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元宵節 >

元宵節日記(通用15篇)

元宵節日記(通用15篇)

一天的時間即將結束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體會吧,是時候認真地寫好日記了。日記怎麼寫才不會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元宵節日記,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元宵節日記(通用15篇)

元宵節日記1

昨天,是元宵節,我們吃完湯圓以後,我們開車回家,一路上發現多了好多的路人在行走,我一下子想了起來,原來,今天要放禮花呀!我跟爸爸媽媽説:“我們也去看禮花吧!”他們説:“好呀!”我們就開車快速去了火炬公園,當我們到哪裏的時候,剛好開始放煙火,“哇!”我不禁驚叫了起來,真的是太美麗了,路的兩旁還有各式各樣的燈。

有的燈像火紅的公雞,彷彿在“嗷嗷”的叫着,雖然那些紅的公雞不是真的,但是它代表着讓我們以後的日子紅紅火火;有的燈像一個個小小的蘑菇,五彩繽紛的,它代表着我們以後的日子多姿多彩;有的燈像瀑布一樣的流了下來,這説明我們以後的日子要順順利利;還有的像是孔雀開屏了一樣,這個表示——我也不知道了,不過看起來就會讓人感覺到很美;當然還有像小女巫騎着掃把的也有,這代表我們以後要遠走高飛;最後是那一連一串都是白閃閃的金光,漂亮極了。那一叢叢,一簇簇,真的可以讓你回味無窮。

不一會兒,禮花聲響了起來,我抬頭一看,“哇!那麼漂亮呀!”我忍不住讚歎道。放的第一個是由一個個的小點組成的圓形,是綠色與紅色相間的,漂亮極了,我光顧着看禮花了,就連車門也忘了關,我媽説:“咦!奇怪了,怎麼鎖不上車門呢?”我一看,不好意思的説:“哦!我沒關車門呀!”第二個放的是像雨一樣的禮花,我自己給它取了個名字,叫做落雨禮花,也可以把它想象成獅子的毛,一個禮花,可以有很多種想象,就看你有沒有想象力了。我最喜歡的一個禮花是流星禮花,這個流星可以再空中飄,我剛剛看到的時候,還以為是真的流星,就趕快的許願,當許完願以後才知道那是禮花。非常的失望。不過我們還是看到了各式各樣禮花。

你們想想看,這樣美麗的燈光再配上這樣的耀眼與絢爛的禮花,那簡直就是火炬公園的一個奇景了,多麼的美麗呀!多姿多彩的燈,各式各樣的禮花,這會讓你感覺的過元宵節的氣氛與熱鬧。這時一個多麼完美的組合呀!燈配禮花,把整個火炬公園照的非常亮堂,雖説是黑天,但是有這些東西了以後,就感覺像是在明亮的屋子裏一樣。這可不可以算是元宵節的美景呢?

元宵節日記2

今天是元宵節,晚上有焰火和花燈看呢!我早就盼望着這一天了。

傍晚,媽媽煮了一鍋湯元,我的興趣卻不在湯元上,狼吞虎嚥地吃下一碗,就催促爸爸媽媽快些帶我上街去玩。

天色已黑,我們來到江城路,哇!黑壓壓的人羣,由南往北向焰火燃放點湧動。爸爸騎電動車馱着媽媽和我,沿着路邊,見着人縫就鑽,一鑽一停的,我真佩服爸爸車技。接近翔宇中學時,前面堵住了,原來是警察叔叔在這裏設了卡。各種車輛被迫停止前進,可步行來的人們還是跨過橫着鐵槓前行,我們開始後悔不該騎車來。一會兒後,人潮湧動漸漸緩了下來。有人説,焰火在翔宇校園內開始燃放了,我們處在位置被大樓擋住看不見。我心裏很不是滋味。爸爸安慰我説“這麼大的場面,焰火一定不會在校園內燃放。”

“呼,呼,呼……”焰火在翔宇中學對面新車站的大工地場升空了。我趕緊扶着爸爸踩上電動車觀看,哪裏還怕什麼撲面而來的寒冷北風,跟隨着人羣一陣陣地歡呼着。一串串焰火飛上天空,炸開成美麗的圖案,有的像大火球,有的像大菊花,有的奧運五環,有的像滿天星星,有的像銀蛇飛舞,有的像鯉魚騰空,有的像一盞盞紅色燈籠,有的像一綹綹金色花辮……真是火樹銀花,五彩繽紛!

焰火晚會結束,人羣又開始由北往南涌動,我們隨着人流來到茶庵大道花燈展覽地。好多花燈啊,五顏六色、燈火輝煌、形狀各異!有文化局製作的“虎虎生威”,有水利局的“大禹治水”,有財政局的“招財進寶”,有教育局的“桃李滿天下”,有人民法院的“公正天平”……看得我眼花燎亂、目不暇接。場地上不少人用手機拍照,不少小孩玩弄着小彩燈,學有很多大人在放飛孔明燈。夜空中,孔明燈這裏一盞那裏一盞,隨風飄動,好像天上的人們提着燈籠在遊玩,與地上的花燈互相映襯。

媽媽給我買了一個漂亮的髮夾小彩燈,造型是一隻可愛的小海豚,夾在頭髮上一閃一閃的,發出海藍色的光。小海豚在我頭上“跳躍”着,我的心裏也樂蹦蹦的,情不自禁地一路上唱着歌回到家裏。

我過了一個無比快樂的元宵節!

元宵節日記3

農曆正月十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元宵節,在這一天裏,家家户户都要吃湯圓、看燈會、猜燈謎……好啦,廢話不多説,我來介紹一下我們家是怎麼過元宵節這個特別的日子吧!元宵,元宵,當然要吃元宵啦!元宵又叫湯圓,元宵節這天,我們家有一項“重大任務”——包湯圓。

這個重大任務當然是交給我、母親、奶奶這三個家中手最巧的人來完成。不過,這次包湯圓,可是我第一次真正參與全過程,還不知道我會包成什麼樣呢?呀,瞧,奶奶已經將所有材料都準備好了!這兒放着兩個盤子,一個盛着黑芝麻餡兒,烏黑髮亮的芝麻餡兒真叫人垂涎三尺啊!另一個盤子裏則滿滿的全是被手巧的母親擀好了的皮。只見奶奶將皮放在左手,右手則舀起了一小勺芝麻餡兒,倒在了皮的正中央。她的手彷彿有魔力一樣,變成了充滿靈性的精靈,左手一捏,右手一揉,雙手一掐,兩手一搓,不一會兒,一個又白又圓的湯圓就包好了。我不禁鼓起了掌,躍躍欲試。我小心翼翼地拿起了一張皮,輕輕地舀了一小勺芝麻餡,香味立即躥進了我的鼻腔,令我垂涎欲滴。學着奶奶的動作,我笨拙地左揉右掐,用皮將餡裹好,雙手再來回搓,一個圓圓的湯圓就成形了,絲毫不比奶奶和母親包的差。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湯圓終於包完了。開始煮湯圓了,鍋子裏的湯圓慢慢浮在水面,如同一個個憨態可掬的胖娃娃,笑眯眯地看着我。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開飯嘍!”隨着一聲洪亮的喊聲,終於可以吃湯圓了!舀起湯圓,一口咬下去,香濃的芝麻餡兒蔓延了我整個口腔,輕輕嚥下,留得一陣餘香。吃完湯圓,我們全家出發去看燈會。花燈有紅的,有綠的,有彩色的;造型有卡通人物,有小動物,還有一些印上了詩畫。總之,各式各樣,應有盡有。什麼!猜燈謎?我疾步走到了猜燈謎的地方,細細端詳着那一個個印着謎面的燈籠,不禁皺起了眉頭:好難啊……經過一番奮戰,我和家人攻克了不少燈謎,拿着兑換的小獎品,我心裏樂滋滋的。

這就是我們今天的元宵節!

元宵節日記4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又來到了,元宵節又稱小年,是春節後迎來的又一個傳統佳節。元宵節早就在XX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説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歲月不斷流逝,但元宵節的很多民間習俗至今非常盛行。南京的元宵節是熱鬧的,最具代表性的要數夫子廟了,夫子廟這些天來是燈的世界,花的海洋,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今年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活動,給元宵節增添了光彩。

除了這些活動以外,元宵節還有包元宵的習俗。今天我有幸跟爸爸媽媽到外婆家,正巧碰到外婆在包元宵,我就跟外婆學了起來。外婆先用開水來和糯米粉,然後不斷地用力揉麪,一直揉的像橡皮泥一樣有韌性,接着把面揉成寶塔的形狀,從“寶塔”的頂兒上拽下一塊塊麪糰,搓成圓團,中間掏個洞,兩隻手相配合把洞越揉越大,把準備好的豆沙餡,放在這個洞裏,用大拇指和食指慢慢捏,接着把洞口封住,最後,把做好的元宵放在手心,兩隻手柔和地將元宵搓圓,這樣一個元宵就做成了。看了外婆包元宵,我的手忍不住癢癢了,捲起袖子也包了起來。雖然是我包的元宵餡子少、大小不一、奇形怪狀,但還是得到了外婆的表揚。最後一道工序就是煮元宵了,我們把元宵放在燒開的水裏,不一會兒水滾開了,元宵一個個漂在水面上。看到這一個個白花花、圓滾滾的元宵真叫人眼饞!我們大家吃着這熱騰騰的元宵,心裏感到非常的舒暢,我的臉上堆滿了笑容樂呵呵地説:“元宵象徵着我們的生活甜甜美美,團團圓圓。”

元宵節日記5

20xx年2月21日 星期日 晴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又來到了,元宵節又稱上元佳節,是春節後迎來的又一個傳統佳節。

元宵節早在20xx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説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

歲月不斷流逝,但元宵節的很多民間習俗至今非常盛行。比如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猜燈謎、放煙花等活動,給元宵節增添了光彩。

除了這些活動以外,元宵節還有包元宵的習俗。今天我有幸跟爸爸媽媽到外婆家,正巧碰到外婆在包元宵,我就跟外婆學了起來。外婆先用開水來和糯米粉,然後不斷地用力揉麪,一直揉的像橡皮泥一樣有韌性,接着把面揉成寶塔的形狀,從“寶塔”的頂兒上拽下一塊塊麪糰,搓成圓團,中間掏個洞,兩隻手相配合把洞越揉越大,把準備好的豆沙餡,放在這個洞裏,用大拇指和食指慢慢捏,接着把洞口封住,最後,把做好的元宵放在手心,兩隻手柔和地將元宵搓圓,這樣一個元宵就做成了。看了外婆包元宵,我的手忍不住癢癢了,捲起袖子也包了起來。雖然我包的元宵餡子少、大小不一、奇形怪狀,但還是得到了外婆的表揚。

最後一道工序就是煮元宵了,我們把元宵放在燒開的水裏,不一會兒水滾開了,元宵一個個漂在水面上。看到這一個個白花花、圓滾滾的元宵真叫人眼饞!我們大家吃着這熱騰騰的元宵,心裏感到非常舒暢,我的臉上堆滿了笑容樂呵呵地説:“元宵象徵着我們的生活甜甜美美,團團圓圓。”

元宵節日記6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xx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説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另有一説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説”;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新年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新年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圓之夜的意思。上元節的由來,《歲時雜記》記載説,這是因循道教的陳規。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稱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為下元節,合稱“三元”。漢末道教的重要派別五斗米道崇奉的神為天官、地官、水官,説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並以三元配三官,説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這樣,正月十五日就被稱為上元節。南宋吳自牧在《夢粱錄》中説:“正月十五日元夕節,乃上元天官賜福之辰。”説天官賜福,地官赦罪,而元宵節俗真正的動力是因為它處在新的`時間點上,人們充分利用這一特殊的時間階段來表達自己的生活願望。

元宵節日記7

2月22日 星期四 天氣:晴

春節剛過,一轉眼元宵節就到了。元宵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是從漢代流傳下來的。這一天月亮特別圓,要吃湯圓。湯圓又叫湯糰,意思是團團圓圓。這一天,我是在逛街、吃元宵、看煙花中度過的。

吃過午飯,我和爸爸、媽媽興高采烈地來到市區看熱鬧、逛街。街道上好熱鬧啊!這裏人山人海,馬路成了“人行道”,馬路兩邊成了“超市”,到處都是做生意的,有賣書的、有賣衣服的、有捏糖人的、有套圈的、有投籃兑獎的、還有猜燈謎的……真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瞎逛了一個下午,吃過媽媽做的元宵,我們便來到街上看煙火。只聽見“轟隆”的一聲,天空中掛上了一個巨大的綵球,向四周綻開,像流光溢彩開來的點點流星。突然間,一條長几十米的“大瀑布”展現在人們的眼前,它彷彿是一位仙女,撫弄着她的頭髮,構成了一幅巨大的畫卷。猛然,天空中一個紅球從遠處飄來,與禮花相互映襯着,是“飛機”?是“流星”?不,是孔明燈。緊接着,一個個孔明燈,帶着人們美好的願望,劃破長空,向遠方飛去,淹沒在夜空之中。

人們情不自禁地拿起手中的手機和相機,拍下這海市蜃樓般的場景。這時,又有無數的禮花騰空而起,帶着滿身光焰灑在天空,把天地輝映得光彩奪目,人們控制不住激動的心情,縱情歡呼!

今年的元宵節真是熱鬧非凡,在歡呼聲中,我們這裏的煙火晚會結束了。人們在皎潔月光的普照下,不時回頭眺望遠處隱約可見的煙火,談着、笑着,戀戀不捨地離去。

元宵節日記8

20xx年x月x日 星期x 天氣晴

元宵節來臨了,晚上的時候,媽媽為家裏人弄了元宵吃。

我瞧着清湯裏的元宵,白白的,胖胖的,看起來就極為的誘人。我用勺子舀上了一顆元宵,接着張大嘴巴,一口咬了下去。香甜軟糯,元宵的味道一直都沒有變。

元宵節的晚上,我與家人吃完元宵後,接着就去外面逛蕩一圈去了。我們並沒有走多遠,鄉村裏的空氣格外的清新。最讓我感到開心的是,今晚上的月亮格外的圓,元宵是每年第一個月圓之日。今天的夜空很明亮,那一輪圓圓的月亮不僅將天空照亮了,還將漆黑的大地照亮了。我一家人步行在夜色之中,照亮着我們的月光將我們的影子都拉長了。

今天晚上所見景象是如此的美妙,已經入春了,迎面吹來的微風都帶着温暖。在這元宵佳節,我一家團圓的共同漫步在這月色之下,美景佳節,十足的好心情。

雖然是鄉下,但是鄉間的馬路上也裝上了太陽能電燈。我們走過小路來到大馬路上,靜謐的鄉村裏,這些投射在地上的燈光都顯得空蕩與安靜了起來。這是一個安靜的元宵節,老家裏的安靜是靜入人心的。

等到我們走得累了,於是就打道回府,一起手挽着手回家了。在我的心裏,這個元宵節處處都充滿着温馨。回家後,最讓我驚訝的是家裏的小弟弟,他突然之間就神神祕祕的朝着我們道:“有驚喜有驚喜,大家請先閉眼。”

沒想到年幼的弟弟還在這個元宵節裏,為家裏所有人都準備了一份小禮物。弟弟送給我們的是一個元宵模樣的小掛墜,小掛墜精緻小巧,很奪人喜歡。

今天的元宵節,我過得很快樂!這是一個快樂的元宵節。

元宵節日記9

一年一度的元宵又來到了,元宵又稱小年,是春節後迎來的又一個傳統佳節。元宵早在20xx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説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歲月不斷流逝,但元宵的很多民間習俗至今非常盛行。南京的元宵是熱鬧的,最具代表性的要數夫子廟了,夫子廟這些天來是燈的世界,花的海洋,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今年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活動,給元宵增添了光彩。

除了這些活動以外,元宵還有包元宵的習俗。今天我有幸跟爸爸媽媽到外婆家,正巧碰到外婆在包元宵,我就跟外婆學了起來。外婆先用開水來和糯米粉,然後不斷地用力揉麪,一直揉的像橡皮泥一樣有韌性,接着把面揉成寶塔的形狀,從“寶塔”的頂兒上拽下一塊塊麪糰,搓成圓團,中間掏個洞,兩隻手相配合把洞越揉越大,把準備好的豆沙餡,放在這個洞裏,用大拇指和食指慢慢捏,接着把洞口封住,最後,把做好的元宵放在手心,兩隻手柔和地將元宵搓圓,這樣一個元宵就做成了。看了外婆包元宵,我的手忍不住癢癢了,捲起袖子也包了起來。雖然我包的元宵餡子少、大小不一、奇形怪狀,但還是得到了外婆的表揚。最後一道工序就是煮元宵了,我們把元宵放在燒開的水裏,不一會兒水滾開了,元宵一個個漂在水面上。看到這一個個白花花、圓滾滾的元宵真叫人眼饞!我們大家吃着這熱騰騰的元宵,心裏感到非常舒暢,我的臉上堆滿了笑容樂呵呵地説:“元宵象徵着我們的生活甜甜美美,團團圓圓。”

元宵節日記10

關於元宵節,沒有太多的感情,大概因為人長大以後,對什麼節日都顯得不太那麼的在意了吧。雖然大家對元宵節的重視,甚至比過春節還甚。家家户户門前掛起了紅紅的大燈籠,鞭炮聲從昨晚就沒有停過。

可是,對自己而言,還是跟往常一樣,一大早就起來上班,雖然店裏的人很少,但還得守在店裏。常言道,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上一天班就得守一天店。下午時分坐在店裏,實在無聊,順便了解了解元宵節,也長長知識。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始於20xx多年前的秦朝,漢武帝時統一將正月十五,也就是今天定為元宵節。傳統習俗有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拉兔子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等。

關於元宵節的簡單知識,就這點了。當然,這點也還是自己從百度上搜索的,學生時代也學過太多關於中國傳統節日的知識,無奈時過境遷,早已把老師跟課本教的還給時間了。如今,能夠在寫作文之際,重新學學知識,也算是好事一件。

其實,關於元宵節,最美好的回憶還是自己在西安的時候,某人去看我的那次。雖然沒有湯圓,沒有一起看煙花,沒有任何跟元宵節有關的,但每當想起來元宵節,還是感覺那個元宵節過的挺好的。就像悦説的,我一直是個把感情看得很重,靠愛情活着的人。今年的元宵節,是自己在這座小城以來,第一年在城裏過節,今晚應該會出去看煙花吧。有某人陪着,有小臭陪着,應該也是一種幸福吧。

元宵節,一年又一年,身邊的人,好像從那年起就沒變過。還記得那句很煽情的話説,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如果説,那些很唯美的話也可以當真,那麼,我還是寧願相信自己是幸福的。

不管怎樣,還是祝福大家元宵節快樂吧!

元宵節日記11

元宵節是中國的民俗傳統節日,在這一天有吃湯圓、賞花燈、猜燈謎、舞龍……的習俗,可熱鬧啦!

在元宵節的晚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泉州賞花燈。

這次的燈會設在泉州的新門街。一到新門街,只見人山人海、人來人往、燈火輝煌,街上的人流像一條長龍在街上緩緩流動。各式各樣的花燈掛滿街頭,讓我目不暇接,有紅色的花燈,像紅通通的小太陽照亮了整條步行街;有橢圓形的花燈,表面刻畫了許多美麗的圖案,在燈光的襯托下活靈活現,還有星星狀的花燈,上面充滿小刺凹凸不平的顯得有立體感……由於今年是龍年,出現了許多龍形花燈,好像許多真龍下凡了,栩栩如生。還有一種燈,外表看上去很像菠蘿,起初我以為是兩個菠蘿,沒想到是花燈。兩個菠蘿外表一凹一凸,閃閃發亮,十分漂亮,只聽有人説:“這兩個菠蘿好像真的一樣。”

最有趣的要數幼兒園小朋友們製作的花燈了,他們把一片片拼花拼成了一盞花燈,真是心靈手巧,旁觀的人都不停地稱讚:“太了不起了!”走着,走着,一隻正在拜年的東海龍王,吸引了我的眼球,它長着長長的鬍鬚,像鹿一樣的角,雙手中拿着一根令牌,上下襬動,好像在向人們拜年,説:“新年好。”我看見這些巧奪天工的花燈都十他美麗,便問爸爸:“這些花燈是怎麼做的?”爸爸説:“先用木架子支持住,再往外面加一層布,裏面放一個燈……”“哦!原來是這樣。”我説。我心想:這些叔叔、阿姨真厲害呀!這些花燈就是他們智慧的結晶。

元宵節到泉州賞花燈真是一件賞心悦目的事,讓我流連忘返。我真心希望人們能更好繼承中華文明,讓傳統的民間節日流傳下去。

元宵節日記12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又來到了,元宵節又稱小年,是春節後迎來的又一個傳統佳節。

元宵節早在XX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説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

歲月不斷流逝,但元宵節的很多民間習俗至今非常盛行。南京的元宵節是熱鬧的,最具代表性的要數夫子廟了,夫子廟這些天來是燈的世界,花的海洋,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今年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活動,給元宵節增添了光彩。

除了這些活動以外,元宵節還有包元宵的習俗。今天我有幸跟爸爸媽媽到外婆家,正巧碰到外婆在包元宵,我就跟外婆學了起來。外婆先用開水來和糯米粉,然後不斷地用力揉麪,一直揉的像橡皮泥一樣有韌性,接着把面揉成寶塔的形狀,從“寶塔”的頂兒上拽下一塊塊麪糰,搓成圓團,中間掏個洞,兩隻手相配合把洞越揉越大,把準備好的豆沙餡,放在這個洞裏,用大拇指和食指慢慢捏,接着把洞口封住,最後,把做好的元宵放在手心,兩隻手柔和地將元宵搓圓,這樣一個元宵就做成了。看了外婆包元宵,我的手忍不住癢癢了,捲起袖子也包了起來。雖然我包的元宵餡子少、大小不一、奇形怪狀,但還是得到了外婆的表揚。

最後一道工序就是煮元宵了,我們把元宵放在燒開的水裏,不一會兒水滾開了,元宵一個個漂在水面上。看到這一個個白花花、圓滾滾的元宵真叫人眼饞!我們大家吃着這熱騰騰的元宵,心裏感到非常舒暢,我的臉上堆滿了笑容樂呵呵地説:“元宵象徵着我們的生活甜甜美美,團團圓圓。”

簡評: 小作者在這裏引用了一段網上的資料,還是比較貼切的。引用別人的文章超過一定的字數,如果能加上:“據(……)介紹,據某某人的研究……”就好了。這樣的話,就會顯得比較尊重被引用人。 小作者介紹的南京的元宵節,抓住了元宵夫子廟上燈和吃元宵兩大風俗,文章就顯得比較飽滿了。

元宵節日記13

要説今年的春節,細雨綿綿,放煙花爆竹的人也少了許多,但是元宵,聲聲震破天地的爆竹聲又響起來了。

甩炮大戰

我才剛吃完晚飯,丁鈺就叫我下去放鞭炮,這麼棒的事情,我當然是不會拒絕的啦!

剛走到樓下,“砰”的一聲在我耳邊響起,樓下真是孩子的天地啊,有一二年級的、也有五六年級的、還有國中的。丁鈺把甩炮拿出來,和我們大家一起玩。“砰”“砰”“砰”的聲音迴盪在我的耳邊,可剛開始的玩竟然變成了陷害。我小心翼翼地躲着,可是,鞭炮就是跟我作對,我剛往前邁一步,腳下就響“砰”的聲音,隨後,那些他們都哈哈大笑起來。我哭笑不得,一找準個目標——李耀陽,哈哈,他正在地上找甩炮呢!為了不傷到人,我往他的右邊一扔,他被嚇得跳了起來,隨後,我大笑起來。

搶奪煙花

甩炮玩夠了,我們就開始放煙花,可是目前“煙花的主要發源地”可是在丁鈺那裏,我們就開始了一場“搶奪煙花大戰”。

剛開始的搶奪真不知道該用什麼詞語來形容。李耀陽和鄭凡業都拉着丁鈺的袋子, 還苦苦哀求在着丁鈺。“姐姐,你就給一個吧,我求你了。”“姐姐,我就只玩一個,好不好?”可此時的丁鈺卻是鐵石心腸,説不給就不給。他們見不行,就找來了“香蕉樹首領”(真名逍遙幅),可這“首領”還有些本事,他衝着丁鈺吼了幾下,然後從丁鈺手中搶走了。之後,不斷有人來“搶劫”,我和丁鈺都快變成“窮光蛋”了。可我倆還有一些“家產”,就趕快拿出來放,不一會兒,煙花飛上了天空,變成五顏六色的了。

毀壞“蜘蛛網”

煙花爆竹都放完了,可我們還是不想回家,就到處找好玩的東西。

我和丁鈺還有李耀陽發現了“蜘蛛網”,但是這是“人造蜘蛛網”,可是我們小區的某個壞蛋用自家的線搞的惡作劇。我們一發現這些,就開始毀壞“蜘蛛網”,我左踩踩,右踩踩,但是有時也被“蜘蛛網”困住了。“這裏還有‘蜘蛛網’哦。”“這裏也有哇。”我們到處找尋“蜘蛛網”,找到了就毀壞。

完了兩個多小時,我們都汗流滿面,但還是不夠盡興,可是半路殺出個家長來——我們被“攆”回家了。

元宵節日記14

正月十五真熱鬧,人們猜燈謎、吃元宵、觀花燈、放花炮,真是“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

來到馬路上,眼前的景色簡直把我驚呆了。“火樹銀花不夜天”是最好的寫照,白天光禿禿的大樹、草地,像變魔術似的鮮活起來。地上小草充滿生機,樹幹的顏色鮮豔極了,有紅色的、黃色的、綠色的、還有五彩的,樹枝上爭奇鬥豔,有競相開放的花朵,有翩翩起舞的蝴蝶,有“嗡嗡”歌唱的蜜蜂,還有的像是流出的甘甜的露珠,它們一閃一閃,像天上的星星灑落下來,和我們一起感受這節日的快樂。

我們隨着看花燈的人流來到公園的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兩條盤在大門口的栩栩如生的金蛇,金燦燦的非常引人注目,大大的蛇頭、粗粗的蛇身、長長的蛇尾,尤其是它那紅紅的、巨大的蛇信子上,還掛着一個金色的“福”字,像是在預祝人們在新的一年福壽康寧。

再往裏走,燈光越來越亮,花燈的樣式也越來越多,有的像高大的聖誕樹,有的像威武的獅子,有的像飛天巨龍,還有的是鯉魚跳龍門、龍鳳呈祥、五穀豐登。在中心廣場,周圍掛着一圈紅紅的燈籠,每個上面都有一條金色的小蛇在跳舞,正中央有一個巨大的花燈,上下都鑲有金色的祥雲圖案,中間的倒“福”字,流光溢彩,紅紅的燈籠襯托着金色的祥雲和“福”字,金光閃閃的祥雲和“福”字點綴在燈籠上,一派吉祥和喜慶。我好奇的問:媽媽,“福”字為什麼要倒着呢?媽媽邊走邊説:“福”字倒貼在民間還有一則傳説。明太祖朱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準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后為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上一個“福”字。於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聽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御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漳説:“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於消除了。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后。我聽了後説:哦,原來還有這麼有趣的故事。

我們走着、笑着、觀賞着,在這燈的海洋,燈的世界裏,到處都充滿了幸福和歡樂。

元宵節日記15

大家都知道元宵節吧!可是大家誰知道元宵節的傳説?

相傳古時候,世上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們豐衣足食,安居樂業。可是有一年,天上突然降下災難,城內洪水氾濫,城外卻發生從未有過的乾旱,地甚至都裂開了。

原來是玉帝喝酩酊大醉,天旋地轉,頭昏眼花,錯寫了雨簿,本該城內下三分雨,城外下五分雨,玉帝卻寫成了城內降五分雨,城外降三分雨。在山裏居住,心地善良的青龍,看到人間的慘景,就騰龍駕霧來到天界,弄清了水災和旱災的原因,就偷偷地改了雨簿。玉帝發現後大怒,就派丞相殺掉青龍。青龍被殺後,化作一隻神鳥,整天向玉帝喊冤。玉帝非常慚愧,就讓人們每年正月,用竹篾編成青龍的模樣,家家户户張燈結綵,扛着青龍遊街串巷,以表人們對青龍的感激和懷念,這個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現在的元宵節不但有各種各樣有趣的民俗活動,比如,舞獅、舞龍、吃元宵、包餃子等等,還有豐富多彩的元宵節晚會,我最喜歡吃元宵,看晚會。

在超市的冰櫃前,買元宵的人絡繹不絕,擠都擠不動,那真是人山人海。你爭我搶,一批又一批的元宵不停地送來,彷彿這元宵是人間珍寶一樣。看得我心裏癢癢的,也讓媽媽給我買了幾袋。

我們家也很熱鬧,有爸爸媽媽、姑姑、舅舅家的表姐、表哥······我們還做了幾個小燈籠,上面還有燈謎。大家圍在一起,看着晚會,猜着燈謎。燈謎猜對了有獎勵哦!——獎勵吃元宵。我猜對了其中的一個謎語,——一個人拿了兩堆土,謎底是“佳”字。這個人猜一個,那個人猜一個,好熱鬧啊!處處洋溢着歡聲笑語,非常愜意。

元宵節晚會的節目有小品、舞蹈、歌曲等等,都很精彩。我最喜歡也令我最難忘的是至上勵合唱的《齊天大聖》和他們演的雜技——用嘴巴頂大柱子。又長又高的大柱子被至上勵合的五位成員們用嘴巴頂着,拋過來拋過去,輕而易舉地玩弄着,還能來回變換位子,一個又一個,讓人看得眼花繚亂,不覺得就拍手叫好。不知不覺晚會就結束了,我們也戀戀不捨的關了電視。

元宵節的傳説源源流長;元宵節的習俗歷史悠久;元宵節的食品美味無比味無比。

我愛元宵節!

標籤: 元宵節 通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yuanxiao/6vp9p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