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清明節 >

清明節三年級作文十篇

清明節三年級作文十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明節三年級作文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清明節三年級作文十篇
清明節三年級作文 篇1

清明到了,瞧!又下起了毛毛細雨,這讓我情不自禁想起了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在今年清明,我家一掃完墓後就做起了青團。

要和麪了,只見媽媽要把麪粉和水融成成一個麪糰。可是青團怎麼會是青色的呢?我看見盆子旁邊有一團綠綠的東西,好像發黴了一般。媽媽告訴我,這是地莓。只有把它和麪粉一起揉合,才能做出青團。沒過多久,粉就揉好了。

最重要的工作開始了,那就是做青團了。我捲起衣袖,一手握着麪糰的一端,一揪,一個小麪糰就被拉出來了。把它做成碗型,用手包攏,留下一個小口子,在裏面放一勺香噴噴的餡。最後滾松花,再手打幾下,把多餘的松花打掉,大功告成!

今年的清明可真有趣!

清明節三年級作文 篇2

今天是清明節,我想起了唐代大詩人杜甫的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的習俗其中有;掃墓,祭奠烈士。雖然學校沒有統一組織,但今天下午,我和媽媽妹妹也來到了烈士陵園。那裏已擺滿了花圈和鮮花,裏邊的烈士墓也重新裝修了一遍。看着這些烈士的名字,我不禁想起了女英雄劉胡蘭,抗美援朝,保家衞國的黃繼光,邱少雲。這些動人的英雄>故事,怎能不讓人流淚呢。

關於清明節的知識,我還真懂不少。清明節是一個紀念祖先和烈士的節日。主要的紀念儀式是掃墓,掃墓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基於上述意思,清明節因此成為華人的重要日子。清明節是在仲春與暮夏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106天。掃墓活動通常是在清明節的前十天或後十天。有些籍貫人士的掃墓活動長達一個月。清明節的習俗還有;吃冷食青團,插柳,踏青等。

這就是我知道的有關清明節的知識。看了我的關於清明節的介紹,你是不是又對這個節日有了更進一步地瞭解。

清明節三年級作文 篇3

我的家鄉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小鄉村。那裏青山環抱,樹木葱蘢。每年的清明節,都是家鄉的人們祭祀祖先的節日。因此一到清明節,我都會和爸爸、媽媽去家鄉掃墓。

每次來到爺爺奶奶的墓碑前我都想哭,由於我總想起爸爸和我説過的一個故事:一個小男孩七歲那年父母雙亡,從此他和年邁的奶奶相依為命。從小他沒穿過一件新衣服,沒吃過一頓飽飯。他靠親戚和學校的資助唸完中學,並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師範學校,當上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這個小男孩就是我的爸爸。爸爸是個堅強的人,沒有因為命運的坎坷、生活的貧困而放棄自己的學業。爸爸在我學習最沒信心的時候告訴了我這個故事,我知道,爸爸是為了讓我明白了:不能夠由於一點困難就放棄自己的理想。

清明節這天,我來看望我那沒見過面的爺爺、奶奶。我想告訴他們:“爺爺,奶奶,你們安息吧!你的兒子現在過的非常幸福,他用他的堅強換來了一個幸福的家庭。你的孫女也會做一個堅強的人,為自己的理想拼搏!”

清明節三年級作文 篇4

今天是清明節,陽光明媚,萬里無雲,也是爬山好季節。

媽媽帶我去登山。媽媽帶我來到山腳下,媽媽對我説:“這就是一座巨大高山了。”我迫不及待爬上了山,剛開始我比兔子跑得還快,只過了一會兒,我就爬不動了,坐在一塊石頭上休息,等到媽媽跑過來時,我都休息了十分鐘了,媽媽看見了對我説:“爬山可不能爬到半山,就在那裏休息,要堅持到底爬上。”

我聽了媽媽話就堅持到底爬上山,但是,我氣吁吁地連路也走不動了,喉嚨裏也幹了,媽媽説:“早就知道你會口渴,所以我就帶了一瓶水來喝,我一邊喝着水,一邊高興跳了起來,心裏想着我爬上了山。

清明節三年級作文 篇5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 我們一家三口要去花山祭奠我死去三年的太太。

我昨天放晚學爸爸來接我時説起紙花是祭奠已死去的先輩的最好的禮物,於是我回家後用美術老師教過的方法做了好多紙花。有紅的,有黃的,還有藍色的,象一個個盛開的笑臉。希望太太看了會開心。

準備完畢,我們出發了。一路上的行人可真多啊!汽車,摩托車,三輪車還有自行車都從四面八方湧到花山腳下。人們手捧鮮花,表情嚴肅地走到花山上。這時,我聽到了哭聲,有人在傷心地哭着自己死去的親人,還有的在放鞭炮。

我們來到太太的墳墓前,爸爸先用手輕輕抹去落在太太墓碑上的土。我問:“爸爸,為什麼要用手抹土呢?”爸爸回答:“太太生前很愛乾淨,她肯定不喜歡家門口都是土。”接着,媽媽又把我做的紙花插在太太墓旁的兩棵松樹上,後來,我們三個人都給太太磕了頭。

回家的路上我就想:如果太太現在還活着的話,我一定要好好保護她,象一個真正的男子漢!

清明節三年級作文 篇6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可是,親愛的外公,您長眠在這冰冷的墓地裏很久很久了,外甥女和您近在咫尺,卻是陰陽兩隔,千呼萬喚也無法和您相見,這怎麼不讓我悲傷、痛苦呢?

媽媽曾經對我説:“外公以前是一位老師,他很仁慈,也很嚴厲。外公以前數學很好,他很衷心地為他的學生服務,同學們有不懂的題目就來問他,他經常為他們解答。”我聽了,在心裏喃道:“外公真是一位稱職的老師啊”

今天又再次來到這裏,望着這墓地,讓我悲從心起。寒風啊,請你告訴斷腸人,那樣可親可敬的外公為什麼就再也不回來了。

在陽光的襯托下,我又看到了那熟悉的小山坡。滿坡的小草是那麼嫩綠,五顏六色的小花寂寞地開放着,還有那一棵早已長大的樹苗。那樹苗是那麼的嫩綠,又是那麼的頑強,雖然我們並沒有對它進行細心培育,但它仍然自強自立。也許這就是外公想告訴我的道理:人並不是要在攙扶下才能長大,他需要自己培養自己,而不是讓大人走一步攙一步。

外公走了,在思念和等待中,我一天天長大了。也終於明白,燕子能再飛回來,楊柳有再青之時,外公卻再也回不來了。陪我度過的,將是長長的思念和一年一度悲傷的清明節。

清明節三年級作文 篇7

清明節的得名源於我國農曆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後第105天就是清明節氣,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淨,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

用清明來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了。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説,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的好時節,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在古代,還有一種説法,清明節就是三月節。冬至後一百零五天謂之寒食,從前這天禁火,冷食,故又稱“冷節”、“禁煙節”。 民間傳説寒食是為了紀念春秋時的介子推被火焚於綿山,晉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習俗在山西首先流行。舊時寒食斷火,次日宮中有鑽木取新火的儀式,民間也多以柳條互相乞取新火。

在古人的觀念裏,108是代表完滿、吉祥、久遠、高深的大數,把清明放在冬至後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義。清明的得名,不僅緣於萬物此時的生長清潔明淨,也緣於這一時期的太陽也是清新的太陽,流轉於這一時期天地之間的陽氣,也是清新的陽氣。

清明節三年級作文 篇8

清明節到了,家家户户都去上墳。今天早上,我也被爸爸媽媽叫醒,去給祖父上墳。

祖母把摺好的紙錢拿出來,裝在準備好的錢袋裏,爸爸在錢袋上寫上了祖父的名字,也就是説這些“錢”是給祖父準備的。

不一會兒,大伯開車來接我們。到了墓地,已經有不少的人在掃墓了。墓地旁有賣上墳用的菊花和摺好的紙錢。祖母拎着紙袋徑直地走向祖父的`墓地。爸爸拎來一個鐵桶(燒紙錢用的)。大伯拿着乾淨的抹布在祖父的墓碑上一邊擦拭着,一邊在説着什麼,像是在跟祖父敍家常。我看了很不瞭解,這樣説着祖父能聽到嗎?爸爸打着了火機,這些紙錢就一股煙燻地飛向了祖父的世界。我也曾跟爸爸媽媽説:“老師説過,清明掃墓不能燒紙錢,會污染環境。”可他們卻説:“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少燒一點吧。”

我們一一跟祖父告別,回來的路上,大伯跟我説,祖父是個很勤勞的人,是個好人

清明節三年級作文 篇9

清明節,讓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歎,令人振奮,那裏面藴含了許多的先輩們的事蹟,當他們入土為安之時,自我的故事就告終了,剩下的,就只有讓人懷念了!

我所知,4月5日就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就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温升高,正就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清明節還有一個習俗,此時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這天就是星期六,我爸爸一大早説:“清明節到了,祭祖墳了,這就是我們中華的風俗。”我得意地説:“誰不明白啊!好像就你明白一樣。”

我和爺爺爸爸媽媽四個人來到祖墳前面,我們先拿出打火機,然後拿了幾串小鞭炮放放,我們放完鞭炮點了幾根香,我學着爸爸媽媽的樣貌,先鞠躬,再説些什麼話,此時我的爸爸媽媽在説什麼我聽不到,但我口中在説:“我要好好學習,以後考上大學,這樣才對的起父母“我明白我這樣只説説不做就是沒有用的,而就是要實際行動起來。最後,我爸爸拿出一些吃的東西和酒,他把酒倒到小茶杯裏,然後倒倒墓碑前面的土地上。在回家的路上,我説:“你們這樣祭祖墳不怕旁邊那些野草着火嗎?”他們説:“當然怕啊!但只要留意點就行了。”

清明節三年級作文 篇10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人們帶着悲傷的心情來到了墓地。那老天爺好似懂人們的心,也哭了起來。那柳條也低着頭……清明節真使人傷心!

我們全家拿着鞭炮、紙錢,帶着悲傷的心情來到公墓,一進門,就看見人山人海,聽見了炮聲濃濃。找到了地方,我們就開始祭拜。

爸爸點燃了燈,正正地放在碑前方,過了一會兒,爸爸又拿起一條幹乾淨淨的毛巾,認認真真地擦起了石碑,把每個字都擦得閃閃發光。我突然發現別人的石碑上都繫着一根帶子,我覺得很奇怪,於是我也買了一根寫着“音容猶在”的紅帶子系在石碑上,原來這是為了寄託我們對親人的懷念。接着,媽媽燒起了紙錢,口裏還唸唸有詞,希望外婆過得好,並保佑我們全家幸福!最後,我們還磕了頭,放了鞭炮。

我在回家的路上,心想:“我一定要好好學習,不辜負那些離世親人對我的期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qingming/m6yw2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