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愛的教育》讀後感(共15篇)

《愛的教育》讀後感(共15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愛的教育》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愛的教育》讀後感(共15篇)

《愛的教育》讀後感1

近日讀了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不得不為李老師的人格魅力所深深折服。真實而感人的事例一次又一次地出現在腦海裏,只覺得做他的學生實在是無比幸福的事。李老師用自己的真誠和愛心為我們刻畫了崇高的教育,也教給了我們為人、為師的道理:

1、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

愛學生,就必須善於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須將自己當做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去了解他們最關心和最感興趣的是什麼,他們有哪些快樂和痛苦。教師對學生真摯的愛是感染學生的情感魅力,這種愛不應該是居高臨下的,而應是發自肺腑的對朋友的愛。當我們故作尊嚴,甚至以犧牲學生的尊嚴來換取自己的尊嚴時,學生根本不會買我們的帳,只會向我們投來冷漠的眼光;而當我們“無視”自己的.尊嚴,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誠的感情,並隨時注意維護、尊重學生的尊嚴時,學生會將他們全部的愛心和敬意奉獻給我們。教師對學生愛的表達是無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學生失意的時候,給他一點鼓勵;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給他一點幫助;學生悲傷的時候,給他一點安慰;學生高興的時候,走到他們中間一起分享快樂……當我們將愛心自然而然地獻給學生時,學生會不僅將我們當做老師。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是我們教育事業永不言敗的一道防線。

2、用心靈贏得心靈

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全體學生就必然面向為數不少的後進生。教育者對後進生的愛,絕不應是為了追求某種教育效果而故作姿態的“平易近人”,而是教育者真誠情感的自然流露。蘇霍姆林斯基告誡教育者:不能讓兒童那種“成為一個好人”的願望的火花熄滅。即使是那些被自己認為“一無是處”、“無可救藥”的學生,其心靈深處或多或少也有美好的道德的萌芽。對後進生的轉化,與其向他們“灌輸”,不如引導他們發現自己身上的善良之處、高尚之處,幫助他們樹立“我是一個有缺點的好人”的道德自信。這種做法,絕不僅是一種教育技巧,而首先是一種有真誠而產生的相互信任。而當我們真正走進學生心靈時,將是無比幸福的,而他們也樂於主動向我們敞開心扉時,我們的教育之舟便已駛入了成功的港灣。

3、激勵優生超越自我

教師對優生的感情幾乎是不需要培養的,我們總是希望自己班上的優生多一些,因為他們有較強的知識接受能力,學習成績優異,各方面的工作能力突出,可以成為老師的助手。但他們也存在着作為老師的“好學生”,家長的“好孩子”所特有的一些毛病:容易自滿,不求上進,比較驕傲自負,容易產生虛榮心,面對困難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當然還有個性方面的一些特點。培養優生,要注意:一、引導優生樹立志向。引導優生意識到,成績比別人好,就意味着將來比別人多一份責任,從現在就應比別人多一份努力;幫助優生認識自己。幫助優生超越具體的考試分數和名次,通過與其他傑出的少年英才的比較,通過對自己求學過程中成功的經驗與失敗的教訓的冷靜分析,通過各種具體的課內外實踐,正確全面的認識自己,進而針對性的發展自己;三、教育優生保持童心。讓他們通過與班上同學的平等相處,感受同學們身上值得自己學習的優良品德,讓他們在同學服務的過程中體驗一種奉獻的幸福,讓他們面對分數和榮譽會淡然處之互相謙讓,以培養自己豁達而淡泊的心境。四、激勵優勝超越自我。儘可能多地讓他們在各個方面實踐,以發現並發展自己以前沒有意識到的潛質,鼓勵他們在日常生活一點一滴的小事中戰勝自我,甚至有意識設置一些難題去“折磨”他們,讓他們在一次次自己與自己“過不去”的過程中,體驗到人生的樂趣與輝煌,從戰勝自我到超越自我。

對於孩子,要教導他們,有時很困難,有時也很容易,只要真正愛他們,他們會愛你得更深、更真切。當愛存在與師生之間的時候,就無堅不摧。作為一個教師,當然需要淵博的知識,也需要紮實的基本功本領,但更需要愛。

《愛的教育》讀後感2

有一些好書曾讓我感動,有一些片段曾讓我銘記,有一些深刻曾讓我思索。《愛的教育》就是這樣的一本書。

首先《愛的教育》的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飛的世界裏,愛究竟是什麼?它的力量究竟有多大,竟使人們寧願葬送自己的生命來挽救愛?帶着這個問題,我與這個意大利國小生一起長途跋涉,去探尋一個未知的答案。一個四年級國小生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這一切的一切,使人讀之,尤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在這當中,我找到了答案。雖然並不像想象的那樣特殊,但真的讓人覺得很温暖。愛比珍珠更寶貴,比糖果更甜蜜,比水晶更晶瑩,比羣星更璀璨,愛是一種感覺,是一種令人快樂,人人都想要而又用金錢買不到的感覺。愛能夠將心中的恨化為勇氣,它使你微笑地面對生活,使你倔強地反抗命運;它是還魂的仙草,給罪人新生。他是慈愛的母親,喚浪子回頭。它既是一種獲得,又是一種犧牲。但,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命運不會讓你白白付出,它會用人間最珍貴的愛來回報你。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為它無影無形,所以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它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成為了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如親子之愛,如此平凡,但很多人都無法感覺到。安利科有一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為什麼呢?我思考着;最簡單的東西往往最容易忽略。人類是那麼偉大,難道竟不習慣人間最平凡的親情嗎?《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是我們所比不上的,同時也是令人羨慕的。這裏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羣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就連我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引起了我深深的沉思。而面對現在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而不是為孩子的錯誤找理由,但為什麼仍有父母溺愛自己的孩子呢?當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的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讀了《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科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同時這份心情,也將我在成長道路上碰到的痛恨,化為了戰勝困難的勇氣;這是我獲得的意外收穫。

有時候,當我們遇到挫折時,常常會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們作對一樣,甚至抱怨這世上沒有人愛自已,有的想更悲觀,則會自殺,表示他的抗議,這多可悲呀!有句話是這麼説的:“世界上最大的幸福就是堅信有人愛我們。”其實,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我們周圍的一切,一定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居然有那麼多人疼我、愛我、幫助我、我多幸福呀!當你能夠感受那份極為普通的愛的時候,相信你一定不會吝惜付出你的愛心給一些需要幫助的人,是不是?送人玫瑰,手有餘香,不是嗎?在《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是這樣但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幫助希望工程……雖然如同空氣般的愛有時會被“污染”,甚至“消失”,但這一切,都是值得珍惜的。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樸實語言中深厚的愛,我想這部好小説將會把這種美好的感受帶給更多更多的人。

從別的歲月裏飄進我生命中的雲朵,不再落下雨滴,也不再颳起風雪,只把那融入大自然的愛的色彩,揮灑於我蔚藍的天空。四季的風吹動着歲月的風鈴,奏響迷人的戀曲,如流星般劃過天際,彷彿一首純真的抒情詩、一支幽婉的小夜曲,盪漾在我心頭。我感激上帝,謝謝他將我變成人類,這樣我才有機會,體驗愛的生活。

朋友們、請你帶着一顆聖潔的愛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你會發現: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請乘上“愛”的小舟,走完屬於你自己的愛的人生。

《愛的教育》讀後感3

《愛的教育》採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裏行間洋溢着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們所表現的更多的是閃光的美德,透過安利柯的描述,我瞭解到什麼樣的師愛才最讓學生感到温暖,把學生當親人的老師。

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説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轉眼間,我們離開《愛的教育》所記載的那個年代已經很久了,但是“愛”這種教育的方式卻永遠不應該遠離我們,特別是遠離我們這些教育戰線上的工作者,我們要全身心的去愛我們的`每一個學生,關心他們的成長,為他們的每一點進步而欣慰,用愛的泉水去滋潤孩子們幼小的心靈,讓孩子們沐浴在愛的陽光中,自由,健康的成長!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是教育中所不能缺少的。這部處處洋溢着愛的小説所藴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全書以一個“愛”字貫穿始終,這不就是我們教育工作者所需要的嗎?愛究竟是什麼,它像空氣一樣,每天都在我們身邊,但又因為它無影無形,往往又很容易被我們忽略。但我們的生活中不能缺少它,它的意義已經融入我們的生命,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

文中有一則小故事讓我感受頗深,有一個叫克洛西的殘疾孩子被一羣孩子欺侮,克洛西將一個墨水瓶擲去,正巧擲在了先生的胸部,當先生問是誰是,卡隆挺身而出,然而先生眼盯着卡隆,又看看呆着的學生們,靜靜地説不是你,結果先生説了一段話,“你們欺侮了無罪的人了,你們欺侮了不幸的小孩,欺侮弱者了,你們做了最無謂、最可恥的事了,卑怯的東西,最後只説了一句我饒恕你們。從這些小小的細節上可以看出,這位先生了解他的每位學生,關愛他的每位學生。在書中有寫道,先生有説過這樣一句話:”你們以外,我沒有別的家屬在世界上,除了你們,我沒有可愛的人!你們是我的兒子,我愛你們,請你們也歡喜我!我一個都不願責罰你們,請將你們的真心給我看看,請你們全班成為一家,給我慰藉,給我榮耀。“先生的這些話,讓所有的學生都信服與他。

回想我們所教育的學生,一羣淌着鼻涕流着口水行動木納的低智商孩子,從他們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被命運所捉弄,殘忍的剝奪了普通人所擁有的權力,註定了這一生不能象正常人一樣的生活,比起正常兒童,他們沒有了以後做學問的可能,所以我們應該給予他們的愛,要超越正常人,從而最大限度地補償缺陷,使掌握生活中實用的知識,使他們將來能融入這個社會。

正如陶行知先生在”生活即教育“理論中闡述了”我們此地的教育是生活教育,是供給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麼,我們就教育什麼……以此類推,照加上去:是那樣的生活,就是那樣的教育。“智障學生的教育就是”吃飯“、”穿衣“的教育,有人説我們的教師就像保姆,的確,我們的教育不僅僅是在學習上,還要在生活上。所以我們比起保姆還要多一樣,那就是對學生的愛。我們的學生在身理上已經落後於正常兒童,我們要從心理上給予他們更多的愛,來彌補身理上帶給他們的缺陷。

班中有一位自閉症學生,不會開口説話,但他有一個壞習慣,就是吐口水,玩口水,造成的結果就是在他的周圍全都是口水,包括身上,課桌上,椅子上,地上,甚至是同桌的身上,怎麼辦,打他,那是犯法的,罵他,那是不道德的,講道理,他又聽不懂。面對這樣的學生,我們不能因為他們的缺陷而放棄,學校和家長都期待着我們用最先進最科學的理念來開發這些孩子的智力,我們需要的是充分的精力去打一場持久戰。師生之間的一次簇膝長談恐怕對於部分學生收效甚微,所以在師生之間建立一條”有情,有意,有愛“的道路。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就總被我們忽略,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一個人的生命是非常短暫的,每個人都有其閃光點,就算是我們的學生也是如此,而作為教師的我們,不能吝嗇我們愛,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我們要把這種愛奉獻給我們的學生,讓他們能感覺到自身的價值,給他們信心和勇氣。

《愛的教育》讀後感4

在寒假裏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裏面講了關於主人翁的各種小故事,通過一件件平凡的,細微的事情講述了父子之情,師生之情,朋友和同學之間的友情。在每個故事裏都有一個正能量,比如在看到安利柯的同學——卡羅納的母親去世,大家都很同情他,去安慰他,而安利柯的媽媽不讓他撲進自己懷裏,怕這一舉動讓卡羅納看到更加傷心,而安利柯也心神領會了媽媽這一舉動。在這本書裏,愛,無處不在。讀這本書,可以樹立高尚的品質,學會關愛他人,作為一名國小生,我們不僅要學習好,更重要的是要有愛心。我覺得我們每個人心中都要有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教育就沒有愛也就沒有一切,為了親人,為了需要的人,奉獻出自己的無私。

寒假我看了一本書,名叫《愛的教育》。這本書的作者是意大利的作家亞米契斯。本書以一個國小生的口吻講述了從四年級10月份開學的第一天到第二年7月份在校內、外的所見、所聞、和所感。而且每個章都有每月故事。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一個四年級名叫安利柯的國小生。在他那個班,有許多他喜歡的同學,比如:聰明的德羅西、心胸寬廣的卡隆等等。

這本書裏面有許多的故事和事蹟如:體育課講了一天,老師説要在外面上課。然後老師又説今天的課程是爬到攀登柱的頂端,還要在最高的`平台上立一會兒。許多同學都敏捷地爬了上去,有一個駝背男孩名叫耐利,別人總嘲笑他的駝背。最後,耐利忍住了他們的嘲笑爬上了頂端等。

主人公和他的好朋友都有良好的精神和高尚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我希望大家向他們學習,做一個乖巧的好學生。

讀完《愛的教育》後給我的第一感觸,那一定是-----愛。這本書是以一個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記來透視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一些事情,比如吵架。。。。這些事情。

《愛的教育》文字雖然簡單樸實,所描寫的也是極為平等的人物,沒有跌宕起伏情節,但是看得出人與人之間的真實情感,讓人感動不已。

《愛的教育》被評為愛的魔法書的原因。《愛的教育》告訴我們,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成功的教育。

愛,我們都知道,但是經常會忽略周圍的愛。儘管你的幸福有多麼短暫。《愛的教育》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於愛的一些思索。

讀《愛的教育》,我走進了安利柯的生活,看到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以及怎樣去愛的。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生活的追求。

《愛的教育》這本書被世界各國公認為是富愛心和教育性的讀物,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讀物之一,我都被這本書感動了,我最喜歡其中一篇故事。

第一篇的題目是《照看爸爸的孩子》是一篇每月故事,講的是一個男孩他的父親得了急病,小男孩去照顧他的父親,早上天一亮他就動身了,步行了三十英里才來到醫院,門衞叔叔掃了那封信一眼,叫來一個護士,把他領進去,護士問了小男孩幾個問題就帶少年進去了,少年立即哭了出來,他對着病人大喊大哭,醫生説:只是生了丹毒,雖然很厲害,但還有希望。

從那天起,西西洛就一心起父親來,到了第五天病人的病情突然加重,醫生也無能為力,正在這時外面傳來説話的聲音:“護士,再見!”這熟悉的聲音使西西洛跳了起來,發出尖鋭的叫聲:“爸爸!”這時,一個人也走了進來,他的胳脯上纏着繃帶,一見西西洛也大喊起來:“西西洛!”

西西洛猛撲到“父親的懷裏,大哭起來,你媽媽來信説你已經來了,可我等了這麼我天也沒有等到你!”

西西洛才明白,從一開始自己就弄錯了,接着,他把自己的經過告訴了父親。

父親説:“我們回家吧。”

小男孩説:“我還要照顧這個人,你先回家吧。”

當天夜裏,病人呼吸困難,最終死了。

護士拿來一個耶穌的十字架像,給了小男孩。

看到這裏我掉下了眼淚。

《愛的教育》是一部日記體兒童小説,原名《心》。

書中從國小生的口吻,記述了發生在四年級學生中的一百個動人故事。小説在1886年發表後轟動了意大利文壇,先後被這澤成許多種文字,在時間各國廣為流傳。

一個意大利市立國小三年級學生寫的——學生之紀事。——然而我説“一個三年級國小生真不敢相信他就能寫成恰如此書所印的一般。”

我們應該好好珍惜父母,不然沒有他們我們就不能擁有他們的關愛了。

《愛的教育》讀後感5

讀着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我的感想已盈滿頭腦並充斥着我的指端。

熱愛學習、熱愛勞動、熱愛祖國、同情弱小、樂於助人、尊師愛生、體貼父母、懂得感恩……這些美好的品質在我們的國家本是不缺少的,只因為。

現實中,我們的教育總顯得那麼蒼白無力,何如書中一個個令人感動、令人難忘的故事所具有的教育力和震撼力!拿起它,教育我們的孩子吧!我曾試着把書中的故事一個個地講述、分解給我的學生們聽,然而我更多地從他們迷離的眼神和不屑一顧的反應中,看到了教育的缺失。

當代教育家劉彭芝在她的《人生為一大事來》中寫道:“何為人才?我認為重點有兩條,一是高尚品德,二是聰明才智。而高尚品德與聰明才智相比,高尚品德更重要。高尚品德是靈魂,是精神,有了高尚品德,聰明才智才可以服務於祖國,造福於人民。所以,高尚品德是‘道’,聰明才智是‘器’,道在器之上。”

《愛的教育》對上述觀念進行了很好的詮釋。在“意外事件”這則日記裏,三年級的羅貝蒂為救一個即將被車輪撞傷的一年級小男孩,“大膽地快跑過去,抓起男孩,把他放到安全的地方”,而自己的腳卻被車輪碾碎,落下了終身殘疾。一個三年級的少年就具有這樣捨己救人的品質,這源於他心中的愛。在“卡拉布里亞男孩”這則日記裏,老師這樣教育學生:“要愛護你們這位遠道而來的兄弟。

他出生在一片光榮的土地上,那片土地賦予了意大利許多傑出的人物……如果你們當中任何人因為這位同學不是出生在我們省而冒犯了他,那麼,冒犯的人在走過三色旗時,將再也不配從地上抬起他的眼睛。” 老師緊緊抓住這件平常的小事,用自己對祖國的一腔熱愛之情向學生進行了一次富有激情的團隊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在閣樓裏”這則日記裏,當恩利科扛着亞麻布和他姐姐、母親來到他們通過報紙看到的那個貧窮的人家實施救助時,“我突然認出了科羅西(他的.同學)的紅頭髮和劣質茄克……”當恩利科輕聲把這個情況告訴他的母親時,母親提醒他説:“看到你送救濟品給他母親,他也許會感到羞愧的。別跟他説話。”而就在科羅西轉身看到恩利科時,母親推了恩利科一把,“於是我衝他跑過去,擁抱了他。”多麼細緻的刻畫!是什麼讓恩利科母子做出了這些反應?是愛心,是因為他們一家人都具有同情弱小的情懷。

再看父親的教育。在“學校”這則日記裏,父親寫到,“假如你沒有去上學,你的日子該是多麼的可憐和可悲啊!假如這場運動停止了,人類就將退回到野蠻的狀態下。這場運動是進步,是希望,是世界的光榮……鼓起勇氣來吧,孩子大軍裏的小兵!你的書本就是你的武器,你的班級就是你的連隊,戰場是整個地球,勝利就是人類的文明”。這種勸慰孩子好好學習的方式中飽含的是父親真摯的愛,較之我們的棍棒辱罵教育,顯得多麼有力!

再看母親的日記“逝者的節日”。“你知道嗎,恩利科,你們所有的男孩子在這一天都應當向逝者獻上哀思,向那些為你們而死的人們——為了少年兒童而死的人們”、“帶着感恩的心情想想那些逝者,你就會對所有那些愛你的、為了你而辛苦工作的人們更加友善、更加深情”。母親能説出這樣的話,也源自她心中充滿着愛。試想,在愛的氛圍中,孩子能不學會感恩,能不受到感動嗎?

再看老師讓孩子們抄寫和學習的一個個每月故事,在“倫巴第的小哨兵”裏,一個孩子為了國家,在刺探敵情中犧牲了生命;在“撒丁島的擊鼓少年”裏,一個孩子為了拯救軍隊,失去了一條腿;在“爹爹的護士”裏,一個孩子面對非親的病人,無私地奉獻自己。等等等等,這種“愛的教育”就在這一個個的故事之中實現了。

隨着紙頁在我手中一張一張地翻過,我的心靈受到了激盪。我們在

我感觸最深的那篇要數《卡羅內的母親》。那篇作文體現了卡羅內的母親是多麼多麼的疼愛卡羅內,可是,就在這時,卡羅內的母親因病而死,卡羅內悲痛欲絕。在他來學校的前一天,老師告訴同學明天卡羅內來學校,你們不可以跟他開玩笑,不可以在他面前開懷大笑!第二天,卡羅內來學校,不僅受到了老師的安慰,還得到了同學的幫助。卡羅內就這樣漸漸好了起來。這個故事正體現了老師和同學同情弱小的心情!

《愛的教育》讀後感6

“愛”是千百年來永恆的話題,每個人都有對它有着不同的理解,愛似亙古長明的燈塔,它能點燃人們希望的火焰,愛又似寂寞冬夜裏飄然而至的春風,它能温暖孤獨無助的心靈。但當我讀完《愛的教育》這本小説之後,我對“愛”的含義有了新的理解和認識,書中對於“愛”這個抽象名詞做了最生動直觀的詮釋,它有如一杯盛滿生命的酒釀,讓我沉醉其中。

在這部書中,作者德阿米琪斯,採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了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愛是整篇小説的主旨,就在最平實的字裏行間,融入了種種人世間最偉大的愛:老師之愛、學生之愛、父母之愛、兒女之愛、同學之愛……每一種愛都不是驚天動地的,但卻感人肺腑。整部小説以一個國小生的眼光審視着身邊的美與醜、善與惡,完全在用愛去感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我不得不佩服阿米琪斯那敏鋭的'洞察力,他將孩子的心理揣摩的如此到位。寫來就自然生動,給人印象深刻。作者用一顆孩子般純真的愛心,塑造了一個個看似渺小、實則不凡的個性人物。故事中,有善良高尚的卡隆,人身材高大,在孩子心中很有威信,總是挺身而出幫助弱小;有聰明懂事的德羅西,他家裏很有錢,而且學習成績特別好,可是他從來不驕傲;有勤奮好學的斯代地,這個看上去笨笨的小男孩,雖然不善言辭,卻有着非凡的毅力;有堅強而又懂事的的波列科西,他一次次受到爸爸的無理暴打卻從來未失去孝心,最終以優異的成績換來了爸爸的懊悔……這是多麼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啊,在他們身上湧動的是多麼真摯的情感啊!這種真摯的情感就象一股清泉在不經意間緩緩地流進我心裏。這也許就是讓億萬讀者感動而泣的原因吧。

這部小説文風清新、情感濃郁是它的主要特點,字裏行見洋溢着兒童的純真與情趣,故事中處處閃耀着人性的光輝。作者在每章每節中,都把“愛”表現得精髓深入、淋漓盡致。尤其是馬珥珂萬里尋母的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中講到了因父母負債,馬珥珂的媽媽決定去工資豐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媽媽剛離開時,還和家裏保持着聯絡。可自從上次馬珥珂的媽媽寫信説身體有些不適後,就和家裏失去了聯絡。家裏用盡各種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收不到媽媽的信,家裏更冷請了。父子三人每日以淚洗面,馬珥珂想媽媽想的快死了。終於,13歲的馬珥珂自告奮勇決定去找媽媽。馬珥珂的堅持使父親無奈地相信了這個理解事物程度並不遜於成年人的孝子一定能成功。籌備好了一切,馬珥珂開始了萬里尋母的旅程。途中,他歷盡了各種艱難險阻,嚐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憑藉着馬珥珂堅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們的幫助,終於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識的奄奄一息的媽媽。馬珥珂出現使母親找到了生命的價值,在醫生的幫助下,馬珥珂和媽媽終於重逢了……讀到這裏,我不禁為馬珥珂對母親深深的愛感到肅然起敬。

《愛的教育》針對的讀者羣更多的是青少年讀者,但作為一個成人,在這物慾不斷膨脹的社會裏,時間久了必然帶來精神的空虛,這本書正是淨化人們心靈的一劑良藥。尤其是一位教師來讀這本書,我對“愛”和“教育”體悟更深。青少年時期是人的重要階段,文中所倡導的愛的教育,包括熱愛學習、熱愛勞動、熱愛祖國、同情弱小、樂於助人、尊師愛生、體貼父母等人類美好的精神,不正是我們現在的孩子所缺少的嗎?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我們除了交給他們知識外,我還應該給予他們些什麼呢?這就是要教孩子學會為人處事,學會愛,成為一個有勇氣、充滿活力、正直的人,一個敢於承擔責任和義務的人啊。從自身的角度來講,作為老師,我也開始反思,我不應是高高在上的師者,而應是學生循循善誘的朋友,處處體現出師愛,也許這樣才是提供成功教育的前提和根本。記得一位哲人曾説過:天空收容每一片雲彩,不論美醜,故天空廣闊無比;高山收容每一塊巖石,不論其大小,故高山雄偉壯觀;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論清濁,故大海浩瀚無比。對於學生也應是這樣,包容他的優點和不足,將老師的關愛化為濃情,溶進他們的心裏,也許我們彼此都會很輕鬆、快樂,教育也不再是老師們一種無奈的苦旅了。這就是我在《愛的教育》這本書中領悟到的“愛”的真諦,“教育”的真諦。

《愛的教育》讀後感7

閒暇時間,逛書店無意間翻到了這本《愛的教育》,之前就接觸過這本書,只是沒有時間坐下來細細品味,決定買下這本。在這美麗的世間“愛”究竟是什麼?在這本書裏愛又是怎樣去體現的呢?它又帶給了我們什麼教育的結晶呢?當我第一次聽到這個書名時,這些問題便如潮水般向我湧來。帶着這些未知的疑問我走進了《愛的教育》去探求我想要的答案《愛的教育》採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裏行間洋溢着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這本小説在漫長的歲月裏,它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長。能夠説,這是一本永遠不會過時的書。它用愛塑造人,引導我們永遠堅持一顆勇於進取而善良真誠的心,愛祖國,愛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與苦難。

書中描述了一羣充滿活力,進取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我的祖國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那裏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教師讀給那羣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從而使他們心存着一份愛。其實,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必須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我們也享受着許多別人的疼愛、關心與幫忙。我很期望我們享受那份極為普通的愛的時候,也會付出愛心給一些需要幫忙的人。愛,不分大小多少,小到一句問候,一個擁抱,大到愛心捐獻,期望工程,社會保障……這其中都包含了愛。但人們常常忽視了愛的存在,就如父母的愛,人們似乎都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並不需太多的付出與回報,甚至還無形中拒絕着父母的愛。

整部小説,沒有豪言壯語,只是用樸素平淡的語言,塑造出了一個個貌似渺小,但實際上卻很不平凡的人物,自然生動,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例如賣菜婦女、賣柴人、鐵匠的兒子、老石匠的兒子、賣炭人的兒子、少年鼓手、父親的教師、帶病上課的教師……等等。這些平凡的小人物的命運和情感故事,在我心中激起了一陣陣感情的漣漪。如安利柯的好朋友卡羅內,他不僅僅品學兼優,並且樂於助人。當一個同學丟失了買筆記本的錢,站在大街上哭時,他就把自我的錢給了他。還有那個年僅11歲的愛國少年,為了祖國的尊嚴而拒絕施捨(儘管他十分急需那些錢);還有為救最低班的國小生而被車壓碎了腳骨頭的洛貝諦……這些平凡而樸素的小人物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對生活充滿愛,為他人奉獻愛。正因為他們的愛,“我”的世界才變得更加完美。

愛,像空氣,每一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就總被我們忽略。其實它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當我們陷入困境,沒人支持,是父母陪在身邊,晚上還不忘叮囑一句:早點睡。讀了恩利柯的故事,我認識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顆深愛子女的心。恩利柯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此刻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

如果愛是奔騰的熱血,是跳躍的心靈,那麼,我認為這就是對於國家的崇高的愛。當讀到恩利柯描繪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為國炸斷了雙腿,淋彈死守家園的動人場面時,我不禁想到我們祖國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華兒女的血。同樣是為了自我國家的光明,同樣能夠拋棄一切地廝拼,我被這至高無上的愛的境界折服。祖國需要我們的還有很多,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

中國的大文豪孔子曾説過:“仁者愛人。”有仁者之心的人,首先必須具有一顆完美的愛心。朋友們,讓我們學學卡羅內、洛貝諦他們吧,多獻出一點愛,用愛的鑰匙,去打開人們的心扉,那麼陽光將照耀到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

轉眼間,我們離開《愛的教育》所記載的那個年代已經很久了,可是“愛”這種教育的方式卻永遠不應當遠離我們,讓我們沐浴在愛的陽光中,自由,健康的成長!

《愛的教育》讀後感8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很高興站在演講台上。今天我要給大家閲讀分享的題目是:《愛的教育》----愛如夏天燦爛的陽光。

假如給我一個機會,我願成為《愛的教育》裏的卡隆。

我最近讀了一本書《愛的教育》,這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安利柯的一部着作,書中寫他從國小三年級時開始記日記,一直到國小畢業的事情。他記了許許多多的事情,一點點像芝麻一樣的小事,但能讓人感覺到一個字――愛。這本書中沒有任何的虛偽的説教,沒有騙人的宗教式宣傳,也沒有豪言壯語或標語口號。它是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的孩子,安利柯、卡隆、代洛西,他們互相幫助、互相關心、互相理解;書中還有許多人物:老鐵匠、賣菜婦女、賣炭人、賣柴人等等,看似平凡但卻不平凡的人物形象;人物中有窮的、富的,老的、少的,有表現好的、也有表現差的,有成績好的、也有成績差的……

每個人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祖國深深的愛,對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之情。書中敍述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都如此的細膩,讓人嚮往,讓人感動。愛是付出、愛是給予、愛是奉獻……

就愛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愛像陽光一樣普照大地,愛像春雨一樣滋潤萬物……

愛的點點滴滴匯成我們的生活。生活中四處洋溢着愛的雨露,因為有愛我們歡樂、因為有愛我們幸福。

最讓我感人肺腑的一段是:國小畢業時大家最後一次在教室相聚,老師對大家説:“我會永遠記着你們的。再會吧,孩子們!”全班同學還有老師都互相擁抱、親吻,同學們此時的隔閡都消除了,唯有依依惜別。我從中學會了理解,學會了愛。其實,愛很簡單,愛不用優美的句子。只要細心,愛就在身邊。做一些善良的小事,對別人愛護,同時也會收穫愛。小事,就一點點,對於你自己可能沒有留下一點印象,但對別人,卻是一條深深的、永不磨滅的印跡。

《愛的教育》這本書裏面有很多鮮活的人物,比如:義氣的卡隆、高傲的諾琵斯、可憐的潑來可西、聰明的代洛西……這些人物一直迴盪在我的心中,但儘管如此,我最喜歡的還是那個個子很高、很強壯、樂於助人的卡隆。他讓我感受到了人類之間的那種相互關心、相互理解和相互幫助。我認為這樣的關心、理解和幫助都離不開最根本的東西,那就是愛。泰戈爾曾説:愛是亙古長明的燈塔,它定晴望着風暴卻兀不為動,愛就是充實了的生命,正如盛滿了酒的酒杯。我願成為卡隆,因為他,讓我懂得了:愛,如燦爛的陽光無處不在。

我們偉大的毛主席曾説過:荷花雖好,也要綠葉扶持,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而卡隆正符合這句話的特徵,他幫助身體瘦弱的奈力趕走了欺負他的人,很有義氣地承擔殘疾克洛西的錯誤……卡隆的種種行為真的讓人很感動。卡隆的家庭貧寒,但是卻擁有一顆善良、勇敢、寬容的心。他嫉惡如仇、助人為樂,為朋友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的高尚品德,讓我感歎如今社會的世俗。

在當今社會上,像卡隆這樣的人也是有大部分的,這些人都擁有像卡隆這樣的品行,他們能夠懂得愛,能用一顆至純至善,寬容真誠的心去感受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能夠擁有崇高純真的.友誼。她們對待朋友真誠、友善、講義氣,對待陌生人持着善良的心。

但還有少部分的人,總是懷着自私、自立的心態去對待社會,甚至是親朋好友。當他們遇到什麼事情,竟可以出賣自己的好兄弟、好姐妹,在他們的眼中,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在街上看見有老人摔倒,他們也可以做到若無其事,袖手旁觀,這種惡劣的行為我們是不應該去效仿的。

我們都應該向卡隆學習,當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要盡力幫助,要樂於助人。我們大家都要學會關愛他人,如果當我們看見有同學摔倒了,要連忙幫扶起來;看見有人遇到困難,要及時幫助,讓我們用充滿愛心的行動去告訴人們:愛,無處不在!

這時,我的耳邊響起一首歌:“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是呀,就讓我們都變身“卡隆”,用行動去告訴大家:愛,無處不在吧!

一切都緣於愛。緣於他們對生活的愛,對祖國、對千千萬萬同胞兄妹的愛。愛的力量,竟是這樣的不可思議。

愛如夏天燦爛的陽光。

我的閲讀分享完畢,謝謝大家!

《愛的教育》讀後感9

我在學校圖書室裏借了一本由作家劉月樵翻譯的意大利名著《愛的教育》這本書,《愛的教育》是意大利小説家亞米契斯撰寫的.是意大利人必讀的10本小説之一,同時,它也是世界文學史上經久不衰的名著,被世界各國公認為最富愛心和教育的讀物.閲讀本書最大收穫是懂得愛的真諦,學會愛的能力.而且這本書是易中天教授特別推薦的.

《愛的教育》這本書處處洋溢着愛的小説,所藴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無不訴説着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教育使愛在昇華.由《愛的教育》的書名使我思考,愛是什麼 意大利一個四年級國小生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使人讀之,尤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

書中的科萊蒂一邊忙着扛木柴,招呼顧客,一邊見縫插針地複習功課,學着煮咖啡,照顧生病的媽媽,在做這一切的.時候,他又是那麼開朗樂觀.當他"替母親在背後墊好枕頭,整理好被子"的時候,我的眼睛濕潤了.我為一個勤勞能幹,樂觀好學,體貼父母的好孩子而感動!這是多麼難得的品質啊 科萊蒂所做的一切,現在哪個孩子能做到 而現在的孩子大多是隻知道索取不知道奉獻.家長和教師的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據華西都市報4月26日報道:4月23日上午11時35分許,廣東省陸豐市甲子鎮甲子第一中學,因制止考試中不守紀律的學生,該校語文教師被數名學生和家長羣毆導致昏迷,左眼幾近失明,身體軟組織嚴重挫傷;據廣州日報XX年04月16報道:珠海一對彪悍師生課堂掄凳互毆,同班同學起鬨旁觀.我們知道,師生間發生矛盾,是正常的事情,但如上述媒體中報道的那樣,真的令人深思,教育事業是個神聖的事業,被喻為"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而教師則被喻為"靈魂的工程師",而學生則被喻為"祖國的花朵"等.無論是老師打學生還是學生打老師,問題存在的原因就是教育存在的師生間的關係問題,我們不能不承認現在的孩子不像以前的孩子那樣深愛着他的老師.其原因有很多.但尊師重教的學生的道德觀念也是缺少的, 怎麼來解決這些問題呢 這就要求我們重新審視尊師和愛生這一傳統觀念,"教育不能沒有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靈魂,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正確對待,寬容學生所犯的錯誤,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學生.教師要公正地對待學生.只有公正地對待學生,教師的愛才會產生出更大的力量,給每個學生的道德心靈帶來有益的影響. 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以上的事件引發了我對"愛"的一些思索.愛,是什麼 愛是教師人格力量的核心.就如父母的愛,恩里科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卻很少和父母親交流,溝通.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 "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但還有更多的人能感受到樸實的愛,深厚的愛.

那教師對學生的愛用科學的思維方式又該如何來理解呢 教師的愛是一種關心,一種關切,一種理解,一種寬容,一種幫助,教師是可以一視同仁地把這樣的愛獻給學生的.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如果師生關係處於一種平等,信任,理解的狀態,那麼它所營造的和諧,愉悦的教育氛圍必然會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優化師生關係可以為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與綜合素質的提高打下基礎.它的核心是師生心理相容,心靈的互相接納,形成師生至愛的,真摯的情感關係.它應該體現在:一方面,學生在與教師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發展自己,獲得成就感與生命價值的體驗,獲得人際關係的積極實踐,逐步完成自由個性和健康人格的確立;另一方面,教師通過教育教學活動,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嚴,感受到心靈成長的愉悦.

《愛的教育》讀後感10

《愛的教育》是每個家庭必備的好書,是為人子女者,為人父母者,為人師長者一生務必一讀的經典著作。該書由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寫於1886年,《愛的教育》的副標題是《一個意大利國小生一學年日記》,通過國小生安利柯三年級的學年日記,歌頌了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勞動、熱愛大自然等做人的優良品德,歌頌了為他人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對弱小和不幸者給予同情、不畏艱難困苦的偉大精神,書中無論哪一章、哪一節,都把“愛”表現得真切動人、淋漓盡致,大至對國家、對社會、對民族的“大我”之愛,小至親子情、師生情、兄弟情、朋友情……純真無邪的“小我”之愛,處處扣人心絃,時時引人入勝,感人肺腑。

這些日記形式的故事一篇篇都不是很長,都是孩子在讀書期間一天內發生的有趣,有意義的事,孩子只是很簡單的將這些學習過程,教育過程如實地記敍着,但越是簡單的東西越是可以表達很多的內涵。愛的教育並非易事,當教師、父母能把握好這個度,那愛的教育則發揮了它應有的作用,而不正當處理這愛的教育,這愛就有可能成為溺愛,盲目的愛,將會起到反作用。我想這是我們大家都不想看到的。所以,這些以日記形式的小故事表現給我們看。這些日記大人可以看,以瞭解孩子的心靈,小孩也可以看,感受同齡人的身心狀態,一切都因它沒有複雜的語言,卻能帶來一些共鳴。

一、真誠寬厚的人際之愛。

書中的主人安利克是一位國小四年級的小男孩,他出生在一個充滿愛與信任的家庭裏,他天性純良,觀察敏鋭,是個樂觀進取的好少年。他的健康成長與書中所描寫的真誠寬厚的人際之間的愛是息息相關的。

例如在《我們的老師》、《爸爸的老師》、《我弟弟的女老師》這幾篇日記中描繪的師生之間的愛是那樣的親切、自然。在《我們的`老師》一文裏,作者用一種非常口語化的語言描寫了老師在迴應學生的問候時的神態、關心孩子時手的動作、批評孩子時的語調等,給我們勾勒出一個慈祥的、感性的、親切中不失威嚴的好老師形象。《弟弟的女老師》一文所描寫的那些情景彷彿就是我曾經經歷和正在經歷的。女老師怎樣教換牙的孩子學拼音,怎樣處理孩子們帶到教室來的東西,怎樣應付上課時突發的事件,怎樣剋制自己情緒,怎樣在發火後後悔等等。讀着這些熟悉、感人的畫面,有時讓我感動不已,感動的是自己正努力去做的,一百多年前的先輩們也努力地做;有時又令我慚愧萬分,慚愧的是許多一百多年前同行做得到的事,我反而沒有做到。

二、崇高偉大的祖國之愛。

《愛的教育》這本書中還用了很大的篇幅描寫了對祖國崇高偉大的愛,有《帕都亞的小愛國者》、《倫巴底的小哨兵》、《撒地尼呀亞島的小鼓手》、《愛國》、《意大利》等等。

《倫巴底的小哨兵》是一則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故事,故事講述了一位流浪的小男孩給一支騎兵小隊當哨兵,為了看清楚敵軍的情況,他不顧危險,勇敢地爬上樹梢,最後為祖國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故事宣揚了普通的人對祖國的熱愛之心,從故事中,我感受到了勇敢和忠誠,感受到了拳拳的赤子之心。

《愛國》是一篇爸爸寫給恩里科文章,爸爸在恩里科聽了一個愛國故事以後,用這個故事的內容教育、啟發恩里科。文章通篇都在激發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用慷慨的陳詞、熱情的話語表達了一位愛國者的高尚情操。讀來使人熱血沸騰、熱淚盈眶。

這部處處洋溢着愛的小説所藴含並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讀完這本書我感悟到:愛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沒有愛的教育是蒼白的。但只要我們用心感受,愛就在我們身邊。作為一名教師,我們的愛則愛在平凡中,愛在點滴之處。愛體現在紮實的基本功、高度的責任感、精深的專業知識、嫻熟的專業技能以及一顆愛孩子們的心。所以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我將努力對學生更多地給予一份真情、一份關注、一點呵護、一些寬容,讓學生感受到來自老師濃濃的情意和關愛。我手寫我心,把真心亮給學生看,把真情訴給學生聽,把真心帶給學生讀,我相信作為教師的我們,從中也會獲取到無窮的動力與愛……

《愛的教育》讀後感11

在假期裏,我讀到了學校贈給我們教師的一本書。這是一本和我平常看到的專業教育類書籍不一樣的書。它沒有大篇幅的理論知識,作者也不是知名的教育學者,更不是教育專家。但是,它確是一本值得認真品味的好書《愛的教育》。

《愛的教育》是以一個四年級的小男孩恩里科的眼光來看待事物,通過日記的形式,講述了他在校內、校外的所見所聞,並且寫成了一個個很小的故事。這些小故事使讀者從中感受到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這些都是人間最美的真情。

在看《愛的教育》時,每每被書中的那些平凡人物的平凡事蹟感動。比如,在《我弟弟的女老師》裏,我看到了一個愛學生的女老師,同時也看到了一個被學生和家長愛的女老師。看了這位女教師平日的種種事蹟,我深深的佩服她。同時,在她的身上我也看見了我身邊很多這樣的弟弟的女老師們的身影。他們在學生生病後主動去家中探望;在學校不辭辛勞的教育不懂事的學生,可能還會因為教育學生被家長誤會。等等這些,我們的老師都在身體力行的做着,卻少有怨言。如果説教師是偉大的,不如説愛是偉大的。

那什麼是愛呢?引用《小王子》中的一句話:使沙漠顯得美麗的,是它在什麼地方藏着一口水井。我想愛就是這樣一口水井,在沙漠中行走,而能夠擁有它,不僅僅是自己,也是他人的幸運和的勇氣。水井,能為我們的前行提供永遠的安全和保障,更是成就我們的生命不可或缺的源頭。

愛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沒有愛的教育是蒼白的。作為一名老師,我們的愛則愛在平凡中,愛在點滴之處。當教師全身心地愛護、關心、幫助學生,做學生的貼心人時,愛就成了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

正因為有了愛,教師才能贏得學生的信賴,學生才樂於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愛要全面、公平,要像陽光雨露,澆灌花朵禾苗。學習好的要愛,學習一般的要愛,學習差的也要愛;活潑的要愛,文靜踏實的要愛,內向拘謹的更要愛;金鳳凰要愛,醜小鴨同樣也要愛。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故事:學生們去户外參加野營活動,路過一片果園的時候,走在前面一位調皮的孩子,趁老師沒回頭,順手在樹上摘下一個蘋果,偷偷塞進自己的書包。後面的孩子看見了,紛紛伸出自己的小手去摘。

這一切,都沒逃過守園老人的眼睛,但他並沒有上前去阻止孩子的行為,而是若無其事地來到老師的身邊,把看到的一切告訴了她。老師聞聽,也沒有責備自己的學生,而是從守園老人那兒借來一杆秤和一個筐子,然後對着孩子們問:剛才摘了樹上蘋果的同學,請你們把它放到筐子裏,等老師稱稱重量付完錢你們再拿回去好嗎?

孩子們知道再也隱瞞不住了,一個個把蘋果從書包裏掏出來,放到筐子裏面。讀到這裏,我不禁為老師的寬容而肅然起敬,同時也為這位老師的教育智慧而拍岸叫絕。在處理這個教育問題時,這位老師的教育方法無疑是成功的。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她的教育方法充滿了智慧,這個智慧就體現在她將教育孩子與愛護孩子充分結合起來。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這樣説過:一個好的教師意味着什麼呢?這首先意味着,他是這樣一個人,他愛兒童。

由此可見,教育孩子與愛護孩子並不是對立的,而是和諧統一的。但在現實的.教育過程中,有不少老師仍然處理不好二者之間的關係,動輒懲罰,甚至是體罰。這些老師在採取這些簡單粗暴的教育方法的時候,不知他們想了沒有,難道除了這些方法之外,就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了嗎?如果認真思考一下,精心設計一下,肯定能夠將教育孩子與關心愛護孩子有機的結合起來。

這樣不僅能夠達到了教育孩子的目的,同時也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只有這樣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充滿智慧的教育。

教育是一門藝術。我們在教育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學生,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但只要我們內心充滿愛,充分發掘自身的教育智慧,探尋最佳結合點,將教育孩子與愛護孩子巧妙地結合起來,精心設計教育過程,這樣一來,我們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我們自然也就會成為學生心目中最好的老師。

《愛的教育》讀後感12

《愛的教育》是由意大利作者艾得蒙多·德·亞米契斯於1886年寫的一部兒童小説。

這是一部日記體小説,意大利的文學在中華的譯介,除了但丁那部著名的《神曲》,多少華章,尚不及這部小書對無數人的益處。

《愛的教育》被公認為是一部人生成長中的“必讀書”。這是一部獻給九歲到十三歲國小生的書,內容新穎,情節感人至深.凡是讀過這部書的人,都將無法抗拒它的魅力,是無可爭議的"愛"的典範.它所激盪的情節無不使人流下動情的淚水。

每一篇故事都以一個“愛”字為話題,作品中融入了種種人世間最偉大的愛:老師之愛、學生之愛、父母之愛、兒女之愛、同學之愛……每一種愛都不是驚天動地的,但卻感人肺腑。

其中“災難”這篇文章最令我敬佩。敍述了一個叫洛佩諦的學生,上學時在街上看見一個一年級的小孩在路上摔倒了。此時,有一輛馬車向他駛來,於是洛佩諦大膽地跳了過去,把他拖救出來。不料自己的腳被車子軋傷了。大家都稱讚洛佩諦是個勇敢的孩子。我被這個孩子驚人的舉動所感動,也許他很天真,不知道自己過去以後,會給自己帶來傷害;也許他知道自己的行為會給自己帶來傷害,但他還是毫不猶豫的衝上前去,挽救了一個孩子的生命,自己卻受了傷。這種學生之愛,是所有愛中最淳樸、天真的愛。

“納利的保護人”這篇短文最令我感動,看的時候,我潸然淚下。駝背的納利,身體小而弱,經常被人捉弄。但為了不使母親傷心,常獨自哭泣。有一次,弗朗蒂欺負他,卡羅納把弗朗蒂打得狼狽不堪,從此再也沒有人欺負納利,卡羅納成了他的保護人。納利的母親很感激卡羅納,並將項鍊送給卡羅納。也許他和我有許多相似的地方,才會給我帶來如此大的觸動。我也經常一個獨自哭泣,也許因為我對被欺負的納利感到同情,更對卡羅納的正義感到敬佩。雖然這隻一個小小的故事,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但是又有誰注意到,這些精神都需要“愛”來澆灌。

故事中的每篇短文都看似平凡,但是有着超強的魅力。夏沔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説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是啊,老師的形象之所以高大,那是因為老師教育每一個學生都是充滿愛的,沒有愛,我們如何進步,沒有愛,我們如何學會做人,沒有愛,我們如何成長。

《愛的教育》一書中就引導孩子們自己去關注.欣賞.品位.思考.引導他們用愛心與每一個人對話。此書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筆觸,孩子的眼光來寫孩子的生活和思想,更貼近孩子的內心世界,也更能被孩子們接受,是為人父母,為人師長,為人子女者一生必讀的教育經典,學習範本。

暑假裏,媽媽給我買了《愛的教育—中國孩子情感日記》一書,我便迫不及待地看了起來。讀着讀着,我被裏面的一篇篇日記深深地吸引住了。那一百六十七篇飽蘸真情的日記,猶如陣陣漣漪激盪着我的心靈,使我的心久久難以平靜。

書中讓我最感動的人物是《學校午餐有肉嗎?》這篇文章中寫到的趙朗媽媽。趙朗的爸爸在一次事故中失去了雙腿,單位只給很少的`補貼。他的媽媽只是一位清潔工人,收入很少,勉強可以填飽一家人的肚子。儘管生活很艱辛,但是,趙朗的媽媽卻非常關心自己孩子的營養問題。她總是跑到學校裏問老師:“學校午餐有肉嗎?”如果學校有肉吃的話,她就不用再給孩子買了。多麼偉大的母親啊!多麼無私的母愛啊!讀着讀着,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自己的媽媽,她也非常愛我,關心我。記得去年暑假,我的腿摔壞了,媽媽總是把我抱進抱出,常常累得滿頭大汗。寒假裏,下了一場大雪,天氣非常寒冷,媽媽每天堅持陪我去圖書館看書。當我遇到難題時,媽媽總是耐心地幫我輔導……我現在才明白:在我的成長道路上撒滿了媽媽無私的愛。以後我一定加倍地愛自己的媽媽,做一個懂事的孩子,讓媽媽少操一點心。

除了偉大的母愛,這世界上還有許多許多的愛。《愛的教育—中國孩子情感日記》這本書,還讓我知道了愛是無處不在的。太陽給大地温暖,那是愛;小草給大地綠色,那也是愛……因為有了愛,我們的世界才會如此美麗。讓我們用心去感受身邊的愛!讓我們用愛去温暖這個世界!

《愛的教育》讀後感13

讀《愛的教育》,彷彿自己也成了作者筆下的孩子,感受着對祖國,對父母,對老師,對同學,甚至是對陌生人的深深地愛。當然也十分愉快的再次重温了幼年的童趣與純真。這是一個有愛的世界,讓人沉醉。每個人身體裏都住着一個高貴的靈魂,而一個高貴的靈魂是可以盪滌另一個靈魂的。本書則是那個可以盪滌你靈魂,給你無數啟迪的智慧的結晶。

讀本書的一個最大的感受就是書中描繪的這些人有乞丐,燒炭工,泥瓦匠,紳士,鐵匠,士兵,甚至是坐過牢的人。而涉及到的事件有嘲笑、虛榮心、嫉妒、打架、不尊重、厭學等許多不好的事情,甚至作者本人也會犯很多錯誤。但是讀完後你並沒有因為這些不好的事情而覺得心情不好,反而感受到很多温暖,滿心的喜愛與敬佩。這世界本身存在着不公平,但愛讓一切界限消失。還有一個感受就是我們每個人的經歷極其有限,很多事情如果沒有經歷過,就很難感同身受。而此書作者對於發生一些事情後,主人公逼真的情感的描繪,會帶着我們感受未曾經歷過的特殊的情感體驗。因此,我們也在書中獲得了一種成長。

以下三點是我在看書中的一些想法,僅僅代表個人觀點。

首先,就是關於愛國主義教育。看了本書後,發現有好多篇文章都是在講愛國主義教育。並且愛國主義教育隨時隨地的出現,比如在路上看到軍隊走過,老師介紹一個來自外地的孩子,一個極其需要錢的孩子因為施捨者辱罵了他的國家而把錢扔回給施捨者,軍隊中為了戰爭勝利而奮不顧身的小孩,父親關於愛國主題的信。愛國之情被闡釋的淋漓盡致,而且很多都是孩子們身邊的故事,使其能夠感同身受,並且能從和自己差不多大的愛國者的身上學到如何熱愛自己的祖國。而回顧我們國家的愛國主義教育,大多數都是為了共產主義理想而英勇獻身的革命英雄主義,這離孩子們的世界太過遙遠反而不容易引起共鳴,在新的時代,愛國應該有新的具體表現,愛國教育也應貼近孩子們的生活,賦予其新的內涵。

其次,關於教育問題,我們看到書中有多封孩子的父親或母親給孩子的書信,而書信的內容也是針對孩子出現的一些問題的具體的改進措施,並且很多都是父母親通過自己的成長經驗來一步步的啟迪孩子應如何做,所以我們會看到信中有許許多多假設的話,讓人讀後感動不已,這也是書信的魅力所在。而隨着先進通訊工具的越來越多的使用,人與人之間的聯繫越來越緊密,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交流卻反而越來越浮於表面。再加上中國本身不是一個善於直接表達愛的民族,所以父母與子女的代溝越來越大,而當面交流反而會引發新一輪的爭吵,所以書信反而是最能表達感情的一個溝通工具。今年大學聯考的作文也是讓寫一封信,所以書信這一傳統還是應好好延續下去。

最後,關於學習這件事。在勸導學生學習時,我們貌似給學生灌輸了太多什麼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之類的過於功利的話語,導致功利成為了學生學習的.動機;或者是在物質條件已完全滿足的情況下,學生乾脆就找不到學習的任何意義,或者是生存的意義,我們在那裏乾巴巴的講着為父母學,為自己學的道理,反而忘記了人類為什麼需要學習這一宏觀要旨。在本書《學校》這一書信中,父親勸導兒子上學,除了論及全世界的孩子無論多麼艱苦的條件都在學習以外,還提到了人類學習這一運動,如果停止了,人類就將陷入野蠻。這個運動是世界的進步、希望和光榮。將學習這件事拔到這樣的高度,從這裏來看,學習就是責任、是義務、是該做的事了,學生也需要明白這個道理。

好的文章應該是讓人讀起來有温度的,有讓人自然的想要去向榜樣靠近的力量。而本書就有這樣的魅力。因為學生閲讀時間少,所以老師有責任給學生適量推薦一些這樣的文章。

賀倩倩,濟源高級中學歷史教師,初為班主任,想帶學生髮現並感受人文之美,致力於讓學生讀過一個充實而無悔的青春。

《愛的教育》讀後感14

大學時期,我的毛概老師,夏建華老師對我的影響很大。我至今感激。至今記得他給我們上的第一堂課,一副慈愛的笑臉,帶着先生特有的風範,走上講台,他問我們:“同學們,你們都是大學生,算是知識分子了,那誰能告訴我,什麼是知識分子?”在場的學生鴉雀無聲,可能在在這之前,大家都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後來陸陸續續有幾個同學起來發言,具體他們説了什麼,我也大多忘記。只記得最後老師若有所思的站在那裏,深沉的説:“古時候,我們常説,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民。同學們,知識分子的使命與擔當,多年來從未改變,到了你們這一代,也不要忘了。”那是我大學時期印象深刻的幾堂課之一。記得那時候,上他的課我總是坐在第一排,課間他就會走下講台,過來看看我看的什麼書,然後給我推薦幾本好書。他推薦我看《先生》、《大國崛起》、《南渡北歸》、《傅雷家書》、《愛的教育》……其中大多我都在他的推薦下,認真看了。也正是這些閲讀的積累,讓我成為了今天的我,不能説是優秀的,但起碼是一個正直善良的大好青年。

轉眼六年時間過去了,兜兜轉轉,好幾次拿起《愛的教育》都放下了,總覺得一個國小四年級學生的日記有什麼值得品讀的,它最多能算兒童經典讀物。但在我終於把它閲讀完了後,我想告訴每一個和我有同樣想法的人,我們都錯了。並且如果有一天,我能站在講台上,我也有着自己的學生,我也會告訴他,一定要讀《愛的教育》。

這是一個怎麼樣的故事呢?眾所周知,這是一個叫安利柯的四年級男孩的成長日記。其中記錄的大多是他在校園裏經歷的點滴。但這個故事卻並沒有這麼簡單。《愛的教育》,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耗時十年創作完成。裏面的內容,除了安利柯的日記,還包括安利柯父母、姐姐給他寫的信,以及摘抄的每月故事。這些內容無處不在的向我們滲透着美好的品質和精神。關於愛、勇氣、擔當、責任…...

本來想接着寫幾個印象深刻的小故事,但打開書發現每個故事都很值得看一看。索性給大家留一點閲讀的空間吧。現在我説説我在這本書學到了什麼,或者説我應該怎麼教育下一代。不要愛慕虛榮,原來在所有人看來,虛榮心都是可笑和不值得尊敬的。要尊重每一個勞動者,不能嘲笑他們,哪怕他們偶爾風塵僕僕,也要記得這是他們勞動的痕跡,而勞動是光榮的'。要勇敢,要向斯代地學習,不向惡勢力低頭,不收恐嚇,正直正義,即使最後報復者比自己強,把自己打的鼻青臉腫也不後退,不低頭。要愛父母,永遠記住父母是多麼無私的付出,好幾個故事都在闡述,在人世間,父母大多看淡自己的生命,而孩子是自己唯一的牽掛,再大的困難,為了孩子,父母都能堅持下去。

要熱愛學習,鐵匠的兒子斯代地,衣不裹體,經常捱餓,他的父親常年喝酒,喝醉後總對他拳打腳踢,可他從未在同學面前吐露自己父親的惡行,反而讚揚自己的父親是好父親,並且堅持努力學習,終於他連續獲得獎章,他的行為感動了周圍母親的生命。還有善良正義的卡隆,慈祥仁愛的老師,還有安利柯通情達理、明辨是非的姐姐,他們都是那樣的純真與善良,是我們每個人學習的榜樣。

最後,我想説説,為什麼我們要求孩子要堅持閲讀,其實並不單單拓展孩子的知識面,更重要的,在書籍中,我們能很清晰的看到善與惡。任何虛情假意,通過作者的描述,他們暴露在陽光下,都是那樣千奇百怪的醜態。你會不由自主的反省自己,我是這樣的嗎?我是不是也是虛偽的,尖酸刻薄的,我有沒有鄙夷他人的神情,我有沒有時常説謊,時常暴露自己的虛榮心......我應該向那些善良的主角一樣,堅韌、勇敢、有自我、並堅持努力。在每一本好書中,我們總能找到自己良師益友,並不斷從他身上汲取營養,促進自己的成長。正是這一點一滴的積累,讓我們慢慢成為了我們。

《愛的教育》讀後感15

《愛的教育》是一部充滿智慧的教育類書籍,裏面看似平淡無奇的教育故事卻藴含着很大的道理,讓人歎服。它內藏着知錯就改,內藏着頑皮無知,內藏着明智的愛,內藏着大方寬容……

一開始接觸它,我想看看教育家的教育方法是怎樣的,但我被教育家的智慧深深地震撼了,他們含着智慧的話語在我耳邊縈繞,久久不能散去。他們通過教育別人,在別人身上發生的事來教育我們,這些偉大的教育家是非常可敬的。

後來我發現了我愛上了這本書,並陶醉其中。裏面的父母、老師、祖父母都會以道理啟發、教育孩子,不怒,不急且不責,這正是我崇尚的教育方法——與孩子多溝通、多交流。

正所謂“每讀一本好書,就如同與一個高尚的人打交道”,這點我是舉非常贊同的。

讀《愛的教育》就等於與一個資深的教育家打交道——“他”的每一句話,雖富含有哲理性,但卻是人人易懂的俗語,奇妙又有條理,話語如葉脈一樣清晰,而裏面卻暗有深意,令人難以琢磨。

推薦大家也適當看一看,瞭解一下這本書的智慧所在,它就像一座無人問津的寶藏。只要你去挖掘,寶藏不費吹灰之力就呈現在你面前,請相信我。王樂嫻

《愛的教育》採用了日記的形式,講了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的成長的故事,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裏行間流露出對祖國、父母、朋友的真摯的愛,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

裏面一共有100篇故事。其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是《小抄寫員》,講述了一個貧窮的家庭,孩子又多,父親白天工作,晚上還要抄文件。小敍利奧眼看着爸爸早生白髮,就想幫爸爸抄寫文件,多賺點錢。可又因為爸爸不同意,所以他只好每天半夜起來偷偷的幫爸爸抄。就這樣,家裏的情況改善了許多,而小敍利奧卻因為長時間缺乏睡眠而導致上課無法認真聽講,回家也無精打采的。爸爸看了,非常生氣,還屢屢責罵他。小敍利奧雖然很委屈,但還是幫爸爸把工作做下去。直到有一天,爸爸發現了這個祕密,才知道自己錯怪兒子了,愧疚萬分。這個故事告訴我我們要孝順父母,主動分擔家務活,讓爸爸媽媽多一點休息的時間。

還有一個故事深深觸及了我的心。安利柯的同學——卡羅納的母親去世了,他的心情十分低落,老師和同學們都十分關心他,同情他,都用自己的行動去安慰他,希望他不要太傷心。小作者的母親不讓他撲進自己的懷抱,就是怕卡羅納看見了別人都能投進媽媽温暖的懷抱,就想起自己的媽媽經去世而感到傷心難過。媽媽想得多周到呀!

愛的力量是強大的,也是弱小的,需要我們去做,去發現。書裏的每一個文字都觸動着我的心,讓我體會出語言的魅力。邢聖焯

最近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最喜歡其中安利柯的故事。

這個故事主要講了安利柯升上四年級後,他被重新分到波尼老師的班裏。剛來到這個班的時候,他很不適應,波尼老師的臉上沒有一絲微笑,他非常懷念以前的老師和同學們,總覺得學校不如原來有趣和美好了。隨着時間的推移,他發現老師其實是個非常關心同學的老師,有的同學發燒,老師會摸摸他的頭,有的同學犯錯誤了,老師會鼓勵他改正錯誤,做個好孩子。就這樣,安利柯的心漸漸地温暖了,他越來越喜歡這裏的一切,特別是波尼老師。

這讓我一下子就想到了我們的彭老師,彭老師就是這樣一位關心同學,善良的好老師。她很有責任心,我們班新分配了衞生區,老師為了讓我們學會如何做值日,每天早晨比我們來的還早,和我們一起一點一點地做值日,老師要求我們做到的事情,她總是先做到。班裏有同學家裏有困難了,老師也總是想辦法去幫助他。老師對待班裏的同學也總是一視同仁,這讓我們感到心裏很温暖。生活在這個集體中,我感到很幸福。

從書中,我讀了許多個關於愛的小故事,在生活中我又從老師身上學會了什麼是愛,我覺得愛就是理解,愛就是付出,愛就是寬容,愛就是鼓勵,愛就是等待,我要做一個有愛的孩子,因為有了愛就有了一切。

標籤: 讀後感 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pme90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