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吶喊》讀後感12篇(熱門)

《吶喊》讀後感12篇(熱門)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吶喊》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吶喊》讀後感12篇(熱門)

《吶喊》讀後感 篇1

2月26日晚上看完了《吶喊吧!少女》,檬羽寫的,《吶喊吧!少女》讀後感。挺不錯。 以前就挺喜歡檬羽寫的小説,像是《半月國物語》、《神隱傳説》,都非常棒。而這次的《吶喊吧!少女》,講述的是夢想。 程小暖,當紅明星月黛夏的女兒,明明有着當明星的資質,卻總被月黛夏德光芒遮蓋,不願承認自己最初的那個夢想。 而月黛夏對女兒有作為母親的關心與瞭解,她策劃了一場陰謀,讓程小暖進入演藝圈,並從此光芒四射。 林澤然與程小暖,兩人之間的誤會太多了。如果沒有那些明星的光圈,沒有那些偽裝,或許兩人之間就不會如此坎坷。

這本書,有兩個主題,一個是感情,另一個則是夢想。(希望我這樣理解沒有錯,因為我實在不知道這本書裏,感情和夢想,哪個更側重一些。) ——感情 首先是林澤然與程小暖之間坎坷的愛情。其實兩人都是互相喜歡的.,但他們之間卻不斷產生誤會。每一次看到這些誤會,站在場外作為旁觀者的我,都會想:如果白影泉不是林澤然;如果程小暖沒有假扮成月黛夏;如果兩人都是平平凡凡的高中生;如果……但是,沒有如果,他們就是他們。也許,沒有了這些誤會,兩人間的感情也不會堅固,程小暖也不會説出:“如果他死了,我也不要活了。我們是絕對絕對不能分開的!”這樣的話來。 然後,是月黛夏與程小暖這間的母女親情,讀後感《《吶喊吧!少女》讀後感》。

兩人明明都是互相關心的,程小暖卻單方面的不願承認,也不願去理解。於是兩人間,程小暖單方面地為自己砌了一座牆,將母女兩人的心隔開了。程小暖就是一個別扭的人,直到以為月黛夏出事時,才肯在心中用“媽媽”去喚她。 在這裏,我有意避開了尹天辰。怎麼説呢?總覺得對他沒什麼好感,他是個温柔的人,但他對程小暖的感情卻有些不清不楚的。雖然他説“喜歡”程小暖,但總感覺有些地方不太對勁,大概是他的行為與我的感情觀有所衝突吧。 ——夢想 這個主題才是能讓我引起共鳴的。 我們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夢想,每個人都想要一個屬於自己的“舞台”,去展現自己,讓他人為自己吶喊、瘋狂。每個“舞台”的形式都不同,可能是講台,可能是籤售台,可能是辦公桌,而程小暖的,就是最直觀的——演唱會的舞台。 在這本書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程小暖有,“少女”的成員有,“翔”的成員有。而我,一個場外的旁觀者,也有。 程小暖唱歌的好聽,檬羽用了“天籟之音”這個詞。而我,只是一個平凡的女生,既沒有明星老媽,也不是就讀演藝學校,更別説唱出什麼“天籟之音”了。而我有我自己對夢想的信仰,我和程小暖一樣,有自己要追尋的夢想。我愛文字,我想成為作家,但我涉獵的書卻不夠廣泛。我喜歡畫畫,但我更想去愛它,我想成為漫畫家,這亦是我最初的夢想。而我卻是個懦弱的人,我不敢去面對自己的畫。我愛唱歌,我的世界如果沒有音樂,就是沒有了陽光。但我對自己的聲音有着自卑。我不知我的信仰是否正確,但我會堅持下去,努力改變自己。而我的信仰,就是四個字——想唱就唱。

在讀這本小説時,我心繫的不是程小暖與林澤然之間的感情,而是程小暖在演藝圈裏經歷的種種,是程小暖與夢想之間的距離。 讀完這部小説後,我對夢想,又多了一個信仰—— 相信自己,這個城市,這個世界,將為你瘋狂!

《吶喊》讀後感 篇2

我的童年是一場夢。是美夢還是噩夢呢,是一場無厘頭的,稀裏糊塗的夢。是一場再不願意回去、慶幸終於醒了的夢。

在這場夢中,我見到了各種各樣的人,見識了各種各樣的心靈。

我多希望這是一場夢,可又那樣的真實,真實的令人毛骨悚然,連每一個細節都那麼可怕。

這場夢裏的人,他們有着真實的可怕的臉,他們有着真實的可怕的人性。殘忍的人性。

這就是一個這樣的夢,關於友誼,關於親情,關於孤獨,關於時光。

透過一個孩子的眼睛, 透過一些零散的、沒有日期,沒有順序的語言來編織一個故事,來做一場夢。一個孩子站在我們眼前,他是我們所有人的幻影,他孤僻卻又渴望友情,他頑劣卻有着最真摯的同情心。他的目光冷淡又熱情,他滿不在乎的看着周圍的事,自己卻不得不參與其中。他常常坐在遙遠的土坡上,安靜的看着身邊發生的一切,他表現得像個置身事外的人,什麼也不能引起他的`絲毫興趣,然而,什麼也可以引起他的興趣。透過他的眼睛,我們看到一個靜默的習慣於和死者對話的老人,一個在老人面前虔誠沉靜的小孩。我們看到放縱慾望的父親,與卑微容忍的母親。我們看到人性中酣暢淋漓的惡,看到貧窮中於此生不甘的反抗。

我們看到的,是土地最真實的孩子,他們的喜怒哀樂,生老病死,他們的不羈放蕩,都是深深的和土地連在一起的,他們塑造了生活的同時,生活也塑造了他們。他們不會奢望有一天會脱離這種生活,也不會擔心有一天會跌入谷底——因為他們就生活在谷底。他們什麼都不害怕,他們無所敬畏。因此,他們身上表現出來的,是最露骨的,最徹底的人性。在自己的小社會裏,他們可以為了捍衞自己的“尊嚴和地位”暢快淋漓的咒罵,他們可以隨着自己的心性去活,正如孫有元對死亡的執念,正如孫廣財對上隔壁寡婦牀的執念。他們不懂何謂世人眼光,他們只是自私的守護着自己的那一點點慾望,然後以更加自私的形式表現出來。或許站在我們眼前的這個孩子,他此生最大的幸運就是遠離了這個地方,遠離了這個真實的可怕、到處都赤裸裸地展現着人們醜惡嘴臉的地方。到底還是從這個夢中醒來了。

也許我們都不願承認,在我們的心裏,有那麼一個小小角落,裏面盛着慾望,盛着醜陋的想法,盛着不敢曝之於光天化日的東西。我們帶着虛偽的面具,自我安慰,迎來送往,我們時刻跟自己説,真實一點啊,可是,真實的樣子真的能夠被接受嗎。或許這個孩子該慶幸,他終於逃離了這個地方,帶上了虛偽的面具去生活,但是他也更應該慶幸,他有這樣一段時光,能夠在戴上面具之前看得清人本身的模樣。

法國作家馬塞爾布魯斯特,到了生命最後時光他回首往事,審視從前所有的痛苦時光,覺得痛苦的日子才是生命中最好的日子,因為那些日子塑造了他。或許這是一場痛苦的夢,一場關於黑暗的日子的夢,可是,正是這場夢,這些經歷塑造了他,讓他有了以後的模樣。

你站在高處星光閃耀的地方向下望,對着谷底的人們發出悲憫的歎息,卻不知那谷底的人們正以自己的原始的方式享受着生活,抓着原始的信仰絕不會向上望。

《吶喊》讀後感 篇3

“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揭出痛苦,引起療救的注意”,為新文化運動“吶喊”助威,“慰藉那在寂寞裏奔跑的猛士,使他不憚於前驅”。魯迅先生在“吶喊”,“吶喊”這腐朽的封建制度,“吶喊”這新文化運動,“吶喊”這整個民族。

魯迅同樣也在“吶喊”着“一件小事”,一件對“我”有深遠意義的小事,一件在那個社會讓我難忘的小事。雖沒有《狂人日記》、《阿q正傳》那麼膾炙人口,但卻是最震撼我的《一件小事》。

《一件小事》的主人公是一位人力車伕,拉着“我”在北風中前行,忽而車把上帶着一個人,慢慢地倒下,不想多事的“我”忙叫車伕趕路,車伕卻並未理會,忙攙着老人走向巡警分處所。這件事即使是放到現在,仍然是令人敬重的,更何況在當時那個病態的社會呢?一位人力車伕,毫無身份地位的'一個人,為生活賣命的一個人,卻有着那個時代最珍貴的品質,就連“我”也覺得慚愧,每每想起此事,便會激勵“我”。

我並不想説那些阿q、孔乙己等一批典型的人物形象,他們是腐敗、醜陋的。僅僅是《一件小事》,卻讓我領悟到人生珍貴的愛——一種發自內心對他人的關愛。

一件小事,卻可以反映出高貴的品質。古人常説:莫以惡小而為之,莫以善小而不為。無論多麼小的事,它總有發生的意義;無論多麼小的事,它也可以體現出一個人的品質。

這是一件小事,過去爺爺天天在做,現在爸爸在做,將來我會去做。這件小事就是記賬。一本泛黃的舊記事本,透着一股獨特的木香記錄着家裏的每一筆開支。沒有多麼優雅的字體,只是密密麻麻的寫滿了字,但我卻當作最珍貴的東西。每每看見桌前,爺爺伏案提筆的情景,我總忍不住上前瞧瞧。“二毛錢的火柴,五毛錢的豆腐——————”無論多麼小的開支,爺爺都記着。這是一件小事,爺爺每天都要做的一件小事,事雖然小但也需要堅持。冬天冷得讓人不寒而慄,雙手露在外面冰冷的,爺爺仍舊在寫。“明天再寫吧,天太冷了,爺爺。”“不,今天的事必須寫完,不能拖。”爺爺就是這樣,今日事今日畢,從不拖拉。

這本記賬本跟了爺爺好多年了,裏面從來沒有少寫或漏寫。現在,它在老爸的手中,雖然換了主人,換了筆跡,換了內容,但爸爸和爺爺一樣天天都在完成這件小事。

這只是一件小事,但我卻看到了爺爺和爸爸身上勤儉節約的品質。每每幹活時劃破了衣服,爺爺總會叫奶奶再補一補,因此爺爺沒幾件好衣服,大多數都有補過的痕跡。爺爺不願亂花錢,總説:“能穿就好。”爸爸亦是如此。小病小感冒,總不亂打針吃藥,只當嚴重時,才會花錢去醫院。從小爸爸就教育我,不可以浪費糧食,不可以亂花錢,現在,我懂得了這是一種美德,爺爺和爸爸傳下的美德。

沒錯,這是一件小事,這只是一件小事,或許你覺得它微不足道,不值一提,但不可否認的是它是一種精神,是一種美德。是啊,人人都可以做,人人都能做,但真正實際上你做到了嗎?

其實小時並不“小”,當你做了一件小事時,你收穫到了人生中一個大的果實!

《吶喊》讀後感 篇4

《吶喊》是魯迅先生寫的一本小説集。他為了喚醒愚昧無知的中國人,便棄醫從文,寫了許多著名小説,並收集在《吶喊》裏。

《狂人日記》是我印象最深的一篇小説,它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白話小説。所謂日記,就是一個人,得了“迫害狂”之類的狂病,在得病期間寫的日記。自然,日記中語無倫次,狂人的所見所聞都被他認為是吃人。魯迅先生想借狂人的口吻,來反映封建社會這所謂“吃人”的本質。

魯迅先生文筆精妙,因而文中有許多地方值得回味。

“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着‘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着,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裏看出字來,滿本都寫着兩個字是‘吃人’!”這反映了中國封建社會名義上是提倡孔子的“仁義道德”一大套真理,可實際呢,自然是封建社會殘暴統治、壓迫、剝削老百姓,使百姓的思想深受其毒害。封建社會,無論是誰,都被這無形的思想所禁錮,以至於改朝換代,仍然逃不出封建這圈子,而始終改不了20xx多年這“吃人”的`本性。

在第九篇中,“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別人吃了,都用着疑心極深的眼光,面面相窺。”這句話表面説的有理,也反映了封建社會的勾心鬥角,自相殘殺現象,尤其是當官的,這種現象極為嚴重。隨便翻翻歷史就知道了,奸臣暗害忠臣的事例極多,比如秦檜害死岳飛,等等。也有些是兩個奸臣在暗地裏爭鬥,也有的。我消滅你,又有人又把我消滅了,這難道不正符合了上面這句話嗎?

在第十篇中,“他們豈但不肯改,而且早已佈置;預備下一個瘋子的名目罩上我。將來吃了,不但會太平無事,怕還會有人見情。佃户説大家吃了一個惡人,正是這方法。這是他們的老譜!”這幾句我認為是妙到極點了。按這狂人的話説,就相當於找個合理的藉口吃了他。而20xx多年的封建歷史上,又無償不是這樣。一些人為了推翻殘暴的統治,而發動正義的戰爭,但統治者不會這麼束手就擒,統治者稱之為“造反”。一旦起義失敗,往往這些英雄會留下千古罵名,英雄就便為狗熊了。一個好人的頭上被頂了個惡人的罪名,那些真正的惡人就可以光明正大地殺了這好人。

狂人其實是一個也覺醒的反封建分子的形象。所謂的瘋言瘋語恰恰是最清醒、最真實的。而持續20xx多年的封建傳統也使許多人的思想受到侵害和禁錮,能真正醒悟的人,反而被視為瘋子。作者寫這篇時,當時正是封建統治剛剛被推倒的沒幾年,仍然有人想“光宗耀祖”,復立封建社會。人們也沒有逃脱思想的牢籠,許多知識分子投入到救國救民,開啟民智的行列中。從最後那聲“救救孩子”那悲切的呼喚,表示了狂人對此的無奈,也用來啟發人們的最後一聲呼喚。

吶喊中其他文章,比如《孔乙己》、《藥》、《阿Q正傳》都是值得人去品味的,魯迅先生借筆來喚醒當時的人們,同時也為後世留下一筆精神財富,為中國文學打下了基礎。

也許,我們也許也要向魯迅先生那樣吶喊,我們現代社會也仍然存在許多愚昧無知的人,仍然會有一些不平事。吶喊吧,為了祖國,為人民,為更美好的未來而努力!

《吶喊》讀後感 篇5

當時看這本書是被前言吸引了,前言裏寫到這裏面有智慧,有愚昧,各種各樣的人物和生活吧,帶着對生活中智慧的好奇與生活的多種多樣的期待翻開了這本書,更多的還是帶着學習的態度,想從別人的生活中學習到一些東西,應該就是前言裏所説的智慧吧,但是這個東西我是沒法用語言説出來的,不知道藴含在哪裏,但是也就在那裏,就是存在的。

書是昨天晚上讀完的,現在想來這本書給我最多的感覺就是畫面感。一幕幕生活的場景,這就是餘華的作品給我的感覺,包括之前看的《活着》,也是這種感覺。每個人都是那麼的鮮明,充滿了小人物的活生生的細膩的形象。有一種他們都真真實實存在過,而不是隻在書本里的感覺。

孫廣才,這是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了,他身上發生的事情好多是不可思議的,但是發生在他身上又感覺是理所當然,就是有那種發生了也正常的感覺。這個人,對父親和兒子實在是典型了,父親和兒子就是他的負累,在父親生命垂危的時候他期待父親的死亡。這個人對家庭的`概念也不知道是什麼,把家裏的東西,就是個便盆也要背到寡婦家裏,當妻子和寡婦在田野上吵架廝打時他選擇了袖手離開,甚至還打起了兒媳婦的主意,這個人,不管是他多親的人,能利用就利用,連死去的小兒子也不例外,沒用了就得不到他的好臉色了,可以一腳踢開。在孫廣才的身上,更多的體現了小人物的愚蠢和自負。他的上下折騰把家弄的破碎不堪,也是一中深深的悲哀。

孫光平,孫光林的哥哥,一個迷惘與自負的男孩,小時候以父親為榜樣,漸漸長大後,他的心靈遊走在城市與鄉村。當弟弟孫光明去世後,他和父親一致的表現,只是父親比他走了更遠,他們更多的是異想天開,一種無知的愚昧,當城裏的孩子不在去他家找他,當那個女孩子並不是如他説的喜歡他,當他和父親因弟弟去逝而盼望的榮耀並沒有到來時,當他們家成為村裏的笑柄時,這個男孩漸漸變得沉默了,也沉默的隨父親爬上了寡婦的牀,孫廣才搬了家裏的東西,大搖大擺顯露着和寡婦的關係,孫光平在黑夜偷偷從窗子裏爬進去。孫廣才很多時候是孫光平的榜樣。

孫有元、孫光林的祖母、孫光林的戴方格頭巾的母親,那個以各種方式懲罰學生的老師、國慶、國慶的父親和國慶母親的兄弟姐妹們、國慶家樓下的婆婆、劉一青、劉一青吹笛子的哥哥、孫光林那個病弱的養母和強壯的養父、魯魯、蘇宇、蘇杭。。。。。。哪怕這些人只出現一小會,他們的形象也如活生生的走過。

這部小説是以第一人稱來寫的,孫光林的孤獨讓我始終覺着他就遊走在時間之外,默默看着在時間裏的人。

這部小説不是一本導航書籍,從書中得不到行動中的指示,解決不了現實的問題。但是讀完這部小説,就感覺這些人物實實在在存在過,人物的一舉一動看不出來是另一個人編的,每一個人做的事,説的話,感覺就是,他就是會這樣説,發展到那個時候她是會那樣做的,就是這樣的,所有的都不是作者安排的,而是書中的人物自己安排的,並不是以虛構的人物出現的。思想裏多了一些東西,也説不清是什麼,總之覺得是不容易淡忘的,很慶幸讀到餘華寫的這部小説。

《吶喊》讀後感 篇6

最近一段時間,一直在重新拜讀魯迅先生的《吶喊》,受益良多,頗有一些思考和感想,這是我第二次拜讀《吶喊》,第一次讀它是在上國中時,距離現在也有6年左右的時間了,那時候由於年齡小和閲歷少,沒有深入的理解魯迅先生在其文中所滲透的深刻的內涵,但是今天,作為一箇中文系的大學生,具有了一定的閲讀理解和欣賞能力的時候,再次拜讀《吶喊》的時候後,感慨頗深啊。

讀《吶喊》的時候時常會因為“孔乙己”“阿Q”等等人物而發笑,但是在笑過之後,不禁在心底會生出一絲悲哀,我笑得“孔乙己”、笑“阿Q”、笑……何嘗不是笑自己呢?我身上何嘗沒有孔乙己、阿Q等人物的影子?

魯迅先生筆下那個年代、那個社會背景已經不復存在,時過境遷,魯迅先生的文章看似“過時”了,但是卻沒有,只不過是作品那些人物,在當今社會中,換了一種存在的形式。另外,魯迅先生所塑造的任何一個人物都不僅僅是一個人的個體特徵,而應該許許多多人愚弱、木訥、麻木不仁等醜態的綜合表現,所以我們在閲讀魯迅先生文章的時候,如果真正的體會了文章的內涵,總會覺得自己似乎也在諷刺對象之行列。

魯迅文章之所以深刻,是因為他看透了那個年代、舊中國不同階級、不同領域的國民本質,這裏有以“孔乙己”為代表的深受封建科舉制度毒害的知識分子,有以“阿Q”為代表的無知的舊中國農民,也有像《狂人日記》中的“吃人”的人。可以説這些想象折射出來是那個時代人性脆弱的一面,這脆弱的一面其實是劣根性的,是一代又一代人所難以擺脱掉的,儘管這種醜陋的人性在今天的我們身上已經淡化了許多,但最終還是有的,每個人身上都有,當我們不順意的時候,若看到比我們更不順意的人,往往找到一種心裏平衡,這何嘗不是一種“精神勝利法”呢,我們是在沿用“阿Q”的“殺手鐗”,由此我們和阿Q卻也的確有一些相似。

《吶喊》中的一些東西,反覆玩味,越是體會越是有味道、有深度。譬如,我認為經典的是《一件小事》中的三種人物所象徵的.社會上的三種角色,有敢於承擔責任的車伕,有無賴的老婦女,還有作為旁觀者的“我”,其中車伕和老婦女的反差很是鮮明,投射出人性的差距。另外,“我”作為一個旁觀者的態度是不想因此傷害到“我”的利益,延誤了“我”的利益,絲毫沒有顧及車伕的境遇,這一點是非常符合一大部分人的心理的,不僅僅是那個年代,包括現在的許多人,或許也有可能包括我。這篇文章另一高明之處在我看來還在於文章很明確的之處了作者所推崇的人格應該是車伕那樣的人,文中“我”的對車伕的看法“需仰視而見”,正是魯迅先生的觀點,是對像文中車伕一樣的人的高度讚揚。

再説説《狂人日記》,我覺得狂人是一個革命者,更是一個孤獨者,他被吃的“恐懼”,一部分是生於孤獨,他在“人吃人”的社會中找不到同路人,在親情、友情都顯得淡漠的時候,便也就處處有危機和恐懼感了。可悲的是,我被人“吃”了,卻最終還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深刻地揭示了革命者的悲哀和無奈。

拜讀《吶喊》的感想還有很多,在此僅寫這些淺薄的見解,來抒發自己對魯迅先生的敬意和欽佩,魯迅先生的深刻的確是一般人難以達到的!

《吶喊》讀後感 篇7

作品描寫了單四嫂子喪夫之後,恪守婦道,把兒子看做自己的希望。三歲的兒子寶兒得了病,單四嫂子為他四處求醫,盼望着“明天”寶兒的病就能好,在寶兒垂死之際,單四嫂子心亂如麻的時候,紅鼻子老拱和藍皮阿五卻在咸亨酒店裏喝着酒唱小調,打她的歪主意;何小仙面對着急的單四嫂的求醫卻顯出一副慢條斯理,不緊不慢的樣子。而同是婦女,似乎有同情心的王九媽,也終於被證實並非出於真情。“有古風”的人們,在辦喪事時,凡動過手,開過口的人都吃了單四嫂子一頓飯,對她無異於雪上加霜,而明天,等着單四嫂子的又是什麼?

《明天》是魯迅着力反映婦女悲慘命運的小説之一,通過對寡婦單四嫂子痛失獨子描寫,展示了一副令人震悚的中國婦女孤立無助的圖景,同時抨擊了黑暗社會的吃人本質和沒落社會中人們的無情和冷漠。作者雖然沒有明説,實際上卻通過種種跡向,把一個殘酷的世界,擺在了讀者面前——美的事物被毀滅,醜的事物甚囂塵上,而眾人對此漠然處之。這裏美的事物實質正是被醜的事物的冷漠所殺。

小説以寫魯鎮上的一些古風開頭,不上一更,大家都關門睡覺了,夜半三更沒睡、的'只有兩家——咸亨酒店和單四嫂子家。酒店做的是服務生意,按其職業性質,理應日落而作,日出而熄。唯這單四嫂子,夫喪子幼,只能靠紡紗來維生,日出而作,日落而續。所以,只有她家的燈光是突兀的,其它的門都關上了,唯她例外。這一強烈對比的寫法,有力地反映出了魯迅生活的時期那特定社會環境下的悽象。

鄰里人之間的冷漠與麻木、對貧弱者的袖手旁觀,不僅僅是在小説所寫的年代,直至今天,所謂文明進步的社會,這種現象仍然存在。公交車上面對行動不便的老人,很少有人主動讓座,老人摔跤後,沒有人敢主動去幫助??我們的生活條件是進步了,但是人們的素質呢?還有多少人可以向雷鋒一樣做好事不留名,大公無私?從小我們在學校學習着要爭當做好人做好事,可是,面對着當今社會的現實時,我們感到的是迷茫,一直嚮往的,被歌頌的精神,到了真正應該去做好事的時候卻要左顧右盼,不知道該不該做,難道這是教育的錯誤嗎?是人與人之間的冷漠與麻木、對貧弱者的袖手旁觀罷了。

那些腰纏萬貫的人,似乎很少有真正出於善心而向貧弱者佈施的,魯迅的時代是這樣,現在還是這樣。咸亨酒店的掌櫃和食客們,他們更多地願意把閒錢花在吃喝玩樂上,而對貧弱者的救助卻不生一念。在幫辦單四嫂子的兒子喪事時,他們銀兩照收,全不顧一個貧弱者的生死存亡。為了治好兒子的病,用盡了所有辦法,最後寄希望於何醫生,作為救死扶傷的醫生,視貧弱者的生命如草芥,最後沒能挽救寶兒的小生命。何醫生、賈家藥店和單四嫂,何醫生開的藥,一定要到賈家藥店才賣得到,正正是一個三角點關係,這是不折不扣的為富不仁。

兒子死了,一直相信明天一切會好起來單四嫂,等待她的明天會是怎樣?《明天》讓我們看到了過去人們的冷漠,也給今天的我們帶來了反思。

《吶喊》讀後感 篇8

我翻開歷史一看,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每頁都寫着“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着,仔細看了半天,才從字縫裏看出字來。滿紙都寫着兩個字,是“吃人”狼吃羊或許叫弱肉強食,狼吃狼,就無法想像了。吃人!呵!卻屢見不鮮,正如“易子而食”:“食肉寢皮”。那些“脣邊抹着人油”的食物人者,幾千年來以“獅子的兇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排着“大小無數的人肉筵宴”並巧立名目,編造着吃人的道理,以“仁義道德”掩蓋着幾千年的吃人史。

在《狂人日記》塑造的眾多藝術形象中,有自覺對封建思想和封建倫理道德進行反抗的首先覺醒的知識分子,狂人正是其代表人物,狂人之狂,其實都是反抗封建倫理規範的叛逆行動。第三則日記裏説:“他們會吃人”就來必不會吃我,他們一翻臉,便説人是惡人,我還記得大哥教我做論,無論怎樣的好人,翻他幾句,他便打上幾個圈,原諒壞人幾句,他便説翻天妙手與眾不同。我哪裏猜得到他們的心思,究竟怎麼樣,。況且是要吃的時候。還有第十一則日記裏“記得我四五歲時,坐在堂前乘涼,大哥説爺孃生病,做兒子的須割下一塊肉來,煮熟了請他吃,才算好人。”這些記述雖然包含着瘋子的錯覺和過敏,卻也間接地表明瞭他對封建教育和儒家思想的不滿。“從來如此,便對麼?”魯迅對傳統思想大膽地表示懷疑藉助“精神病患者”表現出來,卻也擊中要害,還帶着寓言,漫畫色彩。

在《狂人日記》中也有像趙貴翁那類與“狂人“相對立的封建禮教的信奉者。通過禮教那崇高形象的虛掩,把被食者的人性扼殺,而最後那些人性被扼殺的被食者,也正如熟睡了一樣,對封建思想和封建倫理道德的全面侵害而無所認識,則更無可談及反抗了。

在瘋傻怪誕的封建社會,往往只有那些被稱之為“狂人“的人才是時人中的清醒者,兄弟鄰居固然不會吃他,而封建禮教卻容不下這等“狂人”、續寫着中國的吃人史,而這吃人的禮教就是歷代學者極為推崇的孔孟之道,如今,也只有魯迅先生憤怒的吶喊:你們可以改了,從真心攻起!要曉得將來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由此,可見得魯迅先生所研究中國病態社會的'心得了。

《狂人日記》是魯迅先生於1918年5月發表在《新青年》上的。作為以十三則日記為形式的斷篇小説,其效果竟是向整個封建專制主義體制宣戰從根本上將整個舊有的精神文化體系翻轉,這使魯迅先生的革命激情和創作熱情重新燃燒起來,而後便有了一系列魯迅先生反對封建禮教,訓斥禮教吃人的作品,其思想內容也正是《狂人日記》的發展及延伸,具有着深邃的刺激力,宏大的震撼力和恆久的影響力。

讀魯迅先生的《狂人日記》不僅讓我讀懂了封建禮教的吃人的殘酷現實,也讓我瞭解了作為革命家,文學家的魯迅先生的 偉大人格。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魯迅先生的《狂人日記》也正是在沉默社會中第一次爆發的!

《吶喊》讀後感 篇9

讀了魯迅先生的作品大多心裏是沉重的,他在小説中塑造了一個個病態的靈魂,如被科舉制度毒害的孔乙已,愚昧麻木無助可憐的單四嫂子,愚昧殘忍的華老栓及其他看客們,愚昧麻木的中年閏土,當然還有永遠的阿q,然而正像魯迅先生自述的那樣:“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不管他是如何如何痛心疾首地説:“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揣測中國人的”,然而他所做的一切確實都是在“以巨大的愛,為被侮辱和被損害者悲哀,叫喊和戰鬥”着。所以他的作本站有着這樣的穿越時間的力量。

也許是因為接觸了先進的思想讓魯迅先生看出了世人的麻木,但是更重要的也許正如魯迅先生自己所説“有誰是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的麼,我以為在這路途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的真面目。”是啊,他原本應是富貴人家卻因為父親的患病逐漸落寞了,看到自序中這樣一段描寫“我有四年多,曾經常常,——幾乎是每天,出入於質鋪和藥店裏,年紀可是忘卻了,總之是藥店的櫃枱正和我一樣高,質鋪的是比我高一倍,我從一倍高的櫃枱外送上衣服或首飾去,在侮蔑裏接了錢,再到一樣高的.櫃枱上給我久病的父親去買藥。”這樣的經歷使少年魯迅體會到人情冷暖,並且逐漸在魯迅原本天真的心裏放大生根,讓他總能敏感的感觸到冰冷與火熱。

在《吶喊》中總能看到這樣的描寫,比如《自序》中“有一回,我竟在畫片上忽然會見我久違的許多中國人了,一個綁在中間,許多站在左右,一樣是強壯的體格,而顯示出麻木的神情。據解説,則綁着的是替俄國做了軍事上的偵探,正要被日軍砍下頭顱來示眾,而圍着的便是來賞鑑這示眾的盛舉的人們。”再如《藥》中“老栓也向那邊看,卻只見一堆人的後背;頸項都伸得很長,彷彿許多鴨,被無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可見魯迅先生對愚昧麻木的國人深深的悲哀,卻也堅定了他成為想“精神醫生”的決心。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應該就是《明天》裏單四嫂的兒子夭折之後,王九媽幫着做喪事“王九媽便發命令,燒了一串紙錢;又將兩條板凳和五件衣服作抵,替單四嫂子借了兩塊洋錢,給幫忙的人備飯”,“王九媽又幫她煮了飯,凡是動過手開過口的人都吃了飯”,看到這裏頓時覺得心中一涼,單四嫂家裏已經沒有了可以依靠的丈夫又剛剛死了兒子,不知那些“動過手的人“是如何腆着臉將飯填進肚子裏的。

我記得很久之前國小學了小説《故鄉》,課本中只節選了那些温暖的美好童年,然而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卻是“只看見院子裏高牆上四角的天空”。當時只感覺是少年魯迅覺得院牆限制了自己的自由又或者是思想,現在看來卻多了些悲哀與無奈。

魯迅先生在《幸福的家庭》裏這樣寫道“那作品像太陽的光一樣,從無限的光源中湧出來,不像石火,用鐵和石敲出來,這才是是真藝術。“也許這就是魯迅先生對自己作品的期望,他期望自己的作品能夠喚醒世人麻木心靈深層的良知。

《吶喊》讀後感 篇10

書裏有一個個的小故事,書外有一次次的細體會。讀遍全書,對不同人物有同情、憐憫、憎惡,所有人物都讓我有“哀其不幸,恨其不爭”之感。

書中的第一篇小説《狂人日記》,描寫一個迫害狂症患者的心理活動,把他對生活的感受和心理幻覺雜糅一體,用人物自敍的方式揭示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端。狂人出身於封建士大夫家庭,深受家庭制度和封建禮教的束縛和壓迫,造成了對社會的恐怖心理。他認定現實是個“吃人”的世界,封建制度是“吃人”的社會。半夜查看歷史,看見“滿本都寫着兩個‘吃人’”;他對吃人社會發出勇敢的挑戰,相信將來的社會“容不得吃人的人”,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聲。作為魯迅的第一篇白話小説,以冷峻的筆調,通過狂人之口叫出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響亮的戰鬥的聲音:幾千年的封建禮教在任意道德掩蓋下吃人的本質,必須徹底催毀!這被譽為徹底反對封建制度的第一聲春雷,是魯迅投向舊社會的一顆猛烈的精神炸彈。

《藥》是以1907年民主革命英雄秋瑾起義為背景,經過藝術加工和典型創造而寫成的。小説描寫了革命者流血犧牲而不被理解,他們的鮮血反被做成人血饅頭去醫治癆病這樣一箇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悲劇,。文中兇暴殘酷的劊子手康大叔,因為小兒子小栓的癆病而拿出所有家檔去買了個人血饅頭的華老栓,和那些在茶店裏議論紛紛的茶客,但是文中最不幸的就是因為革命而被處死,最後用自己的血作了人血饅頭而犧牲的人,這一切的一切都説明了當時社會的狀況,康大叔的殘酷,卑鄙,仗勢欺人。華老栓的愚昧,迷信,麻木,茶客們的盲從和人與人之間的勢利,夏瑜的英雄氣概但是完全脱離羣眾的革命是無法成功的。小説末尾以墳頭比喻闊人祝壽的饅頭,其中的暗示意味就更加深遠令人警醒了。小説的全篇籠罩着濃重陰冷的氣氛,也是作者為突出人物和主題而成功營造出來的,便吃人血的故事更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魯迅小説的代表作——《阿q正傳》中的阿q,由於受剝削受壓迫而要求革命,但又因為受愚弄受毒害而落後,不能真正覺悟,最後還是被迫害致死。阿q性格極其複雜,充滿矛盾。他質樸而又愚蠢,受盡剝削欺凌而又不敢正視現實,妄自尊大;對權勢者有着本能的不滿,表現出某種自發的朦娩的'革命要求,而又受到封建傳統觀念和正統思想的嚴重影響。但作為他的主要性格特徵的是他的“精神勝利法”,即在接連不斷的失效中隨時幻想自己是勝利者,用以自寬自解,自欺欺人。這種精神勝利法使阿q不能正視自己的悲慘地位並沉溺到更為屈辱的奴隸生活中去。表現農民在封建制度的壓迫和腐朽的傳統思想的毒害下人性的扭曲,揭示了舊民主革命的脱離羣眾和不徹底性。

魯迅先生一生為真理與自由而鬥爭,他生活在黑暗世界之中,但卻獨獨保留了一雙光明的眼睛尋找太陽。先生以辛辣諷刺的文筆批判社會的黑暗,以生命找尋革命的道路。他不僅是文學的先驅者,更是一民熱血的革命家,他用自己的文筆來傳播先進的思想,呼喚中國的崛起。《吶喊》讓我更加深沉的認識到魯迅先生。

《吶喊》讀後感 篇11

我看了《吶喊》,從《狂人日記》到《社戲》,看是説看完了,可覺的沒有教師的講解,心裏總是空空的,只把它當作一片普通的小説在進行閲讀。

晚上,我一個人看了《十月圍城》,也許有了午時的鋪墊,晚上不知怎的,竟然哭了。

可能文字不如影像來的那麼深入人心,但在看電影的時候腦海裏竟全是魯迅筆下的那一羣羣看客,魯鎮的點點滴滴在我的腦海裏浮現……

革命,是十月圍城的背景,在革命的道路上,一位位戰士犧牲的場景歷歷在目,他們有的懷揣夢想,和孫中山先生“醫治”中國人腐朽的心靈;有的雖不明白自我做的是國家大事,但為了報答恩情,他們義無反顧的走向了革命這條不歸路。他們的作用和魯迅是相同的。他們吶喊,期望腐朽的中國人站起來説不;他們犧牲,為了新中國更完美的明天。一切的一切,文人和武士都是為了兩個字——國家。

“吃人”是狂人日記中的一個關鍵詞。主人公認定這個世界是一個吃人的社會,他勇敢發出挑戰,相信將來的社會容不下吃人的人,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心聲。十月圍城中的李少白就像是其中的主人公。他教書,教給學生先進的西方思想,創立《中國日報》,帶領學生上街發報紙,搞遊行,告訴人們封建的君主專制需要改革,中國人民需要一個新的`中國。

然而,麻痺的中國人沒有覺悟,吃人的社會在繼續蔓延。在這樣的社會中,滋生出一種叫做看客的一羣人,他們更加可怕,不但數目龐大,並且人數增長極快。他們不動手殺人,用的只是一雙眼睛和一張嘴。

在觀看日本人殘害中國人時,中國洋留學生在笑,他們是一羣看客;在看到八大義士在奮力脱險時,他們圍成一個圈,指手畫腳,似乎這不是一場拯救中國的行動,而是一場“精彩絕倫”的功夫表演。

《藥》是最能揭露這羣看客真面目的一篇文章,華老栓用被統治階級殺害的革命人夏瑜的鮮血蘸成八血饅頭治病。一個革命者為羣眾解放慷慨犧牲,他的鮮血卻被人們當作治病的良藥,這種強烈的反差讓我意識到了長期的封建統治對人們的傷害有多大,他們漸漸變得麻木而愚昧。

“今日,如果再道何為革命,我會説:欲求禮貌之幸福,不得不經禮貌之痛苦。這痛苦,就叫作革命。”八大義士至今還讓我震撼。如今的我們雖已不在生活在封建專制的制度下,但再讀魯迅的《吶喊》,你會感受到一種精神叫——愛國。

雖然僅有簡短的兩個字,但它所包含的資料是有些人一輩子也不懂的東西。“愛”是生活中最常見的一個字,家庭成員間,情侶間……但卻很少提到我與國家之間。我認為我們此刻中學生的愛國絕不是停留在表層面上,而是真正的參與者,雖不至於為國家獻出你那條“龍子”命,但也要你在異國他鄉時刻關注着祖國,在祖國有困難時盡你的所能伸出手去援助,這就是我眼中的愛國,很簡單,但要堅持做下來,需要用心。

我想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好自我該做的事情,《吶喊》這本書也許就是去了它存在的價值了。

《吶喊》讀後感 篇12

如果説英國文學不能沒有莎士比亞,那麼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學史則不能不提魯迅——魯迅是現代中國的"民族魂"。

發軔於五四時期的中國新文學,無論從語言形式還是表現對象上看,都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座新的高峯,而峯巔之上的領軍人物便是魯迅。

上述話語沒有一絲半點的誇張,魯迅先生的確是一位偉人。從國小就開始閲讀他的文章,我認為《吶喊》中有更多反映當時社會的黑暗和無知的鏡頭和實例,其中有幾個令我"刻骨銘心"。一個是自己整天光幻想別人要生吃自己、甚至大哥也不"放過"自己的"狂人"。另一個是客店老闆華老栓,為了救自己的寶貝兒子小栓而讓其吃沾了人血的饅頭,還要在火上烤,直至烤焦!文中對烤焦的人血饅頭有這樣一句描述"一碟烏黑的東西。"光想想就讓人感覺反胃,而小栓卻"似乎拿着自己的性命一般,心裏説不出的奇怪。"而且來他家店裏吃飯的人都説:"有了'人血饅頭',什麼病都能治好。你們家小栓真有福。"我看完以後感覺到當時人們受封建影響太嚴重了,科學知識沒有普及,中國還處於"半封建半殖民"的社會,人們的思維和想法幾乎成了迷信,這實在是太可怕、太恐怖了。

還有那可憐的孔乙己。一介書生,卻淪落到被人打死的地步,僅僅是因為"竊"了別人家的書來看!"讀書人竊書不為偷",但在當時那個時代,有多少人被這樣殺害了,給一個個原本美好又幸福的家庭帶來多少傷痛,這樣給社會帶來了多少不可挽回的損失!當時的.人們是自私自利的,現在的人們呢?距離我們所盼望的社會主義高級階段還遠着呢。"墨寫的謊言掩蓋不來血的事實。"就像是小栓的死,無論是什麼靈丹妙藥,都比不上相信科學靠譜。

還有可愛又可悲的阿Q,一個高傲自大、還有點傻兮兮的人。就因為他相對來説比較"無知",就處處被人欺負最終當了替罪羊,被別人判了刑還替別人吃了槍子兒。這的確讓我感到有些吃驚。他是那麼的老實安分,這真的讓我感到有些無話可説了。"偉大的心胸,應該表現出這樣的氣概——用笑臉來迎接悲慘的厄運,用百倍的勇氣來應付一切的不幸。"正如阿Q那樣。

魯迅先生的《吶喊》讓我蕩氣迴腸,久久不能忘懷。魯迅先生的作品裏,盡是他憂國憂民的民族責任感,盡是他對中華民族深深的熱愛。他的語言犀利,他的作品尖鋭,犀利與尖鋭的背後是對國家和民族深深的熱愛。魯迅是我們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驕傲!

我們必須向魯迅先生學習,學會創新,學會拼搏,學會努力。

"真正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n0e45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