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爭吵》聽課有感

《爭吵》聽課有感

前幾天,工作室學員吳振宏老師要上三下的《爭吵》一課。全體學員跟着王老師一起聽了試教課後,圍坐在工作室裏議論。當大家七嘴八舌談了自己的想法後,王老師依然坐在那裏,只是翻看着一個個不同版本的《愛的日記》(《爭吵》一課選自《愛的日記》),一言不發。王老師的心裏到底是怎麼想的?我們面面相覷,期待着他的發言。

《爭吵》聽課有感

過了一會兒,王老師終於開話了。他沒有直接説課的某個環節該怎麼做,而是從文本談起。第一次聽王老師評課議課,讓我看到了王老師的思考過程。文本解讀該從哪兒做起?備課該怎麼備?王老師沒有具體説教,他只是在做給我們看。

一、尊重原著精神,靜心解讀文本

我們都知道學習只有知不惑,才有可能進步。在閲讀教材的時候,吳老師的用心值得我學習。備課前,他已經購買了不同版本的原著《愛的日記》在潛心閲讀。對於原著中“我”和安利柯的故事還有不少,讀了原著後的吳老師,對倆人的友情也已經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可是,正當我們等着王老師為大家做進一步指導的時候,王老師的一個問題讓大家納悶:“戒尺是什麼?”“古代老師教訓孩子的尺子。”吳老師解釋道,我們也點頭稱是,不明白王老師為什麼還要問這樣的問題。王老師追問:“老師用的戒尺怎麼會在他的手上?戒尺是一個細節,是小説中的一個道具。他為什麼帶戒尺?”“難道是老師的?”我們猜測。但如果是老師的,作為父親的人品,應該不會一折兩段。

討論至此,王老師又讀起了原著,靜靜地,靜靜地……吳老師忽然説:“‘戒尺’在這個版本里的翻譯是‘尺子’,説明是翻譯的原因,應該就是孩子自己的尺子。”第七自然段,倆人説的“我在外邊等着你!”“我也等着你!”的意思一樣嗎?當然不一樣。“我”認為克萊諦要打我,可我又為什麼這樣回答呢?我們覺得也許是要面子,不好意思認錯。那麼,既然我已經決定要“捱打”,當克萊諦走進了我的時候,“我”又為什麼要舉起戒尺呢?是防禦?是發自本能地要還擊?

當大家在在七嘴八舌探討的時候,王老師卻還在翻看原著。忽然,他對我們説,夏?D尊的版本譯文中“我”的回答那句話“我也等着你!”這句話是沒有的。這個版本里有這樣翻譯的一句話:“‘我在外面等着你。’我心裏一直反覆想着這句話。”看來,“我”聽了克萊諦的話後,認為他肯定要打我,所以,後面就做好了“捱打”的準備,但自己的戒備心裏還是比較強,由於他認定克萊諦會打他,但同時又想起父親跟他説:“千萬不要還手……”所以這時候,“我”舉起戒尺,不是為了打他,而是以為克萊諦要打,自己要防禦。我們聽了豁然開朗,對呀,如果這樣去理解文本就能理解通了,之前我們討論時的矛盾也不存在了。

王老師就是在這樣示範引領的過程,讓我看到他是怎樣潛心研讀文本的。精讀文本找到困惑點,尊重原著解開疑點,細細推敲了文章中我們都沒有關注到的一些會引發爭議的點。比如本文中的一個詞“戒尺”,又比如“我”前後的一些矛盾動作……而在這之前,這樣的一些字詞,我們卻是熟視無睹。看來,讀通課文,要真正把自己徹徹底底地融到教材中去,對文章的主旨精神能準確領悟到,才能説是讀好文本了。

二、遵循體裁特點,鎖定教學目標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在研讀文本的時候,不少人都會反覆去讀課文。但是,我們是否都會認真去考慮一下文章的文體呢?也許是不一定。而王老師卻向執教學員提出了這樣的問題:“課文的文體你怎麼理解?”吳老師回答:“日記。”王老師説:“但課文呈現的不是日記形式。”吳老師解釋:“在《愛的日記》中是日記。”日記可不是文體,我心裏嘀咕。“日記是外殼,其實是日記體的小説,採用的是日記體的方式。”果然,王老師對我們説,“如果定位在小説。節選其中一篇。一方面是整體中的一個部分,另一方面,每篇小説又可以單獨成篇。《愛的教育》是翻譯後起的名字。”

王老師指出,細讀文本後最怕出現的問題是“碎”。我們在文本細讀的時候,要有整體關照的思路。今天的課堂實施起來主線不夠清晰,比較碎,教學按照我(安利珂)心理變化來組織教學,又沒有貫穿始終。接着,王老師引領我們討論的一個問題是:“小説究竟該怎麼教?”他説:“從小説的基本要素看,有人物、情節、環境。實際上小説的核心是人物。如果人物是核心問題,那麼‘在你看來,克萊諦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就是一個能指向核心的,貫穿始終的的問題。如果以此為任務,哪些地方,哪些語段是要作為重點的'?很顯然,是要有助於幫助理解克萊諦這個人物的形象。在本小説中,克萊諦是主角,而‘我’這個人物是襯托的作用。像今天這樣的處理,人物形象是模糊的,上升到道德教育的層面。小説肯定有教化作用,但一定是在人物形象體會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

就這樣,王老師帶領我們從文本體裁入手,抓住人物形象特點,確定以此為課堂教學的主線貫穿始終。比如,我們可以問問:“克萊諦是這樣一個孩子,你願意和他交朋友嗎?”孩子肯定説“喜歡。”再追問原因,孩子肯定會説:“因為他人品特別好。”再深入去研讀文本。這樣的設計,就能比較好地抓住了教材的本質的東西。我想,無論採取什麼教學策略,如果結合文體特點,確定了教學主線,那麼教學的主方向就不會出錯了。

  三、找準心理衝突,落實讀寫結合

語文課要體現語文味。在吳老師的課堂上,安排了一處讀寫結合點的聯繫。安排的時間是課後,當我準備舉起戒尺,準備捱打的時候,克萊諦卻微笑着用手撥開戒尺,温和地對我説:“讓我們向從前那樣做好朋友吧!”這時,吳老師在指導朗讀後,請孩子們思考:當你左右為難,不知所措,打算用自己的方式來結束這次矛盾的時候,你聽到的卻是一句温和的話,面對此情此景,我想説:“()”然後讓孩子們寫一寫。寫的時間比較充分,但吳老師自己覺得效果也沒有預設的好。這究竟是為什麼?

王老師建議繼續抓住小説的特點。一開始克萊諦氣得臉都紅了,正舉手想打的時候,被老師發現,所以説了:“我在外邊等你!”而後來,又原諒了“我”,這個變化的截點在哪裏?文章較多寫了“我”的心理活動,但與此同時,克萊諦也應該是有豐富的心理活動隱含在這裏的。讀寫結合點的設計就可以與這個截點結合起來,也就是放在第六段“克萊諦不時用眼睛瞟我,從他的眼裏表示出來的不是憤怒,而是悲哀。”這裏。讓學生用心感受並寫一寫,將原文隱去的克萊諦的心理活動,所思所想等在這裏噴吐一下。這樣的寫話練習,就將克萊諦的形象立體化了,也有助於孩子更好地理解小説主人公的形象特點。

>這本是聽課評課,可是王老師並不是教學員如何具體一步步去操作。他只是帶領我們的其實是一起細讀了文本。通過細讀文本,把握準了教材的主旨及課堂該主要解決的問題。至於具體採用什麼樣具體的教學策略去達到這樣的教學目標,則留給學員自己去理解感悟了。在解讀完文本後,王老師讓小吳老師自己再説一遍我們討論後他收穫的東西。剛聽完就得説出來,我想不管誰都會有些緊張,王老師安慰吳老師,其實也是向我們各位學員傳達這樣的理念:“導師説什麼,大家討論那麼多都不是你的,只有你説出來的才是你的。”

交流結束的時候,王老師意味深長地説:“細讀文本,就是忌諱碎。”他告訴我們,整體關照的意識不能丟。我們拿到文本,首先看到整體,進入細節品讀的時候,就只看到樹木了。細讀完的時候,要記得退出來,繼續能看到森林。也就是回顧到整體。是的,“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文本解讀就支離破碎,而“只見森林不見樹木”,關鍵點的細節品讀理解又不到位。看來,好教師要能夠兩者兼顧!雖然,要這樣做到真的很難,讓我們儘量這樣去努力吧!

標籤: 有感 聽課 爭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e4d39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