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讀《時節之美》有感

讀《時節之美》有感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時節之美》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時節之美》有感

讀《時節之美》有感1

正當我徜徉在新華書店時,一本朱愛朝的《時節之美》吸引了我。紅紅的封面上,飛舞着兩隻可愛的小燕子,右上角還有一小段柳枝,柳枝上長着看幾片翠綠的柳葉。畫面顯得和諧與可愛,促使了我閲讀的興趣。翻開頁面不禁讓我想起“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對於這首節氣歌依然朗朗上口,卻只知其意不明其理。

《時節之美》述説了大自然的神祕,彰顯了大自然的美麗。整本書分為二十四節氣,每個節氣為一個板塊,先是對每個節氣和物候的介紹,接着是對與節氣相關的漢字進行解讀。用圖文並茂的形式,生動形象的故事以及風趣幽默的文筆展現在我們面前,使我更加通俗易懂。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來確定的。每個節氣分為三候,五天為一候。“候”更細緻地展現出植物、動物和天氣的變化。二十四節氣和七十二候是我們祖先與天地日月,與山,與水,與風雲雨雪的對話。二十四節氣充分展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也是生活得以延續的象徵。“民以食為天”説的一點都沒錯,人們根據自然規律形成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個階段。二十四節氣對糧食耕耘和收穫的幫助,造福了千千萬萬的中華兒女。

看完《時節之美》,我通過書本對於二十四節氣的講述,瞭解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科普知識,感受時節變遷的美和感動。通過漢字解讀,讓我保有對天地萬物的恭敬之心。從書中從頭到尾感受了春天的美麗,夏天的.幽靜,秋天的涼意和冬天的寂靜。我們根據二十四節氣從春暖花開、萬紫千紅的立春時節到飄落雪花的大寒時節,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生活着。生活在二十四節氣的循環中,我們感受着天地帶給我們的美好。

讀《時節之美》有感2

春夏秋冬,四季更迭,每個季節中都有六朵含苞待放的小節之花,每朵花中都藴藏着獨特的韻味與氣質,給人不一樣的感覺。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個時節濃縮在這一首朗朗上口的小詩歌中。一年之計在於春,立春,代表着一個新的開端,朱愛朝筆下的立春,讓我不禁陶醉其中,我彷彿真真切切地看到,在一片白雪皚皚的大地上,春天慢慢甦醒過來,小草從雪地下悄悄探出頭,小河發出叮叮咚咚的歌唱聲,柳樹枝頭冒出了嫩綠的細芽。驚蟄過後,自然界的小精靈們開始活躍起來,青蛙呱呱地呼朋喚友,小螞蟻們整齊地排着隊往洞口搬運食物,大雁們撲打着翅膀從南方飛回來了,自由自在地飛翔在湛藍的天空和和煦的春風裏。在穀雨時節,布穀鳥布穀布穀地歡叫着,農民伯伯們扛着鋤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苦勞作,為豐碩的秋收播下一顆顆希望的.種子。春天是我最喜歡的季節,它是起點,代表着無限的青春與活力,我們青少年兒童在藍天春風裏充滿活力茁壯成長。經歷熱情如火的夏天、碩果累累的秋天、冰天雪地的冬天,感受着大自然各個時節的神祕與美麗。

然而,我也看到,大自然不斷遭到破壞,全球氣候變暖現象越來越嚴重,一隻瘦骨如柴的北極熊在碎裂的冰面上絕望地走着,一座座冰山不斷消融墜入大海,這樣的畫面多麼讓人痛心。我知道,造成這一切其實是我們人類自己,過度砍伐樹木、浪費能源、過多地排放二氧化碳等廢氣,美麗的大自然遭受着前所未有的衝擊,大自然用酸雨、冰川融化、地震、乾旱等惡劣反常的事件一次次警告人類,我們要好好反思,除了向大自然一味地索取資源,我們能怎麼保護她,和她和諧共處?

二十四節氣是大自然多麼美好的藝術,希望我們每個人從我做起,保護環境,節約資源,讓《時節之美》中的美好景象世世代代傳承下去,煥發人與自然和諧之美。

讀《時節之美》有感3

“春雨驚春驚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這首耳熟能詳的節氣歌,通過閲讀朱愛朝老師所寫的《時節之美》,使我對節氣有了更深刻的體會。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從上古農耕時期流傳下來的特定節令,不僅是節氣,也是大自然的節奏,更是我們與自然變化同步的生活節奏。

立春,是萬物復甦之開始;雨水、驚蟄是天氣回暖,降雨增多,冬眠的動物被春雷驚醒,農業活動開始展開;從春分、到清明、穀雨,到了耕種的'好時機;立夏,是為夏季開始;從小滿到芒種,穀物收割,農事進入繁忙時節……我們的生活節奏與節氣息息相關,我們的習俗也與節氣不可分割。

在二十四節氣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清明瞭。清明是一個很特別的節氣,它既是緬懷先人的日子,有“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哀傷;也有“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出門賞春踏青的欣喜。

每年的清明,爸爸媽媽都會帶我們回老家三門去掃墓。媽媽都會做好清明果,有豆沙餡,肉餡的,好吃的不得了。最開心的還是爸爸都會帶我們去爬山,那會山上的杜鵑花開得正盛,好似把整座山都上過色了,紅豔豔的,預示着祖國繁榮富強,人們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邁邁時運,穆穆良朝。”願我們在二十四節氣的周而復始、生生不息中,擁有更飽滿的喜悦,和美安然。

讀《時節之美》有感4

我看了《時節之美》這本書。是朱愛朝給孩子講二十四節氣之書,以每一個節氣為一個板塊,先是節氣和物候的介紹,藉着是對與節氣相關的漢字進行解讀。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來確定的,它是大自然的節奏,也是我們祖先生活的節奏。

地球圍繞着太陽,一年轉一圈,也就是360度,我們把這個圈平均分成二十四份,就是15度,我們祖先就根據太陽直射在地球上不同位置的氣候變化,每隔15度,劃分一個節氣,每個節氣相隔約15天,這樣一來,每個月就有2個節氣,一年12個月,剛好24個節氣。

今天剛好是立秋節氣,一葉落知天下秋。但是我一點也沒感覺到秋天的涼爽,盛夏的餘熱還未消去,依然是讓人透不過氣來的酷熱。古時候的立秋這一天,也會懸稱來稱人,並和立夏那天稱的重量相比較,看看過了一個夏天,是胖了還是瘦了,所以,立秋又有貼秋膘的習慣,我趕緊也上稱稱了體重,哈哈,重了一點點。立秋還有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霜降;三候,寒蟬鳴。

二十四節氣,是大自然的'節奏,也是我們生活的節奏。在二十四節氣的循環中,我們感受着天地帶給我們的美好,安然圓滿。

讀《時節之美》有感5

2023年9月,第19屆亞運會即將在杭州舉行。亞運會是我們向亞洲各國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窗口。今年的暑假,我再次閲讀了《時節之美》,這本書裏藴含着濃厚的中國傳統文化。

書中的內容分為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每個季節裏都包含了六個節氣,一個節氣就是一個故事,故事內容生動有趣,很有意思。同時,又包含了許多知識,讓我瞭解到了更多中國傳統文化。

本書以傳統二十四節氣為經,以漢字解讀為緯,從萬物的由來開始,用明白曉暢、生動有趣的語言講述了二十四節氣,讓我迅速熟悉了其中包含到的傳統文化、歷史和習俗,深刻的記住了這些有中國發明的知識,瞭解到了中國先民的智慧,從中獲得親歷自然的真實生命體驗,得到自然的潤澤,它讓我去發現美、感受美,獲得更多來自大地的生長力量。書本中講述的一個個奇妙的演變過來的文字,形象的甲骨文,還有金文,小篆,以及現在的楷書,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智慧;講述的每個節氣的三個特點,(又稱“三候”)那些神奇的現象,體現了中華民族對自然界細緻入微的觀察;講述的各個節氣有趣的故事,簡單地形容,體現了中華民族豐富的想象力;還有講述的那些獨特的習俗,更是體現了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魅力。也給我留下了對中華人民傳統文化的深刻印象。

在亞運會即將召開之際,我希望亞洲更多國家的人民能有機會了解我們中華民族獨有的二十四節氣文化,我也很樂意把這寶貴的知識分享給其他民族的人們。我為我們中華民族燦爛的文明和祖先令人驚歎的智慧感到由衷的驕傲和無比的自豪。

《時節之美》以簡潔的文字,優美的語言,有趣的常識,科學嚴謹的知識向我們講述了二十四節氣這一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令我回味無窮。

讀《時節之美》有感6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節氣歌是我小時候就熟背的兒歌,但卻不知道它的由來和作用。跨進書店,我一眼就看到了這本“小紅書”,紅紅的封面上兩隻小燕子穿梭在柳葉間,這肯定是一本很美好的書了。

打開這本朱愛朝的《時節之美》,它以圓形分佈的方法,將一年分為二十四節氣,每一個節氣,分為三候,五天為一候,一年可分為七十二候。用圖文並茂的形式,節氣,就這樣充分的展現在我面前,讓我一下就記住了其中的含義。

書裏我最感興趣的`是節氣的民俗。比如,“立春”,人們迎春、打春、吃春餅、食春菜、剪春花;“清明”,人們踏春、插柳、植樹、盪鞦韆、放風箏;“立夏”,用煮熟的蛋來做鬥蛋的遊戲,蛋頭撞蛋頭,蛋尾撞蛋尾,比比誰的蛋不會碎;……這其中,我最喜歡的節氣是就是大暑了,放暑假了,我可以肆意地吃西瓜,吃冰棍,在午後轟隆隆的雷聲中等大雨,在夏夜裏去草叢裏找螢火蟲,大暑雖然很熱,但是能帶給我無限的樂趣。

我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書,一天之內經歷了一年四季,我意猶未盡。二十四節氣,是人類文明的瑰寶,是我國五千年文明的智慧結晶,是勞動人民辛勤勞作得出的結論。它拉近了我們跟自然的聯繫,能引發我們對周圍物候、動植物變化的關注,讓我們能像我們的祖先一樣,保有對天地萬物的恭敬之心,汲取大自然的力量,與自然和平共處。我希望以後能有時間,讓我去山林、田野、郊外住一段時間,真正體會二十四節氣變換的美。

讀《時節之美》有感7

時代的列車越開越快,我們離大地卻越來越遠,24節氣是什麼?很多人已經不知道。那24節氣的浪漫、美麗又體現在哪兒呢?可能有人會説,24節氣就是24個節氣,有什麼美麗?有什麼浪漫?那就讓我來告訴你24節氣的浪漫與美麗吧。

有這樣一本書,叫《時節之美》,它介紹了24節氣的浪漫與美麗。

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東風送暖,春回大地。春季分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這六個節氣。立春時,北京還在冬天,我還穿着羽絨服,但我會帶着希望的眼光來看每一片土地,這時候的土地還沒有綠意,但已經開始變得軟和,微風不再那麼寒冷刺骨,也許我已經不再戴圍巾手套了。在濛濛細雨中度過驚蟄,我聽見春雷響,看見小草萌發,萬物生長的情景而發出感歎。只可惜今年,北京的驚蟄時還沒有春雷,但是小草已經開始萌芽,蟲子悄悄爬了出來,我甚至在驚蟄那天看到了一隻蝴蝶。清明時節雨紛紛,每年這時,無論在哪個城市,你都會遇見下雨。這真是神奇的節氣!讓我驚歎古人的智慧怎麼能預言千年不變的規律?

夏天,你將看到“花褪殘紅青杏小”的場景,看見小麥滾滾來到,農民伯伯忙碌在田間地頭的畫面,這個以前我是不知道的。我原來只知道夏天是五一過後來的,是我穿短袖吃冰棍的季節,是一個燥熱到不得不開空調的季節,我對於田野農村的夏季一無所知。看完這本書,我才知道夏季的節氣有芒種,芒種是大麥小麥成熟的節氣,農民們要急迫搶收糧食,搶收完麥子還要趕緊播種晚稻、穀子、玉米等農作物。我無法想象這樣高温的天氣,冒着大太陽是怎樣下地幹活的?他們不會中暑嗎?我為自己的孤陋寡聞而慚愧,為自己不識民間疾苦而羞愧。

秋天,讓人總感覺是一個悲傷的季節。看完這本書,我知道了“一葉落而知天下秋”的深層含義,“天下秋,稻花香”,“心上有秋即是愁”,書中的'美好詩句總是讓人聯想。我學過“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白露這個節氣就在秋天,“白露秋風夜,一夜涼一夜”,這位痴情追求愛情的人,是起的多早就在河邊反覆追尋自己的伊人啊,他的執着和堅持感動了我,他的猶豫而仿徨讓我體會到了秋的悲涼。

冬天,對我來説是美好的節日,“瑞雪兆豐年”,“梅花香自苦寒來”。可惜身在北京已經好多年沒看到過大雪了,北京總是小雪薄薄一層,讓人無法體會冬季的大寒。

總之,這本書淺顯易懂,圖文並茂,言語有趣,很適合我這樣對傳統文化不夠了解的人讀,也推薦大家讀一讀!

讀《時節之美》有感8

暑假裏,我讀了朱愛朝寫的《時節之美》。它通過描寫二十四節氣的節氣習俗和老故事,讓我們在二十四節氣的周而復始、生生不息中,離大地越來越近。

春天的開始是立春,在這一天裏,農村有迎春、打春牛、吃生蘿蔔等習俗。迎春的意思就是去郊外祈求五穀豐收,打春牛就是鞭打泥做成的牛,而吃生蘿蔔就是字面上的意思。這一切都是為了五穀豐登,雖然我沒有經歷過這些事,但是我通過閲讀,瞭解了這些習俗,這也是中華農耕的一部分。

夏天的小滿是我最喜歡的節氣之一。在這一天,人們要動三車:絲車、油車和水車。小滿前後,蠶開始結繭,人們便用絲車來收絲。此時油菜也已成熟,人們便用油車榨出香噴噴的油。小滿時,農村會進行“搶水”活動:到規定時間,各家各户一起出動,踏上河邊的幾架水車,水車把水一齊引入田中,直到河水乾了才停止。隨着農業機械化的發展,三車都消失了,但這些風俗習慣卻保存在我們的文化中。

秋天的一天裏,天氣開始變涼,你知道是哪一天麼?不錯,正是處暑。處的意思是不見、消失。這一天開始,降雨量逐漸變少。有人嘴上會長出紅紅的一圈,就是秋燥。還有人會早上不想起,白天不想活動,這就是“春困秋乏”中的.秋乏。之前我都以為處暑是夏天的節氣,現在我才知道它是秋天的節氣。

冬天,冬至來到,這一天非常寒冷,人們會吃餃子。傳説張仲景在冬至看到鄉親們的耳朵都凍下來了,便叫弟子們把驅寒的藥物和肉一起放進餡裏,包成耳朵的形狀,給人們吃,之後人們便紛紛效仿。看完這篇,我恍然大悟:原來餃子是這樣發明出來的呀!

“邁邁時運,穆穆良朝。”願我們像作者序中説的一樣:在二十四節氣的周而復始、生生不息中擁有更飽滿的喜悦,和美安然。

讀《時節之美》有感9

外公在我家的時候,一年之中總能從他的口中聽到幾句這樣的話:“立春之日雨,陰濕到清明”,“春分秋分,晝夜平分”“驚蟄至,雷聲起”……直到我讀了《時節之美》這本書,才明白外公説這些話的含義。

剛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就被它紅色的外表所折服,時節是獨屬於中國的節氣,而紅色也是中國人喜愛的顏色,可見朱愛朝老師的用心良苦。而書本的內容更是以圖文並茂的方式,生動形象的`故事,幽默的文筆,把每個節氣展示在了我們面前,使我能夠將圖文快速地融合在一起,讀起來更是欲罷不能。

書中我最喜歡的都是些節氣相關的民俗,比如:立春吃春餅叫“咬春”,清明有清明團,立夏吃烏米飯,秋分豎蛋,冬至吃餃……一年二十四節氣,每個節氣都有它專屬的風俗習慣,集“天時、地利、人和”與一體,無處不體現着祖先們的智慧。

二十四節氣,集合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一代一代聚沙成塔的方式,給後代子孫留下了一筆巨大的財富。都説“民以食為天”,他們不光為了“食”而食,在食的過程中不斷思考、摸索,通過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不斷觀察與之有關的氣候變化、生物的變化,並將承載他們智慧的知識詳細地記錄下來。知道什麼時節該做什麼事情,對糧食的豐收提供極大地幫助,在科技不發達的時期,滋養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

讀了這本書以後,我知道了世間萬物都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徇,二十四節氣就是大自然的規律,我們只有依着它的規律行事,才能享受到天地萬物與我們共存的和諧美好。

讀《時節之美》有感10

春天,花兒盛開,小鳥鳴叫,春風中帶着一絲暖意;我們脱下棉衣,直奔大自然。你還記得嗎?

盛夏,竹林顯得更可愛,一縷陽光射進樹葉裏,竹葉就換上了翠綠的衣裳!你可否還在流連?

金色的秋天,正是收穫的季節,農民伯伯帶着收穫的笑容來迎接辛勤的汗水換來的農作物!你是否把歌唱?

寒冷的冬天,白雪皚皚,大地變成了一個白色的宇宙,但這個季節還盛開着不畏嚴寒的梅花!你是否感動了?

既然季節這麼美好,那就讓我們一起穿梭到書的海洋裏,在書中自由翱翔吧!

這本書的主人公很特別——那就是四季,是不是很引人注目呢?作者是朱愛朝,她的這本《時節之美》寫得有聲有色,把我深深地吸引了過來。

她給我們講述了一年當中的氣象,也講了最初的人類,也是最初的人類創造了這一切!那時候人們靠打獵為生。突然有一天,一位年輕的`小夥發現了一個令人驚訝的事兒,你猜是什麼事兒呢?對了就是田地裏長出了農作物。後來人們就靠耕種為生。於是人們就開始研究起了一年四季中的四個季節。

她還以傳統二十四節氣為經,以解讀漢字為緯從萬物的由來開始,用明白簡潔通暢的語言為孩子講述了二十四氣節,讓孩子們熟悉其中包含的傳統文化、歷史和習俗,瞭解中國先民的智慧!

讓我們從書中獲得親身經歷自然的真實生命體驗,得到自然的潤澤,去發現美,感受美,獲得更多來自大地的生長力量!

讀《時節之美》有感11

暑假裏,我細讀了朱愛朝寫的《時節之美》,思緒萬千,這本書以二十四節氣為經,以漢字解讀為緯,讓我們安住於四季的循環往復當中,給我們以完整的滋養。讀了書我才知道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來確定的。他是大自然的節奏。每一個節氣,分為三候,五天為一候,一年24個節氣就有72候,“候”更細緻的表現出植物,動物和天氣的變化。

以清明為例,分為三候,一候桐始華,二候田鼠化為鴽,三候,虹始見。虹指彩虹,清明一到,因為虹總在新雨後出現。雨後的天空就可以見到彩虹了,清明一到,氣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好時節!農民伯伯又要開始忙碌啦。

這是我們祖先的生活,和大地節氣緊密相連。可現在呢?推土機年年作響,鄉村在逐漸消失,時代的列車越開越快,我們離大地越來越遠,取而代之的是林立的高樓大廈,奔馳的汽車和越加越寬的`馬路,但我們不能忘了人和天地和諧共處的農耕時代。黑頭髮,黑眼睛,黃皮膚是我們的外在標識,沉澱在生活深處的習俗能讓我們對自我有更深的體驗。更自信地融入多元的世界,願我們向我們的祖先一樣,保有對於天地萬物的恭敬之心,願我們向我們的祖先一樣,保有對於天地萬物的尊敬之心,願我們不斷地回到我們的來處,獲得更多來自大地的力量。

“邁邁時運,穆穆良朝。”願我們在二十四節氣的周而復始、生生不息中,擁有更飽滿的喜悦、和美安然。

讀《時節之美》有感12

同學們,你們還記得《節氣歌》嗎?“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我雖然背的滾瓜爛熟,但是一點兒也不感興趣,直到我在圖書館看到了這本書——《時節之美》。

朱愛朝老師所寫的這本書,把二十四節氣,每節氣分成三候,每候分成五天,用圖文並茂的方式生動地表現出了二十四節氣的含義以及韻味,而且老師還用了風趣幽默的文筆,讓我們能用更好的方式閲讀每個節氣的特點。剛翻開書頁,我的好奇心就一下子蹦了出來。在這些優美文字的'指引下,我愈來愈起勁:二十四節氣,充分説明了古人的智慧與辛勤。他們就像沙漠裏的沙子一樣,一點一點地進行積累。他們以“民以食為天”做為主線,再以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為經脈,通過仔細觀察氣候、動植物的變化,把每天的結果再一一記錄下來。因此,他們知道了開展農活的系列大概時間,給糧食豐收帶來了極大的幫助,滋養了千千萬萬華夏兒女。讀完這本書後,我不禁陷入沉思:朱老師為什麼要寫這本書?在我冥思苦想之後,我豁然開朗:老師是想讓我們牢記中華民族是個歷史悠久的國度,國人充滿着智慧和力量。雖然我們現在還未超越至首,但只要我們一直秉承中華民族的這種辛勤勞作、孜孜不倦的精神,世界第一的稱號一定非我們莫屬。

《時節之美》述説着大自然的奧祕,彰顯了大自然的美麗。“春花秋月、夏雨冬雪”,靜靜地捧起這本書,一章一頁翻,一行一字讀,欣賞着一季一月,一節一時,享受着大自然變幻莫測的神祕與無窮的魅力。時節之美美時節,美哉!

讀《時節之美》有感13

一本好書,未必真會有誇張的黃金屋,但書中的知識與美好,可以使我們探索到如黃金一般的珍寶。

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年,而我們偉大的祖先也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值得我們代代相傳的傳家寶,比如二十四節氣。這本書的作者曾用五年時間尋找,尋找讓孩子們與自然連接的'傳送門。五年的研究,五個二十四節氣的輪轉中,作者發現一些圖像漸漸清晰,一些答案開始浮現,最終寫成了這本書。這是作者最令我敬佩的地方,整整用時五年時間,把二十四節氣濃縮為一本書,使讀者能夠安靜享受看書,並瞭解了祖先留下的文化。

沒看這本書之前,我只是聽過“二十四節氣”這幾個字,我只知道清明節、立春、立夏、冬至、夏至這幾個名字卻不知道它們是節氣,更不知道節氣究竟是什麼意思。看完這本書,我學會了太多。

在書中,作者把二十四節氣一個個詳細地介紹了,分別寫出了二十四節氣的來歷,地理學上的劃分依據,每個節氣的含義、習俗、三候等,還特意畫出來一些象形字是怎麼發展為楷體字的,比如“年”這個字的來歷和變化。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處暑。

首先,處暑這個節氣是在豐收的秋季,所謂“稻花香裏説豐年”就是此時。這個時候天氣十分乾燥,降水少,這個節氣時皮膚會失去光澤,嘴脣也會乾裂,鼻子也容易上火流血,人們説的秋燥也是這時。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死囚都會在此時被處決,也稱為秋決,所以秋天的肅殺氣氛正是這樣來的吧。在這個節氣中,還有人們耳熟能詳的中元節,俗稱鬼節,人們會在此時祭祀祖先,這或許也是秋天淒涼的一個原因吧!

根據這本書,我還製作了一個二十四節氣宣傳冊,我親手畫出來二十四節氣的美術字體並設計相匹配的圖案,還錄製了講解視頻,這樣一套操作下來,我更加熱愛中國傳統文化了。

總之,這本書把各個節氣講的栩栩如生,讓我更加了解自然變化和古人智慧,並使我從中獲得親歷大自然的體驗,讓我更加樂於觀察大自然,體驗自然萬物的美。

讀《時節之美》有感14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坐在窗明几淨的教室裏,誦讀着二十四節氣歌,當時讀來,只覺得朗朗上口,粗粗記住了節氣的名稱,卻從未深究它的美,直到我閲讀了朱愛朝的這本《時節之美》……

看着那紅紅的封面上,飛舞着兩隻可愛的小燕子,右上角還有一小段柳枝,柳枝上長着翠綠的柳葉。這張封面是多麼的和諧,多麼的可愛,多麼的讓人賞心悦目。

這本書是朱愛朝給孩子講二十四節氣之書,以每一個節氣為一個板塊,先是節氣和物候的介紹,藉着是對與節氣相關的漢字進行解讀,也是我們祖先生活的節奏,在二十四節氣的`循環中,我們感受着天地帶給我們的美好,安然圓滿。

之前,經常聽見爺爺奶奶説起,立春。驚蟄。小暑。白露,開始我還覺得聽不懂,現在看了這本書後我明白了,原來説的就是二十四節氣。我最喜歡的是冬天,因為冬天下雪,可以打雪仗,可以堆雪人,還可以在雪地裏踩出一個個小巧可愛的腳Y子,讓我們玩的不亦樂乎。

今天我看了一下日曆,剛好是立秋節氣,一葉落知天下秋,但是我一點也沒感覺到秋天的涼爽,盛夏的餘熱還未消去,依然是讓人透不過氣的酷熱。

這本書寫的無比有趣,有趣中,又帶有一絲幽默,《時節之美》述説着大自然的神祕,彰顯了大自然的美麗,把整個農曆年以二十四節氣,每節氣分三候,每候分五天,以分佈式的方法,用圖文並茂形式充分的展現在了我們面前,使我讀來回味無窮,並不顯生澀,使我記住了二十四節氣的來源和其中的含義,知道了很多文字和習俗與之有深度的融合。

讀《時節之美》有感15

翻開《時節之美》這本書,一幅二十四節氣的圓形圖,我一下子就喜歡上了。

朱愛朝老師寫的太美了,她以傳統二十四節氣為經,以漢字解讀為緯,從萬物的由來開始,宇宙的大暴炸,地球的誕生,植物、動物直到人類的出現,星辰大海,萬物生長,用明白曉暢的語言為我們講述了二十四節氣,讓我們真正體會到了二十四節氣的美。

二十四節氣,是大自然的節奏,也是我們生活的節奏。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劃分着一年四季;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季節的轉折點;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是一年中最熱和最冷的時期;白露、寒露、霜降,告訴我們氣温下降的過程和程度;驚蟄、清明、小滿、芒種,是季節和農作物的生長現象。

二十四節氣的不同,風景是多麼美麗,多麼美好。

東風送暖,春回大地,萬物生長。

驕陽似火,烈日炎炎,揮汗如雨。

秋高氣爽,桂子飄香,一葉知秋。

寒風刺骨,大雪紛飛,千里冰封。

大自然是那麼的神奇,那麼的.妙不可言。

一年四季中,我最喜歡秋天了,涼爽的秋風吹走了夏天的炎熱,吹醒了桂花,吹醒了秋菊,火紅的楓葉迎着風輕輕搖擺,杭州的秋天,天高雲淡,滿城飄蕩着桂花的清香。

到了明年的秋天,亞運會就要在杭州舉辦了,在秋天這個美麗的季節裏,讓我們張開雙臂,歡迎各國的運動員,為他們加油!為杭州加油!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655wj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