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端午節 >

端午節作文[實用7篇]

端午節作文[實用7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節作文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作文[實用7篇]

端午節作文 篇1

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在這個傳統節日裏,有許多習俗:賽龍舟、包粽子……

端午節的由來,是很久以前,有一位詩人——屈原。他很愛國,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羅江身死。為了紀念這位愛國詩人,人們把每年的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來紀念屈原。

五月初五,家家户户都傳來了粽子的飄香。在以前,人們用粽葉包粽子,投進江裏,是怕魚吃掉屈原的屍體,讓魚吃粽子,魚吃飽後,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屍體了。

粽子的總類繁多,有甜的也有鹹的。有白粽子、肉粽子、蛋黃粽子、豆沙粽子……有小巧的“一口粽”,也有填滿餡料的大粽子。

粽子是用粽葉包的',餡料主要是糯米,包好用繩子繫緊,拿去蒸。熟了就是美味可口的粽子。

在端午節,人們用艾葉、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或懸掛在門上。因為端午時節及其隨後的一段時間裏,濕熱、温毒之氣鬱蒸,蚊蠅害蟲及細菌活動頻繁且繁殖生長迅速,疫病萌發,百病易從口鼻而入,所以用艾葉等做成香包,可以驅蚊、消毒。

賽龍舟是端午節很重要的一個習俗,在南方很流行。因為很久以前,楚國人很捨不得屈原,變坐船去營救。之後,每年的五月初五,都賽龍舟來驅趕魚兒吃掉屈原的身體。賽龍舟體現出人們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的精神。

在這個端午節,可不要忘了這位偉大色詩人!

端午節作文 篇2

盼星星,盼月亮,端午節終於到了,一家人摩拳擦掌忙活起包粽子。前一天早上,母親和奶奶把泡好的糯米拿出來,洗好粽子葉,準備開始包粽子。

我從來沒包過粽子,於是對母親説:“母親,我不會包粽子,你能不能教教我啊?”母親説:“行,包粽子挺好學的,但是剛開始包很困難,你得耐心點兒。首先,將兩片竹葉疊起來,摺疊成漏斗形狀。注意,卷的時候要儘量地緊,否則煮的時候會漏米。”我跟着母親做,把粽子葉疊成一個漏斗。

“然後放入糯米,但是不要放得太滿。如果喜歡吃紅粽子,可以在裏面放一兩顆小紅棗。”

“在封口之前,先在糯米上撒點水,然後將餘下的粽子葉蓋在漏斗的大口上,現在粽子變成了一個三角錐形,再用剩下的粽子葉把粽子裹緊。最後用繩子或馬蘭葉把粽子綁緊。”這一步非常關鍵,説着簡單,做起來難。小小的粽子葉很“調皮”,就是不聽我的.話,“捉弄”我好半天。在我想把粽子裹緊時,裏頭總是有米漏出來,氣得我哇哇大叫,最後在母親的指導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包好了一個粽子。儘管形狀看起來不是很美觀,但這是我包的最好的一個了。

下一步,開始煮粽子了。先把粽子整齊地擺在鍋裏,把鍋簾壓在粽子上面,再往鍋簾上放一盆水。最後把水順着鍋邊倒進去,大火煮40分鐘,香噴噴的粽子就出鍋了。

到了端午節這天早上,母親給我係上了五彩線,還囑咐我不要隨便折斷或丟棄,只能在端午節後第一場雨時才能扔掉。母親還告訴我了五彩線的來歷,它象徵着五色龍,可以降伏鬼怪,帶走一切疾病。我們還在門口插上艾草,掛上紙葫蘆,家裏充滿了節日的氣氛。

早上忙完這些以後,今天的主角——粽子,終於登場了!白白的粽子蘸上白糖,真是又香又甜,又軟又黏,好吃極了。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作文 篇3

端午節前的十來天,母親便開始唸叨籌劃過節的相關內容了。因為當時的家庭景況是比較窘迫的,所謂八年級、十六打牙祭,便已經是比較過得去的人家才有的生活了。但是,為了在過節那天,使我兄妹倆不至於眼饞別人,母親便想方設法也要將節日過得象模象樣的才行。到了端午節頭一天晚上,便叮囑我們早點睡,第二天好早點起來去看“龍舟”,而母親則要將過節的食用品細細的地默想一遍,然後把各式各樣的材料備齊。還把父親剛從竹樹上摘下的青翠的竹葉一遍一遍地刷洗乾淨,然後放在通風處讓它們自動風乾。之後便是把糯米浸泡起來,一直把糯米浸得酥軟酥軟的,才會心安理地休息下來。

我們總是在激動和興奮中、在母親的.一再督促下才安然入睡的。第二天一打早,便隨着母親起牀了。匆匆地洗把臉,搬了小竹凳坐在門口悠閒自在地看母親包粽子。包粽子,放在一個很大的傢伙裏,一個小盆子裏放着餡,一個盆子放着浸泡過的糯米,還有粽子葉等。只母親拿起粽子葉,那葉子在她手裏是那麼的馴服,她輕輕一折,便折出了個漂亮的漏斗狀來。母親包的粽子極飽滿,並且是有稜有角的。四個漂亮的角兒像是整裝待發的衞士,一個個雄赳赳的。我學了幾次,雖然是終於也有了稜角,卻總不能叫人滿意。因為我的粽子包來包去都只有三個角兒,而且同母親的擺在一起便顯得寒酸極了。我總是很納悶,母親那雙粗糙得如干樹枝的大手怎可能做出如此精美的藝術品呢?

粽子包完之後,母親把包好的粽子放到大鐵鍋裏煮,因為粽子太多了,父親編織一條稻草辮子,盤在鍋沿上就能煮好多粽子,父親在煮粽子的湯裏,倒進稻草燒的灰湯,煮出來的粽子顏色好看,黃黃的,鄉下人都有這個習慣。剛剛煮好了的粽子有一股誘人的竹葉香。打開粽葉,黑醬油甜滋滋的味道便首先鑽進了鼻子裏。然後是糯米和花生淡淡的香味。輕輕地咬上一口,嚼一嚼,各種材料所混合在一起而造就的特有的香味和口感,叫人滿足得有種飄飄欲仙之感。

端午節那天,父母親起個大早,除包粽子之外,還為我們張羅端午節的盛餐。當母親準備好一切,就招呼我們吃粽子,過一個快樂祥和的端午節。

如今,在城市裏,每天都可以過端午節,每天都有粽子吃,而粽子的內容也豐富了。有的還打出文化牌子,但我覺得這些粽子比不上母親那些粗糙,吃母親的粽子吃的是一種親情。雖然,母親的身體日漸佝僂,包粽子的動作更慢了,但我還是喜歡母親包的粽子,吃上一輩子。

端午節作文 篇4

梅子熟透後,端午的腳步款款而來,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屈原投江自盡,人們為了不讓江裏的魚吃屈原的身體就在江裏投放大量的粽子,人們選擇為了這個紀念五月初五為端午節。

我家鄉的端午節可是一個非常熱鬧的節日,家家買粽葉包粽子,吃粽子,各種口味的粽子都有,有鹹蛋味的,有鮮肉味,有臘肉味,有蜜棗味,有綠豆沙味,也有白味的,形狀各一,有小方正形狀的,有三角形狀的,家裏小孩每人可以任意選擇一個口味的粽子,方正代表堂堂正正,誠實守信,兄弟姐妹們什麼時候高興什麼時候吃。

現代都市的超市隨時可以買到各種味道的粽子,但回味家鄉的粽子總是有無限的遐想和回憶,一絲牽掛。

除了包粽子,釀幾壇糯米端午酒也是家鄉的傳統習俗,奶奶將糯米先煮後蒸,放入一些有酵母功效“曲子”封存起來,過20天后,散發出濃濃的醇香味,然後與棗子、杏仁、桂圓、枸杞、桂花、荔枝、陳皮熬成新酒,與前幾年的老酒和起來,下窖了,通過幾個月的結合,這端午酒可算釀出來了,搖出一瓢,奶奶叫我品嚐一下,這可是脣齒留香,還真應了這句話——“泉香而酒洌”。

這還沒完,在端午是要掛“容臭”的',也就是俗稱的香包的一個小藥囊,據説傳統的五月天是毒日,天氣燥熱,五毒俱全,古代人就是佩戴香包來驅除温病,增強免疫力,保佑安康,在這個節日裏,不分男女老幼,都會佩上香包,不為別的,這也是為了傳承老一輩的優良傳統。

看,這就是我家鄉的端午節,是樸實的,是無華的。

端午節作文 篇5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我和媽媽爸爸來到了包公園遊玩。

包公園是合肥的主要景點,包括包公祠、包公墓、清風閣、浮莊四個景點。四大景點中,清風閣東連包公墓,西鄰包公祠,是為紀念北宋名臣包拯誕辰1000週年而建,佔地2.2公頃,其中主體建築是一高42米,明五暗四共九層仿宋風格的.塔式閣樓,從閣頂可俯瞰合肥城市風光及整個包公園的秀麗景色。我們先去了“包公墓”。走進墓室,一股涼氣撲面而來。在兩側各砌有一面石壁,石壁上繪有二十四孝故事,我印象特別深的有《卧冰求鯉》、《哭竹生筍》、《懷橘遺親》,它們都在闡釋“孝”的含義,同時讚揚包拯是一個孝順親人、長輩的典範。墓室頭頂上有一扇玻璃門,裏面有包拯的棺木和遺物,許多人都來瞻仰。看着包拯留下的生前遺蹟,我們更是懷念這位鐵面無私的“包青天”。

接着,我們來到了浮莊。浮莊裏面桃紅柳綠,芳草如茵,河水清澈見底。我和媽媽爸爸買了票在湖上開船。我來當司機,爸爸來當副司機。雖然只開了一圈,但是我們都非常的開心。隨後我們又來到了清風閣,包公祠,等幾個地方遊玩。今天真是好開心啊!

端午節作文 篇6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終於來了,家家户户都忙着包粽子,煮雞蛋,掛艾蒿呢!

一大早,我和媽媽就趕到菜市場買好竹葉和糯米,準備回家動手包粽子。首先,我把竹葉和糯米進行清理,然後放在一個碗裏。開始包粽子了,只見媽媽拿了三四片竹葉折成一個漏斗形,然後把糯米放進摺好的漏斗裏,接着再把粽子折成四個稜角,用繩子一綁,一個粽子就這樣在媽媽的`手中誕生了。

看着媽媽包的粽子,我心想:這不是挺容易的嗎?我這麼聰明,一定可以把它包好的!於是我就照着媽媽的步驟一步一步操作,可是當我把糯米放進去的時候,它總是會溜走,於是我只能再次把頂端封得嚴嚴實實的,再用麻繩捆起來,太棒了,我人生中第一個粽子終於誕生啦!不管這個粽子包的好不好,這也是我第一次嘗試,我非常開心!

端午節作文 篇7

不知不覺,離開家鄉近八年了。

又是一個傳統的節日,這讓我想起童年時在家鄉那個可與春節相比的端午節。

我的家坐落在福建一個美麗的小縣城,新西蘭作家路易·艾黎早年到過那裏,稱她是中國最美麗的兩個小山城之一(另一個是沈從文的老家湖南鳳凰)。

家鄉的人十分看重端午節,在節日即將來臨時,人們就上山去割艾草,也會把家裏清掃一遍。五月初,這個小山城就到處瀰漫着濃濃的艾草味了。

端午節那天,家家户户門前都掛上艾草,家裏的角落也都要噴上雄黃酒。每當這時,我就跟在奶奶後面,看她端着一隻漂着一層雄黃的.海碗,嘴裏嘬滿一口,然後一下一下地噴向老屋的每個角落。

我很好奇,追着問:“奶奶,為什麼要噴雄黃?”奶奶便會神祕地左顧右盼,然後悄悄地擺擺手,説:“小孩子家,莫問!”

我又偷偷地跑去問媽媽,她説:“這是避邪的呀,奶奶怕‘邪’聽到,若是它聽見了,不就驅不了它了嗎?”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於是,我也偷偷地拿一小杯雄黃酒,學着奶奶的樣子,往牀頭噴一噴。我想,以後我就再也不會做噩夢了。那雄黃酒的味道可真不好聞,不過一想到已經把“邪”給驅趕了,我就揚揚得意起來。

端午節,也同樣是孩子們期盼的節日。

端午節一到,我從幼兒園回家,一進屋,就會看見廚房桌台上擺着一大鍋煮好的艾草湯(其中還有許多我説不上來的草根、樹根),散發着淡淡的清香。

午飯後。媽媽就會用這艾草湯水給我洗澡,洗完後,我便可以穿上新衣服,那衣服裏也透着艾草的氣息呢。接着,奶奶把布做成的“小公雞”掛在我的脖子上,“公雞”的尾巴上翹着幾根長長的染紅的雞毛,下面是用艾草織成的裝紅蛋的袋子,我便歡歡喜喜地上幼兒園去了。

這可是我揚眉吐氣的日子!平時在幼兒園,我是再普通不過的了,可這一天卻不一樣,我掛着“小公雞”把頭仰得高高地,兩隻手背在後面,得意揚揚地在教室裏走來走去,因為我家的“公雞”做得最好看了!

下午放學回家後,我就可以向長輩們討紅蛋了。我一邊唱着“雞公仔,啄尾巴,一路啄到婆婆家,婆婆出來看雞仔,雞仔出來拗桃花,桃花開,李花開,開到婆婆心裏花花開……”,一邊向奶奶、外婆要紅蛋(紅蛋也是用艾草煮的),然後把紅蛋放到艾草袋裏。

印象最深的是,外婆有兩個媽媽+一個生母,一個養母,自然我就比其他孩子多拿幾個紅蛋。掛在胸前得意地晃悠晃悠。那時候我就想:哈哈,家裏親戚多,真是好啊!

哦,家鄉的端午節!此時,我在廣州,又想起艾草浴、艾草蛋、有艾草昧的新衣服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duanwu/p9e72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