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巴金家讀後感1500

巴金家讀後感1500

寫巴金《家》的讀後感的朋友們有福啦,聘才網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巴金《家》讀後感1500字範文兩篇,歡迎閲讀,僅供參考!

巴金家讀後感1500

巴金《家》讀後感1500字範文篇一:

和覺新相比,覺慧是那麼的幸運。他沒有作為長子長孫的壓力,他相對擁有更多的自由,他不需要去和其他各房的人周旋,他不需要因為弟弟的錯失而被爺爺教訓。他即使與這個家庭的正面衝突,卻依舊有一個大哥為他做緩衝區。

雖然於一個生活家庭,但是身份的不同,造就了覺慧和覺新儼然完全不同的個性。覺新是一個作揖主義者,覺慧則心裏藏着一個叛徒鬼。覺新是一味懦弱的忍讓,而覺慧有一股子的熱情和理想。

他汲取着《新青年》等雜誌裏面的知識,他看到興奮的時候,能放肆快意地讀出來:我們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應當給自己把幸福爭過來!

覺慧是那麼充滿活力,與整個暮氣沉沉的家族那麼格格不入。他接受了五四的新思想,他看透這個家族吃人的本質,他想要成為一個人,一個真正的人。他有一個美麗的夢想,但是他不知道該怎麼實現,他還太幼稚了:

他和一羣學生在督軍府門口站了大半夜想為受傷學生討個説法,最終在趙科長軟硬兼施之下妥協。“這不是因為大家相信那個科長的話,只是因為大家明白縱然在這裏站一夜也不會有一點好處。況且天氣是這樣冷,又在下雨,誰都不願意站在這裏空等,白白地耗費精力。大家都在想:‘回去,明天再想對付的辦法。’”一夜的苦等什麼也沒得到,年輕人的鋭氣被一點點困難慢慢消磨之後很輕易地向現實低頭了。

他不知怎麼幫助可憐的小孩,只是給了他一些錢。寂靜中好像有人在他的耳邊大聲説:“你以為你這樣做,你就可以把社會的面目改變嗎?你以為你這樣做,你就可以使那個孩子一生免掉凍餓嗎?……你,你這個偽善的人道主義者!”他不知道怎麼辯駁,頹然倒在牀上,接連地自語道:“我吃醉了,吃醉了。”

他恨這個家庭,可是他報復的方式卻有點可笑了。他又找出舊的《新青年》、《新潮》一類的雜誌來讀。他讀到《對於舊家庭的感想》一篇文章,心裏非常痛快,好像他已經報了仇了。當他看到這個家庭的死氣和沉悶時,他憤憤地説:“等着罷,總有一天……”究竟總有一天會發生什麼事情呢?他自己也不大知道。

覺慧憑着一個單純的信仰,踏着大步向一個簡單的目標走去:我要做我自己的主人!不得不説,覺慧的一些行為有着青春期少年的叛逆感你不讓我做我偏做。之後,覺慧像是找到了自己精神的寄託和一羣志同道合的年輕人一起辦報紙,他很投入地去做。

可是,鳴鳳的死,是覺慧永遠抹不去的痛,也使他第一次這麼深切的感受到舊家庭的黑暗。那個可愛的小姑娘,在她最美好的時節,躺在了那冰冷的水中。

提及鳴鳳,我會恨覺慧。他給了鳴鳳一個這麼美麗的夢,可是當考驗來到的時候,他竟然如此猶豫不決,如此畏畏縮縮。如果當時他能勇敢一點,那麼這個年輕的生命可能會延續下來。這次的.事情使覺慧想逃出家的思想開始萌芽。

加之梅的死,珏的死,讓覺慧覺得在留在這個地方,他只能成為一個犧牲品。“以前我的眼睛還沒有完全睜開,以前我還沒有膽量,而且以前我們家裏還有幾個我所愛的人!現在就只剩下敵人了。”

但是此時的覺慧依舊不夠成熟,他甚至沒有考慮旅費,並相信有朋友在,他的一切問題都會沒問題的。“錢!錢不成問題,家裏不給我錢,我會向別人借。我一定要走。我有好多朋友,他們會幫助我!”

“不顧忌,不害怕,不妥協”,這九個字在那種環境裏卻意外地收到了效果,它們幫助覺慧得到了他所不曾得着的東西解放(其實這只是初步的解放)。覺慧也正是靠了這九個字才能夠逃出那個在崩潰中的舊家庭,去找尋自己的新天地。

帶着令人欽佩的勇氣,覺慧走了。他眼前是連接不斷的綠水,這水只是不停地向前流去,它會把他載到一個未知的大城市去。在那裏新的一切正在生長。那過去的十八年的生活被他狠狠拋在了腦後。

巴金説:“一箇舊禮教的叛徒,一個幼稚然而大膽的叛徒。我要把希望寄託在他的身上,要他給我們帶進來一點新鮮空氣,在那個舊家庭裏面我們是悶得透不過氣來了。”

巴金《家》讀後感1500字範文篇二:

家是一片孤寂的沙漠。

高老太爺是這個大家庭的創建者和最高統治者,年輕時苦學得了功名,多年為官,退歸林下,廣置田產,修建房屋,兒孫們知書識禮,老太爺四世同堂,事事如意。他每天的生活就是到戲院看戲,到朋友家打牌,與朋友們組建九老會,輪流宴客作客,鑑賞書畫古董。在他的心目中,這個家庭興旺發達,他相信它還會興旺發達下去。只是在這和平與愛的表面下卻充滿着仇恨、鬥爭和犧牲。

高覺新是這個紳士家庭的長房長孫。他的父親高克文曾做過廣元知縣,辛亥一起,就辭官回了省城。覺新中學畢了業,即從父命,不再升學,19歲就進入西蜀實業公司工作。他的婚姻也完全由父母做主,因為姨媽錢太太與繼母周氏的一點衝突,他不能與兩情相悦的表妹錢梅芬結婚,由父親在祖宗的神主前,用拈鬮的辦法決定了婚姻。因為對家庭的順從,他斷送了前程和愛情,可他想不到反抗,只在心中為自己痛哭。不能説父母對他不疼愛,父母視這聰明聽話的兒子如珍寶,像寶貝一樣地珍愛着,但他也像傀儡一樣地被玩弄着。高覺新和弟弟們一樣,也喜歡閲讀新思想的書報,但卻在過舊式的生活,因為他肩負一房的責任。年僅20歲,父親就去世,父親去世的前一天,六歲的五妹死去,父親把繼母和弟妹託負於他。為了家,覺新願做一個犧牲者,他的願望只是使弟妹長大,好好做人,替爹媽爭口氣。現實壓得他太難受,一味地敷衍忍讓並沒有好的結果,梅表姐死了,瑞珏也死了。 這家庭中的悲劇還有鳴鳳和覺慧的愛情。鳴鳳自幼喪母,從9歲到17歲,在高家做婢女的這八年,她聽命令,做苦事,流眼淚,吃打罵,最後還是難逃無終局的苦刑:被主人安排給馮老爺做小。鳴鳳也不懂得反抗,她相信世間一切都是由一個萬能無所不知的神明安排好的,她相信這簡單的信仰,相信命運。高府裏的生活單調,夜靜更深時,她也憂心於看不見一個光明的去處,不知自己歸宿何在,唯有濃密的黑暗。高覺慧的愛並不能拯救她,反添痛苦。愛情使她有許多美妙的幻夢,卻又把她丟進黑暗的深淵。她愛生活,但生活卻面面關住她,只留給她一條墮落的路。湖水吞沒了她的生命,未留下一絲痕跡,還像原先那樣平靜。 覺慧是這個家庭的叛徒,他雖大膽,但畢竟還是少年,經濟上未能自立,思想上也還幼稚,但他總算是逃出了這個家。他痛恨這個家庭,痛恨浪費青春和生命的生活,希望做一個與長輩完全不同的人。他幼時的希望是能做一個劫富濟貧的劍俠,到中學時他相信的是愛國的熱情和改良主義,“五四”一起,他又變成了人道主義者。他的思想在逐步變化,他雖有熱忱,但也有卑怯,當他知道鳴鳳第二天就要出嫁後,一夜思索的結果是準備放棄,因為他所謂有進步思想年輕人的獻身熱誠和小資產階級的自尊心。他在《黎明週報》中所寫的空幻、崇高的文章,改革社會、解放人羣的理想,在現實面前變得蒼白無力。

張藴華(琴)和覺民的愛情總算沒有步梅表姐和覺新的後塵。琴不是逆來順受的梅表姐,但也不是許倩如。她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新起來的,她入了女一師,又希望入外專,讀大學,儘管在親戚們看來,女孩子天天在街上走,失了大家閨範。琴的母親張氏雖疼愛女兒,但也

不能對女兒千依百順。她老了,不願再聽親戚們的閒話,只想安靜地活幾年,不再找麻煩。琴對母親沒有抱怨,只有感激,她愛她的前途,但也愛她的母親。她對倩如説,你的理智可以征服感情,我的理智則被感情征服。

高家是省城北門一帶的首富,但這個家庭不像表面上那樣轟轟烈烈,詩禮傳家,五叔高克定偷偷在外面娶了姨太太,欠了大筆外債,做過西充知縣的四叔克安也暗中支持克定,高老太爺一死,一家人就因為家產開始起爭執。無疑這個家庭是在衰敗下去,只是它在崩潰途中還在捕獲更多的食物。家是遲早要散的,覺慧希望它早點散,像這樣驚驚惶惶,唯恐散去,結果依然免不掉一散,這才難受。到底有一天要倒的,早點散了,好讓各人走各人的路。 舊家庭中的人不能決定自己的前途,不能決定自己的愛情和婚姻,女青年不能進學堂,不能剪髮,甚至要裹小腳,12歲的淑貞的小腳成為母親誇耀的東西,也成為哥哥姐姐們嘲笑的資料。家庭中的人不能違反家長的命令,只能順從,順從的覺新沒有青春,沒有幸福,也失去了追求幸福的希望。即使是五叔克定犯了錯也要捱打,做父親吩咐的一切,毫不遲疑。 舊家庭和禮教固然是束縛,但家庭中的人也靠它討生活,好像是現在的所謂“體制”。人之所以自願被束縛,是因為他需要保障和安全,情願交出自由,換得麪包和諂媚的狂喜。禮教之所以惹人厭,是因為它虛偽,它要給這種彼此依賴的關係披上一層偽裝。紳士們明明興奮的是那些豔俗的粉兒戲,教訓子弟的卻是《戒淫淺訓》。親情固然珍貴,但親情之下也有仇恨和鬥爭,禮教宣揚的美好使這種親情變質,如同迷信一樣,不再被人相信。覺慧的新道德未必就高明過舊道德,崇高的東西總是空幻的,宣揚得過於美好的感情只會歸於冷漠。愛應給人帶來幸福,卻也帶來這麼多的苦惱。

巴金先生在歷次重印的序言中反覆説,反封建的事業還沒有完成。

其實,任何時代,人間都只是一個演悲劇的場所,不管是不是有封建家庭。跟着時代走,也未必得酬報。


標籤: 讀後感 巴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d7wg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