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水調歌頭的讀後感

水調歌頭的讀後感

這幾天,因天氣連續陰雨等諸多原因,心情略感低沉,閒暇之餘,翻看了書櫃中部分唐詩宋詞藏書,研讀之餘,頗有感受,尤以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更引共鳴。以下是小編收集的《水調歌頭的讀後感》,僅供大家閲讀參考!

水調歌頭的讀後感

  水調歌頭的讀後感

一段千古流傳的佳話,一幅清靜幽涼的美景,一份在外遊子的思戀,一腔精忠報國的熱血,在此盡顯,隱藏着一種複雜,一種深邃……

一,明月幾時有

這也許是一種抱怨吧。明亮的月亮什麼時候才會有呢?這也許是上天註定的,也許現在沒有明亮的月光指路,但我們心中必須有必勝的信心,黑暗只是暫時的,而光明是無止境的!

不知不覺就到了八年級,整天泡在書本中,鑽在題海中,一不留神就迷路了,常常不知這樣是為了什麼,到了期末,也就是一張試卷,會考,不是一張試卷嗎?……我感到厭煩,睏倦,可憐的寒窗苦讀何時終了啊?

二,我欲乘風歸去

多麼美好啊,有輕風做伴,飛往美麗的月球,去一睹清靜幽涼的美景,躲避人世間的喧囂,一個人獨自享受,何嘗不是一件樂事?

我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賦予了自己沉重的壓力,在壓力中幻想倒可以解脱,我向往美麗的月球,不用在書本中深鑽細研,眼裏只有美麗的風景,只有屬於自己一個人的小天堂。

三,何似在人間

一個巨大的轉折!我不能相信一個鬱郁不得志的臣子能如此樂觀,哪裏比得上人間呢?為什麼?難道我的幻想就在這一刻必須破滅嗎?

我不相信命運,也不相信真理,我只相信自己,但這次我不得不相信真理,因為我想起了我的親人,我的同學,我的老師,還有那些默默關心我的人,我不能離開他們,我的天堂需要新鮮的活力,人間有真情,冷清的月亮,哪裏比得上温暖的地球?和我温暖的家?

四,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這是不變的真理。俗話説,天底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沒有人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總會有一些挫折,隨着年齡的增長,獲得了很多,同樣也失去了很多,其實我們並不必在意,不必煩惱,應該為自己的日益充實而高興。

八年級的我更加註重自己的`感情,稍有挫折就用眼淚發泄,現在才明白那是懦弱的做法,所謂“男兒有淚不輕彈”壓。我失去了童真,但我獲得了啟迪我人生的知識,在獲得面前,我的奉獻顯得微乎其微,那麼,還有什麼好悲傷的呢?

五,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多麼富有哲理意味啊。相隔千里也能共同欣賞這美麗的月光,這是作者樂觀情感的抒發,也隱隱包含着對弟弟的思念,對家鄉的思念。

此刻,我不再幻想,我要在自己前進的道路上立下無數的旗幟,我不會退縮,更不會放棄,我要笑着面對路中的挫折。即使我有一天離開了我的家鄉,我的心會永遠牽掛着故鄉的土地,有朝一日,定會重返!

  水調歌頭的讀後感

這是一首在月光下思念弟弟的詞,讀完上闕,我不禁首先為詞人的新奇想象所折服。自古以來,寫中秋賞月的詩詞不少,但許多作者往往把自己置於月外,僅僅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描述月色。

而東坡則不然,他竟然把自己置於月宮主人的位置,他在飲酒賞月中,逸興神飛,神遊月宮,給人一種超凡脱俗的感覺。讀到這裏,就不由讓我們同樣產生了豪邁的感情,深深地被詞的意境所吸引,尤其是那句“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大有使人飄飄欲仙的感覺。中國文學史上,若談起浪漫的想象,當首推屈原、李白,他們在詩中常能不為世俗所羈絆,而能揚起長袖、高歌吶喊,暢遊寰宇。現在讀到蘇東坡的詞,又使我們看到了同樣的形象。不過,當我們讀到“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時,又感到東坡又勝一籌。他雖然政治上也遭受過種種挫折,但還感到“人間”更為可愛,他這種屢遭貶斥仍然熱愛生活的精神,更使我們感動。這正是蘇詞豪邁的根源。這是他百折不撓精神在詞中的體現。這一點在詞的下闕中同樣可以體會到。

下闕中,作者一開始就寥寥幾筆勾勒出了詩人徹夜不眠的情景。“轉”、“低”兩字充分體現了時間的緩慢流逝,更襯托出作者思念弟弟-子由的深情,這也反映出了東坡在用詞上的高超技巧。往下,詩人並不是在詞中灑淚哀歎,而是筆峯一轉,用“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月有陰晴圓缺”的自然規律來勸慰自己,表現了詩人深曉生活的規律和開闊的胸懷。讀到這兒,就會使我們的心胸也豁然開朗。最後,又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來表現詩人美好的願望。這立即使我們眼前一片光明。就是這樣的希望,能使人不怕挫折,去奮鬥,去戰勝一切困難。

從這兒也可以看出,豪放派詞的關鍵之處,就是不管抒發什麼樣的憂愁煩惱,總是滿懷着希望,所以也總有鼓舞人們的力量。 後人評價蘇軾寫詞“以詩入詞”,説他“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言”。東坡這首詞,正是以詩入詞的典型,既表現了深情,又寫得很莊重,十分有氣概,徹底地扭轉了人們對“詩莊詞豔”的看法。此外,不難看出,蘇軾詞中的豪放氣概,正是來源於他開闊的胸懷與正確的處世態度,沒有思想作為底藴,是無法構成如此感人的藝術佳作的。後來的岳飛、陸游、辛棄疾的豪放詞也無不是這樣

  水調歌頭的讀後感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户,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幾天,因天氣連續陰雨等諸多原因,心情略感低沉,閒暇之餘,翻看了書櫃中部分唐詩宋詞藏書,研讀之餘,頗有感受,尤以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更引共鳴。這首詞創作於宋神宗熙寧九年中秋,時年作者四十一歲,任密州太守,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同,自請外任,及和其弟蘇轍的別離,致中秋對月之時,憂鬱愁悵之感油然而生。然而作者並沒有就此消沉,而是以堅定的信念和毅力克服了消極悲觀的情緒,並以超然的熱情,直抒了對生活的熱愛。整首詞富含人生哲學之大意境,上篇主要抒發作者的心境和思想矛盾過程。表現出“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的樂觀情緒。下篇主要抒發對親人的懷念之情,用“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來安慰自己,並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境界結束全詞,向人們展示了現實而充實的生活是快樂的,不要刻意地去追求名份。世界上不可能有永遠圓滿的事情,人生有歡聚,也必然有離別;有順意也必然有失意之時。這是自然界的發展規律,這種規律通過作者筆下的文學意境表現出來,顯得尤為美好和生動,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我們不得不佩服作者豐富的想像力和細膩而真切的感受,讓我們從心靈的深處去感悟這首詞的精奧。但願網絡中的博友們如詩人所述,身體健康,生活灑脱,雖遠隔千里,卻共享一輪明月,在彼此的友情與關愛中享受無盡的快樂與温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6y9g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