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論語讀後感650字

論語讀後感650字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着作之一,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的。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論語讀後感的相關資料,歡迎閲讀

論語讀後感650字

  論語讀後感650字 篇【1】

論語是一本飽含了知識、品德和做人道理的一本好書,它的肚子——書本的紙裏面藏有許許多多的知識,請你們快快拿起《論語》探索裏面的知識吧!

論語是孔子的着作,它分為許多個篇章,每個篇章都有一個簡短而有用的知識。整本書合起來,就像是一片知識的海洋,知識就是大海中的魚。如果你發現了裏面的知識,那麼就好比你釣到了一條魚。如果你汲取並懂得了這些知識,那麼知識就會像一條煮熟的魚一樣被你消化掉。那麼,你的知識也會越來越多。就可以向孔子一樣,成為一個有學問的人了!

雖説這可以學到東西,但是,發生衝突事件的也是一個不計其數啊!請看事例。

孔子説過一句話:“温故而知新。”意思就是先複習過舊的知識,記牢了之後,再學新的知識。可衝突偏偏就栽在了這一句話上。一次,我和我哥在看書學知識。我在偶然間發現,哥哥看完一本書就隨手一丟,又看新的書去了。我提醒他:“温故而知新,複習一下!”“我的事關你什麼事?你憑什麼管我?”我反駁:“爸爸説過人人平等,我就可以管你!”就這樣吵了好久,爸爸進來了,説:“你身為哥哥,要做弟弟的榜樣,把你看過的書的知識都複習,一直到你忘不了為止!”哥哥垂頭喪氣的説:“Yes air。”就又翻開書,複習起來。就這樣,一場矛盾被我爸輕輕鬆鬆的化解了。

這本論語教會我如何做人、如何學知識、如何孝敬父母等等許許多多的有用的知識。它肚子裏的知識是無窮無盡的,它是我的另一位家庭老師,我要不斷的從它的肚子裏面探索、汲取新知識!

  論語讀後感650字 篇【2】

《論語》,論是編撰的意思,排比的意思,語是語言、話語、,論語的意思就是孔子説的話,孔子和弟子説的話,孔子的弟子輾轉聽説的孔子講的話它編撰到一講話的意思起,第二層意思,《論語》作為一個書名,是在這部書編成的時候,也是孔子去世以後,但是,是去世後不久。

論語作為儒家的經典之一,一共有二十篇,有一句話,“半部論語治天下”是宋朝的宰相趙普説的,但是,這句話是不正確的,在那時,宋朝的朝廷裏到處都是讀過四書五經的文臣,宰相趙普在皇帝的面前的地位已經不高了,在皇帝的面前説的,但是,他最後時被撤職了,因為僅僅一部論語對於治天下還是不夠的。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説;“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説是盡到孝了。”這裏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污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論語讀後感650字 篇【3】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説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着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就説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80人的班集體裏,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

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着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道可道,非常道……”一陣陣讀書聲迴盪在校園裏。自從學校開展“與聖賢為友,與經典同行”讀書活動以來,校園裏每天都飄蕩着整齊而有節奏的讀書聲。

標籤: 讀後感 論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1724d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