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居里夫人讀後感(集錦15篇)

居里夫人讀後感(集錦15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居里夫人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居里夫人讀後感(集錦15篇)

居里夫人讀後感1

“人不能像走獸那樣活着,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這是但丁的一句名言。讀完《居里夫人的故事》後,我忽然明白:尊師就是一種美德。

1932年5月,華沙鐳學研究所落成,居里夫人回到祖國參加開幕典禮。當典禮將要開始的時候,居里夫人突然跑下台,把一位坐在輪椅上的老年婦女推上主席台,這位老年婦女就是居里夫人小時候的老師。

居里夫人這種尊師的美德,的確令人讚歎。那時,居里夫人享有科學家的盛譽,博得了人們的敬仰,然而,她卻沒有忘記培養自己的老師。

歷史上許多的偉人都具有尊師的美德,我清楚地記得有這樣兩段偉人的故事:

徐特立曾經是他在湖南長沙師範學習時的老師。1937年,徐特立過60壽辰,當時,他已經是我們黨和紅軍的偉大領袖了,工作十分繁忙,但他還在百忙中親筆寫信祝賀老師的生日,信中説:“您是我20年前的先生,您現在仍然是我的先生,您將來必定還是我的先生……”徐特立讀了他的賀信後謙遜地説:“我不過是的一日之師,而則是我的.終身之師。”他既是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更是尊師的典範。

1957年初春的一天,朱德委員長和大家一起看戲。開演前,朱德正和周圍的觀眾交談,這時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務員引着向朱德走來。朱德看見了,急忙立正向老人敬禮。禮畢,又急忙握住老人的手親切地叫了聲“葉老師”。然後,朱德又請老人人座,然後自己才坐下來。這位老人就是朱德早年在雲南講武堂學習的老師。

其實,尊師美德的故事數不勝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就有許多,比如同學見到老師後立正、行少先隊禮、道一聲“老師好”!上課前全部起立,向老師行注目禮……這些都是尊師的表現。

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更要尊重老師,這是時代的呼聲,是人類文明的強音。讓我們共同努力,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以居里夫人、他等偉人為榜樣,做一位尊師的好少年!

居里夫人讀後感2

居里夫人是一位著名的科學家。她發現了一種新物質,鐳。看完這本書,這個名字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裏,是我唯一敬佩和值得學習的女科學家。

居里夫人出生在波蘭,她的名字叫瑪麗居里,她童年的家是由沙皇俄國統治的。居里夫人十歲時,母親因病去世。她臨死前對孩子和丈夫説的最後一句話:“我愛你。”最重要的親人都走了,他們的生活頓時灰飛煙滅。對小瑪麗來説,沒有什麼比這更悲傷、更痛苦的了。但是,她沒有退縮,在學習和工作中不斷努力。

有一次,她看書的時候,幾個調皮的孩子用椅子把她圍了起來。她身體的左、右、後各有一把椅子。在這三個上面,我又放了兩個,最後放了一個在她頭上。在整個過程中,她沒有聽到絲毫聲音。直到看完書。當她抬起頭時,整個由椅子組成的“建築”倒塌了。緊接着孩子們鬨堂大笑。1898年4月12日,居里夫人發表了這樣一篇科學報告:“瀝青鈾和銅鈾雲母比鈾本身的放射性強得多。這個事實值得我們關注。同時,我們確信這些礦石中可能含有一種放射性更強的'化學元素……”雖然不知道什麼是元素,但是讀這本書讓我感受到了它的重量。居里夫人為了從9000公斤的瀝青和鈾礦渣中提取鐳,會一壺接一壺地煮渣,一直攪拌;一瓶一瓶的倒入倒出,一點一點結晶。每天,她穿着沾滿灰塵和酸的工作服,站在大鍋旁,煙霧繚繞,眼裏含着淚水,喉嚨發癢.就這樣,她掙扎了45個月,1300多天。多麼沉重的勞動和毅力啊!1903年,居里夫婦發現了一種人們至今還不知道的物質,那就是鐳,兩人都獲得了舉世聞名的諾貝爾獎。1911年,居里夫人發現了x光在醫療工作中的作用。在戰爭年代,她四處治病,為人類醫學做出了巨大貢獻。居里夫人死於1934年,因為她與鐳和x光有密切接觸。看完《居里夫人》這本書,我體會到了一個道理:取得好成績不容易;要有所成就,並不容易,努力是要付出的。古語云:“蜀山以道為道,學海無涯,造舟”。

所以從平時開始,就要要求自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獨立思考,努力學習,不怕困難。以後一定要學習居里夫人頑強的進取精神,好好學習,勇於實踐。

居里夫人讀後感3

優秀的文學作品讓我們的精神世界陽光明媚,給人們帶來了無限的遐想和愉悦。樹下燈下,一書在手,時間便在那一刻凝固;讀之思之,歲月便化作一種力量。繽紛的青春有書為伴就能收穫雋永的真情。睿智的思考,讓你的花樣年華多一些感悟;多次經歷,多一點成長。

初讀《居里夫人》是,並不懂得居里夫人對物理研究的不懈堅持,但是在品了一遍又一遍後之後便解開了心中的點點不解。

瑪麗·居里著名的波蘭裔法國籍女物理學家。放射化學家,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鐳,發現釙元素,測定了一些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兩度獲得諾貝爾獎,1903年和丈夫皮埃爾·居里及亨利·貝克勒爾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1911年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瑪麗·居里是第一位榮獲諾貝爾科學獎的女性科學家,也是第一位兩次榮獲諾貝爾了學獎的科學家。

起初老師讓讀《居里夫人傳》時,看了一遍書,覺得無聊透了,可是在看第二遍,第三遍時,便覺得居里夫人真是所有女性的偶像,即使她的名字光耀着整個物理界,可是她卻視名利為糞土將自己的所有的`獎牌給女兒當玩具,我剛開始只覺得是土豪啊,要我肯定當寶貝的放起來,哪還讓當玩具玩啊。近百年來,居里夫人的名字更是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她的形象已逐漸成為一種符號化的象徵。

我剛開始認識居里夫人是在國中的課本上,當時學了課文只覺得她很偉大,在簡陋的棚屋裏,用幾噸的礦渣只煉出了幾克的鐳,在她實驗的破舊棚子裏沒有通風排氣設備,然而進行化學分析難免會產生有毒氣體,所以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不得不搬到院子裏去做實驗,颳風下雨亦如此,奮力工作的纖細身影,才是她一生最應該被紀念的影像。

於居里夫人我只能引用她自己的話“我們必須相信,我們對一件事情是有天賦的才能,並且,無論付出任何代價,都要把這件事情完成。當事情結束的時候,你能夠問心無愧的説‘我已經盡我所能了’”。

居里夫人讀後感4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從同學那兒借到一本《居里夫人傳》,我一口氣讀完了它。居里夫人——一個平凡而偉大的女科學家的形象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裏,她勤奮的一生給我深刻的啟示。

居里夫人生長在波蘭的亡國時期。她以刻苦的學習精神和優異的成績讀完了中學,由於經濟上的困難,不得不去當家庭教師,以換取深造的學費。她到法國進入大學後,一個住單身宿舍,經常以乾麪包充飢,以致引起嚴重貧血而昏暈過去。在提煉震動世界的“鐳”的過程中,長年累月在潮濕的木板房裏工作。為了提取一克純鐳,她竟在大鍋前煮了一百多噸瀝青。之後,居里不幸因車禍死亡,她忍愛了巨大的悲痛,繼續實驗。她最終一個僑居異國的波蘭女子的身份登上了大學講壇,為她祖國贏得了榮譽,對人類作出了巨大貢獻。

當代許多青年想有居里夫人的才能,羨慕居里夫的榮譽,卻不曾想過這些是從何而來的?居里夫人的經歷告訴人們,一切真正完美的東西都是從鬥爭甚至犧牲中獲得的,而完美的將來也要以同樣的方法去創造。我們的國家面臨着世界新技術革命的挑戰,我們的祖國正進行四化建設,是多麼需要許許多多像居里夫人那樣,勇於為科學獻身的科學家啊!

科學的道路是崎嶇的,僅有那些不畏艱險的人,才能攀登上光輝的頂點。居里夫人以超人的毅力,執着的追求,使好登上了一個又一個科學的頂峯,兩次獲得諾貝爾獎金。她的一生對我們的啟示是:生命的價值在於奉獻。她對祖國深沉的愛,這是她排出萬難、努力奮進的力量源泉。

無數人的生命構成了一部人類的禮貌史。我們如今的現代化生活實際是躺在前人奉獻上的“坐享其成”。我們不忘記,哥白尼“太陽中心説”的奉獻,牛頓“三大定律”的奉獻,達爾文“物種起源”的奉獻,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奉獻。可是此刻有些人卻認為奉獻是愚蠢的僅有“多撈多得”似乎才是生命的價值,實質上是把生命的價值與金錢劃等號,他們的精神是空虛的,生活是蒼白的,生命是毫無價值的。

這本書使我懂得:每個有志氣的青少年,都應當像居里夫人那樣,做一個勇於攀登科學高峯的鬥士,為祖國完美的前程,為人類的未來獻身,這才是生命存在的真正價值。

居里夫人讀後感5

居里夫人於公元1867年誕生在波蘭的華沙,他的全名是瑪利亞。斯克羅德夫斯基。

居里夫人的爸爸是數學老師,她媽媽─波古斯基女士─也是個教育家,只是媽媽在她10歲的時候就死了。居里夫人還有3個姐姐以及1個哥哥。他們全家都住在學校的宿舍裏。她從5歲時就很愛看書,她也可以讀很多書,甚至連姐姐不會的她都會,而且可以很“流利”的`唸書。她從小喜歡玩拼字遊戲。居里夫人爸爸有一個房間,居里夫人對爸爸房間的東西都很好奇。居里夫人從小天資聰穎。10歲時,就跳級讀12歲的班級。居里夫人心裏一直希望能夠幫助姐姐進大學讀書,所以盡力使自己以最優秀的成績從高中畢業。姐姐布羅妮雅十分想去學醫,雖然居里夫人也很想上大學,但他還是決定先讓姐姐上大學,可見居里夫人很關心家人。

1891年居里夫人到了巴黎,在那裏遇到一位風度翩翩的紳士─彼埃爾,他同樣是從事化學實驗研究,不久他們結婚了,常常一起研究科學。他們夫婦還共同發現了會發出射線的元素─“釙”。居里夫人把這一類神奇的元素取名為“放射性元素”,而將發光的性質叫做“放射能”。1903年,他們共同得到諾貝爾物理獎。

1906年,彼埃爾被馬車壓死。居里夫人再次榮獲諾貝爾化學獎,但她這次是獨自獲得。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居里夫人在巴黎成立了鐳研究所居里館,她把x光裝在普通車上,為戰爭中受傷的傷者治療。居里夫人因長期受到鐳的影響而患了嚴重的白血病。她安葬於蘇市彼埃爾墓旁。居里夫人享年僅66歲。

她很關心家人,願意犧牲自己先讓姐姐上大學。她做事很努力,從來不會抱怨。她做實驗不會輕易放棄,一定會堅持下去,直到成功。由於居里夫人常去父親工作室,從小,科學的種子就在她的內心萌芽了。她那好奇、好學和探求事物真理的精神漸漸引導她走向了成功之路。居里夫人最後成為人類歷史上第1位女科學家,並不是因為她幸運,而是她一生中許多不幸換來的結果。她在困苦中反而更努力,所以她才能戰勝困難。

居里夫人讀後感6

想必大家都讀過“居里夫人發現鐳”的故事吧,今天我又讀了一遍,不禁心潮澎湃,思緒萬千······

居里夫人是一位偉大的女科學家,她兩次獲得諾貝爾獎,得到很多國家高級學術機構頒發的獎章。她刻苦鑽研,為了從9000千克瀝青、礦渣裏提煉鐳,居里夫人要將礦渣一鍋一鍋地煮沸,一刻不停地攪拌,一瓶一瓶地倒進倒出,一點一點地結晶。她每天穿着沾滿灰塵和酸液的工作服站在大鍋旁,煙熏火燎、眼睛流淚、喉嚨刺癢······就這樣整整奮鬥了45個月,經過無數次試驗,終於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鐳。如此艱辛的勞動,需要何等大的毅力呀!然而故事中對我觸動最大的還是居里夫人在巴黎求學的那段:她當時經濟拮据,為了避免干擾,她搬到姐姐家的小閣樓上,每天七點起牀,學習到凌晨三點才休息,一牀薄薄的.被子抵禦不了巴黎冬天刺骨的寒風,就把衣服也蓋在被子上;沒有錢買飯,只能用水果充飢;沒錢買新衣服,就穿着打着補丁的衣服、墊着硬紙板的皮鞋度過了在索爾本大學的求學生涯·····

看到這裏,我真的很慚愧,現在的我們生活條件和她相比簡直就是天壤之別。我們缺少的就是居里夫人這種百折不撓、堅持不懈的精神。制訂學習計劃的時候信誓旦旦;下定決心的時候我們斬釘截鐵;談起理想的時候激情澎湃;然而一部動畫片我們就把從ABc 拋到了腦後;一個難題就讓我們垂頭喪氣;一次考試的失利就使我們的信心土崩瓦解。其實成功的祕訣人人都懂,可關鍵在於我們能否付諸行動,並能持之以恆。探索真理沒有捷徑可走,我們面對的是一條寂寞、崎嶇、漫長的道路,生活中不能知難而退、臨陣逃脱,否則最終擊敗的不是困難而是我們自己。

“居里夫人發現鐳”這個科學故事使我體會到:要想取得好的成績是不容易的,要想有所成就,更不是輕而易舉就能辦到的,要想登上光輝的頂點,只有那些不畏艱險的人才能做到。古語説得好: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做舟。

因此,從現在做起,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刻苦學習、勇於實踐,努力攀登科學高峯,長大了也做一個像居里夫人那樣的科學家,為祖國的繁榮富強,為祖國的科學事業而奮鬥!

居里夫人讀後感7

以前,我只知道居里夫人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發現了“鐳”,但是,在讀完她的自傳第一部分之後,我對她的看法完全改變了。

《居里夫人自傳》的第一部分是她給自己寫的傳記,第二部分則是居里夫人為丈夫——皮埃爾·居里寫的傳記。

居里夫人1867年11月7日在華沙出生,名叫瑪麗。斯科洛多斯卡,父母都是教師並擁有一份不大的產業。居里夫人九歲喪母,加上華沙當時處於俄國的統治之下,她的少年時光過得鬱鬱寡歡,沉悶而無生氣。她通過自學,掌握了法語、德語、俄語及英語四種語言,中學時的她,學數學物理就很輕鬆,但由於家境不佳,十七歲時,她找到一個家庭教師的工作,離開家去外地獨自生活了。二十四歲的居里夫人來到巴黎深造期間,與皮埃爾。居里喜結良緣,共同開始了科研工作,先後發現了“鐳”“釙”“釷”等不為人知的新元素……

居里夫人偉大而無私,在當家庭教師之餘,居里夫人為了提高波蘭人民的文化水平,冒着被捕入獄的巨大風險,把村子裏在俄國統治下無法求學的孩子編成一個班,把知識傳授給這些孩子,真是舍已為人。在提煉出“鐳”這種元素之後,居里夫婦將他們提煉出的所有鐳都捐給了自己的實驗室,用於科學研究。戰爭爆發後,居里夫婦不僅利用他們共同發明的X光設備,積極地投入到搶救病員的行列中去,居里夫人還去前線當了白衣天使。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居里夫人這種大公無私的精神,這個世界將會多麼美好。

居里夫人偉大而敬業。她與丈夫整天呆在由於經費不足而設備簡陋、條件極差的`實驗室,冒着受到有毒氣體傷害的的危險,為尋找新元素廢寢忘食。居里夫人對科研是如此地重視,實在令人敬佩。

正是由於居里夫人大公無私、不計回報、無怨無悔的精神,1903年,居里夫人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1911年,居里夫人又單獨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居里夫人用自己的人生經歷告訴我們:任何事情,只要你願意去努力嘗試,就一定有成功的可能。

居里夫人讀後感8

讀完《居里夫人》後,再次為居里夫人的生命歷程所震撼,她的一生,對我有太大的啟示。

整本書中,對我觸動最大,也最具現實意義的是居里夫人在巴黎求學的那一章,她當時經濟是那樣的不堪一擊,學習是那般的刻苦,現在的我呢?生活得太安逸了,以至直會空口白話,卻拿不出一點實際行動來,自訂的學習計劃哪回不是失敗了,只會想就是做不出一點實際行動來,我實在想擁有居里夫人那拼搏奮鬥向前的精神,哪怕有十分之一也好,畢竟,一個人想要成功,是需要精神支柱的.。

美好的生活是值得我們嚮往的!幸福並不是那樣的遙不可及的!我想,只有有執著的追求,才能平添一份力量和勇氣。

我一頁一頁地閲讀下去,才知道她的個子並不高,面色蒼白,貌似羞怯,可她的臉上卻總是洋溢着一種智者的恬靜與超然,使她美麗非凡,她還有着樸素頑強的性格,堅定不移地探索真理的信念,不愛慕虛榮,為科學奉獻一切的精神。

而最讓我驚歎的是她從小就萌發出來的勤奮,你能想象一個人一天只吃幾根小紅蘿蔔,半隻櫻桃,然後一直學習到凌晨三點鐘,睡四個鐘頭。這一切只為了省一點錢交學費,書中寫道“怎麼回有人覺得科學枯燥乏味呢?與之相比,小説顯得多麼空洞,童話故事又顯得多麼缺乏想象力啊!這位年輕姑娘的靈魂總湧動着無限知識的嚮往,對物資及其規律的探索。”可見,居里夫人是多麼熱愛學習啊!

我發自內心地讚歎,居里夫人是如此的刻苦,在那樣貧窮的時候,還這樣的用功讀書。相比之下,我呢?不愁穿不愁吃,不用擔心上不了學,零食玩具樣樣齊全,什麼都不缺,還抱怨這抱怨那,大呼上學辛苦,應試教育殘忍,唉,我還真是不知足呢!

我想,我雖然不像居里夫人那樣痴迷與鑽研,那樣永遠的閃耀,但我可以靠近她那刻苦鑽研的心,那顆不顧一切奉獻自己的心,我可以變成一個靜靜眺望着滿是星辰的天空的人。

居里夫人讀後感9

在歷史上,有這樣一位學者,她從小就對科學很着迷;她節儉樸實,全身心致力於科學研究;她以頑強的毅力與淵博的知識,譜寫出史無前例的科學篇章;她淡泊名利,一生榮譽無數卻視為身外之物。她是居里夫人,一位為人類科學做出巨大貢獻的偉大女性!

翻開《居里夫人傳》,縱觀着居里夫人意義非凡的一生,感受着她質樸的生活態度,品味着她對科學的孜孜不倦的探索和她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質,猶如仰望天際最耀眼的星辰,我被深深地震撼併產生濃濃的敬意。

居里夫人在結婚前,名叫瑪妮雅·斯可羅夫斯基,出生在波蘭一個普通的家庭。她從小便顯示出過人的天賦,但年幼的她卻早早地品嚐到失去親人的痛苦———她的.母親和大姐姐相繼離世。當時波蘭正處於被沙皇統治的黑暗時期,她不得不在俄國督學面前卑躬屈膝。黯淡無光的生活,磨鍊出她堅忍不拔的品格和一腔愛國熱情與報國忠心。中學後,為了積攢學費與資助姐姐布羅妮雅,她獨自一人遠離家鄉去當家庭教師,直到攢足錢後去巴黎求學。之後,她與著名學者比埃爾·居里結婚。婚後兩人經過刻苦的鑽研,發現的新的化學元素———鐳。

當時的瑪麗·居里,沒有經費,沒有實驗室,沒有助手,為了在瀝青中提取那僅佔百萬分之一的鐳,她每一天應對着滾滾濃煙,攪動着幾乎和她一樣重的棍子,在信念的支持下,她艱難卻堅定地工作着!在她和丈夫的共同努力下,花了四年的時間最終提煉出了一克鐳。這一克鐳,雖微小,但卻使科學邁進了一大步,並帶動了放射學、物理學和化學的發展,她也所以獲得了諾貝爾獎。

居里夫人雖然名譽重重,但她卻對名譽、財富視若浮雲,並把所有鐳的知識無償告訴向她求教的人,還將凝結着自我四年心血的一克鐳送給了許多醫院。

居里夫人的高貴品格影響着一代又一代人,她的經歷告訴我們:人必須要有夢想,併為此披荊斬棘,就能開闢出一條光明之路;只要秉着正確的信念,踏平挫折,就能抵達成功的彼岸;應對困難,只要冷靜細緻分析,找到正確的方向,勇往直前,就能看到勝利的曙光!正如居里夫人所説:“如果能隨夢想而生活,本着正直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誠實不欺的思想而行,必須能臻於至美至善的境地。”

居里夫人讀後感10

今天,我讀了《居里夫人》這篇文章後,深受感觸。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1903年,居里夫人發現了鐳,她成了世界上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居里夫人的法語老師想重遊她的出生地,但她卻付不起旅費。居里夫人非常理解老師的心情,。居里夫人非常理解老師的心情,不但那幫她付了全部旅費,還邀請老師到家裏做客。1932年5月,居里夫人回國參加開幕典禮。典禮將要開始的時候,居里夫人忽然從主席台上跑下來,走到一位老年婦女面前,深情地親吻了她的雙頰,推着她走上了主席台。這位老年婦女就是居里夫人小時侯的老師。當時,全場的人們都被感動了。

看啊,居里夫人就是這樣,當自己成為一代為人之後,仍舊沒有忘記曾傳授給她知識的老師,她難道不是我們國小生尊敬老師的模範嗎?

我們雖然只是國小生,但我們可以從自己的一言一行來表達自己對老師尊敬,見到老師敬個禮、問聲好,這是最起碼的。説到這裏,我不禁想起了一件事,這件事與居里夫人的行為有着天壤之別。

五一節長假的一天,我和弟弟到街上去玩。走着走着,弟弟突然指着前面一箇中難婦女對我説:“哥哥,那個人就是我們學校的老師,看我去弄她一番。”説着,只見弟弟走向前去,在那位老師面前裝模作樣的.大吼:“哥哥,下學期我不在南大門學校上學了。”聽了這句話,我對弟弟很失望,我原本以為他要去向老師問好,可他並沒有這樣做,反而還在老師面前大吼。我不禁想問弟弟:你的嘴難道在老師面前就這麼難開口嗎?你的腰在老師面前就這麼難彎下去嗎?弟弟,我希望你改正,尊敬老師可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啊!

俗話説:“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老師就好比自己的父母,我希望我的弟弟能改正他的做法,更希望每個人都尊敬老師,以居里夫人為榜樣。

居里夫人讀後感11

若,讓夜停止清唱,只留下淡淡的剪影,你的身影,始終不會隨着夜的靜止而寧靜。若,讓時光倒流,只留下淺淺的餘温,你的美,千年依舊不會褪色。

幼時,你是貧苦而奮發的學生。時代的敗落,阻擋不了你對學習的激情,16歲一金獎畢業於中學。在父親的支持下,你渴望到巴黎求學的願望實現了,為了節省時間和集中精力,遷入學校附近一住房的頂閣。這閣樓裏沒有火,燈和水,只有一扇小小的天窗,依靠它,屋裏才有一點光明。你一心撲在學習上,清貧艱苦的生活日益削弱體質,然豐富的知識卻使你心靈日趨充實。1893年,你終於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物理系。第二年又以第二名的成績畢業於該校的數學系,並且獲得了巴黎大學數學和物理的學士學位。

你的美,凝聚着無數不為人知的努力,像精美的.小詩,清新流暢,意藴悠長。年輕時,你是出色的工作者。4年中,不論寒冬還是酷暑,繁重的勞動,毒煙的燻烤,一間小小的實驗室裏,永不停息的只有你來回匆忙的背影,鐳的問世,使那些持懷疑態度的科學家不得不在事實面前低下頭。這是對居里夫婦辛勤付出的巨大認可,對居里夫婦尊嚴的無比肯定,更是對產生了世界非凡的影響。

你的美,得到了完美詮釋,如盛開的花朵,綻放得美麗,舒展,絢麗多資。

步入中年的你,是淡泊金錢和榮譽的偉大科學家。由於發現了放射性新元素釙和鐳,開闢了放射化學這一新領域,聘書、榮譽接踵而來。對此感到煩惱和不安,他們需要的是安靜,是繼續工作,而不是被騷擾。為此他們不得不象逃難者一樣,化了裝,躲到偏避的鄉村去。當一個美國記者機警地找到他們後,瑪麗很坦率地告訴他:“在科學上,我們應該注意事,不應該注意人。”之後,他們拒絕了申請專利,而是給需要鐳的學者和醫生應用。此時的鐳,是屬於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財富。1934年7月4日,長期積蓄體內的放射性物質所造成的惡性貧血即白血病最終奪去了居里夫人寶貴的生命。“在成名的道路上,流的不是汗水而是鮮血,他們的名字不是用筆而是用生命寫成的”。無需置疑,你用你的生命創造出這朵花,擁有着永開不敗的美麗。

你的美,穿越古今,是流淌的江河,奔流不息,滾滾向前。

居里夫人讀後感12

春節期間,我讀了一本書,名字叫《居里夫人的故事》。讀完後,我感慨萬分!居里夫人——一個外國女科學家的名字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海裏,她勤奮的一生給了我深刻的啟示。

《居里夫人的故事》是一本專為青少年撰寫的居里夫人傳記。這本書以客觀、生動的筆調描述了居里夫人在逆境中成長、執着於科學研究、自強不息的一生。

居里夫人生長在波蘭。她從小樂觀、勤奮好學,並以優異的成績讀完了中學,她靠打零工上了大學。在研究”鐳“的過程中,她忍受着失去丈夫的痛苦和”鐳“輻射的危害,最終取得了勝利,為她的祖國贏得了榮譽,為人類做出了貢獻。

讀完這本書,我想到了另外一個故事:一對姐妹,她們的父母在她們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她們由外婆來撫養。相同的環境,相同的命運,卻造就了她們不同的心態和結果:妹妹奮發向上,長大後,考上了理想的大學,有了一分令人豔羨的工作和一個幸福的家庭;姐姐卻不同,她一直未從父母去世的陰影中走出來,長大後只能靠打零工來養活自己。兩個人相同的命運,不同的心態,不同的未來。故事中的妹妹與居里夫人有着共同的特點:她們不屈服於命運,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這也告訴我們,一切好的.東西都是從奮鬥中獲得的,而美好的未來也要以同樣的方法去爭取。

回過頭來再説説我自己,我與居里夫人簡直是有着天壤之別的,我有父母的疼愛,整天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居里夫人自己居住在一間黑暗的小屋裏,卻能每天忘我地學習到凌晨兩點才睡覺,早上六點鐘就起牀繼續學習,她一天的睡眠時間只四五個小時,身體怎麼可吃得消呢?而且她的午飯就更為簡單了,由於生活無規律再加上營養跟不上,居里夫人曾經一看到書就頭暈。但這些在居里夫人的眼中根本就不算什麼,她憑着自己堅強的毅力和樂觀的性格,登上了一個又一個科學的頂峯,並兩次獲得了諾貝爾獎。可我呢,自己有一點兒不舒服就鬧情緒,搞”罷工“。真是太不應該了。

《居里夫人的故事》這本書使我懂得了:我們每一個有志向的青少年都應該向居里夫人那樣有陽光一樣的心態,做一個敢於攀登高峯、對社會有用的人。

居里夫人讀後感13

在我家的書架上,有很多描寫科學家的書籍,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居里夫人》這本書。

居里夫人1867年出生于波蘭的一個物理世家,從小就受到物理知識的薰陶,所以她對物理有着濃厚的興趣。她一生共獲得了兩次諾貝爾獎。眾所周知,她發現了兩種元素——釙和鐳。但有誰能想象,她是經過四年的艱苦努力才從成噸的瀝青礦石中提煉出0.1克的鐳。讀了這本書,我被居里夫人堅毅刻苦、鍥而不捨的精神所折服。在她發現鐳的過程中,就是這種發現和探索的精神,支撐着她完成那長達四年的試驗。

居里夫人煉出鐳的過程十分艱苦:提煉鐳的過程需要腦力,也要高強度的體力。居里夫人先要把扛來的一袋袋沉重的廢渣倒進大鍋裏,再不停地用一根大鐵棒攪拌着。通常,這需要幾個小時。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居里夫人夜以繼日地工作着,她嬌嫩的`雙手被溶液燒得傷痕累累。上噸的瀝青礦中,所有的元素都被提煉出來了,只剩下了兩種元素,這其中的一個就是“鐳”。但是難題來了,如何把這兩種元素分開來呢?居里夫人不斷地試驗着,第一次元素分離失敗了,第二次也失敗了,第三次、第四次……到第二年的七月份,居里夫人的第158次元素分離試驗也失敗了。居里夫人這時候還是沒有放棄,而是選擇了一個很慢的試驗方法,把這兩個元素一點點一點點地分離。兩年啊!天天都要面對同樣的一堆瓶瓶罐罐,是什麼樣的一種枯燥啊!更何況還要面對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但是,居里夫人堅持下來了,她堅信自己一定能把這兩種“頑固”的元素提煉出來。功夫不負有心人,19XX年4月,在經歷了三年零九個月的漫長時間之後,居里夫人終於成功了!雖然只有一點點的鐳,但是卻成為人類物理歷史上一個大大進步!

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也要學習居里夫人堅毅和刻苦的精神。就説説我自己吧,以前我遇到難題的時候,還沒理解題目的大意、沒有仔細深入思考就放棄了,所以在好多難題之前,我就“自動繳械”了,想想真是慚愧啊!在讀了《居里夫人》之後,我逐漸明白了堅持的重要,並且用到實際的學習和生活中,我欣喜地發現,原來“難題”都是“紙老虎”啊!堅持不懈再加上科學的方法,一切困難都可以迎刃而解啊。這也是我讀《居里夫人》這本書的最大收穫!

居里夫人讀後感14

對於居里夫人,我聽説過她的故事,但是真正説起,又不知道真正能説的是什麼,於是,假期裏,買了一本居里夫人傳,細細讀來還真是別有一番滋味。

她出生於波蘭教師家庭的一位著名女科學家,她的一生有成功也有磨難,她出生於一個被沙俄佔領的波蘭家庭。民族的壓迫、社會的冷遇、生活的貧困,激發了她的愛國熱情和發奮精神,她決心努力學習,用知識武裝自己。1891年,她靠自己當家庭教師積攢的錢,從華沙一直到法國巴黎大學求學。經過刻苦努力,三年中她先後獲得了物理學和數學學士學位,並取得了進研究室工作的機會。1894年,她結識了比埃爾·居里先生。為科學獻身的理想,把他們永遠聯繫在一起。

他們在一起的.生活十分清貧,工作、學習卻很緊張。1896年先後居里夫人發現了兩種新元素:釙和鐳。1906年,比埃爾·居里不幸遇車禍去世,居里夫人就繼任了他的講座並指導他的實驗室。1910年,她發現了純金屬鐳。1934年7月4日,居里夫人去世。

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人都要有堅強、拼搏、向上的意志。如果在前行的路途中遇到了失敗,不要灰心。跳過它重新走上前行的路。“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難免會遇到各種坎坷。”

讀了《居里夫人傳》也讓我有了意外的收穫,一天,我去班裏候課的時,班裏的一個孩子拿着一本《居里夫人傳》在看,於是我就問他,“你知道居里夫人發明了什麼元素嗎?”他撓撓頭説:“老師,我有點忘了,看她一臉的囧樣,我馬上説:“是鐳和釙兩種放射性元素,這你都忘了”。當時,那個學生用驚訝的目光看着我,好像在説:“老師怎麼什麼都知道呢?”,其實我自己知道,我才剛剛看過這本書沒幾天。從這個小事中,我也得到了一啟示,無論你是教什麼的,做為老師我們需要讀的書太多了,需要了解的東西也太多了。

居里夫人讀後感15

在寒假中,我有幸“認識”了一位偉大而勵志的人物,她就是居里夫人,歷史上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

居里夫人可謂是近代科學史上的一個奇蹟。她的一生中充滿了奇異的經歷。她容貌秀麗,但卻出身貧寒,但她卻以常人難以想象的勇氣與毅力譜寫了史無前例的科學篇章,對人類作出了不可想象的巨大貢獻,但從居里夫人的女兒艾芙·居里筆下得知,居里夫人並不把自己看作“著名科學家”,也不把這些事情告訴女兒們。她在簡陋的條件下,經過三年多的堅持和努力和終於提煉出了鐳,為人類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也讓不看好他們的那些人給以沉重的打擊!

在我心中,居里夫人最耀眼閃亮的是勇氣和毅力。居里夫人的一生可謂是充滿崎嶇與坎坷,但她就只是靠這兩個字才會成功。她在永恆的奉獻中度過了後半生,這件事不得不然人佩服。但令人極惋惜的是她完成歷史交給她的任務後就辭世了,把這科學的重任託付給了未來,託付給了這世界。

我不禁想起,居里夫人的時代是在近兩個世紀前的19世紀,而當今的21世紀與其大不相同,那時艱苦卓絕的名人事蹟,載入了現在安逸生活中學生們的教材。我深有感觸,居里夫人如何做到這一切?那真是一個神話!漸漸的想起現在的我,深感自慚形穢!早就沒了居里夫人當年生活的艱苦,但為什麼也沒了為自己的信念而奮鬥的精神呢?那種精神哪去了?迷失了麼?時代的發展啊,社會的進步啊,人民的富有啊,都給我們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精神食糧——短缺!

我不希望這社會這樣下去。也可能我的感慨萬千只是空乏議論與無病呻吟,但我還是作為一箇中學生真誠的'希望再有人能踏上居里夫人的路,用毅力劈荊斬棘,臨摹這個世界楷模的輝煌,將科學的遠景繼續嶄新下去!

我自己當然想這樣,不隱瞞地説,我與之相差甚遠。設定學習計劃的激情,換來的仍是虎頭蛇尾——它退卻的太快。我現在不敢求像偉大的居里夫人那樣名聲顯赫,只求不違背自己的信念,做自己理想中的事情。每當覺得自己的好行為與居里夫人的信念有幾分相似時,就會有幾分自豪感。但現在,我只求從點滴做起,能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下力求完成創造與奉獻。

瑪麗·居里我最欽佩的女性。她讓我懂得了,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才會有豐厚的回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23oj7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