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觀後感 >

電影哈利波特與鳳凰社觀後感

電影哈利波特與鳳凰社觀後感

《哈利波特與鳳凰社》講述哈利波特即將成為霍格沃茨五年級的學生時,他的生活變得更困難重重,其中最大的威脅依然來自他永遠的敵人伏地魔。哈利、羅恩和赫敏以鄧布利多軍的名義私下學習黑魔法防禦術,在食死徒到來之時能加入戰鬥。我們來看看相關文章怎麼描述吧。

電影哈利波特與鳳凰社觀後感

電影哈利波特與鳳凰社觀後感

首先要説,我看電影的喜好從來都相當的個人色彩濃重,自己並不認為所有電影都評論得很客觀。

so,請選擇觀看。

我是HP系列的飯。飯原著,也飯前面四部電影。

我一直都認為用原著來比較電影是不公平的,因為不是同一條起跑線。

就好比《藍宇》,它的原著跟影片,就被我區分來看。

但是從私心來説,作為一個原著忠實的閲讀者,在看電影時不去回憶書中的情節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今天,我回憶了,回憶了自從看過書之後就不忍心多提及的第五部。

然後,我失望了。

而這一次,真的沒有辦法站在一個只看電影的觀影者的角度來看待這部電影。

所以,不能寫出單單就一部電影來説,它到底表現如何。

還是概括一下。

開場沒有廢話,簡單交代後就直接進入跟攝魂怪的遭遇戰。這裏的攝魂怪比第三部中的形象有所改變,它們的斗篷帽子全都不見了,不見了也就不見了,可為啥改變形象後看起來好像在看《木乃伊》裏面的亡靈法師?

那位鄰居費格太太(如果名字記錯,見諒)好心收留小哈並且交代自己身份的內容縮水。

接着小哈被接走->眾人倉促地會面->馬不停蹄趕去聽證會->莫名其妙就到了車站這就開學了。節奏快得無以倫比,沒有一句廢話,連好話也不全。

到學校->烏姆裏奇->鄧布利多的忽視->烏姆裏奇的懲罰(這其實是對於小哈心態活動很好的着墨點,但是縮水)->DA的成立->韋斯萊先生遇襲->鄧布利多超級突然連解釋都沒有就把小哈扔給教授(改編)->教授只管對小哈懾神取念卻沒有教他“大腦防禦術”怎麼練?(這裏到底是導演沒拍還是被剪刀手咔嚓了?OTL)……

然後號稱超級賣點的KISS出現了,鋪墊之薄弱,進展之迅速……秋迷或者哈秋請無視。

然後過了一個好~~~不熱鬧的聖誕節……

很多書中過於細節的東西,説實話我不是全部都能回憶起來,保留下來的都是比較大塊的內容。

比如教授的回憶,比如禮物、小天狼星性格的鋪陳,比如這個牽繫着小天狼星與小哈之間厚重感情的温暖的聖誕節……

然後回到學校->海格回來->看到教授的回憶(大改編+縮水,這裏本是小哈反思自身以及父輩行為的一個很重要情節……默啊)->DA們被抓(改編,又見改編。背叛者變成了秋……雖然不是自願,雖然我不喜歡她,但是也讓人很不爽)->看到海格的巨人弟弟(改編)->巫師等級考試(大改編)->雙胞胎翹掉霍格沃茨(帥,即使缺少書中那許多絢爛的事蹟,也仍然是本集裏讓人印象深刻的鏡頭之一了)->小哈被騙倒->烏姆裏奇倒黴->六人組到魔法部->開戰,打、打、打->小天狼星倒下->伏地魔出現、接着閃人->end。

之所以題目是肢解,因為這就是我坐在影院兩小時得來的最大感受。

也許在非原著飯的影迷看起來沒有多少問題,但在我而言最不能忍受的就是誰都知道電影受篇幅所限,刪減劇情無可避免。但是留下的劇情中,勢必應該表現圓滿、邏輯連貫。而不是像今晚看到的這樣,斷斷續續,剛看到有情節表現,馬上就被一刀截斷,於是覺得沒有一段情節是完整的。就像每個坑裏灑點土,填不滿又佔地盤。

電影最忌諱什麼都想要説,結果表達出來卻讓人覺得且不如什麼都不説!

大人們的戲分少的可憐。

唐克斯的搞笑好歹還有一點點,盧平相貌變了台詞更精簡,那個倒賣東西的鳳凰社員貌似根本沒出場,韋斯萊夫婦的作用也類似於跑龍套的,更別提小天狼星…………

出彩的還有盧娜,確實如同被表揚的那樣,表演到位,符合度絕佳!那種帶着一點點靈異的腔調,與眾不同的舉止,高於年齡的成熟……她的受喜愛,直接導致多少人扼腕赫敏被配給羅恩之後,無限希冀哈盧當然,上個月哈7的問世,讓人徹底打消了這個念頭。

烏姆裏奇的飾演者確實不愧為戲骨,她拿腔拿調滴説話着實讓人不寒而慄,她裝做親切背後的狠毒確實無人能及,笑……

那場縱橫交錯的水晶球集體倒落的鏡頭很養眼,DA們守護神的設計還算有趣,最後魔法部大廳的大戰看似波瀾壯闊驚心動魄卻覺得噱頭足夠真實欠奉。

讓我想到哈4最後那一段,小哈對付伏地魔的時候方法雖然簡單,招數也相當有限,最終險險逃過一劫還是靠了父母朋友的幫助,不是花枝招展的東西卻誠意十足,看的時候很為他緊張了一把。

今天的大高潮,眼花繚亂之餘卻少了一點點什麼,鏡頭很快的忽閃過去,也會很快的就被人遺忘。

不再多説,我承認對於哈5這部書來説,自己的個人情緒就比較重。

而我從來、很少很少會對一部電影這樣怨念。

所以我的觀影感受也許是偏頗的,不夠心平氣和。

同樣刪減大量情節的哈4,跟哈5這麼一比,實在是讓我覺得當初只看了三遍太可惜!

這是HP系列開拍以來,第一部近期內我不想再看到的電影跟書的待遇驚人滴相似,卻是為了那麼不相同的原因。

電影哈利波特與鳳凰社觀後感

今夏,這一部最讓我期待的電影,讓我有那麼一些些失望,或許是因為太喜歡、太瞭解、太期待的緣故吧,愛之深、責之切嘛!

在看書的時候,就有感覺第五集是轉折和過渡的一本書,是邪惡與正義開始正面對抗的前奏與準備,也就估計到了電影很難拍,只是真的沒有想到,這位導演的功力我實在不敢恭維。

1、先説説導演吧

第一、二集導演中規中矩,第四集場面宏大,大反派復活時候的氣氛也相當到位,目前五集當中,我最喜歡的要數第三集。儘管n多的評論詬病阿方索,第三集的票房也是這個系列裏面最為慘淡的,但沒法影響我的感覺。

畫面唯美,情節的設置充分突出了哈利矛盾的內心,每每回想或是和好友聊起這個系列的電影時,腦海裏浮現出的都是第三集裏面的畫面。比如哈利和盧平站在吊橋中央,回憶他的父母;比如哈利站在鐘樓之上,目送所有的同學去霍格莫頓村時的落寞,還有哈利騎着巴克比克翱翔的暢快,還有劊子手一斧頭下去,烏鴉四處驚飛等等。

好像有消息傳出,第七集也將由阿方索指導,不知道這消息是否確切,如果是真的,那麼我已經可以忽略掉這位大衞耶茨指導混血王子的失望心情了。

2、再説內容

哈利波特的原著書籍是越寫越厚,所以我們非常理解導演得取捨,必須大刀闊斧的砍去很多的細節,更何況第五本書裏寫了很多的細節,在時間有限的電影當中絕對沒法全部表現。但是,這位導演的取捨實在令人太失望了。情節很趕,但是令觀眾想不斷快進。

恐怕沒有看過原著和前面幾部電影的觀眾會有不少理解上的障礙。

不是説好只有刪減30秒鐘的嗎?可是有好幾處地方都有太過明顯的剪切痕跡啊。

片頭羣巫飛天的場景很贊。後面魔法大戰也不錯,但哈利初吻的鏡頭着實多餘,看過書的都知道,秋約會哈利,只是想打聽塞德里克臨死前有沒有提到自己,那一吻是在一個特定的環境之下才發生的,而絕對不是如此突兀。大戰結束,哈利別侵入思想,和他最終選擇那一段,説實話,很不理解這樣設置的意義。

3、關於演員

鐵三角完全長大了,可惜哈利個子實在太矮了,幾乎所有配角都比他高出太多。可惜哈利的`演技似乎也隨着身高一併停滯了。他的表演實在太空洞了,完全表現不了什麼。

盧娜,新加入的瘋姑娘盧娜很漂亮,白皙的皮膚,長長的捲髮,光着小腳丫子,很可愛,只是比書中少了太多的重要性。

烏姆裏奇這個變態女人令人咬牙切齒(觀賞之時我一直想到我的國中班主任,可見傷痕多麼深啊)!她那種微笑令人毛骨悚然。

唐克斯,本來一個超有魅力的女巫,可惜電影裏面能夠發揮的太少了。

貝拉,小巴蒂克拉奇之後又一個狂熱份子。

雙胞胎,原以為他們的掃帚會破牆飛來,不過已經很精彩了。

小天狼星:迴歸優雅,只是怎麼越來越像德庫拉伯爵了呢?

斯內普,教授那一句“我不清楚”的裝傻表情好可愛。可惜悲慘回憶那一段實在實在太短了,莉莉連個影兒的都沒有。

伏地魔,沒有了上一集復活時候的飄逸,給人感覺太實在了,身上穿的就像是黑色的道袍。

其他人的戲份也是真夠少的啊。德拉科,盧平等等,幾乎只是露一下臉。

很值得一提的是由艾瑪飾演的預言教授,實力派就是實力派,抓住一點點時間就可以相當出彩,那一段被迫離校的表演相當不俗,完全演活了那位沒什麼預言能力,神經兮兮的教授。

還要不要再一遍Imax,好猶豫!

電影哈利波特與鳳凰社觀後感

《哈利波特與鳳凰社》是該系列五部電影中最符合大片標準的一部,劇力十足、演員出彩、導演用心外加多元化的動作設置使得這部波特電影從單純的兒童故事片蜕變成出色的大電影。在今年進入內地影業的美國大片中,《哈利波特與鳳凰社》的動作設置遠勝於《蜘蛛俠3》,電影節奏也稍勝《變形金剛》。然而,據説有很多人不太喜歡這部電影,理由大多為不喜歡哈利波特長大的故事、波特與張秋的初吻不好看、故事過於黑暗,不適合小孩觀看等等。觀眾在懷念10歲的丹尼爾雷德克里夫騎掃把玩魁地奇的可愛情景的同時,已經忽略了丹尼爾等已經長大成人的演員技藝上的提高,用欣賞可愛兒童片的心情來看《鳳凰社》,進而得出《鳳凰社》這部電影不好看的結論,錯的一方應該不在電影。想看兒童片做天真浪漫兒童夢的人大可選擇《大雄的恐龍》,這片也在公映着。鑑於波特小説系列的威名,即使沒看過《鳳凰社》小説的人都應該知道波特會在這部小説中變成有擔待負責任的小大人。既然有了這個認知基礎,那就可以靜下心來慢慢體會該片全體電影人的用心之處,這遠比無端找茬有意義。

風雲變色的開場鏡頭就已經將《鳳凰社》電影的黑暗風格顯示出來,波特小説自《火焰杯》開始就已經完全往這一方向發展,看過《火焰杯》的人都會明白這一點,然而導演大衞葉慈似乎有意將這個電影的風格完全暗黑化,從波特到達鳳凰社總部之後赫敏伸出雙手給波特一個熱情的擁抱拍成恐怖鏡頭這點就顯示出導演將這部電影完全按照驚悚片的方式來拍的決心。

從故事本身看,《鳳凰社》電影與小説相似度至少超過90%,130多分鐘的片長絕對不能將小説中的所有情節包容進去。在對於精彩情節的取捨方面,編劇與導演做的相當用心,將片中所有精華都融進電影的同時,更懂得剪去一些會讓故事變得嗦的情節,譬如《預言家日報》煩人的女記者在赫敏的威脅下發文章澄清哈利沒騙人這一小説中的情節就被導演大衞葉慈爽快的砍掉。而在砍掉一些旁支的同時,大衞葉慈也將原本的故事做了些修改,譬如將韋斯萊兄弟放煙花大鬧學校的場面放置到考場上,這一改動比起小説中韋斯萊兄弟在烏姆裏奇驅趕特利勞妮教授出校時候的放煙花大搗蛋的情節要更勝一籌,大衞葉慈這一小巧設置使得考場變成學生狂歡發泄壓力的地點,顯然更能引起觀眾共鳴,這細節顯示了導演與編劇對電影語言的理解程度。電影將張秋設置為喝了吐真劑之後共處鄧布利多軍據點的叛徒也基於同樣理由,砍掉小説中告密的張秋同學這一角色,不僅使得這部人物已經夠多的電影更緊湊之外,還為張秋這個原本沒什麼亮點的人物提供了發揮機會。這些改動體現了導演與編劇對電影節奏的敏感度以及對這部電影的良苦用心,而這些改動都肯定得到JK羅琳的認可,眾所周知,羅琳向來要求波特電影要忠於原著這一點。

看過小説的觀眾在看電影時如果把精力放在欣賞演員如何用技巧、導演如何用鏡頭剪接將一些意味深長的小細節體現出來的話,應該會比只顧着看電影與小説哪點有出入要好玩得多。《鳳凰社》電影中最有意思的細節都集中的金髮小姑娘盧娜與波特的幾場戲中。通過這些戲可以看出導演對盧娜這個角色的喜愛程度遠高與張秋,而盧娜這個小説中原本看起來像傻大姐的角色到了電影竟然被初次演戲的伊凡娜林奇轉變成充滿神祕感的美麗少女。電影中她與波特的幾場戲都似乎與心靈導師或者解圍者的身份存在,譬如在眾學生意見紛紛討論該不該自己學黑魔法防禦術的時候,盧娜僅一句話就將整個討論由伏地魔是否真的回來轉到跟波特學更好的魔法這一正軌上,丹尼爾所演的波特這時對盧娜一個點頭,將他對這個少女的感激之情表露無遺。這些內容小説都有涉及到,然而比起小説中傻大姐盧娜無心之語,伊凡娜所演的盧娜的表現更像是有意替波特解圍,伊凡娜給了盧娜一個更為討人喜歡的形象。盧娜的出彩,使得原本就不太出眾的張秋和金妮更為失色。金妮這一角色導演沒給足夠的空間讓其成長,然而張秋這個必須完成暗送秋波、心情複雜的初吻以及被迫成為告密者後的內心痛苦這些很有得發揮的戲份的角色,因為樑凱蒂木衲的表現完全埋沒了這個角色,也白費了編劇導演的良苦用心。幸好整部電影中糟蹋角色的現象只發生在樑凱蒂一個演員身上,其他演員,無論是戲份吃重的艾梅達斯湯頓(烏姆裏奇教授)還是隻有少數幾個鏡頭的艾瑪湯普森(占卜課教授特里勞妮)和海倫娜波漢卡特(食死徒貝拉)都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海倫娜僅靠幾聲狂笑加瘋癲表情就將貝拉演得入木三分,而湯普森更僅用不到五句的台詞加上一雙大眼鏡就將特里勞妮演活,這就是演員的力量。

《鳳凰社》的特技場景與打鬥場面做的相當用心。這部電影的大場面,比起波特初吻戲要炫目得多。打鬥方面做的最出色的場面出現在結尾神祕事務司黑白兩派大決鬥這場戲上。導演將經典的打鬥場面都借鑑過來,再用更先進的特技加以美化,使得這場原本在小説中通篇充滿“昏昏倒地”之類“簡樸”咒語的場面變得更富美感。波特與小天狼星合力鬥盧修斯馬爾福與另一個食死徒的場面,魔杖互射的情景很像西部片中的槍戰場面,而雙方使用魔杖的姿勢又很像西洋擊劍,最後鄧布利多與伏地魔雙方互用魔法打鬥的場面更像星戰中的絕地武士拿光劍互砍的情景,這些借鑑與昇華使得這場重頭戲華光四射,相當精彩。

從風格定位、故事設置、演員表演再到技術運用等各種方面看來,《鳳凰社》理應進入精彩大片的行列。波特的成長讓其更有魅力,而波特在片中對友誼與愛的理解比起早期波特電影中單純的兒童冒險故事更具教育意義,幾歲的孩子看不懂這點,家長應該看得懂,別忘了這部電影在美國的評級是PG-13,孩子需要家長指導,要家長真不願費這個心讓孩子儘早瞭解這些東西,那就去看《大雄的恐龍》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guanhougan/19dk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