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清明節 >

清明節週記模板集合九篇

清明節週記模板集合九篇

時光匆匆,一個星期已經結束了,一週的經歷,可以助長我們的閲歷,寫一篇週記,將自己的經歷記錄在裏面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週記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明節週記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清明節週記模板集合九篇

清明節週記 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首詩一下子來到了我的心田,因為星期天是清明節。

當我還在做着美夢時。“起牀了,起牀了,小懶蟲,星期天你還睡懶覺”媽媽怨聲載道。聽到了到如雷貫耳的聲音,我馬上起牀穿好衣服。媽媽和爸爸又齊聲説:“星期天是四月五日清明節是給去世的親人掃墓。”我們一家人,把祭祀的東西準備的一清二楚,出發了我們爬了好久的山。終於,我們看到了爺爺的墳墓,我拿着花,頓時,我傷心地説:“爺爺,請您安息吧,您一定要在天堂好好的。”我們拜完爺爺的墳墓後準備繞着原路回家,突然,我一不小心踩到一塊石頭,從山頭這滾了下去,媽媽聽到一陣響聲,回頭一看,沒有見到我,便和爸爸急忙地找起來,我也彷彿失去意識,滾到了一個枝葉繁茂的樹下瞬間清醒了。雖然此刻我的頭暈暈的但我的潛意識告訴自己,要馬上爬起來,我緩緩地爬起來了,艱難的向前走着,走了很長時間才見到爸爸,我説:“爸爸,我在這裏。”爸爸好像聽到一點聲音,向我這個方向跑來,媽媽也跟着爸爸跑,他們找到了我聲音温和的説:“要不要去醫院。”我説:“不用,我們繼續去掃墓吧。”

回到家,我還想起星期天發生的事,想起爸爸媽媽為我擔心的樣子,汗流浹背的樣子。想着媽媽剛才那淚流滿面的神情。我想起一句奶奶説過的話:“世上的父母最偉大!”

清明節週記 篇2

今天是四月四日,星期二,農曆顯示清明節。

下午,天陰沉沉的,正應證一首唐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時,我正和爺爺去“靈祗”公墓掃墓。

一路上,我看到了道路旁有許多新建的廠房;不時還見到一片一片油菜大田。金黃色的油菜花,引來了無數的小蜜蜂,它們忙碌在花海中,辛勤地採着蜜。

不一會,爺爺開着車已經來到了“靈祗”公墓。爺爺按照傳統方式,下車買來了“香”和“紙錢”。我的太祖父和太祖母都安葬在這裏。

我們在墓地東看西找,首先找到了太祖母的墓,太祖母是我奶奶的母親。在墓碑前,爺爺用打火機點燃了紙錢。我雖未見過太祖母,親情的連續,同樣鈎起了我的懷念。我太祖父的墓在墓地東北角,太祖父是我爺爺的父親。我和爺爺一道,動手打掃起太祖父墓碑上的塵土。爺爺用同樣的方法,再次點燃了“香”和“紙錢”。我在碑前鞠了躬,爺爺誇我真懂事。其實,我心中早就存在着追宗尋祖的期盼,今天終於如願認識了我的太祖們。

懷念先祖,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要一代一代地傳下去,明年菜花盛開時,傳統清明節,我還會再去為先祖們掃墓。

清明節週記 篇3

這是一個陰沉沉的清晨,天空飄着毛毛細雨,彷彿是在為烈士們哭泣,可是也阻擋不了我們祭掃烈士的去路。

登上那層層疊疊的台階,翹首遙望巍然屹立的紀念塔,塔上那幾個金光閃閃、蒼勁有力的大字,向我們顯示了八路軍的英雄本色。我彷彿又回到了那硝煙瀰漫的戰爭年代,看到了戰士們在戰場上衝鋒陷陣,浴血犧牲;在白色恐怖中出生入死;在刑場上大義凜然,寧死不屈。彭城大地上,留下萬古悲風,祖國人民永遠懷念他們。千萬英烈以一腔熱血染紅了共和國的旗幟。

走近紀念塔,凝神諦聽,似乎還能聽到烈士們輕微的呼吸聲。是啊,沒有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五星紅旗怎能紅光四射,驕傲地飄揚在這蔚藍的天空?我們又怎能站在着鮮豔的國旗下,沐浴着它的光輝?又怎能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一定要繼承先烈們的遺志,牢記自己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我們不會辜負黨和國家的期望,努力學習,鍛鍊身體,德、智、體全面發展,長大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多做貢獻。

站在紀念塔前,我要説:愛祖國也要愛祖國造就的英雄,愛英雄就要愛英雄未竟的事業。

4月5日,讓我們永遠銘記着這一天,永遠銘記着英勇的戰士們!

清明節週記 篇4

今天是清明節,為了拜祭祖先,我跟我的爸爸我的媽媽回到老家,一路上陽光燦爛,春風暖暖,可是我的爸爸似乎不怎麼開心,我也就不敢太那麼樂呵。小心翼翼地跟着爸媽後面走,突然我的爸爸問我:“聰聰,知道清明節的由來嗎?”我搖搖頭,我的爸爸給我講開了:

古代的時候,人們就認為,清明節即起始於節氣。漢代劉安所着《淮南子》稱:“春分後加十五日指乙則清明風至。”這清明風至之時正值陽春三月,故有“三月節”之稱。後來,《歲時百問》一書曾做解釋:“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顯而易見,清明節是因它所處的時令,在光照、氣温、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後來,皇帝為了紀念忠臣介子,把這天叫做寒食節(也就是今天的清明節)。久而久之,清明節就成為了拜祭祖先的日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説話間,不知不覺就到了爺爺奶奶的墓地前,墓地坐落在一片開滿油菜花的.田地裏。背面是高高的土坡,土坡旁邊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河岸上一排垂楊柳隨着春風輕舞,偶爾有幾隻小鳥忽的一下飛走又忽的一下飛來,給寂靜的墓地帶來一絲活力……

來到墓旁,只見整個墓地雜草叢生,一塊石頭碑上刻着爺爺奶奶的名字、出生及其逝世的時間,我算了一下,爺爺和奶奶年紀輕輕地就去世了,聽我的爸爸講爺爺奶奶都是十分勤勞善良的農民,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節約來的錢都供給我的爸爸唸書,自己有病了也捨不得看,當我的爸爸剛剛參加工作,日子剛剛好起來,本該享福了,卻不幸得了重病去世了……看到眼前的景象,我的心情也變得沉悶起來,難怪杜牧在詩中説“路上行人慾斷魂”,我的爸爸跟我的媽媽不聲不響地拔着墓上的野草,我也默默地拔着……雖然我沒有見過爺爺奶奶,但是兩行思念傷心的淚水還是不爭氣的流了下來……

雜草清理乾淨了,我的爸爸點上了紙錢,紅紅的火焰映紅了我的爸爸的臉,我的爸爸凝視着一張張寄託哀思的紙錢在火中發黃,捲起,變灰……臉頰上流下了不知是淚水還是汗珠。我默默地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給爺爺奶奶磕了三個頭,心裏暗暗發誓:一定要給爺爺奶奶爭氣,不讓他們的辛勞白費……

今年清明時節雖然沒有雨紛紛,但是路上行人一樣欲斷魂……

清明節週記 篇5

記得五年前,第一次拿到祖父舌癌的化驗報告單時,我從醫院裏出來,淚流滿面地騎着自行車穿過市中心那條最繁華的人民路,街上川流不息的人們用怪異的眼光看着我,卻不能感受到我心中那種巨大的悲痛。那時候,整個世界像是被誰按了靜音鍵一般,除了自己的抽泣聲,一切都變得死一般的寂靜。而在20xx年的秋天,祖父駕鶴西去,我坐在黑夜裏用一些力不從心的文字去總結祖父一生的時候,眼裏卻一滴眼淚都流不出來了。

在我記憶中,祖父瘦瘦高高,威嚴中透着仁慈,嚴肅中帶着和善。祖父在小鎮上任教的時候,每天清晨都會拿着那個寫有“為人民服務”字樣的搪瓷杯去集市上買豆漿。祖父一路走過去,用他沙啞的咳嗽聲喚醒小鎮寂靜的清晨。鎮上幾乎所有的人都認得祖父,見他來了都會讓他先買,店老闆總是盛得比別人滿一些,而祖父在最後付錢的時候總是會多掏一分兩分。説實在的,在我的記憶中,早年的祖父也就只剩下這麼一點印象,我一直都不知道祖父曾擔任過解放後梅江區校的第一任校長,而且還當選了浦江縣第一至三屆人大代表、蘭溪縣第四屆人大代表,所有這些都是在整理他的遺物時看到那些發黃了的證書和獎狀才知道的……

祖父退休後又應邀去過好幾個學校,為他們管理一些基建項目,像一塊燃盡了的木炭雖然沒有激情的火焰卻仍然發揮着餘熱。回到村裏後,又一直熱心於村裏的公益事業,沒有一次不是帶頭捐錢捐物的。後來的舌癌手術割去了差不多1/5的舌頭,説話的時候顯得有些口齒不清,這使得本來就沉默寡言的祖父話更少了,更多的時候他只是點個頭,或者發出一些鼻音來表示自己的看法或態度。

祖父是在20xx年5月1日再次入院的。在這之前,他曾多次表示過疼痛,可是一直沒有去複查,以為只是一般的淋巴疼痛,自己到藥店裏買一些止痛膏貼着,以減輕疼痛。特別是在20xx年的秋天祖母去世後,祖父形單影隻,生活中缺了個伴,身體也日漸消瘦。在大家的一再勸説下,他才同意來蘭溪治療。

清明節週記 篇6

那天,我和爸爸、媽媽經過兩百多公里的山路,回到鄉下掃墓。

上山的時候,下着毛毛細雨,我懷着悲傷的心情上了山。我們來到過世的人墳前,點燃香火,向他們鞠躬,表示對他們的敬意。經過幾個小時,終於結束了掃墓,我們戀戀不捨地下山啦。這一天,令我終身難忘

清明節,讓我認識到:我們要紀念先祖,拜祭哺育過我們,愛過我們的人,更要珍惜今天美好的日子。

清明節週記 篇7

前幾天剛過了清明節,那你知道清明節的來歷嗎?

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時候 ,流下了眼淚。

十九年後,重耳作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好行裝,同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聽説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揹着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裏發現一用血寫的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紀念介子推,這一天就被命名為清明節。

這就是清明節的傳説,一個悲慘的傳説。

清明節週記 篇8

冬天過去了,萬物復甦,這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從我記事開始,每年清明節的這一天,母親就讓我換上軍色的春裝,帶着紙錢,領着我上墳去。 我們家去世的人都埋在扁擔山,那兒離我家很遠,要轉好幾道車。

記得小時候,我總是很高興去上墳,因為母親在墳前一燒紙錢,就管不着我了,我便滿山遍野地到處玩,直到母親把我拖上車去。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去上墳不再又玩又鬧了,而是逐個逐個地觀察每一座墳。有一次我發現在一座破爛不堪的墳前,從來沒有紙錢燒過的痕跡,我很奇怪,就彎下腰,仔細辨認碑上的文字,上面好像刻着什麼“生前曾參加過抗美援朝的戰鬥”,而且他還是個外鄉人哩!咦,他應該埋在烈士墓園吧!為什麼上面沒有一個親屬的名字?

我帶着疑問跑去好奇地告訴母親,母親沒有抬頭,只是緩緩地説:“唉!你拿些紙錢去為他上墳吧!”我接過了母親遞來的一疊紙錢。走到了他墓前,一邊往火裏扔紙錢,一邊喃喃地説:“從來沒有人來為您上過墳,您一定很寂寞吧,我雖然不知道您叫什麼,也不認識您,但您當年一定是個功臣,如今屍骨卻流落他鄉,我為您燒一些紙錢吧……”這時,一雙手温和地扶住了我的雙肩,我回頭一看,原來是母親,她輕輕從我手中拿了一些紙錢,扔向火中,紙錢打着旋落在火中,一張,兩張、四張……

今年又到清明瞭,由於母親得了嚴重的風濕性關節炎,她不能上墳了,而我一個人去她又不放心。於是我們就在室外燒紙錢,母親扔一些紙錢就説:“爹!您接着吧!小遠(我的舅舅)拿着……” 紙錢只剩下最後一疊時,母親把它遞給我説:“小詠,你為那位死不知名的人燒吧,唉!沒人給他上墳怪可憐的。”……火光映着我的臉,我在心裏説:“安息吧!明年清明節時,我一定為您去上墳!”一陣風吹了過來,把紙錢燒過的灰燼吹走了……

清明節週記 篇9

清明時節,正是四月,氣候轉暖,萬物復甦,正是耕種的最佳時間,田裏到處都可以看到農民忙碌的身影,春天的時候,天氣非常難把握,剛剛還是晴天,一會兒就下起了雨來。所以農民下田的時候,經常被雨淋濕。於是就有了在清明那日吃一種用艾草拌和製成的食品,如糕、餃等可保一年不被雨淋壞這樣的説法。

我的家鄉在紹興。紹興人過清明節也有與其他地方不同的過法。

每到清明,奶奶就會做非常多艾餃,蒸在籠裏,熱氣騰騰,使人垂涎欲滴。我們有時做的非常考究,不僅吃起來讓人讚不絕口,連看上去都十分漂亮,綠色的外衣,形狀美觀。

清明的時候還要上墳,也就是要去“看望”一下死去的親人。上墳的時候,我們會帶非常多水果,和一些“活口”,就是將雞鴨鵝要等到用的時候才殺死。比如説“上墳鵝”。“上墳鵝”因為飼養精,飼養時間短,又是春季,所以它的肉又嫩又肥,實在是上品。不過紹興農家上墳用鵝,倒不是單單為了它的味道,而是另有寄託。“鵝”諧音“我”,列祖列宗、已故的親人看到之後不是非常高興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qingming/pkmrv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