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情人節 >

七夕情人節由來

七夕情人節由來

七夕情人節由來1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於七夕情人節的由來的內容,歡迎閲讀,內容僅供參考!

七夕情人節由來

七夕情人節的由來

七夕,原名為乞巧節。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漢代畫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圖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説“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着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

七夕情人節的習俗

1。看天河

説起七夕的.傳統習俗,“看天河”就不得不提。仲夏時節,晴朗的夜空有一道光芒閃爍的星帶,俗稱“天河”。“天河”兩邊,分別是“織女星”和“金牛星”。相傳每年七月初七,喜鵲都飛上天去為牛郎織女搭鵲橋相會。因此,乞巧節前後,細雨淋淋,看不到喜鵲的蹤影。人們認為喜鵲聚集“天河”,為牛郎織女搭橋去了。

2。配藥

七夕佳節有配藥的習俗,人們常用松柏等入藥配方,甚至還主張餌鬆實、服柏子、折荷葉等,並稱它們為長生不老的仙藥。中醫認為,久食松子健身心,滋潤皮膚,延年益壽;《玉楸藥解》謂其“潤肺止咳,滑腸通便,開關逐痺,澤膚榮毛”,《海藥本草》説它“久服輕身,延年不老”;清宮還將松子列為御膳食品。柏子香氣濃郁,能養心安神、止汗潤腸;《本草備要》載,“凡補脾藥多燥,柏子仁潤藥而香能舒脾,燥脾藥中兼用最良”。荷葉能清熱解暑、升發清陽、涼血止血。

七夕情人節吃什麼好

1、巧果

七夕最有歷史的一種食物就是巧果,巧果名字的來源也是源於乞巧。其實我們現在吃巧果就很少了,主要是大多數人都不太會做了,巧果是一種麪粉加上一些糖等的配料做成的一種甜餅。有點像我們看到固狀電視劇裏面經常吃到的點心,但是巧果有很多種形狀,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做成不同的樣子。

2、花瓜

古時候,在農曆七月初七這一天,女子們都會把各種瓜果表面雕成花擺上桌來吃,也是一種慶祝乞巧的方式,這種雕成花的瓜果我們就叫做花瓜。其實我們現在吃的果盤一般都是雕成花的,但是也要有一定的雕花技術才可以做出來。

3、五子

古時候,七月初七過七夕的時候,女子們都會拜織女,既然是拜祭,自然會擺上一些乾果點心之類的,其中有幾樣是一定會擺上的,有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這五種乾果就被我們叫做“五子”。所以七夕這天,我們也可以吃“五子”。

七夕情人節由來2

叮咚~叮咚~”一陣門鈴聲傳來。我去開門,發現沒有人。地上躺着一個粉紅色的信封,上寫: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王淅收天空銀河上鵲橋北極星。我立刻拆開信封,一張紙從信封裏飄落下來。紙上寫着:

親愛的王淅同學:

明天是七夕節,很榮幸您被我們的長老選中,去銀河鵲橋上慶祝牛郎織女相遇。明天早上七點我會來接你。

北極星

一轉眼就到了明天。我洗漱完畢,又聽見了門鈴聲。我開了門,一顆白白胖胖的星星站在門口。他説:“我是北極星,特意來接你去銀河。來,坐上飛天掃帚,我們出發吧!”我坐了上去,掃帚立馬就飛起來,往天上的銀河飛去。

到了鵲橋旁,我看見那裏有許許多多的星星在佈置場景。他們五顏六色,如海里的彩色貝殼一樣晶瑩。一顆星星在為織女化粧,把織女打扮的美貌天仙。還有許多星星在裝飾彩燈,準備食物,忙得不亦樂乎。

激動人心的時候終於到了。傍晚,織女開始走上鵲橋。我與幾顆星星一路護送。忽然我看見前邊有一個人影,仔細一看是牛郎。這就是牛郎織女啊!牛郎與織女激動地流下了眼淚,他們幸福的`擁抱在一起。

天色晚了下來,北極星送我回家。我想,這一天真的過得充實,過得快樂!

專家點評:

作為一篇的佳作,作者通篇採用一連串的排比語句來描寫“在天上過七夕節”的情景,想象力豐富又富有文采,細節描寫生動逼真,形象豐滿,躍然紙上,思想情感濃烈。

七夕情人節由來3

七夕的皎月籠罩着大地,七夕的城市熱鬧非凡,七夕的我和媽媽一起興高采烈地來到氣象站旁的健身園,玩了起來。

剛進去玩,我就急匆匆地跑到單槓下,可那單槓比我高出好多,站在下面就如同站在長頸鹿下的小蝸牛,我見了心裏好不服氣,我就扔掉腳上的拖鞋,把腿卷在單槓的柱子上,手緊緊拽住單槓的柱子,一蹬,“上去了!”,我高興地喊着,可是,一高興,就有壞事了,第二蹬不但沒上去,反而“吱溜,吱溜”地往下溜,這次我心裏的`滋味特別多,酸的、苦的、辣的,樣樣都有,只是甜的沒有。

第一次失敗了,我特生氣,不過當面還是笑嘻嘻的,我不服輸,就找媽媽比個勝負,我們就來到比力氣 圓盤邊,為了快點分出勝負,我就迫不及待地説了規則:“媽媽,我往左轉,你往右轉。”比賽開始了,媽媽真是體壯如牛,力氣大得讓我直喊“哎喲”,我心裏很焦急,我就把手拉在圓盤邊沿,把腳縮在一起,讓整個人都懸在空中,這樣,我是用身體的重量,媽媽是用手臂的力量,當然我就贏了。

這真是一個愉快的七夕之夜啊!

專家點評:

語言平淡,不會描寫

七夕情人節由來4

農曆七月七日之夜,天氣温暖,草木飄香,這就是人們俗稱的七夕節,也有人稱之為“乞巧節”或“女兒節”,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閃耀,一道白茫茫的銀河橫貫南北,銀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

七夕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之時。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初七也被稱為乞巧節。

人們傳説在七夕的夜晚,抬頭可以看到牛郎織女的銀河相會,或在瓜果架下可偷聽到兩人在天上相會時的脈脈情話。

女孩們在這個充滿浪漫氣息的晚上,對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針織女紅技法嫻熟,更乞求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過去婚姻對於女性來説是決定一生幸福與否的終身大事,所以,世間無數的有情男女都會在這個晚上,夜靜人深時刻,對着星空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專家點評:

這篇介紹“七夕”的説明文,翔實的數據,井然有序的説明以及高度的概括,是本文的突出優點。隨着作者的文筆,我們瞭解了七夕的許多知識,“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之時”,介紹相當條理清晰。

七夕情人節由來5

關於七夕情人節的由來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着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跡。

“七夕”也來源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舊北京在給亡人做道場時往往以做滿“七七”為完滿。以“七曜”計算現在的“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台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七夕”又是一種數字崇拜現象,古代民間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預示成雙的二月二和三的倍數六月六這“七重”均列為吉慶日。“七”又是算盤每列的珠數,浪漫而又嚴謹,給人以神祕的美感。“七”與“妻”同音,於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與女人相關的'節日。

各地七夕習俗

江南

江南的刺繡女孩會在夜晚月光下,將一根繡花針輕輕放到一碗水面上,藉助水的表面張力將針託浮,在月光照射下,針周圍會出現水波紋,哪一個波紋最複雜,就會繡出最好的作品,有時針上穿有紅絲,也是向七仙女“乞巧”。唐代詩人林傑的詩《乞巧》説:“七夕今宵看碧宵,牛郎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西南

染指甲西南一帶的七夕習俗。年輕姑娘們在節日時用樹的液漿兑水洗頭髮,傳説這樣可以年輕美麗,對未婚女子而言還意味着找到如意郎君。

膠東

膠東地區則多在七夕拜七神姐。婦女們穿上新裝,歡聚一堂、盟結七姐妹;少女們則製作牡丹、蓮、梅、蘭、菊等帶花的餅饃食品,稱巧餅,用來祭祀織女。

廣東

在廣東,人們六月便開始準備,把稻穀、麥粒、綠豆等浸在瓷碗裏等待發芽。臨近七夕便扎糊起一座鵲橋,還會製作各種精美的手工藝品。七夕之夜,人們在廳堂中擺放八仙桌,擺上各種精彩紛呈的花果製品和女紅巧物。

閩南

在閩南,當地人把織女稱為“七孃媽”,是保護孩子平安的神。閩南的習俗在七夕這天吃石榴和使君子煮蛋、肉,以及紅糖糯米飯以驅蟲防瘟疫。

七夕節的別稱

1、蘭夜——農曆七月古稱“蘭月”,故七夕又稱“蘭夜”。

2、小兒節——因為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為之,故稱之。

3、穿針節——因為這天有穿針的習俗,故稱穿針節。

4、雙七——此日月、日皆為七,故稱雙七,也稱重七。

5、香日——俗傳七夕牛女相會,織女要梳粧打扮、塗脂抹粉,以至滿天飄香,故稱。

6、星期——牛郎織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別,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稱這一日為星期。

7、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風俗,故稱巧夕。

8、女節——七夕節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賽巧等為主要節俗活動,故稱女節,亦稱女兒節、少女節。

七夕情人節由來6

七夕情人節指的是農曆七月的第七個夜晚,這個節日是漢代傳統的民間節日。七夕的晚上不僅僅是傳説中的"牛郎"和"織女"一年一度相會的夜晚,同時也是為編制姑娘們祈求心靈手巧的好機會。因此,七夕節又叫"乞巧節","女兒節"。儘管七夕節不如其它節日那般流行,但是在中國,男女老少都對節日背後的故事相當熟悉。

很久以前,有一個放牛娃名叫牛郎,父母早亡,只好跟着哥哥嫂嫂度日。然而,哥哥嫂子為人狠毒,經常虐待他。他們逼牛郎幹苦活,不讓他吃飽睡好,最後又把他趕出了家門,牛郎除了身上的衣服和一頭老水牛外,一無所有。

牛郎在山邊搭了間茅草屋,辛勤開墾,在巖石地上挖出了一片菜園,他常常飢腸轆轆,勞累不堪,但把老水牛照顧得好好的。一日,牛突然説話了,它告訴牛郎説自己前身是天上的金牛星,由於違反了天條把糧食種子撒到了人間,天帝將它貶到人間以示懲罰。老牛説,過幾天,天上的仙女會下凡到離茅草屋不遠的聖池裏游泳,其中有一個勤勞善良、美麗賢惠的姑娘,名叫織女。織女是天宮中王母娘娘的外孫女,如果牛郎能趁仙女洗澡的時候把織女的衣服拿走,她就會留下來作他的妻子。

到了那天,牛郎藏在高大的蘆葦叢裏等着。老牛説的話顯靈了,仙女們很快就到了,她們脱掉絲袍跳進水裏。牛郎偷偷地爬出來,拿起織女的衣服跑開了。仙女們嚇着了,趕快上岸,穿起衣服跑開了,把織女一個人留在後頭。牛郎跑回來,把衣服還給了織女,他對織女一見鍾情。兩人相對而視,織女對牛郎説要做他的妻子。

兩人結婚後,牛郎耕田種地,織女紡線織衣,恩恩愛愛。織女成了遠近的名人,她心靈手巧,養蠶紡紗,編錦織緞,樣樣精通。三年後,織女生了對龍鳳胎,男孩兒叫"金哥",女孩兒叫"玉妹"。小兩口日子過得幸福美滿,牛郎織女滿以為能夠終身相守,白頭到老。

一天,牛快死了,臨死前説對小兩口説,將它的皮剝下來放好,有朝一日,披上它,就可飛上天去。牛死後,牛郎心疼地剝下牛皮,小心翼翼地收藏起來。

這時候,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聽説孫女到了人間,還結婚生子,非常生氣,遂下令天神儘快把織女捉回來。

一日,牛郎從地裏回來看見孩子們坐在地上哭,忙到織布機前看,沒人。孩子説,有個老太太把媽媽抓走了。牛郎記起了老牛對他説的話,他把孩子放到兩個籮筐裏,披上牛皮,挑起籮筐,突然,他輕如浮雲,飛向天空。眼看快追上了,王母娘娘聽到了小孩的.哭聲,她朝後一望,從頭上取下金簪,在身後劃了一道,天空中立馬出現一條奔騰的河,這條河就叫天河。天河太寬,河水湍急,牛郎飛不過去,只能看着織女飛走,父子三人哭得揪心裂膽,天帝見此情景,大為感動,遂允許牛郎織女每年農曆七月初七在天河上鵲橋相會。

這對可憐的夫妻變成了星星,牛郎變成了牽牛星,織女成了織女星,把他們分開的河就是銀河。

這個悲楚動人的故事一代代相傳。據説,七月初七那天,喜鵲很少,因為他們都要飛到銀河上為牛郎織女搭起約會的橋。由於牛郎和織女在上面站的時間太長了,次日,這些忠實的喜鵲頭都變禿了。

在中國,許多人把"七夕節"當成本族的情人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qingren/dgw1j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