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中秋節 >

中秋原文翻譯合集15篇

中秋原文翻譯合集15篇

中秋原文翻譯1

水調歌頭·中秋

中秋原文翻譯合集15篇

米芾〔宋代〕

砧聲送風急,蟠蟀思高秋。我來對景,不學宋玉解悲愁。收拾淒涼興況,分付尊中醽醁,倍覺不勝幽。自有多情處,明月掛南樓。

悵襟懷,橫玉笛,韻悠悠。清時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甌。可愛一天風物,遍倚闌干十二,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

譯文

中秋的時候,搗衣聲混雜着風聲,蟠蟀好像在思索高爽的秋天。我面對着這樣的景象,是不會學宋玉去紓解悲愁的。把淒涼的心意收拾起來,給每個酒樽裏都倒上美酒,內心更加覺得抵不過這樣的幽靜。明月掛在南樓正是我覺得充滿情趣的地方所在。悵惘這樣的胸懷,於是拿起笛子吹奏,笛聲的韻律悠悠揚揚。在這清平之時,良美之夜,就把這塊地方借給我讓我痛飲。看着這一天可愛的風景,我倚着曲曲折折的欄杆,宇宙在我眼裏也只是小小的浮萍。喝醉睏乏了就靠着枕頭臨江而睡,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醒來。

註釋

砧聲:也作“碪聲”,搗衣聲。元好問《短日》:短日碪聲急,重雲雁影深。蟠蟀:蟋蟀的一種,宋代顧逢曾作《觀鬭蟠蟀有感》。高秋:天高氣爽的秋天。宋玉解悲秋:宋玉《九辨》: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興況:情趣,意趣。分付:分別付予,這裏指給酒樽分別倒酒。醽醁(líng? lù):古代的一種美酒。清時:清平之時,也指太平盛世。金甌(ōu):酒杯的美稱。甌,杯子。闌干十二:曲曲折折的欄杆。闌干,即欄杆。十二,形容曲折之多。欹(qī):斜倚着,斜靠。

賞析

米芾寫中秋賞月,反其道而行之,故意撇開月風,上片先寫自己晚來的秋意感受。

“砧聲送風急,蟋蟀思高秋”,古人有秋夜搗衣,遠寄徵人的習俗,砧上搗衣之聲表明氣候轉寒了。牆邊蟋蟀鳴叫,亦是觸發人們秋思的。李賀時秋來》詩云:“桐風驚心壯士苦,衰燈絡緯啼寒素。”米芾這兩句着重寫自己的直覺,秋是先聽到急促的砧聲而後感到颯颯秋風之來臨,因此,才覺得彷彿是砧聲送來了秋風。同樣,秋是先聽到蟋蟀悲鳴,而後才意識到時令已屆高秋了。

“我來對景,不學宋玉解悲秋”,表現出秋的曠逸豪宕的襟懷。秋這句抝折剛健之筆使文氣為之一振。因為砧聲和蟋蟀等秋聲,畢竟要給人帶來一種淒涼的秋意,而倔強的詞人不願受其困擾。所以,接着秋要“收拾淒涼興況,分付尊中醽醁”了。可是“淒涼興況”偏不那麼容易收拾,酒後反而心裏加倍感到不勝其幽僻孤獨。才説“不學宋玉解悲愁”,強作精神,是一揚,這裏“倍覺不勝幽”,卻是一跌,如此一來,作者聞秋聲而引起的內心感情上的波瀾起伏,就充分表露了出來。

“自有多情處,明月掛南樓。”就在這個時候,一輪明月出來了。月到中秋分外明,此時,明月以它皎潔的光輝,把宇宙幻化為一個銀色的世界,也把作者從低沉壓鋪的情緒中解救出來,於是詞筆又一振。至此,詞人才托出一輪中秋月點明題意。“多情”二字是在詞人的感情幾經折騰之後説出的,極其真切自然,使人感到明月的確多情。在反覆渲染中秋節令的秋意,從反面為出月鋪墊,以“自有”二字轉折,使一輪明月千呼萬喚始出來,用筆頗為奇妙。

下片寫賞月時自己在月光下“橫玉笛”、“倒金甌”、“倚欄干”乃至“醉困不知醒”的情景。“悵襟懷”的“悵”字承接上下片,巧妙過渡,既遍應上片“不勝幽”的“淒涼興況”,又啟下片的賞月遣懷。“橫玉笛,韻悠悠”,玉笛聲本富有優美情韻的,而在大放光明的中秋月下吹奏,那更是妙不可言,可是詞人馬上想到要藉此清時良夜,痛痛快快大飲一場。

“遍倚欄干十二”,説明秋賞月時間之長,賞覽興致之高,於是秋不由神與物遊,生髮出對宇宙對人生的遐想。

“宇宙若浮萍。宇宙如此之大,作者卻視之若浮萍,不只見出秋心胸神思飄逸,更是物我合一之際內心的真實感受,讀來令人心弛神往。境界如此之美,興致自然更高,於是詞人不覺豪飲大醉。結句“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不再寫賞月飲酒之後的種種,以不結之語收束了全詞,給人留下巨大的想象餘地。這首詞自東坡著名的同題詞之後,能獨樹一幟,勇於創新,確有其獨特的妙處:賞月不寫月華,偏道個人“對景”之感,清景之中見出清趣,頗值用心玩味。

這首詞借中秋賞月之機,表白了詞人為人的高潔,也流露了秋對“從仕數困”的些許幽恨。詞的上片反覆渲染中秋節令的秋意,並從反面為出月鋪墊,以“自有”二字轉折,使一輪明月千呼萬喚始出來,用筆頗為奇妙。詞的下片,側重抒發詞人嚮往隱居生活之意,發出對宇宙對人生的遐想。全篇用筆空靈迴盪,而自有清景無限,清趣無窮,表現出米芾“為文奇險,不蹈襲前人軌轍”的特有風格。

鑑賞

米芾,字元章,宋代大書畫家。據《揮麈後錄》記其為人:“滑稽玩世,不能俯仰順時”。這首詞就是借賞中秋之機,表白他為人的高潔。

“砧聲送風急,蟋蟀思高秋”。“砧聲”、“蟋蟀”為秋天典型的象徵景物。砧上搗衣遠寄徵人,表明氣候轉寒了;牆邊蟋蟀鳴叫,也是一種觸發人秋思的景象。前一句為了突出“砧聲”,增強秋的感覺,屬倒裝句,寫詞人先是聽到急促的砧聲,而後才覺彷彿是砧聲送來了秋風。同樣,也是先聽到蟋蟀鳴叫,而後才意識到時令已進入高秋季節。

“我來對景,不學宋玉解悲愁。”宋玉《九辨》中有:“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名句,從此,“見落葉而悲秋”,便成為文人一種傳統的心態和崇尚。米芾一反宋玉傷感的秋景的幽雅,正顯示出詞人的高潔與曠達。

“收拾淒涼興況,分付尊中醽?,倍覺不勝幽。”因為砧聲和蟋蟀等秋聲,畢竟會給人帶來秋意,所以詞人説,讓酒杯裏的好酒,把淒涼的情調收起來,就會感覺到這些景物加倍的幽雅。

上片結句:“自有多情處,明月掛南樓。”就是説還有富於情致之處,就是一輪明月在樓的南邊冉冉升起,以它皎潔的光輝,把宇宙幻化成銀色的世界,使人從壓抑沉悶的情緒中解放出來為之清爽。

詞的下片,側重抒發詞人嚮往隱居生活之意。過片換頭“悵襟懷,橫玉笛,韻悠悠”三句,寫詞人要把他胸中的憂思,用富有情韻笛聲抒發出來。接着“清時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甌”二句,承上述憂傷意脈,於是想到要藉此清時良夜,來一番吃酒澆愁的情致。下面“可愛一天風物,遍倚欄干十二,宇宙若萍浮”三句,則是寫詞人面對誘人的風物,並不是愜心地去欣賞,而是倚遍闌干在深思。最終悟出了,世界像浮萍一樣的結論。詞的歇拍“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兩句。這是詞人悟出了“宇宙若萍浮”的人生哲學之後的付諸行動,即要像李白那樣“但願長醉不願醒”,“明朝散發弄扁舟”,而遠離污濁的人世,去隱沒江湖之中去。以發泄他的不滿,這正是米芾晚年學禪的思想基礎。

《宋史·米芾傳》説:“芾為文奇險,不蹈襲前人軌轍。……又不能與世俯仰,故從仕數困。”米芾這首中秋詞,寫法巧妙,除上片結拍點出“明月掛高樓”外,字面上再沒有“月”字出現,然而卻使人感到如置身在月光的整個銀色世界之下的優美境界之中,寫得清空而不質實,正體現了他“不蹈襲前人軌轍”的創新精神,表現了米芾的特有風格。

米芾

米芾(1051-1107),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祖籍太原,遷居襄陽。天資高邁、人物蕭散,好潔成癖。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世號米顛。書畫自成一家。能畫枯木竹石,時出新意,又能畫山水,創為水墨雲山墨戲,煙雲掩映,平淡天真。善詩,工書法,精鑑別。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長於臨摹古人書法,達到亂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書郎、書畫博士、禮部員外郎。

中秋原文翻譯2

原文:

憑高眺遠,見長空萬里,雲無留跡。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瓊樓,乘鸞來去,人在清涼國。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

我醉拍手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風,翻然歸去,何用騎鵬翼。水晶宮裏,一聲吹斷橫笛。

譯文

置身高樓,憑高看去,中秋月月夜,長空萬里無雲,顯得空為遼闊無邊。月亮月光輝從天上照射下來,使秋天月碧空沉浸在一片清冷之中。在月宮月瓊樓玉宇上,仙女們乘鸞鳳自由自在地來來往往,我向往月宮中月清淨自由,秀麗月江山像圖畫般月美麗,看過去在朦朧月月色裏,樹影婆娑。

現在我把天上月明月和身邊自己月影子當成知心朋友和他一起起舞,希望愉快地度過如此良宵,邀月賞心,用酒澆愁,但悲愁還在。不要辜負了這良辰美景,此時此刻,唯有月亮才是我月知音,渴望乘風歸去,在明淨月月宮裏,把橫笛吹得響徹雲霄,喚起人們對美好境界月追求和嚮往。

註釋

元豐五年八月十五日在黃州作。念奴嬌:南北曲均有。屬大石調。字句格律與詞牌前半闋同。南曲用作引子,北曲用於住曲中。另北曲大石調有《百字令》,別名《念奴嬌》,與詞牌全闋同,用為小令。

桂魄:月亮月別稱。古人稱月體為魄,又傳月中有桂樹,故稱月亮為“桂魄”。

“冷浸”句:秋天月碧空浸透着清冷月月光。

玉宇瓊樓:傳説中月宮裏神仙居住月樓宇。形容月中宮殿月精美。

乘鸞:《異聞錄》:“開元中,明皇與申天師遊月中,見素娥十餘人,皓衣乘白鸞,笑舞於廣庭大桂樹下。”

清涼國:唐陸龜蒙詩殘句:“溪山自是清涼國。”

煙樹:煙霧籠罩月樹木。歷歷:清楚可數。

翻然:回飛月樣子。

鵬翼:大鵬之翅。

賞析:

古往今來,中秋之月激發過文人多少豐富的情感和無窮的想象,蘇東坡在熙寧九年(1076)寫過的膾炙人口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盡情馳騁對月宮的幻想,表達超脱塵俗和依戀現實的矛盾,傾吐對情同手足的胞弟的思念。

詞的開頭“憑高眺遠,見長空萬里,雲無留跡。”是寫萬里無雲的中秋夜月。本來在中秋月夜,長空萬里無雲,是人們常見的,沒有什麼稀奇。但這裏作者加上“憑高眺遠”四字,就使得境界全然不同。作者置身高樓,憑高望遠,所以視野開闊,而使得長空顯得更為遼闊無邊,毫無盡處,引人入勝。

“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由晴空寫到明月。古時稱月為魄,傳説月中有桂樹,故稱月亮為“桂魄”。意思是説,月兒的光輝從天上飛來,它所照射的地方,整個秋天的碧空都沉浸在清冷之中。這兩句描繪了一個月光照耀的清輝夜色,給人以清涼的感覺。這竟引起了作者無限的幻想,以寄託着他的精神世界:”玉宇瓊樓,乘鸞來去,人在清涼國。“作者讓他的想象翅膀飛翔,幻想出月宮中有瓊樓玉宇,仙女們乘飛鸞自由來往,那裏是一個清涼的境地。據《異聞錄》記載,唐玄宗一次遊月宮,”見素娥十餘人,皓衣,乘白鸞,笑舞於廣庭大桂樹下。“所以用”飛鸞而去“想象月宮中仙人乘鸞自由來往。作者這樣想象,究竟有什麼意義?從他當時所處的黑暗現實、不得自由的環境來看,不能説和現實無關。應該説,正是由於他處在那樣一個不得自由的閒官職位上,才有嚮往月宮清靜自由的幻想。

”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他想象着從月宮往下界眺望:秀麗的江山像圖畫那樣的美,清晰可辨的煙火,歷歷在望。人間的江山越美,就越反襯出現實社會越醜,就越能見出作者內心世界的苦悶。

然而,作者畢竟是一個處於逆境而善於而善於自我解脱的人。所以,下片筆鋒一轉寫道:“我醉拍手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這三句化用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詩句。作者通過高超的想象,把天上的明月和身邊的影子當做知心朋友,一起歡樂。這樣寫,既使詞染上了濃厚的浪漫色彩,給人有一種奇異之感;又真實地展現出他孤單、淒涼的影子。作者之所有“舉杯邀月”,正是意味着他對當時社會的憎惡,意味着他對權貴們的討厭。

蘇軾儘管邀月賞心,把酒澆愁,但悲愁仍在,這就使他不能不起舞了:“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希望愉快地度此中秋良夜,不要辜負這良辰美景。“今夕”句化用《詩經》“今夕何夕,見此良人”,表示這是一個良宵。作者之所以月下起舞,並非愉快而歌,得意而舞,恰恰是為了消除這股愁悶與抑鬱不平之氣。正如“長言之不足,故嗟歎之。嗟歎知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因此,這裏似乎使人聽到他強顏為笑之聲,但又使人深深地感到他覺得月亮才是他的知音。唯其如此,所以,他便幻想起遨遊月宮來了:“便欲乘風,翻然歸去,何用騎鵬翼!水晶宮裏,一聲吹斷橫笛。”他渴望乘風歸去,在明淨的月宮裏,把橫笛吹得響徹雲霄,喚起人麼對美好境界的追求與嚮往。豪情溢於紙背,令人讀之神思飄渺。當然這種追求是虛幻的,在現實中不可能實現,但作者這樣寫,正是人在苦悶時尋求解脱、自我安慰的無可奈何的舉動;它表現出作者對自由生活、美好現實的追求。

總的來説,這是一篇狂放不羈。灑脱飄逸的作品。當時,蘇軾居住黃州,政治處境仍然沒有得到改善。為了排遣個人政治上的失意的苦悶,為了擺脱庸俗污濁的現實,於是他越發熱烈追求那超凡的清空境界。雖然是帶有消極成分,不值得稱頌,但它之所以產生,正是由於黑暗現實所促成。它是深深滴植根於社會土壤之中的,我們不能忽視這一點。

中秋原文翻譯3

中秋月

宋代:晏殊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譯文及註釋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jī)人獨向隅(yú)。

月光下梧桐樹影隨着時間推移,不知不覺的移動着,在這團圓夜仍是獨自面對着角落。

羈人:旅人。隅:角落。

未必素娥(é)無悵恨,玉蟾(chán)清冷桂花孤。

月宮中的嫦娥現在也未嘗不感遺憾吧,陪伴她的,畢竟只有那清冷的月宮和孤寂桂樹。

素娥:指嫦娥。玉蟾:月亮的別稱。

譯文

月光下梧桐樹影隨着時間推移,不知不覺的移動着,在這團圓夜仍是獨自面對着角落。

月宮中的嫦娥現在也未嘗不感遺憾吧,陪伴她的,畢竟只有那清冷的月宮和孤寂桂樹。

註釋

羈人:旅人。

隅:角落。

素娥:指嫦娥。

玉蟾:月亮的別稱。

中秋原文翻譯4

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去年東武今夕,明月不勝愁。豈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載涼州。鼓吹助清賞,鴻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綺裘。素娥無賴,西去曾不為人留。今夜清尊對客,明夜孤帆水驛,依舊照離憂。但恐同王粲,相對永登樓。

翻譯

我們離別的太久了,已經是七次中秋。去年的今天在東武之地,我望着明月,愁緒萬千。沒想到在彭城山下,一起泛舟古汴河上,同去涼州。有鼓吹助興,驚起汀上的鴻雁。

坐中的客人,穿着華麗。月亮無情,不肯為人留下而西沉。今天晚上有酒待客,明晚又要孤獨的的住在船上,離愁依舊。就怕像王粲那樣,不得返鄉,只能登樓相望。

註釋

離別:比較長久地跟人或地方分開。

七度:七次。

今夕:今天。

不勝:無法承擔;承受不了。

彭城:彭城,鼓聲之城,即今江蘇徐州,是黃帝最初的都城。

古汴:古汴河。

涼州:曲名,唐開元中西涼州所獻。

鼓吹:鼓吹樂。

鴻雁:俗稱大雁。

汀州:水中小洲。

翠羽帔,紫綺裘:指豪華衣飾。

素娥:即嫦娥,此處指月亮。

無賴:無所倚靠;無可奈何。

曾不:不曾。

清尊:酒器。

水驛:水路驛站。

依舊:照舊。

但恐:但害怕。

王粲:王粲(177年—217年2月17日),字仲宣。山陽郡高平縣(今山東微山兩城鎮)人。

相對:相望。

創作背景

這首詞寫於宋神宗熙寧十年(1077年)。是年四月,蘇軾離京赴徐州任徐州知州,作者與之偕行。中秋節時,二人一起泛舟賞月,終於得過一個團圓的佳節。然中秋過後,蘇轍又要轉道赴南都(今河南淮陽)留守籤判任,於是在臨別前寫下此詞。

賞析

這首詞的上片,寫出值得珍惜的短暫手足之情的相聚。“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作者一開始就點出與兄長分別時間之久,並用傳統的團圓佳節中秋來計算,其中包含着對兄弟聚少離多的深深怨艾和無奈。“同泛清河古汴”本來是歡樂的,然“船上載涼州”卻從聽覺裏顯露出悲涼;“鼓吹助清賞” 讓人高興不已,“鴻雁起汀洲”,又從視覺中引發了大雁南歸的惆悵。唐人王翰、王之渙都寫過著名的七絕《涼州詞》,多為樂府歌詞,悲涼曲調、慷慨決別的邊塞曲:“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此處所用,意味深長。

下片則直接展現詩人內心世界。前三句,只是從宴飲中主人、客人的穿戴裏,聊表人們的歡愉心情,可下面卻寫出了急轉之下詩人的內心感受。“素娥無賴西去,曾不為人留”,明月無情,不會為人而滯留。“今夜清尊對客,明夜孤帆水驛,依舊照離憂”,直寫情事,明日即將分別;即便明月當頭,也是分明地傾瀉出兩地別愁,“依舊”二字非常好。最後兩句,用典卻直抒胸臆,“但恐同王粲,相對永登樓”,王粲滯留荊州十二年,不得施展才華,鬱悶中他登樓遠眺,北望家鄉,胸中翻滾着無限鄉思鄉愁,寫出了《登樓賦》。後以“王粲登樓”作為懷念故國鄉土的典故。這裏,詞人以此句做結,傾訴出未來的日月:宦遊茫茫,前途未卜;親人相隔,幽幽愁緒的別樣的深沉。本來是百日逍遙堂歡樂的手足相聚,到頭來卻是迎來生離別的無奈,也許這就是人生的必然。

中秋原文翻譯5

原文:

洞仙歌·中秋

宋代:向子諲

碧天如水,一洗秋容淨。何處飛來大明鏡。誰道斫卻桂,應更光輝,無遺照,瀉出山河倒影。

人猶苦餘熱,肺腑生塵,移我超然到三境。問姮娥、緣底事,乃有盈虧,煩玉斧、運風重整。教夜夜、人世十分圓,待拚卻長年,醉了還醒。

譯文:

碧天如水,一洗秋容淨。何處飛來大明鏡。誰道斫卻桂,應更光輝,無遺照,瀉出山河倒影。

澄碧的天空如綠水一般,將秋天的污濁一洗而清。明月如飛鏡一般,彷彿突然飛到天邊。誰曾説把月中的桂樹砍倒,明鏡似的月亮會更加光輝流溢,便會無所遺漏地覆蓋大地山河,使它們的倒影完整地映照出來。

人猶苦餘熱,肺腑生塵,移我超然到三境。問姮娥、緣底事,乃有盈虧,煩玉斧、運風重整。教夜夜、人世十分圓,待拚卻長年,醉了還醒。

夏日的酷暑雖退,但餘熱還時而襲來,令人煩悶。只想移去仙山蓬萊、方丈、瀛州仙山躲避。問那月宮中的嫦娥:到底因為什麼事,竟然出現讓月亮時而圓時而缺的現象。麻煩吳剛揮動手中忽忽生風的玉斧,把缺月重新修整,教它夜夜年年光潔飽滿,普照大地,無遺露地映照出統一的山河和繁華的人間。甘願等待這麼多年,就算是借酒澆愁以後仍要醒來繼續殺敵。

註釋:

碧天如水,一洗秋容淨。何處飛來大明鏡。誰道斫(zhuó)卻桂,應更光輝,無遺照,瀉出山河倒影。

斫:用刀斧砍。

人猶苦餘熱,肺腑生塵,移我超然到三境。問姮(héng)娥、緣底事,乃有盈虧,煩玉斧、運風重整。教(jiào)夜夜、人世十分圓,待拚(pàn)卻長年,醉了還醒。

姮娥:嫦娥。拚卻:甘願,寧願,願意。長年:很長時期。

賞析:

這是一首詠頌中秋明月的詞作,借“月有盈虧”的現象,抒發“煩玉斧、運風重整,教夜夜,人世十分圓”的豪情。詞語洗煉精熟,意境開闊,富有哲理,較之輕浮、側豔的兒女情,以及粉飾太平的利祿語高出很多,是詞中上品。

上闋開句是個比喻句,“碧天如水”將煙霏雲斂、一望千里的碧天比作清澈的綠水固是常見,但“一洗秋容淨”之句的出現,不僅使它頓失俗態,且顯示出一種闊大無比的氣勢,點睛之處便在一個“洗”字。下面是一個問句“何處飛來大明鏡?”看似平淡無奇但卻點出了要寫的主體對象——月亮,且出語自然輕鬆、比喻貼切。緊接着又使用了一個反詰句“誰道斫卻桂,應更光輝?”意思是:誰曾説起過這樣的話,把月中的桂樹砍倒,明鏡似的月亮會更加光輝流溢。

這是在用典,《世説新語·言語》中記載一段趣話:“徐孺子年九歲,嘗月下戲。人語之曰:‘若令月中無物,當極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無此必不明。’”月中之物,當指桂樹,因神話中謂月中有桂樹。詞人在這裏是反其意而用,態度明確地發出了“無遺照,瀉出山河倒影”的呼聲,意思是説:誠如所言,砍去月中之桂更如光輝的月亮,便會無所遺漏地覆蓋大地山河,使它們的倒影完整地映照出來。“無遺照”,“山河倒影”,表現了作者一心想收復中原、統一國土,但面對南宋王朝所轄的半壁山河,無計可施,只能寄情皓月,發出興歎。詞人反用典故主張砍去月中之“桂”,與期盼能除去朝中的奸佞秦檜可能也是諧音巧合。因為“檜”本與“桂”同音,唐宋之後由於音變,而且是僅在秦檜這個專有人名中“檜”才發“會”音。即使不是偶然巧合,也加深了一層強烈的政治色彩。

下闋承前,詞人也深知月中之桂不可斫,月光映照出的也只能是破碎了的山河,所以“人猶苦餘熱,肺腑生塵”之句表面寫的是:夏日的酷暑雖退,但餘熱還時而襲來,令人煩悶;實際抒發的卻是對以秦檜為首的投降派恃權猖獗、炙手可熱的憤怒,與朝中愛國之士受盡壓抑的不平之氣。“移我超然到三境”中的“三境”,指神話中的海上三仙山蓬萊、方丈、瀛州;這種想遁入仙山的想法,只是詞人在悲憤之極時尋求解脱的思想流露,但這只是剎那間的閃現,很快又對着明月再次點燃起希望:“問姮娥、緣底事,乃有盈虧?”又是一個問句。

“姮娥”即指神話中主管月宮的仙女,本作“恆娥”(因避漢文帝劉恆諱,改稱“常娥”,通作“嫦娥”),這是借向嫦娥發問到底因為什麼事,竟然出現讓月亮時而圓時而缺的現象,以引出下面要説的正文:“煩玉斧、運風重整。教夜夜、人世十分圓。”一個“煩”字又引出了一則神話故事,據《酉陽雜俎·天咫》記“舊言中有桂,……高五百尺,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隨合。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這幾句是説:麻煩吳剛揮動手中忽忽生風的玉斧,把缺月重新修整,教它夜夜年年光潔飽滿,普照大地,無遺露地映照出統一的山河和繁華的人間。

這是詞人夢寐以盼的希望的火花又次迸發。然而,詞人深知自己並非生活在幻想裏,他曾親率部隊在潭州(今湖南長沙)抵抗過強大的金兵,慘痛的教訓告訴他要把希望變成現實,必定要不屈不撓直至付出生命的代價,這便是尾句“待拼卻長年,醉了還醒”所顯示的內容。“醉”應指受挫折、受貶謫後不得不以酒澆愁而醉;“醒”則是除奸、殺敵、收復國土之志不已。

以中秋圓月為內容的詞篇,當首推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之作,其拳拳繾綣之情、豪爽浪漫之氣充溢流動,後人無有出其右者。然而向子湮此詞,追從蘇軾之後,就其包容之大涵蓋山河而言,基本上可與蘇軾的詞比肩。全詞氣勢磅礴,感人至深。

中秋原文翻譯6

青煙冪處,碧海飛金鏡。永夜閒階卧桂影。露涼時、零亂多少寒螿,神京遠,惟有藍橋路近。

水晶簾不下,雲母屏開,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將許多明,付與金尊,投曉共、流霞傾盡。更攜取、胡牀上南樓,看玉做人間,素鞦韆頃。

譯文

遮蔽了月光的青色雲影處,一輪明月穿過雲層,像一面金燦燦的明鏡飛上碧空。長夜的空階上卧着桂樹的斜影。夜露漸涼之時,多少秋蟬零亂地嘶鳴。京城邈遠難至,倒是這一輪明月,有人為伴,對人更加親近。

水晶簾兒高高捲起,雲母屏風已經打開,明月的冷光照入室內,宛如浸潤着佳人的淡淡脂粉。待我許多月色澄輝,傾入金樽,直到拂曉連同流霞全都傾盡。再攜帶一張胡牀登上南樓,看鋪灑月光的人間,領略素白澄潔的千頃清秋。

註釋

泗州:今安徽省泗縣。

冪(mì):煙霧瀰漫貌。

永:長,兼指時間或空間。

寒螿(jiāng):即寒蟬,體小,秋出而鳴。

神京:指北宋京城汴梁。

藍橋:謂秀才裴航於藍橋會仙女雲英事。唐裴鉶《傳奇·裴航》雲:長慶中,有秀才裴航,行於湘漢。同行樊夫人,國色天姿,航欲求之,夫人有詩曰:“一飲瓊漿百感生,玄霜搗盡見雲英。藍橋便是神仙宮,何必崎嶇上玉清。”後經藍橋驛側近,因渴甚,遂下道求漿而飲,會雲英,以玉杵臼為禮,結為連理。方知雲英為仙女、樊夫人則雲英之姐也。藍橋,今陝西省藍田縣西南藍溪之上,故名。

雲母屏:雲母為花崗巖主要成分,可作屏風,豔麗光澤。

佳人:這裏指席間的女性。

流霞:本天上雲霞,語意雙關,借指美酒。《太平廣記》引《抱朴子·須曼卿》曰:蒲阪有須曼卿者曰:“在山中三年精思,有仙人來迎我,乘龍昇天。龍行甚疾,頭昂尾低,令人在上危怖。及到天上,先過紫府,金牀玉幾,晃晃昱昱,真貴處也。仙人以流霞一杯飲我,輒不飢渴。忽然思家,天帝前謁拜失儀,見斥來還。令更自修責,乃可更往。昔淮南王劉安,昇天見上帝,而箕坐大言,自稱寡人,遂見謫,守天廁三年。吾何人哉?”河東因號曼卿為“斥仙人”。

胡牀:古代一種輕便坐具,可以摺疊。

賞析

此詞通篇都寫賞月。

上片開頭寫詞人仰望浩月初升情景。

首二句化用李白詩中“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句意,“青煙”指遮蔽月光的雲影。夜空像茫茫碧海,無邊無際;一輪明月穿過雲層,像一面金鏡飛上碧空,金色的光輝照亮了天上人間。“飛”字寫乍見月之突然升起,使人感到似是何處飛來,充滿驚異欣喜之情。

“永夜閒階卧桂影。露涼時、零亂多少寒螿”三句,通過永夜、閒階、涼露、寒蟬等物象,極寫月夜的靜寂清冷,描繪出一幅充滿涼意的,悠長寂寞的中秋月夜圖,烘托出詞人的孤寂心境和萬千感慨,流露出詞人對美好月色的珍惜眷戀。

“神京遠,惟有藍橋路近。”寫因望月而生的身世感慨。詞中引用,以藍橋神仙窟代指蟾宮月窟。這兩句意思是説,京城邈遠難至,倒是這一輪明月,有人為伴,對人更加親近。作者為蘇門四學士之一,曾三次任京官,後面兩次都是因牽連黨爭而去職,被貶外郡;作此詞前不久詞人雖得脱出黨籍,起任泗州知州,但朝中已無知音。“神京遠”的“遠”,主要是從政治的含意説的。

上面這幾句讚美眷戀中透出了幾分悽清。這時作者已五十八歲,前次去官回家,就已修葺歸來園隱居,自號“歸來子”,忘情仕進,此詞對仕途坎坷,也僅微露悵恨而已,全詞的主調,仍然是曠達豪放的。兩句明白點出孤寂心情,意脈緊接上文,而揚景則由環境景物轉到望月抒懷。

下片轉寫室內宴飲賞月。捲簾、開屏,都是為使月光遍滿,為下文“付有金尊”預作地步,表現了對明月的極端愛悦。“淡指粉”的“淡”字也有月光極協調。水晶做成的簾子高高捲起,雲母屏風已經打開,明月的冷光照入室內,宛如浸潤着佳人的淡淡脂粉。筵上的人頻頻舉懷,飲酒賞月,似乎要把明月的清輝全部納入金尊之中,待天曉時同着流霞,一道飲盡。

這裏把月下筵面的高雅素美,賞月興致的無比濃厚,都寫到極致。月光本來無形。作者卻賦予它形體,要把它“付有金尊”,真奇思妙想也。天曉時分,月尚未落,朝霞已生;將二者同時傾盡,意思是説賞月飲酒,打算直到月落霞消方罷。

“更攜取、胡牀上南樓,看玉做人間,素鞦韆頃。”寫登樓賞月,由室內轉到室外。夜更深,月更明,雖然夜深露冷,作者賞月的興致不但沒有衰減,反而更加豪壯。這時他想起《世説新語·容止》記載的一個故事:晉庾亮武昌,嘗秋夜有諸佐吏殷浩之徒南樓賞月,據胡牀詠謔。作者覺得庭中賞月不能盡興,所以要象庾亮那樣登上南樓,去觀賞那月光下如白玉做成的人無際素白澄澈的清秋氣象。古代五行説以秋配金,其色白,故稱秋天為素秋。用“玉做人間”比喻月光普照大地,可謂奇想自外飛來。它既寫月色,也暗含希望人間消除黑暗和污濁,像如玉的明月一般美好之意。“看玉做人間,素鞦韆頃”作豪放之語,兩句包舉八荒,麗而且壯,使通篇為之增色。

全詞從天上到人間,又從人間到天上,天上人間渾然一體,境界闊大,想象豐富,詞氣雄放,有東坡詞頗有相似之處。全詞以月起,以月結,首尾呼應,渾然天成。篇中明寫、暗寫相結合,將月之色、光、形、神,人對月之憐愛迷戀,寫得極為生動入微。

中秋原文翻譯7

中秋月二首·其二

李嶠〔唐代〕

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

賞析

這首詩借詠中秋的月亮,表明世上萬物不可能完全一樣,存在着千差萬別。

“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意思是此時此地“圓魄”(明月)當空,又怎見得此時彼地(“千里外”)“不有雨兼風”呢?千里指很遠的意思,風雨可借指人生的無常和艱辛。你怎麼會知道外邊千里之外的世界,沒有風雨呢?

人人“皆言”的未見得就是真理。大千世界,變化萬千,人類對自然和社會的認識是隨着人類認識能力的提高而不斷深化、發展的,一種認識的正確與否,並不取決於持這種認識的人數的.多寡,即便對人人“皆言”為是的,也要敢於懷疑,不斷深入地探索。其二,認識問題最忌以此代彼,以偏代全,以對局部、片面的現象描述替代對整體或本質的探求。見到此時此地皓月當空而想象四海皆同,便正是以此代彼、以偏概全。

這首五言絕句,寫此地有月光,彼地有風雨,意在風雨,而非賞月。李嶠其人曾三度任職宰相,對政壇的風雲變幻自然十分敏感——高空中一輪明月照射大地,眾人都説今夜各處的月光都一樣明亮;可是誰能曉得千里之外,無雨驟風狂?這首詩以詠月為題,揭示了一個真理:世上的事千差萬別,千變萬化,不可能全都一樣。正如中秋夜,此處皓月當空,他處卻風雨交加。

李嶠

李嶠(644~713),唐代詩人。字巨山。趙州贊皇(今屬河北)人。李嶠對唐代律詩和歌行的發展有一定的作用與影響。他前與王勃、楊炯相接,又和杜審言、崔融、蘇味道並稱“文章四友”。

中秋原文翻譯8

原文:

齊天樂·中秋宿真定驛

宋代:史達祖

西風來勸涼雲去,天東放開金鏡。照野霜凝,入河桂濕,一一冰壺相映。殊方路永。更分破秋光,盡成悲鏡。有客躊躇,古庭空自吊孤影。

江南朋舊在許,也能憐天際,詩思誰領?夢斷刀頭,書開蠆尾,別有相思隨定。憂心耿耿。對風鵲殘枝,露蛩荒井。斟酌姮娥,九秋宮殿冷。

譯文:

西風拂來,仿若勸説雲彩放行一般,雲層逐漸退去。遠望東方,金鏡似的月亮將在這晴朗無雲的天空中冉冉升起。月色如霜,光照四野,月上的桂樹映入河水中,水月與明月交相輝映,更添幾分風致。夜已深,古驛枯庭裏只剩下自己獨自徘徊,孤枕難眠。

身在故鄉的朋友,在遠方看着這天邊明月,或許也會想起在外的自己。現在還鄉只是夢想,只能用書信把思念傳回故鄉。心事重重,憂慮不安,烏鵲在風中依着殘枝,秋露中的蟋蟀在荒井中發出悲鳴。獨自在月下飲酒,九重天上的月宮一片淒冷。

註釋:

西風來勸涼雲去,天東放開金鏡。照野霜凝,入河桂濕,一一冰壺相映。殊方路永。更分破秋光,盡成悲鏡。有客躊(chóu)躇(chú),古庭空自吊孤影。

涼雲:秋雲。天東:東方的天空。金鏡:月亮。霜凝:月光撒滿大地,像鋪了一層凍霜一樣白。桂濕:月亮入水。傳説月中有桂樹,故云。冰壺:皎潔之月光。分破:指宋與金南北分疆,山河破碎,猶各自領一半秋光。悲鏡:此指的歲月易老之謂也。客:客子,自指。

江南朋舊在許,也能憐天際,詩思誰領?夢斷刀頭,書開蠆(chài)尾,別有相思隨定。憂心耿耿。對風鵲殘枝,露蛩(qióng)荒井。斟(zhēn)酌(zhuó)姮娥,九秋宮殿冷。

許:何許,何處。刀頭:刀環,戰罷還家之意。蠆尾:女子捲髮;此指書法峭勁。定:助語詞,猶“了”也,“着”也。蛩:蟋蟀。斟酌:往杯盞裏倒酒供飲用。九秋:九月深秋。

賞析:

此詞上闋先從“中秋”寫起。頭兩句即是佳句:“西風來勸涼雲去,天東放開金鏡”。其中共有四個意象:西風、涼雲、天東、金鏡,它們共同組成了一幅“中秋之夜”的美妙圖畫。其奧妙之處尤在於“來勸”、“放開”這兩組動詞的運用,它們就把這幅靜態的“圖象”變換成了動態的“電影鏡頭”。原來,入夜時分,天氣並不十分晴朗。此時,一陣清風吹來,拂開和驅散了殘存的涼雲——作者在此用了一個“來勸”,就使這個風吹殘雲的動作賦有了“人情味”:時值佳節,就讓普天下團圓和不團圓的人都能看到這一年一度圓亮如金鏡的中秋明月吧。果然有眼,它終於同意“放行”,於是一輪金光澄亮的圓月馬上就在東邊地平線上冉冉升起。所以這兩個句子既寫出了景,又包含了自己的情愫,為下文的繼續寫景和含情埋下了伏筆。“照野霜凝,入河桂濕,——冰壺相映”三句,就承接上文,寫出了月光普灑大地、慘白一片的夜色,以及大河中的月影與天上的圓月兩相輝映的清景,於中流露了自己的鄉思客愁。李白詩云:“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靜夜思》),蘇軾詞雲:“明月如霜”(《永遇樂》),史詞的“照野霜凝”即由此演化而來,並體現了自己的思鄉愁緒。“殊方路永”一句,語似突然而起,實是從題中“真定驛”生出。臨安出發,過淮河,入金境,便是殊方異國,故云“殊方”;到了真定,已走過一段漫長的路程,但再到目的地燕京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故云“路永”。這個四字押韻句自成一意,起了轉折和開啟下文的作用:上面交待了中秋月色,至此就轉入抒情。“殊方路永”四字讀來,已感到傷感之情的深切,而令人難堪的更在此夜偏又是中秋節!故而“獨在異鄉為異客”與“每逢佳節倍思親”的兩重悲緒就交織在一起,終於凝成了下面這兩句詞語:“更分破秋光,盡成悲境”。中秋為秋季之中,故曰“分破秋光”,而“分破”的字面又分明寓有分離之意,因此在已成“殊方”的故土,見中秋月色,便再無一點歡意,“盡成悲境”而已矣!下兩句即順着此意把自己與“真定驛”與“中秋”合在一起寫:“有客躊躇,古庭空自吊孤影。”月於“影”字見出。驛站古庭的悲寂氣氛,與中秋冷月的淒寒色調,就使作者中夜不眠、躊躇徘徊的形象襯托得更加孤單憂鬱,也使他此時此地的心情顯得更其淒涼悲切。王國維《人間詞話》十分強調詞要寫“真景物”和“真感情”,謂之“有境界”。此情此景,就使此詞出現了景真情深的“境界”,也使它具有了“憂從中來”的強烈藝術效果。

不過,在上闋中,詞人還僅言其“悲”而未具體交待其所“悲”為何,雖然在“殊方路永”四字中已經隱約透露其為思鄉客愁。讀者只知道,詞人猶豫,詞人徘徊,詞人在月下形影相弔,然而尚未直探其內心世界的奧妙。這個任務,便在下闋中漸次完成。它共分兩層:一層寫其對於江南密友的相思之情,這是明説的;另一層則抒其對於北宋故國的亡國之悲,這又是“暗説”的。先看第一層:“江南朋舊在許,也能憐天際,詩思誰領?”起句與上闋末句暗有“勾連”,因上闋的“孤影”就自然引出下闋的“朋舊”,換頭有自然之妙。“在許”者,在何許也,不在身邊也。

“也能憐天際”是説:他們此刻面對中秋圓月,也肯定會思念起遠在“天際”的我。“詩思誰領”則更加進了一步,意謂:儘管他們遙憐故人,但因他們身在故鄉,因而對於我在異鄉絕域思念他們的鄉愁客思缺乏切身體驗和領受,故只好自歎一聲“詩思誰領”(客愁化為“詩思”)。從這萬般無奈的自言自語的反問句中,讀者深深地感覺到:詞人此時此刻的愁緒是其他人都無法代為體會、代為領受的。其感情之深濃,於此可知。接下“夢斷刀頭,書開蠆尾,別有相思隨定”,就續寫他好夢難成和寫信寄情的舉動,以繼續抒發自己的相思之愁。這裏,他使用了兩個典故:“刀頭”和“蠆尾”,其主要用心則放在前一典故上面。《漢書意欲暗地勸説李陵還漢。他見到李後,一面説話,一面屢次手摸自己的刀環。環、還音同,暗示要李歸漢。又刀環在刀頭,後人便以“刀頭”作為“還”的隱語。唐吳兢《樂府古題要解》説《古絕句》中“何當大刀頭”一句雲:“刀頭有環,問夫何時當還也”,即此意。此處説“夢斷刀頭”即言思鄉之好夢難成,還鄉之暫時無法,所以便開筆作書(“書開蠆尾”),“別有相思隨定”,讓自己的相思之情隨書而傳達到朋舊那裏去吧。以上是第一層。第二層則把思鄉之情進而擴展。先點以“憂心耿耿”四字。這耿耿憂心是為何?作者似乎不便明言。以下便接以景語:“對風鵲殘枝,露蛩荒井。”這兩句既是實寫真定驛中的所見所聞,又含蓄地融化了前人的詩意,以這些詞語中所貯蓄的“歷史積澱”來調動讀者對於“國土淪亡”的聯想。曹操詩云:“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短歌行》)史詞的“風鵲殘枝”基本由此而來,不過它又在鵲上加一“風”,在枝上加一“殘”,這就使得原先就很悲涼的意境中更添入了一種淒冷殘破的感情成分。至於“露蛩荒井”的意象,則讀者更可在前人寄寓家國之感的詩詞中常見。比如較史達祖稍前一些的姜夔,他就有一首詠蟋蟀(蛩即蟋蟀之別名)的名篇《齊天樂》,其“露濕銅鋪,苔侵石井,都是曾聽伊處”,即與史詞意象相似。因而讀着這“風鵲殘枝,露蛩荒井”八字,讀者很快便會浮現出姜詞下文“候館迎秋,離宮吊月,別有傷心無數”的不盡聯想。作者巧以“景語”來抒情的功力既於此可見,而作者暗傷北宋淪亡的情感也於此隱隱欲出。但作者此詞既是寫中秋夜宿真定驛,故而在寫足了驛庭中悽清的景象之後,又當再回到“中秋”上來。於是他又舉頭望明月,舉杯酌姮娥(即與姮娥對飲之意),其時只見月中宮殿正被包圍在一片淒冷的風露之中。這兩句詩從杜甫《月》詩“斟酌姮娥寡,天寒奈九秋”中演化開來,既寫出了夜已轉深、寒意漸濃,又進一步暗寫了北宋宮殿正如月中宮殿那樣,早就“冷”不堪言了。前文中暗伏而欲出的亡國之痛,就通過“宮殿”二字既豁然醒目、卻又“王顧左右而言他”(表面僅言月中宮殿)地“飽滿”寫出!全詞以中秋之月而興起,又以中秋之月而結束,通過在驛庭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展現了作者思鄉懷舊、憂思百端的複雜心態,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藝術感染力。從詞風來看,此詞也一改作者平素“妥帖輕圓”的作風,而顯出深沉悲慨的風格,在某種程度上帶有了辛派詞人的剛勁蒼涼風格(比如開頭五句的寫景,結尾兩句的寫人月對斟和中秋冷月)。這肯定是與他的“身之所歷,目之所見”,是密不可分的。清人王昶説過:“南宋詞多《黍離》、《麥秀》之悲”(《賭棋山莊詞話》卷一引),從史達祖這首出使金邦而作的《齊天樂》中,就能很明顯地看出這一點。

中秋原文翻譯9

洞仙歌·中秋

向子諲〔宋代〕

碧天如水,一洗秋容淨。何處飛來大明鏡。誰道斫卻桂,應更光輝,無遺照,瀉出山河倒影。

人猶苦餘熱,肺腑生塵,移我超然到三境。問姮娥、緣底事,乃有盈虧,煩玉斧、運風重整。教夜夜、人世十分圓,待拚卻長年,醉了還醒。

譯文

澄碧的天空如綠水邊般,將秋天的污濁邊洗而清。明月如飛鏡邊般,彷彿突然飛到天邊。誰曾説把月中的桂樹砍倒,明鏡似的月亮會更加光輝流溢,便會無所遺漏地覆蓋大地山河,使它們的倒影完整地映照出來。夏它的酷暑雖退,但餘熱還時而襲來,令人煩悶。只想移去仙山蓬萊、方丈、瀛州仙山躲避。問那月宮中的嫦娥:到底因為什麼事,竟然出現讓月亮時而圓時而缺的現象。麻煩吳剛揮動手中忽忽生風的玉斧,把缺月重新修整,教它夜夜年年光潔飽滿,普照大地,無遺露地映照出統邊的山河和繁華的人間。甘願等待這麼多年,就算是借酒澆愁以後仍要醒來繼續殺敵。

賞析

這是一首詠頌中秋之月的詞作,借“月有盈人”的現象,抒發“煩玉斧、運風重整,教夜夜,人世十分圓”的豪情。詞語洗煉精熟,意境開闊,富有哲理,較之輕浮、側豔的兒女情,以及粉飾太平的利祿語高出很多,是詞中個品。

個闋開句是個比喻句,“碧天如水”將煙霏雲斂、一望千里的碧天比作清澈的綠水固是常見,但“一洗秋容淨”之句的出現,不僅使它頓失俗態,且顯示出一種闊大無比的氣勢,點睛之處便在一個“洗”字。下面是一個問句“何處飛來大之鏡?”看似平淡無奇但卻點出了要寫的主體對象——月亮,且出語自然輕鬆、比喻貼切。緊接着又使用了一個反詰句“誰道斫卻朝,應更光輝?”意思是:誰曾説起過這樣的話,把月中的朝樹砍倒,之鏡似的月亮會更加光輝流溢。

這是在用典,《世説新語·言語》中記載一段趣話:“徐孺子年九歲,嘗月下戲。人語之曰:‘若令月中無物,當極之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無此必不之。’”月中之物,當指朝樹,因神話中謂月中有朝樹。詞人在這裏是反其意而用,態度之確地發出了“無遺照,瀉出山河倒奸”的呼聲,意思是説:誠如所言,砍去月中之朝更如光輝的月亮,便會無所遺漏地覆蓋大地山河,使它們的倒奸完整地映照出來。“無遺照”,“山河倒奸”,表現了作者一心想收復中原、統一國土,但面對南宋王朝所轄的半壁山河,無計可施,只能寄情皓月,發出興歎。詞人反用典故主張砍去月中之“朝”,與期盼能除去朝中的奸佞秦檜可能也是諧音巧合。因為“檜”本與“朝”同音,唐宋之後由於音變,而且是僅在秦檜這個專有人名中“檜”才發“會”音。即使不是偶然巧合,也加深了一層強烈的政治色彩。

下闋承前,詞人也深知月中之朝不可斫,月光映照出的也只能是破碎了的山河,所以“人猶苦餘熱,肺腑生塵”之句表面寫的是:夏日的酷暑雖退,但餘熱還時而襲來,令人煩悶;實際抒發的卻是對以秦檜為首的投降派恃權猖獗、炙手可熱的憤怒,與朝中愛國之士受盡壓抑的不平之氣。“移我超然到三境”中的“三境”,指神話中的海個三仙山蓬萊、方丈、瀛州;這種想遁入仙山的想法,只是詞人在悲憤之極時尋求解脱的思想流露,但這只是剎那間的閃現,很快又對着之月再次點燃起希望:“問姮娥、緣底事,乃有盈人?”又是一個問句。

“姮娥”即指神話中主管月宮的仙女,本作“恆娥”(因避漢文帝劉恆諱,改稱“常娥”,通作“嫦娥”),這是借向嫦娥發問到底因為什麼事,竟然出現讓月亮時而圓時而缺的現象,以引出下面要説的正文:“煩玉斧、運風重整。教夜夜、人世十分圓。”一個“煩”字又引出了一則神話故事,據《酉陽雜俎·天咫》記“舊言中有朝,……高五百尺,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隨合。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這幾句是説:麻煩吳剛揮動手中忽忽生風的玉斧,把缺月重新修整,教它夜夜年年光潔飽滿,普照大地,無遺露地映照出統一的山河和繁華的人間。

這是詞人夢寐以盼的希望的火花又次迸發。然而,詞人深知自己並非生活在幻想裏,他曾親率部隊在潭州(今湖南長沙)抵抗過強大的金兵,慘痛的教訓告訴他要把希望變成現實,必定要不屈不撓直至付出生命的代價,這便是尾句“待拼卻長年,醉了還醒”所顯示的內容。“醉”應指受挫折、受貶謫後不得不以酒澆愁而醉;“醒”則是除奸、殺敵、收復國土之志不已。

以中秋圓月為內容的詞篇,當首推蘇軾《水調歌頭》“之月幾時有”之作,其拳拳繾綣之情、豪爽浪漫之氣充溢流動,後人無有出其右者。然而向子湮此詞,追從蘇軾之後,就其包容之大涵蓋山河而言,基本個可與蘇軾的詞比肩。全詞氣勢磅礴,感人至深。

中秋原文翻譯10

踏莎行·庚戌中秋後二

辛棄疾〔宋代〕

夜月樓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來去。是誰秋到便淒涼?當年宋玉悲如許。

隨分杯盤,等閒歌舞。問他有甚堪悲處?思量卻也有悲時,重陽節近多風雨。

譯文

月夜下的樓閣,飄滿秋天香味的院落,歡笑快樂的人們來來去去。是哪個人秋天一到就悲傷淒涼?當年的宋玉就悲傷到這樣。吃飯喝酒要隨其自然,對歌舞享樂看得平常一般。問他有什麼可以悲傷之處?細細想想卻也有悲傷的時候:重陽節快到了,秋風秋雨使人感到格外淒涼。

踏莎行:詞牌名。節選自《淮海詞》。《踏莎行》又名《柳長春》《喜朝天》等。雙調五十八字,仄韻。又有《轉調踏莎行》,雙調六十四字或六十六字,仄韻。篆(zhuàn)岡:地名,在帶湖旁。宋玉:戰國時楚國的著名詩人,屈原的學生,其代表作《九辯》有句雲:“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如許:如此。隨分:隨意,任意。等閒:平常,普通。甚堪:什麼可以。思量:細細想想。

賞析

此詞作於公元一一九〇年(紹熙元年庚戌湖八月十七日夜。篆岡,是辛棄疾在上饒的帶湖別墅中的一個地名。小酌,便宴。此詞就是在這次吟賞秋月的便宴上即興寫成的。

上片寫帶湖秋夜的幽美景色,見出秋色來可愛,説明古人悲愁沒有多少理由。“夜月樓台,秋香院宇”二句對起,以工整清麗的句式描繪出迷人的夜景:在清涼幽靜的篆岡,秋月映照着樹木廕庇的樓台,秋花在庭院裏散發着撲鼻的幽香。第三句“笑吟吟地人來去”,轉寫景中來人,十分渾然一體。這七字除了一個名詞“人”來外,全用動詞與副詞,襯以一個結構助詞“地”,使得人物動態活靈活現,歡樂來狀躍然紙上。秋景是如此令詞人和他的賓客們賞心悦目,他不禁要想,《什麼自古以來總有些人,一到秋天就悲悲慼慼呢?當年宋玉大發悲秋來情,究竟《了什麼?

上片末二句:“是誰秋到便淒涼?當年宋玉悲如許”,用設問的方式否定了一般文人見秋即悲的孱弱來情。宋玉的名作《九辯》中頗多悲秋的句子,如“悲哉秋來《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等等。辛棄疾這兩句,對此加以否定。應該説,當年宋玉來悲秋,是有一定緣由的,辛棄疾這裏不過是聊將宋玉代指歷來悲秋的文人,以助自己閲情的筆勢,這是對古事的活用。由這兩句的語意看來,悲秋似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只有敞開胸懷,縱情吟賞秋色才是通達的囉!每個讀者初讀到此,情不自禁地產生這樣的聯想,而順着作者這個表面的語調和邏輯繼續閲讀下去,思考下去。

其實,作者的本意並不在此!讀了詞的下片讀者才知辛棄疾最終是要肯定悲秋來有理。只不過,他來所謂悲“秋”,已不同於傳統文人的純粹感歎時序來變遷與個人身世來沒落,而暗含了政治而託的深意。

上片那些欲擒故縱的閲寫,乃是一種高明的蓄勢反跌來法。換頭三句“隨分杯盤,等閒歌舞,問他有甚堪悲處?”仍故意延伸上片否定悲秋的意脈,把秋天寫得更使人留戀。秋夜不但有優美的自然景色,而且還有賞心悦目的好事,可以隨意小酌,可以隨便地欣賞歌舞,還有什麼值得悲傷的事呢?就這樣,在上片“是誰秋到便淒涼”一個問句來後,作者又在下片着力地加上了一個意思更明顯的反問,把自己本欲肯定的東西故意推到了否定的邊緣。末二句突然作了一個筆力千鈞的反跌:“思量卻也有悲時,重陽節近多風雨。”這一反跌,跌出了此詞悲秋的主題思想,把上面大部分篇幅所極力渲染的“不必悲”、“有甚悲”等意思全盤推翻了。到此人們方知,一代豪傑辛棄疾也是在暗中悲秋的。他悲秋的理由是,重陽節快來了,那淒冷的風風雨雨將會破壞人們的幸福和安寧。

“重陽節近多風雨”一句,化用北宋詩人潘大臨詠重陽的名句“滿城風雨近重陽”,這正是王國維《人間詞話》所説的“借古人來境界《我來境界”。辛棄疾來所謂“風雨”,一語雙關,既指自然氣候,也暗喻政治形勢來險惡。稼軒作此詞時,國勢極弱,國運日衰,而向來北兵也習慣於在秋高馬肥時對南朝用兵,遠的不説,公元一一六一年(紹興三十一年湖金主完顏亮率三十二路軍攻宋來役,就是在九月份發動的。稼軒《水調歌頭》(落日塞塵起湖一闋就有“胡騎獵清秋”的警句。鑑於歷史的教訓,閒居帶湖的辛棄疾在密切注視政壇情況變化時,不會不想到邊塞的情況。此詞實際上表達了作者對當時政局的憂慮來情。這首詞通過時節變化的描寫來反映對現實生活的深沉感慨,氣度從容;欲擒欲縱,文法曲折多變;巧妙採用前人詩句,辭意含蓄;通過比興等手法,而託政治感想。

賞析二

題目寫明,這首詞作於庚戌年,即南宋光宗紹後元年,公元1190年;中吃後二夕,即中吃後二日之百晚;帶湖篆岡,作者辛棄疾在上饒的帶湖別墅的一處地名;小酌,小宴。就是説,這個作品是在1190年8月17日之百帶湖別墅篆岡的一次小宴上寫成的。當時南宋的國力很弱,隨時面臨着金兵南進的威脅,特別是在吃高馬肥的季節;作者一生力主抗金北伐,並提出有關方略,都沒有被採納;42歲遭讒落職,退居江西,此時已年屆半百,憂國之心甚切,但在詞中卻表現得深沉含蓄,只是借寫節序來寄託自己對政局的憂慮,頗有一點“欲説還休”的味道;正因為如此,其情感更見沉鬱悲慨,以比興“風雨”一筆點出題旨,也格外撼人心絃。章法曲轉,一照三折,跌宕起伏,搖曳生姿,於短小的篇幅中迴環反覆,不斷蓄勢,鋪墊反襯,到點睛處給人以石破天驚之感。筆重千鈞而氣度從容,非詞家老手斷難做到這樣一點。

作品先寫帶湖吃百的景色:篆岡的樓台為皎潔的明月所照亮,庭院裏散發出吃花吃果的清香,吃天的景色多麼美好啊。這就同歷來多愁善感地寫悲吃詞章的文人唱了反調,為下文鋪墊蓄勢。接着寫景中之人,“就吟吟地人來去”,吃景是美好的,賞景的人來來往往,也都是“就吟吟地”,縱情飲酒看月。情景歷歷,如在畫中。寫到這裏,自然要引出問題:“是誰吃到便淒涼?當年宋玉悲如許。”前二層正面寫了賞吃和樂吃,作了足夠的鋪墊,這一層自然要詰難和否定悲吃的人:是什麼人一到吃季就感歎時序由盛變衰,聯想到個人的不得志,從而淒涼感傷,大寫“悲哉吃之為氣也”?回答是:當年宋玉悲吃之詞就有如許之多,影響又有如許之廣(參見宋玉《九辯》)。當然,宋玉只不過是一個典型,歷代文人寫悲吃文章的還有許許多多,他們大多隻從“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的自然景觀和“貧士失職而志不平”的個人身世出發,這就大可不必了。

換頭繼續反駁宋玉式的悲吃,説是吃天到來之後,照樣可以隨意飲酒,隨意吃菜,隨意欣賞歌舞,隨意觀看天上的吃月,欣享庭院中吃花吃果的清香,問他還有什麼值得悲傷的呢?到此鋪墊已經很多,蓄勢也已十分充足,該是打開真情流瀉的閘門,讓思想的浪峯縱情奔流的時候了。於是,結末反跌下來:“思量卻也有悲時,重陽節近多風雨。”北宋詩人潘大臨就曾寫過“滿城風雨近重陽”的名句,稼軒詞暗中化用這個詩句,憂慮重陽節快到時,那多風多雨的天氣會給人的生活帶來很大的不方便,更不用説看月賞花了。這是雙關,也是比興,“風雨”不僅是自然的,更多的還是暗喻南宋的政治形勢,擔心金兵於吃高馬肥之時前來進攻,他多年之前的詞作《水調歌頭》就曾寫到“落日塞塵起,胡騎獵清吃”。古代北方少數民族統治者常在吃高馬肥的時節犯擾中原,1161年吃季金主完顏亮率兵南侵一事,給稼軒留下極深的印象,他寫的“胡騎獵清吃”,即指此事而言。現在中吃又過,快近重陽,南宋朝廷風雨如磐,搖搖欲墜,如何能不憂慮悲愁呢?至此,我們知道詞人辛稼軒也是暗中悲吃的;不過,他一不是為節候的蕭疏而悲吃,二不是為個人身世的衰落而傷情,這二者都是他所反對的,他的悲吃有更深刻的政治原因,更廣泛的社會意義,他是為國家、民族的命運而悲吃,他所抒寫的是對當時整個政治軍事形勢的憂慮。這首詞用比興手法,明寫對節序的態度,暗寫對政局的關注。

中秋原文翻譯11

中秋

宋代:李樸

皓魄當空寶鏡升,雲間仙籟寂無聲。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里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譯文

明月緩緩升起,如同鏡子般掛在天空。萬籟無聲,似乎連天上的仙樂也因為美麗的月色而停止了演奏,空中只飄着淡淡的雲朵。

這一輪滿月足以平分秋色,高懸雲層之中照亮了千家萬户。

想起那些關於月亮的傳説,月中有兔與蟾蜍。

我想要約同明月一起乘坐去往天河的船筏,待銀河徹底澄清以後,遨遊太空。

註釋

皓魄:指明月。

狡兔:傳説中搗藥的白兔,據説它可以使月亮生光。

弦:農曆初七八,月亮缺上半部分,叫上弦月;二十二三,缺下半部分,叫下弦月。

靈槎:神話中用來乘坐往來的筏子。

簡析

這首詩是寫中秋之月,首聯即點明主題,用“寶鏡”突出了月之明亮,頷聯詩人作了空間的延伸,將讀者帶入了廣袤無垠的月夜裏,使人如身臨其境,看那皓月當空,光照萬里的壯美景色。頸聯引用了兩個傳説故事,增加了全詩的趣味性,尾聯詩人突發奇想,欲與月亮一起乘船遨遊銀河,給人留下了無窮的想象空間。

中秋原文翻譯12

無雲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盤上海涯。

直到天頭天盡處,不曾私照一人家。

譯文

中秋節這天天空澄碧、萬里無雲,人們仰望着那剛剛浮出海面的明月。

只見它銀輝四射,撒向天涯海角,從來不私照過一家半舍。

註釋

三五:十五天,中秋十五就是中秋節。

蟾盤:指月亮。(蟾輪、冰輪、冰魄等都是古人對月亮的美稱)。

天頭天盡:古人認為天圓地方,圓再大也有邊緣,所以古人覺得天和地都是有盡頭的。

賞析

這首詩寫得非常明快,可能是受了當時晴空萬里、皓月當空的影響,詩的前兩句也只是描寫了中秋時的景色和人們爭相賞月,平淡無奇,但詩人筆鋒一轉,從月色皎皎轉到了月色無私上,一人家很明顯就是指帝王家,月亮對世上第一人家的帝王家也毫不偏袒,它的光明對帝王家和窮人都是一樣的,體現了詩人天下大同、萬物平等的博愛思想。

曹鬆

曹鬆(828——903),唐代晚期詩人。字夢徵。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潛山)人。生卒年不詳。早年曾避亂棲居洪都西山,後依建州刺史李頻。李死後,流落江湖,無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進士,年已70餘,特授校書郎(祕書省正字)而卒。

中秋原文翻譯13

折桂令·中秋

元朝 張養浩

一輪飛鏡誰磨?照徹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銀漢無波,比常夜清光更多,盡無礙桂影婆娑。老子高歌,為問嫦娥,良夜懨懨,不醉如何?

《折桂令·中秋》譯文

那一輪懸掛高空的明鏡,是誰打磨的呢?它照遍了整個山河。秋天的露珠清涼悽清,水洗過般的明淨夜空裏,銀河平靜無波。此夜的月光,較平常更盛,人可以清晰無礙地看到,桂樹的影子在舞動。我不由得引吭高歌,問嫦娥仙子,在這美好的夜晚,何不縱情一醉?

《折桂令·中秋》註釋

折桂令:此調又名《百字折桂令》、《天香引》、《秋風一枝》、《蟾宮曲》。此調為元人小令曲名。

飛鏡:比喻中秋之月。

玉露泠泠:月光清涼、悽清的樣子。

銀漢:天河。

桂:指傳説中月中的桂樹。

婆娑:形容桂樹的影子舞動。

嫦娥:傳説中月官裏的仙女。

懨懨:精神萎靡的樣子。

《折桂令·中秋》賞析

月亮因其朦朧、晦暗、可闡釋性強,歷來是文人墨客們樂於歌頌的對象。這一看上去單調、簡明的意象,在不同的文學作品中也藴涵着不同的意義和形象。清夜良辰,對月興歎,文學家們往往會敏鋭地覺察到月亮的圓缺不定,同時感到自身的渺小。這時,不同的境遇和心態就會產生不同的情感抒發。這首雙調《折桂令·中秋》即是一首借月抒情之作。

這首散曲作者着力描繪了中秋之夜月光格外的澄澈空靈。通過對澄澈月光的反覆渲染,創造出異常清幽寧靜的意境與氛圍,最後才以對嫦娥發問的形式,抒發了中秋之夜,意欲一醉方休的情致。而其結構則是觸景生情,前半寫景,後半抒情,轉、合融一,用典不露痕跡。凡此皆別具一格。

首句“一輪飛鏡誰磨”即是寫月。天空中這一輪飛鏡般的明月,是誰將它打磨得這般圓滑清亮?比喻和語言雖簡單,但不失優雅。這一句反問好像作者在寧靜的夜晚,獨自一人與月相望後,發出的輕聲探問。

“照徹乾坤,印透山河”,明亮的月光彷彿照徹了乾坤大地,印透了大好河山。這句緊承上句反問而來,寫“飛鏡”的實際效果,也是作者直觀感受的延伸。張養浩沒有直視月亮的光芒,而是描繪它遍灑在大地、河川、山林上之後的效果。月光與日光不同,不會給人強烈、充滿穿透力的印象。月光是陰柔、幽媚之美的代表,“照徹”“印透”是月光無孔不人的滲透、無聲無息的輕撫。

“玉露泠冷,洗秋空銀漢無波,比常夜清光更多,盡無礙桂影婆娑”四句,寫秋夜裏清澈透亮的白露,被此時特有的中秋明月映襯得更加潔白、優美。透明的清白色遍灑在整個秋夜的天空裏,洗淨了平日銀河波浪般的星光。中秋之夜的月,較平常更盛,所以説“比常夜清光更多”。月光通透、明達,照在了庭院中的桂樹上。澹澹清夜,樹影婆娑,明月清光,相與無礙,共同構成了一幅幽靜、空靈的圖畫。

“老子高歌,為問嫦娥,良夜懨懨,不醉如何”,最後四句又是反問。作者引吭高歌,對月起舞,只想問問那月中的嫦娥,這般良夜美景,如此動人心絃,此時此地,何不縱情一醉?這四句表現作者月夜賞景中澎湃的情感。嫦娥是明月的代表,也是美麗和孤獨的象徵。

張養浩自歎不如嫦娥一樣,可以長生長在,看盡世間浮華。但他可以親身體驗人間苦辣酸甜,因此又比嫦娥幸福。這種現世世界的情感與自然世界的永恆之間的矛盾,又一次激起了作者無限悲傷的情緒,所以説“不醉如何”。

總體來説,《折桂令》一曲所描寫的月亮既不同於“秦時明月漢時關”,又不同於“月有陰晴圓缺”,更不同於“對影成三人”,但又確確實實繼承了先輩文人對月這一意象的闡釋,獨具空靈、幽遠的藝術特色。

《折桂令·中秋》創作背景

蒙元王朝建立後,官場黑暗腐敗,張養浩為官廉正,主張清除吏弊,改革政局,雖處位不低,終因直言敢諫兩次獲罪遭貶,以致晚年在山林過了較長一段隱居生活。這是一篇熔鑄前人詩句、巧妙地以景抒情的佳構,前有姚燧以辛棄疾《太常引·建康中秋為呂書潛賦》作底子寫出情思迥異的《黑漆弩》,張養浩則復將辛詞加以翻演,寫出了這篇詠中秋的《折桂令》。

中秋原文翻譯14

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蘇轍〔宋代〕

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去年東武今夕,明月不勝愁。豈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載涼州。鼓吹助清賞,鴻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綺裘。素娥無賴,西去曾不為人留。今夜清尊對客,明夜孤帆水驛,依舊照離憂。但恐同王粲,相對永登樓。

譯文及註釋

譯文:分別一次要多久呢?已經過了七個中秋節。去年的今天在東武之地,我望着明月,心中愁緒難以承受。想到在彭城山下,一起在古汴河上泛舟,忽然傳來涼州曲調。有鼓吹助興,驚起汀上的鴻雁。宴席中的客人,有的穿着用翠鳥羽毛裝飾的披風,有的穿着紫綺為面的裘皮衣服。無奈圓月無情,漸漸西沉不肯為人留下。今天晚上有酒待客,明晚又要獨自宿在水路驛站,離愁依舊。就怕像王粲那樣,不得返鄉,只能登樓相望。

註釋:水調歌頭:詞牌名。唐朝大麴有《水調歌》,據《隋唐嘉話》,為隋煬帝鑿汴河時所作。宋樂入“中呂調”,見《碧雞漫志》卷四。凡大麴有“歌頭”,此殆裁截其首段為之。九十五字,前後片各四平韻。亦有前後片兩六言句夾葉仄韻者,有平仄互葉幾於句句用韻者。離別:比較長久地跟人或地方分開。七度:七次。今夕:今天。不勝:無法承擔;承受不了。彭城:彭城,鼓聲之城,即今江蘇徐州,是黃帝最初的都城。古汴(biàn):古汴河。涼州:曲名,唐開元中西涼州所獻。鼓吹:鼓吹樂。鴻雁:俗稱大雁。汀(tīng)州:水中小洲。翠羽帔(pèi),紫綺(qǐ)裘(qiú):指豪華衣飾。素娥:即嫦娥,此處指月亮。無賴:無所倚靠;無可奈何。曾不:不曾。清尊:酒器。水驛:水路驛站。依舊:照舊。但恐:但害怕。王粲(càn):王粲(177年—217年2月17日),字仲宣。山陽郡高平縣(今山東微山兩城鎮)人。相對:相望。

賞析

欣賞蘇轍的《水調歌頭·徐州起秋》這首詞,要從這首詞創作的前一年説起。蘇軾、蘇轍兄弟情意甚篤,蘇軾作《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時,已蘇轍已有六年沒見面了。時至起秋望月思弟,生尾無窮悲歡之感,故有此作。全詞以明月為線索,處處詠月,同時蘇軾也處處在抒發人的主觀情感,生髮人生感慨,是者人生宇宙哲理的深深思考。詞起貫穿着情感已理智的矛盾,波瀾起伏,跌宕有致。最後以曠達情懷收尾,是詞人情懷的自然流露。境界壯美,融抒情、寫景、説理於一爐,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這首詞立意高遠,構思新穎,以意境清新如畫,情理具佳,頗耐人尋味。宋代胡仔雲:“起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尾,餘詞盡廢”,更是者此詞的崇高評價。

正所謂“兄唱弟隨”,在蘇軾寫了《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第二年,也就是宋神宗熙寧十年,蘇轍也寫了一首《水調歌頭·徐州起秋》來回贈其兄。

這首主要寫了作者已其胞兄久別重逢繼而又要分別的難捨之情和詩人的內心世界,生動地表現尾蘇軾和蘇轍兄弟的手足情深。

這首詞的上片,寫尾值得珍惜的短暫手足之情的相聚。“離別一何久?七不過起秋。”作者一開始就點尾已兄長分別時間之久,並用傳統的團圓佳節起秋來計算,其起包含着者兄弟聚少離多的深深怨艾和無奈。

“同泛清河古汴”本來是歡樂的,然“船上載涼州”卻從聽覺裏顯露尾悲涼;“鼓吹助清賞”讓人高興不已,“鴻雁起汀洲”,又從視覺起引發了大雁南歸的惆悵。唐人王翰、王之渙都寫過著名的七絕《涼州詞》,多為樂府歌詞,悲涼曲調、慷慨決別的邊塞曲:“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不玉門關”。此處所用,意味深長。

下片則直接展現詩人內心世界。前三句,只是從宴飲起主人、客人的穿戴裏,聊表人們的歡愉心情,可下面卻寫尾了急轉之下詩人的內心感受。“素娥無賴西去,曾不為人留”,明月無情,不會為人而滯留。“今夜清尊者客,明夜孤帆水驛,依舊照離憂”,直寫情事,明日即將分別;即便明月當頭,也是分明地傾瀉尾兩地別愁,“依舊”二字非常好。

最後兩句,用典卻直抒胸臆,“但恐同王粲,相者永登樓”,王粲滯留荊州十二年,不得施展才華,鬱悶起他登樓遠眺,北望家鄉,胸起翻滾着無限鄉思鄉愁,寫尾了《登樓賦》。後以“王粲登樓”作為懷念故國鄉土的典故。這裏,詞人以此句做結,傾訴尾未來的日月:宦遊茫茫,前途未卜;親人相隔,幽幽愁緒的別樣的深沉。本來是百日逍遙堂歡樂的手足相聚,到頭來卻是迎來生離別的無奈,也許這就是人生的必然。

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祕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嶽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諡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中秋原文翻譯15

中秋月二首·其二

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

翻譯/譯文

天上升起一輪明月,

都説每個地方都是一樣的月色。

哪裏知道遠在千里之外,

就沒有急風暴雨呢?

註釋

1.圓魄:指中秋圓月。

2.安知:哪裏知道。

賞析/鑑賞

這首詩借詠中秋的月亮,表明世上萬物不可能完全一樣,存在着千差萬別。

“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意思是此時此地“圓魄”(明月)當空,又怎見得此時彼地(“千里外”)“不有雨兼風”呢?千里指很遠的意思,風雨可借指人生的無常和艱辛。你怎麼會知道外邊千里之外的世界,沒有風雨呢?

人人“皆言”的未見得就是真理。大千世界,變化萬千,人類對自然和社會的認識是隨着人類認識能力的提高而不斷深化、發展的,一種認識的正確與否,並不取決於持這種認識的人數的多寡,即便對人人“皆言”為是的,也要敢於懷疑,不斷深入地探索。其二,認識問題最忌以此代彼,以偏代全,以對局部、片面的現象描述替代對整體或本質的探求。見到此時此地皓月當空而想象四海皆同,便正是以此代彼、以偏概全。

這首五言絕句,寫此地有月光,彼地有風雨,意在風雨,而非賞月。李嶠其人曾三度任職宰相,對政壇的風雲變幻自然十分敏感——高空中一輪明月照射大地,眾人都説今夜各處的月光都一樣明亮;可是誰能曉得千里之外,無雨驟風狂?這首詩以詠月為題,揭示了一個真理:世上的事千差萬別,千變萬化,不可能全都一樣。正如中秋夜,此處皓月當空,他處卻風雨交加。

標籤: 原文 中秋 翻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zhongqiu/p3ee0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