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雨季不再來》讀後感

《雨季不再來》讀後感

《雨季不再來》是2007年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三毛。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雨季不再來》讀後感,歡迎閲讀參考。

《雨季不再來》讀後感

  【篇一:《雨季不再來》讀後感】

一個人的一生,大致是按照一定的模式成長着的過程,由生命初生的天真無邪,至青春期的紛繁多變,至青年時期的意氣風發,至中年時期的開悟後的淡然,至老年時期的洞悉後的明朗。

每個人大致都會經歷這樣的過程,只是時間早晚而已。

青春期,似乎是公認的最精彩的,有人形容其是花季,有人形容其是雨季,無論是花或雨,都是紛繁多變的吧?

讀三毛的“雨季不再來”,一個個故事,講述着的雖然是三毛的雨季,作為讀者的我,喚起的卻是自己的故事——發生在雨季的一個個故事。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不愛讀書到了厭倦的地步,一有機會,便逃離學校,逃離那禁錮自己的高牆,去到遠遠的郊外,坐在河邊,靜靜地聽着流水的聲音,靜靜地聽着內心的聲音,可是那時的我並不夠聰慧,始終是茫然的。

雨季,顧名思義,必定是雨水很多的時候,而那雨水,或大或小,一些人,因此感冒,一些人卻因此而成長為一棵大樹了。

  【篇二:《雨季不再來》讀後感】

喜歡三毛,喜歡她的隨性,灑脱和果敢,喜歡她清新、飄逸而又岡致的文字。近日讀完了她的《雨季不再來》,這本書是三毛17~22歲寫的文字,真實地呈現了她從青澀敏感的三毛,蜕變為智慧成熟的三毛的成長過程。

當三毛還是三毛的時候,她追求每一個年輕自己也説不出到底是追求什麼的那份情懷。也許顯得叛逆,但對於生命的探索和生活的價值上,她顯得很執着,即使那時的三毛還未經雨季,得不到答案,但是她對於生命的熱情無疑是值得肯定的。每一個人都有值得她去追求的東西,對於長大後的三毛來説,生命的神祕與極美彷彿就是那麼一樣東西,蜕變後的她在生活中尋找樂趣,那種樂觀的心態總是那麼讓人感動着。

在連綿的雨季中,曾經摔倒在水坑中,向四周看看,沒人在意你是否受傷,沒人會把你扶起來,世界依舊運轉,人們依舊做自己的事,於是再自己爬起來後發現,在雨季時期,靠自己是很重要的。在不絕的雨季中,曾經因為下雨的陰霾心情不好,總覺得什麼事都不想做,也想找個人或物品來發泄一下,向四周看看,沒有人會因為你心情不好而讓你發泄,雨季不會因為你心情不好而走遠,窗外滴滴答答的雨聲不會因為你心情不好而停止,於是我發現雨季時期保持樂觀的心態是很重要的。

於是,用樂觀的心態,我發現雨季的水聲也非常悦耳。天氣雖然陰霾但是涼爽,雨季雖然不是讓人覺得快樂的,但是經歷過後就是一場蜕變,心靈的雨季將不再來。既然無論如何都要面對,不如就用更加樂觀的心態吧。

  【篇三:《雨季不再來》讀後感】

《雨季不再來》敍述的是三毛十七歲至二十二歲間的歲月人事。在這段時間裏,三毛稱自己為二毛。

在不長的五年裏,二毛經歷得太多太多,以致將這五年活得深刻。退學在家封閉自我、打開心門潛心學畫、經人引進初入文學殿堂、於異鄉遭受進犯最終尋得合道好友……很多美好、不美好的事情將這五年填滿。當三毛處於後雨季時代——她説,如今的三毛是個樂觀的人,她終於懂得了什麼是愛。我想,三毛的這一成長,得益於這片有時狂暴有時温柔的雨季。就是在這片雨季中,二毛蜕變成了三毛,成熟代替了青澀。縱使雨季遠去,雨季這段時間所體現的意義卻從未遠去,它在後雨季時代得以延續。

十年後,三毛成為了我們印象中的她:燙着大卷發,穿着簡單的服裝,一笑動京城。也許,很多人都會覺得,那片雨季過去了,雨季中的她終究是不再了。十年後的三毛,心中裝的'是遼闊無垠的撒哈拉,她在漫天黃沙中與荷西共享春日宴,深夜的山頂、海邊、公路旁,哪裏都有他們的笑聲。雖然日後荷西遭遇不測,三毛痛心至生不如死,但至少,經過雨季的她,最終在後雨季時代迎來了最好的自己和最好的時光。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擁有一段人生中最好的時光。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樣一段時光在潛移默化中由前一段時光鋪墊而成,身處最好的時光中的最好的我們,亦是從前一段或者前幾段不那麼美好的時光中成熟起來,就像三毛這樣。在《青春萬歲》裏,鄭波先是因參加黨的活動而學業退步遭同學嘲諷,後又痛失生母,這一片小小的雨季並未沖垮她的心靈堤壩,反而走出雨季的鄭波更懂事、更穩重、更顧全大局,自己的人生漸漸走上陽光大道。

你看,我們不會白白經歷時間,時間總會在我們的身上留下印痕,催促我們成長。你要知道,不論你正處於什麼樣的時間段,快樂也好,悲傷也罷,時間的意義總會在風沙吹盡後發出熠熠的光,而我們會在下一段時間中,感知時間的意義,體悟其中之美。

這是我在後雨季時代的思考。

標籤: 讀後感 雨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kmvd5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