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德育讀後感(精選5篇)

德育讀後感(精選5篇)

當閲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德育讀後感(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德育讀後感(精選5篇)

  德育讀後感1

讀了《有效教學與成功德育》一書,從這書中我領悟了一些道理,現在談一點自己的一點感受:

凡是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有效地實現預期的教學結果的教學活動都可稱之為有效教學。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我思考着,教學是有計劃、有目的的活動,沒有預設就沒有教學,只有生成沒有預設的課堂教學實質上就是放棄教學的責任,那麼,課堂教學的有效提問是實現有效教學的重要方法。但加個問號不等於提出一個問題,這樣提出的問題對學生的能力培養沒有什麼價值。

的確,提問是一個很微妙的教學技藝。在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實踐活動發生了重大轉變,由以往的"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發展為今天的"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更多地強調師生之間的相互溝通、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而課堂提問實際上是實現師生交往互動、溝通交流、理解與對話的重要手段,也是啟迪學生思維,激發學生學習功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徑。正如書中所説:"有效提問,意味着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能夠引起學生的迴應或回答,且這種迴應或回答能讓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

在"有效指導"中的有效"提問"與"傾聽"一節中,看到這樣一段話:"有效教學基本狀態是對話式的、互動式的。而教學是否出現和維持某種對話式的、互動式的狀態,取決於教師是否能夠有效地‘提問’。"我想起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説過:"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是啊,教師高質量的提問,能夠開啟學生心智,促進學生思維,開發學生智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課堂提問在我們每天的教學中是大量的,可以説是貫穿在整個課堂中的,可見,提問在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課堂教學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的提問。

讀完本書,我對有效教學有了更深的理解,那就是有效教學是一種理念,同時也是一種教學實踐活動。書中對"什麼樣的提問是有效的"給出了建議:一是使問題具有一定的開放性,二是使問題保持一定的難度。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做到提問要精心設計,要緊扣教學目標,依據教學內容的重點,抓住知識的關鍵,注重提問的質量和效率,達到以"精問"促"深思",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效果。同時在設計課堂提問時還要注意難易適度,把握好分寸,善於尋找學生的"已知區"與"最近發展區"的結合,即在知識的"增長點"上佈設懸念,使學生"跳一跳能把果子摘";其次,提問還要有層次性,問題之間要有內在聯繫,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層層推進,步步深入,讓學生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思維隨之逐步提高;此外,我們還應儘量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空間,運用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激發、指導學生對學生提問,學生對教師發問等提問的多元模式,這些都是符合學生學習需要的。

理念是靈魂。讓我們多讀書、多學習,掌握新課程的教育理念,並在其指導下積極開展有效教學實踐,糾正誤區,優化課堂提問,增強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更加關注學生,關注教學中"人的問題",最終促進教育成效。

  德育讀後感2

暑假裏,我和媽媽到杭州圖書館,讀了《國小生德育故事》中的'《王羲之與墨池》一文,對書法家的成材之路有了進一步的瞭解。

王羲之是東晉人,他創造了一種漂亮流利的書法,他書寫的《蘭亭集序》為書家所敬仰,被稱作“天下第一行書”,他還被尊稱為“書聖”。王羲之7歲開始練字,他家門口有一個水池,每天練完字之後就到池邊去涮毛筆,長年累月,他家門口那個水池的水也變成黑色的了。後人把那個水池稱為“墨池”。

讀了這則故事,我深有體會。我8歲練書法,雖然我家無大院、也無水池,但我有大筆、大紙、大墨,胸中還有大志。為了練好基本功,我不知付出多少辛勤的汗水。記得8歲的一天晚上,由於我年幼領悟能力不夠,手不聽使喚,“江山千里”四字怎麼也寫不好,不是“山”太胖,就是“千”太瘦。媽媽告訴我:“王羲之寫一點學了三年。”於是我用冷水擦把臉,打起精神,重新寫起來。一遍,兩遍,三遍,反反覆覆。當我寫好時,已經是十二點了。這幾年來,我的雙休日都比別人少玩兩個小時,我利用課餘時間刻苦臨帖,學習前人的長處。功夫不負有心人,在老師的教導下,在媽媽的鼓勵和自己的勤學苦練下,我的書法作品在連續幾屆慶元旦書畫比賽中榮獲二等獎。上半年,我的書法考級達到了七級,還獲得“小書法家”榮譽稱號。

雖然我的字還沒有別人寫得好,但我深知“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我要以老一輩書法家為榜樣,刻苦學習,爭取更好的成績

  德育讀後感3

中華民族素有着禮儀之邦的美稱,有了許多浩如煙海的教育故事,來教育我們,讓讓我們來傳承這個禮儀之邦。我看了《中華德育故事》後,使我受益匪淺

其中,有一則《俞淨意公遇灶神》,這則故事講述的是俞先生既悲慘又幸運的人生。首先,講述的是俞先生多才博學,考試成績優異,與同樣十餘人,組成了文昌社,他們定下了許多的規定:惜字放生,行之有年。俞先生原有五子四字病逝,其第三子,在八歲嬉戲過程中失蹤,俞先生疑惑不解,每當大年三十晚,他把信寫好,放在灶台上,讓灶神轉交玉皇大帝,希望大帝改變他的命運。突然在大年三十晚,來了一位來路不明的老人,這位老人談吐不凡,又瞭解人物的內心,所以俞先生,認定了他是玉皇大帝派來改變他命運的神仙,經過這位神仙的教導後,俞先生才後悔莫及,所以他改變了許多的惡習,俞先生不到三年他就功成名就,也找回了第三子。

這個故事講述了俞先生既悲慘又幸運的人生,而下面講述的是兩個小孩之間的故事。

管寧和華歆是一對整天形影不離的好朋友,一天,管寧和華歆一起在菜園裏鋤菜,華歆看到一片金

子,便藏了起來,而管寧卻不同,他把金子視瓦石扔了出去。回到家後,管寧把與華歆的席子割開,來教育華歆不要貪財。

中華民族這個禮儀之邦,是時候讓我們傳承下去了!

  德育讀後感4

一開始看到《德育智慧源何處》的書名,我想着又該是一本理論高深的書籍吧。可是信手一翻看了一看,我發現這是一本以心靈感悟教育經典案例為主體,以隨筆的形式闡述一個個經典而值得深思的案例,深入簡出,非常引人入勝。

整本書共有經典案例78個,張老師用經典案例、心靈感悟、相關鏈接等欄目詳細的介紹了德育的思想與觀念、德育的目標與內容,德育的技術與智慧等德育相關內容,既有理論的研討也有實踐的總結,點面結合、深入淺出。從中我們既可以看到蘇霍姆林斯基、馬卡連柯的教育思想,也可以感悟到朱永新,魏書生的教育理念;既可以看到馬寅初、季羨林的大師匠心,又可以欣賞到李庾南、王金戰的教育智慧。雖然這是一本班主任工作助手叢書,但我覺得非常適合每個德育工作者去品讀與學習。

德育,即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質教育,是中國小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着現代科技的進步,社會對人才的標準越來越高,給教育帶來巨大挑戰,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德育在現代教學中也就顯得舉足輕重了,有句俗語説的好“智育不好出次品,體育不好出廢品,德育不好出危險品”。那麼我們如何在日新月異的大背景下切實增強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呢?我想還是需要我們在原有的德育觀念和德育背景下不斷去研究德育新情況、解決德育新問題。要做到一名合格的德育工作者,我覺得需要樹立以下觀念: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李開復在給學生的信中提到“我們要培養成功、自信、快樂的學生”。那麼成功、自信、快樂的學生,他們的老師應該具有怎麼樣的素質呢?——有高尚的人格魅力、良好的心理品質、廣博的文化知識、高效的教學技能。“大學之成在於大師”,大師的養成卻不是一蹴而就的,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這就要求我們每一位老師要有開放的胸懷和終生學習的理念。打鐵還需自身硬,我們只有不斷的提升自己才能讓學生佩服你。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使德育活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改變可以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學生是社會的產物,我們的學生,他們好奇心強,知識面廣,他們追求時尚,崇拜明星,他們也很懂得享受,他們身上的這些特點,帶有鮮明的時代烙印,我們改變不了。但是我們也有大有作為的地方。我們可以去主動接納他們的興趣,關注他們關注的事物,站在他們的角度給予他們正確的引導,讓他們學會自尊自愛,讓他們養成良好的社會公德,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如本書中經典案例5《怎樣剷除曠野裏的雜草》引發的心靈感悟:用美德佔據心靈。

我們的教師應該教育感化學生,在學生的心靈上播撒愛、感恩和温情的種子。“一兩的預防勝於一磅的治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儘早擁有豐富的精神生活。休叫少年的心靈空蕩蕩,要在少年的心靈裏確立起對某種神聖的和不可違背的原則的深刻信念,對某種唯一正確並與真理相符的原則的深刻信念。要讓這些唯一正確的道德真理成為少年明亮的路燈,成為向他指引正確道路的星辰。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去努力做到的。

(3)健全的人格,發展的個性。德育工作的好壞,最終落實到能不能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對學生的個性發展及養成教育是不是具有深遠的意義,從心理品質的角度講,健全的人格是個性發展的基礎,是學會做人的先決條件。通過德育活動使每個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學會共存,讓他們有足夠的能量去適應21世紀多元化的社會,也是德育工作的內涵和精神。

(4)正確的教育觀、學生觀。後進生、問題生一直是令班主任頭疼的。傾情弱勢學生、關注後進學生。教師應把愛傾注到每個學生身上。“好”和“差”是相對的。每個學生好比一粒種子,都有發芽、開花、結果的可能性,因此,需要教師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開發。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當然也不可能存在兩個完全相同的生命個體。孔子説過“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因此教師必須尊重學生,尤其是尊重後進生。

本書中經典案例13《馬卡連柯讓曾經搶劫的青年去取錢》給我們的感悟是要尊重後進生。尊重是一種精神力量,有些後進生,就需要用這種精神力量去拯救靈魂。

要尊重後進生,就要讓美德佔據他們的心靈,我們要用慈愛和善良去接觸世界上最温柔、最敏感的物質——青少年的心靈。要保護後進生的人格,要善於發現他們心中能響應召喚的那一隅,要做他們的朋友,真心誠意地體會他們的最細微的思想、願望和憂慮,並對之作出反應。

德育之重,關係國家的未來;德育之難,在於將要將美德種於學生心中;德育之美,在於其能幻化為美好的行為和語言。作為一名德育工作者,我會時刻牢記自己的職責,憑心做好自己的工作。

  德育讀後感5

《德育新論》中提到享用功能之教育價值,實施德育過程給受教育者帶來的快樂、愉悦與幸福,並且十分強調這種快樂、愉悦與幸福的體驗對進一步發展與完善青少年的道德品質所具有的重要意義。可以歸納為:激發道德的需要與動機;道德認識轉化為信念的中介;外在道德價值轉化為內在德性的通道。

反思我國的道德教育,往往忽視引導受教育者去體驗這種可能和應有的愉悦。把道德教育作為鬥和批的痛苦折磨。在道德教育的過程中,要引導受教育者正確感受到道德是人的一種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履行道德的責任與義務是一種生命的快樂,讓受教育者個個都能成為享用文明幸福的人,也就成為德育的最終歸宿了。

所感所悟蘇霍姆林斯基提出:人道主義入門教育就是讓孩子在精神上給別人以温暖的時候,自己也能從中感受快樂。正是這種快樂使孩子們在做完一件好事之後促使他們再去做第二、第三件,以此引導他們沿着道德發展的階梯拾級而上。他深刻地指出:只有這種伴隨道德行為而來的內心喜悦才能激發起真正的道德需要與動機。就像低年級的學生,他們剛從幼兒園進入國小,他們好動,課堂上不能靜心傾聽同學的發言,打斷教師講課,抄襲他人作業,把別人的東西佔為已有等等,在老師看來是不道德的,不允許的行為,在學生心目中卻是完全合理的,並沒有道德與否的問題。而老師遇到這種情況,更多地充當裁判、法官的角色,自主去判定誰對誰錯、誰應該接受批評或懲罰,而往往忽視了道德主體的內心體驗,損傷了孩子的道德情感。

當學生為避免批評或懲罰所表現出來的服從行為,並沒有養成道德行為習慣,只有他們樹立了自覺道德意識,在沒有任何外力情況下產生的道德行為才是良好的道德品質。那麼我們該如何激發學生的道德需要與動機,使其產生自覺的道德行為呢?

1、適當的競賽,激發學生道德行為的內需。

從生活事件着手,結合學習目標,分小組開展競賽,道德行為達到一定效果給予集體獎勵。例如:為小夥伴做一件好事競賽,讓低年級兒童在獲獎內需激勵之下,逐漸養成道德行為習慣。

2、間接組織學生活動,培養兒童道德意志。在課堂教學中,特別是語文課堂上,書本上有許多包含道理的文章,一次教學活動中《一分鐘》這篇課文,講述了晚一分鐘起牀而遲到十分鐘的事,於是課堂後向學生提出,那平常我們起牀時該怎樣做?學生就此知道不能因為晚起一分鐘而遲到的道理。這樣在教學中滲透德育內容,讓學生在明理的前提下,形成了自己的道德價值觀,雖然是一次教學活動,但是促進了兒童道德行為的發展。

3、利用遊戲培養兒童的道德行為。遊戲是一種自然規律支配的偶然性活動。它既有偶然性的元素,又有必然性的元素,因此成人喜歡,兒童也喜歡。我就利用遊戲的特徵,豐富道德教育於遊戲活動,促進兒童道德品質的不斷提高。例如:棋類遊戲學生是最喜歡的,鼓勵學生利用課餘時間進行棋類比賽,在遊戲活動中讓學生知道遊戲規則的重要性,養成服從裁判、不損害對方、公平競爭等誠信的道德行為,從而加強同學之間的團結,關注他人的感受,培養一種人性化道德情操。

國小生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的發展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道德教育要讓人們從青少年時期起,每天都能從這個源泉中不斷汲取新的力量。

標籤: 讀後感 德育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q2o0w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