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寒衣節 >

寒衣節習俗(熱)

寒衣節習俗(熱)

寒衣節習俗1

山東淄博習俗:農曆十月七年級日,是人們上墳祭祖的傳統日子,多供以秋季豐收之物,意在報告祖先全面收成完畢。這天上墳除了燒紙以外,還用彩紙剪做衣帽,焚於墓前,有“十月一,上墳燒寒衣”之説,意為祖先捎去過冬衣服。桓台居民多是用“煎餡食”祭祖。淄川除了上墳祭祖以外,還於傍晚到野外路口,為沒有後人的死者祭祀,添“禦寒衣”。

寒衣節習俗(熱)

老北京人的習俗:過去北京有句諺語叫“十月一,送寒衣”。這種風俗早在明代就有了。劉侗的《帝京景物略》中寫的很詳細,所謂“識其姓字輩行,如寄書然”等等。意思是天氣冷了,一家都穿新衣了,也應該給死去的親人寄點寒衣去。每年到十月七年級,人們總是預先糊好“寒衣包”、“金銀包袱”,在包袱外面寫上地址,某某人收,然後再焚化了。十月初,送了寒衣之後,據説在清代,還要頒發曆書,各處書局刻印出售。舊時的北京,大小衚衕中,常看到有人背一個布包,手中拿一疊子曆書,一邊走一邊叫賣:“賣皇曆,賣皇曆。”這也算是舊京的一景吧。

老南京的“寒衣節”:是日,人們把各色彩紙糊成的冥衣,裝在一紅紙袋裏,上寫亡者的身份和姓名。七年級當晚,把紙袋供在堂上祭奠一番,然後拿到門外焚化,以示對亡人的記掛,祈求賜福保佑,並把剛收穫的赤豆、糯米做成熱羹嘗新。

山西寒衣節習俗:晉南地區送寒衣時,講究在五色紙裏夾裹一些棉花,説是為亡者做棉衣、棉被使用。

晉北地區送寒衣時,要將五色紙分別做成衣、帽、鞋、被種種式樣。甚至還要製作一套紙房舍,瓦柱分明,門窗俱備。這些紙製工藝品除體積縮小之外,看上去比真房院還要精緻漂亮。

寒衣節自古有之。據考證,早在周朝時,農曆十月七年級是臘祭日,這天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據《禮記·月令》,農曆十月是立冬的月份。這一天,天子率三公九卿到北郊舉行迎冬禮,禮畢返回,要獎賞為國捐軀者,並撫卹他們的妻子兒女。已經死去的人怎麼受賞呢?為他們“送寒衣”。上行下效,遂相沿成習。在《禮記·月令》中,同時還描述了周代臘祭的情形:以獵物為祭品,天子在社壇上祭祀日月星辰眾神,在門閭內祭祀五代祖先,同時慰勞農人,頒佈新的作息制度。

《詩經·豳風·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説從九月開始天逐漸要冷了,人們該添置禦寒的衣裳了(因此十月七年級又俗稱授衣節)。不過,前代授衣多在夏曆九月,日期不確定。

唐玄宗天寶二年八月下詔(《唐大詔令集》卷77),這一詔令直接影響到民間拜墓送衣的習俗。由於十月剛入冬,九月稍嫌早,所以,這一習俗在宋代便推移到了十月朔日。

宋代十月朔的習俗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授衣、祭祀和開爐。宋人祀先用“綿球楮衣”,後世稱之為“寒衣”,不過,宋人尚無此稱。

明代劉侗、於奕正在《帝京景物略·春場》中詳細記載了當時的寒衣節:“十月一日,紙肆裁紙五色,作男女衣,長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緘,識其姓字輩行,如寄書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門,曰送寒衣。新喪,白紙為之,曰新鬼不敢衣彩也。送白衣者哭,女聲十九,男聲十一。”

在潘榮陛的《帝京歲時紀勝·送寒衣》中,則記載有清代寒衣節的情形:“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掃墓,如中元儀。晚夕緘書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帶衣履,於門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

寒衣節,俗稱“十月一”、又叫“臘冥陰節”、“燒衣節”等,這一天,是合葬、遷墳、燒紙等祭奠的節日,與春季的清明節、秋季的中元節並稱為中國民俗節日中的三大鬼節。寒衣節裏,人們要為亡人燒寒衣,婦女們要在這一天將做好的棉衣拿出來,讓家人試穿;男人們則在這一天整理火爐。寒衣節吃什麼?人們吃餃子、麪條等食物來度過寒衣節。

麪條

民間在十月一日,不僅要為亡人送寒衣過冬,就是生者也要進行一些象徵過冬的傳統活動。民間改善生活,山區興吃蕎麪、莜麪。寒衣節吃麪的習俗習俗由來已久。冬季中午吃一碗營養搭配合理的麪條是不錯的選擇。平時應酬較多的人,喝酒後最宜吃碗陽春麪,不僅解酒,還能起到養胃補身的功效。

冬天是吃蘭州拉麪最好的季節。炸醬麪是幾種風味面中營養搭配最合理的。刀削麪由於製作工藝的差別,面較硬且不易消化,所以青年人可以多嘗試,而老年人就不該多吃了。吃麪條應該多搭配一些蔬菜、蛋類食品。

紅豆飯

後人把十月七年級當悼亡節來過時,以紅豆飯為奠。迄今江蘇大豐一帶還有個傳説,大意為:從前有個放牛娃,因與地主抗爭,被地主砍死,鮮血把撒在地上的米飯染得通紅。這一天正是十月七年級。此後,窮人在十月七年級都要吃紅豆飯紀念他,尚有童謠為證:“十月朝,看牛娃兒往家跑;如若不肯走,地主摑你三犁擔子一薄刀。”

紅豆的表皮緻密而堅實,需要提前浸泡處理一下,否則蒸出來會很硬。傳統的紅豆飯做法是將紅豆事先泡水數小時,讓其喝飽水後,有時候還需要提前煮一下紅豆,然後再與大米一起蒸煮。現在可以稍微提前泡一下紅豆(也可不泡),然後用高壓鍋直接蒸煮,半個小時,軟糯香甜的紅豆飯就可以出鍋了。

逆餈

在惠州傳統的風俗中,“十月朝”是一個傳統的節日,是牛的生日,也是惠州傳統的祭牛節。在這一天,惠州人要吃一種叫“逆餈”的傳統食品。惠州人認為,牛為人類辛勤勞動了一年,要慰勞慰勞牛。

除了做些逆餈供奉牛神外,還有一些農户將菜葉包裹着逆餈來喂牛,祈求它身強體健。剩下的逆餈除了自己吃外,還會送給親朋好友。久而久之,這逆餈就成了惠州最有代表性的.民間傳統食品之一。

餈粑

“十月朝,餈粑碌碌燒。”這是一句客家俗語,説的是每年農曆十月七年級,家家户户都會製作餈粑。十月七年級恰逢秋收完畢,勤勞的客家人會把新收的糯米打成粉,搓糊蒸熟後,以糯米為皮,加入花生、芝麻、糖等餡料,做成應節食物餈粑,以慰勞一家老少,慶賀豐收。

吃餈粑最過癮的吃法就是吃烤餈粑,冬日的山區陰寒潮濕,為了取暖,一般人家都會燃起火爐,大夥圍坐一團。將餈粑放在火盆木炭上烤炙,餈粑在炭火中漸漸鼓脹,嘰嘰作響,表皮微微隆起後像個大包子。此時將表皮弄破,會有一股白氣騰出,用口撕咬外酥內軟外黃裏白,似一個“金包銀”的餈粑拿在手裏軟乎乎的,但千萬要注意避免燙了口舌。

餃子

洛陽有話雲:“十月一,油唧唧。”意思是説,十月七年級這天,人們要烹炸食品,剁肉、包餃子,準備供奉祖先的食品。桓台居民多是用“煎餡食”祭祖。

民間有“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的説法,來源於醫聖張仲景,他看到嚴寒中百姓耳朵被凍壞,故用麪包了驅寒藥材,煮熟做成“嬌耳湯”治好了百姓的耳朵。通常餃子餡料有葷有素,這種合理營養搭配,能起到進補養生的作用。除了必須的肉類和蔬菜,大蒜等調味料也能起到提高肌體抵抗力的作用。

寒衣節習俗2

每年農曆十月七年級,謂之“十月朝”,又稱“祭祖節”。為送寒衣節。亦稱冥陰節,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與春季的清明節,秋季的中元節,並稱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節”。為免先人們在陰曹地府挨冷受凍,這一天,人們要焚燒五色紙,為其送去禦寒的衣物,並連帶着給孤魂野鬼送温暖。十月一,燒寒衣,寄託着今人對故人的懷念,承載着生者對逝者的悲憫。同時,這一天也標誌着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父母愛人等為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

這個節日自古有之。據考證,早在周朝時,農曆十月七年級是臘祭日,這天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禮記。月令》中描述了周代臘祭的情形:以獵物為祭品,天子在社壇上祭祀日月星辰眾神,在門閭內祭祀五代祖先,同時慰勞農人,頒佈新的作息制度。

《詩經。豳風。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説從九月開始天逐漸要冷了。人們該添置禦寒的衣裳了,因此十月七年級[1]又俗稱授衣節。故前代授衣多在夏曆九月,日期不確定。

《唐大詔令集》卷77:唐玄宗天寶二年八月制曰:“?祀者,所以展誠敬之心,薦新者,所以申霜露之思。是知先王制禮,蓋緣情而感時。 ……自流火屆期,商風改律,載深追遠,感物增懷,且詩著授衣,令存休浣,在於臣子,猶及恩私,恭事園陵,未標典式。自今以後,每至九月一日,薦衣於寢陵,貽範千載,庶展孝思。且仲夏端午,事無典實,傳之淺俗,遂乃移風,況乎以孝道,人因親設教,感遊衣於漢紀,成獻報於禮文,宣示庶僚,令知朕意。 ”這一詔令直接影響到民間拜墓送衣的習俗。由於十月方入冬,九月稍嫌早,這一習俗在宋代便推移到十月朔日。

宋代十月朔的習俗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授衣、祭祀和開爐。呂希哲《歲時雜記》載:“十月朔,京師將校禁衞以上,並賜錦袍。皆服之以謝。 ……邊防大帥、都漕、正任侯,皆賜錦袍。舊河北、陝西、河東轉運使副無此賜。祖宗朝,有人自陳,乃賜衣襖。諸軍將校皆賜錦袍。 ”(←授衣)(祭祀→)據《東京夢華錄》記載,東京汴梁九月“下旬即賣冥衣、靴鞋、席帽、衣段,以十月朔日燒戲故也”,至“十月一日”,則“士庶皆出城饗墳,禁中車馬出道者院及西京朝陵。宗室車馬,亦如寒食節” 《夢粱錄》記南宋臨安也是“士庶以十月節出郊掃鬆,祭祀墳塋。內庭車馬,差宗室南班往攢宮行朝陵禮”。《河南程式遺書》雲:“拜墳則十月一日拜之,感霜露也。 ”宋人祀先用“綿球楮衣”,後世稱之為“寒衣”,宋人尚無此稱。[2]

明代劉侗、於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場》有當時寒衣節的詳細記載:“十月一日,紙肆裁紙五色,作男女衣,長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緘,識其姓字輩行,如寄書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門,曰送寒衣。新喪,白紙為之,曰新鬼不敢衣彩也。送白衣者哭,女聲十九,男聲十一。”

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送寒衣》上有清代寒衣節的情形:“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掃墓,如中元儀。晚夕緘書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帶衣履,於門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

因先秦的迎冬禮儀脱胎而成

據《禮記·月令》記,農曆十月是立冬的月份。這一天,天子率三公九卿到北郊舉行迎冬禮,禮畢返回,要獎賞為國捐軀者,並撫卹他們的妻子兒女。已經死去的人怎麼受賞呢?為他們"送寒衣"當是題中應有之義,上行下效,遂相沿成習。不過這種觀點只能停留在推論上,因為有關民間於十月七年級"燒獻""冥衣靴鞋席帽衣段"的記載,直到宋代才出現於文人的風土記述中,如果説寒衣節是先秦時就形成的,那就很難對這麼長一段時間內的記錄空白作出合理解釋。所以,也有人推斷寒衣節俗的形成不會早於宋代。

朱元璋“授衣”傳説

農曆十月在古代是一個重要的月份,此時正是稻穀收穫進倉之際,“是月也,天子始裘”(《禮記·月令》),天子以穿冬衣的儀式,昭告庶民:冬天已經來臨。相傳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稱帝,為了顯示順應天時,在十月七年級這天早朝,行“授衣”之禮,並把剛收穫的赤豆、糯米做成熱羹賜給羣臣嘗新。南京民諺説:“十月朝、穿棉襖,吃豆羹、禦寒冷。”“寒衣節”由此而來。人們還在加衣避寒的同時,也將冬衣捎給遠在外地戍邊、經商、求學的遊子,以示牽掛和關懷。

孟姜女千里送寒衣

給死人送衣服這個習俗,據説是由孟姜女首開先河。

相傳,秦始皇時期江南孟家灣住着位孟員外,老夫妻相敬如賓,親密無間,常常在後花園賦詩作畫。有一年老員外在假山旁種了棵葫蘆,枝蔓粗壯,葉子繁茂,有的蔓竟順牆爬到隔壁姜家。串家姜家的蔓結了個大葫蘆。

到秋後,老員外對姜家説:“將葫蘆剖兩半,你家一半我家一半。不料葫蘆裏有個白胖胖十分可愛女娃娃,經協商由孟家扶養,取名孟姜女。光陰荏苒,轉眼這女孩長的婷婷玉立,識書達理,年已十八歲。一天天孟姜女在花園池塘邊打撈落水的扇子,恰巧被逃避徭役、躲在花園樹叢裏的範喜良看見。喜良是個英俊青年,孟家就招他為婿。不料,正當兩個拜堂成親之時,追兵趕到,將範喜良抓走,送到北方去修萬里長城。孟姜女日夜思念丈夫,悲痛萬分。

有一天,江南飄着雪花,朔風陣陣,孟姜女打了個寒顫,心想幾年來丈夫的衣服早已磨破了,哪能敵得住塞外凜冽寒風,便決心給丈夫做身寒衣親自送去。於是棉花厚厚地絮、針線密密地縫,把思念丈夫的一片深情縫進寒衣裏。寒衣做好了,她告別父母,揹着寒衣,踏上千裏迢迢送衣的路途。一路上,有時陰雨連綿,泥濘遍地,步履艱難;有時錢風驟起,飛沙走石,天昏地暗;有時山高路險,荊棘叢生,猛獸出沒;有時大雪紛飛,冰天雪地,寒風刺骨。

儘管歷經艱險,心頭仍抱着一個堅定信念:儘快讓丈夫穿上寒衣。可是當孟姜女來到長城腳下,她萬萬沒有想到,丈夫範喜良在一年前的冬天,活活地累死,屍骨埋在萬里長城底下。孟姜女一聽,不禁放聲大哭。她邊哭邊雙手拍打城牆,高喊着“範喜良”名字,孟姜女哭一陣慘死的丈夫,罵一陣殘酷的暴君。在她憤怒的控訴聲裏,天空中風暴嘶吼,大海上怒濤翻滾,一齊向萬里長城壓了過來。忽然間天崩地裂一聲巨響,一段萬里長城塌了,露出一具白骨。孟姜女守着白骨一連哭了七天七夜,之後將寒衣燒掉,只見那寒衣緩緩飄起,又漸下落着孟姜女轉了三圈,便穩穩落下覆蓋在白骨上……

長城內外的父老鄉親將農曆十月一日,孟姜女送寒衣這一天,稱為“寒衣節”。

以後,相沿成習每逢十月七年級這天,人們都要用五色彩紙剪寒衣,到墳頭上燒給死去的親人。有的將所剪制的寒衣,懸掛在小樹枝上或插在墳頭。這樣做,雖然反映也人們的封建迷信思想,但另一方面也寄託了人們對故去親人的一種緬懷之情。

商人促銷伎倆

還有一種説法,認為“十月一,燒寒衣”起源於商人的促銷伎倆。

據不完全可靠消息,這個精明的商人生逢東漢,乃是造紙術的發明人——蔡倫的大嫂。

這位大嫂芳名慧娘,她見蔡倫造紙有利可圖,就鼓動丈夫蔡莫去向弟弟學造紙。蔡莫是個急性子,工夫還沒學到家,就張羅着開了家造紙店,結果造出來的紙質量低劣,乏人問津,夫妻倆只好對着一屋子的廢紙發愁。

眼見就得關門大吉了,慧娘靈機一動,想出了個鬼主意。

一天深夜,驚天動地的鬼哭聲衝出了蔡家大院。鄰居們嚇得不輕,次日一早,趕緊跑過來探問究竟,這才知道慧娘昨晚暴病身亡。只見當屋一口棺材,蔡莫一邊哭訴,一邊燒紙。燒着燒着,棺材裏忽然傳出了響聲,慧孃的聲音在裏面叫道:“開門!快開門!我回來了!”眾人呆若木雞,好半天才回過神兒來,上前打開了棺蓋。只見一個女人跳出棺來,可不是慧娘是誰?

那慧娘搖頭晃腦,高聲唱道:“陽間錢路通四海,紙在陰間是錢財,不是丈夫把錢燒,誰肯放我回家來!”她告訴眾人,她死後到了陰間,閻王發配她推磨。她拿丈夫送的紙錢買通了眾小鬼,小鬼們都爭着替她推磨——有錢能使鬼推磨啊!她又拿錢賄賂閻王,閻王就放她回來了。

蔡莫裝出一副莫名其妙的樣子,説:“我沒給你送錢啊!”慧娘指着燃燒的紙堆説:“那就是錢!在陰間,全靠這玩意兒換吃換喝。”蔡莫一聽,馬上又抱了兩捆紙來燒,説是讓陰間的爹孃少受點苦。

夫妻倆合演的這一出雙簧,可讓鄰居們上了大當!眾人見紙錢竟有讓人死而復生的妙用,紛紛掏錢買紙去燒。一傳十,十傳百,不出幾天,蔡莫家囤積的紙張就賣光了。由於慧娘還陽的那天是十月七年級,後世的人們便都在這天上墳燒紙,祭奠死者。

這兩個傳説一悲一喜,道具雖有不同(一個是燒棉衣,一個是燒紙錢),卻都是拿死人做文章,撥的都是人們心中那根親情弦。

江蘇“紅豆飯”傳説?

後人把十月七年級當悼亡節來過時,以紅豆飯為奠。迄今江蘇大豐一帶還有個傳説,大意為:從前有個放牛娃,因與地主抗爭,被地主砍死,鮮血把撒在地上的米飯染得通紅。這一天正是十月七年級。此後,窮人在十月七年級都要吃紅豆飯紀念他,尚有童謠為證:"十月朝,看牛娃兒往家跑;如若不肯走,地主摑你三犁擔子一薄刀。"

準備供品

一般在上午進行。供品張羅好後,家人打發小孩到街上買一些五色紙及冥幣、香箔備用。五色紙乃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薄薄的,有的中間還夾有棉花。晌午吃過飯,主婦把鍋台收拾乾淨,叫齊一家人,這就可以上墳燒寒衣了。

進行拜祭

到了墳前,焚香點蠟,把餃子等供品擺放齊整,一家人輪番下跪磕頭;然後在墳頭劃一個圓圈,將五色紙、冥幣置於圈內,點火焚燒。有的人家不但燒冥幣,還燒用五色紙糊成的豪宅、汽車等“奢侈品”,一邊燒,一邊唸叨:“某某呀,你活着時辛苦操勞,死了就好好享福吧,住豪宅,開寶馬,風風光光,氣死閻王!”生怕親人在陰曹地府過不上好日子。

還有的人家,在墳頭劃圓圈時,不忘在旁邊另加個圓圈。其用意乃在救濟那些無人祭奠的孤魂野鬼,以免他們窮極生惡,搶走自家祖先的.衣物。

因地區不同,全國各地送寒衣的習俗也有差異。

有的地方,“燒寒衣”的習俗,就有了一些變遷,不再燒寒衣,而是“燒包袱”人們把許多冥紙封在一個紙袋之中,寫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應稱呼,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無寒衣之實。人們認為冥間和陽間一樣,有錢就可以買到許多東西。

晉南地區送寒衣時,講究在五色紙裏夾裹一些棉花,説是為亡者做棉衣、棉被使用。

晉北地區送寒衣時,要將五色紙分別做成衣、帽、鞋、被種種式樣。甚至還要製作一套紙房舍,瓦柱分明,門窗俱備。這些紙製工藝品除體積縮小之外,看上去比真房院還要精緻漂亮。

洛陽話有云:“十月一,油唧唧”,意思是説,十月七年級這天,人們要烹炸食品,剁肉、包餃子,準備供奉祖先的食品。這些東西油膏肥膩,操作間不免弄得滿手、滿臉皆是。

市區、偃師、宜陽等地,也有人不去老墳燒寒衣,而在家門口及十字路口燒。待到十月七年級這天,瞅着天快黑了,人們抓把土灰,在家門前撒一個灰圈,然後焚香上供,燃燒紙衣、紙錠,祭奠先人。講究的人家,會特意跑到離家不遠的十字路口,為“遊魂路鬼”送寒衣,為的是“鬼有所歸,乃不為厲”,賄賂那些流浪鬼,使它們能與自家的亡人和平共處。

新安縣另有講究:新出嫁的媳婦逢十月七年級,得為夫家新故的老人添土;到家廟祭祖者,還得奏起鼓樂助興

清末民初,北京人大多沿襲舊俗,在十月七年級以前就要到南紙店去買寒衣紙,它是用冥衣鋪糊燒活的彩色蠟花紙,裁成布匹形狀的長條,一般是一張紙破三條或四條。粉紅色的印上白色圖案;白色的則印上青蓮色的圖案;黃色的則印上紅色圖案(一般均為牡丹、菊花、蝴蝶的連續圖案)。也有用素色紙的。

總之,只是象徵性的東西。有的把這些寒衣紙剪成衣褲狀,有的不剪,直接裝在包有紙錢、冥鈔的包裹裏焚化。還有的更為講究的富人,則是請冥衣鋪的裱糊匠糊一些皮襖、皮褲等高級冬裝。不論用什麼樣的寒衣,都要以紙錢、紙錠為主,一併裝在包裹內,供罷焚化。

宅府門第,在祠堂裏設奠;一般人家則將包裹當成主位,在堂上設奠,多以三碗水餃為供,富者不拘此限,乾鮮果品、滿漢糕點、冷葷熱炒,均無定例。焚香秉燭,全家依尊卑長幼次序行四叩首禮(謂“神三鬼四”)。祭罷,或送墳地,或在門口焚之。老喪一律不舉哀。

魯中一帶流行傍晚在野外路口燒寒衣,為無後人的死者或孤魂野鬼祭祀的作法。

魯西南一帶,寒衣節上除了準備寒衣外,還以亡者生前喜愛的戲曲或神話故事為題材製作紙紮供陰間娛樂。

南京地區送寒衣,要將各種冥衣裝一紅紙袋裏,上面寫明亡者的身份及姓名,七年級當晚,把紙袋供在堂上祭奠一番,而後拿到門外焚化,同時將剛收穫的赤豆、糯米等做成美食讓祖先嚐新。其實,這一系列的祭祀活動都是緬懷祖先,祈求保佑家族興旺、子孫平安的表現。

燒寒衣是個有技術含量的活兒,凡送給死者的衣物、冥幣等物,必須焚燒得乾乾淨淨,唯有如此,這些陽世的廢紙才能轉化為陰曹地府的綾羅綢緞、金銀財寶。倘若有一個紙角沒有燒盡,那麼對不起,你將前功盡棄,你所祭奠的亡人將得不到半分好處。

如今十月七年級上墳燒紙、燒寒衣的習俗已逐漸淡化,許多人只是到墳前默哀或獻上一束鮮花,來懷念逝去的親人。

凡屬送給死者的衣物、冥鈔諸物,都必須燒焚,只有燒的乾乾淨淨,這些陽世的紙張,才能轉化為陰曹地府的綢緞布匹、房舍衣衾及金銀銅錢。只要有一點沒有燒盡,就前功盡棄、亡人不能使用。所以十月一日燒寒衣,要特別認真細緻。這種行動雖然看來好笑,卻也反映了生者對亡人的哀思與崇敬,屬於一種精神上的寄託。

民間送寒衣時,還講究在十字路口焚燒一些五色紙,象徵布帛類。用意是救濟那些無人祭祖的絕户孤魂,以免給親人送去的過冬用物被他們搶去。

焚燒寒衣,有的地方在亡者墳前進行,講究在太陽出山前上墳。有的地方習慣在門前焚燒祭物。雁北許多地方及晉中的平遙等縣,傍晚婦女要在門外放聲大哭。臨縣舊日傳有一詩:“粘紙成衣費剪裁,凌晨燒去化灰埃。禦寒泉台果否用?但聞悲聲順耳來!”既描述了送寒衣的情景,又對其傳説效應提出了質疑。

兒女們守孝,穿三年孝服。孝滿之年的十月七年級日換穿常服。先人的遷墳合葬等儀式,民間也總是習慣在十月一日進行。

民間在十月一日,不僅要為亡人送寒衣過冬,就是生者也要進行一些象徵過冬的傳統活動。婦女們要在這一天將做好的棉衣拿出來,讓兒女、丈夫換季。如果此時天氣仍然暖和,不適宜穿棉,也要督促兒女、丈夫試穿一下,圖個吉利。男人們則習慣在這一天整理火爐、煙筒。安裝完畢後,還要試着生一下火,以保證天寒時順利取暖。

十月一日,婦女忌出行。民間改善生活,山區興吃蕎麪、莜麪。

十月一日送寒衣。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與春季的清明節,秋季的中元節,並稱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節”。

農曆十月七年級,謂之"十月朝",又稱祭祖節。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新收時祭奠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本。

道教宮觀一般會在這一天舉行攝招安靈超度法會,超度過往孤魂。

北京白雲觀壬辰年十月七年級舉行寒衣節超度法會

古人們也在農曆十月七年級用黍?祭祀祖先。農曆十月七年級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農曆十月七年級,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後天氣漸漸寒冷,人們怕在冥間的祖先靈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時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一般供物外,還有一種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作"送寒衣"。

後來,有的地方,“燒寒衣”的習俗,就有了一些變遷,不再燒寒衣,而是“燒包袱”人們把許多冥紙封在一個紙袋之中,寫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應稱呼,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無寒衣之實。人們認為冥間和陽間一樣,有錢就可以買到許多東西。

即墨在十月七年級的前一天,由家長率領兒孫們到祖墳添土。添土不用筐簍,要用衣服兜着,兜的土越多,族裏人丁越興旺。節日當天,則由旅長帶領家族中的男姓,抬着食盒、大方桌和豐盛的供品(20至30個大碗),逐個到墳瑩前祭拜,叫"上大墳"。現已改為一家一户攜帶少量供品(一般是餃子)"上小墳"了。

關於祭祖節還有這樣一個蔡倫造紙和蔡莫燒紙的故事。

蔡倫剛發明出紙時,買賣很好。蔡倫的嫂子慧娘就讓丈夫蔡莫向蔡倫學習造紙。回來開了一家造紙廠,但蔡莫造的紙,質量不好,賣不出去,二人很着急。後來,慧娘想了一個辦法,擺脱了困境。

某天的半夜,慧娘假裝因急病而死。蔡莫傷心欲絕,在她的棺材前悲哀不已,他邊燒紙邊哭訴:“我跟弟弟學造紙,不用心,造的紙質量太差了,竟把你氣病了。我要把這紙燒成灰,來解心頭之恨。”他燒完了又抱來紙燒,燒了一陣之後,只聽見慧娘在棺材裏喊:“把門開開,我回來了。”這可把人們嚇呆了,人們把棺材打開,慧娘裝腔作勢地唱道:“陽間錢能行四海,陰間紙在做買賣。不是丈夫把紙燒,誰肯放我回家來?”

慧娘唱了很多遍説:“剛才我是鬼,現在我是人,大家不要害怕。我到了陰間,閻王就讓我推磨受苦,丈夫送了錢,就有許多小鬼幫我,真是有錢能使鬼推磨。三曹官也向我要錢,我把全部的錢都送了他,他就開了地府後門,放我回來了。”蔡莫裝作糊塗:“我並沒有送錢給你啊?”慧娘説:“你燒的紙就是陰間的錢。”這樣一説,蔡莫又抱了幾捆紙,燒給他的父母。

在場的人們一聽,便以為燒紙有很大的好處,都向蔡莫買紙。慧娘慷慨地送給鄉親,這事一傳十,十傳百,遠近的鄉親都來買蔡家的紙,燒給自己死去的親人。不到兩天,積壓的紙被搶購一空。慧娘“還陽”那一天正是農曆十月七年級,因此,後人都在十月七年級祭祀祖先,上墳燒紙,以示對祖先的懷念。

寒衣節習俗3

寒衣節簡介

據考證,早在周朝時,農曆十月七年級是臘祭日,這天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禮記.月令》中描述了周代臘祭的情形:以獵物為祭品,天子在社壇上祭祀日月星辰眾神,在門閭內祭祀五代祖先,同時慰勞農人,頒佈新的作息制度。《詩經.豳風.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説從九月開始天逐漸要冷了。人們該添置禦寒的衣裳了,因此十月七年級又俗稱授衣節。故前代授衣多在夏曆九月,日期不確定。

唐代《唐大詔令集》卷77:唐玄宗天寶二年八月制曰:“禋祀者,所以展誠敬之心,薦新者,所以申霜露之思。是知先王制禮,蓋緣情而感時。自流火屆期,商風改律,載深追遠,感物增懷,且詩著授衣,令存休浣,在於臣子,猶及恩私,恭事園陵,未標典式。自今以後,每至九月一日,薦衣於寢陵,貽範千載,庶展孝思。且仲夏端午,事無典實,傳之淺俗,遂乃移風,況乎以孝道,人因親設教,感遊衣於漢紀,成獻報於禮文,宣示庶僚,令知朕意。”這一詔令直接影響到中國民間拜墓送衣的習俗。由於十月方入冬,九月稍嫌早,這一習俗在宋代便推移到十月朔日。

宋代十月朔的習俗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授衣、祭祀和開爐。呂希哲《歲時雜記》載:“十月朔,京師將校禁衞以上,並賜錦袍。皆服之以謝。邊防大帥、都漕、正任侯,皆賜錦袍。舊河北、陝西、河東轉運使副無此賜。祖宗朝,有人自陳,乃賜衣襖。諸軍將校皆賜錦袍。”(←授衣)(祭祀→)據《東京夢華錄》記載,東京汴梁九月“下旬即賣冥衣、靴鞋、席帽、衣段,以十月朔日燒戲故也”,至“十月一日”,則“士庶皆出城饗墳,禁中車馬出道者院及西京朝陵。宗室車馬,亦如寒食節”《夢粱錄》記南宋臨安也是“士庶以十月節出郊掃鬆,祭祀墳塋。內庭車馬,差宗室南班往攢宮行朝陵禮”。《河南程式遺書》雲:“拜墳則十月一日拜之,感霜露也。”宋人祀先用“綿球楮衣”,後世稱之為“寒衣”,宋人尚無此稱。

明代劉侗、於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場》有當時寒衣節的詳細記載:“十月一日,紙肆裁紙五色,作男女衣,長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緘,識其姓字輩行,如寄書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門,曰送寒衣。新喪,白紙為之,曰新鬼不敢衣彩也。送白衣者哭,女聲十九,男聲十一。”

清代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送寒衣》上有寒衣節的情形:“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掃墓,如中元儀。晚夕緘書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帶衣履,於門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

寒衣節各地習俗

晉南地區送寒衣時,講究在五色紙裏夾裹一些棉花,説是為亡者做棉衣、棉被使用。

晉北地區送寒衣時,要將五色紙分別做成衣、帽、鞋、被種.種式樣。甚至還要製作一套紙房舍,瓦柱分明,門窗俱備。這些紙製工藝品除體積縮小之外,看上去比真房院還要精緻漂亮。

洛陽

洛陽話有云:“十月一,油唧唧”,意思是説,十月七年級這天,人們要烹炸食品,剁肉、包餃子,準備供奉祖先的食品。這些東西油膏肥膩,操作間不免弄得滿手、滿臉皆是。

市區、偃師、宜陽等地,也有人不去老墳燒寒衣,而在家門口及十字路口燒。待到十月七年級這天,瞅着天快黑了,人們抓把土灰,在家門前撒一個灰圈,然後焚香上供,燃燒紙衣、紙錠,祭奠先人。講究的人家,會特意跑到離家不遠的十字路口,為“遊魂路鬼”送寒衣,為的是“鬼有所歸,乃不為厲”,賄賂那些流浪鬼,使它們能與自家的亡人和平共處。

新安縣另有講究:新出嫁的媳婦逢十月七年級,得為夫家新故的老人添土;到家廟祭祖者,還得奏起鼓樂助興。

北京

民初,北京人大多沿襲舊俗,在十月七年級以前就要到南紙店去買寒衣紙,它是用冥衣鋪糊燒活的彩色蠟花紙,裁成布匹形狀的長條,一般是一張紙破三條或四條。粉紅色的印上白色圖案;白色的則印上青蓮色的圖案;黃色的則印上紅色圖案(一般均為牡丹、菊花、蝴蝶的連續圖案)。也有用素色紙的。總之,只是象徵性的東西。有的把這些寒衣紙剪成衣褲狀,有的不剪,直接裝在包有紙錢、冥鈔的包裹裏焚化。還有的更為講究的'富人,則是請冥衣鋪的裱糊匠糊一些皮襖、皮褲等高級冬裝。不論用什麼樣的寒衣,都要以紙錢、紙錠為主,一併裝在包裹內,供罷焚化。

宅府門第,在祠堂裏設奠;一般人家則將包裹當成主位,在堂上設奠,多以三碗水餃為供,富者不拘此限,乾鮮果品、滿漢糕點、冷葷熱炒,均無定例。焚香秉燭,全家依尊卑長幼次序行四叩首禮(謂“神三鬼四”)。祭罷,或送墳地,或在門口焚之。老喪一律不舉哀。

魯中一帶流行傍晚在野外路口燒寒衣,為無後人的死者或孤魂野鬼祭祀的作法。

魯西南一帶,寒衣節上除了準備寒衣外,還以亡者生前喜愛的戲曲或神話故事為題材製作紙紮供陰間娛樂。

南京

南京地區送寒衣,要將各種冥衣裝一紅紙袋裏,上面寫明亡者的身份及姓名,七年級當晚,把紙袋供在堂上祭奠一番,而後拿到門外焚化,同時將剛收穫的赤豆、糯米等做成美食讓祖先嚐新。其實,這一系列的祭祀活動都是緬懷祖先,祈求保佑家族興旺、子孫平安的表現。

寒衣節習俗4

老北京人的習俗:

過去北京有句諺語叫十月一,送寒衣。這種風俗早在明代就有了。劉侗的《帝京景物略》中寫的很詳細,所謂識其姓字輩行,如寄書然等等。意思是天氣冷了,一家都穿新衣了,也應該給死去的親人寄點寒衣去。每年到十月七年級,人們總是預先糊好寒衣包、金銀包袱,在包袱外面寫上地址,某某人收,然後再焚化了。十月初,送了寒衣之後,據説在清代,還要頒發曆書,各處書局刻印出售。舊時的北京,大小衚衕中,常看到有人背一個布包,手中拿一疊子曆書,一邊走一邊叫賣:賣皇曆,賣皇曆。這也算是舊京的一景吧。

老南京的寒衣節:

是日,人們把各色彩紙糊成的'冥衣,裝在一紅紙袋裏,上寫亡者的身份和姓名。七年級當晚,把紙袋供在堂上祭奠一番,然後拿到門外焚化,以示對亡人的記掛,祈求賜福保佑,並把剛收穫的赤豆、糯米做成熱羹嘗新。

山西寒衣節習俗:

晉南地區送寒衣時,講究在五色紙裏夾裹一些棉花,説是為亡者做棉衣、棉被使用。

晉北地區送寒衣時,要將五色紙分別做成衣、帽、鞋、被種種式樣。甚至還要製作一套紙房舍,瓦柱分明,門窗俱備。這些紙製工藝品除體積縮小之外,看上去比真房院還要精緻漂亮。

凡屬送給死者的衣物、冥鈔諸物,都必須燒焚,只有燒的乾乾淨淨,這些陽世的紙張,才能轉化為陰曹地府的綢緞布匹、房舍衣衾及金銀銅錢。只要有一點沒有燒盡,就前功盡棄,亡人不能使用了。所以十月一日燒寒衣,要特別認真細緻。這種行動雖然看來好笑,卻也反映了生者對亡人的哀思與崇敬,屬於一種精神上的寄託。

民間送寒衣時,還講究在十字路口焚燒一些五色紙,象徵布帛類。用意是救濟那些無人祭祖的絕户孤魂,以免給親人送去的過冬用物被他們搶去。焚燒寒衣,有的地方在亡者墳前進行,講究在太陽出山前上墳。有的地方習慣在門前焚燒祭物。雁北許多地方及晉中的平遙等縣,傍晚婦女要在門外放聲大哭。臨縣舊日傳有一詩:粘紙成衣費剪裁,凌晨燒去化灰埃。禦寒泉台果否用?但聞悲聲順耳來!既描述了送寒衣的情景,又對其傳説效應提出了質疑。

陝西寒衣節各地習俗:

送寒衣,農曆十月一日,陝西不少地方羣眾用各種色紙剪糊成衣服,黃昏時在祖先墳塋燒掉,謂之送寒衣。據民間傳説十月一日為孤魂會,人們在送寒衣時,除給祖先焚燒外,還要多燒給無主的孤魂。

《米脂縣誌》載:歲時掃墓。每歲於清明、端陽、中元、冬至(或十月七年級日),主人夙興,具香椿,酒饌,率弟子詣墓陳獻品,上香焚紙錢,序立,鳴炮再拜;並設酒、香表於後土神前,行禮如儀。是日,於家中設奠,儀式亦如忌日,禮畢,閤家同食餕餘。

《臨潼縣誌》:十月一日雞鳴,焚紙,獻餛飩祭先,謂之送寒衣。

《高陵縣誌》:十月一日,薦餛飩於先人,儀如中元,又送寒衣於墓,即古履霜露而悽愴之遺也。

《周至縣志》:十月朔日,設饌祀先,焚紙於墳墓,名曰送寒衣。

《續修禮泉縣誌稿》:十月一日為寒衣節,以五色紙製成龕衣,焚之親屬墓前,名曰送寒衣。

《渭南縣誌》:十月朔日,雞鳴焚紙衣,獻餛飩祀祖,謂之送寒衣。

《同州府志》:十月一日,煮麪餃祀先,焚紙衣裳,曰送寒衣。

《鳳縣誌》:十月朔日,家家剪楮帛作寒衣,詣祖塋焚送。

《定邊縣誌》:十月七年級日,曰寒衣節,夜晚皆用紙卷、紙錢焚於門外,以送祖先。

《府谷縣志》:十月七年級日,家人夙興,持供饌及楮錢,五色紙為帛,至門外焚,又至祖考前焚,名曰送寒衣。

陝南一些地方,是日祭祖不在墳地,而是在各家房前屋後的院落,路邊撒上灰圈(欲給幾個亡人燒紙,劃幾個圈,寫上姓名),將寒衣和紙錢燒在其中,以示亡魂各取一份,互不爭奪。

寒衣節習俗5

寒衣節五大注意事項

1、寒衣節祭祀時,上墳掃墓會焚化一些陰冥用具。很多人在過程中只是走一個過場,並未留心所燒的東西是否全部燒盡。此處要告訴大家,但凡給死者焚化的衣物、冥鈔諸物,都必須燒焚,只有燒的乾乾淨淨,這些陽世的紙張,才能轉化為陰曹地府的綢緞布匹、房舍衣衾及金銀銅錢。只要有一點沒有燒盡,就前功盡棄、亡人不能使用。

2、民間送寒衣時,還講究在十字路口焚燒一些五色紙,象徵布帛類。用意是救濟那些無人祭祖的絕户孤魂,以免給親人送去的過冬用物被他們搶去。因此在祭祀偏遠墳地時,根據周圍的環境,可以多待一些五色紙,用以焚燒,有備無患。

3、焚燒寒衣,有的地方在亡者墳前進行,講究在太陽出山前上墳。有的地方習慣在門前焚燒祭物。而一些出門在外者應該如何祭祀呢,此處就建議在十字路口衝着家鄉方向燒化紙錢,用粉筆畫個圓圈,衝家的方向留一個口子。如果在路口還是很不方便,那就儘量選擇不干擾別人的地方,在不給他人造成麻煩的情況下完成。

4、寒衣節上墳、掃墓,最好在上午九點至十二點間,一天中陽氣最充足的時段,下午不可以去上墳。並且身體抱恙者最好不要參與,老幼孕婦也不適合去墳地;近期運勢低迷者不要參與。另外天黑以後更不要去墳地。祭祀過程中不要在墳地嬉笑遊戲,口吐不敬之語,離開時乾淨利落,不留贓物。

5、墳墓有進水,塌陷,損毀的,建議在寒衣節當日進行修繕,墳頭的草木要及時清理,以保證先人在地下不受風吹雨淋之苦。有些人需要遷墳的,也最好在寒衣節和清明節進行。部分人墳地風水不好需要改善的,最好不要自作主張,一切根據專業人士堪輿進行。

寒衣節各地習俗

晉南地區送寒衣時,講究在五色紙裏夾裹一些棉花,説是為亡者做棉衣、棉被使用。

晉北地區送寒衣時,要將五色紙分別做成衣、帽、鞋、被種、種式樣。甚至還要製作一套紙房舍,瓦柱分明,門窗俱備。這些紙製工藝品除體積縮小之外,看上去比真房院還要精緻漂亮。

洛陽

洛陽話有云:“十月一,油唧唧”,意思是説,十月七年級這天,人們要烹炸食品,剁肉、包餃子,準備供奉祖先的食品。這些東西油膏肥膩,操作間不免弄得滿手、滿臉皆是。

市區、偃師、宜陽等地,也有人不去老墳燒寒衣,而在家門口及十字路口燒。待到十月七年級這天,瞅着天快黑了,人們抓把土灰,在家門前撒一個灰圈,然後焚香上供,燃燒紙衣、紙錠,祭奠先人。講究的人家,會特意跑到離家不遠的十字路口,為“遊魂路鬼”送寒衣,為的是“鬼有所歸,乃不為厲”,賄賂那些流浪鬼,使它們能與自家的亡人和平共處。

北京

民初,北京人大多沿襲舊俗,在十月七年級以前就要到南紙店去買寒衣紙,它是用冥衣鋪糊燒活的彩色蠟花紙,裁成布匹形狀的長條,一般是一張紙破三條或四條。粉紅色的印上白色圖案;白色的則印上青蓮色的'圖案;黃色的則印上紅色圖案(一般均為牡丹、菊花、蝴蝶的連續圖案)。也有用素色紙的。總之,只是象徵性的東西。有的把這些寒衣紙剪成衣褲狀,有的不剪,直接裝在包有紙錢、冥鈔的包裹裏焚化。還有的更為講究的富人,則是請冥衣鋪的裱糊匠糊一些皮襖、皮褲等高級冬裝。不論用什麼樣的寒衣,都要以紙錢、紙錠為主,一併裝在包裹內,供罷焚化。

宅府門第,在祠堂裏設奠;一般人家則將包裹當成主位,在堂上設奠,多以三碗水餃為供,富者不拘此限,乾鮮果品、滿漢糕點、冷葷熱炒,均無定例。焚香秉燭,全家依尊卑長幼次序行四叩首禮(謂“神三鬼四”)。祭罷,或送墳地,或在門口焚之。老喪一律不舉哀。

魯中一帶流行傍晚在野外路口燒寒衣,為無後人的死者或孤魂野鬼祭祀的作法。

魯西南一帶,寒衣節上除了準備寒衣外,還以亡者生前喜愛的戲曲或神話故事為題材製作紙紮供陰間娛樂。

南京南京地區送寒衣,要將各種冥衣裝一紅紙袋裏,上面寫明亡者的身份及姓名,七年級當晚,把紙袋供在堂上祭奠一番,而後拿到門外焚化,同時將剛收穫的赤豆、糯米等做成美食讓祖先嚐新。其實,這一系列的祭祀活動都是緬懷祖先,祈求保佑家族興旺、子孫平安的表現。

寒衣節吃什麼食物

1、麪條

民間在十月一日,不僅要為亡人送寒衣過冬,就是生者也要進行一些象徵過冬的傳統活動。民間改善生活,山區興吃蕎麪、莜麪。寒衣節吃麪的習俗習俗由來已久。冬季中午吃一碗營養搭配合理的麪條是不錯的選擇。平時應酬較多的人,喝酒後最宜吃碗陽春麪,不僅解酒,還能起到養胃補身的功效。

冬天是吃蘭州拉麪最好的季節。炸醬麪是幾種風味面中營養搭配最合理的。刀削麪由於製作工藝的差別,面較硬且不易消化,所以青年人可以多嘗試,而老年人就不該多吃了。吃麪條應該多搭配一些蔬菜、蛋類食品。

2、紅豆飯

後人把十月七年級當悼亡節來過時,以紅豆飯為奠。迄今江蘇大豐一帶還有個傳説,大意為:從前有個放牛娃,因與地主抗爭,被地主砍死,鮮血把撒在地上的米飯染得通紅。這一天正是十月七年級。此後,窮人在十月七年級都要吃紅豆飯紀念他,尚有童謠為證:“十月朝,看牛娃兒往家跑;如若不肯走,地主摑你三犁擔子一薄刀。”

紅豆的表皮緻密而堅實,需要提前浸泡處理一下,否則蒸出來會很硬。傳統的紅豆飯做法是將紅豆事先泡水數小時,讓其喝飽水後,有時候還需要提前煮一下紅豆,然後再與大米一起蒸煮。現在可以稍微提前泡一下紅豆(也可不泡),然後用高壓鍋直接蒸煮,半個小時,軟糯香甜的紅豆飯就可以出鍋了。

3、逆餈

在惠州傳統的風俗中,“十月朝”是一個傳統的節日,是牛的生日,也是惠州傳統的祭牛節。在這一天,惠州人要吃一種叫“逆餈”的傳統食品。惠州人認為,牛為人類辛勤勞動了一年,要慰勞慰勞牛。

除了做些逆餈供奉牛神外,還有一些農户將菜葉包裹着逆餈來喂牛,祈求它身強體健。剩下的逆餈除了自己吃外,還會送給親朋好友。久而久之,這逆餈就成了惠州最有代表性的民間傳統食品之一。

4、餈粑

“十月朝,餈粑碌碌燒。”這是一句客家俗語,説的是每年農曆十月七年級,家家户户都會製作餈粑。十月七年級恰逢秋收完畢,勤勞的客家人會把新收的糯米打成粉,搓糊蒸熟後,以糯米為皮,加入花生、芝麻、糖等餡料,做成應節食物餈粑,以慰勞一家老少,慶賀豐收。

吃餈粑最過癮的吃法就是吃烤餈粑,冬日的山區陰寒潮濕,為了取暖,一般人家都會燃起火爐,大夥圍坐一團。將餈粑放在火盆木炭上烤炙,餈粑在炭火中漸漸鼓脹,嘰嘰作響,表皮微微隆起後像個大包子。此時將表皮弄破,會有一股白氣騰出,用口撕咬外酥內軟外黃裏白,似一個“金包銀”的餈粑拿在手裏軟乎乎的,但千萬要注意避免燙了口舌。

5、餃子

洛陽有話雲:“十月一,油唧唧。”意思是説,十月七年級這天,人們要烹炸食品,剁肉、包餃子,準備供奉祖先的食品。桓台居民多是用“煎餡食”祭祖。

民間有“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的説法,來源於醫聖張仲景,他看到嚴寒中百姓耳朵被凍壞,故用麪包了驅寒藥材,煮熟做成“嬌耳湯”治好了百姓的耳朵。通常餃子餡料有葷有素,這種合理營養搭配,能起到進補養生的作用。除了必須的肉類和蔬菜,大蒜等調味料也能起到提高肌體抵抗力的作用。

寒衣節習俗6

各地習俗

因地區不同,全國各地送寒衣的習俗也有差異。

在十月七年級的前一天,北方有的地區由家長率領兒孫們到祖墳添土。添土不用筐簍,要用衣服兜着,兜的土越多,族裏人丁越興旺。十月七年級當天,族長帶領家族中的男姓,抬着食盒、大方桌和豐盛的供品(一般是20至30個大碗),逐個到墳塋前祭拜,叫“上大墳”。現已改為一家一户攜帶少量供品(一般是餃子)“上小墳”了。

有的地方,“燒寒衣”的習俗實際上是“燒包袱”。人們把許多冥紙封在一個紙袋之中,寫上逝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應稱呼,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無寒衣之實。

晉南地區送寒衣時,講究在五色紙裏夾裹一些棉花。晉北地區是將五色紙分別做成衣、帽、鞋、被種種式樣。甚至還要製作一套紙房舍,瓦柱分明,門窗俱備。魯西南一帶,寒衣節上除了準備寒衣外,還要以亡者生前喜愛的戲曲或神話故事為題材製作紙紮供逝者娛樂。

洛陽有話雲:“十月一,油唧唧。”意思是説,十月七年級這天,人們要烹炸食品,剁肉、包餃子,準備供奉祖先的食品。

新安縣另有講究:新出嫁的媳婦逢十月七年級,得為夫家新故的老人添土;到家廟祭祖者,還得奏起鼓樂。

南京地區送寒衣,要將各種冥衣裝一紅紙袋裏,上面寫明亡者的身份及姓名,十月一當晚,把紙袋供在堂上祭奠一番,而後拿到門外焚化,同時將剛收穫的.赤豆、糯米等做成美食讓祖先嚐新。

雁北許多地方及晉中平遙等縣,十月一的傍晚,婦女要在門外放聲大哭。臨縣舊日傳有一詩:“粘紙成衣費剪裁,凌晨燒去化灰埃。禦寒泉台果否用?但聞悲聲順耳來!”既描述了送寒衣的情景,又對這種方式提出了質疑。

在西安郊區民間,“寒衣”、“冥鈔”諸物一般由逝者的女兒備辦,於節前或當日送至家中。到時候由逝者的兒孫上墳焚祭。一般地,是在逝者墳前焚燒一些紙糊的服裝鞋帽或五色紙,象徵布帛之類為逝者禦寒,另外還要焚燒些冥幣紙鈔,用意是救濟那些無人祭奠的絕户孤魂。如果墳墓在外地不能親往祭奠,則一般在十字路口舉行這種儀式。

各地焚祭的時間也略有差異,有的在節日的早上,有的在正午之前,大多數是在節日先一天的晚上甚至前幾天的晚上,總之,講究“宜早不宜遲”。

焚燒寒衣,有的在亡者墳前進行;有的地方則習慣在家門前焚燒祭物。

其他

有兒女們守孝的,需穿三年孝服。孝滿之年的十月一日換穿常服。而先人的遷墳合葬等儀式,民間也習慣在十月一日進行。

在民間,十月一日不僅要為亡人送寒衣過冬,就是生者也要進行一些“象徵過冬”的傳統活動。民謠曰:“十月一,穿齊畢。”婦女們要在這一天將做好的棉衣棉褲棉帽棉鞋拿出來,讓兒女、丈夫穿上換季。如果此時天氣暖和,不宜穿棉衣的話,也要督促兒女、丈夫試穿一下,圖個吉利。男人們除送寒衣外,則習慣在這一天整理安裝火爐、煙筒,並且要試着生一下火,以保證天寒地凍時順利取暖,也藉以告慰亡靈,家中“薪火正傳、代代不斷”。

有的地區,十月一日婦女忌出行;有的則改善生活,山區興吃蕎麪、莜麪。

道教宮觀一般會在這一天舉行攝招安靈超度法會,超度過往孤魂。

十月七年級是進入寒冬季節的第一天。生者禦寒加衣,念及逝者,會給其“送寒衣”,儘管有迷信色彩,卻寄託了生者懷念親人的濃厚感情,是中華民族感恩先輩的傳統美德,也是人們祈求保佑家族興旺、子孫平安的表現。隨着時代的發展,如今,十月七年級上墳燒紙、燒寒衣的習俗逐漸淡化,人們,特別是城裏人更願意選擇到墳前默哀或獻上一束鮮花,以懷念逝去的親人。這種方式文明、進步,值得倡導。

寒衣節習俗7

寒衣節的歷史變遷

周代"祭臘日"

最早的是來源於周人的臘祭日,農曆十月七年級日,周天子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據《禮記·月令》記載,這一天,天子率三公九卿到北郊舉行迎冬禮,大行獎賞撫卹。臘祭時,要以捕獲的獵物為祭品,由天子依照祭祀禮儀,向天地諸神祈禱,並祭祀歷代祖先。這一天,也是朝廷慰問農人,頒佈新令的時間。

詩經"流火授衣"

《國風·豳風·七月》中,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句。農曆七月以後,大火星(即心宿二)向西偏移,"知暑漸退而秋將至"。到了農曆九月結束,就要添加冬天衣物,天氣就要寒冷。而《七月》中記載"十月滌場,朋酒思饗,日殺羔羊,躋彼公堂,稱彼凹觥,萬壽無疆",則是當時農收以後,十月朔節飲宴情景。這是古代先民對天象變化和氣候交替的樸素理解。

秦代"十日朝"

古語有云,"十月朔,秦歲首,送寒衣"。秦代統一全國之後,"朝賀皆自十月朔",把每年的農曆十月七年級作為一年的開始。《荊楚歲時記》記載,"十月朔日,黍臛,俗謂之秦歲首",過年的節日食品,是雜以黍米的肉羹。除了食用"黍臛",還要寄送寒衣給遠方征戰的將士,讓他們暖暖的。因此把陰曆十月七年級,稱為"十月朝"。秦二世而亡,但是歲首的習俗,卻一直傳了下來,延續到漢代。

唐代"拜墓送衣"

據資料載,唐代玄宗天寶二年秋八月,朝廷下達制誥,"自今以後,每至九月一日,薦衣於寢陵,貽範千載,庶展孝思"。詔令中,把以前自行祭祀時的"詩著授衣,令存休浣"的方式,用典章的形式固定下來,並且把仲夏端午的祭祀習俗,一併轉移到陰曆九月一日,昭告天下執行。這一詔令沿用了春秋時期的"九月授衣",變更了中國民間拜墓送衣的習俗。但出於季節考慮,陰曆十月才進入冬季,九月送衣稍嫌早了些。

宋代"十月朔"

宋代是中國文化的大繁榮時期。北方氣候十月入冬,唐代九月"掃墓送衣"的習俗,進入宋代便改為十月朔日,也就是秦時的"歲首日"。宋時的十月朔日,主要習俗有三,一曰授衣、二曰祭祀、三曰開爐。

北宋學者呂希哲在著作《歲時雜記》中載,"十月朔,京師將校禁衞以上,並賜錦袍。皆服之以謝。……邊防大帥、都漕、正任侯,皆賜錦袍。舊河北、陝西、河東轉運使副無此賜。"可見,朝廷頒賜冬衣,也是按照品級發放的。

據《東京夢華錄》記載,京都汴梁城中,從陰曆九月下旬起,就開始售賣用以祭祀的紙紮用品,"冥衣、靴鞋、席帽、衣段,以十月朔日燒戲故也",可見人們對節日的重視程度。到了陰曆十月一日,書中描述,"士庶皆出城饗墳,禁中車馬出道者院及西京朝陵。宗室車馬,亦如寒食節",祭祀先人的隆重豪華,宛然是另外一個"寒食節"。這個情況到了南宋時期,也沒有變化。

元代"送寒衣"

北宋時期,還沒有"寒衣節"的稱謂,只是在"十月朔日"有了祭祀活動。《夢粱錄》記,南宋臨安延續"士庶以十月節出郊掃鬆,祭祀墳塋"。值得一提的是,在進入南宋後,民間興起了掃墓時焚燒衣物的行為。南宋學者周密《武林舊事》載,"十月朔,都人出郊拜墓,用棉裘褚衣之類"。可見此時焚祭的都是冬季用衣。

元代以後,才把陰曆十月一日祭族上墳,直接以"送寒衣"節代稱。這個情況記載在《析津志輯佚·歲紀》中,"是月,都城自一日之後,時令謂之送寒衣節。"上墳的時候不僅燒送寒衣,還要祭奠先人,清理墳塋的落葉雜草,"此一月追遠之禮甚厚"。

明代"燒包袱"

燕王朱棣政變入主北京,這裏就變成了全國風氣潮流的領先者。此時的寒衣節,又有了新的變化。明代學者劉侗、於奕正撰寫的《帝京景物略·春場》描寫到,"十月一日,紙肆裁紙五色,作男女衣,長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緘,識其姓字輩行,如寄書然"。燒真衣服畢竟麻煩而浪費,京城的祭品店為了迎合市場,做起了專門售賣紙質"寒衣"的生意,五彩的紙質衣服上印着文字、印章,註明死者信息,就像往來陰陽兩極的標準郵件。

京城民間有諺,"十月一,送寒衣"。到了寒衣節的晚上,家家户户準備夜祭,"呼而焚之其門,曰送寒衣",喊着亡者姓名將紙衣燒掉,期待他們送到親人的關懷和温暖。無力購買的貧户,也要自己製作簡陋的寒衣焚祭地下的先祖,表達一份心意。燒寒衣也有規矩,"新喪,白紙為之,曰新鬼不敢衣彩也"。焚祭活動一般應當在祖塋上進行,也有在外不及返鄉的,就在大路上發送寒衣,祭祀的時候,還喊逝者的名字。

清代"寒衣節"

清代由胡人入關所建,漢家傳統多因循前明舊俗,寒衣節也是如此。清代學者潘榮陛在《帝京歲時紀勝·送寒衣》中寫道,"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掃墓,如中元儀。晚夕緘書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帶衣履,於門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説十月朔日祭祖掃墓的儀軌與中元鬼節相同,給亡者寫下家書,與五彩寒衣寒鞋一起,在家門口燒送,叫做"送寒衣"。

十月七年級日,皇城民諺雲,"十月一,鬼穿衣"。説是天氣冷了,逝去的親人也要有冬衣穿。所以每到陰曆九月下旬,民眾們都要準備送寒衣的事項,此時的祭品店各類紙作的價格也會隨之加倍。另外,在祭品的品類和規模上,也更加誇張,出現了可以自己加工裁剪的"寒衣紙",還有請紙紮師傅專門製作"皮貨冬裝"的。

寒衣節的.傳統習俗

1、制寒衣

寒衣,就是在五彩紙內夾一些棉花,表示這是給亡者做的棉衣、棉被,全國各地都有這樣的習俗,但是晉北地區發揚得最為徹底,他們還會將五色紙分別做成衣、帽、鞋、被種種式樣。

有些心靈手巧人還會給亡人制作一套紙房舍,瓦柱分明,門窗俱備。這些紙製工藝品除體積縮小之外,看上去比真房院還要精緻漂亮。

2、包餃子

包餃子也是寒衣節的傳統習俗之一,俗話説:“十月一,油唧唧”。

每年的十月七年級,人們會要包餃子,準備一些供奉先人的食物。這些東西都是重油食物,吃了常常感覺油膏肥膩,操作間不免弄得滿手、滿臉皆是。

3、送寒衣

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作"送寒衣"。焚燒寒衣,有的地方在亡者墳前進行,講究在太陽出山前上墳。有的地方習慣在門前焚燒祭物。民間送寒衣時,還講究在十字路口焚燒一些五色紙,象徵布帛類。用意是救濟那些無人祭祖的絕户孤魂,以免給親人送去的過冬用物被他們搶去。

燒寒衣時,要特別認真細緻,全部燒盡,否則就前功盡棄、亡人不能使用。這種行動雖然看來好笑,卻也反映了生者對亡人的哀思與崇敬,屬於一種精神上的寄託。

寒衣節的傳説

給死人送衣服這個習俗,據説是由孟姜女首開先河。

相傳,秦始皇時期江南孟家灣住着位孟員外,老夫妻相敬如賓,親密無間,常常在後花園賦詩作畫。有一年老員外在假山旁種了棵葫蘆,枝蔓粗壯,葉子繁茂,有的蔓竟順牆爬到隔壁姜家。串家姜家的蔓結了個大葫蘆。到秋後,老員外對姜家説:“將葫蘆剖兩半,你家一半我家一半。不料葫蘆裏有個白胖胖十分可愛女娃娃,經協商由孟家扶養,取名孟姜女。光陰荏苒,轉眼這女孩長的婷婷玉立,識書達理,年已十八歲。一天天孟姜女在花園池塘邊打撈落水的扇子,恰巧被逃避徭役、躲在花園樹叢裏的範喜良看見。喜良是個英俊青年,孟家就招他為婿。不料,正當兩個拜堂成親之時,追兵趕到,將範喜良抓走,送到北方去修萬里長城。孟姜女日夜思念丈夫,悲痛萬分。有一天,江南飄着雪花,朔風陣陣,孟姜女打了個寒顫,心想幾年來丈夫的衣服早已磨破了,哪能敵得住塞外凜冽寒風,便決心給丈夫做身寒衣親自送去。

於是棉花厚厚地絮、針線密密地縫,把思念丈夫的一片深情縫進寒衣裏。寒衣做好了,她告別父母,揹着寒衣,踏上千裏迢迢送衣的路途。一路上,有時陰雨連綿,泥濘遍地,步履艱難;有時錢風驟起,飛沙走石,天昏地暗;有時山高路險,荊棘叢生,猛獸出沒;有時大雪紛飛,冰天雪地,寒風刺骨。儘管歷經艱險,心頭仍抱着一個堅定信念:儘快讓丈夫穿上寒衣。可是當孟姜女來到長城腳下,她萬萬沒有想到,丈夫範喜良在一年前的冬天,活活地累死,屍骨埋在萬里長城底下。孟姜女一聽,不禁放聲大哭。她邊哭邊雙手拍打城牆,高喊着“範喜良”名字,孟姜女哭一陣慘死的丈夫,罵一陣殘酷的暴君。在她憤怒的控訴聲裏,天空中風暴嘶吼,大海上怒濤翻滾,一齊向萬里長城壓了過來。忽然間天崩地裂一聲巨響,一段萬里長城塌了,露出一具白骨。孟姜女守着白骨一連哭了七天七夜,之後將寒衣燒掉,只見那寒衣緩緩飄起,又漸下落着孟姜女轉了三圈,便穩穩落下覆蓋在白骨上……

長城內外的父老鄉親將農曆十月一日,孟姜女送寒衣這一天,稱為“寒衣節”。

寒衣節習俗8

寒衣節習俗

燒寒衣

也就是準備供品,一般在上午進行。供品張羅好後,家人打發小孩到街上買一些五色紙及冥幣、香箔備用。五色紙乃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薄薄的,有的中間還夾有棉花。晌午吃過飯,主婦把鍋台收拾乾淨,叫齊一家人,這就可以上墳燒寒衣了。

吃麪條

民間在十月一日,不僅要為亡人送寒衣過冬,就是生者也要進行一些象徵過冬的傳統活動。民間改善生活,山區興吃蕎麪、莜麪。寒衣節吃麪的習俗習俗由來已久。冬季中午吃一碗營養搭配合理的麪條是不錯的選擇。

紅豆飯

後人把十月七年級當悼亡節來過時,以紅豆飯為奠。迄今江蘇大豐一帶還有個傳説,從前有個放牛娃,因與地主抗爭,被地主砍死,鮮血把撒在地上的米飯染得通紅。這一天正是十月七年級。此後,窮人在十月七年級都要吃紅豆飯紀念他。

金銀包袱

下跪磕頭,然後在墳頭劃一個圓圈,將五色紙、冥幣置於圈內,點火焚燒。有的人家不但燒冥幣,還燒用五色紙糊成的豪宅、汽車等“奢侈品”,一邊燒,一邊唸叨對逝世故人想説的話。

寒衣節的禁忌

禁忌一

禁忌,需要背會。第一,不要在非特定場合和時間焚燒寒衣和冥幣,以免招來靈。第二,在外地祭祀者,焚燒寒衣和冥幣前,需要填寫送錢表文(可以在售賣冥幣的店中或網上購買,也可以用黃紙自己毛筆書寫),並用火棍在焚燒的寒衣和冥幣周圍劃圈,以使自己的先人能夠拿到。第三,焚燒寒衣和冥幣一定要完全燒化,以免逝者拿到的'寒衣和冥幣殘缺不全。第四,祭祀完畢不要再回頭去看,趕緊回家;當晚單獨外出,尤其是在荒郊野外,不可回頭,有什麼聲響更不可理會,可以小聲誦讀六字咒。第五,不要踩踏祭品,以及寒衣和冥幣的紙灰,以免招致不詳。要尊重地方習俗。

禁忌二

小孩子和孕婦最好不要去墳地。三歲以下的孩子、孕婦以及月經期的婦女不要參與祭祀活動。不要在牀頭掛風鈴,即便是從前就掛着的也要在寒衣節這一天摘下來。因為風鈴是容易招來靈的器物,而人們在睡覺的時候又是最容易招來靈入侵的時候。不要在晚上將衣服晾在外面,因為晚上你將衣服晾出去,靈觸摸或把玩,因此導致流年不利。這一點很重要。

寒衣節送寒衣可以提前嗎?

可以的,就像春節到,除夕放炮,顯得你想得比較周到,但千萬不要過了寒衣節的日子,也就説:可以提前,但不可以拖後!

十月七年級與清明節、中元節一樣為三大鬼節。十月一也是冬月開始的第一天,天氣變冷,自古以來就有“十月一送寒衣”的説法,而今年的十月一在11月22日比往年更冷了。在冬季來臨的時候,我們活着的人都會倒騰一下衣櫃,添加一些衣服,準備好棉衣過冬。那麼也不要忘記了逝去的親人,在十月一這一天為他們燒去一些用紙疊成的禦寒的衣物,免得在陰間挨冷受凍。下面具體講一下在這一天我們都應該做什麼,有哪些需要避諱的。

寒衣節習俗9

寒衣節有什麼習俗

燒寒衣

也就是準備供品,一般在上午進行。供品張羅好後,家人打發小孩到街上買一些五色紙及冥幣、香箔備用。五色紙乃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薄薄的,有的中間還夾有棉花。晌午吃過飯,主婦把鍋台收拾乾淨,叫齊一家人,這就可以上墳燒寒衣了。

吃麪條

民間在十月一日,不僅要為亡人送寒衣過冬,就是生者也要進行一些象徵過冬的傳統活動。民間改善生活,山區興吃蕎麪、莜麪。寒衣節吃麪的習俗習俗由來已久。冬季中午吃一碗營養搭配合理的麪條是不錯的選擇。

紅豆飯

後人把十月七年級當悼亡節來過時,以紅豆飯為奠。迄今江蘇大豐一帶還有個傳説,從前有個放牛娃,因與地主抗爭,被地主砍死,鮮血把撒在地上的米飯染得通紅。這一天正是十月七年級。此後,窮人在十月七年級都要吃紅豆飯紀念他。

金銀包袱

下跪磕頭,然後在墳頭劃一個圓圈,將五色紙、冥幣置於圈內,點火焚燒。有的人家不但燒冥幣,還燒用五色紙糊成的豪宅、汽車等“奢侈品”,一邊燒,一邊唸叨對逝世故人想説的話。

各地寒衣節傳統習俗有哪些

北京

“十月一,送寒衣”這句老話最早就來源於老北京,大概在明朝的時候,老百姓們就有送寒衣的習俗了,每年天氣逐漸變冷的時候,人們都會穿上保暖的衣服,而這個時候也應該為死去的親人們送去寒衣了。因此,每年的十月七年級,人們都會用紙糊製成寒衣,在寒衣包袱上寫上名字和地址,為死去的親人焚燒。

南京

南京的人們在十月七年級這一天,將各種顏色的紙糊成衣服、鞋帽等,並且裝在一個紅色的紙袋裏,寫上死去的親人的名字和身份,晚上把紅色的紙袋供上祭奠一番,然後再焚燒,以此來表示對親人的記掛,保佑親人。有的人們還會用收穫的糧食做一些羹來讓親人們嘗新。

洛陽

在洛陽有一句古話:“十月一,油唧唧”,這句話是説,在每年的農曆十月七年級這一天,人們會炸一些食物,包餃子,用這些食品來供奉祖先,由於這些食物比較肥膩,因此會弄得“油唧唧”。在洛陽,部分地區的人們不去墳頭燒寒衣,而是在家門口或者十字路口的地方燒寒衣。在十月七年級這天的傍晚,在天快黑的時候,人們會抓一把土,在家門口撒成一個圓圈狀,然後焚燒寒衣來祭奠祖先。一些熱心的人們還會到十字路口,為沒有後人的死者焚燒送去寒衣。

山東

每年的農曆十月七年級,也是山東人為死去的親人上墳的日子,他們會將自己秋收的物品為死去的親人供上,向祖先報告一年的.豐收成果。除了這些之外,他們也會用彩紙剪成衣服,為祖先焚燒,表示“十月一,上墳燒寒衣”的意思,為死去的親人送去過冬的衣服。在山東的淄川地區,他們除了上墳祭祖之外,在傍晚還會到野外的路口,為那些沒有後人的死者添送寒衣。

山西

在晉南地區,人們習慣用五色紙做成衣服,然後在紙里加上棉花,意思是説為去世的親人做一些棉衣、棉被,也好讓他們度過這個寒冷的冬天。而在晉北地區,人們講究用五色紙做成衣、帽、鞋、被等各種禦寒物品,有的人們還會用紙做一套房屋,有門有窗,為死者焚燒,非常精緻美觀。

寒衣節的禁忌

1、身體欠佳的人不要去墳地;老人孩子不要去墳地;路上遇到不順的事不要去墳地;天黑以後不要去墳地;不要在墳地嬉笑遊戲;不要在墳地有不敬的言語;不要在墳地方便解手;離開時不要回頭。

2、凡送給逝者的衣物,冥鈔諸物,都必須燒焚,並燒盡,只有這樣,這些陽間的紙張才能轉為陰間的綢緞布匹,錢財房舍等。只要有一點未盡,就前功盡棄,去者不能使用。

3、寒衣節這一天,婦女忌外出,婦女體質偏寒,需要特別的注意。

4、不要在牀頭掛風鈴,即便是從前就掛着的也要在寒衣節這一天摘下來。因為風鈴是容易招來邪氣的器物,人們在睡覺的時候又往往是最容易招來邪氣入侵的時刻。

5、不要在非特定場合燒冥紙,冥紙自古以來就是燒給好陰間的,在非特定場合燒冥紙,容易招來更邪氣。

6、不要在晚上將衣服曬在外面,傳説如果寒衣節晚上你將衣服曬出去,陰間的人覺得你的衣服好看,就會借去穿,這樣衣服上就會留下他的味道,導致你的流年不利。

7、不要在夜晚輕易的回頭,因為當你走在路上的時候,尤其是荒郊野外,很容易就招引來邪氣,而這時候四下就你一個人,如果出現有人叫你而你又毫無戒備的回頭,就很容易招惹上邪氣。畢竟,寒衣節是鬼節之一,是鬼魂在人間活動最為頻繁的日子。

什麼叫寒衣節?

十月七年級,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後氣候漸漸寒冷。人們怕在冥間的祖先靈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時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一般供物外,還有一種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做“送寒衣”。因此,十月七年級,又稱為“燒衣節”。

後來,有的地方,“燒寒衣”的習俗,就有了一些變遷,不再燒寒衣,而是“燒包袱”人們把許多冥紙封在一個紙袋之中,寫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應稱呼,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無寒衣之實。人們認為冥間和陽間一樣,有錢就可以買到許多東西。

送寒衣的方法各地不同,一般比較簡單的是把寒衣帶到墳塋燒化,或者於晚間在門前燒化。比較鄭重的是作封包,把寒衣及紙錢等裝在裏面,包封寫明收寒衣者的姓字、行輩以及寄發人等,就像寄信和發郵包一樣。

寒衣節習俗10

寒衣節的傳統習俗

古代,秋天新收後,為緬懷先人,祈求來年豐收,民間有祭祀祖宗的習俗,這一習俗與秋天的很多民俗節日均有聯繫。古人在十月七年級,用黍等農作物祭祀祖先,後演變為家祭、墓祭等多種形式。現今江南部分地區,猶存十月七年級祭新墳的習俗;十月七年級燒送寒衣,祭祀親人的風俗,現多見於北方民間。

燒寒衣

十月七年級,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後氣候漸漸寒冷。人們怕在冥間的祖先靈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時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一般供物外,還有一種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做“送寒衣”。因此,十月七年級,又稱為“燒衣節”。

準備供品

一般在上午進行。供品張羅好後,家人打發小孩到街上買一些五色紙及冥幣、香箔備用。五色紙乃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薄薄的,有的中間還夾有棉花。晌午吃過飯,主婦把鍋台收拾乾淨,叫齊一家人,這就可以上墳燒寒衣了。

進行拜祭

到了墳前,焚香點蠟,把餃子等供品擺放齊整,一家人輪番下跪磕頭;然後在墳頭劃一個圓圈,將五色紙、冥幣置於圈內,點火焚燒。有的人家不但燒冥幣,還燒用五色紙糊成的豪宅、汽車等“奢侈品”,一邊燒,一邊唸叨:“某某呀,你活着時辛苦操勞,死了就好好享福吧,住豪宅,開寶馬,風風光光,氣死閻王!”生怕親人在陰曹地府過不上好日子。

還有的人家,在墳頭劃圓圈時,不忘在旁邊另加個圓圈。其用意乃在救濟那些無人祭奠的孤魂野鬼,以免他們窮極生惡,搶走自家祖先的衣物。

禁忌事項

凡屬送給的衣物、冥鈔諸物,都必須燒焚,只有燒的乾乾淨淨,這些陽世的紙張,才能轉化為陰曹地府的綢緞布匹、房舍衣衾及金銀銅錢。只要有一點沒有燒盡,就前功盡棄、亡人不能使用。所以十月一日燒寒衣,要特別認真細緻。這種行動反映了生者對亡人的哀思與崇敬,屬於一種精神上的寄託。

漢族民間送寒衣時,還講究在十字路口焚燒一些五色紙,象徵布帛類。用意是救濟那些無人祭祖的絕户孤魂,以免給親人送去的過冬用物被他們搶去。

其他風俗

漢族民間在十月一日,不僅要為亡人送寒衣過冬,就是生者也要進行一些象徵過冬的傳統活動。婦女們要在這一天將做好的棉衣拿出來,讓兒女、丈夫換季。如果此時天氣仍然暖和,不適宜穿棉,也要督促兒女、丈夫試穿一下,圖個吉利。男人們則習慣在這一天整理火爐、煙筒。安裝完畢後,還要試着生一下火,以保證天寒時順利取暖。十月一日,婦女忌出行。漢族民間改善生活,山區興吃橋面、莜麪。

寒衣節是什麼節日

寒衣節又稱秋祭、鬼頭日、十月朝、祭祖節、燒衣節、授衣節等,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這一天是用來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

在我國古代民間將寒衣節與春季的清明節、上巳節,秋季的中元節,並稱為一年之中的四大“鬼節”。同時,這一天也標誌着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為父母愛人等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

目前人們祭祀主要節日是清明節,但在我國的北方地區,目前仍然還遵守寒衣節這個傳統,會在這一天準備祭祀的物品,進而以示孝敬,不忘本。另外對於生者,也要進行一些象徵過冬的傳統活動,穿一下棉衣,以圖個吉利。

寒衣節的傳統食物

餃子

洛陽有話雲:“十月一,油唧唧。”意思是説,十月七年級這天,人們要烹炸食品,剁肉、包餃子,準備供奉祖先的.食品。桓台居民多是用“煎餡食”祭祖。

民間有“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的説法,來源於醫聖張仲景,他看到嚴寒中百姓耳朵被凍壞,故用麪包了驅寒藥材,煮熟做成“嬌耳湯”治好了百姓的耳朵。通常餃子餡料有葷有素,這種合理營養搭配,能起到進補養生的作用。除了必須的肉類和蔬菜,大蒜等調味料也能起到提高肌體抵抗力的作用。

餈粑

“十月朝,餈粑碌碌燒。”這是一句客家俗語,説的是每年農曆十月七年級,家家户户都會製作餈粑。十月七年級恰逢秋收完畢,勤勞的客家人會把新收的糯米打成粉,搓糊蒸熟後,以糯米為皮,加入花生、芝麻、糖等餡料,做成應節食物餈粑,以慰勞一家老少,慶賀豐收。

吃餈粑最過癮的吃法就是吃烤餈粑,冬日的山區陰寒潮濕,為了取暖,一般人家都會燃起火爐,大夥圍坐一團。將餈粑放在火盆木炭上烤炙,餈粑在炭火中漸漸鼓脹,嘰嘰作響,表皮微微隆起後像個大包子。此時將表皮弄破,會有一股白氣騰出,用口撕咬外酥內軟外黃裏白,似一個“金包銀”的餈粑拿在手裏軟乎乎的,但千萬要注意避免燙了口舌。

逆餈

在惠州傳統的風俗中,“十月朝”是一個傳統的節日,是牛的生日,也是惠州傳統的祭牛節。在這一天,惠州人要吃一種叫“逆餈”的傳統食品。惠州人認為,牛為人類辛勤勞動了一年,要慰勞慰勞牛。

除了做些逆餈供奉牛神外,還有一些農户將菜葉包裹着逆餈來喂牛,祈求它身強體健。剩下的逆餈除了自己吃外,還會送給親朋好友。久而久之,這逆餈就成了惠州最有代表性的民間傳統食品之一。

紅豆飯

後人把十月七年級當悼亡節來過時,以紅豆飯為奠。迄今江蘇大豐一帶還有個傳説,大意為:從前有個放牛娃,因與地主抗爭,被地主砍死,鮮血把撒在地上的米飯染得通紅。這一天正是十月七年級。此後,窮人在十月七年級都要吃紅豆飯紀念他,尚有童謠為證:“十月朝,看牛娃兒往家跑;如若不肯走,地主摑你三犁擔子一薄刀。”

紅豆的表皮緻密而堅實,需要提前浸泡處理一下,否則蒸出來會很硬。傳統的紅豆飯做法是將紅豆事先泡水數小時,讓其喝飽水後,有時候還需要提前煮一下紅豆,然後再與大米一起蒸煮。現在可以稍微提前泡一下紅豆(也可不泡),然後用高壓鍋直接蒸煮,半個小時,軟糯香甜的紅豆飯就可以出鍋了。

麪條

民間在十月一日,不僅要為亡人送寒衣過冬,就是生者也要進行一些象徵過冬的傳統活動。民間改善生活,山區興吃蕎麪、莜麪。寒衣節吃麪的習俗習俗由來已久。冬季中午吃一碗營養搭配合理的麪條是不錯的選擇。平時應酬較多的人,喝酒後最宜吃碗陽春麪,不僅解酒,還能起到養胃補身的功效。

冬天是吃蘭州拉麪最好的季節。炸醬麪是幾種風味面中營養搭配最合理的。刀削麪由於製作工藝的差別,面較硬且不易消化,所以青年人可以多嘗試,而老年人就不該多吃了。吃麪條應該多搭配一些蔬菜、蛋類食品。

寒衣節習俗11

農曆十月七年級,謂之十月朝,又稱祭祖節。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新收時祭祀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本。故人們也在十月七年級用黍矐祭祀祖先。十月七年級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天江南的許多地區,還有十月七年級祭新墳的習俗。

十月七年級,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後氣候漸漸寒冷。人們怕在冥間的祖先靈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時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一般供物外,還有一種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做送寒衣。因此,十月七年級,又稱為燒衣節。

後來有的地方,燒寒衣的習俗就有了一些變遷,不再燒寒衣,而是燒包袱。人們把許多冥紙封在一個紙袋之中,寫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應稱呼,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無寒衣之實。人們認為冥間和陽間一樣,有錢就可以買到許多東西。

祭祖:分春秋兩祭,民間有句話,叫清明時節人找鬼,中元時節鬼找人。

所以每年的清明時節時,人人為了讓逝去的親人不孤獨,也讓他(她)們的安息之所安全,便紛紛上墳掃墓,焚黃掛白,也就燒紙錢,掛紙錢,藉以紀念先靈,證明此地安息者還有後人牽掛,旁人就不敢在墳頭動土、欺負;

而至於中元時候,人們勤勞兩季之後,不管什麼作物的新鮮產品都要出市了,中華民族是一個孝順的民族,有好東西自然先讓先輩品嚐,所以就請先輩的靈魂回來品嚐鮮品,所以就有了秋祭。

農曆十月一日,為送寒衣節。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與春季的清明節,秋季的中元節,並稱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節。為免先人們在陰曹地府挨冷受凍,這一天,人們要焚燒五色紙,為其送去禦寒的衣物,並連帶着給孤魂野鬼送温暖。十月一,燒寒衣,寄託着今人對故人的懷念,承載着生者對逝者的悲憫。

十月七年級,謂之十月朝,又稱祭祖節。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新收時祭祀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本。故人們也在十月七年級用黍矐祭祀祖先。十月七年級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天江南的許多地區,還有十月七年級祭新墳的習俗。十月七年級,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後氣候漸漸寒冷。人們怕在冥間的祖先靈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時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一般供物外,還有一種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做送寒衣。因此,十月七年級,又稱為燒衣節。後來,有的地方,燒寒衣的習俗,就有了一些變遷,不再燒寒衣,而是燒包袱人們把許多冥紙封在一個紙袋之中,寫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應稱呼,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無寒衣之實。人們認為冥間和陽間一樣,有錢就可以買到許多東西。關於祭祖節還有這樣一個蔡倫造紙和蔡莫燒紙的故事。蔡倫剛發明出紙時,買賣很好。蔡倫的嫂子慧娘就讓丈夫蔡莫向蔡倫學習造紙。回來開了一家造紙廠,但蔡莫造的紙,質量不好,賣不出去,二人很着急。後來,慧娘想了一個辦法,擺脱了困境。某天的半夜,慧娘假裝因急病而死。蔡莫傷心欲絕,在她的棺材前悲哀不已,他邊燒紙邊哭訴:我跟弟弟學造紙,不用心,造的'紙質量太差了,竟把你氣病了。我要把這紙燒成灰,來解心頭之恨。他燒完了又抱來紙燒,燒了一陣之後,只聽見慧娘在棺材裏喊:把門開開,我回來了。這可把人們嚇呆了,人們把棺材打開,慧娘裝腔作勢地唱道:陽間錢能行四海,陰間紙在做買賣。不是丈夫把紙燒,誰肯放我回家來?慧娘唱了很多遍説:剛才我是鬼,現在我是人,大家不要害怕。我到了陰間,閻王就讓我推磨受苦,丈夫送了錢,就有許多小鬼幫我,真是有錢能使鬼推磨。三曹官也向我要錢,我把全部的錢都送了他,他就開了地府後門,放我回來了。蔡莫裝作糊塗:我並沒有送錢給你啊?慧娘説:你燒的紙就是陰間的錢。這樣一説,蔡莫又抱了幾捆紙,燒給他的父母。在場的人們一聽,便以為燒紙有很大的好處,都向蔡莫買紙。慧娘慷慨地送給鄉親,這事一傳十,十傳百,遠近的鄉親都來買蔡家的紙,燒給自己死去的親人。不到兩天,積壓的紙被搶購一空。慧娘還陽那一天正是農曆十月七年級,因此,後人都在十月七年級祭祀祖先,上墳燒紙,以示對祖先的懷念。十月七年級,有的地方還有祭牛王的習俗。相傳這一習俗起源於春秋秦國。某日,秦文公命人砍倒一棵梓樹,梓樹忽然化為一頭牛。秦文公令人追殺。牛一下跳入水中,再也沒有上來。人們就立怒特祠祭祀此牛神。怒特,是高大健壯、威風凜凜的公牛。這樣的公牛,在人們的心目中,有着驅疫辟邪、保護牛類的功能。

古時,在十月七年級的前一天,由家長率領兒孫們到祖墳添土。添土不用筐簍,要用衣服兜着,兜的土越多,族裏人丁越興旺。節日當天,則由族長帶領家族中的男姓,抬着食盒、大方桌和豐盛的供品(20至30個大碗),逐個到墳前祭拜,叫上大墳。現已改為一家一户攜帶少量供品(一般是餃子)上小墳了。

如今,十月七年級上墳燒紙、燒寒衣的習俗已淡化,許多人特別是城裏人,只是到墳前默哀或獻上一束鮮花,來懷念逝去的親人。 過去,十月七年級還是長工的下工日,所以又叫散工節僱主要在這一天設筵犒勞僱工、清算工錢,宣佈是否繼續留用,留下的叫打冬或扛冬活。 到十月七年級,坡裏的莊稼都已收打完畢,即墨、嶗山、平度、膠州、膠南、萊西都有十月一淨坡和十月一坡了(淨)場光的俗諺。 春夏秋冬往復循環,十月為孟冬。十月一日是進入寒冬季節的第一天。由生者的禦寒加衣,想到死者的防冷需要。 晉南地區送寒衣時,講究在五色紙裏夾裹一些棉花,説是為亡者做棉衣、棉被使用。 晉北地區送寒衣時,要將五色紙分別做成衣、帽、鞋、被種種式樣。甚至還要製作一套紙房舍,瓦柱分明,門窗俱備。這些紙製工藝品除體積縮小之外,看上去比真房院還要精緻漂亮。 凡屬送給死者的衣物、冥鈔諸物,都必須燒焚,只有燒的乾乾淨淨,這些陽世的紙張,才能轉化為陰曹地府的綢緞布匹、房舍衣衾及金銀銅錢。只要有一點沒有燒盡,就前功盡棄,亡人不能使用了。所以十月一日燒寒衣,要特別認真細緻。這種行動雖然看來好笑,卻也反映了生者對亡人的哀思與崇敬,屬於一種精神上的寄託。民間送寒衣時,還講究在十字路口焚燒一些五色紙,象徵布帛類。用意是救濟那些無人祭祖的絕户孤魂,以免給親人送去的過冬用物被他們搶去。

焚燒寒衣,有的地方在亡者墳前進行,講究在太陽出山前上墳。有的地方習慣在門前焚燒祭物。雁北許多地方及晉中的平遙等縣,傍晚婦女要在門外放聲大哭。臨縣舊日傳有一詩:粘紙成衣費剪裁,凌晨燒去化灰埃。禦寒泉台果否用?但聞悲聲順耳來!既描述了送寒衣的情景,又對其傳説效應提出了質疑。兒女們守孝,穿三年孝服。孝滿之年的十月七年級日換穿常服。先人的遷墳合葬等儀式,民間也總是習慣在十月一日進行。民間在十月一日,不僅要為亡人送寒衣過冬,就是生者也要進行一些象徵過冬的傳統活動。婦女們要在這一天將做好的棉衣拿出來,讓兒女、丈夫換季。如果此時天氣仍然暖和,不適宜穿棉,也要督促兒女、丈夫試穿一下,圖個吉利。男人們則習慣在這一天整理火爐、煙筒。安裝完畢後,還要試着生一下火,以保證天寒時順利取暖。十月一日,婦女忌出行。民間改善生活,山區興吃蕎麪、莜麪。

寒衣節習俗12

  風俗食物

1.麪條

民間在十月一日,不僅要為亡人送寒衣過冬,就是生者也要進行一些象徵過冬的傳統活動。民間改善生活,山區興吃蕎麪、莜麪。寒衣節吃麪的習俗習俗由來已久。冬季中午吃一碗營養搭配合理的麪條是不錯的選擇。平時應酬較多的人,喝酒後最宜吃碗陽春麪,不僅解酒,還能起到養胃補身的功效。

冬天是吃蘭州拉麪最好的季節。炸醬麪是幾種風味面中營養搭配最合理的。刀削麪由於製作工藝的差別,面較硬且不易消化,所以青年人可以多嘗試,而老年人就不該多吃了。吃麪條應該多搭配一些蔬菜、蛋類食品。

2.紅豆飯

後人把十月七年級當悼亡節來過時,以紅豆飯為奠。迄今江蘇大豐一帶還有個傳説,大意為:從前有個放牛娃,因與地主抗爭,被地主砍死,鮮血把撒在地上的米飯染得通紅。這一天正是十月七年級。此後,窮人在十月七年級都要吃紅豆飯紀念他,尚有童謠為證:“十月朝,看牛娃兒往家跑;如若不肯走,地主摑你三犁擔子一薄刀。”

紅豆的表皮緻密而堅實,需要提前浸泡處理一下,否則蒸出來會很硬。傳統的紅豆飯做法是將紅豆事先泡水數小時,讓其喝飽水後,有時候還需要提前煮一下紅豆,然後再與大米一起蒸煮。現在可以稍微提前泡一下紅豆(也可不泡),然後用高壓鍋直接蒸煮,半個小時,軟糯香甜的紅豆飯就可以出鍋了。

3.逆餈

在惠州傳統的風俗中,“十月朝”是一個傳統的節日,是牛的生日,也是惠州傳統的祭牛節。在這一天,惠州人要吃一種叫“逆餈”的傳統食品。惠州人認為,牛為人類辛勤勞動了一年,要慰勞慰勞牛。

除了做些逆餈供奉牛神外,還有一些農户將菜葉包裹着逆餈來喂牛,祈求它身強體健。剩下的逆餈除了自己吃外,還會送給親朋好友。久而久之,這逆餈就成了惠州最有代表性的民間傳統食品之一。

4.餈粑

“十月朝,餈粑碌碌燒。”這是一句客家俗語,説的是每年農曆十月七年級,家家户户都會製作餈粑。十月七年級恰逢秋收完畢,勤勞的客家人會把新收的糯米打成粉,搓糊蒸熟後,以糯米為皮,加入花生、芝麻、糖等餡料,做成應節食物餈粑,以慰勞一家老少,慶賀豐收。

吃餈粑最過癮的吃法就是吃烤餈粑,冬日的山區陰寒潮濕,為了取暖,一般人家都會燃起火爐,大夥圍坐一團。將餈粑放在火盆木炭上烤炙,餈粑在炭火中漸漸鼓脹,嘰嘰作響,表皮微微隆起後像個大包子。此時將表皮弄破,會有一股白氣騰出,用口撕咬外酥內軟外黃裏白,似一個“金包銀”的餈粑拿在手裏軟乎乎的,但千萬要注意避免燙了口舌。

5.餃子

洛陽有話雲:“十月一,油唧唧。”意思是説,十月七年級這天,人們要烹炸食品,剁肉、包餃子,準備供奉祖先的食品。桓台居民多是用“煎餡食”祭祖。

民間有“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的説法,來源於醫聖張仲景,他看到嚴寒中百姓耳朵被凍壞,故用麪包了驅寒藥材,煮熟做成“嬌耳湯”治好了百姓的耳朵。通常餃子餡料有葷有素,這種合理營養搭配,能起到進補養生的作用。除了必須的肉類和蔬菜,大蒜等調味料也能起到提高肌體抵抗力的作用。

  寒衣節祭祀習俗

古代,秋天新收後,為緬懷先人,祈求來年豐收,民間有祭祀祖宗的習俗,這一習俗與秋天的`很多民俗節日均有聯繫。古人在十月七年級,用黍等農作物祭祀祖先,後演變為家祭、墓祭等多種形式。現今江南部分地區,猶存十月七年級祭新墳的習俗;十月七年級燒送寒衣,祭祀親人的風俗,現多見於北方民間。

燒寒衣

十月七年級,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後氣候漸漸寒冷。人們怕在冥間的祖先靈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時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一般供物外,還有一種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做“送寒衣”。因此,十月七年級,又稱為“燒衣節”。

準備供品

一般在上午進行。供品張羅好後,家人打發小孩到街上買一些五色紙及冥幣、香箔備用。五色紙乃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薄薄的,有的中間還夾有棉花。晌午吃過飯,主婦把鍋台收拾乾淨,叫齊一家人,這就可以上墳燒寒衣了。

進行拜祭

到了墳前,焚香點蠟,把餃子等供品擺放齊整,一家人輪番下跪磕頭;然後在墳頭劃一個圓圈,將五色紙、冥幣置於圈內,點火焚燒。有的人家不但燒冥幣,還燒用五色紙糊成的豪宅、汽車等“奢侈品”,一邊燒,一邊唸叨:“某某呀,你活着時辛苦操勞,死了就好好享福吧,住豪宅,開寶馬,風風光光,氣死閻王!”生怕親人在陰曹地府過不上好日子。

還有的人家,在墳頭劃圓圈時,不忘在旁邊另加個圓圈。其用意乃在救濟那些無人祭奠的孤魂野鬼,以免他們窮極生惡,搶走自家祖先的衣物。

各地寒衣節的習俗

江蘇

在寒衣節這天,南京人把各色彩紙糊成的冥衣,裝在一紅紙袋裏,上寫亡者的身份和姓名。七年級當晚,把紙袋供在堂上祭奠一番,然後拿到門外焚化,以示對亡人的記掛,祈求賜福保佑,並把剛收穫的赤豆、糯米做成熱羹嘗新。

江蘇人把十月七年級當悼亡節來過時,以紅豆飯為奠。迄今江蘇大豐一帶還有個傳説,大意為:從前有個放牛娃,因與地主抗爭,被地主砍死,鮮血把撒在地上的米飯染得通紅。這一天正是十月七年級。此後,窮人在十月七年級都要吃紅豆飯紀念他,尚有童謠為證:“十月朝,看牛娃兒往家跑;如若不肯走,地主摑你三犁擔子一薄刀。”

廣東

惠州傳統的“十月朝”實為祭牛日。惠州民間歷來都很重視“十月朝”祭牛活動。惠州人認為,牛為人類辛勤勞動了一年,在這天要慰勞慰勞牛。惠州民間歷來重視十月朝祭牛活動,從前在近郊,人們往往準備大量的逆餈,備三牲祭牛神。

牛在這天歇耕,人們將所做的逆餈用菜葉包好,塞進牛口中讓其品嚐。還有些地方將逆餈掛在牛角,“披紅掛綵”,其用意如老人慶壽穿袍。惠州城中的居民在十月朝當天,會以逆餈供奉先祖,然後全家分食,或分贈鄰居。

北京

過去北京有句諺語叫“十月一,送寒衣”。這種風俗早在明代就有了。劉侗的《帝京景物略》中寫的很詳細,所謂“識其姓字輩行,如寄書然”等等。意思是天氣冷了,一家都穿新衣了,也應該給死去的親人寄點寒衣去。

每年到十月七年級,人們總是預先糊好“寒衣包”、“金銀包袱”,在包袱外面寫上地址,某某人收,然後再焚化了。十月初,送了寒衣之後,據説在清代,還要頒發曆書,各處書局刻印出售。舊時的北京,大小衚衕中,常看到有人背一個布包,手中拿一疊子曆書,一邊走一邊叫賣:“賣皇曆,賣皇曆。”這也算是舊京的一景吧。

河南

洛陽有話雲:“十月一,油唧唧。”意思是説,十月七年級這天,人們要烹炸食品,剁肉、包餃子,準備供奉祖先的食品。

新安縣另有講究:新出嫁的媳婦逢十月七年級,得為夫家新故的老人添土;到家廟祭祖者,還得奏起鼓樂。

山西

晉南地區送寒衣時,講究在五色紙裏夾裹一些棉花。晉北地區是將五色紙分別做成衣、帽、鞋、被種種式樣。甚至還要製作一套紙房舍,瓦柱分明,門窗俱備。

是日,人們把各色彩紙糊成的冥衣,裝在一紅紙袋裏,上寫亡者的身份和姓名。七年級當晚,把紙袋供在堂上祭奠一番,然後拿到門外焚化,以示對亡人的記掛,祈求賜福保佑,並把剛收穫的赤豆、糯米做成熱羹嘗新。

陝西

在西安郊區民間,“寒衣”、“冥鈔”諸物一般由逝者的女兒備辦,於節前或當日送至家中。到時候由逝者的兒孫上墳焚祭。

一般地,是在逝者墳前焚燒一些紙糊的服裝鞋帽或五色紙,象徵布帛之類為逝者禦寒,另外還要焚燒些冥幣紙鈔,用意是救濟那些無人祭奠的絕户孤魂。如果墳墓在外地不能親往祭奠,則一般在十字路口舉行這種儀式。

寒衣節習俗13

寒衣節的習俗

到了農曆十月一之後,天也就一天比一天寒冷了,為此,人們不僅要為亡人送寒衣過冬,就是生者也要進行一些象徵過冬的傳統活動。婦女們要在這一天 將做好的棉衣拿出來,讓兒女、丈夫換季。如果此時天氣仍然暖和,不適宜穿棉,也要督促兒女、丈夫試穿一下,圖個吉利。男人們則習慣在這一天整理火爐、煙 筒。安裝完畢後,還要試着生一下火,以保證天寒時順利取暖。

寒衣節的習俗:燒寒衣

1、準備供品

一般在上午進行。供品張羅好後,家人打發小孩到街上買一些五色紙及冥幣、香箔備用。五色紙乃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薄薄的,有的中間還夾有棉花。晌午吃過飯,主婦把鍋台收拾乾淨,叫齊一家人,這就可以上墳燒寒衣了。

2、進行拜祭

到了墳前,焚香點蠟,把餃子等供品擺放齊整,一家人輪番下跪磕頭;然後在墳頭劃一個圓圈,將五色紙、冥幣置於圈內,點火焚燒。有的人家不但燒冥幣,還燒用五色紙糊成的豪宅、汽車等“奢侈品”,一邊燒,一邊唸叨:“某某呀,你活着時辛苦操勞,死了就好好享福吧,住豪宅,開寶馬,風風光光,氣死閻王!”生怕親人在陰曹地府過不上好日子。

還有的人家,在墳頭劃圓圈時,不忘在旁邊另加個圓圈。其用意乃在救濟那些無人祭奠的.孤魂野鬼,以免他們窮極生惡,搶走自家祖先的衣物。

3、其他風俗

民間在十月一日,不僅要為亡人送寒衣過冬,就是生者也要進行一些象徵過冬的傳統活動。婦女們要在這一天將做好的棉衣拿出來,讓兒女、丈夫換季。如果此時天氣仍然暖和,不適宜穿棉,也要督促兒女、丈夫試穿一下,圖個吉利。男人們則習慣在這一天整理火爐、煙筒。安裝完畢後,還要試着生一下火,以保證天寒時順利取暖。十月一日,婦女忌出行。民間改善生活,山區興吃蕎麪、莜麪。

寒衣節習俗14

寒衣節傳統習俗

吃麪條

民間在十月一日,不僅要為亡人送寒衣過冬,就是生者也要進行一些象徵過冬的傳統活動。民間改善生活,山區興吃蕎麪、莜麪。寒衣節吃麪的習俗習俗由來已久。冬季中午吃一碗營養搭配合理的麪條是不錯的選擇。

紅豆飯

後人把十月七年級當悼亡節來過時,以紅豆飯為奠。迄今江蘇大豐一帶還有個傳説,從前有個放牛娃,因與地主抗爭,被地主砍死,鮮血把撒在地上的米飯染得通紅。這一天正是十月七年級。此後,窮人在十月七年級都要吃紅豆飯紀念他。

金銀包袱

下跪磕頭,然後在墳頭劃一個圓圈,將五色紙、冥幣置於圈內,點火焚燒。有的人家不但燒冥幣,還燒用五色紙糊成的豪宅、汽車等“奢侈品”,一邊燒,一邊唸叨對逝世故人想説的話。

燒寒衣

也就是準備供品,一般在上午進行。供品張羅好後,家人打發小孩到街上買一些五色紙及冥幣、香箔備用。五色紙乃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薄薄的,有的中間還夾有棉花。晌午吃過飯,主婦把鍋台收拾乾淨,叫齊一家人,這就可以上墳燒寒衣了。

寒衣節的來歷

寒衣節自古有之。據考證,早在周朝時,農曆十月七年級是臘祭日,這天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詩經·豳風·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説從九月開始天逐漸要冷了,人們該添置禦寒的衣裳了(因此十月七年級又俗稱授衣節)。不過,前代授衣多在夏曆九月,日期不確定。

唐玄宗天寶二年八月下詔(《唐大詔令集》卷77),這一詔令直接影響到民間拜墓送衣的習俗。由於十月剛入冬,九月稍嫌早,所以,這一習俗在宋代便推移到了十月朔日。

宋代十月朔的習俗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授衣、祭祀和開爐。宋人祀先用“綿球楮衣”,後世稱之為“寒衣”,不過,宋人尚無此稱。

明代劉侗、於奕正在《帝京景物略·春場》中詳細記載了當時的寒衣節:“十月一日,紙肆裁紙五色,作男女衣,長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緘,識其姓字輩行,如寄書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門,曰送寒衣。新喪,白紙為之,曰新鬼不敢衣彩也。送白衣者哭,女聲十九,男聲十一。”

在潘榮陛的《帝京歲時紀勝·送寒衣》中,則記載有清代寒衣節的情形:“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掃墓,如中元儀。晚夕緘書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帶衣履,於門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

寒衣節的傳説

關於寒衣節的來歷,主要有以下傳説。

1、孟姜女千里送寒衣

給死人送衣服這一習俗,據説是由孟姜女首開先河。

據傳説,孟姜女新婚燕爾,丈夫就被抓去服徭役,修築萬里長城。秋去冬來,孟姜女千里迢迢,歷盡艱辛,為丈夫送衣禦寒。誰知丈夫卻累死在工地上,並被埋在城牆之內。孟姜女悲痛欲絕,指天哀號呼喊,感動了上天,哭倒長城40裏。她最終用咬破手指“點血入骨”的方式找到了丈夫屍體,並用帶來的棉衣重新裝殮安葬。由此而產生了“寒衣節”。

2、蔡倫大嫂的促銷手段

還有一種説法,認為“十月一,燒寒衣”起源於商人的促銷伎倆。而這個精明的東漢商人,乃造紙術的發明人蔡倫的大嫂。

蔡倫造紙出名後,其兄蔡莫仿造之,因質量不及蔡倫所造之紙,故常常積壓。為將積壓的紙銷出去,蔡莫之妻慧娘想出一個辦法:一天,她佯裝死去,躺在棺材裏,蔡莫悲痛欲絕,大放悲聲:“慧娘啊,都是我害的'你呀,因為我造的紙賣不出去,把你害成這樣,我真該死,我要把所有的紙都燒掉”!一邊哭,一邊把紙抱到慧娘棺材前燒,燒一陣,哭一陣,哭一陣,喊一陣。

突然,棺材內的慧娘有了聲音,圍觀的人非常驚異,這是怎麼回事呢?慧娘一邊從棺材裏走出來,一邊裝腔作勢地唱:“陽間錢能行四海,陰間錢能做買賣,不是丈夫把錢送,誰肯放我還陽來”。唱了許多遍又説:“剛才我是鬼,現在我是人,我到了陰間地府,閻王讓我推磨受苦,丈夫向閻王送了錢,閻王就派好多小鬼幫我推磨,真是有錢能使鬼推磨。三曹官也向我要錢,我把所有的錢都給了他,他就打開地府的後門,放我回來了”。

蔡莫裝模作樣地説:“我並未給妻子送錢啊”!慧娘説:“你燒的紙就是陰間的錢”。慧娘這樣一説,蔡莫又抱了幾捆紙到他父母墳上去燒。在場的人認為燒紙能讓死人還陽或在陰間少受罪,都來向蔡莫買紙燒。這樣一傳十,十傳百,蔡莫的紙銷了個精光,因此改變了困境。由於慧娘還陽的日子正好是十月七年級,因而每到十月七年級,人們就要給死去的人燒紙。

3、朱元璋“授衣”傳説

農曆十月在古代是一個重要的月份,此時正是稻穀收穫進倉之際,“是月也,天子始裘”(《禮記·月令》),天子以穿冬衣的儀式,昭告庶民:冬天已經來臨。

相傳,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稱帝,為了顯示順應天時,他在十月七年級這天早朝時,行“授衣”之禮,並把剛收穫的赤豆、糯米做成熱羹賜給羣臣嘗新。南京民諺曰:“十月朝,穿棉襖,吃豆羹,禦寒冷。”“寒衣節”由此而來。人們在加衣避寒的同時,還將冬衣捎給遠在外地戍邊、經商、求學的遊子,以示牽掛和關懷。

寒衣節習俗15

十月朔,秦歲首,送寒衣。秦人過年的節日食品是“黍臛”,《荊楚歲時記》記載:“十月朔日,黍臛,俗謂之秦歲首。”陰曆十月七年級,謂之"十月朝"。秦朝雖然早亡,但秦歲首之習,不僅在漢初沿用,而且在漢行《太初曆》之後,仍有影響。宋人蒲積中編《古今歲時雜詠》卷38載詩人沈遘的《初冬近飲酒作》,其中詠道:“吾民久已作秦民,迄今十月猶遺俗。”從中可以看到秦文化至宋代,仍有遺存。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新收時祭奠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古人們也在農曆十月七年級用黍矐祭祀祖先。農曆十月七年級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寒衣節流行於北方,南方鮮有耳聞。

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寒衣節與春季的清明節、秋季的中元節,並稱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節”。同時,這一天也標誌着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父母愛人等為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

寒衣節史料記載

據考證,早在周朝時,農曆十月七年級是臘祭日,這天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禮記。月令》中描述了周代臘祭的情形:以獵物為祭品,天子在社壇上祭祀日月星辰眾神,在門閭內祭祀五代祖先,同時慰勞農人,頒佈新的作息制度。

《詩經。豳風。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説從九月開始天逐漸要冷了。人們該添置禦寒的衣裳了,因此十月七年級又俗稱授衣節。故前代授衣多在夏曆九月,日期不確定。

唐代《唐大詔令集》卷77:唐玄宗天寶二年八月制曰:“禋祀者,所以展誠敬之心,薦新者,所以申霜露之思。是知先王制禮,蓋緣情而感時。……自流火屆期,商風改律,載深追遠,感物增懷,且詩著授衣,令存休浣,在於臣子,猶及恩私,恭事園陵,未標典式。自今以後,每至九月一日,薦衣於寢陵,貽範千載,庶展孝思。且仲夏端午,事無典實,傳之淺俗,遂乃移風,況乎以孝道,人因親設教,感遊衣於漢紀,成獻報於禮文,宣示庶僚,令知朕意。”這一詔令直接影響到漢族民間拜墓送衣的習俗。由於十月方入冬,九月稍嫌早,這一習俗在宋代便推移到十月朔日。

宋代十月朔的習俗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授衣、祭祀和開爐。呂希哲《歲時雜記》載:“十月朔,京師將校禁衞以上,並賜錦袍。皆服之以謝。……邊防大帥、都漕、正任侯,皆賜錦袍。舊河北、陝西、河東轉運使副無此賜。祖宗朝,有人自陳,乃賜衣襖。諸軍將校皆賜錦袍。”(←授衣)(祭祀→)據《東京夢華錄》記載,東京汴梁九月“下旬即賣冥衣、靴鞋、席帽、衣段,以十月朔日燒戲故也”,至“十月一日”,則“士庶皆出城饗墳,禁中車馬出道者院及西京朝陵。宗室車馬,亦如寒食節” 《夢粱錄》記南宋臨安也是“士庶以十月節出郊掃鬆,祭祀墳塋。內庭車馬,差宗室南班往攢宮行朝陵禮”。《河南程式遺書》雲:“拜墳則十月一日拜之,感霜露也。”宋人祀先用“綿球楮衣”,後世稱之為“寒衣”,宋人尚無此稱。

南宋時,民間開始興起在十月朔日掃墓,並焚燒衣物。宋代周密《武林舊事》:“十月朔,都人出郊拜墓,用棉裘褚衣之類。”至元代,將十月一日祭先上墳稱之為送寒衣節。《析津志輯佚·歲紀》:“是月,都城自一日之後,時令謂之送寒衣節。祭先上墳,為之掃黃葉。”

明代北京,有專門售賣寒衣的紙店。寒衣上印有文字、印章,寫明亡者的籍貫姓氏字號,彷彿郵寄信件一般。這一天晚上,家家準備齊全,出門祭奠,叫着亡者的名字將紙衣燒掉。家有新喪的,要用白紙來做。貧家無力購買,則自行製作。有諺雲:“十月一,送寒衣。”寒衣有的在墳上焚燒,也有的在家中燒寄。北方也稱之為“燒包袱”。

明代劉侗、於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場》有當時寒衣節的詳細記載:“十月一日,紙肆裁紙五色,作男女衣,長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緘,識其姓字輩行,如寄書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門,曰送寒衣。新喪,白紙為之,曰新鬼不敢衣彩也。送白衣者哭,女聲十九,男聲十一。”

清代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送寒衣》上有寒衣節的情形:“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掃墓,如中元儀。晚夕緘書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帶衣履,於門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

為什麼要孝親祭祖?

每當清明節、中元節、寒衣節、下元節的時候,我們就要到祖墳前燒紙,給逝去的親人送錢,這是中國的習俗,是孝順子女悼念親人的方法。但有一點,現在知道的人卻不多,給親人上墳燒紙錢,以孝舉來寄託哀思的同時,自己的運氣也會改變!

因先秦的迎冬禮儀脱胎而成

據《禮記·月令》記,農曆十月是立冬的.月份。這一天,天子率三公九卿到北郊舉行迎冬禮,禮畢返回,要獎賞為國捐軀者,並撫卹他們的妻子兒女。已經死去的人怎麼受賞呢?為他們"送寒衣"當是題中應有之義,上行下效,遂相沿成習。不過這種觀點只能停留在推論上,因為有關漢族民間於十月七年級"燒獻"、"冥衣靴鞋席帽衣段"的記載,直到宋代才出現於文人的風土記述中,如果説寒衣節是先秦時就形成的,那就很難對這麼長一段時間內的記錄空白作出合理解釋。所以,也有人推斷寒衣節俗的形成不會早於宋代。

朱元璋“授衣”傳説

農曆十月在古代是一個重要的月份,此時正是稻穀收穫進倉之際,“是月也,天子始裘”(《禮記·月令》),天子以穿冬衣的儀式,昭告庶民:冬天已經來臨。相傳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稱帝,為了顯示順應天時,在十月七年級這天早朝,行“授衣”之禮,並把剛收穫的赤豆、糯米做成熱羹賜給羣臣嘗新。南京民諺説:“十月朝、穿棉襖,吃豆羹、禦寒冷。”,“寒衣節”由此而來。人們還在加衣避寒的同時,也將冬衣捎給遠在外地戍邊、經商、求學的遊子,以示牽掛和關懷。

孟姜女千里送寒衣

相傳,秦時江南松江府孟、姜兩家,種葫蘆而得女,取名孟姜女,配夫範杞良。後來,杞良被抓去修築北疆長城,孟姜女千里尋夫送寒衣,尋到長城腳下,不想丈夫已死,被埋築城牆裏。孟姜女悲憤交加,向長城晝夜痛哭,終於感天動地,哭倒長城,露出丈夫屍骨。千百年來,這段忠貞愛情故事廣為流傳。

孟姜女哭倒長城八百里後,與秦始皇面對面地抗爭,為夫報仇、替己出氣,最後懷抱丈夫遺骨,縱身跳海殉夫。就在跳海的剎那,海上波濤澎湃,緩緩拱起兩方礁石。據説海上姜女墳,海潮再大也不曾沒頂。

由於孟姜女千里尋夫送寒衣的故事,長城內外便將農曆十月七年級這天,稱作“寒衣節”。“十月七年級燒寒衣”,早已成為北方憑弔已故親人的風俗。

江蘇“紅豆飯”傳説

後人把十月七年級當悼亡節來過時,以紅豆飯為奠。迄今江蘇大豐一帶還有個傳説,大意為:從前有個放牛娃,因與地主抗爭,被地主砍死,鮮血把撒在地上的米飯染得通紅。這一天正是十月七年級。此後,窮人在十月七年級都要吃紅豆飯紀念他,尚有童謠為證:"十月朝,看牛娃兒往家跑;如若不肯走,地主摑你三犁擔子一薄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hanyi/yp92v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