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李希貴《面向個體的教育》有感範文

李希貴《面向個體的教育》有感範文

夜讀李希貴校長的《面向個體的教育》一書,整理學習筆記如下:

李希貴《面向個體的教育》有感範文

  【閲讀筆記】

一、作為服務業的教育

1教育是服務業,我們通過開發我們的產品——程,為我們的學生的成長服務;

2選擇性的程必然造就有選擇權的學生,而有選擇權的主體,就是我們服務的對象;

學生的選擇一旦進入校園,教師的角色就不得不重新審視。我們必須認真研究不同學生的需求,潛心開發適合不同學生成長需求的程體系。

4教育變成服務業後,對話、談心、諮詢、診斷成為教育工作的重頭戲;

二、如何讓教室迸發力量?

1教室是學科學習的重要載體,每一個角落都應當彰顯着專業和學術,尊重學科學習的規律,完全按照學科學習的需要配置資,學生在這裏可以觀察、演示、實驗、模擬、討論交流和網上游歷,學習就變得有趣了。

2教室的.力量自他的人格。有了主人的教室洋溢着個性。

教室的力量還在於在這裏可以找到那些志趣相投的夥伴。教育的目標之一是挖掘學生的潛能,培育他們的創造性,推進他們的社會性。擁有志趣相投、鼎力相助的同伴是人在社會中搏擊風浪的重要支撐資。學校應當將孩子們能結識到未社會生活的同伴作為自覺的、理性的使命。

三、程的獨特價值是什麼?

1程的拉丁語意思為"跑道",因此,程即為不同學生設計不同的軌道;而它的動詞形式則是指"奔跑",這樣一,程的着眼點就應該放在個體認識的獨特性和經驗的自我建構上。

2程的價值應該是尊重特定孩子的需求和不同的成長方式,如果我們能夠開闢一些孩子"奔跑"的"跑道",程的價值將會在每一個不同的孩子身上顯現的更加明顯。

  【閲讀思考】

每當人們問我是做什麼的?我總回答我是當老師的。如果我要説是做"教育"的,人們可能會愣一下。因為在中國的語境裏,"老師"是一個容易理解的行業,他無非是"上"、"教書",或者"識得幾個字"而已。如果你説你是做"教育"的,人們往往就難以理解了。因為在中國的語境裏,似乎只有教育家才有資格談教育。我以為,這不是一個良性的社會生態。人們只懂教師這個職業,卻不瞭解教育的本質。教育也就被簡化為"教師負責把我孩子的成績提高"這樣一個線性結論。

讀了北京十一學校李希貴校長的《面向個體的教育》一書的部分節,應該説他把教育説的很樸實,很接地氣。教育是一種服務,又一門專業,教育需要彰顯學術價值,教育需要通過程這個載體建構孩子的生命經驗。我相信在許多城市、許多學校都有一些真正踐行教育理想的一線教師。

前不久,到一所鎮上國小跟崗學習。學校的校長推薦我們去聽一位羅老師的。於是,我們走進教室,看到孩子們歡天喜地,老師在孩子們中間,似乎沒有身份感和距離感。上伊始,羅老師一個口令,全體同學向我們聽的老師敬禮,禮畢,羅老師開始提醒孩子們堂規範,孩子們聽的認真。一堂聽下,確實給了我不小的震撼,我沒有聽過國小的,對比前一日,我站在三年級的堂上手足無措的情形,我對羅老師越發敬佩。敬佩歸敬佩,羅老師打動我的是堂的一些細節:第一,數學堂的育人意識很強;第二,用描述性的語言對孩子的正向激勵,而不是簡單的要求,更不是用疑問的語氣強調,從心理學上講,這是非常有效的!第三,用肢體語言表達對孩子的認可,比如,在一位同學演算完畢後,羅老師和孩子擊掌表示順利通過,我想這種動作帶的激勵,會直抵孩子的心靈。

我們談教育家,似乎就想起了那些曾經辦了一所知名學校的創始人,有很多很多的教育理論。在我心中,不止如此,一個對教育充滿熱忱,內心湧動着對孩子們的愛和責任,始終耕耘一線,踐行和堅守着一種原始的教育價值和理想的普通老師,同樣是教育家,我可以説他是做"教育"的。

我想,只要我們常懷教育的熱忱,勇敢的向我們的孩子敞開我們的精神生活,我們就應當這樣做自我介紹,我是一名老師,我在做好的"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pnwyn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