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中秋節 >

中秋的作文10篇【精品】

中秋的作文10篇【精品】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秋的作文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秋的作文10篇【精品】

中秋的作文 篇1

一説到中秋節,就會想到嫦娥奔月,嫦娥為了不讓壞人搶走仙丹,自己吞下仙丹,飛到月亮上。

今年中秋節,爸爸媽媽説帶我去親戚家吃飯,我很開心,過了一會兒,終於到了親戚家,我蹦蹦跳跳地走進親戚家,看見家人們都在小花園裏種菜,我也跟着去。我先脱完鞋換上勞動服裝,就準備出去種菜。

我先走到菜田的旁邊,學着爺爺的樣子往土裏灑水,我不小心往天上一撒,頓時如同下雨一般;接着我拿着一個鋤頭,不停地把鋤頭翻入土中,那鋤頭就像豬八戒的九尺釘耙,我就像那豬八戒在打妖怪似的。最後要把菜田清理乾淨,爺爺用水槍噴髒水,我便拿着刷子在那刷,突然,我看見了幾隻百足蟲,一個接一個地在不停翻騰,就像熱鍋上的螞蟻,我感覺它們似乎也是在過節,互相抱着一起,歡慶節日。可是這份快樂抵不過一盆水,它們瞬間被衝得無影無蹤。

到了吃飯時間,桌上的菜真香啊,有很多美味的食物,大家團圓在一起,説説笑笑,大吃特吃了一頓,多麼快樂呀!從北京來的姑奶奶,從杭州回來的'姑姑,大家從天涯海角團圓在了一起,我家的中秋節真是又歡樂又幸福,就像一個月餅一樣,我是裏面的蛋黃,我的家人就是裏面的餡兒,我的長輩們就是月餅的皮,讓我們緊緊地抱在一起,我們相親相愛在一起,多麼幸福的一家。

中秋的作文 篇2

望着明亮的月亮,我想起中秋節那天的美味食品,有月餅、桂花酒、鴨子等……提到桂花酒,我最深有感觸,因為我和爺爺一起釀的。

首先我們選擇金桂,因為在桂花各品種中,金桂是最芳香的。採摘桂花也很講究,需要剛摘下或摘下不久的桂花最好,已經變黑的就不能用了,摘下的桂花要乾淨,不能帶泥沙和枝葉。接下來就是將桂花放到通風陰涼處攤開風乾一夜,然後每斤桂花需要加入四兩白糖拌勻,放入酒缶內,發酵兩三天後,再加上三十五度以上的米酒,密封窯內,爺爺説:“一年後,我們釀的桂花酒就釀好了。”天哪,居然要等一年才能喝到啊!爺爺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笑着摸了摸我的頭説:“小饞貓,我們還有去年釀的桂花酒呀。”當爺爺把瓶子拿出來時,我迫不及待地打開瓶蓋,聞着裏面清香的氣味,爺爺給我倒了一杯。桂花酒的顏色是淡黃的,嘗一口十分甘甜,又有一點酒的味道,但一會兒,濃濃的桂花香又會蓋過酒味,重新變得甘醇可口了,這使人越喝越想喝。爺爺説:“桂花酒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能健脾胃,幫助消化,並且能活血益氣……”

我慢慢品嚐着這甘甜的桂花酒,想像着,明年我們釀的桂花酒的樣子,不禁笑出聲來!

中秋的作文 篇3

天,撩開了那層薄薄的面紗,露出了一張瓷玉般的“臉”,散發着耀眼的光芒,那張臉,像爸爸的臉那般慈祥,像媽媽的臉一樣俊美。遠在家鄉的父母,你們中秋節過得好嗎?

今年的中秋節,我是在學校度過的。少了一份父母的噓寒問暖;多了一份老師的關懷照顧。少了一頓家庭的豐盛佳餚;多了一份學校的體貼細緻。

看着天上的'明月,想起了那些在家時過的中秋節;那些“陳年舊事”。

往年的中秋節,我們一家人會去姥姥家。姥姥給我們做一大桌豐盛的美食。我們會出一些謎語,然後誰抽到哪個答哪個。答對有獎,答錯有“罰”。而今年的中秋節,我身在遠方,心繫家鄉。與同學們一起過中秋節,多了一份熱鬧和歡喜,多了一份思念和牽掛。

早上,老師派了幾名同學去領學校給我們發的月餅。到了中午,還不給我們發,有的同學急了,説:“老師怎麼還不發給我們月餅?哎呀,我還等着吃呢。這還能吃上嗎?”到了下午,月餅還沒給我們發,有的同學更急了。直到傍晚,太陽西下,老師把月餅發給了我們。正值黃昏時,我們把月餅拿出來,邊吃着月餅,邊回憶着往事。想起從前在家裏過的中秋節,心裏不禁有些酸楚。真不知父母的中秋節過得怎麼樣。

到了晚上,老師帶着我們出去賞月。我們望着天上的明月,好似看到了月亮上的嫦娥在向我們招手。

有的同學躺在草坪上,望着天上的明月,好像在傾訴着什麼。而我望着天上的明月,就好似看到了媽媽。媽媽,您放心,我在這邊的生活很好。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望着明月,我想,媽媽爸爸也在望着明月想着我吧。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多心兩處同,可憐天下父母心,可憐天下追夢人啊!

中秋的作文 篇4

中秋節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節期為農曆八月十五。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八月十五在三秋之中,故稱“中秋節”,也叫“仲秋節”。

據説,中秋節來自古代拜月敬月的習俗,因此整個中秋的節日活動與月亮有着密切的關係。八月十五月亮正圓,人們把月圓當作團圓的.象徵,故中秋節又被稱為“團圓節”。

中秋的作文 篇5

什麼是中秋?

中秋,是瓷碗裏的桂花糕。淮山與紅豆摻在一起,淋上桂花蜜,如同被月光浸透的,布着紅色斑點的白玉。閉眼一嗅,還有八月的味道。似細碎月光的桂花與月亮般白的淮山湊在一起,竟還有中秋的顏色,着實太過應景。味道,絕了。甜,但不膩,比太過油膩的月餅多了幾絲清雅,比只有一個的.孤單的月餅,一整盤的桂花糕更富有中秋氣息,更能體現——團圓。

中秋,是小朋友手裏的燈籠。燈籠有大有小,樣式各異。裏面一般會放一支很小的蠟燭,燭光搖曳,晃晃悠悠的燈籠裏有中秋的風姿。幾隊小朋友提着燈籠,從路邊走過,好似繁星,每一顆的光雖然微弱,團聚在一起卻萬分閃亮而動人。

中秋,是那甜甜的月餅,古老的傳説。不知什麼時候,一家人聚在一起吃月餅時,聽到一個傳説——嫦娥下凡時撒下了她的月餅,吃了她月餅的人會一直幸福。自此,無論好吃或難吃,流心或蓮蓉,只要是月餅,我都會吃掉一整個,説不定運氣好吃到了呢?這些美好的傳説都是人們對團圓的渴求啊。

中秋,是天上那輪圓月,清冷,又帶着些許温暖。“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異地的家人與朋友,是不是和我一樣看着同一輪圓月?我想是的,無論在中國的哪裏,他們能看到一處共同的風景,就是這夜幕中蛋黃般的月。幾家歡喜幾家愁,同樣的月色,使團聚的人快樂,使漂泊的人憂愁,也使所有人都更加珍惜團圓的時光。

什麼是中秋?正是人們團圓的美好願望而已。

中秋的作文 篇6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又一箇中秋節姍姍來臨。中秋節似一個優美的神話,一年又一年代代相傳……遠方的情愫,舉家的團聚,都將來到這桂花飄香的時刻裏展現、流露……

中秋中秋,一説到中秋,那想起的第一個便是月餅。原來,關於月餅,民間還有這等傳説:明洪武初年,大將徐達攻下元朝殘餘勢力盤踞的元大都北京,捷報很快傳到朱元璋那,聽到這消息後,朱元璋欣喜若狂,即傳諭在八月十五這一天普天同慶。

不過,民間説法也不止這一説,但中秋吃月餅,早已是我國的傳統習俗了。

中秋節是我國傳統佳節,據史籍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我國的中秋節是僅次於春節的傳統節日。

不僅如此,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對家人、家鄉的思念。比如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就是對“月”抒情;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還有蘇軾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都是對月抒情的.千古名句。

在這皎潔的月光下,會有多少身處異國他鄉的遊子抬頭仰望明月,又會有多少人在圓月下期盼與家人團聚?可這一切,他們只能將相思寄託給明月,讓明月向親人傳遞自己的思鄉情。

每年的中秋佳節,賞月,無疑成了人對月的心靈解讀。這片月色瀰漫九州,瀰漫千年。這中秋的月夜是如此嬌媚美麗,舉頭望月,融進月色之中,頓覺濾去了世俗的喧囂與浮華。

中秋的作文 篇7

今天是中秋節,我們全家聚在一起,連平常工作很忙的爸爸今天也休息了,還有舅舅、舅媽、小姨……,我看見來了這麼多人,心裏非常高興,像來人瘋一樣開心地亂蹦亂跳,好一會才恢復正常,不過,我心裏還是很開心,在吃飯的時候,我總是看着舅舅,心想:他為什麼比我高那麼多?而且,又黑又瘦,在外面工作一定很辛苦。

吃完了晚飯,我們去賞月,月亮圓圓的`真像月餅,想着想着,肚子情不自禁地“咕咕”叫了起來。這時,媽媽端着許多吃的向我們走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向媽媽奔去,我到了媽媽身邊拿起東西就往嘴裏塞,吃完了東西后又坐在椅子上賞月,後來,我坐不住了,東瞧瞧,西看看,奶奶怕我打擾別人賞月,便給我講嫦娥奔月和桂花樹的故事,講到快10點也沒講完,我越聽越入迷,真想快點聽到結局。

直到媽媽喊我們。我和奶奶才回家。中秋節真好啊!

中秋的作文 篇8

九月份了,許多大樹開始睏倦,金黃的頭髮紛紛揚揚的往下飄。今天是星期六。

我坐在車上,將車玻璃搖了下去,眼前的景象,好不淒涼。馬路上車水馬龍,行人被包在裏面,什麼也看不見。其實,我知道,大家都是趕着回家過中秋節。

但有些人過不了,你瞧:建地工人還在那裏辛勤勞作,即使天氣已經變涼了,他們依然是滿頭大汗,我們的舞蹈老師也回不了家,因為她還要給我上課。現在的這世界,彷彿是灰色的,為什麼?我什麼也看不見?世界好像怪怪的,今年的中秋,也怪怪的。

“滴~滴~”這是汽車的'聲音,“叮鈴~叮鈴~”這是自行車的聲音。以前的中秋,和現在是兩個樣子。在以前,馬路都沉睡了,時不時傳來幾聲“鼾聲”,家裏面可喜慶了,一大家子該吃吃,該喝喝,火紅的燈光照的我的心亮堂堂的,在外面哪有什麼建地工人,老師,全回家過節去啦!還有好吃的月餅。而現在呢?看到現在車水馬龍的風景,我很失落,更多的,是思念。

中秋的月,很圓,很飽滿,金黃金黃的,我彷彿還可以看到嫦娥在月亮上翩翩起舞,月兔欣賞着這優美的舞姿,吳剛在砍樹,不過,這是以前了,現在的月亮,依舊是圓的,金黃的,但,被人鋪上了一層灰。嫦娥不在翩翩起舞了,她累了,玉兔也看膩了,睡着了,吳剛砍了上億年,他放棄了,希望,是渺茫的。

電視上播出的哪兒哪兒又堵車了,我,早已無暇顧及……

中秋的作文 篇9

今年的中秋,似乎與往年都不一樣。

從早晨開始,天空便被薄暮所籠罩,灰暗的色調貫穿了一天的始終。連日光都能遮蔽的霧靄更是將月光層層圍堵在視野之外。賞月者會為了今晚的天公不作美而黯然神傷,然而我卻終究不知道,究竟是霧氣蠻橫的阻擋了月光的去路,亦或是月亮自己羞赧的不願見到世人?總而言之,今年的中秋,是無月的中秋。

當然,並不能説我清楚地記得去年甚至前年的中秋是否晴空萬里,也許中秋對我的意義早就悄然無聲地產生了微妙的變化,而我直到今天才有所領悟。

無月的中秋,是沒有喧囂的夜晚。

打開手機裏的音樂,放出具有中秋主題的曲子,卻只能聽見男聲女聲發出的悽清哀傷的低吟淺唱。窗前一條馬路之隔的是一幢居民樓,樓上的一排排窗户,不是印象中節日裏的萬家燈火。只有稀疏的幾盞光明點綴在黑暗中,亮着的窗扉裏,隱約顯露出人來人往走動的身影。有時候我常在想,那每一盞燈火裏的每一個家庭,都是一個故事,無數個故事交織在一起,組成世間眾生無常而又往復的命運。眾生百態,在無數個沒有喧囂的夜晚裏行進着和演繹着。

無月的中秋,是沒有温度的夜晚。

出了門,才發覺沁骨的寒意已與似乎還在近在眼前的夏天截然不同,只得返回家門,又披了一件長袖外套,可是比起温度,氣氛的清冷才是真正無法抵擋的寒意。所謂的中秋,竟過得如同清明。越是這樣想,才越發現再沒有比時下的情景更搭配那句“路上行人慾斷魂”的了。稀疏的路人匆匆地走着,道路兩旁的燈發出昏暗的黃光,仍未耗盡生命的飛蛾在光下竭力飛舞着,它們又是否知道自己註定死亡的命運?

無月的中秋,是沒有思念的夜晚。

路過一家飯店,只是站在門口便能感到門內鼎沸的人生和通明的燈火。這裏彷彿是一片不被世界影響的方圓,又或者是一片被世界遺忘的孑遺之地。幾個人互相攙扶着從門內顫顫巍巍的走出,通紅的臉上洋溢出亢奮的神情,嘴中含混不清的嘟囔着譫妄的'狂語。沒走出幾步卻又轉身扶牆,將那滿肚的腌臢一口氣吐在牆根,吐完了,又接着相扶着搖晃着朝遠方走去。只有那陰陽怪氣的春曲還久久迴盪在淒冷的空氣中。不惜豪擲千金買來一夜酩酊,不過是為了將心頭的思念吐在牆根。

無月的中秋,是沒有回憶的夜晚。

我突然發覺我已走出太遠,周圍是一片陌生的街道,陌生的建築,就連空氣好像也是陌生的。我環顧四周,茫然不知所措。霧靄盤踞在空中,仍舊沒有絲毫消散的跡象。

走過無月的中秋,就像走過一條沒有回憶的路。此時此刻,那些稀疏微弱的燈火,那些在燈下匆匆行走的路人,那些酩酊大醉的酒客又再一次地浮現在了我的腦海中。畫面如同那吞沒了月光的霧氣一般,在凜冽的空氣中彌散着。

我想我終於明白了,也許明月本身是沒有情感的,她永遠都孤懸在高空,如同告別了娑婆的靈魂,規避了塵世間的一切浮華喧囂。而望着月光憑空遙想的,只是我們這些世上的芸芸眾生。人看了月光,便起了思念,醒了記憶。可如今,就連這月光也吝嗇地隱祕起來了,又怎能不引得地上的靈魂們斷腸哀歎呢?

這世間的人啊,註定是沒有回憶,卻在回憶裏沉淪的生靈。

中秋的作文 篇10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仲秋八月,西風擠過塞北羌關,一路南行,清露凝霜,鴻雁幽笛,殘芳遍野,凋荷獨立。蘆荻無花秋水長,淡雲微雨是瀟湘。白露過後,便是中秋。南地還是淡雲微雨,享受冬寒之前的最後閒適,北方卻已蘆花茫茫,黃葉遍地。

中秋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據古代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個月,分別被稱為孟月、仲月、季月,因此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又因十五日,在中旬,故稱“中秋”。到了唐朝初年,中秋節便成為固定的節日。雖然南北風俗各不同,但賞月和吃月餅,卻是中秋節的不可或缺項。據《新唐書·卷十五 志第五·禮樂五》載 “開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廟,以留侯張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樂之制如文”。所以,中秋節,又是帝王祭祀祈福,祈求團圓之日,故亦稱“團圓節”“女兒節”。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

也許,中秋節是眾多節日中,最具收穫意義的節日,所以從古至今,都甚為隆重。宋代民間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中秋之夜,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長安之內,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説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到了南宋,又發展為贈月餅,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不過這都是湊彩,拜月才是中秋節的主流節目。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羣品德入宮,但因貌醜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突覺得她美麗出眾,遂立她為皇后,民間有無鹽得月神之助的傳言,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傳少女拜月,便會“貌似嫦娥,面如皓月”,當然這只是迷信。但想想,青葱少女,烏髮翠衫,明眸雲黛,月光之下,飄飄而拜,即使不是十分標緻,恐也多了幾分曼妙,此種浪漫,總好過相親會,拉郎配,甩單一族,何妨一試?

月為詩柄。説起中秋之樂,自然少不得詠賦填詞,吟詩作對。調兵山雖是一座小城,可也自有它的靜謐清幽,生態城的大架構下,街路之上,綠影婆娑,樓宇錯落,花叢掩映。試想中秋之夜,滿月高懸,清輝濯濯,花蘢垂掛,海棠舉頭,串紅爭豔,必也是美到極至。鄉外遊子,思鄉之美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調兵”之句必會衝口而出吧?但思慕不可聚之侶也許有王昌齡式的幽怨表達“荏苒幾盈虛,澄澄變今古。 千里共如何,微風吹蘭杜。”人生總是聚少離多,即使短暫歡聚,也令人於歡樂之中,突發離別之悲,如蘇軾所言“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念及至此,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境界倒也沒什麼不好了。有人可念,有人可思,即使辛酸淚,男女痴,總也好過麻木無感的日子吧。

我卻獨賞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情景,啦子山下,兀朮亭中,一壺濁酒,三五好友,有即高山流水,無即邀月對酌,花暗影香,長空浩渺,擊節唱和,玉盤瑩照。大江歌罷掉頭東,前塵往事皆可拋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該是怎樣人生積澱之後的灑脱?酒要陳釀,人生易老天難老,獨留歲月沁餘香。酒愈陳愈香,人生磨難越重越知它的壯闊與華美。

中秋之夜,無論你是與家人朋友美食相疊,高談闊論“簾斜樹隔情無限, 燭暗香殘坐不辭。”還是心有所屬,默祈着“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快樂卻是最重要的當下,世事沉浮,人生萬重,快樂是一種境界,也是一種智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zhongqiu/554gk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