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中秋節 >

中秋節是幾月幾日15篇【集合】

中秋節是幾月幾日15篇【集合】

中秋節是幾月幾日1

2018年09月24日 星期一 (戊戌年(狗年)八月十五,距離農曆2018年中秋節還有17天)。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等的傳統習俗,中秋節也是中國三大燈節之一。

中秋節是幾月幾日15篇【集合】

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祭月

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禮記》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裏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這種風俗不僅為宮廷及上層貴族所奉行,隨着社會的發展,也逐漸影響到民間。

文人賞月

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為中秋節。與唐人不同,宋人賞月更多的是感物傷懷,常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事態,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飾不住宋人的傷感。但對宋人來説,中秋還有另外一種形態,即中秋是世俗歡愉的節日:“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飾台榭,民家爭佔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至曉”(《東京夢華錄》)。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玩月遊人,達旦不絕。

民間拜月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羣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明清之後,因時代的關係,社會生活中的現實功利因素突出,歲時節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濃厚,以“賞月”為中心的抒情性與神話性的文人傳統減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願望構成普通民眾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態。因此,“民間拜月”成為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中秋節是幾月幾日2

中秋節2023年是幾月幾日

2023中秋節時間:2023年9月29日星期五(農曆八月十五)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2023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我們瞭解到,2023中秋國慶放假連在一起。共放假8天。

中秋節、國慶節:9月29日至10月6日放假調休,共8天。10月7日(星期六)、10月8日(星期日)上班。

中秋節的來源

“中秋”一詞始見於《周禮》,周時已有秋分祀月之説,秦漢前後有中秋敬老的活動,還賜以餈粑餅。賞月、祭月、敬老習俗匯合起來,經過長期發展過程中不斷增益,就成了後世的中秋習俗。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節的由來想必大家也有聽説過,最熟悉的大概就是嫦娥奔月了。嫦娥吃了不死藥飛上了月亮,她的丈夫後裔為了思念妻子,就在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裏,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裏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襬設香案,祈求吉祥平安。由此,中秋節的習俗就延續下來啦!

中秋為什麼要吃月餅

最初的月餅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徵,最傳統的月餅是圓形的,寓意着團圓、美好。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祝願。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禮品,演變成現在每年一度的習俗。

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是我國月餅的“始祖”。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核,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月餅在我國早就已經有了很悠久的歷史。

唐代,民間已有從事生產的餅師,京城長安也開始出現糕餅鋪。據説,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楊貴妃爺望皎潔的明月,心潮澎湃,隨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傳開。北宋皇家中秋節喜歡吃一種“宮餅”,民間俗稱為“小餅”、“月團”。明代,中秋吃月餅才在民間逐漸流傳。當時心靈手巧的餅師,將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作為藝術圖案印在月餅上,使月餅成為更受人民青睞的中秋佳節的必備食品。

中秋節的傳統習俗

賞桂花

在中秋時剛好是桂花飄香的時候,桂花在古代也一直是和月亮相關聯,也衍生出了很多神話故事。而桂花作為一種名貴的品種,它也有着喜慶、吉祥的象徵。在中秋這一天賞桂花,聞着沁人心脾的香味,感受不一樣的味道,從而表達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吃月餅

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同時,月餅也是中秋時節朋友間用來聯絡感情的重要禮物。

賞月

中秋夜,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欣賞皓月當空的美景是中秋佳節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古時很多的詩人、文豪也會在這時邀友賞月,飲酒賦詩,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

祭月

中秋夜,要拜祭月神,設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對着月亮依次拜祭,再有家中主婦按照家裏的人口切好月餅,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中秋禁忌是哪些

1、如果近段時間身體很弱的朋友,那麼,建議你不宜在野外賞月、拜月。

2、你最近流過產、或者生育過寶寶,那麼,也不宜賞月,即使在家中的陽台也不看月亮為宜。

3、最近剛剛搬家,而搬家後沒有“鬧房”,或者自己覺得搬家後身體、運勢等不好者,謹慎賞月。

4、不論什麼原因,剛剛男女分手者,男性朋友不得賞月。

5、最近失意者,比如官場不順、生意虧本、倒黴事情接踵而來者,請務必不要賞月。

中秋節是幾月幾日3

中秋節時間

2017年中秋在2017年10月4日(星期三),為國家法定假日。與國慶節連休8天,即從2017年10月1日至2017年10月8日,放假8天。

在中國的農曆裏,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全國眾多民族中的傳統文化節日。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中秋節來歷

中秋節起源於我國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禮記》中載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這裏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兩漢時已具雛形,唐時,中秋賞月之俗始盛行,並定為中秋節。歐陽詹(公元785~約827年)於《長安玩月詩序》雲:“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月雲中。稽於天道,則寒暑均,取於月數,則蟾魂圓,故曰中秋。”

中秋賞月,最盛是宋代。《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族結飾台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每逢這一天,東京的所有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扎綢彩的牌樓,出售新啟封的'好酒。鋪子堆滿新鮮佳果,夜市之熱鬧,一年之中少見。顯官和豪門,都在自己的樓台亭榭中賞月,琴瑟鏗鏘,至曉不絕。一般市民則爭先佔住酒樓,以先睹月色為快,並且安排家宴,團圓子女。“此夕浙江放‘一點紅’羊皮小冰燈數十萬盞,浮滿水面,燦如繁星”(見《武林舊事》)。而“京師賞月之會,異於他郡。傾城人家子女不以貧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飾之,登樓或在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常娥,圓如浩月。”(見《新編醉翁談錄》)

明清以來,民間更重視中秋節。《西湖遊覽志餘·熙朝樂事》雲:“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是夕,人家有賞月之宴。蘇堤之上,聯袂踏歌,無異白日。”

中秋節的民間習俗

中秋節民間習俗一:中秋祭月

中秋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裏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這種風俗不僅為宮廷及上層貴族所奉行,隨着社會的發展,也逐漸影響到民間。

中秋節民間習俗二:文人賞月

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為中秋節。與唐人不同,宋人賞月更多的是感物傷懷,常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事態,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飾不住宋人的傷感。但對宋人來説,中秋還有另外一種形態,即中秋是世俗歡愉的節日:“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飾台榭,民家爭佔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至曉”(《東京夢華錄》)。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玩月遊人,達旦不絕。

中秋節民間習俗三:民間拜月

明清之後,因時代的關係,社會生活中的現實功利因素突出,歲時節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濃厚,以“賞月”為中心的抒情性與神話性的文人傳統減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願望構成普通民眾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態。因此,“民間拜月”成為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

中秋節是幾月幾日4

2020年中秋節是幾月幾日

10月1號,農曆八月十五

中秋節又稱月夕,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據説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顯圓最亮,所以從古至今都有飲宴賞月的習俗;回孃家的媳婦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圓滿、吉慶之意。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如寧波、台州、舟山,這與方國珍佔據温、台、明三州時,為防範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襲擊而改“正月十四為元宵、八月十六為中秋”有關。此外在香港,過了中秋興猶未盡,還要在十六夜再狂歡一次。名為“追月”。

2020年中秋節時間

2020年中秋節是幾月幾日:10月01日農曆八月十五星期四

2021年中秋節是幾月幾日:9月21日農曆八月十五星期二

2022年中秋節是幾月幾日:9月10日農曆八月十五星期六

2023年中秋節是幾月幾日:9月29日農曆八月十五星期五

2024年中秋節是幾月幾日:9月17日農曆八月十五星期二

2025年中秋節是幾月幾日:10月06日農曆八月十五星期一

2026年中秋節是幾月幾日:9月25日農曆八月十五星期五

2027年中秋節是幾月幾日:9月15日農曆八月十五星期三

2028年中秋節是幾月幾日:10月3日農曆八月十五星期二

2029年中秋節是幾月幾日:9月22日農曆八月十五星期六

2030年中秋節是幾月幾日:9月12日農曆八月十五星期四

2020年中秋節知識

2020年中秋節是幾月幾日:10月01日農曆八月十五星期四

1、“嫦娥奔月”的傳説

嫦娥奔月後,后羿日夜思念,便讓侍女在月光下襬上供桌,上面放着嫦娥最愛吃的各種水果。鄰里鄉親也在自家院內擺上供桌和水果,祝福美麗善良的嫦娥。

從此以後,年年如此,代代相傳。每到八月十五這一天,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到月下供奉嫦娥。由於這天時值中秋,所以,人們就把這一天定為中秋節。

2、起源於古代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活動

在傳統的農耕社會裏,春播、夏收、秋獲、冬藏是主要的勞作活動。土地收成的情況,對於以此為生的人們來説至關重要。因此,人們對於土地還有深深的敬畏之情。每到春天播種之時,都會祭祀土地神,祈求土地神賜予五穀豐登,這種活動被稱為“春祈”。

到了秋季,正是收穫的季節,也要祭祀土地神,拜謝神的`庇護,稱為“秋報”。八月十五是秋季收穫的季節,各家都要拜土地神。所以,中秋節可能是古人“秋報”遺傳下來的習俗。

3、與古代的祭月風俗有關

春分祭日,秋分則祭月,自古以來,秋分就是傳統的“祭月節”。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現在的中秋節就是由傳統的祭月節演化而來。

有確切的史料表明,最初的“祭月節”是定在“秋分”這一天。不過由於這一天在農曆八月裏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而祭月無月是大煞風景的。所以,後來就將“祭月節”調至每年的八月十五,這就有了中秋節。

中秋節是幾月幾日5

2023中秋節是幾月幾日

2023年中秋節是公曆9月29日,星期五,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和端午節並稱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如今成為了國家法定節假日,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關於中秋節的來歷,大概有三種: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古代秋報拜土地神的習俗。

2023年中秋節放假安排

2023年中秋節為9月29日,2023年中秋國慶節連休8天。

中秋節、國慶節:9月29日至10月6日放假調休,共8天。10月7日(星期六)、10月8日(星期日)上班。

中秋節高速公路免費嗎

中秋節是正常收費的,並沒有免費。根據國家頒發的《重大節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實施方案》中顯示,免費通行的時間範圍為春節、清明節、勞動節、國慶節等四個國家法定節假日,這期間才會免收7座及以下小型客車通行費。其免費時段為:從節假日第一天00∶00開始,到節假日最後一天24∶00結束,其中普通公路以車輛通過收費站收費車道的時間為準,高速公路以車輛駛離出口收費車道的時間為準。因此有打算出行的小夥伴,在中秋是沒辦法省去這筆費用的。

中秋節吃什麼

1、月餅

中秋吃月餅,是我國流傳已久的傳統風俗。風清月朗、桂香沁人,家家嘗月餅、賞月亮,喜慶團圓,別有風味。月餅作為一種形如圓月,內含佳餡的食品,在北宋時期就已出現。詩人兼美食家蘇東坡就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詩句。而作為一種食品,稱為“月餅”,則始見於南宋《武林舊事·蒸作飲食》。當時,杭州民間就有“又月餅相饋,取中秋團圓之意”。到了元朝末年,月餅已成為中秋節日美點。

2、桂花糕

中秋之際正是桂花飄香的時候。中秋節時許多人家都會用桂花最桂花糕或者浸桂花酒。無論是桂花糕還是桂花酒都無一例外地散發出桂花特有的香味。

3、田螺

中秋前後,是田螺空懷的時候,腹內無小螺。因此,肉質特別肥美,是食口螺的最佳時節。而且螺肉營養豐富,所含的維生素A又是眼睛視色素的重要物質。

4、柚子

柚子是中秋節的必備品之一,因為“柚”與“佑”諧音,也是希望月亮保佑的意思。吃了甜月餅,再吃點甜酸的柚子,既開胃,又解油膩,讓口腔有清爽感。

5、鴨肉

元末時期,蒙古統治者欺壓漢人,漢人決定推翻元人。但當時統制嚴厲,不能明着組織鬥爭,就用暗語。當時漢人稱蒙古人為“噠子”,就取諧音“鴨子”。大家約定,中秋節吃鴨子,就是中秋節大家一起採取行動,推翻元人統治。而且,中秋前後的鴨子整好肥瘦適宜,口感很好,有滋陰補血的功效。

6、桂花酒

每逢中秋之夜,人們仰望着月中丹桂,聞着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閤家甜甜蜜蜜,歡聚一堂,已成為節日的一種美的享受。桂花不僅可供觀賞,而且還有食物價值。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驥鬥兮酌桂漿”“奠桂酒兮椒漿”的詩句。可見我國飲桂花釀酒的年代,已是相當久遠了。

7、石榴

中秋正是石榴成熟時。因其紅似瑪瑙,白若水晶,入口如晶粒玉漿,石榴便成為桌上供品之一,象徵長壽、團圓和吉祥。這個東西沒剝開的時候可玩性大於可看性,摸在手裏涼涼圓圓滑滑的,剝開之後可看性又大於可吃性,像一粒粒小寶石攢在一起,也是取個團圓的意思。

8、藕盒子

中秋食藕,也是寄團圓之意也,尤其是吃“藕盒子”。江浙人多將藕切片,每兩片間下端相連,中間夾肉、文蛤等調製而成的餡,外拖面煎至金黃,此又稱藕餅,與月餅有異曲同工之妙。

9、烤肉

在我國台灣省,中秋節幾乎家家户户都要吃烤肉,在內地現在許多商場中秋前夕也搞起了烤肉特賣會,所以很多人光顧。在不知不覺中,中秋節吃烤肉也變成了家家户户不可缺少的菜餚。

10、麻餅

四川人過中秋除了吃月餅外,還要打粑、殺鴨子、吃麻餅、蜜餅等。有的地方也點桔燈,懸於門口,以示慶祝。也有兒童在柚子上插滿香,沿街舞動,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縣中秋節祭土地神、扮演雜劇、聲樂、文物,稱為“看會”。

11、吃南瓜

在江南地區非常盛行中秋節吃老南瓜,不僅是因為中秋正值南瓜豐收之時,而且還有一個關於“八月半吃南瓜”的故事。傳説,南山腳下住着一户窮苦人家,雙親年老,膝下只有一女,名叫黃花。那時連年災荒,黃花的父母病在牀上,八月十五那天,黃花在南山雜草叢中,發現兩隻南瓜。她採了回來,煮給父母吃。兩老吃了後食慾大增,病體也好了。所以在八月十五的那天吃南瓜,也寓意健康成長、延年益壽。

12、麥箭

山東慶雲縣農家八月十五日祭土穀神,稱“青苗社”。諸城、臨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墳祭祖。冠縣、萊陽、廣饒及郵城等地的.地主也於中秋節宴請佃户。即墨中秋節吃一種應節食品叫“麥箭”。麥箭乃是即墨中秋節吃的一種應節食品。它先用白麪攤成煎餅,再加上肉餡或素餡,然後用秫秸捲成筒狀蒸熟,吃時加上調料,味道十分鮮美。

13、芋頭

在江浙一帶,芋頭的發音與“運來”相近。所以中秋節吃芋頭,不僅僅只是享口福同樣也表示希望能夠好運連連。

14、吃菱角

中秋節是一個非常傳統的節日,有很多飲食習俗,而吃菱角就是其中很常見的一種飲食習俗。在江浙一帶,每到中秋節,街上到處都是賣菱角和買菱角的人。菱角長成於七月,但中秋期間,正是菱角最為飽滿成熟之時。菱角甘甜,清脆,既可生吃,也可以熟食。而且中秋吃菱角有“聰明伶俐”的寓意,所以很多大人都會在中秋節這天給自己的孩子買菱角吃。

15、毛豆

在江浙一帶中秋節除了芋艿外還會特地蒸些毛豆。毛豆在當地又稱毛豆莢,而莢又與“佳”、“吉”等字諧音。所以吃毛豆是希望能夠吉祥如意,萬事順心。

16、大閘蟹

中秋正是“蟹膏肥,稻花香”的季節。一輪滿月,一壺清酒,幾個老友,一盤大閘蟹,箇中滋味讓神往。

18、餈粑

餈粑是圓的凝聚,它始終與圓相伴。蒸糯米的蒸籠,打餈粑的碓窩,放餈粑的簸箕,做餡的黃豆、花生、芝麻等等無不與圓同在,在四川民間一些地方,在餈粑中加入桂花搗製成月桂餈粑,蘸上炒黃豆麪和白糖吃,味道清幽淡雅、甘甜爽口,別具一番風味。

中秋節是幾月幾日6

2021年中秋節是幾月幾號

9月21號,農曆八月十五

2021-2030年的中秋節時間

2021年中秋節是幾月幾日:9月21日農曆八月十五星期二

2022年中秋節是幾月幾日:9月10日農曆八月十五星期六

2023年中秋節是幾月幾日:9月29日農曆八月十五星期五

2024年中秋節是幾月幾日:9月17日農曆八月十五星期二

2025年中秋節是幾月幾日:10月06日農曆八月十五星期一

2026年中秋節是幾月幾日:9月25日農曆八月十五星期五

2027年中秋節是幾月幾日:9月15日農曆八月十五星期三

2028年中秋節是幾月幾日:10月3日農曆八月十五星期二

2029年中秋節是幾月幾日:9月22日農曆八月十五星期六

2030年中秋節是幾月幾日:9月12日農曆八月十五星期四

2.中秋節的真正來歷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到了唐代,這種祭月風俗更為人們重視,《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在中國的農曆裏,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眾多民族中的傳統文化節日。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我國古曆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3.中秋節的習俗

觀潮

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後,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記載。

燃燈

中秋之夜,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如今湖廣一帶仍有用瓦片疊塔於塔上燃燈的節俗。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

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盛。今人周雲錦、何湘妃《閒情試説時節事》一文説:“廣東張燈最盛,各家於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做果品、鳥獸、魚蟲形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繫於竹竿上,高豎於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於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於燈下歡飲為樂,平常百姓則豎一旗杆,燈籠兩個,也自取其樂。滿城燈火不啻琉璃世界。”

猜謎

中秋月圓夜在公共場所掛着許多燈籠,人們都聚集在一起,猜燈籠身上寫的謎語,因為是大多數年輕男女喜愛的活動,同時在這些活動上也傳出愛情佳話,因此中秋猜燈謎也被衍生了一種男女相戀的形式。

吃月餅

中秋節賞月賞月和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俗話説:“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一詞,源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樑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到後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同時,月餅也是中秋時節朋友間用來聯絡感情的重要禮物。

在福建廈門地區還有博餅的習俗,博餅更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賞桂花、飲桂花酒

人們經常在中秋時吃月餅賞桂花,食用桂花製作的各種食品,以糕點、糖果最為多見。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聞着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閤家甜甜蜜蜜,已成為節日一種美的享受。到了現代,人們多是拿紅酒代替。

玩花燈

中秋沒有像元宵節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早在北宋《武林舊事》中,記載中秋夜節俗,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中秋玩花燈,多集中在南方。如佛山秋色會上,就有各種各式的彩燈: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穀殼燈、瓜籽燈及鳥獸花樹燈等。

燒塔

南方廣泛流傳着燒瓦子燈(或稱燒花塔、燒瓦塔、燒番塔)的遊戲。如《中華全國風俗志》卷五記: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於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圓塔形,有多孔。黃昏時於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燒之。俟瓦片燒紅,再潑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時四野火紅,照耀如晝。直至夜深,無人觀看,始行潑息,是名燒瓦子燈”。

廣東潮州的燒瓦塔,也是以磚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樹枝燒起火來。同時還燃煙堆,就是將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結束後燒燃。而在廣西邊疆一帶的燒番塔,亦類似這種活動,但民間傳説是為了紀念清代抗法名將劉永福將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國侵略者)燒死的英勇戰鬥。福建晉江亦有“燒塔仔”的活動。傳説這種習俗與反抗元兵的義舉有關。

祭月、賞月、拜月

《禮記》早有記載“秋暮夕月”,意為拜祭月神,逢此時則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香案。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在少數民族中,同樣盛行祭月的風習。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羣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着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4.中秋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1、桂花糕

中秋之際正是桂花飄香的時候。中秋節時許多人家都會有吃桂花糕的習俗,桂花糕是一種非常美味的食物,散發着桂花獨有的香氣,非常受人歡迎。

2、月餅

月餅也是中秋節的傳統小吃之一,可以説已經成為中秋節的代表。每年中秋節的時候,家家户户都會準備許多月餅送給自己的親朋好友。月餅的種類非常的多,所有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口味來食用。月餅通常是圓圓的,一家人可以分着吃,代表着團圓和睦,有着良好的寓意。

3、田螺

在廣東許多地方,中秋節還會有吃螺螄的習慣。中秋前後,田螺的肉質肥美,口感極佳,而且田螺還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對人的身體很有好處。

4、大閘蟹

這是江浙一帶的習俗,中秋正是“蟹膏肥,稻花香”的季節。雖然這個時候的大閘蟹價格非常昂貴,但是也阻擋不了人們對它的喜愛。

5、桂花酒

每逢中秋之夜,人們仰望着月中丹桂,聞着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閤家甜甜蜜蜜,歡聚一堂,已成為節日的一種美的享受。桂花不僅是一種觀賞性的植物,還有食用的價值,我國用桂花釀酒已經有很久的歷史了,桂花酒也是一種十分受人歡迎的酒,有許多女孩子很喜歡喝。

6、芋頭

在江浙一帶,芋頭的發音與“運來”相近。所以中秋節吃芋頭,不僅僅只是享口福同樣也表示希望能夠好運連連。芋頭是一種粗糧,對人的身體很有好處。

中秋節是幾月幾日7

根據查詢萬年曆的結果,20xx年的中秋節在農曆八月十五,公曆為20xx年10月1日,正好與我國的國慶節同一天,又是國慶“十一”假期的開始,對於平常學習、工作和生活緊張慣了,亟待身心放鬆的人們來説,這可真是三喜臨門的好日子。

我國民間傳統,中秋有不少過節慣例的活動,增添不少慶祝氣氛。

其一是拜月、賞月。中秋節夜間,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而在歷史上,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到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每逢這一日,“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

明清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中國各地至今遺存着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等古蹟。直到今天,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欣賞皓月當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節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

其二是吃月餅。月餅一詞,源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樑錄》,原來僅是一種點心食品,到後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逐漸成為我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

同時,月餅也是中秋時節朋友間用來聯絡感情的`重要禮物;而在福建廈門地區,還有博餅的習俗,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結束語:除以上提及的兩個常見的中秋節習俗,民間每逢中秋,還有觀潮、燃燈、猜謎和飲桂花酒等等民俗活動,不一而足,十分豐富,中秋佳節,不愧是我國傳統文化中一塊璀璨的寶石。

中秋節是幾月幾日8

2023年中秋節為9月29日,2023年中秋國慶節連休8天。

中秋節、國慶節:9月29日至10月6日放假調休,共8天。10月7日(星期六)、10月8日(星期日)上班。

中秋節的起源

中秋節最初的出現是在上古時代,到了漢代的時候才開始普及,到了唐朝初年的時候就已經定型了,在宋朝以後就開始變得很流行。中秋節是秋季時令習俗的綜合,其所包含的節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淵源。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主要是魏了寄託內心對於家鄉的思念,不僅僅是懷念曾經的家園,還懷念遠在一方的家人,中秋節也逐漸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中秋節的傳統習俗

賞桂花

在中秋時剛好是桂花飄香的時候,桂花在古代也一直是和月亮相關聯,也衍生出了很多神話故事。而桂花作為一種名貴的品種,它也有着喜慶、吉祥的象徵。在中秋這一天賞桂花,聞着沁人心脾的香味,感受不一樣的味道,從而表達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吃月餅

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同時,月餅也是中秋時節朋友間用來聯絡感情的重要禮物。

賞月

中秋夜,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欣賞皓月當空的美景是中秋佳節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古時很多的詩人、文豪也會在這時邀友賞月,飲酒賦詩,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

祭月

中秋夜,要拜祭月神,設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對着月亮依次拜祭,再有家中主婦按照家裏的人口切好月餅,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中秋為什麼要吃月餅

最初的月餅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徵,最傳統的月餅是圓形的,寓意着團圓、美好。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祝願。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禮品,演變成現在每年一度的`習俗。

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是我國月餅的“始祖”。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核,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月餅在我國早就已經有了很悠久的歷史。

唐代,民間已有從事生產的餅師,京城長安也開始出現糕餅鋪。據説,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楊貴妃爺望皎潔的明月,心潮澎湃,隨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傳開。北宋皇家中秋節喜歡吃一種“宮餅”,民間俗稱為“小餅”、“月團”。明代,中秋吃月餅才在民間逐漸流傳。當時心靈手巧的餅師,將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作為藝術圖案印在月餅上,使月餅成為更受人民青睞的中秋佳節的必備食品。

中秋佳節送的禮物

送親人

中秋節是團聚的節日,一般給親人帶中秋節禮物的時候就根據家庭成員的狀況及喜愛挑選他們喜歡的或者用得着的禮物,比如:家裏如果有老年人的話可以買個操作簡單的電動血壓儀,如果有孩子的話可以給孩子帶一些禮物,兄弟姐妹的話可以帶一些他們喜歡的東西比如漂亮衣服啊鞋啊什麼的,如果在念書的孩子的話帶基本比較有意義的書還是不錯的選擇。

注意做到人手一份,一定不要覺得誰的禮物不好買就不買了,有些禮物不一定要恨貴重但要很實用。

送好友

送好友可以選煙酒等日常消耗品,也可以根據各人愛好送不同的東西,有的人喜歡字畫可以挑選一些工藝品,有的人喜歡運動,可以送一些運動器材,根據個人的喜好可以隨意的送些表達情意的禮物。

送客户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需求,對於客户來講最好的禮物就是他有需求的禮物,在這個傳統的節日中通過一些小的禮尚往來能促進彼此的感情與關係,可根據客户的需求送一些他喜歡或者他有需求的禮物,比如客户開車可以送油卡,客户家裏有老人可以送些老用的營養品等等

送準岳父岳母

首先一點,無論是送什麼都要記住不能送單,禮物的數量必須是雙數,然後可以挑些適合他們用的東西,少送華而不實的東西

送女朋友

如果要和女朋友一起過中秋的話選擇可以很豐富,一頓燭光晚餐,一場浪漫的愛情電影,一條包裝精美的項鍊,巧克力與玫瑰花皆可,有句話叫找對人了每天都是情人節,禮物最好有驚喜。

送愛人

首先要感謝愛人一路的陪伴,老夫老妻不一定不需要浪漫,任何時候人都是需要浪漫的,可以有鮮花可以有燭光晚餐可以有禮物,然平淡的生活更多些樂趣。

中秋節是幾月幾日9

中秋節是每年農曆八月十五,20xx年中秋節是陽曆10月1日星期四

中秋節始於唐5261朝初年,盛行於宋朝,現已成為與春節齊名4102的中國1653傳統節日之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根據中國的歷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

習俗一賞月

最早起源於周代,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習俗二吃月餅

最早起源於宋代,俗話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至少在宋代就有了。蘇東坡有詩可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酥是油酥,飴就是糖。宋以後,製作月餅不僅講究味道,而且在餅面上設計了各種各樣與月宮傳説有關的.圖案。餅面上的圖案,起初大概是先畫在紙上然後粘貼在餅面上,後來乾脆用餅模壓制在月餅之上。滿月形的月餅也跟十五的圓月一樣象徵着大團圓,人們把它當做節日食品,用它祭月,用它贈送親友。當時的節物重在嘗新,如嘗石榴、棗、慄、橘、葡萄等時新水果,飲新酒等,有“秋嘗”的意味。

習俗三:玩花燈

中秋節,有許多的遊戲活動,首先是玩花燈。中秋是我國三大燈節之一,過節要玩燈。當然,中秋沒有像元宵節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除此之外,明清以後,中秋節賞月風俗依舊,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中秋節是幾月幾日10

2018年9月24日是中秋節

農曆2018年中秋節的日期:

2018年09月24日 星期一 (戊戌年(狗年)八月十五)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主要節日之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中秋節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月餅分類

廣式月餅:皮薄、鬆軟、香甜、餡足

月餅

蘇式月餅:鬆脆、香酥、層酥相疊,重油而不膩,甜鹹適口。

京式月餅:外形精美,皮薄酥軟,層次分明,風味誘人。

潮式月餅:重油重糖,口感柔軟。

滇式月餅:皮酥餡美,甜鹹適中,色澤澄黃,油而不膩 。

月餅

徽式月餅:小巧玲瓏,潔白如玉,皮酥餡飽。

衢式月餅:酥香可口,芝麻當家。

秦式月餅:冰糖、板油出頭、皮酥餡甘,甜而不膩。

晉式月餅:甜香,醇和。形式古樸,口味醇厚、酥綿爽口,甜而不膩。

中秋節是幾月幾日11

2023中秋節是9月29日,農曆八月十五,星期五。

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2023中秋節放假幾天

中秋節、國慶節放假安排:2023年9月29日-10月6日放假調休,共8天。10月7日(星期六)、10月8日(星期日)上班。

中秋節的起源

中秋,最早出現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説:“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也提到中秋有拜月的活動,但並無説明是八月的哪一天。

唐朝以後,中秋節成為君王賞賜羣臣的節日。明清時期,中秋節已經成為中國的一大傳統節日。《正德江寧縣誌》載:“中秋夜,南京人必賞月,閤家賞月稱為‘慶團圓’,團坐聚飲稱為‘圓月’,出遊待市稱為‘走月’”。

中秋節為什麼要賞月

“中秋”一詞始見於《周禮》,周時已有秋分祀月之説,秦漢前後有中秋敬老的活動,還賜以餈粑餅。賞月、祭月、敬老習俗匯合起來,經過長期發展過程中不斷增益,就成了後世的中秋習俗。中秋賞月的流行,李隆基起了絕大的促進作用。

傳説唐玄宗夢遊月宮,得到了霓裳羽衣曲。這個佳話故事越傳越美好,民間自此盛行過中秋節。

月餅簡介

月餅,又稱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便函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

月餅在我國有着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是我國月餅的“始祖”。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核,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

到了唐代,在民間已經有了專門生產月餅的餅師。並且也已經成為京城長安街上為人熟知的糕點,但並還沒有成為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相傳在一年中秋之夜,楊貴妃觀賞皎潔的明月,看見胡餅和月亮的外形很像,便隨口而出“月餅”,自此“月餅”之稱便開始在民間傳開。

到了北宋,中秋節皇家都喜歡吃一種叫做"宮餅"的糕點,民間俗稱為“小餅”、“月團”。

明代,有聰明的餅師刻制了一些帶有嫦娥奔月神話故事圖案的器具用於在月餅上印製各種各樣的圖案。那時的中秋節吃月餅已經在民間逐漸流傳,帶有神話故事的月餅出現更是受到人民的歡迎。在元朝末期,元朝腐敗無能、政府殘暴。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温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月餅裏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因而一舉推翻了元朝,為了紀念這一功績,中秋吃月餅的習俗也就傳了下來。

中秋節是幾月幾日12

2023中秋節時間:2023年9月29日 星期五(農曆八月十五)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2023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我們瞭解到,2023中秋國慶放假連在一起。共放假8天。

中秋節、國慶節:9月29日至10月6日放假調休,共8天。10月7日(星期六)、10月8日(星期日)上班。

中秋為什麼要吃月餅

最初的月餅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徵,最傳統的月餅是圓形的,寓意着團圓、美好。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祝願。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禮品,演變成現在每年一度的習俗。

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是我國月餅的“始祖”。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核,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月餅在我國早就已經有了很悠久的歷史。

唐代,民間已有從事生產的餅師,京城長安也開始出現糕餅鋪。據説,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楊貴妃爺望皎潔的明月,心潮澎湃,隨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傳開。北宋皇家中秋節喜歡吃一種“宮餅”,民間俗稱為“小餅”、“月團”。明代,中秋吃月餅才在民間逐漸流傳。當時心靈手巧的餅師,將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作為藝術圖案印在月餅上,使月餅成為更受人民青睞的中秋佳節的必備食品。

中秋節的風俗文化

中秋節將至,祭月,賞月,拜月,缺一不可。據禮記記載,拜祭月神之時,要舉行迎寒和祭月。還要設立香案。而月餅和西瓜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並且要將月亮神擺在太陽的方向,全家人按照順序祭拜月亮。並且團圓月餅一定要大小均勻。早在宋代之時,中秋賞月的風氣已經盛行開來。直至今天中秋之時,一家人歡聚一堂,欣賞圓月,是必不可少的風俗文化。在湖廣地區,還存在着中秋之時,用竹條扎各式各樣的燈籠。綁於露台之上,高高懸掛。與燈籠相關的習俗還有猜燈謎這一項活動在中秋月圓之夜也頗為盛行。

中秋佳節送的禮物

送親人

中秋節是團聚的節日,一般給親人帶中秋節禮物的時候就根據家庭成員的狀況及喜愛挑選他們喜歡的或者用得着的禮物,比如:家裏如果有老年人的話可以買個操作簡單的電動血壓儀,如果有孩子的話可以給孩子帶一些禮物,兄弟姐妹的話可以帶一些他們喜歡的東西比如漂亮衣服啊鞋啊什麼的,如果在念書的孩子的話帶基本比較有意義的書還是不錯的選擇。

注意做到人手一份,一定不要覺得誰的禮物不好買就不買了,有些禮物不一定要恨貴重但要很實用。

送好友

送好友可以選煙酒等日常消耗品,也可以根據各人愛好送不同的東西,有的人喜歡字畫可以挑選一些工藝品,有的人喜歡運動,可以送一些運動器材,根據個人的'喜好可以隨意的送些表達情意的禮物。

送客户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需求,對於客户來講最好的禮物就是他有需求的禮物,在這個傳統的節日中通過一些小的禮尚往來能促進彼此的感情與關係,可根據客户的需求送一些他喜歡或者他有需求的禮物,比如客户開車可以送油卡,客户家裏有老人可以送些老用的營養品等等

送準岳父岳母

首先一點,無論是送什麼都要記住不能送單,禮物的數量必須是雙數,然後可以挑些適合他們用的東西,少送華而不實的東西

送女朋友

如果要和女朋友一起過中秋的話選擇可以很豐富,一頓燭光晚餐,一場浪漫的愛情電影,一條包裝精美的項鍊,巧克力與玫瑰花皆可,有句話叫找對人了每天都是情人節,禮物最好有驚喜。

送愛人

首先要感謝愛人一路的陪伴,老夫老妻不一定不需要浪漫,任何時候人都是需要浪漫的,可以有鮮花可以有燭光晚餐可以有禮物,然平淡的生活更多些樂趣。

中秋節是幾月幾日13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2023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我們瞭解到,2023中秋國慶放假連在一起。共放假8天。

中秋節、國慶節:9月29日至10月6日放假調休,共8天。10月7日(星期六)、10月8日(星期日)上班。

中秋節的來歷起源

1、起源於祭祀活動

《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説明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後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仿效,逐步傳到民間。

2、和農業生產有關

八月中秋時,農作物基本都成熟了,農民為了慶祝豐收以“中秋”這天作為節日。也有歷史學家指出中秋節起源應為隋末大業十三年八月十五日的時候。這一天,唐軍裴寂看見月亮,成功發明了月餅作為軍糧,成功解決了軍中糧食不夠的問題。此後,人們便把八月十五定為中秋節,以此作紀念。

中秋節含義是什麼

中秋節,中國傳統節日,為每年農曆八月十五。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處於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間稱為中秋,又稱秋夕、八月節、八月半、月夕、月節,又因為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徵團圓,又稱為團圓節。

中秋節為什麼要賞月的寓意

中秋節最早的起源是人們對於月亮和天象的崇拜,很久以前人們會祭祀月亮。雖然到了現在我們已經很少有人會在這一天專門祭祀月亮了,但是還是有着賞月的習俗。賞月是民間不可或缺的中秋節活動之一。

自古以來中秋節人們向月亮祈求家人平安健康、福運滿滿、萬事如意、闔家團圓等諸多吉祥的寓意,這算是祭祀月神的另一種方式,可見中秋節賞月的歷史是非常久遠的。

中秋節是一個團圓的節日,要一家人在一起過的,但是事實上想要一家人一起過節日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古時候的文人便吟誦過“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千古佳句。故而中秋節又有了思念親人的寓意,每逢中秋節人們都要對着月亮表達對親人的思念和祝福。

中秋節的傳統習俗

賞桂花

在中秋時剛好是桂花飄香的時候,桂花在古代也一直是和月亮相關聯,也衍生出了很多神話故事。而桂花作為一種名貴的品種,它也有着喜慶、吉祥的象徵。在中秋這一天賞桂花,聞着沁人心脾的香味,感受不一樣的味道,從而表達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吃月餅

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同時,月餅也是中秋時節朋友間用來聯絡感情的重要禮物。

賞月

中秋夜,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欣賞皓月當空的美景是中秋佳節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古時很多的詩人、文豪也會在這時邀友賞月,飲酒賦詩,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

祭月

中秋夜,要拜祭月神,設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對着月亮依次拜祭,再有家中主婦按照家裏的人口切好月餅,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國內中秋賞月景點

1、杭州西湖

杭州西湖是杭州十大著名景點之一,西湖經典十景中就有兩個與月亮有關:“平湖秋月”、“三潭映月”;而其中平湖秋月位於白堤西端,而三潭映月則是位於西湖中心的一處小島,若想過去需要花錢乘船過去,平湖秋月這處狹長的沿湖園林是西湖中賞月的絕佳場所之一。

2、蓬萊閣

蓬萊閣是一處有着“人間仙境”美譽,憑藉海市蜃樓和八仙過海奇觀與傳説而享譽海內外的風景名勝區,而説到中秋節賞月則以蓬萊閣的後長廊最為適宜,在這片栽種有丹桂的長廊上不僅可以欣賞千年古閣,還可觀賞到海上生明月的美景。

3、北京盧溝橋

盧溝橋是位於北京豐台區永定河的石造聯拱橋,在清乾隆十六年時盧溝橋建亭刻碑,由乾隆帝手書的“盧溝曉月”四字刻成碑立於橋頭,在古時,盧溝曉月就被列為燕京八景之一,現在每到中秋節,一輪圓月倒映在水中,顯得更加明媚皎潔。

4、武漢黃鶴樓

黃鶴樓是一處建於三國時期的江南三大名樓之一,是有着“天下江山第一樓”美譽的武漢市地標建築,樓高51。4米的有着飛檐五層,攢尖樓頂,由72根圓柱支撐的十大歷史文化名樓之一,登樓望長江東湖,抬頭看皎潔明月。

5、成都望江樓

望江樓是一處位於四川成都東門外的'一片茂林修竹之中,由崇麗閣、濯錦樓、流杯池、泉香榭等建築共同組成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公園內的主要建築王建樓的翹腳飛檐、綠色琉璃瓦和雀替都飾而成為成都的標誌性建築物。

6、岳陽岳陽樓

岳陽樓是位於洞庭湖畔,始建於東漢建安二十年的江南三大名樓之易,自古以來就有着“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的美譽,站在主樓高19。42米的樓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中秋月夜還可登樓眺望懸掛在天邊的那輪圓月。

7、揚州瘦西湖

瘦西湖是一處位於揚州城西北郊的國家重點名勝區,江蘇旅遊必去十大景點之一,自清代康乾時期就有這“園林之盛,甲於天下”的美譽,在中秋節的時候以五亭橋、二十四橋、釣魚台、月觀等景點最適宜進行賞月活動。

8、南昌滕王閣

滕王閣是一處主體建築高57。5米,始建於唐永徽四年的南昌市地標性建築,是毗鄰贛江畔有着“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名句的江南三大名樓之一,世稱“西江第一樓”。

9、明月山

明月山位於江西宜春境內,是有着“月亮之都”美譽的中國最佳賞月目的地之一,每年到了中秋節都會舉辦以月亮為主題的文化節,而宜春境內的最佳賞月點就位於有着嫦娥奔月傳説的明月山。

10、南京夫子廟—秦淮河

夫子廟秦淮風光帶是以夫子廟古建羣為中心建成的中國首個開放式5A級景區,集美食購物、節慶文化等於一體的中國最大的傳統古街市,每到中秋節,這裏的廣場上就會擠滿遊客,秦淮河畫舫和兩側的古建築中會早早的坐滿遊客,秦淮河上的文德橋更是不折不扣的賞月橋。

中秋節是幾月幾日14

中秋節2023年是幾月幾日

2023月9月29日是中秋節,農曆日期為每年的八月十五。中秋節是傳統佳節,寓意團圓,同時也是國家法定節假日,加上中秋節這一天月亮正圓,因此人們會在這一天賞月、追月、吃月餅等。

2023-2030年的中秋節時間

2023年中秋節是幾月幾日∶9月29日農曆八月十五星期五

2024年中秋節是幾月幾日∶9月17日農曆八月十五星期二

2025年中秋節是幾月幾日∶10月06日農曆八月十五星期一

2026年中秋節是幾月幾日∶9月25日農曆八月十五星期五

2027年中秋節是幾月幾日∶9月15日農曆八月十五星期三

2028年中秋節是幾月幾日∶10月3日農曆八月十五星期二

2029年中秋節是幾月幾日∶9月22日農曆八月十五星期六

2030年中秋節是幾月幾日∶9月12日農曆八月十五星期四

中秋節的起源

中秋,最早出現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説:“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也提到中秋有拜月的活動,但並無説明是八月的哪一天。

唐朝以後,中秋節成為君王賞賜羣臣的節日。明清時期,中秋節已經成為中國的一大傳統節日。《正德江寧縣誌》載:“中秋夜,南京人必賞月,閤家賞月稱為‘慶團圓’,團坐聚飲稱為‘圓月’,出遊待市稱為‘走月’”。

中秋節為什麼要賞月

“中秋”一詞始見於《周禮》,周時已有秋分祀月之説,秦漢前後有中秋敬老的活動,還賜以餈粑餅。賞月、祭月、敬老習俗匯合起來,經過長期發展過程中不斷增益,就成了後世的中秋習俗。。中秋賞月的流行,李隆基起了絕大的促進作用。

傳説唐玄宗夢遊月宮,得到了霓裳羽衣曲。這個佳話故事越傳越美好,民間自此盛行過中秋節。

中秋節除了吃月餅,還可以吃什麼

中秋吃月餅是我國流傳已久的`傳統風俗。詩人兼美食家蘇東坡就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詩句。那麼,中秋節除了吃月餅,還可以吃什麼?

中秋節的時候,到處都是桂花飄香,而在這個時候,用桂花做成的桂花鴨可謂説是中秋節美食中必不可少的。

在台灣,流行在中秋節吃芋頭。有俗語説:“吃米粉芋,有好頭路”。清乾隆《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剝芋頭食之,謂之剝鬼皮”。剝鬼而食之,大有鍾植驅鬼的氣概,可敬。

則在清咸豐年間的《順德縣誌》有記:“八月望日,尚芋食螺。”中秋前後,是田螺空懷的時候,腹內無小螺,因此,肉質特別肥美,是食口螺的最佳時節。中秋吃南瓜在江南這塊比較盛行,中秋正值南瓜豐收之時,此時的南瓜不但個頭最大,而且味道醇厚香甜。

中秋國慶可以拼出17天長假

中秋和國慶假期再次“合體”,形成8天超級黃金週。不過,超級黃金週過完,需要連上7天班。但是如果你在國慶假期後的這7天請假,再連上後面的週末,就能拼出17天長假了,也就是可以從9月29日中秋節一直休到10月15日。

2023中秋節高速免費通行嗎

2023年高速免費時間,包括春節,清明節,勞動節,國慶節這4個國家法定節假日,由於中秋節和國慶節相連,所以中秋節的高速也會免費,而其他節假日都不免費。高速免費是幾天,也是根據這幾個節假日放假的天數來決定的。

免費車型範圍:7座以下以及7座的載客車輛,還有就是允許上路的摩托車輛,其他的車輛不免費。

高速免費判定方法:高速免收通行費的標準是以車輛下高速的時間為準。普通公路的話則以車輛通過收費站收費車道的時間為準。簡而言之,在高速收費時間段內上高速,免收費時間段下高速,則不收高速費;反之,在免收高速費時間段上高速,收費時間段下高速,則需要收取相應高速費用。

中秋節是幾月幾日15

中秋節的寓意也有團圓的意思。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

中秋節2023年是幾月幾日

2023中秋節時間:2023年9月29日,星期五(農曆八月十五)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2023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我們瞭解到,2023中秋國慶放假連在一起。共放假8天。

中秋節、國慶節:9月29日至10月6日放假調休,共8天。10月7日(星期六)、10月8日(星期日)上班。

中秋節的來源

“中秋”一詞始見於《周禮》,周時已有秋分祀月之説,秦漢前後有中秋敬老的活動,還賜以餈粑餅。賞月、祭月、敬老習俗匯合起來,經過長期發展過程中不斷增益,就成了後世的中秋習俗。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節的由來想必大家也有聽説過,最熟悉的大概就是嫦娥奔月了。嫦娥吃了不死藥飛上了月亮,她的丈夫後裔為了思念妻子,就在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裏,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裏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襬設香案,祈求吉祥平安。由此,中秋節的習俗就延續下來啦!

中秋節的傳統習俗

賞桂花

在中秋時剛好是桂花飄香的時候,桂花在古代也一直是和月亮相關聯,也衍生出了很多神話故事。而桂花作為一種名貴的品種,它也有着喜慶、吉祥的象徵。在中秋這一天賞桂花,聞着沁人心脾的'香味,感受不一樣的味道,從而表達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吃月餅

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同時,月餅也是中秋時節朋友間用來聯絡感情的重要禮物。

賞月

中秋夜,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欣賞皓月當空的美景是中秋佳節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古時很多的詩人、文豪也會在這時邀友賞月,飲酒賦詩,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

祭月

中秋夜,要拜祭月神,設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對着月亮依次拜祭,再有家中主婦按照家裏的人口切好月餅,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中秋節的傳説:嫦娥奔月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崑崙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小偷也混了進來。

一天,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説,服下此藥,能即刻昇天成仙。然而,后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粧枱的百寶匣裏,不料被小人小偷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藥自己成仙。

三天後,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小偷假裝生病,留了下來。

待后羿率眾人走後不久,小偷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小偷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衝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着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

后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小偷早逃走了,后羿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望着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

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進三步,無論怎樣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裏,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裏眷戀着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襬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zhongqiu/mykln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