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清明節 >

關於清明節的故事15篇

關於清明節的故事15篇

關於清明節的故事1

今天我們放假了,放了三天的假。現在很多人只知道清明節要放假,卻不知道清明節是怎麼來的,要幹什麼。其實,清明節最初的含義是祭祖,掃墓。

關於清明節的故事15篇

清明節還是一個節氣。清明一到,氣温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的説法。清明節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還被列入了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呢。

要説起清明節的來歷,據説起源於古代帝王的“墓祭”之禮,後來民間效仿,就成了清明節。不過,要廣為流傳的一種説法是清明節起源於介子推。

清明節掃墓祭祖,也可以踏青去。

關於清明節的故事2

清明節是因為一個傳説而起的,從前有一個人旁邊跟着一位大臣叫做介子推,他們走到了一個荒地,那個人非常的餓,結果就昏倒了,介子推到處找吃的,只好將自己腿上的肉給割下來,給這個人吃,這個人吃了烤肉醒了過來。他十分奇怪,就問這肉是從哪裏來的,介子推只好説是從自己大腿上割下來的肉。這個人張大了嘴巴,他非常感動就説:"等我以後當了國君,我一定重賞你。"

十九年之後,這個人果然當上了國君,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有功的大臣發獎,大臣的名字都快唸完了,還是沒有唸到介子推,旁邊的一位大臣安慰他説:"大王把你留在後面,肯定發好的。"可是大臣的名字唸完了,還是沒有唸到介子推,這個人竟然把他忘了。

中間有一個大臣説:"大王,你竟然忘了介子推,他可是救了您的性命啊!"他一聽臉紅了,他在人羣中找來找去還是沒有找到介子推,後來他知道介子推因為傷心,收拾了行李躲進了綿山。後來他派御林軍去綿山上找,找了好半天還是沒有找到介子推。重耳想了一個辦法,從北、東、西三面放火,自己在南面等。

他自言自語説:"介子推要避火,肯定要從南面出來。"結果火從早上燒到了晚上,一直沒有見到介子推出來,重耳着急了,就命令人將火給撲滅了,親自進去找,他在一棵大樹找到了介子推。旁邊寫着首詩,意思是想讓重耳和人民,不在這天生火。重耳將這天稱為清明節也是寒食節。

關於清明節的故事3

轉眼又到清明時節。望着滿山無名的野花和青青雜草,想起故鄉父親墳塋前那塊靜靜的墓碑,我的內心猶如刀絞般疼痛,不知不覺酸澀的淚水已溢滿了眼眶。

父親是在去年清明節離開我們的,當我經過一天的長途跋涉趕回老家時,來自縣城各地的親朋好友已把農村的小屋圍得水泄不通,姐姐和弟弟的6個孩子早已跪拜在父親靈堂前泣不成聲。弟弟對我説:“父親走時還不停地念叨你的婚事呢!”我深深知道所有的鄰里鄉親都希望我這次能帶他們盼望數年的城裏媳婦回來見父親的最後一面。

父親於1930年10月出生,那時家境貧寒,14歲才進入村裏的國小念書。剛讀三年國小的父親不得不輟學回家,與兩位哥哥一道跟着爺爺奶奶下地幹活。遇到天災收成不好的年月,一家人除了交地主的糧租,經常吃不飽穿不暖,飢寒交迫地過着苦難的日子。直到解放後土地改革,村裏成立農業合作社後農民自己擁有了土地,家裏的生活條件才開始慢慢好起來,因此父親對黨的恩情念念不忘,喜悦的內心時常發出由衷的讚歎。

隨着生活的逐漸好轉,父親結婚有了自己的孩子,但天有不測風雲,由於家鄉地處偏僻不通公路,十里八鄉沒有醫院和衞生所,孩子生病全部憑自己的經驗和土偏方治療,加之當時各種疾病流行,農村嬰兒成活率比較低,有些孩子長到四、五歲大生病不久就夭折了。因為這些條件和因素,父母先後生育了四個孩子都沒能挺過這個關,而立之年後父母生了姐姐,我和孿生弟弟出生時,父母早已過不惑之年,我們的到來更是給家裏帶來了無盡的希望和歡樂。

也許是鄉鄰的善舉感動了蒼天,我們姐弟三人在父母的百般呵護中,在新中國日益完善的醫療體制下,幾乎沒有生什麼大病就活蹦亂跳地漸漸長大。應該説中年得子的父母對兒女婚事的關心勝過一切,但就在我和弟弟大學聯考落榜,對人生前途茫然無措的那年春天,父親卻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晚上他把我和弟弟叫到身邊,鄭重地説:“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得不容易呀!你們兄弟倆都去當兵報效祖國吧!”就這樣我在父親的無限希冀中報名當兵,去了遙遠的山西部隊那片黃土高原,弟弟卻因種種原因未能如願。臨走時父親對我説:“到部隊後要聽領導的話,好好工作,為家鄉人民爭光”。從此我和父親的感情只能在弟弟與我頻頻來去的兩地鴻書中默默傳遞。

光陰荏苒,歲月匆匆,一晃二十多年過去了,我在部隊立了功、提了幹,後來又調到離家不足千里的重慶軍營,但因部隊工作繁忙我卻很少回老家陪伴和看望父親。20xx年春天,正當我在部隊進行軍事理論知識集訓時,弟弟的一個電話使我的腦袋突然象鑽進了蜜蜂一樣嗡嗡作響,父親因肺部感染住進了省城的醫院。此時我才真正感覺到自己不在身邊這些年欠父親的感情太多太多……

八十二歲高齡的父親,經過這次病痛的折磨後,再也沒有了原來的精神,身體慢慢開始消瘦。去年春節我回家探親,曾經健壯的父親已經不能獨立行走,我用外甥女從省城買來的輪椅推着已經卧牀半年的父親,到村裏的馬路上走走看看。每到一處他都能熟悉地説出田間地頭的名字,以及曾經在這裏和鄉親們生活發生過的許多故事。父親雖然文化不高,但經過自學後也算得上是村裏有文化的人。由於父親處世公平、為人正直,在他短暫的人生中曾經先後擔任過37年的生產隊會計,所以對於村裏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他都非常熟悉並有着深厚的感情。我知道這個世界留給父親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我一邊給他講我在部隊的成長進步,一邊給他介紹祖國各地發生的深刻變化。這時父親浮腫的臉上露出難得的笑容,喃喃地説:“這麼美好的生活,你還不趕快把家成了,到時我”走“了已安心呀!”

父親真的“走”了,我卻沒有完成父親的遺願,春節的短暫團聚僅成為我和父親的永別。這時忙前忙後料理父親後事的姐夫對我説:“父親臨走的時候特意交代我們,要在他墳前立一塊墓碑便於以後的孩子們尋找。我們準備把孩子們的名字都刻在墓碑上,你看你的怎麼辦?”此時此刻我才再一次感受到對不起生我養我的故鄉這塊熟悉的熱土,對不起關心我的各位親朋好友和父老鄉親,對不起帶着深深遺憾離開我們的`至愛父親。我的婚事已經成為父老鄉親們對我的唯一希望,畢竟我已經都過了不惑之年。

其實,自從去年春節後,我就開始馬不停蹄地到處相親,儘量爭取讓父親在有生之年能看到兒子成家。也許是自己的內心過於急於求成,或許是當今社會男女青年的愛情摻雜了太多太多的物質與功利,往往寄予厚望的美好愛情偏偏就難以如願。原以為離開部隊到地方工作後,接觸交往女性的時間和機會更多些。殊不知由於年齡的緣故,我的選擇面越來越受到各種條件和非理性因素的制約,加之我長期在部隊養成的正直、果敢、剛毅、理性的軍人素質和作風,使得自己在與地方姑娘的交往中缺少許多靈活、委婉與浪漫,來之不易的幾次相親都在和姑娘的短暫交往後無疾而終。

一年的時間轉瞬即逝。今年春節,我因值班而未能回到老家與親人團聚,春節長假的剩餘時間裏,我獨自一人漫步在城市的街頭,聽着不時響起的隆隆鞭炮聲,看到鄰居喜慶團圓的熱鬧場景,我的思緒便飛到了遙遠的故鄉,此時侄女從老家打來電話:“伯伯,你是不是沒有找到伯孃不好意思回來了喲?我們明天要去給爺爺上墳,又要看到爺爺的墓碑,你的名字後面什麼時候才刻上伯孃的名字呀?”聽到侄女稚嫩的聲音,我的眼眶再一次溢滿了滾燙的淚水,目光呆滯地凝視着遠方那陌生而又熟悉的家園,起伏的內心象打翻了五味瓶久久難以平靜。

春節的喧囂已經遠去,復甦的大地萬象更新,層層疊疊的故鄉山巒早已是草長鶯飛,百花盛開。銘記着家鄉父老的殷切期望與囑託,懷着對美好愛情的無限憧憬,帶着對家人和父親的深深愧疚,看着即將到來的清明祭日,父親在世時的音容笑貌仍歷歷在目,離別時的親切話語時常縈繞在耳邊,淚眼朦朧中遠山父親墳塋前那塊無聲的墓碑又時刻浮現在我的眼前。

關於清明節的故事4

清明節的故事

古有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之説,相傳起於春秋時期晉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飢”一事,後逐漸清明寒食合二為一。唐代掃墓日期一般在綿山景區景點之一:母子石像寒食節,宋後移到清明。傳説中“寒食節”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來歷即是為紀念介子推“割股充飢”而不圖為報,最終在此被大火燒山而亡,綿山所在地原叫“定陽”,被晉文公更名為“介休”,意為介子推休息之地。現綿山已由當地人民開發為著名旅遊景區,其中一重要景點就是高大的介子推母子石像,介子推成為當地人民效忠兩全的人物的代表。 相傳大禹治水後,人們就用“清明”之語慶賀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時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天清地明,正是春遊踏青的好時節。踏青早在唐代就已開始,歷代承襲成為習慣。踏青除了欣賞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還開展各種文娛活動,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節流行掃墓,其實掃墓乃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的內容,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與清明相接,後來就逐漸傳成清明掃墓了。明清時期,清明掃墓更為盛行。古時掃墓,孩子們還常要放風箏。有的風箏上安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出響聲,猶如箏的聲音,據説風箏的名字也就是這麼來的。 清明節還有許多失傳的風俗,如古代曾長期流傳的戴柳、射柳、打鞦韆等,據載,遼代風俗最重清明節,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鞦韆為樂,仕女雲集,踏青之風也極盛關於清明節。

清明節的傳説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公子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揹着老母躲進了綿山。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説,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着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第二年,晉文公領着羣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關於清明節的故事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年這個節氣,我們都會在心裏靜靜地吟誦這首詩來表達我們對先人的思念之情。今天我們來到墓前,按照俗例,我們擺上鮮花和各色祭品,我們進行了特定的拜祭儀式,對先人表示了哀思緬懷之情。掃墓後,讓我們明白了“做人不忘本、不忘根,飲水要思源”的道理。

眾所周知,清明節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節氣是按照陰曆制定的,陰曆沒有閏年。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清明節的故事

古有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之説,相傳起於春秋時期晉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飢”一事,後逐漸清明寒食合二為一。唐代掃墓日期一般在綿山景區景點之一:母子石像寒食節,宋後移到清明。傳説中“寒食節”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來歷即是為紀念,被晉文公更名為“介休”清明節流行掃墓,子推一事。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

風俗最重清明節,踏青之風也極盛關於清明節。

關於清明節的故事6

“清明節”的傳説: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關於寒食,有這樣一個傳説: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了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的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之前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在追隨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揹着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索,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説,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着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着個柳樹樹洞,洞裏好象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晉文公將X書藏入袖中。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

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着它歎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説就是來源於此。

第二年,晉文公領着羣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着復活的老柳樹,就好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以後,晉文公常把X書袖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政的座佑銘。他勤政清明,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

此後,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麪粉和着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後,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

所謂“寒食節”:

寒食節相傳是源於春秋時代的晉國,是為紀念晉國公子的臣子介子推。晉國公子重耳,流亡外國19年,介子推護駕跟隨,立下大功,重耳返國即位,即晉文公。介子推便揹着老母,躲入綿山。晉文公前往尋找,卻怎麼也找不到。於是他放火燒山,想把介於推逼出來。不料介子推卻和母親抱着一株大樹,寧願燒死,也不出山。晉文公傷心地下令把綿山改稱介山(即山西介休縣境內的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燒死的那一天定為寒食節,以後年年歲歲,每逢寒食節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飯,以示追懷之意。

其實,寒食節的真正起源,是源於古代的鑽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節不同,用不同的樹木鑽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後,就要換取新火。新火未至, 就禁止人們生火。這是當時的一件大事。《周禮·秋官·司煊氏》:“中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可見當時是搖着木鋒,在街上走,下令禁火。這司煊氏,也就是 專管取火的小官。在禁火之時,人們就準備一些冷食,以供食用,這樣慢慢就成了固定的風俗了。以後,才與介子推的傳説相聯繫,成了寒食節,日期長達一個月。 這畢竟不利於健康,以後便縮短日期,從七天、三天逐漸改為一天,唐之後便融合在清明節中了。

寒食節習俗,有上墳、效遊、鬥雞子、盪鞦韆、打毯、牽鈎(拔河)等。其中上墳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墳必有墓祭,後來因與三月上已招魂續魄之俗相融合,便逐 漸定在寒食上祭了。《唐書》記雲:“開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代相傳,浸以成俗,宜許上墓同拜掃禮。”宋莊季裕《雞肋篇》捲上:“寒食上 冢,亦不設香火。紙錢掛於塋樹。其去鄉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於空中,謂之掰錢。而京師四方因緣拜掃,遂設酒撰(zhuan,飯食),攜家春遊。”

《荊楚歲時記》:“(寒食)鬥雞,鏤雞子(雞蛋),鬥雞子。”可見南朝時就有鬥雞與鬥雞蛋之戲了。鬥雞今多見,鬥雞蛋多是鄉間小兒互相撞碰雞蛋作為遊戲。 在古代,用作碰撞爭鬥的雞蛋多是染色、雕鏤(1ou,雕刻)過的,十分精美。畫蛋。鏤蛋之俗,源於《管子》中所記的“雕卵”。無疑它是由古代食卵求生育的 巫術發展而來,成了寒食的節俗。今天民間亦有清明吃蛋之俗(如前述的“子福”)。 寒食打秋幹,據《藝文類聚》中記,北方山戎於寒食日打鞦韆。但是這恐怕只是傳説而已。劉向《別錄》記打鞦韆是在春時,不一定在寒食。又打毯,王建《宮詞》: “寒食宮人步打毯。”牽鈎與打毯等戲,也不一定在寒食舉行。

由於清明節氣在寒食第三日,後世隨着時間的遷移,逐漸把寒食的習俗移到清明之中。宋代之後,寒食掃墓之俗移到清明之中。踏青春遊、盪鞦韆等俗也只在清明時 舉行。清明節便由一個單純的農業節氣上升為重要的大節日了,寒食節的影響也就消失了。但寒食的食俗有若干變形的方式卻傳承下來了,並保存於清明節中。

關於清明節的故事7

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就是豐富有趣的,除了掃墓、吃青團外,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就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就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1、掃墓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就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就是秦以後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清通禮》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並相傳至今。

2、踏青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就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習慣。

3、植樹

清明植樹有着深厚的歷史淵源,文獻中早有記載。清明本就是農曆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早在周代就出現了“清明”這個詞。到了漢代,《歲時百問》曰:“萬物生長此時,皆清靜而明潔,故謂之清明。”清明形成節日與寒食節有很大的關係,漢代規定清明在寒食節後兩天,具體日子在冬至後一百零七日,唐宋時改為寒食節後一天。清明節因寒食節演變成二十四節氣中唯一的節日,其由來則與綿山介子推與晉文公重耳的故事有關。

4、插柳

據説插柳的風俗,就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濛濛;柳條幹,晴了天”的説法。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説:“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裏,活到哪裏,年年插柳,處處成蔭。

5、蹴鞠

鞠就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就是用足去踢球。這就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就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就是用來訓練武士。明《宣宗行樂圖》長卷中繪有宣宗賞馬球之場面。清代天壇一帶也還有馬球運動,直至清中葉之後,馬球才消失了。

6、盪鞦韆

這就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着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之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就是兒童所喜愛。

7、放風箏

放風箏也就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裏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説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關於清明節的故事8

清明是我國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早在唐代,清明就已成為法定節日。

我國人民有“飲水思源”的傳統美德。據《夢粱錄》記載:在古代,每到傳統節日清明節這一天,無 論達官貴人,還是普通百姓,都會去上墳、掃墓、祭祖,表達對先人的敬意和懷念。這一天, 掃墓是最重要的活動。不過至今在我國一些地方,還保留着傳統節日清明節吃冷飯的習俗。

相傳在春秋時代,晉國的君主晉獻公有一個年輕美貌的妃子驪姬。她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將來繼承皇位, 就用毒計害死了太子申生。

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驪姬的迫害逃離了晉國, 一路上受盡屈辱。有一次,重耳因為飢餓暈倒了,大臣介子推就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了一塊肉, 用火烤熟後捧給重耳吃。就這樣,他們顛沛流離,歷盡艱辛,終於在 19 年後回到了晉國,重 耳後來成為歷史上很有名的晉文公。

寒食節暨傳統節日清明節的前一天。後來重耳做了國君, 封賞所有跟隨他流亡的隨從,唯獨介子推拒絕受封,帶母親隱居綿山去了。晉文公下令放火 燒山,想逼介子推帶老母出來。誰知這場大火卻把介子推母子燒死了。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上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

關於清明節的故事9

林先生來蟠龍村不到一年,就對四周的大山爛熟於心了,連人跡罕至、野獸出沒的黑森林他也能進出自如。村人經常看到他揹着藥簍,拿着藥鋤,朝出暮歸。採來的草藥有的免費給村民治病,有的拿到城裏換些錢來維持生計。

這天,小野找到林先生,説聽人説他對黑森林很熟悉,想讓他帶他們進去找到那口銅礦井。林先生當即拒絕。小野是板田師團的特別行動大隊的隊長,這個特別大隊執行的都是特別任務,一百多號人都是從師團數萬人裏精挑細選出來的,個個都是精英。小野能出任隊長,顯然不是浪得虛名。這樣的人從來都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

第二天一早,小野又來找林先生,這次他早有準備,拿林先生妻子、孩子以及全村人的性命來威脅他。林先生憤怒地指着小野説不出話來。這正是小野想看到的結果。他知道,只有這樣,林先生才有屈服的可能。

接着,林先生不再看小野,而是抬頭看天空。天邊,一輪紅日冉冉升起,遠方天際處,大片大片紅色的雲朵彷彿火焚燒着一般,不停地翻騰舒捲。一羣羣各種各樣的鳥從山那邊飛過來,奇怪的是,它們都不鳴不叫,只是無聲無息地飛着。林先生看了好一會,終於開口對小野説:“好吧,你贏了。”

小野的隊伍是早晨出發的。那天早晨,太陽還沒有出來,天氣就格外地熱了起來。待太陽從東邊的山岡躍出,天氣就更熱了,彷彿置身在炎熱的夏天裏。

林先生一襲青衣,揹着藥簍,手執長嘴藥鋤推開門走了出來。他並沒有看站在院子的小野,而是又自顧自欣賞天上變幻萬千的美麗雲彩了。天上再也沒有鳥兒飛過了,那昨天還流連在天際的紅色雲朵此刻已無端地碎成了無數塊。

小野用手擦着額頭上的汗説,林先生,我們可以出發了吧?林先生點點頭,然後回過頭朝屋裏大聲説:“放心吧,這麼好的天氣,我一定可以成功的。”説完,他就邁步向院子外面走去。他走得很堅決,目光一直看着前方,跨出了第一步後再也沒有回頭。小野冷笑一聲,緊緊地跟在他的後面。他想,小不忍則亂大謀。待找到那口銅礦井,再找林先生算總賬也不遲。

雪是快到傍晚時分才下起來的。一開始是颳風,風很大,頃刻之間就吹走了滿天紅色的雲朵,厚厚的陰雲眨眼就佈滿了天空;接着,天氣一下子就冷了起來,似乎從夏天一下子走進了三九寒冬。還沒有等人反應過來,鵝毛般的大雪就鋪天蓋地下了起來……

到了第十天,山上的積雪多少化了一些,村裏人壯着膽子進山找人,費盡了周折足足用了三天時間才在黑森林的附近找到林先生。

他已經成了冰雕,但他並不是凍死的。在他身邊,有七個鬼子被長嘴藥鋤一鋤斃命。他也身中十彈五刀,最致命的一刀是小野的那柄東洋刀,那刀穿胸而過。他中刀之際全力鎖喉一掌,與小野同歸於盡。那場大雪,讓上山的一百多人沒有一個能活着走出大山。除了林先生殺死的那八個鬼子,剩下的鬼子不是凍死就是摔死……

關於清明節的故事10

冷雨紛紛,清明,回憶。

清明的雨,滴落在杏花枝頭,回憶如散落地上的花瓣,片片;滴落在湖水中,往事如鏡花水月,毫無痕跡。落在腳步匆匆的行人鬢間,不知何時,韶華盡白頭。

回憶盡頭,是温馨的畫面。

“外公,你快一點兒啊!”扎着兩個羊角辮,手裏拿着棉花糖的我衝他喊着。“哎喲,外公老了,都追不上巧巧了。”他一手扶着腰,一手撫着胸膛氣喘吁吁地應和着我。

我跑到他身邊,扶住他,咧開嘴衝他笑着説:“外公不老,外公一點也不老!”他寵溺地揉着我的頭髮,慈祥地笑着。藍天,白雲,老人,少女,這一幅風景定格在永恆中。

回憶盡頭,是清冷、空靈。

那年寒風凜冽,幾年不遇的鵝毛大雪紛紛揚揚,抬眼望窗外,心裏不由得嘀咕:今年莫非要發生什麼大事?果真,當天晚上噩耗就傳來了:外公病了,很嚴重。

媽媽接到舅舅的電話後,立即和爸爸一起去了醫院。我一個人在家裏寂寞地坐着,腦袋空空如也,只剩下外公病重的消息。但我心裏仍固執地相信,外公會依然陪着我……窗外的雪還在下,天地間一片肅殺。

電視劇中生離死別的場景看得多了,似乎過早地看淡感情看淡生死。可我從沒想到有一天我會成為電視劇裏的主角。

外公走了,很安靜地離開了我們。當我得知這個消息時,自以為會風輕雲淡,沒想到居然是號啕大哭,淚水如斷線的雨珠順着臉頰滑落,剜得心裏生疼,只覺得整個天都塌下來了。但現實告訴我,外公不會再陪着我了。

雨過清明,人過清明。

冷雨淅淅瀝瀝,滴答在心頭,泛起漣漪。我突然想起“逝者如斯,生者安矣”這八個字,外公只是去了另一個世界,他一定不希望在清明看到我悲傷的樣子。清明,是祭奠的日子,也是與親人會面的日子。追念先人,重悟感恩,獲得對生命的新的認識理解,這也是一種美好!

關於清明節的故事11

古有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之説,相傳起於春秋時期晉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飢”一事,後逐漸清明寒食合二為一。唐代掃墓日期一般在綿山景區景點之一:母子石像寒食節,宋後移到了清明。傳説中“寒食節”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來歷即是為紀念介子推“割股充飢”而不圖為報,最終在此被大火燒山而亡,綿山所在地原叫“定陽”,被晉文公更名為“介休”,意為介子推休息之地。現綿山已由當地人民開發為著名旅遊景區,其中一重要景點就是高大的介子推母子石像,介子推成為當地人民效忠兩全的人物的代表。

相傳大禹治水之後,人們就用“清明”之語慶賀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時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天清地明,正是春遊踏青的好時節。踏青早在唐代就已經開始了,歷代承襲成為習慣。踏青除了欣賞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還開展各種文娛活動,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節流行掃墓,其實掃墓乃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的內容,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與清明相接,後來就逐漸傳成清明掃墓了。明清時期,清明掃墓更為盛行。古時候掃墓,孩子們還是常要放風箏。有的風箏上安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出響聲,猶如箏的聲音,據説風箏的名字也就是這麼來的。

關於清明節的故事12

傳統節日清明節的得名源於我國農曆24節氣中的傳統節日清明節氣。《曆書》記載,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它也是我國節日中唯一一個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日子。

我國傳統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傳統節日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20xx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傳統節日清明節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傳統節日清明節在公曆中的日期比較固定,大多數都在4月5日,但如果遇到閏年就會在4月4日,今年就是這個情況。

關於清明節的故事13

在我的家鄉對清明節有這樣的傳説,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有一位太子為了躲避禍害,在流亡期間,原來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都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跟隨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太子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太子,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他吃了。十九年後,太子回國做了君主。就就是後來傳説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向想起了舊事,心中有愧,晉文公親自去請。可就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揹着老母躲進了山裏。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山搜索,沒有找到。於就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説,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想讓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着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

第二年清明節這天,晉文公率眾臣到山下的介廟祭奠介子推,看到焚燒林山坡上的被燒柳樹死而復活。晉文公以為柳樹就是介子推轉化,他便賜柳樹為清明柳。要求晉國百姓家家門上掛柳枝,掃墓栽柳,上山踏青。

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着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着個柳樹樹洞,洞裏好像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就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晉文公將藏入袖中。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

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着它歎道:“悲哉足下。”“足下”就是古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説就就是來源於此。

第二年,晉文公領着羣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着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以後,晉文公常把袖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政的座佑銘。他勤政清明,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

此後,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麪粉和着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後,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優習網,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

關於清明節的故事14

4月4日~4月6日,這是一段鶯飛草長、柳綠桃紅的日子,是一段風和日麗、細雨霏霏的日子,是一段百感交集、心情鬱悶的日子……在這樣的一段日子裏,偏偏又是事情最多的時候。説了這麼多,這是什麼日子呢?是清明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年的這個節氣,我們都會在心裏默默地吟誦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來表達我們對先人的思念之情。

這一天,我們會來到墓前,放置一束鮮花,燒上一些紙錢,藉以表達我們對親人的思念和祝福,並在心裏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能夠和我們一樣,幸福和快樂地生活着,此時,我們不禁會回憶起他們曾經和我們共同度過的那些歲月,那些畫面彷彿還歷歷在目,想到這些,我不禁悽然淚下。

曾幾何時,在漫長的革命鬥爭歲月中,有多少我們武進的英雄兒女,為着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把鮮血灑在家鄉和異地。他們中有的千古留名,有的卻連姓名都不知道,但他們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了一起,那就是為了共產義事業而奮鬥。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後繼,在敵人面前寧死不屈,一身傲骨,表現了大無畏的英雄氣概,為我們後人樹立了榜樣。他們是我們的驕傲,是我們的光榮!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吟誦這句詩句,不免給人添上了一份傷感。這句詩好像更適用,難道古人有預知未來的本領。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似乎人們都已忘記了祭祖這件事,更多的是在清明節遊山玩水,的確清明節的另一個活動就是踏青。作為新世紀的青少年每年有多了一個活動——瞻仰民族英雄,為共和國的烈士掃墓。如果沒有這些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今天自由、民主、和諧的社會,就不會有我們的未來。

正是因為烈士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換來了今天的和平和安寧,我們才得以在舒適的環境中快樂地學習。也許我們無法體會戰火紛飛的時代的艱辛,但我們明白了幸福的來之不易,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繼承和發揚先烈們不屈不撓的拼搏精神,隨時迎接困難的挑戰!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為共和國的烈士掃墓的道路是沉重和莊嚴的。所以我們不能忘記先烈們的精神和遺志。我們用這種方式寄託我們的哀思,繼承先烈們的遺志,以高昂的精神面貌,投身到學校生活和社會主義建設中去。青山肅立,綠水長歌,我們將永遠銘記和頌揚革命先烈的事蹟,繼承先烈的遺志,為祖國的建設貢獻力量!

關於清明節的故事15

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下面是關於清明節的故事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公子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揹着老母躲進了綿山。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説,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着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第二年,晉文公領着羣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此後,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麪粉和着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後,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

標籤: 清明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qingming/22m6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