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讀《審判國王》後感

讀《審判國王》後感

曾在《意林》上讀到一篇文章《審判國王》,文中談及英國革命時期法庭對國王的審理。國王查理一世欲以“君權神授”的絕對理念統治臣民並糾集武裝力量發動內亂,被議會軍隊及民眾強烈抵制和反抗。法庭多次公開審判查理,讓全世界見證他們所進行的正義事業,要讓所有君主知道,他們必須要為其生命中的邪惡行為負責。因查理對自己發動的戰爭給人民造成的苦難無動於衷,無視法庭的合法性,最終被判以死刑公開處死。

讀《審判國王》後感

查理之死是因為他無視法律權威而自食惡果。他可以説是人類歷史上因為暴政被公開審判並處以死刑的第一個國王。雖然後來查理二世復辟,英國共和國夭折,當初代表全體英格蘭人民起訴查理的人被處以死刑或受到侮辱,但王權要受約束,國王必須處在法律之下,國王暴政必被追究的“以法治國”觀念逐漸深入人心。

國王以“君權神授”思想統領臣民,以國王的意志為執法依據,在像中國這樣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的歷史上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從秦始皇大一統開始,兩千多年來,除了改朝換代所爆發的起義,大家都知道和統治者斗的下場。人們學會了沉默,即便在沉默中爆發過多次,最終也落得個哀鴻遍野的慘狀,因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世界需要秩序,但在“君權神授”的國家,秩序的`建立太過艱難。我國歷史上的王安石、范仲淹、康有為、戊戌六君子,皆因挑戰權威被貶到荒野之地,眼睜睜看着親手製定的新法被廢止,或更為慘烈,為這一生的夢想血染大地。法律的利刃只指向“逆臣”和平民,且不時有冤假錯案發生。但在英國這樣一個從來沒有絕對君主專制統治的國家,“君權神授”思想卻根本無法服眾。雖説這跟文化背景有關,但人們為爭取民主,敢向權威挑戰的勇氣的確讓人感佩。

感動於故事中的執法者(雖然這是英國革命背景下國王與議會的角力),當國王打破傳統,向法律挑戰,借地位為所欲為時,執法者鐵面無私,違法必究,執法必嚴,不以地位高下量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無人可逾越法律,無人可悖行逆施。一個國家如此這般,社會秩序自會井然,民心自會安穩,可以免除許多因社會犯罪帶來的負面影響,專心於國家建設。於此,何愁國之不強?

我最敬重故事中為真理付出生命的檢察長約翰.庫克及法官布拉德育,這些人堪稱英國曆史上為爭取民主法治而做出過卓越貢獻的傑出功臣,也堪稱人類歷史上為信仰而戰,不畏強權,捍衞真理的楷模。敬仰這些英雄,這些為“人間正道”而付出一切的人類英雄。

同時還想到了“傳統”這個概念。我認為有的傳統是符合民生民意的,如若以此前提作反傳統的努力,勢必會遭到民眾的撻伐,受到歷史的懲罰;有的傳統卻如毒瘤,盤踞在每個人的心結中,隨時有引爆的可能,以此前提作反傳統的努力,也許會有與查理一世不一樣的結局,成為推動人類歷史向前發展的“拐點”。

標籤: 後感 審判 國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70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