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中秋節 >

(必備)中秋的作文5篇

(必備)中秋的作文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秋的作文5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必備)中秋的作文5篇

中秋的作文 篇1

辛卯仲秋,夜風拂涼。太陰之靈,皓皓當空。乘風而出,中天乃赫。白露曖空,素月流天。列宿掩縟,長河韜映。冰蟾玉潔,靈桂馨芳。皎然若鏡,冷雋如冰。九霄之望歸,羣星所拱依。環山浩渺,雲海幽冥。升清質之悠悠,降澄輝之藹藹。擅扶光於東沼,嗣若英於西冥。與江湖以幻影,隱煙霧於無形。引玄兔於帝台,邀素娥出後庭。良辰美酒通燭,增華台室,羣星縵舞幽吟,揚彩軒宮。

夫日以陽德,月以陰靈。朗朗乾坤,日月五光。陰晴之化,六爻之合。太陰之象,七政之尊。圓缺之變,八卦之論。月之為神,玉兔為靈,素娥之居,蟾蜍之魂。春梳柳絲,夏藴荷露,秋凍菊霜,冬凝梅冰。告農家以時令,命滄海以潮聲。映五湖之波湧潮汐,瀉九州之露冷霜清。照一千萬山河,攬百代之風情。

月冉冉升兮,氣清景明。若夫氣霽地表,雲斂天末,洞庭始波,木葉微脱。菊散芳于山椒,雁流哀於江瀨。柔祗雪凝,圓靈水鏡。連觀霜縞,周除冰淨。明河昭昭兮,九洲清晏。

秋暮夕月,有兔煢煢,吳剛折桂,嫦娥飛昇,閬苑深處,廣袖繽紛。慕仙子之聖儀,念神女之通明。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感懷遊思,望月之盈虛,天地之無窮。世之萬物,惟天惟人,月之神明,惟斯有靈,龍之傳人,惟斯有情。

曾記否,東坡躍馬,把酒問天,擊節而吟:“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嘗聞若虛之絕唱:“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登斯樓焉,把酒臨風者,詩仙邀月,騎鯨而行。憶千年往事,蕭何策馬追韓信。報三寸春暉,遊子嘗念慈母衣。

和而不同兮,天人合諧。故蘇東坡祈曰:“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收妙舞,馳清甕,去燭房,即月殿,芳酒登,鳴琴薦。奏風篁成韻,聆皋禽之夕聞,聽朔管之秋引。弦桐練響,音容選和。聲林虛籟,淪池滅波。情紆軫其何託?訴皓月而長歌。

舞草龍,砌寶塔,燒斗香,樹中秋,走月亮,放天燈。點塔燈追月,看月光火龍輝映,聞田歌摘瓜調情。長歌唱徹月兒圓,不夜恣意故鄉情。賞歌舞昇平,述冷暖世情。

情親和合兮,天上人間。故白居易贊曰:“今夜清光勝往年。”

中秋祭月,周以制禮,釋奠於王。天子春朝日,秋夕月。置太廟,配留侯,祭之牲樂,制之如文。

維我中華民族,五千年基業,十三億生民,文物浩瀚,禮則彬彬,若河出珠山韞玉,種姓立而生民安,以泱泱大國,立世界之林。華夏文明,百代傳承,千載之禮,萬年不易。重拂仙袂,誓振禮綱。汗青永記,皇漢之殤。廣寒閬苑,酹酒一觴。營營禱兮,在彼之庭。

今宵月明,長空浩蕩。遙望蟾宮,昂首蒼黃。燈火此時,萬户既瞻。仙宮泰樂,世道康寧。敬拜素娥,啟佑家國。尊崇自然,不忝神靈。罔有怠懈,無負良辰。明月皎兮,胡不多情。秋思鄉情,向時何缺,此夜何盈?贊今日之清平,慶今宵之團圓。

逢盛世而觴樽,禮敬天地。禱國運昌盛,祈乎斯文。

謹薦於太陰之靈,誠拜於斯。

伏維尚饗!

中秋的作文 篇2

今日中秋,早上天一直陰沉沉的,下午開始,終於淅淅瀝瀝下起細雨來。雨漸漸變大,直持續到夜間。我渴盼很久的中秋圓月,竟然無蹤無影,心底不由浮起絲絲惆悵。

午間,陣陣秋風送來通體涼意,空氣温潤宜人。漫步小區時,我奇怪那些成排成片的月桂,沒有飄出往年一樣的縷縷清香。抬頭細看,棵棵桂樹,傘型枝葉,翠綠裏隱隱透着絲絲枯黃。枝端葉間,仔細尋找,並沒有發現,往年那一簇簇細小如粒,嫩黃如蘭,幽香陣陣,悄然襲人的花朵。

是什麼原因令桂樹們,在今年中秋吝於開花呢?

首先,去年冬天,宜城奇寒,最低氣温,直抵零下9度。許多果園的橘樹,成片凍死。很多小區內,精心護養的鐵樹,凍死凍傷,不計其數。較之往年,這種狀況,極其罕見。

其次,是今年夏季長期肆虐,氾濫成災的洪水。那些時日裏,無休無止的'暴雨,不分日夜,嘩嘩啦啦,下個不停。長江水位,節節攀升,不斷刷新多年來的紀錄。黃綠色的渾濁江水,很快淹沒了江邊公園。日常早晚散步的鵝卵石小徑,宣示歷史的人造石像石柱石炮石槍,供休憩用的長條水泥凳,供大人跳舞、孩子嬉戲的廣場,修剪齊整、柔軟如茵的草坪,全都浸在水底幾米深處,時間長達兩週以上。公園內唯有那些高大的柳樹,部分樹冠露出水面。多年不用的防洪閘,全部陸續啟用。防洪大堤上,二十四時,有人輪班值守。那期間,日夜不息的暴雨,令很多人工作生活錯亂,叫苦連天。

再次,是八月以來持續的乾旱。長達幾周,滴雨未下。小區主幹道邊,有一條長達幾十米,深約兩米,寬三四米的水渠。渠內長年蓄水,種有蓮藕。夏季水波微瀾,綠葉紅荷,蜻蜓忽立,彩蝶翩飛。渠旁一排楊柳,垂枝條條,細葉片片,隨風輕拂。樹間野鳥時鳴,別有幽雅韻致。今年八月以來,水渠日漸乾涸見底,直至滴水不剩,露出灰黑的一片淤泥,被烈日爆曬後,顏色一天天變淺,裂出一道道,筷子粗細,從橫交錯,亂如蛛網的灰白縫隙。這在以往,是從來沒有過的。

由此可見,近期氣候迥異往常。桂樹們在奇寒,洪水與乾旱的夾擊之下,生存下來並不容易。它們的生命正在經受歲月考驗,步入谷底。今年是它們的休憩調養之年。人生道路何嘗不是如此?它有時平坦,有時崎嶇坎坷,會在你不經意時,湧現出一些預料不及的落差,令你很快跌入谷底,身心飽受考驗。這時作為朋友,我應對桂樹們少一份苛求,多一些理解體貼,多一點呵護關愛。這即是給予它們的最好支持!

雨仍在下。圓月仍不見蹤影。但我知道它一如往常一樣,皎皎瀅瀅,高懸長空,亙古不變。只不過今夜它為雲層所蔽,使身處地面的我們一時難見罷了。

想到這裏,我對今夜月無影桂無香,早已釋然。其實,只要我們心間長懸一輪明月,人生何處何時聞不到那一縷幽幽的桂香?心有明月在,幽香自會來。

中秋的作文 篇3

中秋節的來歷:中秋節美食首推月餅,其起源説法多種。一説元代末年,江蘇泰州的反元起義領袖張士誠(或説是朱元璋的謀士劉伯温)利用中秋民眾互贈圓餅之際,在餅中夾帶“八月十五夜殺韃子”的字條,大家見了餅中字條,一傳十,十傳百,如約於這天夜裏一起手刃無惡不作的“韃子”(元兵),過後家家吃餅慶祝起義勝利,並正式稱中秋節的圓餅為月餅。在後來很長曆史時期,甚至在上世紀末,許多月餅上還貼有一方小紙片!

只可惜,近年所產月餅已不見小紙片蹤影,月餅所含代代相傳的“文化密碼”蕩然無存。另有一説為,明洪武初年,大將徐達攻下元朝殘餘勢力盤踞的元大都北京,捷報傳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傳諭中秋節普天同慶,並將當初反元大起義時傳遞信息的.月餅賞賜臣民。月餅從此成為中秋節“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了。

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部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突厥靠月餅隱蔽的傳話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此後,吃月餅成為每年的習俗。當時有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説:“應將胡餅邀蟾蜍”。説完把餅分給羣臣一起吃。

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賞月,吃月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遊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到了清代,關於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製作越來越精細。

中秋的作文 篇4

中秋之夜,一個人走在異鄉花園的小道上,談談的月光中好象少了些什麼,到底缺什麼,我的感覺不明確,但就是少了。舉頭望天空,我的目光四處尋找,但找不到北斗的存在,因此心裏有點闇然傷神。無奈中只好亭下自己的步子,悄然坐在小路邊的凳子上。一陣微風吹過,風中暗帶着一種飄香,一種好熟悉的味道,可當我在陶碎中醒來時,已經找不到其原有的芳香。“月有陰晴圓缺”人也猶然如此,記得那年秋的晚上,我在家院中靜坐賞月,我媽媽把一朵花放在我的嘴邊,花的名字我不大記清,可其香味讓我致今難忘。和剛才的味道很相似。在這邊那裏有家鄉有飄香味,也許是我的幻覺出了問題吧!今晚的夜空很空空,今晚的微風很冷爽,雖然這邊在熱帶地區。

記得家鄉有句俗話:“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我不道這邊的.月亮幾時圓,不論它幾時圓,都沒有我心中的,月亮圓。月亮是我的一個夢,我夢見我和嫦娥唱歌,可這也是幻想的過去;我夢見我和家人快樂;可這又是幻想的過去;我夢見我和少友在玩戲,可這還是幻想的過去。當我在幻想着去以後,我回到了花園,回到了我身邊的每一叢草地。

夜深人靜,我獨自彷徨在這裏,不知何去何從。

中秋的作文 篇5

看着天上的圓月,我不禁感歎。今天是八月十五,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秋節。

我記得每年中秋節來臨的時候,都是莊稼豐收的時候,豆子、水稻都成熟了,放眼望去,就像一片金黃的海洋,每次望着這樣欣欣向榮的景象,我的心裏總有説不出的喜悦。

以往為了慶祝這個美好的`節日,學校也會放假一天。爸爸會開着拖拉機載着媽媽和我,來到田地裏收玉米。一個個玉米棒子又粗又大,有的把玉米杆壓斷了,掰着玉米棒甭提多帶勁了。

而後回到家裏,媽媽會撥着花生,笑眯眯的説:“給你説個謎語你猜猜看:白屋子,紅帳子,裏面睡個白胖子”我不假思索的説“是花生”。“好,今天我們就把白胖子放在鍋裏煮熟吃”。就這樣我們一家高興的説着忙碌着,不知不覺已經大半天了。

到了晚上,我們一家三口會坐在皎潔的月光下,桌子上擺滿着月餅、蘋果,還有香噴噴的花生、玉米,品嚐着豐盛的食物,欣賞着美麗的月夜,天空中那層層清雲,如煙似霧,彌矇在月光下,月暈恰似這圓月與清雲的紅娘,牽於二者之間,淡淡的點上一圈,既不喧賓奪主,又有萬般嬌態。

每年的中秋,我都會十分歡喜,喜歡這中秋的意境。喜歡這天和家人在一起,團團圓圓。喜歡它給我帶來的新的感受,新的收穫。喜歡它,讓我能在這種意境中感受親人給予的關愛。喜歡它,讓我學會品味生活的哲理。喜歡它,讓我體會到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喜歡,它讓能永遠享受這天倫之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zhongqiu/j1d10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