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電影 >

電影《紫日》觀後感

電影《紫日》觀後感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後,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後感吧。到底應如何寫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電影《紫日》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電影《紫日》觀後感

電影《紫日》觀後感1

第一次看這部片子是在很久很久之前,久到我記不起是在國中還是在高中,當時的我還沒有學過影視欣賞,只是帶着一種很誠實的情緒,看了那麼多講戰爭的電影,看了那麼多講抗日戰爭的電影,這一部,在我心中是最好的。

有些戰爭影片只會用誇張的煙火效果,大量的道具裝扮,但是隻有紫日,硬朗之中,帶着濃濃的温情,讓我感受到了血腥的戰爭裏無法磨滅的人與人的交流,無論你是中國人,俄國人還是日本人……

課程之中,老師提問,講講給你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部電影,輪到我回答時,我説,“幾乎每一部我看過的電影都給我留下過很深的印象,無論是小成本獨立電影《朱諾》,還是好萊塢商業大片《變形金剛》,抑或是搞笑中帶着些許人生道理的《醜女大翻身》。”講到這,老師説,“都是外國的片子,中國的電影中有喜歡的嗎?”我頓了下,説“有,而且很多,它們中的大部分都在講抗日時期的故事,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紫日》,撇開畫面,音效,人物情節的處理,它讓我從另一個角度明白了當時的那場戰爭。 那種感覺我描述不清,但是我感受到了。”

其實,直到今天,直到第五遍看完,我仍然沒法用準確的語言去形容的心情,只是沒看一遍就又有不一樣的情感產生,而且越發覺得這部電影的可貴。

電影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個場景,秋葉子一手拿着八音盒,一手攥着一束花,從山上奔馳而下,大聲喊着,“戰爭結束了,不用死了,我們可以回家了。”然後,噠的一聲,鮮花四散,再然後我看到一張純真的臉和睜得大大的眼睛。她最後的最後在想什麼呢,是啊,戰爭結束了,大家應該活下來。

那個飽含着思念與愛情的八音盒最後的最後被放回了大興安嶺,秋葉子長眠的地方,戰爭中死去的人們,都可以安息了吧。

今年建國六十週年了,在這樣的時刻把對《紫日》的觀後感寫出來,很高興。希望大家都可以看看這部也許不會讓你流淚但卻會讓每個人沉思的好電影。拯救大兵瑞恩觀後感活着觀後感《紫日》觀後感

電影《紫日》觀後感2

《紫日》是一部抗日題材的電影,但它又是一部揭示人性的電影。不像一般的戰爭電影,它沒有過多的描寫槍林彈雨,英雄主義。整部電影的背景是一望無盡的森林。主人公是三個文化背景政治態度生活理念完全不同的人,卻在陰差陽錯中相聚命運被捆綁在一起。由於三個人所接受的文化不同,每個人對戰爭和人的看法也不同,每個人都充滿了猜忌,防備,仇恨,中國農民親眼見證了日本人對中國人的'殘暴殺戮,所以他的內心充斥着對日本人的仇恨。俄國女軍官作為中國的拯救者的態度來參與戰爭,所以她是高傲的。日本小女孩從小接受着日本軍統教育的洗 腦,所以她充滿了對其他民族的冷漠與仇恨。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深受戰爭的傷害,都充滿了對和平的嚮往。在不斷的行走中,在一次又一次涉及生死的瞬間他們又是矛盾的,他們的內心不斷地掙扎,不斷的受着拷問,純樸善良的中國人在舉起軍刀刺向日本小女孩時卻始終下不了手,面對日本小女孩掉入沼澤也始終是無法漠視的,這些充分展現了中國人的包容,平靜,友愛。他們有着共同的目標,進就是活下去,走出去,於是他們開始協作,3個人的心境也在一次又一次的事件慢慢由憤怒,仇恨歸於包容,平靜。

三個渺小的人,但卻在大興安嶺演繹這三個國家乃至全世界人們的希望:反對戰爭,渴望和平。電影中很多次把鏡頭投向太陽,紅得發紫的落日就像是對戰爭就要結束的一種解讀,特別是最後他們在紫日的餘暉中快樂行走,我們是否可以解讀為他們開始向光明走去呢?無論是哪個民族,無論什麼信仰,都是嚮往和平的,都渴望建立一個新的世界。任何形式的暴力都是我們所不能容忍的,任何侵略戰爭都是該遭到譴責的。這也告訴了我們,無論我們是哪種人,那種理念,只要我們擁有善良,我們都是朋友。

片中運用適當的運用長短鏡頭和對比,是《紫日》一大亮點,片中描寫楊玉福母親被殺的場面,不斷的運用短鏡頭對楊玉福和日本軍統進行細緻對比刻畫,體現出楊玉福在此刻的一種莫大無助和憤怒仇恨,日本軍統的冷漠與殘暴。快結尾時運用長鏡頭描寫娜佳在大海游泳,之前的緊張氣氛蕩然無存,給人感到一切都是如此的輕鬆自由,也給人一種唯美的畫面感。更襯托出人們對自由與和平的嚮往。

電影《紫日》觀後感3

和平是一個永恆的話題,也是當代的主題,是所有人的共同追求。無論白種人,黃種人還是黑種人,無論什麼信仰,都能夠和平相處,建成一個新的世界。在那裏,所有人的生命和尊嚴都得到應有的尊重,任何野蠻的暴行和恐怖都會被禁止,任何侵略戰爭都不會再發生;在那裏,地球上的每一個人都是朋友。——題記

在眾多的經典影片中,《紫日》給我留下的震撼最深。它不一樣於中國其它老套的戰爭片,它的主題超越了民族,超越了語言。它引發的是對戰爭、對人性的深沉反思;它激發的是對完美與和平的嚮往,對人性中善良與美麗的共鳴,而不是單純地宣揚反日情緒。它講述的是這樣的一個故事: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的時候,蘇聯紅軍偶然從日軍屠殺中救下一名中國老百姓楊玉福。在將楊和傷員一齊往後方轉移的途中,軍車誤入日軍軍營發生了一場激戰。楊和一位名叫娜佳的蘇聯女軍官僥倖逃進了林區。中途他們遇見了在混戰中與大隊失散的日本少女秋葉子。他們讓秋葉子帶路,但是深受日本軍國主義思想毒害的秋葉子卻一心要將他們置於死地,帶着他們走進了險境。娜佳痛恨秋葉子的行為,讓楊殺了她,忠厚老實的楊玉福雖然懷着殺母之仇卻也不忍心殺害眼前這個年少無知的女孩。

於是,為了能從茫茫林區活着走出去,三個人一齊踏上了求生之路。在看不見戰火硝煙的美麗林區裏,三人一路上經歷了山林大火、沼澤、猛獸等一系列磨難,患難之中漸漸產生了友情,秋葉子也被娜佳和楊的善良所感染,對自己長期以來所理解的“教誨”產生了懷疑。雖然語言不通,三個年輕人卻幾乎忘記了戰爭的存在,互相露出了善意的笑容。然而,就在他們即將獲得新生的時候,秋葉子卻被瘋狂的日軍殺害。悲憤的楊和娜佳憤怒地衝向殘餘的日本法西斯匪徒,為純真的少女秋葉子報仇雪恨。

一箇中國農民、一個日本女孩、一個俄羅斯女軍官,當三個生活軌跡文化背景政治態度完全不一樣人的命運在同一片土地上被緊緊捆綁到一齊的時候,在涉及生與死的瞬間,每個民族最純樸的個性不可避免的被顯露無遺。儘管這三位主角,俱是有缺陷的人物,中國農民有掩飾不住的狹隘,俄羅斯女軍官有與生俱來的孤傲,日本的少女戰俘在血液裏有睥睨他人的遺傳,但是,所有這些,都不能阻礙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明白與相親相愛。

電影《紫日》觀後感4

有格調的電影不多。《紫日》悽美,像一支愁腸百結的詠歎調,讓人難以割捨。

馮小寧戰爭三部曲,《紅河谷》聲勢有餘,沉實不足;《黃河絕戀》浪漫可人,略顯俗套;而《紫日》的故事完整,內藴深沉渾厚,表達得收放自如。

文學作品中,常見白樺林的風姿搖曳,有玉樹臨風的君子之質,又有亭亭玉立的美人之態,而被電影人所遺忘的它,在《紫日》裏成了鏡頭中反覆出現、隆重登場的主角。還有那金黃的雛菊、紫紅的苜蓿、潔白的百合鋪陳在秋天的原野上,是在沉思,又像是表白。

導演馮小寧本人是這樣説的,“我是主張唯美的”;而他的影片也是這樣表現的,哪怕是在生活的慘痛中也有“野火燒不盡”的春草似的美感倔強地生長。唯美,與其説是一種藝術主張,倒不如説是一種生活理想。

愛比仇恨更有力量,和平比戰爭更能持久。片中,當忠厚老實的農民楊玉福舉刀對準日本少女秋葉子時,他腦子裏閃現出被日本兵殘殺的同胞,但卻不忍傷害一個手無寸鐵的敵國女孩。這種“不忍”之心,是古人所推崇的仁厚之心,也是現代人所讚許的愛心。愛心戰勝了仇恨,在那生死瞬間,得到拯救的是日本少女,更是人類那顆不向野蠻與獸 性屈服的良心。

良心能夠煥發良知,日本少女秋葉子在聞聽自己的國家戰敗投降的消息後,情緒波動,不能自持,她端起槍對着楊玉福和娜佳,但她無力扣動扳機,她的那顆被軍國主義意識所薰染的心,終於有了些康復的跡象。在影片結尾,秋葉子為解救一個小弟弟而被她的同胞擊斃,她是為愛而飲彈,並死不瞑目。

這部片子,我不敢和別人一起看,因為每次看着看着,就會不自覺地流出淚水,至今,沒有哪部電影會讓我如此感動,沒有哪段旋律會如此憂傷。

標籤: 觀後感 紫日 電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ianying/1oyvw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