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登鶴嶺山有感

登鶴嶺山有感

家鄉東邊有座山,叫鶴嶺山。雖然海拔不到400米,卻靜美如畫。大崗小峯,連綿起伏;梯園相間,果樹交錯;青松翠竹,花草含情。登上頂峯,晴好天氣,北能看到湯溪水庫的雄姿,南能望見浩瀚南海。東觀新圩聯饒黃岡三鎮,西看浮山樟溪浮濱湯溪錢東高堂六鎮。真正是雄踞一隅縱觀半壁河山。

登鶴嶺山有感

年少時,清晨起來,望着一輪紅日從東邊噴薄而出,總以為是從鶴嶺山中升起。所以,一顆天真的童心總想登上鶴嶺山去看那一輪紅日是藏在哪裏的。年少的我,想着山的那邊是什麼?再山的那邊又是什麼?總想山該是有盡頭的,不相信山的那邊還是山。當我上學之後,才知紅日遠不是從鶴嶺山中升起來,更不是藏在鶴嶺山中。

但我登上了鶴嶺山。

那是我讀國小五年級時,學校組織學生開展課外活動,進行熱愛自己家鄉的教育。因為從來沒有登上山頂,再加上大人們賦予鶴嶺山太多的故事。特別是那“白鶴仙公”的傳説更令我幼小的心靈充滿着無限的期待。説是在山頂上住着白鶴仙公,居住在沿海一帶的漁民每年農曆三月九年級都要到山頂上拜謁白鶴仙公。一年之中保佑出海行船平安,遇浪浪平遇風風停,出海捕魚滿載而歸。即使普通人家,白鶴仙公也能保佑四季吉祥,一年平安。真應了那一句話,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其實,只要有故事,每個山都有“名”。

在山下,師生們各自動手,三塊石頭,壘起小灶,撿來幹樹枝,生火做飯。昨天老師有交代,要在山下吃午飯之後再登山。這是十分有意思的活動,學生從家中帶來的物品五花八門,煮起飯來也各種各樣。不過,由於同學們的廚藝參差不齊,以至有的吃好了,有的還煮不熟,更有的還不知怎樣動手,最後在老師的幫助下皆大歡喜。老師藉此機會向同學們提出要求,回家應當多幫助媽媽做家務。吃完飯,在一面鮮紅的旗幟引領下,同學們向山上衝去。不一會,就累得氣喘吁吁,更因為每人手中帶有一塊石頭,更是累得滿頭大汗。

傳説每個登上鶴嶺山的人都要從山腳下帶一塊石頭到山頂上的仙公廟,以便對仙公廟的更好建設。其實,這既是對山的崇敬,也是家鄉人與山朝夕相處的一種純粹感情的寄託。我們終於爬上頂峯,同學們不禁歡呼雀躍。在老師的指引下大家極目遠眺四面八方。不時發出我看到了什麼的一陣陣驚喜聲。現在想起來,我覺得更多的是“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看我也如是”??這是長大後才明瞭的意境,那時不懂,只覺得神奇。

雖然,山在家鄉,但我並不經常去爬山。

最近一次的爬山是在上週的星期天。幾位城裏朋友來此,相約登山,正合我心意。山雖不高,卻曲折難行,從山下至絕頂處,用了兩個小時。山上山下的氣温有較大差別,山風似是從腳下吹過,不禁一顫,有着一陣陣的爽意。而這山上,綠杉松柏,山花野草,雲淡天高;還有那啾啾蟲鳴,喳喳山雀,甚是令人賞心悦目。

我站在一株老松樹下,往家鄉的方向望去,方圓幾公里的山村,此時是那樣的渺小。筆直的機耕路兩側相連的一丘丘田地,就似一頁碩大無比的書頁中的一行行文字,而那綠樹遮蔽下高低不一,錯落有致的房屋,顯得更渺小了。與我第一次登山時相比,家園的範圍擴大了。一幢幢的小洋樓鱗次櫛比,詮釋着村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而村東的那個生態廣場,那座貼着琉璃瓦的新學校更是清晰可見。雖然我極力張大眼睛,沒有從這一張濃墨水彩畫中辨認出我的那一間老屋。但我仍為我的家園是如此的美麗而自豪。

這一個小山村的歷史已經有五百多年了,雖然沒有出過大富大貴,然而,正因為平凡,才顯得是如此的和諧與温馨。將眼睛收回,省道黃浮線由東轉北繞山而行,公路上馳騁的大車小車真應了那句車水馬龍的話,看似是迎來送往,實則是一條無限長的紐帶將山裏山外連接起來。忽然,我想起小時候所想的山的那邊還是山的`問題,其實只要有路,就一通百通了。是呀,這一條路是將開放的世界引進來,將落後的思想丟進大海。

大海就在南邊的盡頭。將眼睛轉個方位,從西向南,一條白練似的河流在明媚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她就是美麗的鳳江河。她發源於饒平北部崇山峻嶺中的山麓,在兩邊綿延山脈的護送下,由北向南逶迤而來,一路上用寬闊的胸懷無私接納眾多小支流,浩浩蕩蕩,匯入南海,從北到南縱貫饒平的全境。有人説如果把饒平的版圖比喻成一片長長的綠葉,那麼鳳江河就是葉脈。她是饒平生存和發展的生命之河,世世代代饒平人,吸吮着母親河甘甜的乳汁,繁衍生息。

在這裏,她在家鄉的西南面,環繞着家鄉環繞着鶴嶺山一路歡歌,跨“鯉魚潭”躍“七鬥米”過“皇后山”至高堂水閘處,戛然而止。其實這是兼顧水利灌溉和發電的需要而建設的水閘,它是上世紀60年代建設的,全部的橋墩都用石塊築成,而這些石塊幾乎都來之於這鶴嶺山之中,家鄉貢獻了自己的財富。

早時,陸路不暢通,這條河是一條重要的水路。每天,白帆點點,將日雜物品送至各村莊。家鄉曾盛產甘蔗,時沒有通公路,甘蔗砍伐之後裝上船就是依靠這條河順流送至饒平糖廠榨糖的。過了高堂水閘,便一路奔騰至南海。

很多時候,身在福中不知福;很多時候,失去了才懂得珍惜。朋友是跑了老遠的路途來看山,看這一個平凡的山。朋友説,他們是在參觀高堂金光寺時,看到寺內有一副對聯這樣寫道:“鶴山利樂共參祥,鳳水有情堪記性”,慕名而來的。想不到在這裏全看到了,感受了。

其實,每座山都有每座山的平凡與不平凡,關鍵是你從哪個角度去看問題,“橫看成嶺側成峯”説的正是這個意思。也真是的,暫別那車水馬龍的街道,暫別那喧囂擁擠的人羣,暫別那燈紅酒綠的城市,有那麼一種身心的壓抑被釋放的感覺。而在登山的過程中步步升高的腳步讓你感悟到人生艱難而又充滿着希望,心情不禁豁然開朗。

標籤: 登鶴嶺 有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yegre.html