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元宵節 >

元宵節的作文(經典6篇)

元宵節的作文(經典6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元宵節的作文6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元宵節的作文(經典6篇)

元宵節的作文 篇1

在我的記憶裏,元宵節是明亮的、鮮豔的,也是能讓人感到快樂温馨的一個節日。

我的家鄉,元宵節又被稱作燈節,這一天家家户户的大燈小燈綵燈白熾燈都會亮起來,美麗的煙花在天空中炸開,整個小鎮五彩斑斕亮如白晝,整條街上燈火通明美不勝收。有的老爺爺還會在路口販賣提前製作好了的孔明燈,通常這個時候,我們幾個小夥伴就會把過年攢的壓歲錢湊在一起買一隻,然後傻兮兮的拽着孔明燈的底部,仰着腦袋數着一二三,可數完後卻沒人捨得先鬆手,直到頭仰累了,眼睛都看酸了才戀戀不捨的放手,盯着搖搖晃晃的燈慢慢升空,變成天幕中的一個小小的光點,就像我們自己親手放飛了一顆承載了溢滿希望的小星星。

聽説孔明燈飄的越遠越高,許下的心願就越容易實現,於是我們一幫小屁孩就跟在放飛了的孔明燈後面追,還要俗氣的雙手合十,嘴裏唸唸有詞,一面希望它能飛的越遠越高,好實現自己的願望,另一面又希望它慢點飛,讓我們能再多看看……

除了看燈看煙花,元宵節更讓人期待的莫過於吃元宵了。小小的元宵裏面包着豆沙、黑白芝麻、白砂糖之類的,這幾年隨着食物品種的增加,元宵裏的餡種類也豐富了起來,有香芋味的、水果味的、鮮花味的,饞的人直流口水。每次元宵節的時候,我總要纏着奶奶稱上兩斤元宵,一斤煮着吃,一斤炸着吃,樂呵呵的吃的滿嘴都是,奶奶總笑我這副模樣像只饞魚乾的小貓咪,享受又貪心。

但其實,元宵節之所以讓人感覺快樂,是因為它本身就是一個快樂的節日,它預示着新一年份工作和學習生活即將開始了。元宵節後的大人們紛紛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小孩子們也開始瘋狂加班加點的`補年前遺留下來的寒假作業,一邊迫不及待的期待着快點開學去見班上可愛的同學們,想跟他們炫耀新年的新衣服和兜裏的紅包,一邊又祈禱着時間過的慢一點,至少等把作業做完了再開學……

元宵節是快樂的、浪漫的,也是美好的、充滿了新希望的。我喜歡元宵節,喜歡它的燈火闌珊,喜歡它的甜蜜温馨,更喜歡它承載着的期待憧憬!

元宵節的作文 篇2

今天是元宵節,我們班第五屆燈謎會在油田一小會議室又拉開帷幕。

下午,我準時在兩點半到了學校。大部分同學都已經來了,不是在説笑就是在擁抱。整個教室熱熱鬧鬧。

過了一會兒,李老師來了,先簡單交代了一下,就讓我們排成兩隊到三樓會議室猜謎。

當我們踏進三樓會議室的門檻,不禁都嘖嘖讚歎:千奇百怪、五花八門的燈籠都乖乖地掛在天花板上。有用“大吉大利”的紅包疊成燈籠的,還有用彩花疊成燈籠的。玩的是,馬一鳴媽媽還用氣球做了個小丑,球裏面有金粉。把氣球輕輕扎破,不僅會有謎語,金粉也會飄出來。令我讚歎不已。每個燈籠下面綴着一個長長的小紙條,寫着各式各樣的謎語。我們先照了張大合影,就開始嘻嘻哈哈的'猜謎了。

首先,我看到了第一個謎:“會計。打一字。”我認真地想了一想,沒想出來。這時,我記起媽媽的一句話:“如果一個猜不出來,就不要在這上面耽誤時間,要再看看別的。”但是我又想了想旁邊那個,還是不會。

突然,旁邊有同學大喊:“阿姨!阿姨這個我知道了!阿姨!”聽到這樣高興的呼喊,我發誓我也要趕快猜一個。

映入我眼簾的是這樣一個謎語:“裝飾出租車。打一品牌名稱。”不知為什麼,我突然想到了“美的”這個品牌。略一思索,覺得完全正確,便大喊:“阿姨!阿姨!”可是沒人理會,阿姨們都在忙乎別人的。我喊了半天也急了,拽過一個阿姨就説道:“阿姨,號的答案是美的!”那個阿姨翻了翻答案冊,説:“對了!”然後做了個記號,在一張卡片上寫了編號,告訴我可以拿着它去領獎了。我特別激動,欣喜若狂。

後來,我看到黃佳怡正在看一個謎語,我便也湊過去看:“住房不用花錢。打一唐代詩人。”我想了一想,決定用排除法。李白?不對。杜甫?也不對。白居易?哎,這個好像沾了一點邊。“阿姨!過來!我又猜中了一個!”黃佳怡聽到了,笑着説了一聲“哼!”我也笑着道歉:“對不起啦!”

最後,我們還有三個謎語沒猜出來,原來有兩個都是李老師出的,所以她開始考我們:“十一人為僕。打一字。”同學們都抓耳撓腮的想着,我也絞盡腦汁去想。突然,穀雨欣説:“是:‘走’吧?”老師笑眯眯地説:“對啦!獎勵一百塊班幣!”於是在同學們羨慕的眼光中,穀雨欣高興地接過了班幣。

猜謎會結束時,我數了數手中的獎品,一共有五個。雖然沒前幾次猜得多,但我努力了。我很高興。

元宵節的作文 篇3

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裏、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宋代更重視元宵節,賞燈活動更加熱鬧,賞燈活動要進行5天,燈的樣式也更豐富。明代要連續賞燈10天,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了。清代賞燈活動雖然只有3天,但是賞燈活動規模很大,盛況空前,除燃燈之外,還放禮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民間過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後來又叫“湯糰”或“元宵”,這些名稱“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今年我也不例外,中午吃了一餐香噴噴的牛排之後,晚上就到姑婆家吃了元宵,有黑芝麻餡的、豆沙餡的、果仁餡的,令我眼花繚亂,我隨便夾起了一個,一嚼,啊!滿口的豆沙香飄了出來,發出迷人的'香味,我情不自禁的夾起一個又一個,吃得我滿嘴飄香。

晚飯後,我們和姑婆一家一起去南湖廣場看焰火,一路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很多警察叔叔在維持秩序,公路上連汽車都沒有,人們把公路當成了人行道,人羣緩緩的流向南湖廣場。當我們走近廣場,哇!那裏已經是人頭攢動,看樣子我們只能擠進去了。八點鐘一到,開始放焰火了,一顆顆禮花騰空而起,在黑色的夜空中爆開,有的像有節奏飛舞的流星,有的如閃閃發光的金環,有的像綻放着菊花,有的還像滿天的繁星……剎那間,又一聲巨響,一個禮花在天空中爆開,發出耀眼的彩光,在場的人們隨着禮花的綻放而轟動,夜空被裝扮得五光十色、色彩斑斕,廣場上沸騰了……

元宵節的作文 篇4

元宵節是我國各個民族的傳統節日,是農曆新年中的第一個月圓之夜,這個傳統節日在我國已經傳承了20xx多年了。元宵節講究的是走出家門普天同樂,俗話説:“正月十五鬧元宵”,一個“鬧”字道出了元宵節的歡騰、熱鬧,也道出了元宵節與其它節日的不同之處。所以説,我很喜歡這個節日。

今年的元宵節與昔日的不同,隨着經濟的發展,人們逐漸富裕起來,元宵燈也隨之好看了起來。昨天晚上,我隨媽媽去街市看花燈,雖然門外的冷風吹得我冷的發抖,但是這寒冷低檔不住我對看花燈的熱情。

剛到街道上,就被堵得路泄不通,一眼望去是看不見的頭,我不由得甩了一把汗,忽然,我的眼前閃過一隻對我嬉笑的“小猴子”,隨即又有一條肥胖的.“大胖魚”在我面前遊動,然後後面跟着憨態可掬的葫蘆娃、活潑可愛的小白兔……總之,就是五彩繽紛、千姿百態,我從心底發出一聲讚歎:太美了!我目不轉睛地盯着這些花燈,好多花燈啊!令人大飽眼福,忽然,從遠處傳來了一首不知名的歌,為這氣氛添加了一絲樂趣,但是這不會成為我眼中的焦點。我被夜空中綻放的煙花所吸引,一朵豔麗的花朵漸漸消逝。啪!一顆流星似的煙花直躥天空,但是沒過十秒鐘就落下來了。一朵菊花在天空中綻放開來,一下子染紅了半邊天。突然,旁邊的紙筒凌空飛起一道彩色的光,然後很快在空中響起,無數顆星星狀的煙花像天女撒花般在空中飛落。我真想自己也是一顆晶亮的煙花,在天空中飛行,然後翩翩起舞……

元宵節真美!真熱鬧!真是五彩繽紛!

元宵節的作文 篇5

元宵節,在我的家鄉南安,是一個最熱鬧、最盛大的傳統節日。在這個親情濃濃、牛氣沖天的新春佳節裏,我們盼來了張燈結綵、鑼鼓沖天的“盛世元宵節”。

我不得不説,這是最令我難忘的節日,在我的眼裏,今年它比以往更加精彩。

元宵節早晨,我拉着老媽去買花燈。剛走在大街上,琳琅滿目的燈籠就令我眼花繚亂。我一眼就看中了一盞精緻可愛的小花燈。瞧,一隻小牛挺着“大肚子”(那是放蠟燭的小屋子。)甩着土黃色的尾巴,旁邊還站着一個小牧童,一手拿着青綠色的竹笛,一手輕輕地撫摸着牛背。那場景,令人為之心動。於是,我立馬把這個燈籠買了下來。

月亮才剛剛把太陽踢進山谷裏,我就匆匆地把湯圓吃完(不過那入口即化的口感,真是令人回味無窮),迫不及待的點亮自己的小花燈,高高興興地與老媽弟弟一起去賞花燈。

花燈展會場的人可真多啊,男女老少,川流不息。這時,我遇到了幾個好夥伴。她們見我的花燈如此可愛,羨慕地説:“哇,你的`花燈在哪裏買的呀,真好看。”我不禁引以為豪,又帶謙虛地説:“哪裏哪裏,你們的也不賴啊!”話音剛落,黑乎乎的會場頓時變得五光十色,那一盞盞、一排排五顏六色的花燈散發着迷人的光輝,給會場的人們披上了彩色的輕紗。我與夥伴們看得入迷。看,那小魚型的燈籠,還會發出一閃一閃、與眾不同的光芒,真是年年有餘(魚)啊:那小兔型的燈籠,不僅身體裏會發光,就連那雙明亮的眼睛也有着紅色的神奇色彩……

“啪啪啪……”一陣連續不斷的鞭炮聲把我從對花燈的着迷中拉了出來。轉頭一看,啊,是踩街隊伍,我好奇地走了過去,瞧,在鑼鼓聲中,激情飛揚的舞獅舞龍,詼趣橫聲的火鼎公婆,粗獷豪放的拍胸舞,吸引越來越多的圍觀者,歡笑連連,掌聲如輕雷轟轟。

陶醉在這“盛世元宵節”的我,不禁想到:在這個歡樂的新春佳節,在這個萬家團圓的元宵節,我們無比快樂。願元宵節的笑容,永遠留在人們的臉上。

元宵節的作文 篇6

點彩燈的來歷

傳説在很久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打它們,有一隻神鳥因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

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着生命的危險,偷偷駕着祥雲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説了這個消息,就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

過了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説:“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裏張燈結綵、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心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

傳説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后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惠帝生性懦弱,優柔寡斷,大權漸漸落在呂后手中.漢惠帝病死後呂后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朝中老臣,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后殘暴而敢怒不敢言.

呂后病死後,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於是,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祕密集合,共謀作亂之事,以便徹底奪取劉氏江山。

此事傳至劉氏宗室齊王劉囊耳中,劉囊為保劉氏江山,決定起兵討伐諸呂隨後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繫,設計解除了呂祿,“諸呂之亂”終於被徹底平定.

平亂之後,眾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恆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裏家家張燈結綵,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東方朔與元宵姑娘的傳説

這一則傳説與吃元宵的習俗有關: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他善良又風趣。有一年冬天,下了幾天大雪,東方朔就到御花園去給武帝折梅花。剛進園門,就發現有個宮女淚流滿面準備投井。東方朔慌忙上前搭救,並問明她要自殺的原因。原來,這個宮女名叫元宵,家裏還有雙親及一個妹妹,自從她進宮以後,就再也無緣和家人見面,每年到了臘盡春來的時節,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覺得不能在雙親跟前盡孝,不如一死了之。東方朔聽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證,一定設法讓她和家人團聚。

一天,東方朔出宮在長安街上擺了一個占卜攤。不少人都爭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個人所佔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籤語。一時之間,長安裏起了很大恐慌。人們紛紛求問解災的辦法。東方朔就説:“正月十五日傍晚,火神君會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訪,她就是奉旨燒長安的使者,我把抄錄的偈語給你們,可讓當今天子想想辦法。”説完,便扔下一張紅帖,揚長而去。老百姓拿起紅帖,趕緊送到皇宮去稟報皇上。

漢武帝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寫着:“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他心中大驚,連忙請來了足智多謀的東方朔。東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説:“聽説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中的元宵不是經常給你做湯圓嗎?十五晚上可讓元宵做好湯圓。萬歲焚香上供,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一齊敬奉火神君。再傳諭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掛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好像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進城觀燈,雜在人羣中消災解難”。武帝聽後,十分高興,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辦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長安城裏張燈結綵,遊人熙來攘往,熱鬧非常。宮女元宵的父母也帶着妹妹進城觀燈。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聽到喊聲,終於和家裏的親人團聚了。

如此熱鬧了一夜,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漢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後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湯圓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樣全城掛燈放煙火。因為元宵做的湯圓最好,人們就把湯圓叫元宵,這天叫做元宵節。

袁世凱與元宵

傳説,竊國大盜袁世凱篡奪了辛亥革命成果後,一心想復辟登基當皇帝,又怕人民反對,終日提心吊膽。一天,他聽到街上賣元宵的人拉長了嗓子在喊:“元——宵。”覺得“元宵”兩字諧音“袁消”,有袁世凱被消滅之嫌,聯想到自己的命運,於是在19xx年元宵節前,下令禁止稱“元宵”,只能稱“湯圓”或“粉果”。然而,“元宵”兩字並沒有因他的意志而取消,老百姓不買他的帳,照樣在民間流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yuanxiao/oqpm6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