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清明節 >

關於清明節作文合集5篇

關於清明節作文合集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節作文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清明節作文合集5篇

清明節作文 篇1

又是一年清明時,起風了。思緒隨着風兒愈飄愈遠,或許談不上傷感,或許談不上離愁。只是在這懷念的季節裏,想起了已故的人跟已逝的往事。於是,淡淡的哀愁隨着清波盪開,盪開……

清明時節雨紛紛。瞧,飄飄灑灑,悽悽冷冷,絲絲細雨,濕潤了心頭,也喚醒了我。滴滴答答,似乎很雜亂,又似乎很有律動力——正像我的心情,不悲不喜。我輕輕地走在這林間小路上,享受着這難得的安靜。低頭沉思,想起了那個他——在很久以前,他也好像我一樣,沉醉於這清明小雨之中。清明,雖然是柳綠花紅、春光明媚的時節,但是細雨紛紛,讓人感受到了那種“做冷欺花,將煙困柳”的悽迷而又美麗的境界。於是,他寫下了雨中行路者的心情——清明時節雨紛紛。他就是杜牧。

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裏,我理所當然地想起了已故的親人。他們走了,卻永遠留在我們心中。但是卻免不了多愁善感幾回。身在雨絲風片之中,紛紛灑灑,冒雨趲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悽迷紛亂了。杜牧或許與我同樣的心情。看那春雨濕衫,行人孤身趕路,觸景傷懷,心頭的滋味複雜。偏偏又趕上細雨紛紛,又平添了一層愁緒。於是,他寫下了這句千古名句——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雨不知不覺小了,我的愁緒彷彿收斂回來了。人生自古誰無死,何必傷感離愁,抽刀斷水水更流,人生亦如此。杜牧或許明白人世間分分離離,故寫下了“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一絕句。行人也不願繼續哀愁下去,或許想散散心頭愁緒,於是借問酒家何處,而遙指杏花村卻令所有人豁然開朗。或許人生總有那麼一些死結,需要別人幫我們解開,而杜牧這句,寫得實在深得人心,一語驚醒我這一個夢中人。

喜歡,很是喜歡。喜歡寫這首詩的高明的詩人,寫得自如之極,興味隱躍,餘韻邈然,耐人尋味。

喜歡清明,那種感覺,很是輕鬆很是愜意。楊柳拂過心頭,悄悄地盪開了那顆憂愁的心……

清明節作文 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不知不覺,清明到了。

説起清明節,大家一定會想到掃墓和踏青,但一定有人並不瞭解清明節的由來。據傳清明節始於春秋,最早是古代帝王將相舉行“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寒食節的正確日子是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後,因兩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將清明與寒食合併為一日。

古代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到了現代,清明節的習俗被不斷賦予新的形式,節日隨着時代的變遷有了更豐富的詮釋。相比過去掃墓 “燒紙錢”,現在流行的網上祭祀、鮮花祭祀等方式顯然更加環保,更加清潔。此外,近年來政府為了滿足人們的實際需求,在清明等傳統節日設立了法定假期,這無形中推動了傳統文化習俗的傳承和發揚,同時也帶動了旅遊業的升温。清明前後,春光明媚,空氣清新,大人們常常帶着孩子去放風箏,踏青春遊,為節日注入一份新的內涵。

古今清明,雖説習俗有了變化,但人們對先人的懷念與崇敬是不變的。在人們心中,清明節依舊是一幅由“清明雨”、“思念情”點染勾勒出的水墨濃情圖。

  清明節作文 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每當我想起唐大詩人杜牧的這首詩歌時就想到好像清明節快要到了,清明的腳步已經不遠了……

大概到了8點左右,我與母親爺爺從家中出發了。在路上,我不斷回想着以前的事,似乎我從來沒有見到奶奶那慈祥和藹的模樣,腦海裏也沒有任何跟奶奶有關的事蹟。她長什麼樣子?待我好嗎……一連串的問題一下子湧到我的大腦。我問母親:“母親,我見過奶奶嗎?待我好嗎?”母親無奈的説:“實話説吧,她對你可好啦,你犯錯了,她一直袒護你……”

經過幾十分鐘的汽車顛簸,我們終於來到了奶奶的墳前。我們清理掉墓前的雜草,疏通邊上的排水溝,放上供品,點好香、蠟燭,把摺好的紙錢燒成灰燼給親人拜祭,以此寄託對死去親人的一份思念。我們行完了中華民族的禮儀以後,叔叔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響起來,那聲音震耳欲聾,像天上打雷一樣。我默默的.在墳墓前許願“希望奶奶能保佑我讀書聰明,學習進步,全家生活快樂,身體健康”。

在煙霧瀰漫的山野中,我們踏着泥濘的小路往回走。路上扶老攜幼的掃墓人,或三五成羣,或一兩個姍姍獨行,不愧是我們中華髮族的一種傳統節日啊,是那麼的有意義。

清明節作文 篇4

幾年前的四月,又值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在嶺南地區,我們通常都會去掃墓,吃乳豬,而在我的老家——江南地區,人們不僅會去掃墓,還會弄一種“美味”——青團,嶺南地區也叫“艾餈”。每逢過節,我們都會去到奶奶家,而那年清明節,又正趕上姑媽準備做青團,我這個吃貨自然也加入了這個行列。

首先,把製作青團的原料:糯米粉、粘米粉、豆沙餡還有最重要的艾草準備好。第一步,把艾草洗乾淨,然後把艾草放入鍋內焯,加水,用攪拌機把艾草打成艾草汁,聞着這散發出來的清香,我們開始進行最關鍵的一步。

終於開始包青團了,首先把粉和艾草汁活成碧綠的麪糰,每次截取適量大小,攤開,放入豆沙餡,再包成拳頭大小,這樣,一個碧綠誘人的青團就大功告成啦~

姑媽心靈手巧,飛速地包着青團,成品一個個大小均勻;而我包的青團則“一瘦一胖”,東倒西歪,心中默歎姑媽的手藝,心裏倏忽燃起了勝負欲,更加仔細認真地包青團,起初還是不大好看,但我越包越上手,很快掌握了門道,不知不覺包的越來越快,青團也越包越好看,不一會兒,一盤子的青團都包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把青團拿去蒸,青團散發出的艾草清香,惹得一屋子的人都“口水直流”。

經過不長時間的蒸制,青團終於蒸好了,我等不到青團完全涼透,八成涼時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自己包的青團,一口下去,滿嘴都散發着“春天的味道”,青團不甜不膩,不黏牙,艾草的清香彷彿融入了豆沙餡中,散發出清淡悠長的味道,看着大家吃着我包的青團讚不絕口,我不僅享受着美味,更有一股幸福與自豪感。

長大後,我每年清明節都會吃青團,但無論是買的,還是別人送的,我再也沒有吃到過像那年那樣好吃的青團了。

清明節作文 篇5

清明節到了,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鄉下給爺爺掃墓。一路上我看見一片金黃的油菜花,風吹過來好像在跳舞,很漂亮。我還看見粉紅色的桃花,桃花花瓣飄了下來,像蝴蝶在飛一樣。到了鄉下奶奶早就準備好了掃墓的供品。

來到墓前,奶奶點上香和蠟燭,我們還給爺爺燒去了美元和經票,我誠心誠意地拜了幾拜,媽媽説,掃墓就是表示我們還記得爺爺,是對爺爺的一種思念。

標籤: 清明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qingming/jovyr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