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精】活着讀後感

【精】活着讀後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活着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活着讀後感

活着讀後感1

稻盛和夫認為“人生的推動力是命運,人生的橫軸是因果報應法則,心生念,念生因,因生果,長遠視之,因果必相合。”

人各有命,相信命運的存在並不是什麼迷信,反而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人生,從而明晰生存之道。稻盛和夫以他一生的.人生經驗告訴我們,否定命運,徒勞無益,豈止無益,甚至可能有害。

也許在這個大千世界,芸芸眾生中很多人不相信命運,更不會相信所謂的因果報應,稻盛和夫認為因果報應的“果”,有時候可能立現,但大多很難如此,倘若將時間跨度延長,20年30年來看,存善念,行善事,必得善果;動惡念,行惡事,必有惡報。

稻盛和夫的觀點也許有人看了將信將疑,嗤之以鼻,而隨着年齡逐漸增加,越發相信了,相信本身就是一個信念,我們可以沒有任何宗教信仰,但我們的內心不能沒有信念,信念會支撐我們度過跌宕起伏、波瀾壯闊的人生。

心生念、念生因,我們就會經常查思自己的思想,我們是否時常在抱怨,我們所做的事情是否有利於他人,有沒有盡心盡力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古今中外的各種宗教、學派、思想等很多很多,然歸納起來很簡單,都是教導人們要“積德行善”,大道至簡,可是真正通達的人卻不多。

稻盛和夫是很推崇《了凡四訓》的,命運法則與因果報應法則兩相呼應,雖説命由天定,因果報應法則的力量足以改變命運,正所謂向善、行善,必得善果。

活着讀後感2

《活着》一文主要講述了中國舊社會一個地主少爺"富貴"悲慘的人生遭遇。此書以主人公"富貴"跌宕起伏的一生為線索,命運看似不經意,卻又唸唸有詞:有因必有果。狠狠地將他由"福"與"貴"之中推倒在稀泥地裏,曾經風光得意的少爺,被別人捏中了軟辮,從賭場親手將自已推入坎坷的`生活之中。全文以"活着"二字緊緊栓牢整篇,命運、人性、掙扎及在苦難之中建立的舍之不去的情,深扎人心。

他嗜賭如命,最終賭光了家業,一貧如洗,父親被活活氣死,母親則在窮困中身染重疾,富貴前去求藥,卻半途被國民的黨派人員抓去當壯丁。經幾番波折後回到家,卻發現母親早已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的養大兩個兒女,此後更加悲慘的命運一次又一次降臨到富貴身上,他的妻子、兒女和孫子相繼死去,最後只剩富貴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孤獨的活在這個世界上。

然而,歷經種種磨難的富貴,卻從這塊稀泥地中,一次又一次爬起,一次又一次地走近更完整的自已。他以他的人生經歷告訴人們一個道理:生活就是人生的田地,每一個被播種的苦難都會長成為一個希望。

活着讀後感3

波特蘭·羅素的這篇文章,並沒有給我帶來生命的波動,可這個標題,卻深深的吸引了我的眼球,從出生到現在,沒有固定的一片斷、一個時刻,專供自己思考出生、活着到底是為什麼。

也許,為了我最親愛得爸爸、媽媽,能讓他麼可以舒心,減少應有的牽掛和沉重偉岸的愛。

也許,為了幫助過我的恩人,親密的朋友,存在,是為了那一點一滴,對他們的報答。

也許,為了客觀的,穩定的現實而存在,上天給予了寶貴的生命,給予了享受社會的權利和生存的義務。

是啊,存在是客觀必然的。那想過自身嗎,我,為何而生,又為何而活?羅素説:“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心,這三種純潔但無比強烈的激情支配這我的一生。”

我為什麼而活着。

面對莘莘學子,是為三次講台而活;面對重複的'工作,是為豐衣足食而活;面對一聲聲關懷,是為感激而活;面對一個個感動,是為感恩而活;面對着一切,我是為責任而活。

空洞、大話、套話充斥了生活的每個角落,填滿了永遠填不滿的思緒。不對。我為什麼而活,為自己獨特存在而活。追逐的理想,奮鬥的方向,不停息的感恩,不止步的一刻真實的心,和那對未來的期待,對未知的渴望。

停筆間,回顧,發現一個自私者的告白。責任……

活着讀後感4

有點後悔去讀這本書,因為太苦!

我習慣在洗澡的時候放空自己,進行一些矯情的思考,在洗澡的時候,聯想到福貴的一生,覺得“苦盡甘來”這個詞真的非常可笑,“苦”何時才算盡呢?福貴先後失去了優渥的生活環境、疼愛自己的父母、同甘共苦的戰友、可愛善良的兒子女兒、相依為命的妻子、老實孝順的女婿、年齡尚幼的孫子,夠苦了吧??每次都是生活剛有起色,更大的悲劇就會發生在他身上,命運不會像天平一樣想辦法把“甘”給他找補回來的,只會像一個奸商給他的秤砣下面再吸塊鐵,狠狠的欺負你!最終陪伴福貴的,是一頭面臨屠宰才被他堪堪救下的老牛,而他的故事,也只能和來村匆匆路過的一位旅客聽。“甘”呢?跑哪去了!

活着,我一開始以為想表達的`是一種穿過所有悲劇仍能樂觀生活的勇氣,然而最終感受到的,不過是命運不公,時代環境所造就的一場徹頭徹尾的悲劇,最終支撐福貴活下去的,不是勇氣,而是對生活的麻木罷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從原來總被人説陽光自信的少年,變成了一個悲觀又敏感的成年人,也明白這並不是一個好的狀態,希望自己能夠做出一些改變和成績,重新變得積極正能量吧!暫時先靠着這些矯情的文字和傷痛文學抒發抒發心情。

苦哇!!!要趕緊去喝瓶可樂解解苦了。哦,忘了今天剛跟小何吹牛説要戒糖,更苦了。

活着讀後感5

活着這本書,餘華先生寫成可能有些年了,以前一直聽説,卻到今天才讀到它,沒有別的原因,實在只是由於這書的名字.最近最鬱悶的心情就是在心裏嘀咕,自己到底為了什麼而活着,人又為什麼而活着.

懷着一種探索人生意義的心情,囫圇吞棗的一口氣把它讀完,我沒有像以前讀其他作品一樣,懷着一種挑剔的眼光往找作者的毛病,而是帶着一種對生命敬畏的情緒,從開始讀到最後.

整本書裏的人物都是悲劇,而最悲的是福貴一家子的命運,而這一家子中更為悲的則是福貴,一大家子人一個個的'離開了他,到老了,但連個給他送終的人都沒有,可是他卻沒有放棄生命,他堅韌的活着.

“死了都要活着”,這是老全的一句話,道出了人生的真正意義,不是一有苦難就想着往死,也不是一有悲傷就想着往逃避.人活着,就要活着,好好的活着,為活着而活着.

無論碰到什麼樣的事,我們都應該勇敢的往面對,只要活着,總有希看,死了,不即是一了百了.

以後,假如心裏有什麼不好的動機,我會告訴自己,連富貴都好好的活着,你還有什麼不能承受的?

活着讀後感6

在課餘時間,我讀完了《活着》這本書,有諸多感觸。《活着》講述的是一個老人福貴的一生經歷,他身邊的親人一個個離他而去,最後只剩下他和一頭老牛為伴。

享樂要有正確的方式。就福貴而言,他整日去青樓,成癮 ,其目的就是為了享樂。如此享樂方式的結果就是不學無術,整日不顧家,家產也給敗光了。享樂無可厚非,尤其是對我們這些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來説,享樂説的`簡單點就是放鬆,放鬆能使我們減輕壓力,提高學習效率。不過,我們一定要採取正確的方式來放鬆,放鬆不是逃課去網吧通宵,也不是上課玩手機,這樣的方式不僅是我們失去了知識,還損害了身心健康。我們可以課後時間去運動、看課後書、跟同學談心聊天,運動可以提高我們的體質,看課後書可以增加我們的知識,同學之間的聊天可以增進感情,我們還達到了放鬆的目的。相比玩遊戲、看小説而言,這些放鬆方式更可取。

珍惜身邊的親人。福貴的一生可謂是悲慘的,他身邊的親人因為各種原因相繼去世,他承受了各種打擊依舊堅強的活着。這不僅告訴我們生命的可貴,還警醒我們要珍惜身邊的親人。世事無常,我們不知道身邊的親人何時會離去,珍惜現在,為身邊的親人做點什麼。

不論遇到何種挫折,我們都要活着。人活着只是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不是為了或者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這句話值得我們深思。生命是珍貴的,我們不要因為一點小事而輕生。

我合上《活着》這本書,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活着讀後感7

當所有人的親人都離你而去,獨留你一人活在世上,你會怎麼樣?隨他們而去?在讀完《活着》後,你一定會作出另一個選擇—————勇敢地活下去。

《活着》講述一名叫福貴的人的苦難的一生,但更講述了眼淚的寬廣絕望的不存在。

人是如此脆弱,又如此堅韌,就像是一根頭髮,讓他去承受幾萬斤的重壓,它沒有斷,福貴就是這樣一個偉大而平凡的人,他在經歷了命運一次次的打擊後,頑強地活了下來。

我所讀懂的,不是福貴高尚的情操、頑強的品質,而是他面對苦難是強大的承受力,也讓我知道,人為了活着本事而活着,而不是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這一點韌性,不是非常可貴嗎?

人活着,就是為了去忍受,忍受生命所帶來的責任,現實所給予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所以,我特別看不起因為現實的殘酷而輕身自殺的人。只要活着,什麼都有希望,哪怕只有萬分之一的機會,一切都會過去的,不是嗎?畢竟死了,再怎麼努力都來不及了。

我們都應該學學福貴,學習他那面對苦難毫不畏懼的精神,當一切都過去後還能笑臉迎對生活的考驗。他身上所散發出的光芒,是我不由得對他產生了深深的敬意。

我們都敵不過時間,在歷史悠悠的長河中,有多少被埋葬、被遺棄的,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福貴的這一生是時間磨滅不去的,他永遠值得後人的讚頌。

福貴這一生對於歷史長河來説窄如手指,但我覺得,他這一生也寬如大地。

我們一定要像福貴那樣,勇敢的,一直活下去。

活着讀後感8

在悲痛籠罩下仍然也要堅強地活着,相信時光會磨滅一切,儘管世事變遷絲毫沒有讓福貴和家珍淡忘,淡忘那些本該遺忘的一切。

長達十年的文革來了,鳳霞的婚姻亦默契地娓娓到來。陰霾十年的前幾年,因為鳳霞所帶來的幸福讓這個被陰暗籠罩的家庭又重煥幾絲生機。但是,好時光總是翩若驚鴻,苦根的出生殘忍地呼喚鳳霞去用盡自己的生命獻祭,久違的幸福亦隨鳳霞的死而戛然而止。福貴再一次懷抱自己的親身骨肉,用自己的蒼白之發葬送了獻身母愛的他的鳳霞。悲雨淅瀝地隨風而下,無窮,無盡。

三個月後,伴他一生的家珍呢喃遺語、帶着病痛安靜地閉上了眼睛。“來生,我還做你的女人。”家珍温柔的話語充斥他雙耳,雙眼因淚水的匯聚而模糊不清,他將家珍送入塵壤的.懷抱。落葉,終需歸根。

三年後的一次意外事故,二喜被兩塊水泥板壓得血肉模糊,頃刻間便遺留下苦根並跟隨鳳霞的緩緩步伐而逝去。自己的三位至親都死在同一所醫院,福貴苦笑,他恨這間醫院,也許這就是命運無常吧,而他薄弱的力量撼動不了絲毫關於命運的無常。

活着讀後感9

第二遍看,看的更深刻了。福貴一生從年少時的揮霍導致傾家蕩產,父親氣死,母親因病離世,戰爭的摧殘,在日子稍微安穩一些後,家珍重病,兒子給縣長老婆獻血被醫生(這裏真的很諷刺,為了利益無所顧忌,人是如此社會亦是如此)把血抽乾而亡,女兒難產而死,家珍磨不過時間也去了,女婿被大石頭壓死,直到最後只剩爺孫兩個,卻也逃不過命運的魔掌,小外孫苦根被活活撐死。如果這些事情發生在我身上,我可能早就絕望了。現在即使遇到一些小的挫折,都時不時會有不好的念頭出現,真是懦弱不堪。可福貴沒有,他在中國社會最動盪最苦難的年代還經歷了這麼多令人窒息的痛苦,他依然努力的活着且淡然的講出這一生經歷。可這不就是生活嗎?生活中的我們總會遇到困難,挫折,委屈,痛苦,離別,無奈。可這就是命啊。我們無法選擇自己要不要來這個世界,也就不能輕易就選擇離開這裏。

在結尾有這麼一段話:

我知道黃昏正在轉瞬即逝,黑夜從天而降了。我看到廣闊的土地袒露着結實的胸膛,那是召喚的姿態,就像女人召喚着她們的'兒女,土地召喚着黑夜來臨。

是的呀,自卑算什麼?不被看好算什麼?努力白費算什麼?不公平又算的了什麼?與其為了生活中一些繁瑣的小事而惆悵,不如“好好的活着!” 不墮落的做開心的事,不墮落的成長。永遠向上向善!cheer up!

活着讀後感10

小人物的悲慘生活,充滿着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傷,歷經中華民國、抗戰和解放後土改以及至今的多個時代,餘華活着讀後感。不管改革開放給一些人帶來多大的改變和財富,可對於生活在底層的.老百姓而言沒有什麼本質的改變。

地主少爺富貴嗜賭成性,終於賭光了家業一貧如洗,窮困之中富貴的富貴因為母親生病前去求醫,沒想到半路上被國民黨部隊抓了壯丁,後來回到家鄉他才知道母親已經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帶大了一雙兒女,但女兒不幸變成了聾啞人,兒子機靈活潑……然而,真正的悲劇從此才開始漸次上演,生命裏難得的温情將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

據説,作者餘華的拿手好戲是在冰冷中敍述殘酷,讀後感《餘華活着讀後感》。《活着》用一種很平靜,甚至很緩慢的方式,將人們在閲讀可能存在的一個又一個向好的方向發展的幻想逐個打碎。讀《活着》就是這種感覺,你不斷的幻想書中的人物應該有個美滿的生活了,可讀下去作者會不斷打碎你的幻想,閲讀簡直是在經歷恐懼。

本質上,人活着本身除了活着以外,並無任何意義。如果一定要賦予意義的話,那麼唯一可以算作意義的,恐怕只有活着本身了。作者餘華想告訴讀者的也許是:生命中其實是沒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靜靜地活着,有一絲孤零零的意味。

活着讀後感11

內心會真實反映人的自私、高尚。讓人真實地瞭解自己,一旦瞭解了自己也就瞭解了世界。早就明白這個原則了,可要捍衞這個原則必須付出艱辛的勞動和長時期的痛苦。因為內心並非時時刻刻都是敞開的,它更多的時候倒是封閉起來的。

藝術都是源於和現實的那一層緊張關係。沉湎於想象之中,又被現實緊緊控制;感受着自我的分裂,卻無法讓自己變得純粹。如果能夠成為這兩者中的任何一個,我想我會活的`更坦然些,與此同時,我的力量會削弱很多。

朝夕相處的現實常常會讓人難以承受,蜂擁而來的真實幾乎都在訴説着醜惡和陰險;怪就怪在,為什麼醜惡的事物總是在身邊,而美好的事物卻遠在海角。所謂的高尚不是那種單純的美好,而是對一切事物理解之後的超然,對善與惡的一視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換句話説,人的友愛和同情往往只是作為情緒來到,而相反的事實則是觸手可及!正如一位詩人所表達的:人類無法忍受太多的真實!

曾聽過一首美國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經歷了一生的苦難,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對待這個世界,沒有抱怨!歌中人對苦難的承受、對生活的樂觀態度,讓我明白人是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活着讀後感12

《活着》的主人公福貴,經歷了從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的歲月;經歷了人一生中的大喜與大悲。他死了爹孃,也喪了兒女。説他可憐,也是,也不是。至少,他,還活着。

他曾經年少輕狂,賭博輸光了家產,從遠近聞名的徐大地主變成了貧農。而取代他的`龍二,在解放初期時就被槍斃了。他這算是撿了一條命嗎?

又曾經,他被抓去當兵,在軍營中度過了好幾度春秋。多少人的生命在可怕的戰爭中失去,而福貴還是倖免於難,挺到了戰爭結束。這又算是撿了一條命嗎?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究竟是為了什麼?為了金錢?為了名利?不!只是為了活着!如果人死了,那還講什麼金錢,什麼名利啊!你來了,並沒有帶來什麼,那你走了,也不能帶去什麼。你是清清白白來的,就得清清白白地走。任何人都是一樣。所以,活着只是為了活着。

雖福貴失去了一雙兒女,還沒有了温柔賢惠的妻子家珍,但他還是得活着。從人性的角度上看,他確實很可憐。但是生活總是這麼艱辛、殘酷和神祕莫測。活着的確很難,他飽受着歲月的風吹雨打,但,他還活着!

在生活中,福貴他幾乎一無所有。在別人眼中看來,他也只是一個瘋瘋癲癲的糟老頭子。可是他至少還有一樣失去了就再也得不到了的無價之寶,那就是——生命!

活着讀後感13

剛剛讀完了馮唐的雜文《活着活着就老了》看完之後整體的感想有這麼幾點,第一,寫作者閲歷比較豐富,讀書比較多,旁徵博引,信手拈來;第二,作者狀似無意,實則在文章中處處宣揚一種“口無遮攔”的被他個人認為是“説真話”的精神;第三,寫的好的很多,但是看完之後,我卻不能明白作者的'意圖,或者於我而言,喜歡的還是言之有物的寫作,像作者這樣,彷彿睥睨天下,用一句大實話説,好像天王老子在他面前都一文不值,他又是個什麼東西,做出了多少經世致用的好文章出來,看這個不順眼,看那個不值錢。文人相輕,自古有之,我所不能接受的是,我們的謙虛呢?自古流傳下來那麼多的名人,被貶的居多,可是一個人在一個文化環境下自然有他的貢獻在那裏,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來嘲笑巨人也不過爾爾,實在太過愚昧無知。

於我,看他的文,或許是欣賞一下作者的文筆,字裏行間流露出的才氣,其他人又有幾個能這麼酣暢淋漓寫出這麼一大本看完之後,好像又什麼都沒看的書呢?不過,我也就看了一本而已,何況是雜文集,從名字上看就知道,雜文嘛,沒事的時候胡言亂語的東西,拼湊在一起,其他的不敢胡亂評説。

活着讀後感14

生活是一種本能,與環境無關。即使世界讓你絕望,讓你沮喪,你仍然必須頑強地生活。這是生活的本能,也是對生活最真實的信念。

在讀《活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曾經認為主人公真的太了。這樣生活有什麼意義?但讀完後,我意識到生活可能只是為了生活。這是一種生存本能和對生命的尊重。當你失去一切時,你會發現你仍然擁有你的生命,你的生命仍在繼續,你的生命不能被別人奪走。

在閲讀的同時,我為福貴的悲慘生活哭泣。同時,我也認為對我們來説,生活比福貴簡單得多。我們無法親身體驗福貴的痛苦。生活很簡單。如果你想追求如何生活,生活可能會變得奢侈。

生活是有尊嚴的,我們應該尊重生活,即使面對更多的痛苦,我們也應該努力繼續生活。這就是生活真正打動我的地方。

人們活着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生活外的任何東西而活。正如餘華所説:生活充滿了我們中國語言的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吶喊,而是來自忍耐,來忍受生活給我們的.責任,來忍受現實給我們的快樂和痛苦,無聊和平庸,所以忍受痛苦創造了生活。

《活着》描述了人們承受苦難的能力,以及他們對世界災難的樂觀態度。他讓我真正知道——生活本身是困難的,而繼續生活則更困難。

活着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活着以外的任何東西。

活着讀後感15

本書是從一個旁聽者的角度,描述出一個普通人平凡而又曲折的一生。主人公福貴生活中混亂又特殊的時代,經歷了戰爭和殺戮,以及動盪的生活。他本來過着非常幸福的生活,後來身邊的人卻陸續離開,殘忍讓他面對着這一切。在一生當中失去了很多東西,包括親人、金錢,最後唯一留在身邊的就只有差點被人宰割的老牛。

故事最令人心疼的就是福貴的兒子,因為抽血過多而死亡,這麼天真爛漫的孩子,碰上一個庸醫,為了救回縣長的老婆,沒想到竟然迎來這樣的結果,人生中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了,總是在不經意間出現很多無法接受的.現實。

這本書並不是告訴我們需要如何去活,而是告訴我們活着應有的態度,拿書中主人公的話説就是:活着,好好活着。我們無法更改生命的隨意拋棄,面對各種不同的遭遇,只能默默去忍受,只能無力的感慨。既然無法改變活着的事實,但可以改變活着的態度,只要活着就會有希望,無論好與壞,至少在生命的盡頭可以告訴自己,我們活過,也曾努力奮鬥過,始終堅持不氣餒,不抱怨,坦然面對這一切。

標籤: 讀後感 活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r557n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