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清明節 >

【必備】國小生清明節掃墓作文3篇

【必備】國小生清明節掃墓作文3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國小生清明節掃墓作文3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必備】國小生清明節掃墓作文3篇
國小生清明節掃墓作文 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來了,現在我來説説清明節掃墓的事吧。

我和媽媽、還有姑姑和姑父在中午吃了點飯,開車來到爺爺墓地的山下。路過香燭店,買了些紙錢和香。我們開始爬山了。開始的山路很好走,後來路越來越難走,我看了看下面,啊!這座山可真高啊!要是一旦掉下去,就會“粉身碎骨”了。真是步步驚心啊!終於到了爺爺的墓地,這個墓可真大啊!後面長着許多特意種的草和花,我説:“這是不是爺爺的頭髮啊?”大人們都笑起來了,媽媽尷尬地説:“快點過來,這麼不懂事!”然後我就跪拜爺爺,心裏默默地念着:“祝爺爺在天堂好好的。”然後爸爸給了爺爺旁邊的鄰居一點紙錢,燒了。我問爸爸為什麼,爸爸笑笑説:“當然要給鄰居一點錢呀。”然後爸爸給爺爺燒錢,燒完錢,我們就開始吃青團,我吃完青團,又吃了兩個草莓,喝了一瓶王老吉就下山去了。

清明節掃墓,既開心又有點悲傷。

國小生清明節掃墓作文 篇2

中國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古老的歷史,自然,節日也比一般的國家更多,更富有民族特色。我的家鄉在四川,別的什麼節我不太懂,但是那清明節我還是曉得一些,因為我曾去為我的外公掃過墓。

家鄉的清明節有着許多傳統。每次去掃墓時必須在清明節左右,還要戴上一捆捆換色的粗糙的紙錢。如果更相信閻王地府一説的人,還會買上一些紙房子,紙汽車什麼的。有時還會照着真人扎個紙人。這風俗是以前流傳下來的,在明清時,人們每次到清明節時,都緊緊地關着門,一些達官貴人在瑟瑟秋風中紀念着他們的先人。他們把活人燒死在先人的墳墓旁,面臨着被燒得人家眷的`哀求無動於衷,鐵石心腸般的心在秋風的敲打下堅硬如斯。後來人們實在看不下去,才改變成燒紙人,由於祭祀用品並不貴,大多數人家還是買得起。

家鄉的清明節有着許多傳統,人們在祭祀先祖時,都會有供品,靈牌,香和蠟燭,預示着引導着他們走向天堂。供品在祭祀時是不能吃的,可小孩們總忍不住嘴饞,想去偷吃一些,這是大人們就會説不能吃,上邊有魔鬼死亡的詛咒。小孩們便不敢再有任何妄想。“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人們總是悲哀的望着一切,但當供品被取下時,小孩們的歡呼便又成了另一道風景沒他們似乎成了一把利刃,劃破了悲哀的天空。大人們告訴説供品被取下,就受到了先祖的保護,香灰越多的越吉利,所以當時我們都搶着香灰奪得吃,結果個個弄得滿身灰。我有好幾次都想看見了先祖的畫像在笑,哀傷的月光混合着燈光,照在清明節的家鄉上,似浮華又神祕,好像在嘲笑我們的無知又彷彿像真的在保護大家一樣。

家鄉的清明節有着許多傳統。清明節當天是不做飯的,大家都吃着冷東西,這點倒和寒食節很像,因為生活做飯不吉利,像是在燃燒自己的生命,加速走向死亡。

家鄉的清明節有着許多傳統。在掃墓時,要一個人獨自的去自家墓地,“享受那悲涼的空氣”,正如: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輕粉雙飛.。我那時還很小,獨自進去時,原本就涼的心更加冰冷,哀傷的樂曲從遠處傳來,若隱若現,是誰,踏着衰碎的腳步,走向我,歲月在悄然間流逝。

家鄉的清明節,哀傷悲涼的節。

國小生清明節掃墓作文 篇3

我聽大人們説:清明節掃墓不能正清明去,只能前三天或者後四天去。

在清明節的前一天,我和姑姑還有爸爸媽媽一起去鄉下給先輩們掃墓。這不僅讓我想起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魂。”這首詩,昨天還是陰雨濛濛,今天卻陽光燦爛、萬里無雲,老天爺像開了眼似的。我們來到一家店裏,買了一個黃澄澄的大菠蘿和一個穿着亮晶晶外衣的大紅燈籠還有鞭炮紙錢冥幣……接着我們就開車出發了,由於鄉下在修路,路面凹凸不平,我們一路上走走停停,好不容易才到了鄉下老家,鄉下年邁的奶奶早已給我們準備好了香噴噴可口的飯菜,我們吃過飯,立即拿起買好的清明鞭炮等,上山來到爺爺婆婆公公的墳墓前,給爺爺上香的時候,我不禁想起了爺爺活着的時光,爺爺在我兩歲的時候得了癌症,因此爺爺幾乎每天都在與病魔戰鬥、反抗。但爺爺的臉上仍然掛滿了笑容。應為勇氣和自信,得了癌症的爺爺卻活了6年。因此,我認為自信和勇氣是天底下最好的良藥。接着,我們就把紅燈籠、紙錢和冥幣掛在了爺爺的墳上。祝爺爺在天堂裏活得愉快幸福,遠離疾病永遠健康。接着,我們又來到婆婆公公的墳上,將祭品一一供上,祝他們過得健康幸福。

再見了爺爺,再見了婆婆公公,你們那一張張慈祥的面孔,我永遠也不會忘記,明年清明我再來看你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qingming/rvwr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