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端午節 >

端午節日記範文錦集9篇

端午節日記範文錦集9篇

一天即將完結,一定有不少感想,請好好地記錄下在日記裏。如何把日記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日記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日記範文錦集9篇

端午節日記 篇1

農曆五月初五是傳統端午節。現在也很重視過這節,大魚,大肉,香菇,瓜菜,應有盡有;物質生活遠比以前豐富多了,然而,那傳統節日的味兒就是掉價了許多。

穿過時空隧道,我們來到六十年前。五月初四,母親推磨,奶奶坐在一旁下麥子,白白的麪粉與麥麩如密集的雨水,隨着磨盤沙沙地灑落在簸箕籃裏。上午磨粉,下午做粑。一面墊着洗清的被單的曬籃(曬穀用的)擱置在桌子上,母親和奶奶都是面帶微笑揉捏麪粉團粑,捏好一個很認真地擺放在曬籃裏,一行行,每隻間隔也均勻。差不多有一曬籃粑擺放着,等待着發酵(也叫醒粑)。這天我再怎麼調皮搗蛋,大人也是和聲悦色笑呵呵的,決不會大聲訓斥。傍晚開始蒸粑。蒸出來的小麥粑,比現在的饅頭還要鬆軟香甜。我們都笑呵呵地先嚐為快,晚飯也就免了。至於粽子,可能是這天吃的東西也蠻多,我們很少包粽子。到是現在的端午節,粽子還是重點美食

初五,天剛矇矇亮,父親放小掛鞭炮,開始插掛菖蒲艾。菖蒲有很重的芳香氣味,菖蒲夾着一根艾,所有門框,連豬欄、牛欄、雞舍,掛插對稱的兩根艾,有的像八字,有的像x交叉着。掛菖蒲艾據説是防害蟲,那種氣味蛇都怕聞。電影《白蛇傳》裏的白娘子修煉了千年,在端午節這天,她都受不了,特別是喝了點雄黃酒,還真現出了原形;那青蛇,修煉了八百年,更是受不了菖蒲艾的氣味,只得躲進深山洞裏。這都是神話傳説,但菖蒲艾是有點驅趕蚊蟲的作用吧。

端午節的重點在早餐,也是小孩的最愛——吃鹹蛋。那時的雞蛋確實是最好的東西,鹹雞蛋就更好吃了。奶奶一早就將許多大蒜頭與雞蛋一起煮,上面還放一塊粑笮熱小麥粑。雞蛋有四十隻左右吧(這個印象最深,每年都有那麼多),非要打水的柄桶盛。五口之家,互相推讓着吃,自然是我吃得最多,我要吃五六個雞蛋,下午還要吃。那時,每家都有一個鹽水大壇,裏面總有幾十只雞蛋浸在鹽水裏。農家人人都養大羣土雞,差不多每天都有四五隻母雞下蛋。老百姓再窮,雞蛋還是有的,雞蛋也是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平時,買點糖呀鹽什麼的,就是靠雞蛋換錢。五月節,吃雞蛋最補身體,誰家這天能不奢侈一下?我當然是先吃雞蛋後吃粽子,煮熟的大蒜頭,也是要吃的。這是祖宗留下的規矩,説是初夏水汽重,吃大蒜可以預防水濕病,可以殺細菌。這煮熟透了的大蒜,味道也不錯,綿綿的也有股香味,大家都喜歡吃。

看,三五歲的小弟弟小妹妹,脖子上還掛着裝有紅殼鴨蛋的線織網袋子。繡花用的花線編織的,裏面裝一個或兩個鴨蛋,莧菜染紅的,好看極了。這天小孩脖子上還要掛香囊,三角形的小香囊,裏面的香藥,是在中藥店裏買的,説是除濕辟邪,反正好香,小孩都喜歡掛。

中午,小孩統統要洗艾水澡,這個程序差不多所有的大人都很重視。你想呀,大半年的沒洗過澡,小孩身上的污垢差不多有幾毫米厚吧。熱熱的艾水一搓擦,污垢紛紛滾落下來。小孩的皮膚舒展了,病菌也沒了,能不健康?穿上新衣裳,眉心點上雄黃,嗨,可愛的寶貝們,一個個鮮亮如花!全家也更是平添了不少喜慶!中午有些人還保留傳統習俗,喝點雄黃酒,説是喝過雄黃酒能百毒不侵;另外還要在屋內灑點雄黃酒,説是驅趕害蟲,有的人嘴裏還唸唸有詞呢!之後,大人忙着收菖蒲艾,帶上鞭炮,將菖蒲艾拋到村外的池塘裏——這叫送瘟神,祈求風調雨順,全家平安。

這天的活動也很多,三裏外的徐港碼頭有贛劇看,戲台下有貨郎擔,有油條攤,有穿着紅紅綠綠花衣裳的漂亮姑娘們;也有看龍舟賽的。野外,到處是綠油油的禾苗,路上,有川流不息的人羣。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天,大人小孩都非常開心。

現在過節,也很重視,好吃的多得去,就是沒了傳統的節日味兒。大人圍坐在桌子旁玩麻將牌,小孩呢?城市的,到遊樂園玩;農村的,只有在家看看電視,或到村裏的小百貨店,買垃圾食品。有些乏味吧,唉。

端午節日記 篇2

一縷淡淡的粽香,一首濃濃的詩歌,一段輕輕的哼唱,我的端午。

農曆五月五,龍舟竟渡珠江。載滿虔誠的祝福,舞響追憶的鑼鼓。隆隆的鼓聲,喚下龍舟雨,雨兒一點一滴落入汨羅江,以此來訴説他的故事。

中華的龍騰,在華夏大地飛舞。我們的愛國心,在汨羅江中盪漾

端午節日記 篇3

一年一度的端午又到了,學校連放三天假。我簡直快要樂瘋了。

久旱不雨,呆在家裏,人頓覺燥熱得很。後來,爸媽決定帶我到去青雲公園遊玩。爸爸用摩托車載着媽媽和我出發了。

我們經過鬧市時,鬧市裏早已人山人海,甚至連公路兩旁都站滿了賣各種草藥的鄉下人。

各種叫賣聲更是不絕於耳。好不容易穿過鬧市,爸爸的摩托車載着我們向青雲公園疾駛而去。今年,我們倒是頭一回遊青雲公園。沒過多久,高聳於蒼翠之巔的青雲塔就在我們眼前了。

沿着坡度較大且彎曲的水泥大道攀升,爸爸的摩托車都快喘不過氣來了,不停地咆哮着。我們都戰戰兢兢的,生怕出點意外。山下和山腰竟然出奇地安靜,基本上沒見到什麼遊人。我猜測可能是大家都只顧着過節去了,沒心思再出來遊玩了。車行至半山腰,就再也無法上去了。

爸爸只好將車停在了半山腰。然後我們徒步向上攀登。

山上各種花草樹木長得異常茂盛。我們沉浸在綠色的海洋之中。以如此的自然美景作背景,照出來的相片一定迷人。

媽媽立刻掏出了攝像機,不停地給我們拍照。哪知,山頂卻是另一番景象。高聳入雲天的青雲塔周圍站了不少人。有的中學生三五成羣地站在石欄邊舉目遠眺,為眼前的美景所折服;有的是一家老少集體出遊,在青雲塔旁正合影留念;有的退休老人在悠閒自得地打太極拳,似乎在此能集天地之靈氣······最惹人眼的要數那個穿白背心的老同志,他手握大筆,醮水圍繞着青雲塔正專著地練習寫毛筆字,幾乎不受旁人干擾,寫出來的字端莊大方,吸引了不少遊人前來圍觀。

爸爸見此情形,忙奪過媽媽手中的攝像機,動作麻利地按下了快門。

“丁零零……”清脆的放學鈴聲終於響起了。啊,總算放學了,同學們有的長吁了一口氣,有的迅速整理着沉重的書包,快步走出了教室。

此時的校門口、已經密密麻麻了。不用問,這肯定是家長們接孩子來了。儘管天氣很嚴寒,但家長們有的放下手中的家務活,有的拖着疲倦而勞累的身體,從四面八方匆匆趕來……按時按點接送孩子,寧肯自己多等孩子半小時,也不願讓孩子在校門外等自己一秒鐘。有的孩子理解父母的苦心,用好成績回報家長。可有的同學卻已可憐的分數回報父母,哎,可憐天下父母心。

公路上,此時幾乎都是家長和放學的孩子們。家長們騎着各種各樣的車輛,有的穿着單薄的外衣,有的穿着厚厚的棉衣……他們帶着自己的孩子,心中充滿着希望和對未來的憧憬,向家中駛去。

十月的冬天,天色暗淡下來,遠處的樹木和建築物隱約可見。此時車燈、路燈都亮了起來。像一片燈的海洋。一輛輛急駛而來的汽車,像一個個急着要回家的“遊人”一樣急匆匆趕路呢。

我和媽媽一路上談笑着……一直回家。

端午節日記 篇4

五月五日 星期一 晴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節。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俗。但今天端午節的眾多活動都與紀念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屈原有關。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舉行龍舟大賽,都與悼念屈原有關。這些活動也反映了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

今天,奶奶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學着奶奶的樣子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着奶奶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摺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個大紅棗,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開始有點沾沾自喜了,心想:簡單的包粽子根本難不住聰明的我。可是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一個頑皮的孩子似的不聽我的`話,接二連三地都跳了出來。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圍”——把一些糯米弄掉一點,我才舒了一口氣。我經過了一些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後的一個步驟——扎粽繩。粽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所以我接過粽繩,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這才交給奶奶。這時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門手藝活兒,包起來非常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們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紀念屈原這種偉大的愛國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的傳統風俗。展於中國,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節日。

端午節日記 篇5

很喜歡江南水鄉端午時賽龍舟,那一條條龍舟猶如一條條巨龍,暢遊在江河之中,載着勇士們勇往直前。比賽時選手按着鼓點的節奏奮力地向前劃去,一條條龍舟又像一匹匹脱韁的野馬,箭一般的衝向終點。大家都奮力地划着,差距越來越小,終於一艘龍舟以很小的優勢勝出。大家都為他們歡呼、吶喊,這種場面令人十分振奮。

但家鄉的端午卻和江南水鄉有所不同,沒有水自然也就看不到賽龍舟這樣的大場面,不免讓人有些失落。曾經幻想自己有一天能親自參加一次賽龍舟,可對我來説,那只是一個夢了,漸漸地也就淡忘了。

家鄉的端午習俗大多與外地相同,吃粽子、帶香包、喝雄黃酒等。

我家住在鄉村,家鄉的端午節早已沒有了節日的那種熱鬧。人們幾乎不再親自包粽子,因為這時候大街小巷都有得賣。然而,每到端午,母親還是會自己動手包粽子。可我並不喜歡吃粽子,便覺得母親沒有必要自己做,一來太麻煩,二來路邊就有賣的,買一個多方便。於是我便問母親為什麼不買粽子吃,非要自己做呢?可母親卻總是説:“外邊買的沒有我們自己做的好吃。”是嗎?我懷着疑問買了一個粽子來,可最後吃完兩個不同的粽子卻沒有發現有什麼差別。可母親為什麼這麼説呢?唉,真搞不懂。

今年的端午節,母親依舊買了做粽子的食材。我正好閒來無事便來到廚房,母親正在包粽子,只見她用粽葉做了一個漏斗,然後舀了一勺糯米再放上一顆紅棗,然後兩隻手靈巧的翻轉包好再用繩子紮好,不一會兒桌上便擺放了好多粽子。這一個個粽子像是一個模子印出來的。一個個綠色的小三角矗立在那裏,讓我人感到莊嚴、肅穆。

看到母親熟練的手法和包粽子的過程,我也想一試身手,便拿了一片粽葉,也捲了一個漏斗,剛舀了一勺糯米放進去,沒有想到它真成了漏斗,滿地的米粒鼓着白白的肚皮嘲笑我。母親笑着説:“算了吧,你歇去吧,我包好了叫你。”看着滿地的糯米“殘骸”我便不甘心:“不!媽,我一定要包一個粽子。”我又拿起了一片葉子。媽媽看出我已經下定決心,便鼓勵我説:“彆着急,慢慢來,你一定可以。”我這次很小心地終於包好了一個,可放在母親包的一堆中它卻”原形畢露“了。它不方不正,真看不出是什麼模樣。“別灰心,下一個一定能包得更好”,母親又説。我又開始包第二個,第三個......終於我包了一個和媽媽包得幾乎一模一樣的粽子。這時母親説“:“不錯呦,徒弟都超過師父了嘛!”聽了母親的誇讚我都笑得合不攏嘴了。

粽子煮上了鍋,我心裏卻有了一種莫名的期待。

端午節日記 篇6

每一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個節日起源於屈原投江的故事。人們以吃粽子、划龍舟的方式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

端午節的習俗是吃粽子、賽龍舟。端午節前一天,家家户户都開始包粽子。我可喜歡吃粽子了!剝開綠油油的粽葉,一粒粒糯米就像一個個胖乎乎的小娃娃,吃起來香香的,粘粘的,還帶着一股淡淡的粽葉香,可好吃了!

端午節的賽龍舟也很精彩。很多人握着船槳,齊心協力向前划着。鼓手敲着鼓,士氣高昂,場外發出雷鳴般的吶喊聲。賽龍舟的場面非常壯觀。

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不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而且傳承着中國的傳統文化。

端午節日記 篇7

一説起端午節,小朋友們就唱起有關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端午節流行於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乾淨,在廚房裏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南方過端午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學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

端午節日記 篇8

今天是端午節,媽媽早早的叫我們起牀,要帶我們去市場。我問:“幹什麼?”媽媽説:“今天是端午,正好是三裏大集,要帶你們去集市。”集市可是新鮮事,我們立即出發了。

到了市場上,誘人的粽子讓人垂涎三尺。我和媽媽在一個攤位前停下來,我們買上了粽子,坐下來吃粽子。一盤香噴噴的粽子,外皮包裹着綠綠的粽竹葉,看上去形狀就像是一座金字塔似的,打開竹葉一看,青青的竹葉,白白的糯米,紅紅的大棗,好誘人啊!我咬了一口,又香又甜,這是人間一大美味啊!

吃完粽子,我看到了幾個夥伴,我們又在一起捉迷藏,我隱蔽在車底下,他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沒能找到我,我看見其他人都被一網打盡了。我放了空槍,他們跑過來把整個停車場搜了一遍,我被抓住了。

我度過了一個愉快的端午節。

端午節日記 篇9

在距離端午節還有幾天的時候,周邊的環境裏處處都散發着端午節的氣息,大街小巷上已經有不少的小攤擺上了粽子。端午節特有的粽子,在空氣中蕩着悠悠的粽香,好像在時刻提醒着眾人,今年的端午節要來了。

今天就是端午節了,早上媽媽的手臂上跨着一個小竹籃就去集市上買粽子。雖然每年端午節,我家裏也會自己包上一些粽子,但是也還會買上一些粽子。當媽媽的小竹籃裏滿滿當當後,媽媽也就回家了。這個時候,我和爸爸也都已經起牀,並且將自己收拾好了。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在這個節日裏,家家户户都會吃上粽子。我家裏的早餐,也自然就少不媽媽剛剛買回來的粽子了。

外面買的粽子與自家做的粽子,在口味上還是有着很大的區別的。相比於外面的粽子,家裏包的粽子口味較淡,除此之外還比較鬆散。不得不説,在口感上,還是在外面買的粽子更勝一籌。

我們吃過早餐後,一家人出門了,因為我們還要去外面看划龍舟比賽呢。每年端午節,家鄉里的人就都會策劃上一場划龍舟比賽,在比賽的時候小河的周邊會圍上不少的人,一個一個的都不想錯過這場比賽。場面十分的熱鬧,所有在場的人肯定都會感受到振奮。我和爸爸媽媽每年都會來這裏看上一場划龍舟比賽,感受一下端午節的興奮。

今年的端午節似乎與去年一樣,但又似乎不一樣,因為今年的我長大了一歲,對端午節的感悟增加了一分。我不再只是關注什麼口味的粽子了,我關注起了我周邊人的笑臉,感受着端午節的熱鬧,瞭解起了端午節的來歷。

標籤: 範文 錦集 端午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duanwu/kw5o2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