故事集錦15篇

端午節故事集錦15篇

端午節故事1

1、屈原投江

端午節故事集錦15篇

屈原實行政治改革的主張始終不能實現,終於被削職流放出去。後來楚國亡了,屈原便於五月初五來到邊,抱起一塊石頭,縱身投入江裏自盡。

2、伍子胥屍體投河

吳王夫差因聽信讒言,賜伍子胥寶劍自刎。伍子胥死前對人説:“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東城門上,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夫差聽説後大怒,命令把伍子胥屍體在五月五日投入河中。

3、孝女曹娥救父投江

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

4、白娘子端午節喝雄黃酒現原形

端午節到了,老百姓都喝雄黃酒避邪,許仙按照法海教的辦法,逼迫白娘子喝雄黃酒。白娘子推卻不了許仙,喝了酒後,馬上現出蛇的原形,許仙立刻被嚇死了。

5、源自古越民族圖騰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有一種幾何印紋陶為特徵的文化遺存。該遺存的族屬,據專家推斷是一個崇拜龍的圖騰的部族————史稱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紋飾和歷史傳説示明,他們有斷髮紋身的習俗,生活於水鄉,自比是龍的子孫。其生產工具,大量的還是石器,也有鏟、鑿等小件的青銅器。作為生活用品的罈罈罐罐中,燒煮食物的印紋陶鼎是他們所特有的,是他們族羣的標誌之一。直到秦漢時代尚有百越人,端午節就是他們創立用於祭祖的節日。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經融合到漢族中去了,其餘部分則演變為南方許多少數民族,因此,端午節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日。

6、源自龍的節日説

這種説法來自聞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他認為,五月初五就是古代吳越地區“龍”的部落舉行圖騰祭祖的日子。其主要理由就是:

(一)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粽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粽子投入水裏常被蛟龍所竊,而競渡則用的就是龍舟。

(二)競渡與古代吳越地方的關係尤深,況且吳越百姓還有斷髮紋身“以像龍子”的習俗。

(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絲係臂”的民間風俗,這應當就是“像龍子”的紋身習俗的遺蹟。

7、源自惡日説

據《史記》記載,孟嘗君田文生於五月初五,其父曾令其母遺棄田文,理由就是這一日生的`孩子要害父。東漢《風俗通義》也有“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的説法。東晉大將王鎮惡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給他取名為“鎮惡”。宋徽宗趙桔五月初五生,從小寄養在宮外。可見,古代以五月初五為惡日,就是普遍現象。這樣,在此日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朮、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就就是順理成章的事。

8、源自夏至説

持這一看法的劉德謙在《“端午”始源又一説》和《中國傳統節日趣談》中,提出三個主要理由:

一是權威性的歲時著作《荊楚歲時記》並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節日風俗,卻把吃粽子寫在夏至節中。至於競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燭寶典》把它劃人夏至日的娛樂活動,可見不一定就就是為了打撈投江的偉大詩人屈原。

二是端午節風俗中的一些內容,如“踏百草”、“鬥百草”、“採雜藥”等,實際上與屈原無關。

三是歲時風物名著《歲華紀而》對端午節的第一個解釋就是:“日葉正陽,時當中夏。”也即端午節正就是夏季之中,故端午節又可稱為天中節。由此看來,端午節的最早起源當系夏至。

端午節的來歷之諸説紛出,而以紀念屈原説影響最為廣泛。由於屈原的人格偉大,詩藝超羣,人們也願意把這一紀念日歸之於他。

端午節故事2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慈祥的奶奶,親愛的媽媽,和藹可親的幼兒園阿姨,給我們講了一個又一個有趣的民間傳説。這些民間傳説,就像一杯杯香氣撲鼻的清茶,讓我們回味無窮。下面就讓我説一個我所知道的.民間傳説吧!——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有個傳説,在全國流傳很廣,是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因為秦國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心放棄自己的祖國,然而又有心無力,一氣之下,於當年的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羅河而死。

屈原死後,楚國老百姓非常憂傷,紛紛湧到汨羅河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了船隻,托起他的身體滑來滑去,老百姓們為了紀念屈原,便把米飯捏成團蒸熟扔進江中,久而久之,每年的五月五日就成了我們的節日。

端午節故事3

端午節到了,又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了。

在那一天,我回到了奶奶家。奶奶前幾天就告訴我包上了粽子,我心想,回到家看看粽子是咋包的,還要和奶奶學包粽子呢。

到了中午,奶奶説:“咱們出去包粽子吧。”我説:“好!好!”説完,我和奶奶就出去包粽子了。剛開始包的時候,我總是包不好,有個粽子包了好幾次還是包不好,我説:“太難了!太難了!我怎麼也包不好,奶奶快來幫幫我吧。”奶奶説:“好,我教教你,可是你要認真看。”我説: “好,這次我可要認真學。”不一會兒的.功夫,我包了好幾個,看着越來越包的漂亮了,奶奶看了看説:“包的真不錯,真棒!”

粽子包完了,奶奶放蒸籠裏,又把它們一個個蒸熟。一拿開蓋子就能聞見一股香味來,奶奶拿了一個給我吃,放到嘴裏又香又甜,真是好吃極了。奶奶説:“回去的時侯多帶點。”我説:“太好了!太好了!”今天可真曇太高興了,希望每天都能吃粽子呢。

端午節故事4

  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相傳,屈原屈原投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為了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裏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故事5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讒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説在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以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説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説是要藥暈蛟龍水獸,免得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紀念伍子胥

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説,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説:“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紀念孝女曹娥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説,是為紀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後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

端午節故事6

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説,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的伍子胥。伍子胥,楚國人,父兄都被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

伍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説:“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隊伍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節故事7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全家在吃粽子,看得這麼好吃的粽子,我問:“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説:“這是一個傳説,你上網找找。”

吃過飯,我就上網去查,原來是這樣: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

他倡導舉賢援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藍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公元278年,秦國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的祖國被秦國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初五,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傳説屈原死後,百姓紛紛擁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的還拿出食物丟進江裏,説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説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因此,在以後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屈原。

我把查到的傳説説給了爸爸聽,爸爸誇獎我是個愛的好孩子。

端午節故事8

端午節諺語:

1、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2、端午佳節,菖蒲插屋。

3、家有三千艾,郞中不用來。

4、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

5、良辰當五日,偕老祝千年。

6、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

7、土俗清明供祀墓,詩家端午吊離騷。

8、五月節,小噠埠。

9、端午請菩薩,端六發烏賊。

10、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還要凍三凍。

11、喝了雄黃酒,百病遠遠丟。

12、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

13、有錢難買五月五日旱。

14、未吃五日節粽,破裘不甘放。

15、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16、午時水飲一嘴,較好補藥吃三年。

17、鄉下不識字,過節過初四。

18、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

19、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20、吃菜豆仔茄,吃了會嬲跳。

21、未吃五月粽,破襖不敢放。

22、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

23、端午節賣菖蒲。

24、五月五,劃龍船,過端午。

25、蛤蟆蝌蚪躲端午。

26、吃茄吃到會搖,吃豆吃到老老老。

27、癩蛤蟆躲不過五月五。

28、五月五,雄黃燒酒過端午。

端午節故事9

周處(236—297年)

周處是江蘇宜興人,三國東吳末年西晉初年人士,“浪子回頭金不換”、“周處除三害”的典故,講的即是他。年少時,被稱為“第三害”;後來極力向上,稱為國之棟樑。

史稱,在西晉時期,周處先下一任新平太守、廣漢太守、楚內史、散騎常侍、御史中丞等職,工作勤勉,堅強不屈;開脱權貴,被派往西北征伐氐、羌等族動亂,遇害於疆場。

值得重視的.是,“端午”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晉名臣周處的《風土記》,這本文獻成了現代我們覆按端午節等傳統節日習俗的首要參看。因此,有人認為現在的端午節,也是紀念週處。

端午節故事10

那是初夏,家鄉的小河邊,蘆葦已長出長劍一般的葉子,滿眼的綠啊!聞着葦葉清香,我和小夥伴歡呼雀躍:端午節就快到啦!我們可以吃粽子啦!

端午節那幾天,家家户户都會包粽子。徵得長輩同意後,我們便三五成羣,一個個手挽着竹籃去採摘葉。“葦葉何田田”,我們總會滿載而歸!

傍晚時分,大人們會將我們採摘來的粽葉洗好,一片一片晾在庭院裏。大人們又是浸泡糯米,又是清洗稻梗,又是剁肉拌餡,忙得不亦樂乎!

我最愛吃奶奶包的.粽子了!奶奶總是一大早就起來忙活。奶奶總是不緊不慢地挑選兩片合適的粽葉,把粽葉挽成一個漏斗型,底部非常的密實,然後放入一點點糯米,再放入餡料,最後再放入糯米,用糯米將餡料完全蓋住,同時還要注意不能放地太多,需要和粽邊持平,最後再用粽葉包裹住,自上而下,又由下往上,左右相繞。我至今搞不懂,奶奶是用了什麼魔法,將幾片粽葉和一些糯米,變成了一個個梭角分明、小巧精緻的四角粽子的。

小的時候,我就納悶,為什麼我們要在端午節吃粽子,為什麼用粽葉包些糯米就成了粽子。於是奶奶邊包粽子,邊和我講了屈原的故事。

從奶奶的講述中,我知道了,原來屈原是位愛國詩人,在五月初五,因為亡國之恨而投江自盡。百姓為了紀念他,將祭祀用的食物投入江中,為了不讓魚兒吃掉,就採江邊的葦葉來包裹,久而久之,就有了粽子。

後來,我讀到了屈原的詩,加深了對屈原的瞭解。每次包粽子,我會忍不住感慨,也常常想,我何時學會包粽子,親手將粽子拋入江中,紀念一下這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

奶奶很贊同我的想法,也常常和我念叨,一個人即使離家再遠,也不能忘記自己的家鄉,也不能忘記家鄉的風俗文化啊!

這樣忙個一上午,奶奶就包滿了整整兩大竹籃的粽子。這時候,爺爺就會升起灶火,將粽子放入鐵鍋,倒上一大鍋子的水,開始煮起了粽子。

炊煙裊裊升起,粽子的清香飄散開來,飄進了那片蘆葦地,在那片生我養我的土地上,慢慢瀰漫開來……

端午節故事11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位神仙來到人間巡視;那時人間風調雨順,豐衣足食。老神仙降下雲頭,搖身變成了一個骨瘦如柴的乞丐,他右手拄着打狗棒,左手端着破碗,來到一家農户門前。這家女人在餵豬,豬吃的不是糠皮,是雪白的面,老人看在眼裏,他不露聲色,把破碗伸了過去,哀求説:"大嫂,行行好吧,我已經三天沒吃飯了,你施捨點東西給我吃吃吧!'哪女的對老頭白了一眼,説:"臭要飯的,給你吃還不如給豬吃!豬吃了還長肉呢,快走!"老神仙又説:"大嫂,不給飯吃,給一點水喝喝吧!"那女人一聽,順手將牆上拴的網勺拿了下來,扔給老頭,沒好氣地説:“自己舀吧!”老神仙一看,這東西怎麼好舀水呢?老神仙來氣了,用袖口往牆上一拂,牆上立刻出現了十個大字:“全村生瘟病,三天內死盡。”化作一道青煙,升到空中,那女人嚇得像根木頭,好久才明白過來,知道自己闖下了大禍。

第二天,老神仙駕着雲頭,揹着瘟瓶,正要向村裏撒瘟藥,忽然看見有一個婦女一隻手裏抱着一個五六歲的訴兒,另一隻手裏攙着一個兩三歲的伢兒在匆匆趕路。老神仙感到奇怪,怎麼大的抱,小的`攙!又變成一個老頭倒在路上哼,那女的看見了忙問,"老大爺,你怎麼啦?”

"我腳被樹枝戳了一個洞。”

那女的一看,老頭腳上到處是血,連忙放下懷中的伢兒,摘了幾片文草葉,放到老人傷口上,不一會兒,血就止住了。

老人問了:"你走得這樣急,上哪兒去呀?"那婦女説:"我們村裏有個大嫂,昨日得罪了一位神仙,神仙發了怒,説三日之內,叫我們全村人生瘟病死光,我們都去逃命。"她邊説邊把老人攙起來,"老人家,你也同我們一起逃命吧!”

"那你為什麼不抱小伢兒走,而抱大伢兒走呢?”

"老人家,不瞞您説,這大兒子是我丈夫前妻生的孩子,這小的是我生的孩子。現在我丈夫死了,我要把他們的命根子留下來,好好照看才是。”

"噢!"老神仙一聽,心想,自己差一點兒辦錯了事!天下還是有好人,壞人畢竟少啊!他看了看艾草説:"那麼,你們也不必逃命了,這艾草就是防瘟的,只要把它插在房子上,就不會生瘟病了。"説完,就上了雲頭,用拂塵把母子三人送回了村子。一到村子,這婦女就到處找艾草,又把這消息告訴了大家。後來,老神仙雖然在天上投了瘟藥,但因地面上有艾草防着,所以也就都沒事了。

端午節故事12

在江浙一帶,端午節的起源傾向於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

伍子胥名員,楚國人,伍子胥家族在楚國很有名。先祖伍舉是直言楚莊王有功勞的楚國名臣,其父伍奢是楚太子建的老師。

公元前522年,伍子胥因父親伍奢、兄伍尚及全家100多人被楚平王所殺,而避難逃奔吳國。後結識吳公子光,並幫助公子光奪得王位,是為吳王闔閭。為使吳國能內可守禦,外可應敵,他建議吳王闔閭“先立城郭,設守備,實倉稟,治兵革”,並受命親自選擇吳國都城城址。他“相土嘗水”、“象天法地”,最後選定城址,合理規劃,建造了闔閭大城。也就是今天的蘇州城。伍子胥具有雄才大略,又深得吳王闔閭信任。他忠心耿耿幫助吳王西破強楚,北威齊晉,南服越人,吳國國力達到了鼎盛之勢。

吳王闔閭去世後,他繼續輔佐夫差即位,幫助吳國打敗越國。伍子胥分析吳越兩國由於自然條件的因素,二者只能存其一,所以他主張一定要滅掉越國。但是吳王夫差自矜功伐,聽信伯噽讒言,允許越國保全下來。並將伍子胥賜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説:“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便命人把子胥的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

伍子胥的死,也預示着吳國滅亡不遠了。伍子胥死後三年,吳國被越所滅,夫差悔之晚矣。死前唯一的請求,是以三寸布帛蓋住雙目,以示自己死後無面目去見伍子胥。吳國百姓更加懷念國之柱石伍子胥。千百年來江浙一帶相傳伍子胥死後化為濤神,端午節即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伍子胥的故事,《史記》、《越絕書》、《吳越春秋》都有書寫。司馬遷對伍子胥推崇有加,讚美之詞溢於言表,稱他為“烈丈夫”。

吳越之戰,在江南一帶留下了許多遺蹟,也留下了許多傳説故事,千百年常説常新。傳説,伍子胥死後,屍體浮到太湖,當地百姓憐惜他,把他的屍體打撈起來安葬。後人為了紀念他,便把掛過他頭的城門叫“胥門”,把投他屍體的`河叫“胥江”,把湖口稱為“胥口”。胥口附近的一座山也命名為“胥山”。胥口太湖邊上有一座胥王廟,廟內有伍子胥的衣冠墓,墓碑上寫着:“吳相國伍公之墓”,還封他為鎮湖的湖神。

《越絕書》記載,吳王派勇士把伍子胥屍體拋向江心,只聽見陣陣巨響,氣若奔馬,威凌萬物,過了很久,屍體才隨着潮流歸入大海。過後,那聲音還響個不絕,彷彿水仙也。最神奇是《吳越春秋》:“越王葬種於國之西山,樓船之卒三千餘人,造鼎足之羨,或入三峯之下。葬七年,伍子胥從海上穿山脅而持種去,與之俱浮於海。故前潮水潘候者,伍子胥也,後重水者,大夫種也。”在江浙一帶民間向有傳説:潮頭坐有潮神,來潮是伍子胥,回潮是文種。這都是老百姓為紀念伍子胥和文種這兩位冤死的忠臣,因同情而敬重為神靈。故事是虛,思想是實。

東漢邯鄲淳在《曹娥碑》上説,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浙江上虞人民要迎濤而上,迎接“伍君”,而所謂“伍君”便是伍子胥。

浙江兩岸“皆立子胥之廟,蓋欲慰其恨心,止其猛濤也” ( 東漢王充《論衡 書虛篇》)。許多臨江的山被命名為胥山,最為著名的是杭州胥山(就是現在的吳山,當時吳山瀕臨錢塘江),在山上建有子胥廟。

説到胥山,嘉興也有一處。嘉興的胥山,位於城東三十里外的大橋。因相傳春秋時,吳國大將伍子胥在此練兵,死後葬於此而得名胥山。元代大畫家吳鎮繪《嘉禾八景圖》,其七“胥山松濤”,寫的即是此地風光。另一位大畫家、清末海上畫派的先驅之一蒲作英,別號“胥山野史”,曾獨自一人踏雪上胥山探梅。胥山舊有伍子胥的墓、祠、磨劍石、石龜……儼然成為一個紀念忠良伍子胥的專門的場所。可惜這麼一座充滿歷史文化氣息的胥山毀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採石。

嘉興的胥山不在了,在嘉興一帶,因紀念伍子胥而生成的端午節,千百年來卻不曾間斷。

20xx年初,“伍子胥起源説”的蘇州端午節進入了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胥門是2500多年前伍子胥修築的古城牆,至今仍保存完好。

端午的主要活動是龍舟競渡。競渡活動早在原始社會已在太湖流域盛行,是“龍圖騰祭”的一種表現。自伍子胥被讒殺後,龍舟競渡被賦予人物紀念意義和節日的固定化,這在《曹娥碑》、《荊楚歲時紀》、《清嘉錄》等古人著作中都有明確的説明,伍子胥是春秋時人,早於屈原二百多年,而且端午的其他習俗如“鬥百草”、“吃粽子”等均來源於吳地。

端午節故事13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被人們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中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每家每户都會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節,大家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你們還記得楚國那一位愛國大將屈原嗎?我來説一説他吧!

屈原是戰國時期出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的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説楚國的都城被敵人佔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出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着淚划着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裏餵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端午節還是有許許多多有趣的.活動。列如賽龍舟,掛香囊,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的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還有掛艾葉、菖蒲的習慣。

端午節的活動可真多啊!

端午節故事14

勾踐(約前520年—前465年)

勾踐,姒姓,又叫鳩淺、菼執,夏禹後裔,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年越國國君。和吳國爭霸失利今後,在范蠡的輔佐下,經過卧薪嚐膽,越國很快恢復實力,終究打敗吳國。

在恢復實力過程中,越國做了很多事,充滿了陰謀和智慧。但有一條是:以划龍舟來操練水兵。這麼做是不讓吳國發覺越國練兵的動機。《越地傳》中對此有記載。

因為勾踐練兵採用的划龍舟的'辦法,而現在端午划龍舟競賽是其間一個首要的項目。因此有人説,端午這個節日,也是為紀念勾踐而樹立並沿用的。

端午節故事15

端午節的來歷,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説法,諸如:紀念屈原説;吳越民族圖騰祭説;起於三代夏至節説;惡月惡日驅避説,等等。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説。

【惡日禁忌

在先秦時代,普遍認為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相傳這天邪佞當道,五毒並出。據《禮記》載,端午源於周代的蓄蘭沐浴。《呂氏春秋》中《仲夏記》一章規定人們在五月要禁慾、齋戒。《夏小正》中記:“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大戴禮》中記,“五月五日蓄蘭為沐浴”以浴驅邪認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傳説也很多。《史記·孟嘗君列傳》記歷史上有名的孟嘗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認為“五月子者,長於户齊,將不利其父母。”《風俗通》佚文,“俗説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論衡》的作者王充也記述:“諱舉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殺父與母,不得舉也。”東晉大將王鎮惡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給他取名為“鎮惡”。宋徽宗趙佶五月初五生,從小寄養在宮外。可見,古代以五月初五為惡日,是普遍現象。可見從先秦以後,此日均為不吉之日。這樣,在此日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朮、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並且人們還避“端五”忌諱,稱之為“端午”。

【迎濤神】

春秋時吳國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後,化為濤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節。這則傳説,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投奔吳國,帶吳伐楚,五戰五勝,攻破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閭死後,其孫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伍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太守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説:“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都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龍的節日】

這種説法來自聞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他認為,五月初五是古代吳越地區“龍”的部 落舉行圖騰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

(一)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粽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粽子投入水裏常被蛟龍所竊,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

(二)競渡與古代吳越地方的關係尤深,況且吳越百姓還有斷髮紋身“以像龍子”的習俗。

(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絲係臂”的民間風俗,這應當是“像龍子”的紋身習俗的遺蹟。

【屈原投江】

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居民為了不讓跳下汨羅江的屈原屍體被魚蝦吃掉,所以在江裏投下許多用竹葉包裹的米食(粽子),並且競相划船(賽龍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屍體。

傳説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屈平,字原, 通常稱為屈原,又自雲名正則,號靈均,漢族,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屈原雖忠事楚懷王,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後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

此説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和南朝宗懍《荊楚歲時記》。據説,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為了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裏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看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曹娥尋父屍】

東漢孝女曹娥,因曹父溺江而亡,年僅十四歲的她沿江豪哭,經十七日仍不見曹父屍首,乃在五月一日投江,五日後兩屍合抱而浮起的感人事蹟, 鄉人羣而祭之。

【白蛇傳】

傳説白蛇白素貞,為了報答許仙的恩惠,與許仙結為夫妻的悽美的愛情故事,傳説端午節當天白蛇喝了雄黃酒,差點現出蛇形,加上法海白蛇及水淹金山寺的情節,都是膾炙人口的民間戲曲的曲目。

【伍子胥的忌日】

傳説伍子胥助吳伐楚後,吳王闔閭逝世,皇子夫差繼位,伐越大勝,越王句踐請和,伍子胥主戰,夫差不聽,卻聽信奸臣言,賜伍子胥自殺,並於於五月五日將屍體投入江中,此後人們於端午節紀祀伍子胥。

有些説法則與吳國大夫伍子胥有關,而非屈原。

南朝蕭樑時期宗懍所著的《荊楚歲時記》,是一部中國古代荊楚地區的歲時節令、風物故事的介紹文集。在該書的第卅節裏頭記載着:“按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汨羅日,傷其死所,故並命舟楫以拯之……邯鄲淳曹娥碑雲,五月五日,時迎伍君……斯又東吳之俗,事在子胥,不關屈平也。”認為東吳地區的端午競渡是為了迎接已被當時人們視為河神的伍子胥,與屈原無關。關於粽子,則有當地的記載:“鄉俗午日以粽奉伍大夫,非屈原也。”

標籤: 集錦 端午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duanwu/jry4o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