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臘八節 >

精選臘八節的作文合集9篇

精選臘八節的作文合集9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臘八節的作文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臘八節的作文合集9篇

臘八節的作文 篇1

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的歷史,已經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户户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閤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爭奇競巧,品種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為講究,攙在白米中的物品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絲、玫瑰、紅豆、花生。總計不下二十種。人們在臘月初七的晚上,就開始忙碌起來,洗米、泡果、撥皮、去核、精揀然後在半夜時分開始煮,再用微火燉,一直燉到第二天的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

更為講究的人家,還要先將果子雕刻成人形、動物、花樣,再放在鍋中煮。比較有特色的就是在臘八粥中放上“果獅”。果獅是用幾種果子做成的獅形物,用剔去棗核烤乾的脆棗作為獅身,半個核桃仁作為獅頭,桃仁作為獅腳,甜杏仁用來作獅子尾巴。然後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裏,活象一頭小獅子。如果碗較大,可以擺上雙獅或是四頭小獅子。更講究的,就是用棗泥、豆沙、山藥、山楂糕等具備各種顏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壽星、羅漢像。這種裝飾的臘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廟的供桌上才可以見到。

臘八粥熬好之後,要先敬神祭祖。之後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後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臘八粥,保存着吃了幾天還有剩下來的,卻是好兆頭,取其“年年有餘”的意義。如果把粥送給窮苦的人吃,那更是為自己積德。臘八粥在民間還有巫術的作用。假如院子裏種着花卉和果樹,也要在枝幹上塗抹一些臘八粥,相信來年多結果實。臘八這一天,除了祭祖敬神外,還有悼念亡國、寄託哀思的。

在東北也有諺語“臘八臘八,凍掉下巴”的之説,意指臘八這一天非常冷,吃臘八粥可以使人暖和、抵禦寒冷。“臘八粥,吃不完,吃了臘八粥便豐收”。農曆臘月初八,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臘八節”。關中一帶到了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煮上一鍋“臘八粥”,美餐一頓。不光大人、娃娃吃,還要給牲口、雞狗喂一些,在門上、牆上、樹上抹一些,圖個吉利。

  臘八節的作文 篇2

元宵節的湯圓讓人吃出喜慶的味道,端午節的粽子讓人吃出懷念的味道,中秋節的月餅和除夕的年夜飯,讓人吃出團圓的味道,而臘八節的臘八粥,則讓人吃出温暖的滋味和親情的味道。

農曆十二月初八,是傳統的臘八節。時間過得可真快,轉眼又到了過臘八節的日子。温香綿軟的臘八粥,端一碗在手,香噴噴、熱乎乎、暖洋洋,一鍋濃情臘八粥,與家人團圓,品味那深情的傳統節日氣息。

小時候,我最難忘的是奶奶熬的臘八粥。看着奶奶準備各種食材,有大米、紅米、糯米、黃豆,加上芋頭,再放上紅砂糖,我就像她的“小尾巴”跟前跟後,問這問那,“奶奶這是什麼?”“我的孫兒,是黃豆啊!”奶奶一遍説着一遍用勺在鍋裏攪着。“奶奶這又是什麼?”“乖孫兒,是紅糖啊!”“哇!食物的種類可真多!”“對呀!”奶奶不緊不慢地遍攪遍説着“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圍着奶奶,嘴裏也一遍一遍重複着“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呼吸着從鍋裏飄散出的臘八粥,香軟、甜糯、綿滑,那美味是我童年時光裏最温暖的記憶。

我稍長大些時,成了媽媽為我們熬臘八粥。前一天晚上媽媽就把做粥的各種食材準備齊全,大米、糯米、玉米、蓮子、黃豆、花生米、紅棗等等,洗好放在鍋裏泡着,一早就起牀熬粥。鍋裏飄散過來的粥香味漸漸地溢滿在家裏的各個角落,絲絲香甜,繚繚繞繞,沁人心脾,我閉着眼輕輕地吸着香氣。

看着媽媽用心熬成的粥,白色的大米粒晶瑩透亮,圓圓黃豆和玉米金黃燦爛,臘八粥散發着誘人的香味和顏色,我總是捨不得把它一氣喝完,而是一小口小一口地慢慢喝、細細品。媽媽慈愛地、笑盈盈地看着我,我童年臘八節就是在臘八粥和着媽媽厚重的愛中過來的。

在我的記憶中,每頓飯第一碗媽媽總是先給奶奶端上桌,然後就是爸爸和我。這一年的臘八節,原本爸爸説好和我們一起過的,但臨時工作有安排不能按時回家了,聽到後,媽媽先是一愣,臉色暗淡了,隨後立馬又調整自己的情緒,安頓我和奶奶吃飯、休息。我都睡了,朦朦朧朧中聞到了香甜的臘八粥味。我推開門,朝亮着燈的地方看去,餐桌旁,爸爸正端着碗一口一口喝着粥,“工作再忙也要按時吃飯啊!”“沒事,這麼晚了,你也要早點休息!辛苦你了!”是啊,我的爸爸工作很忙,很少在家,家裏的一切重擔都落在媽媽一人肩上。她上孝敬婆婆,下關愛兒女,總是把自己放在最後,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媽媽沉甸甸的愛在我的脊髓裏越積澱越深厚。現在媽媽有了白髮,皺紋爬上了額頭,走路也不再像從前那樣輕快。

今天,媽媽依然還在為家裏熬着臘八粥,熱氣騰騰、香氣飄繞,濃香濃香的,細細品味,慢慢回味,今天的甜蜜,明天的希望,藴藏着多少生活的温馨快樂、幸福甜美。温暖的滋味和親情的味道在房間裏四散開來,緩緩地飄向窗外,飄向遠方。

臘八節的作文 篇3

20xx年 xx月 xx日 周x 晴

今天是臘八節,被寒假快樂衝昏頭腦的我早把這個小節日忘記了。

“吃飯了!”爸爸便急忙喊道。的確有些餓,想到馬上就能吃到媽媽燒的香噴噴的紅燒肉和拿手的糖醋魚,我趕緊去洗了手。

“什麼?今天喝粥?”我望着每人面前的一碗粥,不滿地嚷道。抬眼看看平時一樣討厭喝粥的爸爸,想找到同盟,一齊“反抗”,沒想到爸爸正津津有味地大口大口地吃着。再看看媽媽、爺爺,他們也都吃得樂呵呵的。這是怎麼啦?爺爺看我在發愣,便放下碗,饒有意味地吟誦道:“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婷婷,粥是寶啊,不可浪費!”我還沒回過神兒,媽媽義開口了:“早(棗)下力(慄)氣,來年豐收。婷婷,這粥有營養,吃吧!吃了臘八棗,背起書包往家跑。婷婷,快放假了吧?別呆了,快吃呀!”

“哦……”似乎這粥還有什麼深意!我剛捧起碗,爸爸一陣狼吞虎嚥,一碗粥已吃完了。他放下碗,大聲喊道:“過了臘八,不怕啦!”看着奇怪的`大人們,我也學着他們的樣子,“大吃大喝”了起來。真是奇怪,一陣猛喝之後,原本冰涼的手變得暖和起來了。

邊吃邊聽他們聊着,我才慢慢明白過來:原來今天是十二月初八,傳説佛祖釋迦牟尼成佛前進山修行,十二月初八這天因飢餓勞累栽倒路旁,被一牧羊女發現,用大米粥救活,後來大徹大悟,得道成佛。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摻在白米中的五穀雜糧總計不下20種,吃了以後可以增福增壽,故又稱“福壽粥”。

原來,這看似普通的一碗粥有這麼深刻的意義,於是我趕快請媽媽傳授做“福壽粥”的方法。媽媽告訴我,先準備好要用的材料:必不可少的是粥米,豆、棗三樣,其他可根據自家人口味配比,如核桃、粟子,玉米、葡萄乾等。玉米要提前泡3—4小時,其他材料可混合洗淨,再將所有的材料一起放入鍋內,加足量水,燒開小火熬成粥即可。喜歡甜的就放些冰糖一起熬,用紫砂煲,三小時就能喝上粥了……

在我們這裏,臘八粥熬好後,先要敬神祭祖,再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後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臘八粥,保存着吃了幾天還有剩下,卻是好兆頭,取其“年年有餘”的意思。

臘八節喝臘八粥真有趣。這象徵着多福多壽的臘八粥,大家可別忘了十二月初八喝一大碗啊!

臘八節的作文 篇4

農曆臘月初八,是我國傳統的臘八節。這一天,也是民間過“年”的開始。有句民謠:小孩小孩你甭饞,過了臘八都是年。意思是從臘月初八起,民間就開始備年貨。辛苦勞作一年的農民,平時壓在箱底捨不得花用的血汗錢,這時也要拿出來花一番。而備年貨,對鄉下的孩子來説,那簡直是天天過年。再窮苦的人家也要為孩子備些禮物,哪怕是幾顆糖球,也會圓了一個鄉下孩子一年的夢想。

我國民間過臘八節,都是將佛祖吃了牧羊女用各種雜糧煮的粥後,在臘八這一天得道成佛,從此,臘八節就成為佛教的節日。但在家鄉廣為流傳的還有另一種版本的民間故事:相傳,很早以前有一對好吃懶做的夫妻。父母在世靠父母,父母過世就坐吃山空,他們吃饅頭不吃皮,吃餃子不吃邊,很快吃盡家產淪為乞丐。有一年臘八節,天寒地凍,風雪交加。夫妻二人擠在一間透風漏雨的破灶房裏,看着破鍋裏討要的各種雜糧粥,不思悔改,一邊互相指責對方,一邊爭搶鍋裏的粥。誰知搶奪間土牆倒塌,砸死了二人。世人為教育子孫後代勤勞為本,節儉過日就吃起了臘八粥,並把懶夫妻的故事講給世人聽。

在家鄉做的臘八粥都是就地取材。把一年四季所產的各種雜糧,乾鮮瓜果,各類蔬菜,收集一些,不易存放的要提前做成乾菜備用。甚至有的人家還要採一些鮮花,做粥時一起熬煮。

記得小時候為了做臘八粥,母親從開春樹發芽就做起了準備,無論家裏哪棵樹都要採集一些東西,該存果的存果,該存花的存花,就連既不開花又不結果的樹,也要採一片嫩葉收藏,做粥時每樣放一點。母親説,吃上這樣“全”的“臘八粥”,百病不入。同時表示一年到頭,所有草本植物的豐收。為了表示對這些植物的感謝,在吃臘八粥時,要為所有的花草樹木抹一點粥,含有喜慶豐收和預祝來年五穀豐登之意。

隨着生活的提高,家鄉的臘八粥越做越講究,不但保留了採用北方本地五穀雜糧做原料,還加進了南方所產的蓮子、桂圓、菱角等,做成了集南北風味於一體的豆、米、果品臘八粥。吃起來不僅清香甜美,還能暢氣生津,有利消化,更有和胃、補脾、通便之功效。宋代詩人陸游寫有一首《食粥》詩:“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看來古人早把食粥作為延年益壽之法了。

臘八節的作文 篇5

每年農曆十二月初八,是“臘八節”。按照傳説,每到這一天,各家各户總要吃一頓“臘八粥”。煮臘八粥,除了用各種糧米、雜豆外,各地根據出產還放上栗子、白果、菱米以及蓮子等。人們吃臘八粥所用原料,隨各地特產和家庭貧富的不同而有區別,這一風俗在我國流傳已有悠久的歷史了。

臘月初八,傳説是佛祖成道之日。據宋朝的夢樑錄記載,這一天,廟宇香煙繚繞,經聲佛號不絕,並食“五味粥”藉以敬神。而我國古代民間有在冬至前後食用“赤豆粥”的習俗。這個節日習俗,後來和佛教紀念“佛祖成道”的“五味粥”逐漸合流,宗教迷信的成分也逐漸淡薄下來,“臘八粥”成為入臘以後的佳品。

臘八節的作文 篇6

臘八節,俗稱“臘八”,相傳這一天還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稱為“法寶節”,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一些地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

昨天夜裏,我們接上了從新加坡飛回來過年的姐姐。正巧趕上今天是“臘八”,姥姥打算親自給我們熬臘八粥呢!説到這臘八粥,你可能不知道,有“三寶”。是什麼呢?其實答案就在這一鍋粥裏——米、豆、果。米是指各種的米,都是指各樣的豆,還有大大小小的果仁,熬在一起才叫臘八粥。姥姥前一天晚上,就把要用的紅豆、綠豆、芸豆、蓮子泡上了。

下一步,該淘米了。

這臘八粥用的米可叫多種多樣。黑米、紅米、大米、薏米、糯米……姥姥叫我和姐姐一起去淘米。在水底下,大大小小的米粒在手中搓洗,又有一種小時候的感覺——記得小時候大人們做臘八粥,我總是喜歡抓各式各樣的米出來玩。淘完米,我還正準備把用料放進電飯鍋,姥姥卻説用老方法、普通鍋,熬着才會香。於是我們便用大鍋熬。唰——米粒與豆子躍入大鍋,碰撞出清脆的唰唰聲。加水、放米,就只見一同倒在鍋裏的豆子和米,有的沉了底,有的還對我們依依不捨,使出全身力氣向上遊。我蓋上蓋子,他們就好似心灰意冷,沉了下去,但可不知,許久之後,會變得更惹人喜歡。接下來,就把舞台交給火,讓時間創造藝術吧。定好鬧鐘,進入等待的時間裏,姥姥給我們講了臘八節的傳説故事。

“相傳蘇州西園戒幢律寺內,一尊挺着大肚子、笑嘻嘻,身背紅布袋的佛像,人們叫他布袋和尚,傳説他就是‘臘八粥’的創始人。很久以前,他來到蘇州西園,每天在齋堂打雜,發現有食物被拋落,都要撿起來放入布袋,三年他收集了許許多多糧食。那一年農曆十二月初八,是佛祖釋迦牟尼得道的日子,西園舉行大典。管錢糧的和尚上大殿唸經,忘了開倉取米。布袋和尚無米可做飯,就把收集起來的各種糧食拿出來煮了粥。快到中午了,管錢糧的和尚想起忘了開倉取米,知道闖了大禍,難免戒尺加身。當他急忙跑到伙房時,只見大鍋小鍋都熱氣騰騰,掀開鍋蓋一股香味撲鼻而來,一嘗味道真不錯,這時他才舒了口氣。”

講着講着,突然一股糊味兒傳來。“呀壞了事!火沒關小!”姥姥大喊一聲就往廚房趕。還好發現的及時,只糊了一點點,沒殃及蒸鍋粥。姥姥翻了翻粥,蓋上蓋子,換成文火,重新定上了時。及時地補救完,姥姥又回來接着講:

“在開齋的時候,他給大小和尚講了個故事:‘今天是臘月初八,大家都知道是佛祖得道的日子,佛祖成道之前,為尋求真諦,雲遊名山大川。一天他來到印度的尼連河畔,昏倒在地,一位牧羊女見了,將自己的午餐餵給佛祖吃。牧羊女的午餐是用各種穀物混合做成的粥,叫八寶粥。佛祖吃了粥,在菩提樹下靜坐沉思,突然悟道成佛。’這八寶粥,今天我也給諸位師傅準備了,請師傅們用齋。當家法師讚揚他一番。這讚揚就成了佛門的規矩,這樣一年年地延續下來。因為這粥是每年農曆臘月初八吃的,俗家人叫它‘臘八粥’。

“吱吱——”,鬧鐘彷彿也聽得入迷,又猛地想起自己的任務,時間一到,就叮鈴鈴地叫了起來,家裏人都想廚房圍去。姥姥做了“揭祕人”的活兒,小心翼翼地揭開鍋蓋——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撲面而來,勢氣洶湧。再細細聞,就能聞出“精緻”二字。什麼叫粥的最高境界——米不離水,米水不分家。舀上一勺,細細品味,酸酸甜甜,味道極好!

俗話説,過了臘八就是年,我們擁有了一個温馨的開頭節日,想必,一定會有一個紅紅火火、熱熱鬧鬧的新年的!這就是家裏的節日,就像做一碗臘八粥,需要人們,用心細細的加温!

臘八節的作文 篇7

臘八節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的節日。因相傳這一天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並創立佛教的日子,又被稱為“佛成道節”。

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爭奇竟巧,品種繁多。摻在白米中的物品有紅棗.核桃.栗子.桂圓.葡萄.玫瑰.紅豆.花生......總計不下二十種。

我喜歡臘八節,因為臘八粥太好喝了。

臘八節的作文 篇8

俗話説“臘八臘八,凍掉下巴”,在臘八節這一天,喝上一碗香甜軟糯的臘八粥,不但可以過個幸福的臘八節,還可以抵禦嚴寒,過個温暖的冬天。

近幾年,家鄉的臘八節越過越隆重,這一天人們除了相互問候、祝福以外,親朋好友還會聚在一起喝上一碗熱騰騰的臘八粥。如今的臘八節可是一個開心的節日,可是它還有一個特別有趣的來歷哦。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對非常勤勞的夫妻,生了一個極其懶惰的兒子,他每天在家呼呼大睡,醒來後只知道玩。鄰居的一位婆婆對夫妻兩説:“你們的兒子漸漸長大了,應該讓他學做一些農活囉,你們是不會陪伴他一輩子的。”兒子依然好吃懶做……後來娶了個兒媳婦,沒想到呀比他們的兒子還要懶。時間一天天過去了,夫妻兩的身體越來越脆弱,在他們臨時之前對兒子説:“勤是搖錢樹,儉是聚寶盆,日子要過好,勤儉是法寶。”夫妻兩死後,兒子和兒媳婦把他們的話當成耳邊風,守着父母留下的糧食吃了個精光。眼看就要過年了,家裏什麼吃的都沒有了,他兩的肚子餓得咕咕直叫。鄰居們見他兩可憐巴巴的,於是東家給一把米,西家給一把豆,他兩煮了一鍋粥,和着眼淚喝下了。從此,他們再也不懶惰了,勤勤懇懇地勞動,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但是,每年臘月八日,他們總要煮上一鍋煮來提醒自己。

當年那一碗粥會是什麼味道呢?甜的?鹹的?還是苦的?我想一定是五味雜成吧。臘八節的來歷深深的打動了我,為了感受臘八粥的味道,我和媽媽一起煮了一鍋臘八粥。當我將各種雜糧放入鍋中煮時,我不停地觀察,不停地攪拌,也不停地興奮,最終,一鍋香甜的臘八粥呈現在我眼前。我想,這個冬天一定不會寒冷了。

臘八節雖然是一個小小的傳統節日,卻是一個十分有趣的節日。這一天喝了臘八粥不僅可以抵禦寒冬,而且還讓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勤勞才能致富,懶惰只能坐吃山空。

臘八節的作文 篇9

每逢臘月初八,我都會想起姑姑家過臘八節時熱鬧的場景。

臘月初八定是在冬季,新疆這個時候一定是銀裝素裹的。厚實的雪總給人一種踏實的感覺,猶如西北人墩厚、豪爽的性格。

姑姑家每年臘八節,給我留下深刻影響的莫過於一大清早睡醒時方可聽見的那餘音裊裊的唸佛聲及空氣中飄來燒香的味道。整個室內煙霧繚繞,誦佛之聲聲入耳。於是,我便頓悟,今年的臘八到了,年的腳步聲近了。

如果不賴牀,還會看見奶奶長跪在觀音菩薩像前,為全家人祈福求平安的情景。有時,一旁的我也會被奶奶拉去拜觀音,許願。我也學着奶奶跪在菩薩前,很是一番認真,悄悄的説了很多心願。

當佛香燃盡後,煙霧散去後,便傳來陣陣粥的清香。那應該是姑姑在煮臘八粥了。如果説,之前我還不敢斷言今日定是臘八,那麼,聞到這粥的清香,那一定是臘八無疑了。

這回,伴奏的是我肚子咕咕叫的聲音。姑姑家的臘八粥又與別處的不同,別有一番風味。姑姑家的臘八粥,以稠、料足、種類多、量大見長,這也是姑姑向來引以為豪的地方。

記憶中,姑姑家的臘八粥是黑色的,因為放了足量黑米的緣故;記憶中姑姑家的臘八粥是粘稠的,甚至讓人誤以為那是乾飯;記憶中,姑姑家的臘八粥是細軟的,食料被泡了一整天,又煮了半天的時間,即使是平日裏“堅強”的綠豆、紅豆此時都軟綿綿、懶洋洋的“入口即化”地在那裏簇擁着等着你去品味;記憶中姑姑家的臘八粥是食料豐富,五花八門的,而且一次還會做很多,往往能夠吃很多天,姑姑常笑稱,每年一過了臘八,往後幾天都省了她做飯的功夫;姑姑家的臘八粥味道一般都很平淡,吃時總要放很多白砂糖進去,這大概又是姑姑家吃臘八粥的一大特色了。總之,姑姑家的臘八粥,味道獨特,吃法特別,食料豐富,老少皆宜,年味十足,更少不了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其樂融融的快樂。

姑姑家的臘八節,除了一大清晨的禮佛祈福、做臘八粥外,當然還要準備許多菜,擺起宴席。於是廚房裏傳來的碎碎的切菜聲,油鍋裏的悉嗉聲也是必不可少的。

有時臘八節的時候,奶奶會回憶之前的往事,然後給我們唸叨幾句,讓我們常有穿越了時空回到了那個傳統年代的錯覺。彷彿我們也是那些個扎着長辮,手裏紡着布,包着小腳的閣中閨秀。臘八這天,奶奶也總是很是高興,一年之中,她能如此津津樂道的講起那些個陳年舊事,大家都認真傾聽的日子並不多。

姑姑家的臘八節,嘈雜中不失了寧靜,世俗中不失了古韻,平淡中不失了年味。如同臘八粥一般,豐富,粘稠,讓人記憶猶新。

標籤: 臘八節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laba/png7v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