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電影 >

哈利波特電影觀後感2篇

哈利波特電影觀後感2篇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後,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哈利波特電影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哈利波特電影觀後感2篇

哈利波特電影觀後感1

很難想象有這樣一部書,沒有網絡,沒有電子遊戲,沒有有關“現代”跡象的任何東西,一個和你生活在同一個時代的真正的小巫師哈利波特騎着真正的飛天掃帚,穿着真正的巫師長袍,養着活生生的貓頭鷹,在一所你以前從未聽説的巫師學校裏學習魔法。

“這是一面非常氣派的鏡子,直達天花板,華麗的金色鏡框,底下是兩隻爪子形的腳支撐着。頂部刻着一行字:厄里斯斯特拉厄赫魯阿伊特烏比卡弗魯阿伊特昂沃赫斯。”

當然這面鏡子的神奇之處,並不僅僅是它那美麗的和氣派,而是它的魔力——它能使我們看到我們內心深處最迫切最強烈的渴望。然而這面鏡子既不能教給我們知識,也不能告訴我們實情,人們在它面前虛度時日,為他們所看見的東西而痴迷,甚至被逼得發瘋,因為他們不知道鏡子裏的一切是否真實,是否可能實現。

如果真的有這樣的一面鏡子,你會不會也忍不住要去尋找它呢?不過麻瓜自然也有他們自已的魔鏡。比較愛錢的就喜歡玩大富翁,想要做英雄的就是神鵰大俠,想要主宰宇宙就上網聯機打星際爭霸,有的甚至只是想玩過家家……只要你想,你就可以得到。這就是麻瓜發明的東西,從效果上來看一點也不輸給厄里斯魔鏡,所以他們喜歡。

鄧布利多教授總是告訴我們一些非常重要的話,比如這一句:“如果你哪天碰巧看見它,你要有心理準備。沉湎於虛幻的夢想,而忘記現實的生活,這是毫無益處的,千萬記住。”伏地魔的日記本在第2部中,小女孩金妮非常偶然地得到了一個神奇日記本,50年前,它曾經屬於一個叫做湯姆裏德爾的大哥哥,他不但法力高強而且善解人意,所以我們的小金妮就像這世上所有的小女生一樣無比的信任他。可萬萬沒有想到存在日記本中的湯姆裏德爾原來就是伏地魔!所以金妮就成了伏地魔的俘虜,還不知不覺地為他打開了密室。

那麼金妮是怎樣成了伏地魔的俘虜呢?“他的日記本!我一直在上面寫字,整整一年,他不斷給我寫回話。”天啊,聽聽,多麼可怕的事,聊天也是能聊出禍來的呀!

一個人不斷地在上面寫字,另一個人不斷地寫回話。來想象一下這個伏地魔的日記本怎麼那麼眼熟呢?有許多像金妮這樣善良的女生,總是很敏感喜歡傾訴給那些她們認為非常值得信任的人。她們把自己的真情,全部都奉獻給她們用理想和想像建構出來的那個人,她們每一天不和那個人講話就覺得空虛,成為那個人的俘虜,直到被那個人毀滅。

我總想改造書中韋斯萊先生的一句話:“永遠不要相信任何平白無故給你好處的東西,除非你看清了它把心藏在什麼地方!”斯萊特林的繼承人,別對我説話!

霍格沃茨密室,只有斯萊特林的繼承人才能夠開啟,把裏面的恐怖東西放出來,讓它淨化學校,清除所有不配學習魔法的人——那些麻瓜生的孩子以及繼承人認為血統不高貴的人。

細想起伏地魔--的某些觀點,説不定哪天下午他們兩位坐在一起喝茶,一定會聊得很開心的。他們都以自己的一半血統感到自豪,而為另一半血統而羞恥。他們都認為這世界上有太多不配活着的人,尤其是那些血管裏的血液不夠高貴的人。他們都想到一個讓這個世界變得如他們所願的辦法——“淨化”。當然還有他們都同樣的骯髒無恥,他們都是充滿了血腥氣的殺人惡魔。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誰的血統是高貴的,也沒有誰流的血是卑賤的。有的時候你不得不佩服一下羅恩的“經典名言”:“全是瘋話。現在大部分巫師都是混血。要是不和麻瓜通婚,我們早就絕種了。”“我早就知道薩拉查斯萊特林是個變態的老瘋子。想出了這套純血統的鬼話。即使白給我錢,我也不進他的學院。説句實話,如果當初分院帽把我放進斯萊特林,我二話不説,直接就乘火車回家。”

然而,現在仍然有那麼一些斯萊特林,緊抓着他們的瘋話不放,在世界的各個角落裏興風做浪,你總會聽到他們的噁心聲音,總會看到們無恥的形為。

我只是想説誰也沒有權力因為血統而得到特權,誰也沒有權力因為血統而傷害其它的人。斯萊特林的繼承人,別對我説話!和狼人握手

盧平教授一開始就給我們一個與眾不同的印象:穿着一件極其破舊的巫師長袍,好幾個地方打着補丁。他面帶病容,而且疲憊不堪。他看起來還很年輕,但淡棕色的頭髮已經夾雜着白髮了。就是這麼一個又窮又病的人,用了一句咒語就趕走了令人發抖的攝魂怪。

盧平教授是個本領高強的好老師,他教給哈利召喚守護神的方法,你會為羅琳每一個形容盧平教授表情的形容詞打動:愉快的、快樂的、温和的、平靜的、輕鬆而隨意的……然而盧平教授是個狼人!他每到滿月的時候就會變成狼。就為這個他幾乎不能上學,成年以後到處碰壁,因為是狼人而找不到有報酬的工作。一個善良正直的好人只因為遭遇了不幸的事,所以就不被信任甚至不被社會所接納。

我們是不是太殘酷了些?當我們用戒備的眼神及行為對待那些不幸的需要幫助的人時,我們有沒有考慮到他們的感受?那些本來就已經很不幸的人,他們的不幸決不能成為受人鄙視受到不公平對待的理由。我們首先要學習像哈利那樣信任,然後像詹姆波特、小天狼星和鄧布利多教授那樣理解和幫助。

明天,我將有勇氣和狼人握手。

第5部中,有一個我至今難忘的片段:“現在只有兩個人還在激戰,很明顯,他們誰也沒有注意到鄧布利多的到來。哈利看到小天狼星矮身閃過了貝拉特里克斯的一道紅光:他正在嘲笑她。得了,你可以做得更好!他高聲喊着,聲音在整個巨穴般的屋子裏迴盪。第二道光束正好擊中了他的前胸。他臉上的笑容還沒有完全消失,但是他驚駭地瞪圓了雙眼。”……“小天狼星似乎過了很久才倒下去:他的身體向後彎曲着,形成了優美的弓形,倒下去時穿過了懸掛在拱門上的破舊帷幔——被稱為死刑刑具的死亡帷幔。”

小天狼星走了,但在我的心裏,有一個永遠年輕,永遠充滿活力的。還記得為了哈利,他靠老鼠生活;還記得為了見到哈利,他不顧一切;還記得為了保護哈利,他到了帷幔對岸。

有人説《哈利波特》會很快不再被人青睞的。但我認為,真正能夠感動人、為人帶來歡笑的“魔法書”,是永遠不會過時的!

哈利波特電影觀後感2

這部片子上映的時候哈利波特已經非常火了,為了一些商業效果編劇加入了大量喜劇元素和相當大膽的改編。但有一些細節處理不當導致了嚴重的邏輯問題。

開篇哈利在牀單下練習熒光閃爍咒語,違反了未成年人不得在校外使用魔法的規則。(這條規則在所有七本書裏都被反覆提及,在第五本書裏面起着非常重要的推波助瀾作用,哈利差點因為校外使用魔法被撅斷魔杖。)讓我們假設編劇本來就是想在這一部裏忽略這條規則,可是哈利吹漲姑媽後費農姨夫就不應該威脅説“你不能在校外使用魔法”,哈利迴應説“tryme”,費農説“他們不會再讓你回去了,you have now here to go”這説明了未成年人不得在校外施魔法的規則還是存在的。電影裏面這麼自相矛盾的邏輯就算沒讀過原著也會發現的。

隱形衣對攝魂怪無效,電影裏開學的校長講話沒有説明,這就很容易造成誤解,為什麼哈利在第一次拜訪霍德莫德村的時候沒有直接穿上隱形衣溜出去。在原著里正是因為隱形衣是幫不上忙,twins才大發善心把地圖給了harry。

書裏面盧平上課的時候,是在博格特變成攝魂怪之前先擋住哈利的,他以為會出現伏地魔。電影裏博格特都他媽已經變成攝魂怪了,哈利問為什麼不讓他練習的時候,盧平卻説“這不是很顯然麼,我以為會出現伏地魔”,都已經變成攝魂怪了啊!怎麼想的啊!

理論上阿尼馬格變形後衣服不會保留的,這點書裏沒有寫,但是第一部電影裏面麥格教授從講台上由貓變成人的一幕説明了這點。同時蟲尾巴從斑斑變成人也沒有裸體,不知道為什麼人變回老鼠的時候那身衣服就脱落了。狼人變身的時候衣服被撐破了倒還是可以理解的。書裏對阿尼馬格是什麼還有必須登記這兩點進行了説明,電影裏沒有,我覺得細細推敲還是有漏洞,沒看過書的觀眾不知道阿尼馬格的性質,可能會以為他們還可以變成別的動物什麼的。

原書裏盧平帶着哈利練習呼神護衞的時候,哈利選擇的最強有力的愉快回憶不是來自父母,而是來自他被告知自己是一名巫師。我不覺得電影裏做這樣的改動有什麼好處。因為哈利本來就想不起來任何有關父母的'事情了,只有恐怖的尖叫和綠光。不過這個不是邏輯錯誤。

同樣在本集沒有造成邏輯錯誤但對其他集有影響的情節還有:三把掃帚禁止未成年人入內。原書裏三把掃帚是很多聚會的主戰場,哈利在第四部接受採訪就是在三把掃帚。

三把掃帚老闆娘rosmertta為什麼要和麥格教授和部長一起喝茶?原文是一羣老師在gossip,老闆娘在插話。

哈利穿着隱形衣在霍格莫德橫衝直撞地走,又留腳印,又撞到人的,第一不是他性格,就算生氣了他也不會這麼做。第二隱形衣雖然不是人手一件,但不是特別稀奇的東西,(他的只不過最好而已),他那麼魯莽,人們不可能猜不到是有人穿了隱形衣。他從蜂蜜公爵出來手裏拿着紅色棒棒糖。你説你是不是傻,你不把糖放在斗篷下面你怎麼吃?這不是bug麼難道?然後大家看到還不懷疑麼?

哈利波特從第一部開始晚上出門就會帶隱形衣的。學校有宵禁。偏偏這一次他不穿隱形衣,這是bug。只是編劇為了安排他的地圖被發現,從而符合書裏的劇情。而書裏本來寫的是他在霍格莫德打馬爾福的時候隱形衣掉了,他的頭露出來了,馬爾福回去告訴了斯內普。

電影裏為什麼盧平不用哈利教就會使用活點地圖,而哈利卻從來不問。書裏在結尾盧平説了自己就是月亮臉。電影裏明明有這個機會,編劇卻偏偏不讓盧平在告別的時候説出真相。電影裏大腳板蟲尾巴尖頭叉子月亮臉的名字出現了兩三次,其中有一次還羞辱了斯內普。如果沒有看過書的話,電影又沒有給出解釋,這四個名字就毫無意義,還不如不表現。尖頭叉子作為詹姆斯牧鹿形象的化稱,又是哈利守護神的形態,其實是父子關係的一種神祕輪迴,不説出來,實在是遺憾。畢竟後面書裏還反覆提到四個人的友誼,與哈利父母的死,哈利對斯內普的看法,都有影響。

哈利在水晶球裏看到了小天狼星,這也不是邏輯錯誤,只是不尊重原著。羅琳在小説裏反覆質疑預言可以被學習的可能性。這是天分。茶葉水晶球什麼的都是扯淡。特里勞妮無論在小説和電影裏都被塑造成不靠譜的騙子形象,偶爾做的兩次預言卻都對情節發展有着莫大影響,這是因為她曾祖母是偉大預言家,她被僱傭的原因也只是作出預言後她生命就有危險了,鄧布利多相當於把她保護起來了。

電影中能讓時間倒轉的項鍊是有鋪墊的。書裏和電影裏赫敏在這學期都表現得神出鬼沒,ron説了好幾次“wheredidyoucomefrom”。書裏我們讀到赫敏有這麼個東西,所以可以同時修幾門課的時候,回過頭可以聯想起來羅琳的鋪墊,而電影裏卻很難回想導演的鋪墊,因為大概只有兩三次,ron問了這句話,觀眾很容易以為是喜劇效果就給忽略了。

鄧布利多全7部電影裏都不夠好,鄧布利多的關鍵詞絕對包括幽默和優雅,兩個演員都沒有抓住他的神韻。太嚴厲了。鄧布利多這個角色幾乎每一部的電影裏都有漏洞。他是絕對不會在學生當中喊move!move!的。

但這一部對於熟悉原著的人來説其實也有很多驚喜,開學晚宴的合唱,全部電影的配樂,風景鏡頭,特里勞妮的演出。

書變成電影,肯定有細節缺失。説實話,只是書看得太多人都迂了,在這吹毛求疵而已。

在經歷了魔法、特技、三維足球、精緻的場景、完美的演員搭配和皆大歡喜的結局之後,很難再想像哈里波特還能有什麼新的突破。前兩部的成功給這一系列設立的基準不低。在走進影院的時候,多數波特迷期望的可能是故事的繼續。像007一樣,知道期望什麼,只要能保持相近的製作標準,兩個小時的享受是能保證的。

以這樣的期望,你會得到一個極大的驚喜。如果説前兩部中,大人會發現自己偷偷地和孩童分享童話的快樂,併為為此感到稍稍難為情的話,在這部電影中,我們會因為比小孩享受的更多而感到歉疚。“阿茲卡班的囚徒”是一部十足的情節電影,它在魔幻、特技、動作之上增加了劇情、懸疑和驚愫。轉折和意外使你很難猜到結果。其實你沒有時間去猜,緊湊的情節會一直牽着你走。這也是我對這部電影的意見,它近乎沒有節奏,它用百米的速度一口氣跑完了三千,不給你片刻回味的機會。

相對於多數青少年讀物,哈里波特的精神寓意向來是現實的。在第三部中,這種現實由含蓄變得直接。不公正可以永遠延續,恐懼和弱點可以永無擺脱之時,正義和勇氣可能是別無選擇。在娛樂之外,從這部電影中得到更多的收穫,需要一定程度上心智的成熟。加上整部影片極度晦暗的基調,這不是一部適合十歲以下兒童的電影。不過,成人往往會低估孩子的領悟能力,JKRowling的成功一次次證明了這一點。

結論:三部哈里波特中最好的一部。如果你還沒有看過,不建議看情節介紹過多的影評。因為情節轉折的突然,一兩個關鍵的字句就能剎風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ianying/122y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