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元宵節 >

元宵節的作文合集【4篇】

元宵節的作文合集【4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元宵節的作文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元宵節的作文合集【4篇】

元宵節的作文 篇1

今天,老爸、老媽帶着哥哥、堂姐、我和妹妹一起去看花燈。

“哇!好漂亮啊!”堂姐情不自禁的驚歎了一句。我們首先看到了和諧門,那悠揚舒緩的音樂讓堂姐和妹妹不由自主地跳起舞來。

我喜歡“十二生肖”那組燈,瞧,龍在“嚓!嚓!嚓!”的打小鈸,蠻有節奏的!豬用盡全身的力氣“咚!咚!咚!”的掄着槌子敲大鼓……鑼鼓喧天,笙簫齊鳴,十二生肖音樂會給元宵節帶來了無限的歡樂!

我和堂姐都迫不及待的想知道最後面是什麼,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啊!”我和堂姐異口同聲地叫了一聲。原來是威震四海的託塔李天王的塔矗立在前面。只見塔內緩慢的`旋轉着人民幣的畫面,我想大概是恭喜人們發財吧。實在是太隨人願了!

我們又趕到了老爸、老媽那裏,這時他們正興致勃勃地看着“空城計”呢!只見諸葛亮穩坐城頭,不慌不忙地彈着琴,真是一種處變不驚、沉着鎮靜的大將風範啊!

今晚真是五彩繽紛的花燈連成片,熙熙攘攘的人羣匯成海,歡歌笑語形成潮啊!我們一家人也都沉浸在元宵節的歡樂中。

元宵節的作文 篇2

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興盛,皇宮裏、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宋代更重視元宵節,賞燈活動更熱鬧,賞燈活動要進行5天,燈的樣式也更豐富。明代要連續賞燈10天,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了。清代賞燈活動雖然只有3天,但是賞燈活動規模非常大,盛況空前,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元宵節的作文 篇3

“元宵節,月亮圓。圓圓元宵粘又甜。觀花燈,踩高蹺,大街小巷真熱鬧。”正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節日元宵節。提前兩天,我們的校園裏就已經張燈結綵,充滿歡樂的氣氛。

一進校門,就能看見樹上掛滿了燈籠。每一層的走廊裏都掛着一個個小燈籠,燈籠下面還有一隻小紙條,上面寫着燈謎。早讀課一下課,老師就帶着同學們去猜燈謎。只見同學們小心翼翼地扯下紙條,嘴裏唸唸有詞。有的想了一會兒,恍然大悟,然後喜笑顏開;有的眉頭緊鎖,急得不得了;有的三五成羣,聚在一起竊竊私語,你説你的,我説我的,熱鬧極了。

有的'説:“我的是‘小時胖乎乎,老來皮肉皺,吃掉它的肉,吐出紅骨頭。’是不是棗啊?”有的説:“你的真簡單,我的是:‘山裏紅果長細刺,酸酸甜甜開胃好。’這是什麼?”“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再難的題,只要大家一討論,便迎刃而解了。

中午,我們一起吃了元宵,甜甜的,好吃極了。飯後,同學們帶着猜好的燈謎,去兑獎品。有人興高采烈地帶着獎品回來了,有人卻敗興而歸。獎品是一個精緻的存錢罐,還附贈一把小鎖和兩把小鑰匙,得到的同學都高興極了,校園裏洋溢着節日的氛圍。

今年的元宵節可真快樂呀!

元宵節的作文 篇4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1、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説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着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户户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着歡歡喜喜搞衞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2、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的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樑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3、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户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yuanxiao/rwm2d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