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元宵節 >

精選元宵節的作文彙編7篇

精選元宵節的作文彙編7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元宵節的作文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元宵節的作文彙編7篇

元宵節的作文 篇1

今日是元宵節。吃過晚飯,我和老爸、老媽一起興高采烈地去街上看花燈。

夜景真美呀!節日的城市被華麗的街燈裝扮得無比美麗。

一串串車燈象一條條奔流不息閃光的長河。放眼望去,一盞盞路燈好似一條長長的銀龍,一直伸向天邊。高樓大廈上各式各樣的霓紅燈不停地閃爍着。天橋上五顏六色的掃射燈在不停地掃射着。彷彿我們來到了燈的海洋中。我抬起頭來,咦,今日天上的星星、月亮怎麼都不見了?噢,原來,華麗的街燈實在太美了,星星、月亮都嚇得不敢出來,躲起來了。

大街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賣燈的攤位都擠得水泄不通。今年的花燈品種還真多,有各式各樣的雞燈,因為今年是雞年,所以雞燈特別多,蜻蜓燈,花貓燈……特別是孫悟空火眼金睛燈,那兩隻眼睛一閃一閃的。真神氣!小朋友手中都各自提着自己喜歡的花燈,一蹦一跳地,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着節日的喜悦。

傍晚,我做了一個好夢,夢見自已變成了一盞兔子燈,我身上的毛色可鮮豔了,黃毛中夾雜着些白毛。兩隻圓圓的大紅眼睛不時地閃動着,真可愛!我手上還抱着一隻大蘿蔔。我被小朋友得意地提在手上,真神氣!

元宵節的作文 篇2

今天是元宵節。晚上,我們早早地吃完晚餐,就出門了,媽媽要帶外公外婆去海上世界玩。

我們坐着出租車來到了海上世界,我去過海上世界,為什麼還要去呢?因為我的外公外婆要回四川了,媽媽要趕緊帶他們去玩一下。

我們來到海上世界的下面,糟糕的是:海上世界正在裝修,我們非常失望,只好掃興的離開了海上世界。媽媽決定去花園城逛逛,我們等公共汽車,等了好久等得我的尿都快憋不住了。

車終於來了,我們趕緊上了車到了花園城。外公又説:“我們還是不逛花園城吧,回家看元宵節晚會。”聽了外公的話,我們又坐上了另一班回家的公交車。看來我的尿又得要憋回家去了。

車終於到了鼎太風華,我們經過一期草坪,草坪里正在燃放着五顏六色的煙花,非常的熱鬧,可是我顧不了這麼多了,我和媽媽飛奔着跑回家,我第一個衝進了廁所,終於放心了,沒尿褲子!

這就是我們元宵節尷尬的遭遇!

元宵節的作文 篇3

我非常懷念小時候鬧元宵的時光。家鄉有句俗話,“正月十五鬧元宵”,這元宵節就是要很熱鬧的。

元宵節鬧花燈。孩童最高興的事就是吃過晚飯後提着花燈找自己的小夥伴。二十年前經濟條件都不好,所謂的花燈,大多不過是自己用酒盒子製作的,挖成各種形狀的空洞,用透明的帶有圖案的塑料紙貼上,再用泡沫鑿個洞安裝蠟燭,當做底座,用一根繩子穿上,找根木棍做把手,就是一盞燈籠,能夠玩上一個晚上。那時候也有塑料的成品燈籠,但是我覺得暗淡,不喜歡。最豪華的就是裝電池的現代花燈,有的還帶有音樂,比較流行的是《渴望》的主題曲。那會兒電視劇《渴望》熱播,賢惠善良的劉慧芳已經走進千家萬户。如果有誰提着這樣的花燈在村裏諞,其他人都會投以羨慕的目光。這可是最高級的玩意兒啦!

對於元宵節吃元宵的記憶我倒是很模糊,因為我向來不愛吃那東西,甜的膩人,我不喜甜食。但是元宵節那天家家户户都會蒸乾菜包子,有幹薺菜,有幹豆角,用肉和餡,出鍋後特別香。乾菜本身藴含的菜香和肉的膩人的香正好中和,相得益彰。那天的包子也不是圓形,而是半月形的.,就像是大號的餃子,家鄉叫“角子”。這種習俗從何而起,有何寓意,我倒從來不得而知,老年人也説不出為什麼,只説是老輩兒傳下來的。

在蒸包子的同時會蒸麪燈。十二個或者六個,分別象徵一年和半年。面燈必須用沒有發酵的面製作,否則無法成型。麪糰摶成品茗杯的形狀,邊緣還捏一圈花邊兒。出鍋後,老人會看看燈的情況,如果哪盞面燈有水,説明哪個月會有降水。用火柴或者牙籤做燈芯,一頭纏上棉花,栽在燈裏,倒上油,就可以點啦。如果家裏有人屬龍或者屬蛇,還要蒸相應數目的龍燈。家鄉人認為蛇是“小龍”。這個習俗我也不知其寓意。點着的面燈要拿到每個房間去照照,犄角旮旯都要晃一遍,説是這樣家裏不鬧蚰蜒。等到面燈油盡燈枯,看看燈芯爆裂的形狀,家鄉人據此會得出今年豐收的是大豆高粱,還是小麥。我那時便不以為然,直呼迷信。是迷信嗎?與其説是迷信,倒不如説是莊稼人對生活的一種美好的期待。

今年,我家元宵節也蒸啦六個面燈,奶奶去世後,時隔多年,再次見到面燈。家鄉有個風俗,家裏有人去世,三年內不能蒸麪燈,但是別人送的可以點。今年有些新奇,卻沒有啦點燈的童心,更沒有興趣看油盡燈枯後燈芯的形狀。村民多是如此。如今沒有多少人種莊稼啦,村裏的田地也都被承包啦,還有的被開發成啦小區和公園以及廣場。城鎮化的速度非常驚人,每年回家都會感到一絲陌生。小孩子倒是還有提花燈的,但是絕對看不到一個孩子提着自制燈籠,都是電子的。現在的孩子,保不齊都不會自己做。一零後這一代完全是在電子產品的陪同下成長的,他們沒有體會過鄉村生活的童趣,也沒有機會。

元宵節那晚,煙花燦爛,一盞盞孔明燈,載滿人的願望,慢慢悠悠飛向遼闊久遠的夜空。那一晚,很多人都在觀賞絢麗的煙花。我在房頂,仰望夜空,一輪明月照天心。

元宵節的作文 篇4

張燈結綵

自從元宵張燈之俗形成以後,歷朝歷代都以正月十五張燈觀燈為一大盛事。梁簡文帝曾寫過一篇《列燈賦》:“南油俱滿,西漆爭燃。蘇徵安息,蠟出龍川。斜暉交映,倒影澄鮮。”描繪了當時宮廷在元宵張燈的盛況。隋煬帝時,每年正月十五舉行盛大的晚會,以招待萬國來賓和使節。據《隋書·音樂志》記載:元宵慶典甚為隆重,處處張燈結綵,日夜歌舞奏樂,表演者達三萬餘眾,奏樂者達一萬八千多人,戲台有八里之長,遊玩觀燈的百姓更是不計其數,通宵達旦,盡情歡樂,熱鬧非常。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中唐以後,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唐代是實行宵禁的,夜晚禁鼓一響就禁止出行,犯夜要受處罰;唯獨在上元節,皇帝特許開禁三天,稱為“放夜”。沿至宋朝,張燈由三夜延長至五夜,燈綵以外還放焰火,表演各種雜耍,情景更加熱鬧。《東京夢華錄》中記載:每逢燈節,開封御街上,萬盞彩燈壘成燈山,花燈焰火,金碧相射,錦繡交輝。京都少女載歌載舞,萬眾圍觀。"遊人集御街兩廊下,奇術異能,歌舞百戲,鱗鱗相切,樂音喧雜十餘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燈燭齊燃,鑼鼓聲聲,鞭炮齊鳴,百里燈火不絕。

燈謎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燈謎最早是由謎語發展而來的,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它是一種富有譏諫、規戒、詼諧、笑謔的文藝遊戲。謎語懸之於燈,供人猜射,開始於南宋。《武林舊事·燈品》記載:"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元宵佳節,帝城不夜,春宵賞燈之會,百姓雜陳,詩謎書於燈,映於燭,列於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稱為"燈謎"。如今每逢元宵節,各個地方都打出燈謎,希望能喜氣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耍龍燈

耍龍燈,也稱舞龍燈或龍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時代。傳説,早在黃帝時期,在一種《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現過由人扮演的龍頭鳥身的形象,其後又編排了六條蛟龍互相穿插的舞蹈場面。見於文字記載的龍舞,是漢代張衡的《西京賦》,作者在百戲的鋪敍中對龍舞作了生動的描繪。而據《隋書·音樂志》記載,隋煬帝時類似百戲中龍舞表演的《黃龍變》也非常精彩,龍舞流行於中國很多地方。中華民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徵。

吃元宵

“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古時“元宵”價格比較貴,有一首詩説:“貴客鈎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簾前花架無路行,不得金錢不得回。”

元宵的做法,是以餡為基礎。大致過程是先是拌餡料,和勻後攤成大圓薄片,晾涼後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塊。然後把餡塊放入像大篩子似的機器裏,倒上江米粉,“篩”起來了。隨着餡料在互相撞擊中變成球狀,江米也沾到餡料表面形成了元宵。

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這是兩種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

祭門、祭户

古代有“七祭”,這是其中的兩種。祭祀的方法是,把楊樹枝插在門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裏插上一雙筷子,或者直接將酒肉放在門前。

逐鼠

這項活動主要是對養蠶人家所説的。因為老鼠常在夜裏把蠶大片大片地吃掉,人們聽説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蠶了。於是,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鍋粘糊糊的粥,有的還在上面蓋上一層肉,將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沒的頂棚、牆角、邊放嘴裏還邊唸唸有詞。

《荊楚歲時記》中説,正月十五的時候,有一個神仙下凡到一個姓陳的人家,對他們説:如果你們能祭祀我,就讓你們的桑蠶豐收。後來就形成了風俗。

送孩兒燈

簡稱“送燈”,也稱“送花燈”等,即在元宵節前,孃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一般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為“燈”與“丁”諧音。這一習俗許多地方都有,陝西西安一帶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間送燈,頭年送大宮燈一對、有彩畫的玻璃燈一對,希望女兒婚後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兒懷孕,則除大宮燈外,還要送一兩對小燈籠,祝願女兒孕期平安。

元宵節“走百病”求安康

“走百病”,也叫遊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橋等,是一種消災祈健康的活動。元宵節夜婦女相約出遊,結伴而行,見橋必過,認為這樣能祛病延年。

走百病是明清以來北方的風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進行。這天婦女們穿着節日盛裝,成羣結隊走出家門,走橋渡危,登城,摸釘求子,直到夜半,始歸。

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稱廁姑、坑三姑。古代民間習俗正月十五要迎廁神紫姑而祭,占卜蠶桑,並佔眾事。傳説紫姑本為人家小妾,為大婦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廁間,成為廁神。每到迎紫姑這一天夜晚,人們用稻草、布頭等紮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與夜間在廁所間豬欄迎而祀之。此俗流行於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時期就見於記載。

元宵節的作文 篇5

“正月十五鬧元宵,紅紅火火過大年”,一年一度的元宵節來臨啦!

元宵節那天,我們一家早早來到大統華廣場。廣場上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臉上洋溢着節日的喜悦,快樂的互相恭喜着,美美地憧憬着,和着悠揚的音樂,希望新的一年能夠更加幸福快樂……

“?服華粧着處逢 ,六街燈火鬧兒童 ”。兒童不玩燈,不是元宵節。你看,小販和兒童手中琳琅滿目的花燈使人眼花繚亂,看都看不過來。看那兔燈,圓嘟嘟的肚子,長長的耳朵,窄窄的三瓣嘴好像在找胡蘿蔔;再看那金豬燈,製作好框架後,用閃閃發亮的金紙糊住框架,這樣一個金豬就立刻展現在了眼前;最好看的要算那馬燈了,馬兒昂首嘶鳴,腳踏祥雲,背上揹着金元寶,不是寓意着我們的生活正在幸福的大道上大步向前嗎?……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遠處的煙火此起彼伏。有的從天而炸,彷彿把天空炸開一個洞,滿天的星星從天空一下撒了下來,多壯觀的煙花雨啊;有的拖曳着長長的尾巴,一邊盤旋、一邊發出快樂的口哨聲;有地煙花一個接着一個,彷彿來不及似的接着綻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好看的要數“大禮花”,朵朵猶如火山爆發,嫣紅、翠綠、金黃,“一座山”連“一座山”爆發出來!如流星般四散,襯着漆黑的夜幕,豔麗奪目!把漆黑的夜晚照成了明亮的白天!……

在這繁夜似錦的廣場上,在這幸福流淌的廣場上,兩個小時很快就過去了。“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元。”元宵節不吃元宵,那就不叫過元宵。這不,老爸從超市裏買了幾包元宵,和我們一起回家煮元宵。我默默的希望我們家的生活、全中國的老百姓的生活,也像元宵一樣,圓圓滿滿、香香甜甜……

元宵節的作文 篇6

今天放學,我和媽媽去了津樂園買了各種口味的湯圓,我好奇的問媽媽:“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呢?”

媽媽微笑着説:“從古時候起人們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吃湯圓是為了慶祝一年有一個好的開始。”

到了晚上,媽媽準備了飯菜和許多香甜可口的湯圓,有巧克力味的、有山楂味的、還有紅棗味的都很好吃。首先我先品嚐了巧克力味,感覺到了甜甜的味道,我再嚐了山楂味的,感覺酸酸的,最後嚐了紅棗味的,雖然好吃,但這種味道我不是很喜歡,感覺就像吃了沒有洗過的棗,比山楂味的還要酸,所以我不敢再吃棗味的湯圓了。

我們吃着吃着,最後湯圓只剩一個了,我捨不得吃,我把它留給了媽媽,媽媽卻説還是留給我,可我已經吃的夠飽的了,我們讓來讓去,最終還是被媽媽一口吞下了肚子。

吃完元宵,我和全家人一起去看了燈展,一進大門,映入我眼裏的真是燈的海洋,光的世界啊!

每個地方都掛滿了各種五顏六色的燈籠,我都看這些燈都入了迷,有的一閃一閃的,像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有的在水裏蠕動,像海浪一樣捲起一翻波紋,還有的掛在了樹上,微風吹過,像花朵搖曳着在跳舞,真是美麗極了。

不知不覺我在這美好的夜晚過完了一個難忘的元宵節。

元宵節的作文 篇7

爾的故鄉在天台,在那兒,許多風氣習慣都和別的處所不一樣。比方正月十四過元宵、八月十六過中秋……

這就説正月十四的元宵節吧!對於天台元宵的來歷良多。有的説:果替農夫懼怕敵己趁元宵節去偷襲提前了一天功元宵;還有的説:由於在台州作戰了屢次所以把元宵節提前一天……

天台的燈會,從正月十三到正月十八。其中正月十四的夜晚最熱烈了!家家户户、男父老多皆紛紜沒門賞燈。燈會上,彩燈的品種形形色色,形狀各異,目不暇接。有的幹成兔子形狀的,有的做成荷花外形的,還有的作成各種動物、動物的形狀。有的燈上有字謎,有的燈上有各種傳説故事。

地台有句俗話——“十四夜,間間明,趕隧道,吃碗糊辣沸”。糊辣沸是天台的一種特點食物,它是用“山粉”調成羹,麪點抬上精肉、冬筍等菜餚。“糊辣沸”據説是“糊勤廢”的意念吃了它應當把糊塗跟怠惰往掉,開端新的農息。

還有很多風俗和特色小吃就不逐一先容了歡送大野來天台旅行觀光!

標籤: 元宵節 彙編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yuanxiao/m42rj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