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中秋節 >

中秋原文翻譯15篇

中秋原文翻譯15篇

中秋原文翻譯1

中秋月二首·其二

中秋原文翻譯15篇

唐代:李嶠

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

譯文及註釋

圓魄(pò)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夜空中升起一輪明月,都説每個地方都是一樣的月色。

圓魄:指中秋圓月。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

哪裏知道遠在千里之外,就沒有急風暴雨呢?

安知:哪裏知道。

譯文及註釋

譯文

夜空中升起一輪明月,都説每個地方都是一樣的月色。

哪裏知道遠在千里之外,就沒有急風暴雨呢?

註釋

圓魄:指中秋圓月。

安知:哪裏知道。

賞析

這首詩借詠中秋的月亮,表明世上萬物不可能完全一樣,存在着千差萬別。

“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意思是此時此地“圓魄”(明月)當空,又怎見得此時彼地(“千里外”)“不有雨兼風”呢?千里指很遠的意思,風雨可借指人生的無常和艱辛。你怎麼會知道外邊千里之外的世界,沒有風雨呢?

人人“皆言”的未見得就是真理。大千世界,變化萬千,人類對自然和社會的認識是隨着人類認識能力的提高而不斷深化、發展的,一種認識的正確與否,並不取決於持這種認識的人數的多寡,即便對人人“皆言”為是的,也要敢於懷疑,不斷深入地探索。其二,認識問題最忌以此代彼,以偏代全,以對局部、片面的現象描述替代對整體或本質的探求。見到此時此地皓月當空而想象四海皆同,便正是以此代彼、以偏概全。

這首五言絕句,寫此地有月光,彼地有風雨,意在風雨,而非賞月。李嶠其人曾三度任職宰相,對政壇的風雲變幻自然十分敏感——高空中一輪明月照射大地,眾人都説今夜各處的月光都一樣明亮;可是誰能曉得千里之外,無雨驟風狂?這首詩以詠月為題,揭示了一個真理:世上的事千差萬別,千變萬化,不可能全都一樣。正如中秋夜,此處皓月當空,他處卻風雨交加。

中秋原文翻譯2

原文

閒吟秋景外,萬事覺悠悠。

此夜若無月,一年虛過秋。

譯文

閒暇之餘漫步在秋天的夜色中低聲吟唱,總覺得心裏空虛鬱悶、心裏惴惴不安。

今天晚上如果再沒有圓滿的月亮,今年的秋天就算是虛度光陰了。

註釋

虛過:虛度。

司空圖

司空圖(837~908)晚唐詩人、詩論家。字表聖,自號知非子,又號耐辱居士。祖籍臨淮(今安徽泗縣東南),自幼隨家遷居河中虞鄉(今山西永濟)。唐懿宗鹹通十年(869年)應試,擢進士上第,天覆四年(904年),朱全忠召為禮部尚書,司空圖佯裝老朽不任事,被放還。後梁開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弒,他絕食而死,終年七十二歲。司空圖成就主要在詩論,《二十四詩品》為不朽之作。《全唐詩》收詩三卷。

中秋原文翻譯3

原文:

洞仙歌·中秋

宋代:向子諲

碧天如水,一洗秋容淨。何處飛來大明鏡。誰道斫卻桂,應更光輝,無遺照,瀉出山河倒影。

人猶苦餘熱,肺腑生塵,移我超然到三境。問姮娥、緣底事,乃有盈虧,煩玉斧、運風重整。教夜夜、人世十分圓,待拚卻長年,醉了還醒。

譯文:

碧天如水,一洗秋容淨。何處飛來大明鏡。誰道斫卻桂,應更光輝,無遺照,瀉出山河倒影。

澄碧的天空如綠水一般,將秋天的污濁一洗而清。明月如飛鏡一般,彷彿突然飛到天邊。誰曾説把月中的桂樹砍倒,明鏡似的月亮會更加光輝流溢,便會無所遺漏地覆蓋大地山河,使它們的倒影完整地映照出來。

人猶苦餘熱,肺腑生塵,移我超然到三境。問姮娥、緣底事,乃有盈虧,煩玉斧、運風重整。教夜夜、人世十分圓,待拚卻長年,醉了還醒。

夏日的酷暑雖退,但餘熱還時而襲來,令人煩悶。只想移去仙山蓬萊、方丈、瀛州仙山躲避。問那月宮中的嫦娥:到底因為什麼事,竟然出現讓月亮時而圓時而缺的現象。麻煩吳剛揮動手中忽忽生風的玉斧,把缺月重新修整,教它夜夜年年光潔飽滿,普照大地,無遺露地映照出統一的山河和繁華的人間。甘願等待這麼多年,就算是借酒澆愁以後仍要醒來繼續殺敵。

註釋:

碧天如水,一洗秋容淨。何處飛來大明鏡。誰道斫(zhuó)卻桂,應更光輝,無遺照,瀉出山河倒影。

斫:用刀斧砍。

人猶苦餘熱,肺腑生塵,移我超然到三境。問姮(héng)娥、緣底事,乃有盈虧,煩玉斧、運風重整。教(jiào)夜夜、人世十分圓,待拚(pàn)卻長年,醉了還醒。

姮娥:嫦娥。拚卻:甘願,寧願,願意。長年:很長時期。

賞析:

這是一首詠頌中秋明月的詞作,借“月有盈虧”的現象,抒發“煩玉斧、運風重整,教夜夜,人世十分圓”的豪情。詞語洗煉精熟,意境開闊,富有哲理,較之輕浮、側豔的兒女情,以及粉飾太平的利祿語高出很多,是詞中上品。

上闋開句是個比喻句,“碧天如水”將煙霏雲斂、一望千里的碧天比作清澈的綠水固是常見,但“一洗秋容淨”之句的出現,不僅使它頓失俗態,且顯示出一種闊大無比的氣勢,點睛之處便在一個“洗”字。下面是一個問句“何處飛來大明鏡?”看似平淡無奇但卻點出了要寫的主體對象——月亮,且出語自然輕鬆、比喻貼切。緊接着又使用了一個反詰句“誰道斫卻桂,應更光輝?”意思是:誰曾説起過這樣的話,把月中的桂樹砍倒,明鏡似的月亮會更加光輝流溢。

這是在用典,《世説新語·言語》中記載一段趣話:“徐孺子年九歲,嘗月下戲。人語之曰:‘若令月中無物,當極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無此必不明。’”月中之物,當指桂樹,因神話中謂月中有桂樹。詞人在這裏是反其意而用,態度明確地發出了“無遺照,瀉出山河倒影”的呼聲,意思是説:誠如所言,砍去月中之桂更如光輝的月亮,便會無所遺漏地覆蓋大地山河,使它們的倒影完整地映照出來。“無遺照”,“山河倒影”,表現了作者一心想收復中原、統一國土,但面對南宋王朝所轄的半壁山河,無計可施,只能寄情皓月,發出興歎。詞人反用典故主張砍去月中之“桂”,與期盼能除去朝中的奸佞秦檜可能也是諧音巧合。因為“檜”本與“桂”同音,唐宋之後由於音變,而且是僅在秦檜這個專有人名中“檜”才發“會”音。即使不是偶然巧合,也加深了一層強烈的政治色彩。

下闋承前,詞人也深知月中之桂不可斫,月光映照出的也只能是破碎了的山河,所以“人猶苦餘熱,肺腑生塵”之句表面寫的是:夏日的酷暑雖退,但餘熱還時而襲來,令人煩悶;實際抒發的卻是對以秦檜為首的投降派恃權猖獗、炙手可熱的憤怒,與朝中愛國之士受盡壓抑的不平之氣。“移我超然到三境”中的“三境”,指神話中的海上三仙山蓬萊、方丈、瀛州;這種想遁入仙山的想法,只是詞人在悲憤之極時尋求解脱的思想流露,但這只是剎那間的閃現,很快又對着明月再次點燃起希望:“問姮娥、緣底事,乃有盈虧?”又是一個問句。

“姮娥”即指神話中主管月宮的仙女,本作“恆娥”(因避漢文帝劉恆諱,改稱“常娥”,通作“嫦娥”),這是借向嫦娥發問到底因為什麼事,竟然出現讓月亮時而圓時而缺的現象,以引出下面要説的正文:“煩玉斧、運風重整。教夜夜、人世十分圓。”一個“煩”字又引出了一則神話故事,據《酉陽雜俎·天咫》記“舊言中有桂,……高五百尺,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隨合。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這幾句是説:麻煩吳剛揮動手中忽忽生風的玉斧,把缺月重新修整,教它夜夜年年光潔飽滿,普照大地,無遺露地映照出統一的山河和繁華的人間。

這是詞人夢寐以盼的希望的火花又次迸發。然而,詞人深知自己並非生活在幻想裏,他曾親率部隊在潭州(今湖南長沙)抵抗過強大的金兵,慘痛的教訓告訴他要把希望變成現實,必定要不屈不撓直至付出生命的代價,這便是尾句“待拼卻長年,醉了還醒”所顯示的內容。“醉”應指受挫折、受貶謫後不得不以酒澆愁而醉;“醒”則是除奸、殺敵、收復國土之志不已。

以中秋圓月為內容的詞篇,當首推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之作,其拳拳繾綣之情、豪爽浪漫之氣充溢流動,後人無有出其右者。然而向子湮此詞,追從蘇軾之後,就其包容之大涵蓋山河而言,基本上可與蘇軾的詞比肩。全詞氣勢磅礴,感人至深。

中秋原文翻譯4

青煙冪處,碧海飛金鏡。永夜閒階卧桂影。露涼時、零亂多少寒螿,神京遠,惟有藍橋路近。

水晶簾不下,雲母屏開,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將許多明,付與金尊,投曉共、流霞傾盡。更攜取、胡牀上南樓,看玉做人間,素鞦韆頃。

譯文

遮蔽了月光的青色雲影處,一輪明月穿過雲層,像一面金燦燦的明鏡飛上碧空。長夜的空階上卧着桂樹的斜影。夜露漸涼之時,多少秋蟬零亂地嘶鳴。京城邈遠難至,倒是這一輪明月,有人為伴,對人更加親近。

水晶簾兒高高捲起,雲母屏風已經打開,明月的冷光照入室內,宛如浸潤着佳人的淡淡脂粉。待我許多月色澄輝,傾入金樽,直到拂曉連同流霞全都傾盡。再攜帶一張胡牀登上南樓,看鋪灑月光的人間,領略素白澄潔的千頃清秋。

註釋

泗州:今安徽省泗縣。

冪(mì):煙霧瀰漫貌。

永:長,兼指時間或空間。

寒螿(jiāng):即寒蟬,體小,秋出而鳴。

神京:指北宋京城汴梁。

藍橋:謂秀才裴航於藍橋會仙女雲英事。唐裴鉶《傳奇·裴航》雲:長慶中,有秀才裴航,行於湘漢。同行樊夫人,國色天姿,航欲求之,夫人有詩曰:“一飲瓊漿百感生,玄霜搗盡見雲英。藍橋便是神仙宮,何必崎嶇上玉清。”後經藍橋驛側近,因渴甚,遂下道求漿而飲,會雲英,以玉杵臼為禮,結為連理。方知雲英為仙女、樊夫人則雲英之姐也。藍橋,今陝西省藍田縣西南藍溪之上,故名。

雲母屏:雲母為花崗巖主要成分,可作屏風,豔麗光澤。

佳人:這裏指席間的女性。

流霞:本天上雲霞,語意雙關,借指美酒。《太平廣記》引《抱朴子·須曼卿》曰:蒲阪有須曼卿者曰:“在山中三年精思,有仙人來迎我,乘龍昇天。龍行甚疾,頭昂尾低,令人在上危怖。及到天上,先過紫府,金牀玉幾,晃晃昱昱,真貴處也。仙人以流霞一杯飲我,輒不飢渴。忽然思家,天帝前謁拜失儀,見斥來還。令更自修責,乃可更往。昔淮南王劉安,昇天見上帝,而箕坐大言,自稱寡人,遂見謫,守天廁三年。吾何人哉?”河東因號曼卿為“斥仙人”。

胡牀:古代一種輕便坐具,可以摺疊。

賞析

此詞通篇都寫賞月。

上片開頭寫詞人仰望浩月初升情景。

首二句化用李白詩中“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句意,“青煙”指遮蔽月光的雲影。夜空像茫茫碧海,無邊無際;一輪明月穿過雲層,像一面金鏡飛上碧空,金色的光輝照亮了天上人間。“飛”字寫乍見月之突然升起,使人感到似是何處飛來,充滿驚異欣喜之情。

“永夜閒階卧桂影。露涼時、零亂多少寒螿”三句,通過永夜、閒階、涼露、寒蟬等物象,極寫月夜的靜寂清冷,描繪出一幅充滿涼意的,悠長寂寞的中秋月夜圖,烘托出詞人的孤寂心境和萬千感慨,流露出詞人對美好月色的珍惜眷戀。

“神京遠,惟有藍橋路近。”寫因望月而生的身世感慨。詞中引用,以藍橋神仙窟代指蟾宮月窟。這兩句意思是説,京城邈遠難至,倒是這一輪明月,有人為伴,對人更加親近。作者為蘇門四學士之一,曾三次任京官,後面兩次都是因牽連黨爭而去職,被貶外郡;作此詞前不久詞人雖得脱出黨籍,起任泗州知州,但朝中已無知音。“神京遠”的“遠”,主要是從政治的含意説的。

上面這幾句讚美眷戀中透出了幾分悽清。這時作者已五十八歲,前次去官回家,就已修葺歸來園隱居,自號“歸來子”,忘情仕進,此詞對仕途坎坷,也僅微露悵恨而已,全詞的主調,仍然是曠達豪放的。兩句明白點出孤寂心情,意脈緊接上文,而揚景則由環境景物轉到望月抒懷。

下片轉寫室內宴飲賞月。捲簾、開屏,都是為使月光遍滿,為下文“付有金尊”預作地步,表現了對明月的極端愛悦。“淡指粉”的“淡”字也有月光極協調。水晶做成的簾子高高捲起,雲母屏風已經打開,明月的冷光照入室內,宛如浸潤着佳人的淡淡脂粉。筵上的人頻頻舉懷,飲酒賞月,似乎要把明月的清輝全部納入金尊之中,待天曉時同着流霞,一道飲盡。

這裏把月下筵面的高雅素美,賞月興致的無比濃厚,都寫到極致。月光本來無形。作者卻賦予它形體,要把它“付有金尊”,真奇思妙想也。天曉時分,月尚未落,朝霞已生;將二者同時傾盡,意思是説賞月飲酒,打算直到月落霞消方罷。

“更攜取、胡牀上南樓,看玉做人間,素鞦韆頃。”寫登樓賞月,由室內轉到室外。夜更深,月更明,雖然夜深露冷,作者賞月的興致不但沒有衰減,反而更加豪壯。這時他想起《世説新語·容止》記載的一個故事:晉庾亮武昌,嘗秋夜有諸佐吏殷浩之徒南樓賞月,據胡牀詠謔。作者覺得庭中賞月不能盡興,所以要象庾亮那樣登上南樓,去觀賞那月光下如白玉做成的人無際素白澄澈的清秋氣象。古代五行説以秋配金,其色白,故稱秋天為素秋。用“玉做人間”比喻月光普照大地,可謂奇想自外飛來。它既寫月色,也暗含希望人間消除黑暗和污濁,像如玉的明月一般美好之意。“看玉做人間,素鞦韆頃”作豪放之語,兩句包舉八荒,麗而且壯,使通篇為之增色。

全詞從天上到人間,又從人間到天上,天上人間渾然一體,境界闊大,想象豐富,詞氣雄放,有東坡詞頗有相似之處。全詞以月起,以月結,首尾呼應,渾然天成。篇中明寫、暗寫相結合,將月之色、光、形、神,人對月之憐愛迷戀,寫得極為生動入微。

中秋原文翻譯5

原文:

一輪飛鏡誰磨?照徹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銀漢無波,比常夜清光更多,盡無礙桂影婆娑。老子高歌,為問嫦娥,良夜懨懨,不醉如何?

譯文

那一輪懸掛高空的明鏡,是誰打磨的呢?它照遍了整個山河。秋天的露珠清涼悽清,水洗過般的明淨夜空裏,銀河平靜無波。此夜的月光,較平常更盛,人可以清晰無礙地看到,桂樹的影子在舞動。我不由得引吭高歌,問嫦娥仙子,在這美好的夜晚,何不縱情一醉?

註釋

折桂令:此調又名《百字折桂令》、《天香引》、《秋風一枝》、《蟾宮曲》。此調為元人小令曲名。

飛鏡:比喻中秋之月。

玉露泠泠:月光清涼、悽清的樣子。

銀漢:天河。

桂:指傳説中月中的桂樹。

婆娑:形容桂樹的影子舞動。

嫦娥:傳説中月官裏的仙女。

懨懨:精神萎靡的樣子。

賞析:

這首散曲抒發的是中秋夜一醉方休的情致,因此作者着力描寫的是月光的澄徹,通過對澄徹月光的反覆渲染創造出一種異常寧靜的境界氛圍。 “一輪……山河”起首一句,排空而入,造語奇崛。中秋之夜,月亮格外圓滿明淨,給人一種新奇之感。以“飛鏡”作比,使人產生一種不知是從何處突然飛來掛到天上的聯想。而“誰磨”一問,更造成一種月光明亮無比的情勢。正因月光亮得出奇,才引起作者發此驚問。下面兩句,轉入對月光的具體描寫,但作者沒有進行正面描繪,而是採用側面烘托的手法來表現月光的明亮。天地人間,山川原野,都被照耀得如同白晝,“徹”、“透”兩字,形象地表現了月光照耀的程度。“玉露……無波”兩句,又從另一側面來寫,只是它比前兩句寫得更加空靈。作者從玉露着眼,寫玉露將秋空洗得“銀漢無波”。那瑩潔如玉的秋露,正是皓月映照下的特有產物。“比常夜……婆娑”,秋光如洗,月色較往常更為明淨。縱使如此,也並沒有妨礙月中桂樹展現其優美灑落的身影。這是對前面的一個總結,同時又從明月本身來進行描寫。前人曾有“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杜甫《一百五日夜對月》)的詩句,這裏卻一反其意,用“桂影婆娑”的清晰影像來反襯月光的澄徹。通過多側面多層次的反覆渲染,烘托出一種明月如水,清幽靜謐的氛圍。面對此情此境,作者不禁情從中來,他引吭高歌,並向月中的嫦娥發問:在這美好寧靜的月夜,怎能不舉杯痛飲,一醉方休呢?

同樣寫月,不同的作者、不同的主題會有不同的觀察角度和不同的寫法。李白的《月下獨酌》抒發的是世無知音的寂寞之感,他筆下的月既不解飲,又不懂情,無知而冷漠。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抒發的是坎坷路途中的落寞情懷,他想象中的月宮是“高處不勝寒”,強調的是“月有陰晴圓缺”。張養浩的這首散曲抒發的則是中秋之夜一醉方休的情致,因此,作者着力描寫的是月光的澄徹,通過對澄徹月光的反覆渲染,創造出一種異常寧靜的境界氛圍。李白、蘇軾等人的詠月名作都是將明月與人事緊緊交織在一起來寫,忽景忽情,情景交融。這首散曲卻與此不同。它把主要筆墨都用在了對明月的描寫上,只是最後才在前面描寫的基礎上點出作者內心的感受。這種先景後情、情因景生的寫法似乎已經成了常規,寫不好,往往會落入俗套。其關鍵在於景要切,情要真,兩者融合得自然。這首散曲成功的奧祕也就在這裏。

中秋原文翻譯6

《閩中秋思》原文

雨勻紫菊叢叢色,

弄紅蕉葉葉聲。

北畔是山南畔海,

只堪圖畫不堪行。

《閩中秋思》翻譯

秋雨淅瀝地擊打着一叢一叢的紫菊,微風擺弄着紅蕉的葉子,看那田的北邊是青山,而南邊卻是,這樣的圖畫如何行的過啊!

《閩中秋思》賞析

“雨勻紫菊叢叢色,風弄紅蕉葉葉聲。”詩的開篇,即寫閩中秋景。 詩人以極為細膩的筆觸,以雨中紫菊的豔麗色彩和風裏紅蕉的清脆樂音,新鮮生動地寫出了南國特點。前句的一個“勻”字,極準確地勾畫出雨的細密,雨的輕柔。在那動人的叢叢紫菊前,雨是那樣的温情而善解意,是它,將那大片大片的紫菊之色,浸淫得濃淡均勻,讓人賞心悦目;而後句的“弄”字,則以擬人的手法將“風”人格化。閉着眼想想,風吹紅蕉,蕉葉聲聲有韻,這該是怎麼的一種情致。這樣的一幅聲色俱備的圖畫,是很容易讓人陶醉的。

然而,詩人卻不肯讓你沉醉於其中。接下來的三、四兩句,詩人有意地拓開一筆,將筆觸延伸到人們的目力的盡處:“北畔是山南畔海”,詩句看似極為平實,卻高度地概括出閩中的地勢:北邊是山,山道彎彎;南邊是海,海浪滔滔。風景美妙得可以入畫,可以為詩,可以作為旁觀者興奮地指手畫腳,可是,真的走馬行船卻實在不易。於是,便有了結句的“只堪圖畫不堪行”。這不僅是詩人由衷地慨歎,也是全詩旨意之所在。

詩為詩人客中之作,描摹的也是客地之美景,而透過這些“紫”、“紅”的耀眼色彩,透過那些音韻的聲響,們不難發現,詩人抒寫的,原來是濃濃的思鄉情懷,詩人筆下的景色,也都不知覺地印上了深深的鄉愁的印記。於是,“菊”也好,“蕉”也好,乃至那“山”,那“海”,都成為詩人一種情感的載體,成為詩人以景抒情的絕佳選擇。這就是所謂“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之意了。

試想,詩人跋涉異鄉,旅途艱辛,又恰逢秋日,慨然而萌懷鄉之感,則成為一種必然。可詩人在詩中,卻有意識地不直接言明,而是將極和諧的風景與不堪行走的矛盾娓娓地道出,從而形成強烈的對比,藉此,含蓄地表達出詩人緣於內心深處的隱痛。於是,一種叫作“鄉愁”的東西,也就隱逸於其中,瀰漫於其中,讓我們久久地回味了。

《閩中秋思》作者簡介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尤長於宮詞。官至翰學士知製造。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蹟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鑑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紀事》及《唐才子傳》。

中秋原文翻譯7

念奴嬌·中秋

蘇軾〔宋代〕

原文

憑高眺遠,見長空萬里,雲無留跡。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瓊樓,乘鸞來去,人在清涼國。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

我醉拍手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風,翻然歸去,何用騎鵬翼。水晶宮裏,一聲吹斷橫笛。

翻譯

置身高樓,憑高看去,中秋的月夜,長空萬里無雲,顯得更為遼闊無邊。月亮的光輝從天上照射下來,使秋天的碧空沉浸在一片清冷之中。在月宮的瓊樓玉宇上,仙女們乘鸞鳳自由自在地來來往往,我向往月宮中的清淨自由,秀麗的江山像圖畫般的美麗,看過去在朦朧的月色裏,樹影婆娑。現在我把天上的明月和身邊自己的影子當成知心朋友和他一起起舞,希望愉快地度過如此良宵,邀月賞心,用酒澆愁,但悲愁還在。不要辜負了這良辰美景,此時此刻,唯有月亮才是我的知音,渴望乘風歸去,在明淨的月宮裏,把橫笛吹得響徹雲霄,喚起人們對美好境界的追求和嚮往。

註釋

元豐五年八月十五日在黃州作。念奴嬌:南北曲均有。屬大石調。字句格律與詞牌前半闋同。南曲用作引子,北曲用於套曲中。另北曲大石調有《百字令》,別名《念奴嬌》,與詞牌全闋同,用為小令。桂魄:月亮的別稱。古人稱月體為魄,又傳月中有桂樹,故稱月亮為“桂魄”。“冷浸”句:秋天的碧空浸透着清冷的月光。玉宇瓊樓:傳説中月宮裏神仙居住的樓宇。形容月中宮殿的精美。乘鸞:《異聞錄》:“開元中,明皇與申天師遊月中,見素娥十餘人,皓衣乘白鸞,笑舞於廣庭大桂樹下。”清涼國:唐陸龜蒙詩殘句:“溪山自是清涼國。”煙樹:煙霧籠罩的樹木。歷歷:清楚可數。翻然:回飛的樣子。鵬翼:大鵬之翅。

賞析

古往今來,中秋之人激發過文人多少豐富的0感和無窮的想象,蘇東坡在熙寧九年(1076)寫過的膾炙人口的《水調歌頭》(明人幾時有),盡0馳騁對人宮的幻想,表達超脱塵俗和依戀現實的矛盾,傾吐對0同手足的胞弟的思念。

詞的開頭“憑高眺遠,見長空萬里,雲無留跡。”是寫萬里無雲的中秋夜人。本來在中秋人夜,長空萬里無雲,是人們常見的,沒有什麼稀奇。但這裏作者加上“憑高眺遠”四字,就使得境界全然不同。作者置身高樓,憑高望遠,所以視野開闊,而使得長空顯得更為遼闊無邊,毫無盡處,引人入勝。

“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由晴空寫到明人。古時稱人為魄,傳説人中有桂樹,故稱人亮為“桂魄”。意思是説,人兒的光輝從天上飛來,它所照射的地方,整個秋天的碧空都沉浸在清冷之中。這兩句描繪了一個人光照耀的清輝夜色,給人以清涼的感覺。這竟引起了作者無限的幻想,以寄託着他的精神世界:”玉宇瓊樓,乘鸞來去,人在清涼國。“作者讓他的想象翅膀飛翔,幻想出人宮中有瓊樓玉宇,仙女們乘飛鸞自由來往,那裏是一個清涼的境地。據《異聞錄》記載,唐玄宗一次遊人宮,”見素娥十餘人,皓衣,乘白鸞,笑舞於廣庭大桂樹下。“所以往”飛鸞而去“,想象人宮中仙人乘鸞自由來往。作者這樣想象,究竟有什麼意義?從他當時所處的黑暗現實、不得自由的環境來看,不能説和現實無關。應該説,正是由於他處在那樣一個不得自由的閒官職位上,才有嚮往人宮清靜自由的幻想。

”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他想象着從人宮往下界眺望:秀麗的江山像圖畫那樣的美,清晰可辨的煙火,歷歷在望。人間的江山越美,就越反襯出現實社會越醜,就越能見出作者內心世界的苦明。

然而,作者畢竟是一個處於逆境而善於而善於自我解脱的人。所以,下片筆鋒一轉寫道:“我醉拍手狂歌,舉杯邀人,對影成三客。”這三句化往李白“舉杯邀明人,對影成三人”的詩句。作者通過高超的想象,把天上的明人和身邊的影子當做知心朋友,一起歡樂。這樣寫,既使詞染上了濃厚的浪漫色彩,給人有一種奇異之感;又真實地展現出他孤單、淒涼的影子。作者之所有“舉杯邀人”,正是意味着他對當時社會的憎惡,意味着他對權貴們的討厭。

蘇軾儘管邀人賞心,把酒澆愁,但悲愁仍在,這就使他不能不起舞了:“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希望愉快地度此中秋良夜,不要辜負這良辰美景。“今夕”句化往《詩經》“今夕何夕,見此良人”,表示這是一個良宵。作者之所以人下起舞,並非愉快而歌,得意而舞,恰恰是為了消除這股愁明與抑鬱不平之氣。正如“長言之不足,故嗟歎之。嗟歎知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因此,這裏似乎使人聽到他強顏為笑之聲,但又使人深深地感到他覺得人亮才是他的知音。唯其如此,所以,他便幻想起遨遊人宮來了:“便欲乘風,翻然歸去,何往騎鵬翼!水晶宮裏,一聲吹斷橫笛。”他渴望乘風歸去,在明淨的人宮裏,把橫笛吹得響徹雲霄,喚起人麼對美好境界的追求與嚮往。豪0溢於紙背,令人讀之神思飄渺。當然這種追求是虛幻的,在現實中不可能實現,但作者這樣寫,正是人在苦明時尋求解脱、自我安慰的無可奈何的舉動;它表現出作者對自由生活、美好現實的追求。

總的來説,這是一篇狂放不羈。灑脱飄逸的作品。當時,蘇軾居住黃州,政治處境仍然沒有得到改善。為了排遣個人政治上的失意的苦明,為了擺脱庸俗污濁的現實,於是他越發熱烈追求那超凡的清空境界。雖然是帶有消極成分,不值得稱頌,但它之所以產生,正是由於黑暗現實所促成。它是深深滴植根於社會土壤之中的,我們不能忽視這一點。

蘇軾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中秋原文翻譯8

琵琶仙·中秋

納蘭性德〔清代〕

碧海年年,試問取、冰輪為誰圓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輝瞭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盡成悲咽。隻影而今,那堪重對,舊時明月。

花徑裏、戲捉迷藏,曾惹下蕭蕭井梧葉。記否輕紈小扇,又幾番涼熱。只落得,填膺百感,總茫茫、不關離別。一任紫玉無情,夜寒吹裂。

譯文

碧海青天,年年如此,而云間的月亮,卻為何時圓時缺。今夜裏,金風送爽,土花映碧,畫欄桂樹懸掛着一縷秋香;月亮光就像白雪一般晶瑩透澈。誰知道,這好天良夜,卻讓人憂愁,讓人悲咽。孤身隻影,怎麼可面對舊時明月。那時節,也是這麼個中秋夜,你和我,花徑裏捉迷藏,曾經將金井梧桐的霜葉驚落。手上輕巧的小紈扇,至今又經歷幾番涼熱。一時間,不由得百感叢生;但這又與一般的相思離別無關。面對這舊時明月,只好讓無情的紫玉蕭,於寒風中吹烈。

註釋

碧海:傳説中的海名。

冰輪:月亮代名之一,歷來用以形容皎潔的滿月。吹到二句:謂秋風把一片秋花吹開了,那明亮的月光猶如白雪。清輝,指明亮的月光。花徑二句:捉迷藏,又稱逮貓兒,兒童玩的一種遊戲。井梧葉:謂井邊的梧桐樹葉。輕紈小扇:即紈扇。一任二句:紫玉,指笛簫,因截紫竹所制,故名。

賞析

“碧海年年,試問取、冰輪為誰圓缺?”在蒼茫的夜色中,作者抬頭仰望天空,中秋月圓,其景何其美好;然而他卻觸景生情,發此疑問。通過此句,我們似乎看出了他心中的悲涼:日月輪迴不斷,春花秋月年年,這些都只會令他徒增煩惱;是因為佳人不在,如今的他形影相弔麼?“吹到一片秋香,清輝瞭如雪”,不知哪裏吹來的秋風,帶來一陣芬芳;月亮的清輝籠罩了周圍寂寞的空氣,如同冰雪一樣寒冷。此句是寫景,卻是寄情於景,情景交融,寒冷的是清輝還是他那顆受傷的心?回想往昔,那“一生一代一雙人”,曾經花前月下,欣賞這良宵美景,“記當時,垂柳絲,花枝,滿庭蝴蝶兒。”隻影而今,物是人非,在這如同舊時的明月下重拾往事,只會令他“填膺百感”。

詞的上片寫現實,現實是充滿了悲涼,其情之苦,足以震憾一切感性的心靈。用“冰輪”喻明月,用“雪”喻明月的清輝,更增加了意境的清冷。“隻影而今,那堪重對,舊時明月。”此句道出了作者“盡成悲咽”的緣由:原來是故人不在,作者在思念他的亡妻;然而“明月不諳離恨苦”,偏要打動他那顆敏感脆弱的心,叫他情何以堪。

下闕寫詞人仰望明月憶及往事。“花徑裏、戲捉迷藏,曾惹下蕭蕭井梧葉。”明月下,芳叢裏,詞人與心上人嬉戲,遊玩,雖然並未着墨描摹具體情狀,而梧桐葉的緩緩飄落中,縱情的歡笑聲,親暱的嘶鬧聲,在一片月色下朗朗可聞,其人之天真爛漫,其情之親密無間,已不言自明,詞人對故人往事的深深思戀,直抵人心深處。只是光陰荏苒,輕紈小扇輕搖又搖走了幾番寒暑,去者不可追,如今只剩下詞人中宵獨立,“填膺百感”,而明月還是當時的明月,清輝未減分毫。中秋月光照耀,本該是眾家歡聚之時,容若心中卻荒涼如大漠。吹裂紫玉蕭也難散愁心。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佔有光彩奪目的一席。他生活於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於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嚮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於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中秋原文翻譯9

洞仙歌·中秋

向子諲〔宋代〕

碧天如水,一洗秋容淨。何處飛來大明鏡。誰道斫卻桂,應更光輝,無遺照,瀉出山河倒影。

人猶苦餘熱,肺腑生塵,移我超然到三境。問姮娥、緣底事,乃有盈虧,煩玉斧、運風重整。教夜夜、人世十分圓,待拚卻長年,醉了還醒。

譯文

澄碧的天空如綠水邊般,將秋天的污濁邊洗而清。明月如飛鏡邊般,彷彿突然飛到天邊。誰曾説把月中的桂樹砍倒,明鏡似的月亮會更加光輝流溢,便會無所遺漏地覆蓋大地山河,使它們的倒影完整地映照出來。夏它的酷暑雖退,但餘熱還時而襲來,令人煩悶。只想移去仙山蓬萊、方丈、瀛州仙山躲避。問那月宮中的嫦娥:到底因為什麼事,竟然出現讓月亮時而圓時而缺的現象。麻煩吳剛揮動手中忽忽生風的玉斧,把缺月重新修整,教它夜夜年年光潔飽滿,普照大地,無遺露地映照出統邊的山河和繁華的人間。甘願等待這麼多年,就算是借酒澆愁以後仍要醒來繼續殺敵。

賞析

這是一首詠頌中秋之月的詞作,借“月有盈人”的現象,抒發“煩玉斧、運風重整,教夜夜,人世十分圓”的豪情。詞語洗煉精熟,意境開闊,富有哲理,較之輕浮、側豔的兒女情,以及粉飾太平的利祿語高出很多,是詞中個品。

個闋開句是個比喻句,“碧天如水”將煙霏雲斂、一望千里的碧天比作清澈的綠水固是常見,但“一洗秋容淨”之句的出現,不僅使它頓失俗態,且顯示出一種闊大無比的氣勢,點睛之處便在一個“洗”字。下面是一個問句“何處飛來大之鏡?”看似平淡無奇但卻點出了要寫的主體對象——月亮,且出語自然輕鬆、比喻貼切。緊接着又使用了一個反詰句“誰道斫卻朝,應更光輝?”意思是:誰曾説起過這樣的話,把月中的朝樹砍倒,之鏡似的月亮會更加光輝流溢。

這是在用典,《世説新語·言語》中記載一段趣話:“徐孺子年九歲,嘗月下戲。人語之曰:‘若令月中無物,當極之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無此必不之。’”月中之物,當指朝樹,因神話中謂月中有朝樹。詞人在這裏是反其意而用,態度之確地發出了“無遺照,瀉出山河倒奸”的呼聲,意思是説:誠如所言,砍去月中之朝更如光輝的月亮,便會無所遺漏地覆蓋大地山河,使它們的倒奸完整地映照出來。“無遺照”,“山河倒奸”,表現了作者一心想收復中原、統一國土,但面對南宋王朝所轄的半壁山河,無計可施,只能寄情皓月,發出興歎。詞人反用典故主張砍去月中之“朝”,與期盼能除去朝中的奸佞秦檜可能也是諧音巧合。因為“檜”本與“朝”同音,唐宋之後由於音變,而且是僅在秦檜這個專有人名中“檜”才發“會”音。即使不是偶然巧合,也加深了一層強烈的政治色彩。

下闋承前,詞人也深知月中之朝不可斫,月光映照出的也只能是破碎了的山河,所以“人猶苦餘熱,肺腑生塵”之句表面寫的是:夏日的酷暑雖退,但餘熱還時而襲來,令人煩悶;實際抒發的卻是對以秦檜為首的投降派恃權猖獗、炙手可熱的憤怒,與朝中愛國之士受盡壓抑的不平之氣。“移我超然到三境”中的“三境”,指神話中的海個三仙山蓬萊、方丈、瀛州;這種想遁入仙山的想法,只是詞人在悲憤之極時尋求解脱的思想流露,但這只是剎那間的閃現,很快又對着之月再次點燃起希望:“問姮娥、緣底事,乃有盈人?”又是一個問句。

“姮娥”即指神話中主管月宮的仙女,本作“恆娥”(因避漢文帝劉恆諱,改稱“常娥”,通作“嫦娥”),這是借向嫦娥發問到底因為什麼事,竟然出現讓月亮時而圓時而缺的現象,以引出下面要説的正文:“煩玉斧、運風重整。教夜夜、人世十分圓。”一個“煩”字又引出了一則神話故事,據《酉陽雜俎·天咫》記“舊言中有朝,……高五百尺,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隨合。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這幾句是説:麻煩吳剛揮動手中忽忽生風的玉斧,把缺月重新修整,教它夜夜年年光潔飽滿,普照大地,無遺露地映照出統一的山河和繁華的人間。

這是詞人夢寐以盼的希望的火花又次迸發。然而,詞人深知自己並非生活在幻想裏,他曾親率部隊在潭州(今湖南長沙)抵抗過強大的金兵,慘痛的.教訓告訴他要把希望變成現實,必定要不屈不撓直至付出生命的代價,這便是尾句“待拼卻長年,醉了還醒”所顯示的內容。“醉”應指受挫折、受貶謫後不得不以酒澆愁而醉;“醒”則是除奸、殺敵、收復國土之志不已。

以中秋圓月為內容的詞篇,當首推蘇軾《水調歌頭》“之月幾時有”之作,其拳拳繾綣之情、豪爽浪漫之氣充溢流動,後人無有出其右者。然而向子湮此詞,追從蘇軾之後,就其包容之大涵蓋山河而言,基本個可與蘇軾的詞比肩。全詞氣勢磅礴,感人至深。

中秋原文翻譯10

念奴嬌·中秋對月

桂花浮玉,正月滿天街,夜涼如洗。風泛鬚眉併骨寒,人在水晶宮裏。蛟龍偃蹇,觀闕嵯峨,縹緲笙歌沸。霜華滿地,欲跨彩雲飛起。

記得去年今夕,釃酒溪亭,淡月雲來去。千里江山昨夢非,轉眼秋光如許。青雀西來,嫦娥報我,道佳期近矣。寄言儔侶,莫負廣寒沈醉。

古詩簡介

《念奴嬌·中秋對月》是明代詞人文徵明所作的一首詞。此詞上片寫詞人飄飄欲仙,想像月中景物如降落左右的情景;下片寫詞人返回人間後追憶去年今日。全詞想像豐富奇特,充滿浪漫主義色彩。

翻譯/譯文

枝頭的桂花像垂着的塊塊白玉,圓月映照了整個蒼穹,夜空好似被洗淨了一般。風拂動着眉梢和身軀,人兒彷彿就在水晶宮殿裏一樣。遙看天際,龍翻偃舞,宮殿如畫,一派歌舞昇平而沸騰的氣氛。白霜月光鋪滿大地,我想乘着繽紛的雲朵騰空而起。

仍記得舊年的今夜,於溪亭酌酒暢飲,望雲飄月移。過往的情境如剛消逝的夢,轉眼卻到了去年此時。自西而來的青雀與嫦娥都告知我中秋佳節到了。我寄託舊知好友捎信於你,萬萬別辜負了這月宮甘甜的香醪。

註釋

念奴嬌:詞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東去”、“湘月”等,雙調,正體為一百字,上下片各十句、四仄韻。

風泛:風吹。

水晶官:龍王住處,這裏指神仙居所。

偃蹇(yǎnjiǎn):高聳的樣子。

嵯(cuó)峨:這裏指樓閣高峻的樣子。

笙(shēng)歌:合笙之歌或吹笙唱歌。

霜華:皎潔的月光。

釃(shī)酒:斟酒。

青雀:指青鳥,神話傳説中西王母所使之神鳥。

儔(chóu)侶:伴侶,朋輩。

賞析/鑑賞

創作背景

此詞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詞人從二十六歲至五十三歲共九次應試,但每次都榜上無名,此詞似是詞人為表達期盼榜上有名之意而創作的。

文學賞析

此詞上片寫詞人飄飄欲仙,似乎親歷月宮,月中景物如降落左右,那裏桂花飄香,美好的月色將天街籠罩。一陣風吹來,渾身寒冷。“蛟龍偃蹇,觀闕嵯峨,縹緲笙歌沸”三句描繪了月宮裏蛟龍盤旋、樓閣聳立和仙樂縈繞的景象。之後的“欲跨彩雲飛起”則表達了詞人遠離人世煩惱,追求美好自由境界的超俗之想,無奈懷中仍洗不盡塵世煩惱。下片寫詞人返回人間,追憶去年今日,與友人在溪亭斟酒賞月,如今秋光依舊,而佳期難再。好在嫦娥派青雀報信,告訴他美好的時光將要到來。最後的“莫負廣寒沉醉”一句透露出詞人的感傷情緒。

全詞想像豐富奇特,充滿浪漫主義色彩,天上人間,渾然寫來;仙骨凡心,錯雜表述,將出世和入世的矛盾心態淋漓吐出。

中秋原文翻譯11

夜月樓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來去。是誰秋到便淒涼?當年宋玉悲如許。

隨分杯盤,等閒歌舞。問他有甚堪悲處?思量卻也有悲時,重陽節近多風雨。

譯文

月夜下的樓閣,飄滿秋天香味的院落,歡笑快樂的人們來來去去。是哪個人秋天一到就悲傷淒涼?當年的宋玉就悲傷到這樣。

吃飯喝酒要隨其自然,對歌舞享樂看得平常一般。問他有什麼可以悲傷之處?細細想想卻也有悲傷的時候:重陽節快到了,秋風秋雨使人感到格外淒涼。

註釋

踏莎行:詞牌名。節選自《淮海詞》。《踏莎行》又名《柳長春》《喜朝天》等。雙調五十八字,仄韻。又有《轉調踏莎行》,雙調六十四字或六十六字,仄韻。

篆(zhuàn)岡:地名,在帶湖旁。

宋玉:戰國時楚國的著名詩人,屈原的學生,其代表作《九辯》有句雲:“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如許:如此。

隨分:隨意,任意。

等閒:平常,普通。

甚堪:什麼可以。

思量:細細想想。

賞析

此詞作於公元一一九〇年(紹熙元年庚戌)八月十七日夜。篆岡,是辛棄疾在上饒的帶湖別墅中的一個地名。小酌,便宴。此詞就是在這次吟賞秋月的便宴上即興寫成的。

上片寫帶湖秋夜的幽美景色,見出秋色之可愛,説明古人悲愁沒有多少理由。“夜月樓台,秋香院宇”二句對起,以工整清麗的句式描繪出迷人的夜景:在清涼幽靜的篆岡,秋月映照着樹木廕庇的樓台,秋花在庭院裏散發着撲鼻的幽香。第三句“笑吟吟地人來去”,轉寫景中之人,十分渾然一體。這七字除了一個名詞“人”之外,全用動詞與副詞,襯以一個結構助詞“地”,使得人物動態活靈活現,歡樂之狀躍然紙上。秋景是如此令詞人和他的賓客們賞心悦目,他不禁要想,為什麼自古以來總有些人,一到秋天就悲悲慼慼呢?當年宋玉大發悲秋之情,究竟為了什麼?

上片末二句:“是誰秋到便淒涼?當年宋玉悲如許”,用設問的方式否定了一般文人見秋即悲的孱弱之情。宋玉的名作《九辯》中頗多悲秋的句子,如“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等等。辛棄疾這兩句,對此加以否定。應該説,當年宋玉之悲秋,是有一定緣由的,辛棄疾這裏不過是聊將宋玉代指歷來悲秋的文人,以助自己抒情的筆勢,這是對古事的活用。由這兩句的語意看來,悲秋似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只有敞開胸懷,縱情吟賞秋色才是通達的囉!每個讀者初讀到此,情不自禁地產生這樣的聯想,而順着作者這個表面的語調和邏輯繼續閲讀下去,思考下去。

其實,作者的本意並不在此!讀了詞的下片讀者才知辛棄疾最終是要肯定悲秋之有理。只不過,他之所謂悲“秋”,已不同於傳統文人的純粹感歎時序之變遷與個人身世之沒落,而暗含了政治寄託的深意。

上片那些欲擒故縱的抒寫,乃是一種高明的蓄勢反跌之法。換頭三句“隨分杯盤,等閒歌舞,問他有甚堪悲處?”仍故意延伸上片否定悲秋的意脈,把秋天寫得更使人留戀。秋夜不但有優美的自然景色,而且還有賞心悦目的好事,可以隨意小酌,可以隨便地欣賞歌舞,還有什麼值得悲傷的事呢?就這樣,在上片“是誰秋到便淒涼”一個問句之後,作者又在下片着力地加上了一個意思更明顯的反問,把自己本欲肯定的東西故意推到了否定的邊緣。末二句突然作了一個筆力千鈞的反跌:“思量卻也有悲時,重陽節近多風雨。”這一反跌,跌出了此詞悲秋的主題思想,把上面大部分篇幅所極力渲染的“不必悲”、“有甚悲”等意思全盤推翻了。到此人們方知,一代豪傑辛棄疾也是在暗中悲秋的。他悲秋的理由是,重陽節快來了,那淒冷的風風雨雨將會破壞人們的幸福和安寧。

“重陽節近多風雨”一句,化用北宋詩人潘大臨詠重陽的名句“滿城風雨近重陽”,這正是王國維《人間詞話》所説的“借古人之境界為我之境界”。辛棄疾之所謂“風雨”,一語雙關,既指自然氣候,也暗喻政治形勢之險惡。稼軒作此詞時,國勢極弱,國運日衰,而向來北兵也習慣於在秋高馬肥時對南朝用兵,遠的不説,公元一一六一年(紹興三十一年)金主完顏亮率三十二路軍攻宋之役,就是在九月份發動的。稼軒《水調歌頭》(落日塞塵起)一闋就有“胡騎獵清秋”的警句。鑑於歷史的教訓,閒居帶湖的辛棄疾在密切注視政壇情況變化時,不會不想到邊塞的情況。此詞實際上表達了作者對當時政局的憂慮之情。這首詞通過時節變化的描寫來反映對現實生活的深沉感慨,氣度從容;欲擒欲縱,文法曲折多變;巧妙採用前人詩句,辭意含蓄;通過比興等手法,寄託政治感想。

創作背景

題目寫明,這首詞作於庚戌年,即南宋光宗紹熙元年,公元1190年;中秋後二夕,即中秋後二日之夜晚;帶湖篆岡,作者辛棄疾在上饒的帶湖別墅的一處地名;小酌,小宴。就是説,這個作品是在1190年8月17日之夜帶湖別墅篆岡的一次小宴上寫成的。當時南宋的國力很弱,隨時面臨着金兵南進的威脅,特別是在秋高馬肥的季節;作者一生力主抗金北伐,並提出有關方略,都沒有被採納;42歲遭讒落職,退居江西,此時已年屆半百,憂國之心甚切,但在詞中卻表現得深沉含蓄,只是借寫節序來寄託自己對政局的憂慮,頗有一點“欲説還休”的味道;正因為如此,其情感更見沉鬱悲慨,以比興“風雨”一筆點出題旨,也格外撼人心絃。章法曲轉,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搖曳生姿,於短小的篇幅中迴環反覆,不斷蓄勢,鋪墊反襯,到點睛處給人以石破天驚之感。筆重千鈞而氣度從容,非詞家老手斷難做到這樣一點。

作品先寫帶湖秋夜的景色:篆岡的樓台為皎潔的明月所照亮,庭院裏散發出秋花秋果的清香,秋天的景色多麼美好啊。這就同歷來多愁善感地寫悲秋詞章的文人唱了反調,為下文鋪墊蓄勢。接着寫景中之人,“笑吟吟地人來去”,秋景是美好的,賞景的人來來往往,也都是“笑吟吟地”,縱情飲酒看月。情景歷歷,如在畫中。寫到這裏,自然要引出問題:“是誰秋到便淒涼?當年宋玉悲如許。”前二層正面寫了賞秋和樂秋,作了足夠的鋪墊,這一層自然要詰難和否定悲秋的人:是什麼人一到秋季就感歎時序由盛變衰,聯想到個人的不得志,從而淒涼感傷,大寫“悲哉秋之為氣也”?回答是:當年宋玉悲秋之詞就有如許之多,影響又有如許之廣(參見宋玉《九辯》)。當然,宋玉只不過是一個典型,歷代文人寫悲秋文章的還有許許多多,他們大多隻從“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的自然景觀和“貧士失職而志不平”的個人身世出發,這就大可不必了。

換頭繼續反駁宋玉式的悲秋,説是秋天到來之後,照樣可以隨意飲酒,隨意吃菜,隨意欣賞歌舞,隨意觀看天上的秋月,欣享庭院中秋花秋果的清香,問他還有什麼值得悲傷的呢?到此鋪墊已經很多,蓄勢也已十分充足,該是打開真情流瀉的閘門,讓思想的浪峯縱情奔流的時候了。於是,結末反跌下來:“思量卻也有悲時,重陽節近多風雨。”北宋詩人潘大臨就曾寫過“滿城風雨近重陽”的名句,稼軒詞暗中化用這個詩句,憂慮重陽節快到時,那多風多雨的天氣會給人的生活帶來很大的不方便,更不用説看月賞花了。這是雙關,也是比興,“風雨”不僅是自然的,更多的還是暗喻南宋的政治形勢,擔心金兵於秋高馬肥之時前來進攻,他多年之前的詞作《水調歌頭》就曾寫到“落日塞塵起,胡騎獵清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統治者常在秋高馬肥的時節犯擾中原,1161年秋季金主完顏亮率兵南侵一事,給稼軒留下極深的印象,他寫的“胡騎獵清秋”,即指此事而言。現在中秋又過,快近重陽,南宋朝廷風雨如磐,搖搖欲墜,如何能不憂慮悲愁呢?至此,我們知道詞人辛稼軒也是暗中悲秋的;不過,他一不是為節候的蕭疏而悲秋,二不是為個人身世的衰落而傷情,這二者都是他所反對的,他的悲秋有更深刻的政治原因,更廣泛的社會意義,他是為國家、民族的命運而悲秋,他所抒寫的是對當時整個政治軍事形勢的憂慮。這首詞用比興手法,明寫對節序的態度,暗寫對政局的關注。

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佔。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於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中秋原文翻譯12

陽關曲·中秋月

宋代:蘇軾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陽關曲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譯文

夜幕降臨,雲氣收盡,天地間充滿了寒氣,銀河流瀉無聲,皎潔的月兒轉到了天空,就像玉盤那樣潔白晶瑩。

我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為風雲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這樣的美景,真是難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會到何處觀賞月亮呢?

註釋

⑴陽關曲:本名《渭城曲》。單調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韻。宋秦觀雲:《渭城曲》絕句,近世又歌入《小秦王》,更名《陽關曲》。屬雙調,又屬大石調。按,唐教坊記,有《小秦王曲》,即《秦王小破陣樂》也,屬坐部伎。

⑵溢:滿出。暗寓月色如水之意。

⑶銀漢:銀河。唐袁暉《七月閨情》:“不如銀漢女,歲歲鵲成橋。”

⑷玉盤:喻月。李白《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中秋原文翻譯13

無雲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盤上海涯。

直到天頭天盡處,不曾私照一人家。

譯文

中秋節這天天空澄碧、萬里無雲,人們仰望着那剛剛浮出海面的明月。

只見它銀輝四射,撒向天涯海角,從來不私照過一家半舍。

註釋

三五:十五天,中秋十五就是中秋節。

蟾盤:指月亮。(蟾輪、冰輪、冰魄等都是古人對月亮的美稱)。

天頭天盡:古人認為天圓地方,圓再大也有邊緣,所以古人覺得天和地都是有盡頭的。

賞析

這首詩寫得非常明快,可能是受了當時晴空萬里、皓月當空的影響,詩的前兩句也只是描寫了中秋時的景色和人們爭相賞月,平淡無奇,但詩人筆鋒一轉,從月色皎皎轉到了月色無私上,一人家很明顯就是指帝王家,月亮對世上第一人家的帝王家也毫不偏袒,它的光明對帝王家和窮人都是一樣的,體現了詩人天下大同、萬物平等的博愛思想。

曹鬆

曹鬆(828——903),唐代晚期詩人。字夢徵。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潛山)人。生卒年不詳。早年曾避亂棲居洪都西山,後依建州刺史李頻。李死後,流落江湖,無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進士,年已70餘,特授校書郎(祕書省正字)而卒。

中秋原文翻譯14

原文:

青煙冪處,碧海飛金鏡。

永夜閒階卧桂影。

露涼時、零亂多少寒螿,神京遠,惟有藍橋路近。

水晶簾不下,雲母屏開,冷浸佳人淡脂粉。

待都將許多明,付與金尊,投曉共、流霞傾盡。

更攜取、胡牀上南樓,看玉做人間,素鞦韆傾。

譯文

遮蔽了月光的青色雲影處,一輪明月穿過雲層,像一面金燦燦的明鏡飛上碧空。長夜的空階上卧着桂樹的斜影。夜露漸涼之時,多少秋蟬零亂地嘶鳴。京城邈遠難至,倒是這一輪明月,與人為伴,對人更加親近。

水晶簾兒高高捲起,雲母屏風已經打開,明月的冷光照入室內,宛如浸潤着佳人的淡淡脂粉。待我許多月色澄輝,傾入金樽,直到拂曉連同流霞全都傾盡。再攜帶一張胡牀登上南樓,看鋪灑月光的人間,領略素白澄潔的千頃清秋。

註釋

泗州:今安徽省泗縣。

冪(mì):煙霧瀰漫貌。

永:長,兼指時間或空間。

寒螿(jiāng):即寒蟬,體小,秋出而鳴。

神京:指北宋京城汴梁。

藍橋:謂秀才裴航於藍橋會仙女雲英事。唐裴鉶《傳奇·裴航》雲:長慶中,有秀才裴航,行於湘漢。同行樊夫人,國色天姿,航欲求之,夫人與詩曰:“一飲瓊漿百感生,玄霜搗盡見雲英。藍橋便是神仙宮,何必崎嶇上玉清。”後經藍橋驛側近,因渴甚,遂下道求漿而飲,會雲英,以玉杵臼為禮,結為連理。方知雲英為仙女、樊夫人則雲英之姐也。藍橋,今陝西省藍田縣西南藍溪之上,故名。

雲母屏:雲母為花崗巖主要成分,可作屏風,豔麗光澤。

佳人:這裏指席間的女性。

流霞:本天上雲霞,語意雙關,借指美酒。《太平廣記》引《抱朴子·須曼卿》曰:蒲阪有須曼卿者曰:“在山中三年精思,有仙人來迎我,乘龍昇天。龍行甚疾,頭昂尾低,令人在上危怖。及到天上,先過紫府,金牀玉幾,晃晃昱昱,真貴處也。仙人以流霞一杯飲我,輒不飢渴。忽然思家,天帝前謁拜失儀,見斥來還。令更自修責,乃可更往。昔淮南王劉安,昇天見上帝,而箕坐大言,自稱寡人,遂見謫,守天廁三年。吾何人哉?”河東因號曼卿為“斥仙人”。

胡牀:古代一種輕便坐具,可以摺疊。

賞析:

此為賞月詞,作於徽宗大觀四年(1110)中秋。作者時任泗州知州。全詞從天上到人間,又從人間到天上,天上人間渾然一體,境界闊大,想象豐富,詞氣雄放 ,與東坡詞頗有相似之處。上片,寫中秋夜景,首二句化用李白詩中“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句意,寫詞人仰望浩月初升情景和“青煙”指遮蔽月光的雲影 。“冪”是覆蓋之意。夜空象茫茫碧海,無邊無際;一輪明月穿過雲層,象一面金鏡飛上碧空 ,金色的光輝照亮了天上人間。“飛”字寫乍見月之突然升起,使人感到似是何處飛來,充滿驚異欣喜之情 。“永夜”三句,通過永夜、閒階、涼露、寒蟬等物象,極寫月夜的靜寂清冷,描繪出一幅充滿涼意的,悠長寂寞的中秋月夜圖,烘托出詞人的孤寂心境和萬千感慨,流露出詞人對美好月色的珍惜眷戀。

以下兩句 ,寫因望月而生的身世感慨。“神京”,指北宋京城汴梁。藍橋,在今陝西藍田縣東南。唐裴鉶《傳奇·裴航》雲 :“書生裴航在鄂渚遇仙人樊夫人,夫人贈詩云 :“一飲瓊將百感生,玄霜搗盡見雲英 。藍橋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嶇上玉清。”後裴航經過藍橋驛,口渴求漿,得遇仙人云英,尋得玉杵臼搗藥百日,與之結為夫婦,一同仙去。裴航搗藥時晝作夜息,夜裏見有玉兔待玉杵臼相助夜搗,“雪光輝室,可鑑毫芒 ”,此與古代流傳的月中有玉兔搗藥的傳説相合,故詞中引用,以藍橋神仙窟代指蟾宮月窟。這兩句意思是説,京城邈遠難至,倒是這一輪明月,與人為伴,對人更加親近。作者為蘇門四學十之一,曾三次任京官,後面兩次都是因牽連黨爭而去職,被貶外郡;作此詞前不久詞人雖得脱出黨籍,起任泗州知州,但朝中已無知音。“神京遠”的“遠”,主要是從政治的含意説的。上面這幾句在讚美眷戀中透出了幾分悽清。這時作者已五十八歲,前次去官回家,就已修葺歸來園隱居 ,自號“歸來子”,忘情仕進,此詞對仕途坎坷,也僅微露悵恨而已,全詞的主調,仍然是曠達豪放的。兩句明白點出孤寂心情,意脈緊接上文,而揚景則由環境景物轉到望月抒懷。

下片轉寫室內宴飲賞月 。“水晶簾不下”反用李白《玉階怨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雲母屏開”化用李商隱《嫦娥 》“雲母屏風燭影深”。捲簾、開屏,都是為使月光遍滿,為下文“付與金尊”預作地步,表現了對明月的極端愛悦 。“佳人”脂席間的女性 。“淡指粉”的“淡”字也與月光極協調。水晶做成的簾子高高捲起,雲母屏風已經打開,明月的冷光照入室內,宛如浸潤着佳人的淡淡脂粉。筵上的人頻頻舉懷,飲酒賞月,似乎要把明月的清輝全部納入金尊之中,待天曉時同着流霞,一道飲盡。這裏把月下筵面的高雅素美,賞月興致的無比濃厚,都寫到極致。月光本來無形。作者卻賦予它形體,要把它“付與金尊”,真奇思妙想也。“流霞”本為神話中的仙酒名,漢王充《論衡·道虛》載,項曼都離家求仙,被仙人帶至月邊,飢渴時則飲以流霞一杯 ,每飲一杯,數月不飢。詞中語意雙關,既指酒,也指朝霞。天曉時分,月尚未落,朝霞已生;將二者同時傾盡,意思是説賞月飲酒,打算直到月落霞消方罷。

結尾兩句由室內轉到室外 ,包舉八荒 ,麗而且壯,使通篇為之增色。夜更深,月更明,雖然夜深露冷 ,作者賞月的興致不但沒有衰減,反而更加豪壯。

這時他想起《世説新語·容止》記載的一個故事:晉庾亮在武昌 ,嘗秋夜與諸佐吏殷浩之徒在南樓賞月,據胡牀詠謔。作者覺得在庭中賞月不能盡興,所以要象庾亮那樣登上南樓,去觀賞那月光下如白玉做成的人無際素白澄澈的清秋氣象 。古代五行説以秋配金,其色白,故稱秋天為素秋。用“玉做人間”比喻月光普照大地,可謂奇想自外飛來。它既寫月色,也暗含希望人間消除黑暗和污濁,象如玉的明月一般美好之意。

關於此詞的表現技巧,清人黃蓼園評論説 :“前段從無月看到有月 ,後段從有月看到月滿 ,層次井井 ,而詞致奇傑。各段俱有新警語,自覺冰魂玉魄,氣象萬千 ,興乃不淺。”(《蓼園詞選》)分析頗為精當。全詞以月起,以月,首尾呼應,渾然天成。篇中明寫、暗寫相結合 ,將月之色 、先、形、神、人對月之憐愛迷戀,寫得極為生動入微。

中秋原文翻譯15

原文

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去年東武今夕,明月不勝愁。豈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載涼州。鼓吹助清賞,鴻雁起汀洲。坐中客,翠羽帔,紫綺裘。素娥無賴,西去曾不為人留。今夜清尊對客,明夜孤帆水驛,依舊照離憂。但恐同王粲,相對永登樓。

譯文

我們離別的太久了,已經是七次中秋。去年的今天在東武之地,我望着明月,愁緒萬千。沒想到在彭城山下,一起泛舟古汴河上,同去涼州。有鼓吹助興,驚起汀上的鴻雁。坐中的客人,穿着華麗。月亮無情,不肯為人留下而西沉。今天晚上有酒待客,明晚又要孤獨的的住在船上,離愁依舊。就怕像王安石那樣,不得返鄉,只能登樓相望。

賞析:

這要從這首詞創作的前一年説起,蘇軾兄弟情意甚篤,蘇軾作《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時,與蘇轍已有六年沒見面了。時至中秋,蘇軾望月思弟,生出無窮悲歡之感,故有此作。全詞以明月為線索,處處詠月,同時也處處在抒發人的主觀情感,生髮人生感慨,是對人生宇宙哲理的深深思考。詞中貫穿着情感與理智的矛盾,波瀾起伏,跌宕有致。最後以曠達情懷收尾,是詞人情懷的自然流露,境界壯美,融抒情、寫景、説理於一爐,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

這首詞立意高遠,構思新穎,以意境清新如畫,情理具佳,頗耐人尋味。宋代胡仔雲:“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更是對此詞的崇高評價。

正所謂“兄唱弟隨”,在蘇軾寫了《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第二年,也就是神宗熙寧十年,蘇轍也寫了一首《水調歌頭徐州中秋》來回贈其兄。

一年之後的中秋,蘇轍來到徐州,與蘇軾相聚。兄弟倆七年未見,自然十分歡喜,一起登樓賞月。蘇轍特作一首《水調歌頭徐州中秋》相和。

雖有“鼓吹助清賞,鴻雁起汀州”的重逢之樂,但蘇轍想到中秋一過,兩人就要再度分開,宦海沉浮,變幻莫測,再聚不知何時,心中滿是眷眷不捨。“但恐同王粲,相對永登樓”,他憂傷地想:我們現在是“劍外思歸客”,但千萬不要像懷才不遇的王粲那樣,後半生流落天涯,登樓望故鄉,歸期終未卜啊!一時悲從中來,蘇轍無語凝噎,忍不住轉過頭,青衫淚濕。

蘇軾見了,搖頭微笑:“子由,‘明月不勝愁’,‘依舊照離憂’,詞是好詞,但何苦太悲!”為了開解蘇轍,在分手之時,蘇軾再和之以《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擊掌唱道:

“安石在東海,從事鬢驚秋。中年親友難別,絲竹緩離愁。一旦功成名遂,準擬東還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軒冕,遺恨寄滄洲。

歲雲暮,須早計,要褐裘。故鄉歸去千里,佳處輒遲留。我醉歌時君和,醉倒須君扶我,惟酒可忘憂。一任劉玄德,相對卧高樓。”

該詞上闕借謝安事,作為“不及時引退”的鑑戒;下闕設想兄弟二人“退而相從之樂”,以安慰對方,尤其“我醉歌時君和,醉倒須君扶我”兩句,温情脈脈,又讓人忍俊不住。蘇轍彷彿已經看到兩兄弟相互扶持在路上走得東倒西歪了,不禁一掃離愁,絕塵而去。

標籤: 原文 中秋 翻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zhongqiu/y0dde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